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温泉 » 生态与生产

生态与生产

发布时间: 2020-11-30 18:39:41

1. 保护环境和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离不抄开外部自然环境。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面临的则是:自然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而且自然环境由于人为的破坏,正日趋恶化的这样一种自然环境。要想发展生产力,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控制人口等,走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道路,以保持社会具有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果用公式表示则是:“有控制的经济增长+保持生态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战略, 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生产力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2. 绿色工业和生态工业的异同

生态工业
简称ECO,是ecological instry的缩写,是模拟生态系统的功能,建立起相当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的工业生态链,以低消耗、低(或无)污染、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为目标的工业。
工业结构生态化,就是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把工业系统的结构规划成"资源生产"、"加工生产"、"还原生产"三大工业部分构成的工业生态链。其中,资源生产部门相当于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主要承担不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的生产和永续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以可更新的永续资源逐渐取代不可更新资源为目标,为工业生产提供初级原料和能源;加工生产部门相当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以生产过程无浪费、无污染为目标,将资源生产部门提供的初级资源加工转换成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的工业品;还原生产部门将各副产品再资源化,或无害化处理,或转化为新的工业品。
绿色工业
是指的是实现清洁生产、生产绿色产品的工业,即在生产满足人的需要的产品时,能够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自觉保护环境和实现生态平衡。其实质是减少物料消耗,同时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因为一切工业污染都是因为工业生产过程中对资源利用不当或利用不足所导致。
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先后实行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也明确指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运用科学技术特别是以电子信息、自动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生产技术和装备现代化有重点地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推动清洁生产的发展;提高产品质量,使工业产业尽快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3. 生产环节如何做到生态化

积极发展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产业,不仅需要从源头上控绿,还需要从生产的各个节点与层面进行调控。在第六届中国能源高层对话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表示,缓解资源能源约束和生态环境压力,加快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必须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快构建起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绿色生产方式促进了工业各环节的绿色发展,并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绿色提升。

4.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有物质循环吗

可能错在生产者,因为生态系统的特殊性,会存在一些自养型细菌或真菌等,它们也属于生产者,但不能直接与消费者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你可以再问问,是不是这个答案

5.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什么必须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科技发展使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提高,使劳动者的智能迅速提高,大大地改变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使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智能机器代替了人的部分脑力劳动,使人们的劳动方式正在经历着由机械自动化走向智能自动化、由局部自动化走向大系统管理和控制自动化的根本性变革。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新的技术革命在推动传统产业现代化的同时,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产业结构的变化又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比例迅速增高,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例日益增长。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规模的扩大,进而推动生产的分工和协作的广泛发展,并使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最终必然会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代科技革命把我们带入了信息时代。伴随科技迅速发展而来的是“知识爆炸”,要求人们不断更新和充实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学习已日益成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处理、储存和传递信息的手段,给学习、工作带来极大便利。现代化的交通、通讯等手段,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方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们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为人们全面自由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使人们能更多地从事科学、艺术、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创造性活动。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引起思维变化的最切近的基础是实践。科技革命首先通过改变社会环境来促使思维方式的发展,如扩大了人们的交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更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人们具有了新的知识理论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能够运用新的理论工具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去研究一系列新现象、新领域、新课题。
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能在科学技术上不断进取,就可能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事实表明,我国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自主创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是正确的战略决策。

6. 生产者与生态系统有什么关系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指的是生态系统中能利用简单元机物质合版成复杂有机物质的自养生物。权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光能细菌和化能细菌。作为主要生产者的绿色植物,依靠光能将水、二氧化碳和矿物盐分合成食物链的基础物质—碳水化合物。光能细菌和化能细菌则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复杂有机物。生产者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它是消费者和还原者惟一的食物来源提供者。

7. 东北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B
第一个下面有介绍。
东北地区在松嫩平原附近,主要是草场。见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filename=ZGWX200804004&dbname=CJFD2008

