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鸡图片
㈠ 生态土鸡和饲料鸡的如何区别
土鸡皮肤偏黄,皮薄,毛孔细,呈网状排列,皮下脂肪分布均匀,无淋巴。饲料鸡皮厚,松弛,毛孔较粗,皮肤光洁度较差,比较淡,比较白,会有淋巴。肉质:土鸡每日都处于寻食,争斗,奔跑,腿肌发达,土鸡的肉摸上去结实有弹性,鸡种生长缓慢,花费了近六个月时间慢慢长肌肉,肌肉纤维比较细,肉质嫩,宰杀后,可以看出土鸡的骨头比较硬,很少有幼骨。
㈡ 生态鸡怎么喂养
生态鸡喂养是一种与现代化笼养不同的、完全回归自然、实行野外放牧的喂养方式。以选用良种鸡为基础,采取圈舍栖息与山地放养相结合,以自由采食昆虫、嫩草与各种子实为主,人工补饲配合饲料为辅,让鸡在空气新鲜、水质优良、草料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发育,以生产出绿色天然优质的商品鸡及其蛋品。下面介绍各地应用生态鸡喂养过七关的成功经验,供参考。
场地选择关。生态鸡要选择在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草原、天然山地、果园田野等适合放牧的场地喂养。要求场舍周围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有丰富的草料,有小溪、山泉水为佳,其山地坡度以不超过25°为宜,且背风向阳、绿树成荫、水源充裕、取水方便。规模喂养还要求道路交通与电源有保障,便于饲料、产品运输与加工。鸡舍与运动场的大小设计标准,一般鸡舍面积按照每只鸡0.1平方米计算,要求架养栖息,运动场按每只鸡1平方米计算,运动场周围最好用竹篱与塑料网围起来。
品种选用关。喂养生态鸡要根据市场需求与生产需要选择品种,可因地制宜选择,通常以兼用型鸡种最好。
择时育雏关。喂养生态鸡必须选择合适的育雏季节,以利于生态鸡的放牧喂养。按照各地山区的气候特点,一般最好选择3~6月育雏。因为这一时间段气温由低到高,光照充足,有利鸡的生长发育,可提高育雏成活率。同时,春雏性成熟早,产蛋持续时间长。雏鸡到中鸡阶段,因为气候温暖,环境适宜,舍外活动时间长,可得到充分的运动与锻炼,体质强健,抗御自然与预防天敌的能力强。
科学补料关。用于生态鸡人工补料的饲料必须是天然有机饲料。在种植生态鸡饲料时,必须按有机食品生产的要求操作;生产有机配合饲料必须按生产有机食品的标准执行,生产过程中严禁添加各种化学药品;购买商品饲料必须选用正规饲料厂家生产的不含任何化学药物、生长激素的全价饲料,以保证生态鸡的品质。在育雏与育成阶段,要按照鸡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保证雏鸡、育成鸡与成年鸡的饲料供给与补充。一般放牧前要求每天饲喂5~6次,同时保证充足清洁饮水。鸡进入放养期并具有较强的自由捕食能力后,人工补料可逐渐减少为每天2~3次,并注意早晨少喂、晚上多喂。
放养训练关。雏鸡在舍内喂养4周后,体重达到200克,即可转到有草地、有围栏的场地散养,有目的地训练鸡条件反射,经过4~6周训练,雏鸡就会形成条件反射,捕食能力与自我防护能力大大提高。从8周龄开始,训练鸡的胃肠消化能力与捕食能力,力求鸡群均匀度好、健康水平高。当鸡个体重达到500克时,已具备了放养的基本条件,可以把鸡群散放到预先圈定的放牧场地,开始自然生态喂养。
安全防范关。用尼龙网把放牧场围罩好,并有专人值班,随时发现进犯天敌,并实施驱逐,防患于未然。也可喂养并训练好家犬,以利其特殊本领 “看山护鸡”,减少损失。还可在牧场边界人为布设如草人等防护物迷惑与驱赶天敌,以防止鹰、黄鼠狼、山猫、狐狸对鸡群的袭击,以确保生态鸡放养安全。
疾病防控关。生态鸡的生长期以放养为主,大部分时间在野外活动,且生态鸡生长期相对较长,一般需要4~5个月,随时都有可能感染各种疾病。为此,必须在兽医的指导下,做好鸡新城疫、鸡支气管炎、禽流感、禽霍乱、法氏囊病、鸡痘等疫苗的防疫注射。此外,还要注意及时做好其他疾病的防控与治疗,以保障生态鸡健康成长。
㈢ 什么叫生态鸡
1 生态鸡养殖品种选择
鸡的品种选择应根据鸡在林园的适应性和市场需求来确定。一般选择适应性、抗病力、觅食能力强,耐粗饲,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地方良种鸡或地方土鸡血统占75%以上的杂交鸡种,如雪山草鸡、盐阜草鸡、杨口草鸡等。
2 生态鸡养殖场地选择
养殖场应远离畜禽交易场所、畜禽屠宰场、加工场、化工厂、垃圾处理场,避免空气、尘埃、水源、病菌、噪声等污染。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较平坦、不积水的草山、草坡。旁边应有树林或果园,树林的荫蔽度在70%以上,方便鸡群在阳光强烈时到树阴下乘凉,防止鸡群中暑;另外,林木的光合作用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有效减小鸡粪便散发出的二氧化碳、氯气等有害气体的影响,提高鸡群免疫力,从而达到少用药、无药残的无公害生态养殖效果。
