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世界
㈠ 世界生态设计大会是什么
世界生态设计大会是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联合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设计组织、机构、企业以及院校等发起的世界生态设计产业发展会议,旨在于全球范围内促进设计与生态、社会的融合可持续发展,促进国家、地区间设计交流与合作。大会以开放、合作为宗旨,以资源。平等、共享、共赢为原则,欢迎全球各个国家的生态设计组织以及产业资源的加入。
㈡ 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为什么要提出要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就是发展后劲,也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能源、钢铁、氧化铝等消耗量最大的国家。2012年,煤炭消费总量近25亿吨标准煤,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10大流域中劣V类水质比例占10.2%。如果继续沿袭粗放发展模式,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那么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将难以想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将化为泡影。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再造生态环境新优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头顶着蓝天白云,在清洁的河道里畅快游泳,田地里盛产安全的瓜果蔬菜……这些是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最朴素的理解和对环境保护最起码的诉求。今年以来,我国一些地方的雾霾天气、地下水等污染问题集中暴露,群众反映强烈。人民群众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在治气、净水、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多年来,我们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绩。面对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面对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新趋向,面对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期待和诉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项战略任务,持之以恒加以推进,不断抓出成效。
㈢ 世界生态环境状况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 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 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因此,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我国环境保 护法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其主要任务之一,正是基于生态环境与生 活环境的这一密切关系。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 概念,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 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 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从这个意 义上说,生态环境仅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包含关系。
1。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防止滴漏。
(2)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洗涤剂中的化学物质对水的污染。
2。绿色消费 环保选择
(1)用无铅汽油、无镉铅电池、无磷洗涤剂,减少水与空气的污染。
(2)购买低砩家用制冷器具、无砩发用摩丝,减少对臭氧层的污染。
3。重复使用 多次利用
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减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备购物口袋或提篮。
4。分类回收 循环再用
不乱丢弃废电池、废塑料等垃圾、废物;将垃圾分类投放,变废为宝,使资源循环再生,造福人类。
5。保护自然 万物共存
不猎杀、使用珍稀动物和受保护的动物,关爱与保护野生动植物;植树造林,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寸绿地、每一株花草、每一片树木。
