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温泉 » 原生态舞蹈

原生态舞蹈

发布时间: 2020-12-01 06:13:58

1. 哪些民族还保留原生态舞蹈

本人就是少数抄民族。少数民族基本上还保留原生态舞原生态舞蹈,只是游客看到大多数是经过加工的。要看到原生态舞蹈也不难,只要在特定的节日到各少数民族地区去就能看到。如农历7月凉山彝族火把节.傣族的傣历新年泼水节(约新立4月).洞族苗族过年前的芦笙节(月农历10月到12月).还有景颇族.佤族.等等。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多都还保留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舞蹈。

2. 怎样理解原生态舞蹈

所谓“原生态”舞蹈,应当是古代先民们“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产生的,是较少受到“现代化”侵入的具有“文化源头”意义的民间舞蹈。
一般认为,原生态舞蹈是广场的而不是剧场的,是自娱自乐的而不是表演性质的,是参与的而不是观赏的,是随机的而不是规范的,是省力的而不是刻意的,是传承的而不是创编的。原生态舞蹈是由普通民众在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中传承的民间舞蹈。
从民族学、民俗学、民族和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去把握,会发现原生态舞蹈有以下一些精神和文化内涵:以图腾符号为神圣力量的崇拜性;以生命本体为主题的仪式性;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性;以民间生活为基调的大众性。每一个舞蹈不一定完全包含,但都与其中一个或几个内容有关。
以图腾符号为神圣力量的崇拜性。图腾是原始氏族和部落群体的标记和象征,图腾文化作为形成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结构的原始积淀层,具有民族文化之元、民族灵魂之源与人性之本真的元初意义。原生态舞蹈就是表现图腾崇拜或本身即以某种作为图腾符号的动物动作为舞蹈动作,使其获得群体认同的标记性,满足和实现社会性集体意识和归属心理。例如,龙舞与汉族人民对龙的图腾崇拜是分不开的。而少数民族中对铜鼓的崇拜、对竹的崇拜,许多民族的傩仪傩舞中对天地神灵的崇拜,是原生态舞蹈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图腾崇拜性舞蹈,源于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祖先信仰的需要。
以生命本体为主题的仪式性。仪式是人们的行为方式,仪式舞蹈在原生态舞蹈中占有重要位置。仪式舞蹈产生于对超自然神灵的敬畏和依靠。在原始社会,原始宗教、图腾崇拜、巫术祭奠等活动都离不开舞蹈。仪式舞蹈在行为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膜拜行为,一种是模拟行为。无论是对神灵的膜拜还是以神灵依附及装神扮鬼,目的都是为了借助神灵的力量来实现驱邪纳吉,反映了他们对生命的追求和 生活的向往,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愿望。
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性。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是“天人合一”。这种观念反映在原始文化心理中,就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自然秩序的服从,并在此基础上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的初始含义为“神”,人只能消极被动地顺从。人们后来认为天即自然,是指大自然及自然界的演化规律。“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表现在原生态舞蹈中,就是反映人们祈天祷地、求取风调雨顺的各种仪式舞蹈,而具有原生态性质的民族民间舞蹈,也含有大量类似内容。
以民间生活为基调的大众性。原生态舞蹈是作为人类活动的内容存在于民众之中的,是民间生活与生产活动的一个部分,是以民间生活为基调,以大众审美为旨趣的民间舞蹈艺术。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以人类体力活动形式为基本表现形式,形成反映劳动活动的原生态舞蹈,同时表现出劳动中自然流露的美好感情。

3. 自舞蹈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走红之后,“原生态”一词使用率陡增。所谓“原生态”,就是指那些

示例:①“原生态”景点
我喜欢“原生态”景点,因为它们古朴自然,浑然天成版,人为痕迹少。权不像那些人造景点,不论修得多么漂亮,多么现代,多么巧夺天工,总缺少那种天然之美。
②“原生态”公仆
我喜欢“原生态”公仆,因为他们作风淳朴,平易近人,心口如一,有一颗赤子之心。不像那些“官油子”,被各种潜规则打磨得炉火纯青,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令人作呕。(答案不唯一)