在我国西部牧区和东部农区之间,有一个地域广大的农牧交错地带。它的地理位置,大致以内蒙古自治区的海拉尔--锡林浩特--呼和浩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甘肃省的兰州--青海省的西宁--西藏自治区的拉萨--云南的昆明--贵州省的贵阳等高原城市系列及其连线为一边,以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吉林省的长春--辽宁省的沈阳--北京--河北省的石家庄--陕西省的西安--四川省的成都--重庆市等平原、盆地城市及其连线为另一边,这两大城市系列及其连线之间的广大地带,就是我国的农牧交错地带。总面积约160万平方公里,地跨16个省(市、自治区),600多个县(旗),2亿多人口。
农牧交错地带,不同于西部牧区,也不同于东部农区。它在地理、气候、农林牧产业结构、生态、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殊地位。
一、东西部之间的过渡带
我国西部牧区是以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及蒙新荒漠地区为主体。其地域辽阔,气候干旱,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滞后,故称'西部落后地区';东部农区是以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及其相间的低山丘陵为主体。它东临大海,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交通方便,社会经济发展较快,故称之谓'东部发达地区'。农牧交错带地处二者之间,具有突出的过渡性和边际优势效应性。
1、由高原向平原和盆地的过渡
农牧交错带可分为四段:东北段,是蒙古高原到东北平原的过渡带;华北段,是蒙古高原到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带;西北段,是黄土高原到关中平原的过渡带;西南段,是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到四川盆地的过渡带。在这样大的地理类型过渡区内,形成了一系列的高山、峡谷、江河和溪流。
2、由干旱地区向湿润地区的过渡
农牧交错带的东北段、华北段和西北段的西侧,是年降雨量低于300毫米的干旱区,东侧是年降雨量为500毫米以上的湿润区。这就是说农牧交错带的东北、华北、西北三段,属于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农牧交错带的西南段,属于亚热带湿润区和高寒草甸草原区。但横断山区的气候和植被,呈垂直带分布。
3、由牧区到农区的过渡
天然放牧草地和农田相间分布,是农牧交错带的主要标志。其西部天然草地面积很大,而农田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局部,有灌溉条件或低湿的河谷地区);由西向东天然草地比例逐渐缩小,农田耕地不断增加。到达平原或盆地以后,便以农田为主了,天然草地也就很少见了。这是农牧交错带在土地利用结构方面的地域变化。
4、由少数民族居住区到汉族集中区的过渡
我国的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多集中在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地区。农牧交错地带是多民族交会居住区。到了以农耕为主的平原和盆地,便是汉族集中区。因此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交往与合作的关键性地带。
二、国家生态安全带
自古以来,威胁我国生态安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北方的干旱与风沙危害,二是南方的洪水灾害和水土流失。这两大问题都与农牧交错密切相关。
1、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
在宇宙力量的控制下,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使我国处在严格的东亚季风区域内。西部(大陆腹地),形成了大面积的以戈壁、沙漠为中心的干旱区。由内蒙古西部往东有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漠、浑善达克沙漠、科尔沁沙地等荒漠沙地系列,一字排开,紧避农牧交错地带。有的已深入农牧交错带的内部。每到冬春季节,在西北干冷季风作用下,大风吹起,飞沙走石,尘土蔽日,一起飞向农牧交错带。由于农牧交错带的地势起伏,雨量增加,植被加强,使风力受阻,沙土沉积,形成了许多固定半固定沙丘和黄土堆积。因此说农牧交错带是东部农区的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
2、涵养水分、净化江河的源头
我国主要的外流河和内陆河多发源于农牧交错带。如长江、黄河、怒江、澜沧江等发源于农牧交错带的西南段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中段的黄土高原;海河水系、西辽河水系及松花江水系发源于农牧交错带东段的太行山、燕山、大兴安岭地区;乌拉盖河、锡林格勒河等许多内陆河流亦发源农牧交错地带。如上各大水系所形成的水土流失,洪水灾害都与农牧交错地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那里绿色地被覆盖严密,其水土流失就少,大雨过后水流亦比较平缓。它不仅为当地形成了一个山清水秀的美丽生态环境,而且为下游地区提供了生态安全的保障。如果情况相反,绿色地被遇到严重破坏,必然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大雨来时山洪爆发,泥沙俱下,给下游地区造成严重的洪水灾害。
三、国家能源矿产的主要基地
农牧交错带的东北段、华北段和西北段是我国大型煤田和油、汽田集中分布区。由东向西有大庆油田,霍林河煤田,大同煤田,阳泉煤田,乌海煤田,神府煤田,石嘴山煤田,长青油汽田等,这一系列的煤、油、汽、矿区构成了我国最大的矿产能源基地。
前面讲到农牧交错带还是我国主要江河的发源地,而且具有地势高、峡谷多、落差大的特点,水力资源非常丰富。黄河上游的青铜峡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等,正在为陕、甘、宁、青的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在刘家峡和龙羊峡之间尚有一百多个峡区,可建成百万千瓦以上的电站;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大渡河、岷江、乌江等发源于农牧交错带西南段的江河水力资源要比黄河更大。不仅水量大,而且落差亦大,从4000公尺以上的青藏高原,降到500米左右的四川盆地,这样大的落差在世界上是仅有的。这些能源不仅能为当地经济腾飞奠定基础,而且也将成为东部发达地区的能源依靠。
农牧交错带多处在地质活跃地区,在长期的地质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稀土矿,金、银、铜、铁、镍等矿藏,都是国家现代化所必须的。
四、 农、林、牧三大产业系统耦合的最佳地带
我国著名的草原,如内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锡林格勒草原、科尔沁草原、鄂尔多斯草原,河北坝上草原,川、甘、青、藏边区的松潘草原等,均紧靠农牧交错带,或地处农牧交错带内。这里水草肥美,牲畜集中。其家畜总量占整个牧区的60%以上。
我国的玉米产地亦紧靠农牧交错带,如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都是著名的玉米产区。这实际上就是中国的玉米带。玉米是世界公认的饲料之王,农牧交错带可充分利用草地家畜资源和玉米带的饲料资源发展高效畜牧业。
我国大面积的原始森林,不是在西部牧区,也不是在东部农区,而是在农牧交错带的山区。如大小兴安岭区、燕山太行山林区、甘南川西林区、藏东滇西林区等构成了我国主要林业基地。林区是一个草、灌、乔的复合体。只有乔木的林地其保持水土效果仅有30%,草、灌、乔有机结合的植被保持水土效果高达90%。草、灌、乔的有机结合不仅形成了强大的绿色植被,还为畜牧业的发展创建了雄厚的饲料资源。
在农牧交错带提倡"草、粮轮作制",既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又可大幅度增加草、粮产量,还能够扩大地被覆盖,加强农牧交错带的防风固沙、涵养水分、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安全功能。可说是'一石三鸟'的效果。
五、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条黄金地带
当前,我国东南沿海是经济发展的黄金地带。它是由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香港、澳门等沿海城市所组成的,以加工和外贸为主体的黄金地带。它带动着全国经济的发展。
农牧交错带的高原城市系列(海拉尔、锡林浩特、银川、兰州、西宁、拉萨、昆明、贵阳等)和平原城市系列(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石家庄、太原、西安、成都、重庆),及其主导的经济区域联起手来,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在新的世纪里,兴旺发达起来,构成我国第二条黄金地带。这条黄金地带发展好了,将是东西部经济共同起飞的脊梁,也是第一条黄金地带的坚强后盾,更是我国真正现代化的标志。因此,建议中央在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把主要力量(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放在农牧交错带。首先把能源、交通和生态环境建设好,同时带动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共同发展。

