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温泉
Ⅰ 海底温泉是什么
由于深潜器的发展,海底温泉才逐渐被人们发现。海底温泉与陆地温泉比较,数量要少很多。到现在为止,已发现有温泉的海域还不到60处。根据典型调查计算,这些海底温泉每年喷入海洋的热水约150立方千米,如与世界所有河流倾入海洋的总水量相比,约占三百分之一。
Ⅱ 海底温泉是怎么形成的
海底温泉出现在地球复板块间的裂缝,制似大平洋和大西洋海底地壳裂缝较深的地方为多。寒冷的海水流进裂缝,深入海床下4里或更深处,在地壳内部遇上炽热的岩浆,加热到沸点以上,再从海床涌出,形成温泉。
高压的热水穿过岩层涌上来,析出镁和硫酸纳入地壳,同时从地壳吸取钡、钙、铜、铁、锂、锰、锌以及其他矿物。温泉水涌出海床,遇上寒冷的海水,就把矿物析出,在海床上积聚起来。许多巨型的矿物堆约高180尺,约宽600尺。有些泉眼的周围,长期积聚下来的硫化物形成高窄的烟囱状喷水口,这就是海底“黑烟囱”。
Ⅲ 玉兔岛国际海洋温泉度假村,好玩么
当然好玩呀
Ⅳ 海底温泉是怎样的
海洋底部是地球上惟一未经勘探清楚的地方。早在本世纪初,海洋学家已开始全面甚测世界各地的海床,许多海底的资料却是近20年才为人所知的。在众多惊人的发现中,最奇妙最令人意想不到的,要数海洋深处的温泉。
在海面下1里或更深的地方,有些泉眼喷出的热水,温度高达毕氏660度,将周围的海水加热至毕氏45~62。在这样深的海底,水温一般是华氏36度左右。20年前,这些温泉不为人知。如今,科学家正研究这是否宝贵矿物的新资源。
海底温泉出现在地球板块间的裂缝,似大平洋和大西洋海底地壳裂缝较深的地方为多。寒冷的海水流进裂缝,深入海床下4里或更深处,在地壳内部遇上炽热的岩浆,加热到沸点以上,再从海床涌出,形成温泉。
高压的热水穿过岩层涌上来,析出镁和硫酸纳入地壳,同时从地壳吸取钡、钙、铜、铁、锂、锰、锌以及其他矿物。温泉水涌出海床,遇上寒冷的海水,就把矿物析出,在海床上积聚起来。许多巨型的矿物堆约高180尺,约宽600尺。有些泉眼的周围,长期积聚下来的硫化物形成高窄的烟囱状喷水口,这就是海底“黑烟囱”。
科学家对这些堆积物很感兴趣,发现有些由海床演变而成的陆地也有类似的矿体。举例来说,在塞浦路斯一个岩石断面之内,就有90种不同的硫化铜、硫化铁、硫化锌矿床。假如科学家能摸清水底矿体的形成规律和地点,那么,日后要知道由海床变成的陆地上哪里埋有矿藏就容易得多了。
从前,开采海底矿藏似乎并不划算。如今科技不断进步,陆地上的矿藏又日渐减少,深海采矿越来越有吸引力。
海底采矿很可能在红海首先进行。由于沙特阿拉伯在慢慢移动,逐渐远离非洲苏丹海岸,红海的海床不断扩大。距沙特阿拉伯主要港口吉达的西北不远处,有一个面积23平方里的海底盆地,名为阿特兰提斯二号海渊,底部的沉积物厚达80尺。苏丹和沙特阿拉伯合作组成红海委员会,共同研究开采这些沉积物的可能。据做计,这些沉积物中有29%是铁,5%是锌,此外,还有少量的铜、银和金。一些国家还表示有意开采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底矿藏。
有人估计,每年从海底温泉喷出来的水,等于美洲亚马逊河的年流量。每过。1000万年,海洋中每一滴水都会流经温泉口,把地壳里的稀有矿物源源不绝地带出来。如果能加以开采,人类就永远不悉矿物短缺。
Ⅳ 海水温泉有什么好
海洋温泉是温泉的一种,源自大海深处,富含多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养生效果更是优于一般的温泉!