6。讲究卫生 保护环境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制造噪音。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倡导同学门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建议叔叔阿姨们加入我们的队伍中来,为保护环境、造福后代贡献自己的力量。因为: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㈣ 我们祖国生态环境在全世界位居第几
这几年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在不断变化过程中,是变得越来越好了,现在中等吧
㈤ 世界4大生态工程是什么
前苏联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
美国的罗斯福大草原林业工程(1935年,震惊世界的黑风暴降临了,裹挟着大量新耕地表层黑土的西风“长成”了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440公里、高约3公里的“黑龙”,3天中横扫了美国2/3的地区,把3亿吨肥沃表土送进了大西洋。黑风暴所经之处,农田水井道路被毁,小溪河流干涸,16万农民逃离西部地区。这一年的美国农业损失惨重,粮食减产一半以上。事后美国不得不专门制定“农业复兴计划”,推行免耕法,建立了国民资源保卫队,实施世界四大造林工程之一——“罗斯福生态工程”,沿西经100度线种植了一条宽100英里、纵贯美国的防护林带,恢复了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才避免了黑风暴的继续肆虐。)
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 (绿色坝项目是世界级造林工程。为防止撒哈拉沙漠的不断北侵,北非的阿尔及利亚从1975年起沿撒哈拉沙漠北缘大规模种植松树。该工程延伸到邻国摩洛哥和突尼斯,绵延1500公里。理论上讲,该工程能使阿尔及利亚林地面积每年扩展10%。但实际上由于在没有弄清当地的生态水和生产水资源状况和环境承载力之前盲目用集约化的方式和单一外来物种搞高强度的生态建设,结果使生态建设反而变成生态灾难:缺水多病虫害的松树纯林有一半未能保存,另有30%成为残次林,沙漠依然在向北扩展。现在该国每年损失的林地超过造林面积。
还有中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
㈥ 世界四大生态工程是什么
前苏联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美国的罗斯福大草原林业工程和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
㈦ 写出十个世界上的生态学家和环境家
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
瑞典博物学家林奈
法国博物学家布丰
R. May 罗伯特-梅
Ilkka Hanski
Bazza
P. Om
Brian Morton
㈧ 世界生态环境恶化在什么年代开始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一本名为《寂静的春天》的书,书中阐释了农药版杀虫剂滴权滴涕(DDT)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作用,由于该书的警示,美国政府开始对剧毒杀虫剂问题进行调查,并于1970年成立了环境保护局,各州也相继通过禁止生产和使用剧毒杀虫剂的法律。该书被认为是20世纪环境生态学的标志性起点。 1972年6月5日至16日由联合国发起,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是环境保护事业正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重视的开端
环境恶化应当是属于四十年代开始。
㈨ 世界上最著名的生态建筑和基地有哪些
全球十大绿色生态建筑:
1.生态之塔
英国建筑师福斯特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被冠以“生态之塔”、“带有空中花园能量搅拌器”的美称。49层高的塔楼采用弧线围成的三角形平面,其间围合出的三角形中庭,如同一个大烟囱,可以让办公空间进行自然通风,达到节能的效果。据测算,该楼的自然通风量可达60%。三角形平面又能最大限度地接纳阳光,创造良好的视野,同时又可减少对相邻建筑的遮挡。
2.蜂兰生态房
英国科茨沃尔德自然保护内出现了一幢外观奇特的生态房,其设计灵感来源于蜂兰。这座房屋占地550英亩,,沿湖而建,是一座生态环保的住房。建造房屋所用的材料来自废弃的沙砾。同时,它广泛地应用地下热能、雨水、太阳能以及风力解决整座房屋的日常需求。它的设计者沙拉·费瑟斯通还曾参与伦敦奥运村的设计。
3.蒲公英之家
对建筑物进行立体绿化是一种重要的节能方法,即将植物攀缘在建筑外墙上或种植在屋顶平台和空中庭园中,使其成为外围护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据测算,建筑外墙绿化后,可使冬季热损失减少30%,夏季建筑的外表面温度比邻近街道的环境温度低5摄氏度。日本建筑师藤森照信设计的东京蒲公英之家,就是立体绿化的典型实例。
4.和平王旅馆
和平王旅馆位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在这家旅店宽大的房间能看到水面和热带雨林,经过一天的徒步旅行或钓鱼之后,旅客还可以进行温泉浴。它建造在海港上停泊的游艇上,并充分利用水能和太阳能,尽量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可以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作贡献。