4. 保留原生态舞蹈有什么好处啊

传承的人越多,那么我们对于原生态舞蹈的保留,发扬越好。我不是专业人员回,只是自己答觉得应该会有为这些而努力的人们,或是扩大教学把中国古老的文化传承下去,或是记录下来,保存成媒体文件。
至于好处啊……是咱自己的东西,那么博大精深,保存,继承,是我们应该做的。

5. 原生态民间舞和剧场民间舞蹈的区别

所谓“原生态”舞蹈,应当是古代先民们“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产生的,是较少受到“现代化”侵入的具有“文化源头”意义的民间舞蹈。
一般认为,原生态舞蹈是广场的而不是剧场的,是自娱自乐的而不是表演性质的,是参与的而不是观赏的,是随机的而不是规范的,是省力的而不是刻意的,是传承的而不是创编的。原生态舞蹈是由普通民众在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中传承的民间舞蹈。
目前舞蹈界所指称的民间舞,是一个容易引起除舞蹈界以外、国内艺术界和国际同行产生误解的概念。因为民间舞的含义原本是由民众自发兴作,并在民间历代承传发展的舞蹈(比较恰当的名称应该叫“土风舞”)。而今天我们所称的“民间舞”,实际上是舞台上表演的由各专业艺术团体创作和学院派训练体系下的剧场民间舞,这两大板块的“民间舞”已经决然形成了独立于民间文化之外的文化属性和审美属性,成为带着强烈的上层文化性质的舞蹈品种,呈现着鲜明的文化人和艺术家的理性思考、艺术思维和审美情趣。
严格意义上的民间舞(以下称“原生态民间舞”)具有浓郁的农民文化的特征,本色、直白、鲜活、朴实,喜逗乐、少格局,并且渗透着较强的族群意识和来自生命本体的感召力,与剧场民间舞存在着文化性质上的显著差别。下面拟从三个方面简要地对其差别进行舞蹈本质的理性观照:
从舞蹈构成的物质基础一人体着眼。原生态民间舞在体态上习惯于使身体处于平素的自然状态,这一点,从许多采风录像和实地民众的舞蹈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而剧场民间舞,舞蹈的物质基础储备精良,舞者无一例外地接受过严格、系统的训练,表演时其身体随时处在一种规定状态。
从舞蹈的本体—动作形态审视。原生态民间舞,其动作姿态相对随意,表演中尽管也有一些相应的要求甚至固有的规定,但原生态民间舞毕竟不受太多的约束,自由度较大,即兴性较强。而剧场民间舞则是将某一民族、某一地区舞蹈的风格性因素(包括动作、体势、形态、韵律)提取出来进行改造发展—或留其形、扬其神,或变其形、存其神,招招式式都要求规范化。因此,与原生态民间舞相比,剧场民间舞是对原生态民间舞动作形态的抽象变形和风格韵律的极致性强化。
从舞蹈的功能和目的剖析。原生态民间舞是各族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全民参与性和自发性。像藏、蒙、苗、傣、维等民族,其随时随地即兴舞蹈是司空见惯的事,这也是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所共有的特点。所以,原生态民间舞对于老百姓来说,主要是一种娱乐手段,一种自发的活动和宣泄方式。因此原生态民间舞中单纯的情感释放或插科打浑的内容占多数,舞蹈所表现的也多是民众日常生活所闻所见,浅显明白,接近人民。此外,原生态民间舞在迎神赛社活动中,担负着迎神祭神的任务,成为民间祭礼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剧场民间舞除了其非功利的审美属性外,与原生态民间舞还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使命。也就是说,作为“艺术”,剧场民间舞必须反映现实,反映时代精神,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思考和文化象征,这便决定了它与原生态民间舞的本质区别——一种自觉的理性行为和高层次的艺术创造。因此,它提倡表现形式上的创新和文化内涵的挖掘。表现形式上的创新涉及到对不同舞种和创作手法的借鉴,文化内涵的挖掘涉及到对不同地域环境、族类传统和现实生活的了解、学习与研究。正因为这样,才有了把黄土升华为象征民族精神依存之“根”的《黄土黄》;有了寻求秧歌涅之生命境界的《一个扭秧歌的人》;有了感伤时光流逝的《残春》;有了赞美母亲情怀的《摩梭女人》;有了敬畏生命轮回的《阿姐鼓》;有了灵魂与社会冲撞的《好大的风》;有了直面人生沧桑的《扇骨》;有了……毫无疑问,诸如民族精神、生命境界,或者人生、社会、命运、灵魂等深层文化的命题和思考,显然都不是农民文化或者民间文化固有的自觉追寻—尽管这些东西作为文化的积淀会不同程度地从原生态民间舞中折射出来,但却绝非原生态民间舞自觉表现的内容,而无疑是文化人的种种哲理思考和文化情结,是艺术家对人类历史和社会人生的深层次的探微,充分体现着上层文化的属性。
综上所述,国内舞蹈界之所指称的“民间舞”(实为剧场民间舞),其实并不“民间”。因为正像前文所述,剧场民间舞已经具有了独立于民间文化之外的文化属性和审美属性,是一种取自民间,经过提纯化、高雅化、理性化、规范化、技术化、审美化的产物。在这个改造过程中,原生态民间舞经受了一个文化过滤和异文化输入的过程,过程之后,原生态民间舞实质上已脱胎换骨,变成与民间原始状态有相当距离、纯舞台表演性的一种艺术审美形式—剧场(含学院派)民间舞。可见,中国舞台上的“民间舞”,最终没有将民间文化作为自己的文化依靠,而是在“时代精神肖像”的艺术创造使命下有意无意地改变了原有的农民文化属性。从舞蹈品种建立的视角,这种改变无可厚非。

