生态园介绍
Ⅰ 农业生态园的介绍
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业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Ⅱ 济南大自然生态园的介绍
济南大自然生态园,是济南南部山区旅游景区中少有的静谧 .清雅之处,园中所有建筑与设施均着力体现与山景水景相融的意境,处处体现保持原生态的理念。
Ⅲ 温州生态园的基本介绍
温州生态园位于现温州市区的东南部,是未来温州大都市空间结构的核心,将成为温州主城区、永强片、瑞安城镇群三大组团围绕的大都市内圈层的绿心。园区包括被称为“浙南威尼斯”的三垟湿地和与其相连的大罗山风景区,总用地面积约为125平方公里,东部与龙湾区永强片相连,南部同瑞安城镇群接壤,西部是高教园区和瓯海区,北部余脉直抵瓯江。生态园区由四景一水网构成,它们分别是:仙岩景区、瑶溪景区、天柱寺景区、茶山景区和三垟湿地,集山、水、田、滨海于一体,成为温州城市天然的“绿肺”,是温州东南的绿色生态屏障,对市区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及小气候环境将起到良好的调节和改善作用。
生态园是大自然赐予温州人民的宝贵财富。目前,生态园内有仙岩和瑶溪两个省级名胜风景区,茶山和天柱两个市级名胜风景区,大罗山被古代道家称为天下第二十六福地。大罗山──三垟湿地是杨梅乡、柑桔洲、棱角园、桂花山。生态园内山水相嵌、奇岩异洞、瀑布深潭、名寺古刹,集山、水、洲、濒海于一体。有着优越的区位条件,高品位的风景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质的生态农业,具有旅游资源的综合性优势和发展生态产业的物质基础。
建设温州生态园,对加强温州大都市生态安全,提高温州城市的品位,形成绿色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的环境竞争力和建设“一港三城”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象生态园这种在一个经济正快速增长的地区中心搞生态的保护和建设工作,在全国来说都还是第一例,搞的好,对当前落实国家科学发展观将起到巨大的借鉴和典型示范作用。
2002年8月,市九届人大常委会通过有关生态园建设的决定。2009年2月5日市政府通过了概念性总体规划,4月8日,总体规划正式通过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专家的评审,并正上报有关部门审批。我们的目标是,用10—20年时间将生态园建设成为一个集生态教育、绿色人居、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生态园区,成为城市生态调节中心,生态教育中心,休闲度假中心,成为大都市的内花园。
生态园的建设已经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被列为生态省建设的十二项重大建设工程之一。
Ⅳ 银湖生态园的介绍
银湖生态园位于烟台门楼水库内岛,依山面湖,与拦水大坝隔岸相望,粼粼绿波倒映着天光云影,依依垂柳飘拂着恋恋风情三千余亩的连绵青山,绿意葱茏,仿佛是一幅种在大地上的美丽画卷。
Ⅳ 汕头丹樱生态园的园区介绍
丹樱生态园位于汕头市濠江区河浦大道中段南侧,规划面积4000亩,为目前粤东地区独具魅力的集山光水色于一体的生态自然旅游景区。景区内拥有得天独厚的叠石山峰、涌泉、水库、峡谷平地及梯田,目前已开发七色花海、季节性主题花海、苗家竹楼观景区、玫瑰园、桃花谷、荷花池等景观。景区正在逐步完善建设中,逐渐成为粤东地区不同年龄层游客经常造访的综合旅游胜地。
生态旅游区的地理位置优越,离汕头只有十分钟的车程。而虽然离城很近,但当您进入这里就恍若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个世外桃源。我们将通过引进各种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环保农业、园林农业、观赏农业,致力于打造成为粤东地区乃至全国知名的“可复制式”的原生态旅游观光区。随着生态旅游区销售网络的不断发展,我们将把各式各样具有本土特色的蔬果品种直销全国各个地区,使其农业不断走向网络化、专业化、多元化,成为中国农业发展新模式,让人耳目一新!
