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规划设计
1、城市河道整治中的“渠道化”问题。
目前我国25.4%的城市是临河设置的。80年代初,我国许多城市开始规划城市河岸,但由于规划思想落后,规划的城市河岸功能单调,且人工痕迹累累,在许多城市,城市河岸往往被渠道化,甚至把河流变成暗渠。渠道化的河岸大多只注重防洪,重改造轻保护,破坏乡土植被,不能体现河岸的综合功能。景观设计多采取传统的工程措施,即拓宽河道、裁弯取直、水泥衬地、石砌护坡、高筑河堤等。这些措施虽然能够立竿见影,使河道景观看上去“整洁”、“漂亮”,但是却忽略了许多缓慢的或不易察觉的负面影响。
2、城市绿化建设中的“造假化”问题。
近几年,为了追求所谓的“异域风情”和施工管理上的简便,北方许多城市的绿化建设中出现了严重的“造假”现象。这种现象由中小城市向大城市蔓延且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建设的进程。
3、 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奢侈化”问题。
城市景观环境的建设正在被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所左右,很多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设者了为了片面追求所谓的“政绩”而“大兴土木”,把大量的财力物力投入到城市形象的塑造上。这种被称作“城市美化运动”或“城市化妆运动”的城市景观建设行为,是一种没有远见的赶时髦现象,其结果造成了今天我国城市发展中的“特色危机”。
4、城市生态建设中的“急进化”问题。
城市生态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的城市都存在“急进化” 问题。虽然近几年由于北方城市的水资源短缺,人们对大规模种植草坪的现象提出了质疑。但是很多城市为了在短时间内取得绿化的效果,仍然热衷于大规模发展草坪,尤其是公共绿地、住宅小区的建设。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中占主导地位的树木、尤其是乡土树木的种植比例较低,影响了城市绿地综合生态效益的发挥。
5、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崇洋化”问题。
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崇洋化”问题使得我们的城市在逐步失去民族性。在我们一些城市,建设者为自己城市的所谓“辉煌建设成就”沾沾自喜时,国外某城市规划专家却说他不想看中国的任何一个现代城市,因为大多数的现代城市景观可以在欧美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一个城市看到。他说中国的城市已经越来越没有文化了。这不是耸人听闻。
『贰』 生态园规划设计应该如何进行怎样进行生态园规划设计
生态园规划设计应该如何进行?怎样进行生态园规划设计? 对于生态旅游的设计规划,北京绿维创景认为 一、 游憩方式的生态化 游憩方式的生态化是指通过相应的景观生态技术,包括生态材质运用,本土化植物配置,低耗能技术应用,绿色植物环境,环保材料与技术等与旅游过程中的游憩活动包括吃、住、行、游、娱、购、体、疗、学、悟相结合,在利用旅游目的地的各种资源,使旅游开发商、投资商获得最大收益的同时,又能使其对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实现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旅游区中的问题 目前,全国各地郊野旅游都在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旅游形式,诸如各级旅游度假区及综合性生态游乐园等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虽然,生态游憩项目在表面形式上显得丰富多彩,但是都在相互借鉴或参考国外,没有作系统的研究,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一连串问题: (1)对生态旅游的市场缺乏充分的调查和论证,市场定位不明确; (2)选址和规模的确定缺少依据,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和自然景观资源破坏; (3)项目缺少特色,受时髦、流行的市场影响,项目建设重复性很大,特别表现在人文景观项目上,各地一哄而上,造成直接竞争资金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 (4)设计、施工不够精致,设施雷同缺乏新意,对生态主题和内容挖掘肤浅,难以吸引游客。
记得采纳啊
『叁』 生态景观设计和景观生态设计的区别
区别: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核心是生存的艺术!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尤其强调土地的设计,即: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而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强调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所在。
景观设计学
根据解决问题的性质、内容和尺度的不同,景观设计学包含两个专业方向,即: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和景观的设计(Landscape Design),前者是指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说是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当的土地利用;而对这个特定地方的设计就是景观设计。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landscape ecology)是在1939 年由德国地理学家C. 特洛尔提出的。它是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之间交叉学科,主体是生态学和地理学。
如今,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焦点是在较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Risser等(1984)认为景观生态学研究具体包括:景观空间异质性的发展和动态;异质性景观的相互作用和变化;空间异质性对生物和非生物过程的影响;空间异质性的管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发展突出体现其对异质景观格局和过程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相互作用的研究。理论研究还包括探讨生态过程是否存在控制景观动态及干扰的临界值;不同景观指数与不同时空尺度对生态过程的影间扩散响;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的可预测性;以及等级结构和跨尺度外推。尽管这些都仅是理论雏形,但它们确实给生态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Paradigm)。按照Kuhn(1970)的科学哲学思想,科学的发展总是不断地以新的范式替代旧的范式。新范式提出新的理论、新的概念、新的构架、新的思维、新的方法。景观理论是生态系统理论的新发展。它的新颖之处主要在于景观理论强调系统的等级结构、空间异质性、时间和空间尺度效应、干扰作用、人类对景观的影响以及景观管理。景观生态学的生命力也在于它直接涉足于城市景观、农业景观等人类景观课题。Naveh和Lieberman(1984)指出:景观生态学是生物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的桥梁。此外,跨尺度上推(Scaling Up)景观生态学是环球生态学(Global Ecology)的重要一环。
『肆』 生态规划的原则