6. 藏族原生态歌舞简述

藏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谐”主要是流传在藏族民间的集体歌舞形式,其中又分为四种:《果谐》、《果卓》(即《锅庄》)、《堆谐》和《谐》。 后来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换,成为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式。这种劳动歌舞今天已被搬上舞台,成为历史上劳动艺术的纪念。
主要特点:
在白面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蓝面藏戏”,不但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而且继承和保留了在古格王朝时已有的《布马》等民间舞蹈形式。使民间的广场舞蹈进入了程式化的藏族戏剧,同时还引用了藏民喜爱的民间音乐,使藏戏流传于藏族民间长盛不衰。
为符合藏族“多神崇拜”的信仰特点,人们在祭祀礼仪中,创编了使用各种神祇面具,并含有大量藏族土风舞成分的程式舞蹈。这种祭祀舞蹈被后来盛行的藏传佛教黄教教派所采用,称其为《羌姆》,流行于西藏、内蒙、甘肃、青海、四川等省区信仰黄教的广大地区。《羌姆》舞蹈多由《拟兽舞》、《法器舞》混杂而成。在表演时,很少歌唱,气氛庄严、肃穆。
每逢重大宗教节日,喇嘛寺都要举行“跳神”活动。在唢呐、蟒筒、长号、鼓钹齐鸣之中,表演者头戴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装扮成众神列队绕场一周,揭开序幕。然后陆续表演《凶神舞》、《骷髅舞》、《牛神舞》、《鹿神舞》、《喜乐神舞》和《护法神舞》等,每段舞蹈都有一定的宗教内容。在各段舞蹈之间,还穿插喇嘛们表演的摔跤、角斗等,以娱乐观众。有时还表演“舍身饲虎”之类的佛经故事和表现乐善好施、长命富贵的《寿星舞》、《仙鹤舞》等。今天,黄教的祭祀舞蹈《羌姆》与清代、民国时期的《羌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没有大的改变。《羌姆》的最后一场是驱鬼,众神兵天将把用酥油和糌粑制做成想象中的鬼首——“朵玛”押送到寺外旷地点火焚烧,以此逐一年之邪,祈一年之福。

7. 为什么要强调传承和保护原生态舞蹈和次生态舞蹈

讲到传承和保护,首先要了解舞蹈的起源,尤其是咱们国家中国舞的起源,这个可内以在容网络搜索更详细的介绍。
时下年轻人更多的喜欢日韩风格,欧美风格,比如爵士舞,街舞等快节奏的,节拍节奏比较明显的舞蹈,主要还是随着当下音乐的流行跟风而来。
为了弘扬中华文化的传统,古典舞,名族舞,民间舞等等,其实也有很多欢快的,表达气氛的舞蹈值得我们去发现,去展示。

8. 什么叫“原生态舞蹈”

