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壹』 精准识别中贫困户"五个一批"是指什么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
『贰』 扶贫五个一批是指什么
五个一批,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总的说来,我们要锁定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分类施策,不留锅底。
2015年10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首次提出“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为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开出破题药方。随后,“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被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经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
(2)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扩展阅读:
实施办法
1、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
2、易地搬迁脱贫一批,贫困人口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要实施易地搬迁,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3、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
4、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
5、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
『叁』 生态补偿脱贫是指的什么
生态补偿脱贫指的是:生态受益地区向生态价值提供地区给予补偿,包括资金、项目、人才各方面的补偿,让这些生态保护地区或者生态价值提供地区有积极性,减少污染破坏,同时拓宽了农牧民收入的来源渠道,使贫困地区摆脱贫困。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这是在我国生态补偿历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它正式确定了重点领域、重点区域、流域上下游以及市场化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促进了生态补偿机制正规化、机制化、法治化。
现在,国家级的生态公益林补助标准已经提高到每年每亩10元,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亩15元,草原、草畜平衡的奖励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亩2.5元,草原禁牧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亩7.5元。
通过生态保护补偿,促进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了生态保护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拓宽了农牧民收入的来源渠道,有效增加了生态产品和服务,实现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有机统一。
(3)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扩展阅读:
国家生态补偿脱贫主要做法:
(1)加大对贫困户造林补助力度。结合森林增长工程建设,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户造林由300元/亩提高至500元/亩,倾斜扶持发展林业生产,2016年共扶持贫困户开展新造林26.42亩,落实造林补助1.32万元。
(2)强化贫困地区面上生态环境建设。结合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林业项目资金安排向涉及脱贫人口的乡镇倾斜,加强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3)分类细化脱贫项目精准对接。针对贫困地区贫困村实际情况,在实施生态补偿脱贫工作中,细化脱贫项目,精准对接贫困实际情况,力求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