海水温泉的保健功效主要有三部分:
1、首先它可以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缓解肌肉、肌腱和韧带痉挛及僵直状态,产生镇痛效果;
2、海水温泉有活跃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起到抗炎消肿、解痉镇痛作用;
3、它还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并能减少炎症产物及代谢产物的堆积,加速组织再生能力和细胞活力,有利于水肿的消退及组织的修复。
Ⅵ 深海底部的温泉是什么
近年来海洋学和地球学最大的学术成果是板块学说。
深海双贝壳类动物
板块学说认为:地球内部的地幔的对流会导致新的地壳产生从而令大洋底部扩张,在大陆边缘处旧的海洋地壳会重新沉入地球内部,大洋底部也发生着新陈代谢,有时会导致大陆板块移动或者断裂。
东太平洋的某海底山脉的一侧每年都有10厘米左右的新海底诞生,而1亿年前生成的部分则从另一侧的日本海沟沉入地球内部。
自产生新生海底的海底火山带向上吐出的岩浆遇海水急剧冷却,变成枕状的玄武岩。海水从岩石的缝隙或断裂带渗入,遇到地下的岩浆形成温泉喷出海底。
海底黑烟囱
由于海水的压力,深海的海水在300℃时也不会沸腾。在温泉的周围沉淀着铜、锌、金、银等有用矿物,形成一个热水矿场,有希望成为未来的矿物资源地。
1977年以后潜水艇多次探测世界各地的2,000~3,000米深处的海岭,观察大洋海底扩张轴,意外地发现在温泉水中生长着许多特别的生物群落。
在超高温热水滚滚涌出的烟囱状的岩石孔的外壁覆盖着一层沙蚕。浑浊的温水(附近的海水温度约为2℃)周围螃蟹成群结队地生长在直径为4厘米、长度超过2米的巨型管内,一些双贝壳动物一层又一层重叠其上。奇怪的是,这些生物既没有嘴也没有胃。
某些种类的甲壳类动物在这些贝类之间缓缓爬行,四周则有鱼类在游弋。
这里的生物密度约为10千克/平方米,超过了当时深海研究的常识。
然而,这种沙漠般荒凉的海底中的绿洲并不仅限于板块扩张轴处的热水喷出孔才有。
在海洋板块沉没的海沟(南海海沟、日本海沟等200~6,300米的水深范围里)也发现了这种高密度的特殊生物群。
究竟为什么在深海有这种生物的群落呢?有一种海底细菌可以将对一般生物来说是剧毒的硫化氢和氧气、硫磺或硫酸结合,发生氧化反应,并利用反应中产生的化学能。
前面提到的热水喷射孔中不断地喷射出硫化氢。
我们用显微镜观察那些生活在热水喷出孔管虫的结构示意图
里的双贝壳动物、海螺类动物等会发现它们体内生存着大量的微生物。
经过对其中氧元素进行生化研究,并对碳元素的同位素进行检测后发现,这些微生物从虫体获得硫化氢、氧气和二氧化碳,并促使它们发生化学反应,以所产生的化学能来维持主体的生命。
形象一些的说法是,海底细菌和母体是共生关系,海底细菌利用硫化氢氧化时产生的化学能制造有机物,并将其中的一部分以“房租”的形式提供给母体。
但最令人吃惊的是这些生物虽然不断地向共生在体内的细菌提供剧毒的硫化氢,自身却不受伤害——原来它们体内有可以解毒的血红蛋白和蛋白质。
生存在日本海沟附近的因大洋底低陷而涌向大陆而堆积的大量沉积物中的一种海底生物同另一种海底细菌共生。这种细菌可以利用海底变形时泄出的甲烷气氧化后产生的化学能。
生存在这些沉陷地带的一些生物的生存机构就比较复杂。
首先,在海底表面的泥沙中生存着一种海底细菌。这种海底细菌会利用甲烷气氧化时产生的能量将海水中的硫酸还原成硫化氢。
而这些动物的体内则共生着可以利用硫化氢氧化时产生的能量的细菌。
这一生物圈同海底温泉一样都是将“毒”转化成“生命的粮食”。这与依靠阳光和植物的世界完全不同,是利用地球内部的能量来维持生命。
“海”字的一部分是“母”字。自从46亿年前地球形成以来,海洋就一直保持着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孕育了无数的生命。
Ⅶ 海底温泉每年带入海洋的矿物质和气体都有什么
钙、钡、镉、锰等金属每年就达几万吨至几十万吨。另外,还有大量气体,如二氧化碳、氦气、氢气、甲烷气等。
Ⅷ 海底温泉分布在哪些地方
海底温泉在洋中脊,但也常常在有水下火山的海域出现。发现海底温泉绝非易事,要想进行海底温泉研究更是难上加难,一批年轻的专家勇敢地闯入深海禁区,作出了惊人的贡献。
Ⅸ 海底温泉喷出来的水柱是什么
海底温泉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是和周围的海水混合在一起的,而是形成直达海面的巨型水柱。例如,“火山学家”号科学考察船在鄂霍次克海距巴拉穆什尔岛西面20千米处发现了一处海底大温泉,从500米深的海底升起来一个巨大水柱,用回声探测器就可测到这个大的“障碍物”。大水柱内的密度和周围海水明显不同,可是温度差别不大,只相差约半度左右,说明高温水柱在上升过程中温度散失很快,但水柱内的化学成分却可保持相对稳定,直至海面。拍摄的气体液热照片显示,在海水表层也能清楚地区分两种不同海水的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