舞蹈是我国最古老的艺术,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礼乐”中“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认为,“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

所谓“原生态”舞蹈,应当是古代先民们“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产生的,是较少受到“现代化”侵入的具有“文化源头”意义的民间舞蹈。

一般认为,原生态舞蹈是广场的而不是剧场的,是自娱自乐的而不是表演性质的,是参与的而不是观赏的,是随机的而不是规范的,是省力的而不是刻意的,是传承的而不是创编的。原生态舞蹈是由普通民众在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中传承的民间舞蹈。

从民族学、民俗学、民族和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去把握,我们会发现原生态舞蹈有以下一些精神和文化内涵:以图腾符号为神圣力量的崇拜性;以生命本体为主题的仪式性;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性;以民间生活为基调的大众性。每一个舞蹈不一定完全包含,但都与其中一个或几个内容有关。

以图腾符号为神圣力量的崇拜性。图腾是原始氏族和部落群体的标记和象征,图腾文化作为形成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结构的原始积淀层,具有民族文化之元、民族灵魂之源与人性之本真的元初意义。原生态舞蹈就是表现图腾崇拜或本身即以某种作为图腾符号的动物动作为舞蹈动作,使其获得群体认同的标记性,满足和实现社会性集体意识和归属心理。例如,龙舞与汉族人民对龙的图腾崇拜是分不开的。而少数民族中对铜鼓的崇拜、对竹的崇拜,许多民族的傩仪傩舞中对天地神灵的崇拜,是原生态舞蹈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图腾崇拜性舞蹈,源于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祖先信仰的需要。

以生命本体为主题的仪式性。仪式是人们的行为方式,仪式舞蹈在原生态舞蹈中占有重要位置。仪式舞蹈产生于对超自然神灵的敬畏和依赖。在原始社会,原始宗教、图腾崇拜、巫术祭祀等活动都离不开舞蹈。仪式舞蹈在行为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膜拜行为,一种是模仿行为。无论是对神灵的膜拜还是以神灵依附及装神扮鬼,目的都是为了借助神灵的力量来实现驱邪纳吉,反映了他们对生命的追求和生活的向往,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愿望。

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性。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是“天人合一”。这种观念反映在原始文化心理中,就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自然秩序的服从,并在此基础上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的初始含义为“神”,人只能消极被动地顺从。人们后来认为天即自然,是指大自然及自然界的演化规律。“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表现在原生态舞蹈中,就是反映人们祈天祷地、求取风调雨顺的各种仪式舞蹈,而具有原生态性质的民族民间舞蹈,也含有大量类似内容。

以民间生活为基调的大众性。原生态舞蹈是作为人类活动的内容存在于民众之中的,是民间生活与生产活动的一个部分,是以民间生活为基调,以大众审美为旨趣的民间舞蹈艺术。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以人类体力活动形式为基本表现形式,形成反映劳动活动的原生态舞蹈,同时表现出劳动中自然流露的美好感情。我州的苗族板凳舞、彝族“阿妹戚托”等便是这种源于生产生活的舞蹈。

把握了以上要点,我们在挖掘整理原生态舞蹈时就能更好地有的放矢了。

9. 民间舞与原生态民间舞的区别

所谓“原生态”舞蹈,应当是古代先民们“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产生的,是较少受到“现代化”侵入的具有“文化源头”意义的民间舞蹈。

一般认为,原生态舞蹈是广场的而不是剧场的,是自娱自乐的而不是表演性质的,是参与的而不是观赏的,是随机的而不是规范的,是省力的而不是刻意的,是传承的而不是创编的。原生态舞蹈是由普通民众在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中传承的民间舞蹈。