8.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这一句话的理解。

生态环境,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 力量(物质和能量) 或作用的总和。
生态环境, 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含义上十分相近,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

9. 与传统工业生产相比,生态工业生产有哪些

生态产业集群是指特定区位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和生态因素有机结合,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所形成的经济效率高、生态功能强的新型产业集群。同传统产业集群相比,生态产业集群具有遵循生态规律,整合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特征。从国内外实践来看,目前至少形成了三种比较成熟的生态产业集群模式。一是主副产业衍生模式,即以一种或多种产业为主产业,从中衍生出多种副产业,彼此配套,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二是多种产业共生模式,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两个以上具有共生关系的产业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优势互补。各个产业共生聚集,每个产业都有自己的资源输入和产品输出,同时相互之间利用对方的排放物,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三是动脉与静脉产业循环模式,动脉产业是指从原料开采到生产、流通、消费、排放所形成的产业,静脉产业则是指将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所形成的产业,这两类产业紧密结合,构成完整的循环经济体系。这几种模式可以交叉和相互转化。在一个大型生态产业集群中,某些产业之间可以是主副衍生的,也可以是互利共生的。一种模式可以兼具其他模式的某些特征。
发展生态产业集群,需要作出正确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
对传统产业集群实行生态化改造。目前各地都形成了一些产业集群,它们对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传统产业集群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严重等问题。特别是有些产业集群出现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混合的集群污染,迫切需要进行生态化改造。首先需要制定产业集群生态化改造的科学规划,将区域国土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融为一体,促进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结合;同时淘汰现有产业集群中的一些技术落后、效率低下、污染严重的项目,建设一些能够提高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的新项目,逐步达到生态产业集群的要求。
引导各种经济园区朝生态产业集群方向发展。多年来,各地兴办了许多经济园区,从长远来看,这些经济园区都应朝生态产业集群方向发展。目前可以挑选部分条件较好的园区来建设生态产业集群示范点。合理选择产业项目,包括共生和衍生项目,逐步建成多种模式的生态产业集群。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确立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生态产业集群,带动生态产业集群发展。
促进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的良性循环。在动脉产业基础上发展静脉产业,形成配套完整的良性循环体系,是构建生态产业集群的一种可行路径。当前迫切需要扩展和完善全社会资源回收网络,包括回收工业废旧设备和居民废旧消费品的体系,加快静脉产业发展。例如汽车和家用电器生产厂家有义务回收本厂生产经消费后需要回收的废旧产品,可以由本厂定点回收或上门回收,也可由多家企业联合回收或委托第三方回收。在不同区域建立回收废旧产品并集中进行资源化处理的静脉产业,并同相关动脉产业结合起来,实行以后者扶持和带动前者发展的政策。
在改革创新中做好构建生态产业集群的制度安排。要建立促进生态产业集群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实行财税和金融政策的适当优惠和倾斜,引导各地对产业项目的优选;完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将环境资源消耗纳入企业总成本核算管理,建立全面反映经济与环保共赢情况的核算体系;变革环境管理方式,形成政府、社区、市场三位一体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根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有差别的政绩考核办法,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方面的考核分量;在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水平等;加快环境友好型技术研发,为生态产业集群的发展不断提供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和新途径;培育掌握必要生态环保知识的决策人才,利用各种教育形式和宣传渠道,进一步宣传和普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观,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10. 如何理解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关系

生产是根本,生产怎么样决定生活怎么样!
生活是目的,我们所左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活着,否则一切活动都将失去意义;
生态是保障,如果生态恶化,生产将受到制约,生活的质量也必然会下降。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