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政治生态
1. 以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为什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新要求,要把握一个“长”字,务必继续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作风建设无止境,必须时刻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在敬终如一做好教育实践活动后续工作的基础上,锲而不舍、弛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继续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务必在抓常抓细抓长上持续努力、久久为功,特别是要紧紧盯住作风领域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及时跟进相应的对策措施,坚决打赢作风建设的攻坚战和持久战,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确保作风建设要求落地生根。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新要求,要突出一个“严”字,坚持从严教育管理选拔任用干部。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理论水平、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风清气正。严格落实干部监督管理和经济责任审计,坚决整治为官不为、廉而不勤、失职渎职行为。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新要求,要落实一个“廉”字,切实加大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力度。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深入抓好反腐倡廉教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快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想腐的保障机制,把制度的“笼子”扎得更紧更牢,提高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真正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不论涉及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切实做到凡腐必惩、除恶务尽,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2. 良好政治生态检查剖析
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因为人民贫穷、官吏腐败而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清朝咸丰同治年间,“黔乱最久”。云贵总督胡林翼在《论东路事宜书》描写当时的苗民生活是“终日采芒为食,四时不得一粟入口”,而大小官员则是只顾眼前利益,“官取于苗者十之三,土司、通事、差役之取于苗者十之七,取良民之精血,以供其宴安鸩毒之资”,结果是黔境内各族人民起义此起彼伏,社会纷扰长达23年,造成 人口急剧减少、工商业遭受严重打击、社会发展停滞乃至倒退。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一个地方,党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民风淳,风清气正,经济社会就能得到迅速发展,反之,则会导致经济社会的发展长期停滞落后。省委省政府开展 “三个建设年”活动,无疑是在确定了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之后,为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重大举措。
贵州要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笔者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有四个:
一是大兴公道选人用人之风,不拘一格用人才。自古以来,政以才兴,国以才治,业以才成。没有一大批才堪其用的人才投身到工业化、城镇化的宏大实践中去,工业强省的战略就会是一句空话。而公道选人用人,正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的必备条件。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如何选人用人,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古人说:“猛将取于卒伍,宰相取于州县”,讲的就是实践造就。用人要不拘一格,要不看文凭看水平,不看资历看能力,不看背景看前景,不看年龄看健康程度。要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深入基层,礼贤下士,“三顾茅庐”。既要讲究人才结构,又要切合实际;既要干部年轻化,又要老中青结合,更要防止“官二代”变相世袭,。选拔程序要公开透明,要防止人为设定框框套套“按图索骥”。
二是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面向社会广纳谏言良策。虚假数字害死人,虚假政绩误发展。王怀忠虽然死了,但王怀忠似的追求政绩心理却不得不防。有的只追求做给上面看,满足于新闻媒介有报道,面子上轰轰烈烈,至于实际效果如何,是否真正有益于发展,则少有人问津。有的玩数字游戏,不管是否符合逻辑。你这里要发展什么,他那里什么迅速发展的新闻马上就出来了。如原来提出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有的地方,甚至把农户打米磨面也计算到乡镇企业产值中去。贵州实施工业化战略,杜绝虚假数字、虚假政绩是必要的一环。要挤干水份的数字,要实实在在的政绩。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的还是在上层。俗话说:“楚王好高髻,宫中皆一尺”,上面好虚假数字,下面的就会“放卫星”,浮夸风的教训记忆犹新。我们实践工业化战略,不是搞“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能为了所谓的“GDP”,盲目引进淘汰、落后项目。要认真审视实际情况,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做到集中民智,科学决策,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三是大兴艰苦奋斗之风,严除奢侈浪费。“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贵州的发展也是如此。贵州很穷很落后,就更要注重节俭意识,大力倡导艰苦奋斗。然而在实际中,不少领导干部艰苦奋斗意识谈漠,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公款消费大手大脚,非中华烟不抽,非茅台酒不喝;有的公车攀比,频繁换车,“没钱靠贷款,也不坐国产”;有的炫富比阔,比穿着讲究,比住房豪华,比官位而不是比贡献;等等。这些都是与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格格不入的。在贵州工作的每个干部,都应牢记“两个务必”,学习古代晏子“食不重肉,衣不着帛”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作风,戒奢从简,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真正用在刀刃上,才能促进贵州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四是大兴清廉之风,严厉惩处腐败。“官廉则政举,官贪则政危”, 廉政方能凝聚人,身正方能带领人,清正方能感召人。然而,廉政也是分层次的。明朝的思想家薛瑄认为:“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下矣。”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怀抱负,所作出的廉政表率,应当是在上述三层次之上的。那就是不仅要“独善其身”,还要“嫉腐如仇”。要牢记“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的道理,不但要管好家人、下属,还要带好班子,管好队伍。李源潮同志就曾指出,政治生态优不优,主要看两条:一是干部之间团结不团结,是相互拆台闹内斗,还是凝心聚力搞发展;二是干部中出不出贪官,干部是为民造福还是为己谋利。一个领导干部主政一方,尽管自己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但所辖范围内腐败案件易发多案,也不能说其是称职的领导干部。下属出了问题,上级是要负失察责任的。所以领导干部要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岗双责”,大力肃贪反腐,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评论 |
3. 如何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
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着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 良好政治生态的标准是什么
政治清明,廉洁奉公,制度完善,团结和谐。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为重,不搞团团伙伙,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5. 为什么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
因为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目前社会上存在形形色色的潜规则、大大小小的关系网、“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还有一定市场,用人之风不正、家风家教不严、社会交往不净、同志关系不纯等问题异常严重,若不加以遏制,党的威信会荡然无存。所以面对矛盾风险给党治国理政带来的新考验,面对形势发展变化给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迫切需要通过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更好激发全党创造活力,提振干部群众精气神,凝聚力,是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
6. 浅谈如何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
一要完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制度。切实落实好党委、纪委两个主体责任,继续清理监管清单和权力清单,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持“会会讲廉政、时时严纪律、处处转作风”,以制度建设保障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二要立规明矩。制定出党员干部行为规范,重点从政治方向、党内生活、履职行权、纪律要求、道德修养等方面立规矩、明规范,鲜明对党忠诚、纲纪严明、清正廉洁的导向。 三要考评问责。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和选拔任用制度,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把“三严三实”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在管理人员年度考核、任职考察、后备干部考察中深入了解“三严三实”落实情况,对群众意见大、不认真查摆问题、没有明显改进等问题突出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进行组织调整。
7. 如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一要完善权来力运行监源督制约制度。切实落实好党委、纪委两个主体责任,继续清理监管清单和权力清单,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持“会会讲廉政、时时严纪律、处处转作风”,以制度建设保障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二要立规明矩。制定出党员干部行为规范,重点从政治方向、党内生活、履职行权、纪律要求、道德修养等方面立规矩、明规范,鲜明对党忠诚、纲纪严明、清正廉洁的导向。 三要考评问责。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和选拔任用制度,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把“三严三实”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在管理人员年度考核、任职考察、后备干部考察中深入了解“三严三实”落实情况,对群众意见大、不认真查摆问题、没有明显改进等问题突出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进行组织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