目前舞蹈界所指称的民间舞,是一个容易引起除舞蹈界以外、国内艺术界和国际同行产生误解的概念。因为民间舞的含义原本是由民众自发兴作,并在民间历代承传发展的舞蹈(比较恰当的名称应该叫“土风舞”)。而今天我们所称的“民间舞”,实际上是舞台上表演的由各专业艺术团体创作和学院派训练体系下的剧场民间舞,这两大板块的“民间舞”已经决然形成了独立于民间文化之外的文化属性和审美属性,成为带着强烈的上层文化性质的舞蹈品种,呈现着鲜明的文化人和艺术家的理性思考、艺术思维和审美情趣。
严格意义上的民间舞(以下称“原生态民间舞”)具有浓郁的农民文化的特征,本色、直白、鲜活、朴实,喜逗乐、少格局,并且渗透着较强的族群意识和来自生命本体的感召力,与剧场民间舞存在着文化性质上的显著差别。下面拟从三个方面简要地对其差别进行舞蹈本质的理性观照:
从舞蹈构成的物质基础一人体着眼。原生态民间舞在体态上习惯于使身体处于平素的自然状态,这一点,从许多采风录像和实地民众的舞蹈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而剧场民间舞,舞蹈的物质基础储备精良,舞者无一例外地接受过严格、系统的训练,表演时其身体随时处在一种规定状态。
从舞蹈的本体—动作形态审视。原生态民间舞,其动作姿态相对随意,表演中尽管也有一些相应的要求甚至固有的规定,但原生态民间舞毕竟不受太多的约束,自由度较大,即兴性较强。而剧场民间舞则是将某一民族、某一地区舞蹈的风格性因素(包括动作、体势、形态、韵律)提取出来进行改造发展—或留其形、扬其神,或变其形、存其神,招招式式都要求规范化。因此,与原生态民间舞相比,剧场民间舞是对原生态民间舞动作形态的抽象变形和风格韵律的极致性强化。
从舞蹈的功能和目的剖析。原生态民间舞是各族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全民参与性和自发性。像藏、蒙、苗、傣、维等民族,其随时随地即兴舞蹈是司空见惯的事,这也是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所共有的特点。所以,原生态民间舞对于老百姓来说,主要是一种娱乐手段,一种自发的活动和宣泄方式。因此原生态民间舞中单纯的情感释放或插科打浑的内容占多数,舞蹈所表现的也多是民众日常生活所闻所见,浅显明白,接近人民。此外,原生态民间舞在迎神赛社活动中,担负着迎神祭神的任务,成为民间祭礼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剧场民间舞除了其非功利的审美属性外,与原生态民间舞还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使命。也就是说,作为“艺术”,剧场民间舞必须反映现实,反映时代精神,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思考和文化象征,这便决定了它与原生态民间舞的本质区别——一种自觉的理性行为和高层次的艺术创造。因此,它提倡表现形式上的创新和文化内涵的挖掘。表现形式上的创新涉及到对不同舞种和创作手法的借鉴,文化内涵的挖掘涉及到对不同地域环境、族类传统和现实生活的了解、学习与研究。正因为这样,才有了把黄土升华为象征民族精神依存之“根”的《黄土黄》;有了寻求秧歌涅之生命境界的《一个扭秧歌的人》;有了感伤时光流逝的《残春》;有了赞美母亲情怀的《摩梭女人》;有了敬畏生命轮回的《阿姐鼓》;有了灵魂与社会冲撞的《好大的风》;有了直面人生沧桑的《扇骨》;有了……毫无疑问,诸如民族精神、生命境界,或者人生、社会、命运、灵魂等深层文化的命题和思考,显然都不是农民文化或者民间文化固有的自觉追寻—尽管这些东西作为文化的积淀会不同程度地从原生态民间舞中折射出来,但却绝非原生态民间舞自觉表现的内容,而无疑是文化人的种种哲理思考和文化情结,是艺术家对人类历史和社会人生的深层次的探微,充分体现着上层文化的属性。
综上所述,国内舞蹈界之所指称的“民间舞”(实为剧场民间舞),其实并不“民间”。因为正像前文所述,剧场民间舞已经具有了独立于民间文化之外的文化属性和审美属性,是一种取自民间,经过提纯化、高雅化、理性化、规范化、技术化、审美化的产物。在这个改造过程中,原生态民间舞经受了一个文化过滤和异文化输入的过程,过程之后,原生态民间舞实质上已脱胎换骨,变成与民间原始状态有相当距离、纯舞台表演性的一种艺术审美形式—剧场(含学院派)民间舞。可见,中国舞台上的“民间舞”,最终没有将民间文化作为自己的文化依靠,而是在“时代精神肖像”的艺术创造使命下有意无意地改变了原有的农民文化属性。从舞蹈品种建立的视角,这种改变无可厚非。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