5.绿洲酒店
这个酒店位于埃及的锡瓦绿洲上的白山脚下,拥有在世界上罕有的朴素原始的自然风光和舒适的温泉。因为有自然的屏障,使它冬暖夏凉。这个酒店没有从外面运送建筑材料,充分采用了当地产的沙石,酒店的一部分甚至就在山洞中。这个酒店从不供电,由此也可以大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游客可以在晚上尽情享受灯笼和烛光带来的乐趣
6.太阳能度假村
夏威夷马纳拉尼度假村是全球最环保的度假地之一。度假村拥有占地12000平方米的光电太阳能系统,是世界上利用太阳能发电最多的一家豪华度假酒店。度假村在发展绿色能源方面做出的成绩,获得环境保护组织和政府能源部门颁发的诸多奖项。
7.生态宾馆
帕来索-西西姆生态宾馆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海边,可提供15个宽敞舒适的俯视青绿色墨西哥湾的小屋,坐屋子里不时可以看到当地十分有名的成群结队的火烈鸟。这个宾馆是根据最严格的环保要求设计起来的,它采用的建筑材料是泥土、木材和草,既节能又环保。这里有采用环保的生物过滤方法的再循环水,还有利用太阳能加热的游泳池。
8.丛林旅馆
萨哈丛林旅馆位于厄瓜多尔的一处密林中,游客可以坐在旅馆的房间里看到树林里美丽的小鸟,聆听到小鸟婉转的叫声。据当地人讲,这片树林里至少有60种鸟儿。这片丛林旅馆全部采用本地的一些可持续使用的材料建成,设计十分合理,不会对树林的生态带来破坏,丛林旅游业的可观收入使得当地政府放弃了工业,这样就使得森林可以免遭工业发展的破坏。
9.回收雨水的吊脚楼
斯里兰卡丹布拉的坎达那玛酒店的附近有两处世界自然遗产。坐在酒店客房的阳台上,可以欣赏到壮美的山区风光。这处酒店被设计成吊脚楼,这种设计店通过了国际“节能与环保设计优先计划”的认证,因为这是一种环保的设计,它可以让雨水顺利流入酒店下的雨水回收池中,不会让宝贵的雨水被浪费掉。这些回收的雨水可以为游客和工作人员提供游泳、洗浴、饮食等日常生活用水。
10.制造肥料的客栈
酒店里的人流量相对较大,每天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这其中有不少有机垃圾,如果任其自然腐败,会发出难闻的臭味,污染环境。哥斯达黎加的布兰卡乡村客栈利用生活有机垃圾制造肥料,提供给客栈周围的有机咖啡农场使用,而且这个客栈还尽量回收利用其他废弃物。这个客栈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隐藏在密林之中,游客坐在房间里就可以观赏到森林和附近的火山。
㈩ 世界最著名的生态城市是怎样建成的
库里蒂巴是巴西南部主要城市,和温哥华、巴黎、罗马、悉尼同时被联合国首批命名为“最适宜人居的城市”,有“世界生态之都”的美誉。在此之前,我们很难想象在南美洲居然有这样环境的城市。
人口的增长.交通的阻塞、环境的污染是当今世界各大城市面临的共同困扰。作为巴西第五大城市的库里蒂巴也不例外,拥挤不堪的街道、垃圾遍布的环境、不断的洪涝灾害曾经使库里蒂巴呈现一派衰败的景象。然而,自1971 年一位年轻的市长上任后,库里蒂巴不仅从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中解脱出来.还将该市建设成为一座非常自然化、人性化的世界生态之都.从而被联合国命名为“最适宜人居的城市”。这其中的奥秘不是很值得研究和深思吗?
(1)城市绿地可以放牧
库里蒂巴是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人均绿地面积581平方米,是联合国推荐数的4倍,其绿化的独到之处是,自然与人工复合,即使是在闹市的街边也耸立着不少参天大树。它们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树龄有的已经100多年,有的树比城市还古老(该城市有200多年历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库里蒂巴的市树———巴拉那松,此树树干通直,华盖如云,远远望去,似一支支高耸入云的倒张的雨伞,点缀着市内的公园,布满城郊山野。
库里蒂巴的人工绿化注重树种的多样化配置,既考虑到城市美化的视觉效果,也考虑到野生动物的栖息与取食。全市大小公园有200多个,全部免费开放。此外,库里蒂巴还有9个森林区。
库里蒂巴城市草地中一部分是天然的,可以放牧,不怕踩踏;人工草地使用的也是生命力与适应力极强的乡土草种,都直接与公路和步行道相接,与城市建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公园禁止铺设硬质路面
库里蒂巴位于两条大河流之间,另有5条小河流经该市。在城市建立后的两个多世纪里,人与河是和睦相处的。但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移民开始定居在河流泛滥的低凹平原上,人与河水争地,洪灾越来越多。市政府花费数百万美元建造分洪工程亦无济于事。后来市政府实施变抗洪斗争为保护河流的新战略,颁布了一系列严格保护河岸的法律,让人们迁出最高水位以下的居住地,将其变成沿江公园和分洪蓄洪的湖泊湿地。每个湖泊现都已成为供人休闲的新建公园的核心。这种不与河争地,顺应自然的做法果然终止了洪灾。其费用也比传统的修筑堤坝和分洪抗洪花费少。
为了切实保护自然生态,市政府还禁止在公园铺设硬质路面,公园里的步行道多为可渗水的土路;在游人集中的景区、景点,用来远眺的平台则使用架空的网状金属装置,可透光、透水、透风。所有这些措施,既是为了保护自然系统的健康性和完整性,也是为了维护城市的水资源循环,使雨水落下后能够在原地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