Ⅵ 杭州生态园的简介
5,2公里花溪……山川秀丽,林幽水秀,气候湿润宜人,被誉为杭州“东南山水之胜”,是浙江省省级森林公园,杭州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示范单位,第二批社会资源国际旅游访问点,浙江省生态道德教育基地,一代文化名人金庸先生欣然提笔为杭州生态园赐墨宝。2006年,杭州生态园萧山杜家杨梅节被列入休博会系列活动;2007年9月,杭州生态园(扩建工程)被列为萧山区旅游“1010工程”。
Ⅶ 东莞生态园的介绍
2006年6月,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整合东莞东部快速路沿线寮步、东坑、横沥、企石、石排、茶山六镇汇合处约30.5平方公里的土地实施集约开发的,建设东莞生态园。
这是东莞市委、市政府在转型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即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建设生态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实施新的产业战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承接载体和发展平台。东莞生态园建成后,将与东莞城区、同沙、松山湖产业园共同形成“四位一体”的东莞城市核心区,目标发展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东莞生态园发展定位:湿地生态园、高端产业发展及配套服务区。
城市职能:东莞市城镇群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复合环境生态的综合发展区、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城市体闲旅游区、现代产业发展及配套服务区。
东莞生态园强调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保护是规划和建设的刚性原则;通过园区多样化的发展规划,表达东莞对岭南文化特色的传承,明克在湿地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旅游休闲活动、环保生态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新城市居住生活方式等方面所要表现的多元素综合发展方向。
东莞生态园,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的崭新坐标。
发展策略:通过制度创新,以生态园建设为契机,统筹、整合、协作,带动或影响周边镇区的规划建设和产业升级,形成空间一体化协调发展。通过空间资源的重组,构建具有区域节点价值的新城,强化东莞“四位一体”中心城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优化原有的城市空间结构,带动产业的提升,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推动东莞社会经济的双转型。
“东莞生态园”的规划建设将会以全新的社会资源观,梳理、重组东莞东部地区的城市服务链和产业链,塑造东莞“第三代新城”。东莞生态园是“大东莞”经济和社会转型战略的重要一步。
策略之一:
统筹珠三角东岸地区东莞核心城区规模化、集群化的功能资源,“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策略之二: 整合资源,力促城市发展从“竞争上游”走向“上游竞争”;核心城市地区发展从城市产业链走向城市价值链。
竞次策略 过去东莞在制造业方面的发展优势是建立在竞次策略基础之上的。 诸侯显神通的“成本洼地”效应。以竞次策略为基础发展的只能是规模经济,需要生产要素的不断大量投入。
竞优战略
竞优战略又称上游竞争,指比谁的战略资源更集中、谁的产业链更高、谁的人才结构更合理、谁的环境更优、谁的福利更好的战略。竞优战略本质上是一种范围经济,从经济上看表现为企业集群,从空间上看表现为具有区域价值的“节点”在城市价值链的体现。 松山湖的“高地效益”与生态园“集约重组”
城市价值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已经形成以全球城市为主导的城市价值链。城市价值链的价值体现在城市在全球市场的盈利能力和地位。只有争取东莞在珠三角区域的城市地位,才有可能实现更高的理想,包括成为全球具有影响的城市。
城市产业
城市在这个价值链中的位置,是由众多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的环节汇集而成,也是由城市的建设标准和规模效益来实现的。东莞的理想成为珠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或者重要的城市
策略之三: 组合、统筹镇区土地、城市交通、市政基础设施,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契机打造东莞第三代新城。统筹、整合、协作,带动或影响周边镇区的规划建设和产业升级,促进该地区高标准城市化,支持新工作方式和新生活方式,彰显社会进步,形成空间一体化协调发展。
发展定位
东莞市级湿地生态园,高端产业发展及配套服务区(示范区)
城市职能
城镇群统筹协调发展的示范区;
复合环境生态的综合发展区;
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城市休闲旅游区;
东莞发展高端(现代)产业及其配套产业的服务区。
作为东莞市级湿地生态园,高端产业发展及配套服务区,东莞生态园将逐步发展成为东莞市城镇群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复合环境生态的综合发展区、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城市休闲旅游区、现代产业发展及配套服务区。
Ⅷ 双泾生态园介绍
双泾“云外水庄”生态园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双泾村南部,地处历史悠久的江阴市内月城镇马甲圩区,地势平坦,容河网密布,气候湿润,水质优异。生态园西接常州市武进区,南临沿江高速,北临省道戚月公路,交通十分方便。
双泾“云外水庄”生态园由上海交通大学园艺设计院规划设计,采用科技示范、农业观光和生态农业三大类型为主的混合型发展模式。“云外水庄”生态园占地面积2500亩,总投资壹亿壹千万元,由16位有志于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企业法人于2006年10月底投资建设,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典范。项目规划分三期建设。一期:建成于2007年12月,完成了休闲农庄垂钓和四季果林的建设;二期:在2009年底全面完成水产养殖游憩区、四季果林采摘区、水生植物种植区、森林湿地景观、农渔文化体验园;三期:整体完成,调整提高。总目标是:通过5-6年的建设基本达到——“江阴最大、无锡最特、产业联动、经济循环,农业旅游与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景观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越的诗意农庄。”
Ⅸ 温州生态园的介绍
温州生态园位于温州市未来大都市的核心,由大罗山和三垟湿地组成,总面积约为版130平方公里。其中,大罗权山117平方公里,界于瓯江和飞云江之间,是我市城市的重要生态屏障,有城市 “绿肺”之称。三垟湿地与大罗山相连,面积为13平方公里,内部水网密布,由160余座岛屿组成,自然风光十分秀丽,属于古老的冲积平原,有城市“绿肾”之称。生态园是目前我国沿海最大的城市“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