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系统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规划设计须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三者兼顾,综合考虑,使整体效益最高。规划设计要利用这三方面的互补性,协调相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努力在三者之间寻求平衡。协调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以上三条原则都是普遍性的,但城市是地区性的,地区的特殊性又受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影响。因此,这些原则的具体应用需要与空间、时间和人(社会)的结合,在特定的空间中有不同的应用。
『伍』 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
( 1) 确定群落生境、濒危物种群体及娱乐生境,景观和文化团体及居民住地等。
( 2) 设计生态廊道以保证种扩散。为了进一步保证生物多样性,保持一些具潜在价值的林分,保存重要的群落生境,以保证种扩散的机会。天然的廊道包括林分边的小溪和河流,云杉沼泽地和原始林,这些廊道位于被保护地区和重要生物立地之间。
( 3) 通过模拟自然演替来控制森林的结构。重视高度生物多样性的林分发展阶段。为林分确定经营目标,增加计划火烧来改进火烧木中生存物种生存的机会,在主要生境、生态廊道及生物多样性需加强地的周围增加腐朽木的数量。
( 4) 确定特殊价值的立地。即在全面了解整个规划面积的基础上确定高保值的立地,使其保持自然状态或用特殊方法经营。
( 5) 实现近自然林经营目标。保护自然景观资源( 森林、湖泊、自然保留地等) 和维持自然景观过程及功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前提,也是景观资源持续利用的基础。目前人类对长时间、大范围自然控制仍无能为力,而无人工干扰下特定地域地带性生态景观的复杂性和稳定性是一般人工系统无法比拟的,如何合理继承这种原生景观,维持并修复景观整体生态功能是景观规划的重要问题。在规划实践中应以环境持续性为基础,用保护、继承自然景观的方法建造稳定优质持续的生态系统,有利于维持系统内稳态,强化森林景观生态功能( 李晓文等,2005) 。
景观生态规划的优点在于,森林经营景观生态规划通过保持生态廊道的连续性来保证种的扩散,从而保证了森林的生物多样性。森林经营景观生态规划强调了森林的休闲价值。在牢记林业目标的同时,规划也考虑了生态目标和森林各种应用目标的和谐,考虑了社会公众的参与。景观生态规划补充了老龄森林的保护,扩大了老龄天然林的保护面积( 欧阳志云等,1999; 郭晋平等,2002) 。
『陆』 什么是生态规划与设计
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柒』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有什么不破坏环境的方法
生态设计是一种将人的某种目的或需要转换为具体的物理形式或表达方式的过程。它是人类有意识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以满足预想的需要与欲望心。著名景观设计师斯图亚特•考恩认为:“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
『捌』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所谓生态设计就是在景观设计时,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尽量达到最小的限度。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要尊重物种的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水循环,维持植物生活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一个景观设计是否符合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可以看它是否遵循了一下几点。
1、生态美学
生态美学是从生态哲学的视野、生态科学的原理、生态伦理学的情怀和自然美学的方法研究人与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关系,强调生克互济、形神和谐的整体美,对环境开拓适应、协同进化的共生美,物质循环、信息反馈的动态美的一门学科。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的有机结合,实际上是从生态学的方向研究美学问题,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生态美学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
2、自然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可再生资源,如水、森林、动物等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等),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对可再生资源也要尽可能地节约使用。
3、整体设计
景观生态设计是对人类整体生态系统进行全面的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广场景观设计公司认为,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景观设计的目标是整体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设计就存在缺陷。景观生态设计是对人类生态系统整体进行全面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是一种多目标设计,为人类需要,也为动植物需要,为高产值需要,也为审美需要。景观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整体优化,就是要解决人与人,结构与功能,格局与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使自然环境与周围环境充分结合,创造出和谐丰富的外部空间环境。
『玖』 景观生态园的规划设计原则和总体思路是什么
景观生态园的规划设计原则和总体思路是什么?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研究,景观生态园的规划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1、因地制宜,综合规划设计
生态园的规划应充分考虑原有农业生产的资源基础,因地制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水电、食宿及娱乐场和度假村的进一步建设等。另外,生态园的规划必须结合生态园所处地区的文化与人文景观,开发出具有当地农业和文化特色的农副产品和旅游精品,服务社会。
2、培植精品,营造主题形象
生态园规划应以生态农业模式作为园区农业生产的整体布局方式,培植具有生命力的生态旅游型观光农业精品。另外,要发挥生态园已有的生产优势,采用有机农业栽培和种植模式进行无公害蔬菜的生产,体现农业高科技的应用前景,形成产品特色,营造“绿色、安全、生态”的主题形象。
3、效益兼顾,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园的规划设计以生态学理论作指导思想,采用生态学原理、环境技术、生物技术、和现代管理机制,使整个园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经过科学规划的生态园主要是以生态农业的设计实现其生态效益;以现代有机农业栽培模式与高科技生产技术的应用实现生态园的经济效益;以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实现它的社会效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相统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