3 育雏舍与棚舍的搭建
3.1 育雏舍
林园养鸡一般数量较多,建好育雏房必不可少。育雏房的面积根据饲养量来确定,一般以雏鸡30只/m2计算。育雏房的消毒、温度、湿度控制与正常养鸡的方法相同。
3.2 棚舍
根据鸡的数量、园林地形和面积,在靠近园林的地方建造塑料大棚鸡舍或改造旧建筑物为鸡舍,鸡舍建筑面积按8~10只/m2计算,鸡舍两边滴水檐高1.7m左右,顶盖毛草,防止鸡群被风打雨淋、烈日暴晒、意外惊动,且有利于鸡群免疫注射操作。棚舍内必须设有料槽、饮水设备,以便在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时提供舍内饲喂,从而避免鸡群长时间饥渴。
4 生态鸡养殖管理技术
4.1 放养密度与规模
放养密度按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林地放养密度200~300只/667m2。密度过大时草虫等生态饲料不足,需增加精料饲喂量,影响鸡肉、鸡蛋的口味;密度过小,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生态效益低。放养规模一般以每群1000~1500只为宜,采用全进全出制。
4.2 放养时间选择
根据林地饲料资源和苗鸡日龄综合确定放养时间,一般选择4月初至10月底放养,此期间林地杂草丛生,虫、蚁等昆虫繁衍旺盛,鸡群可采食到充足的生态饲料。11月至次年3月则采用圈养为主、放养为辅的饲养方式。
4.3 放养调教与管理
4.3.1 放养调教 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遇到天气突变,下雨、下雪或起大风前及时将鸡群赶回鸡舍,防止鸡受寒发病。放养初期每天放牧3~4h,以后逐日增加放牧时间。在补料时,进行吹口哨、敲料桶等训练,使其形成条件反射,顺应人意。
4.3.2 分群饲养 一般公雏羽毛长得较慢,争斗性较强,对蛋白质饲料及其中的赖氨酸等利用率较高,因而增重快,饲料效率高。此外,公鸡个体壮,竞食能力强。而母鸡由于内分泌激素方面的差异,沉积脂肪能力强,因而增重慢,饲料效率差。公母分养,各自在适当的日龄上市,便于实行适宜不同性别的饲养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整齐度和商品率。
4.3.3 划分轮牧区 一般2000~3330m2林地划为一个牧区,每个牧区用尼龙网隔开,这样既能防止老鼠、黄鼠狼和人带传染性病菌等对鸡群的侵害,有利于管理,又有利于食物链的建立。待一个牧区草虫不足时再将鸡群赶到另一牧区放牧,公母鸡最好分在不同的牧区放养。在养鸡数量少和草虫不足时期可不分区。
4.4 饲喂技术
规模化生态鸡养殖仍主要靠人为供给饲料,野外杂食只作为补充。
由于生态鸡养殖的品种多为草鸡,其生长速度较慢,故所用的饲料营养水平不宜过高。一般在小鸡阶段使用无公害饲料厂家生产的小鸡配合饲料;在中大鸡阶段则按一定比例拌入无污染的稻谷、统糠、青菜叶等青粗饲料。为增加鸡肉的口感和风味,应适当延长饲养周期,控制出栏时间,一般在接近性成熟时出栏品质最佳。
5 生态鸡的疫病防治措施
5.1 消毒
场地、鸡舍、用具消毒是确保鸡群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实行专人负责。定期对运动场地、鸡舍进行打扫消毒,鸡群出栏后进行彻底的清栏消毒。消毒选用消特灵、百毒杀等低毒、高效、广谱消毒药。
5.2 兽药使用
兽药的使用直接关系到无公害优质肉鸡的质量
安全。严格按照《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和《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的要求,禁止使用违禁药品和未经批准的药,对允许使用的药物和药物添加剂严格执行使用规定和停药期规定。
5.3 防疫
一般地区可
以参考下面的免疫程序:(1)1日龄接种马立克氏病液氮苗;(2)5日龄接种新城疫及传支二联多价冻干苗;(3)12日龄接种法氏囊苗:(4)18日龄接种新支二联苗;(5)24日龄用法氏囊苗二免;(6)35日龄用鸡痘与禽流感油苗同时免疫;(7)55~60日龄接种新城疫Ⅰ系苗。产蛋鸡还应进行以下几次免疫:(1)110日龄新支二联饮水,并用新支减三联苗注射;(2)120日龄接种禽流感油苗;(3)230及350日龄各用新支二联苗饮水1次;(4)280~300日龄用禽流感油苗注射1次。其他种类可以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决定是否免疫。
5.4 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防治
常见的寄生虫病有鸡赖利绦虫病、仔鸡蛔虫病。具体防治措施如下:(1)一般放养20~30d后,就要进行第一次驱虫,相隔30d再进行第二次驱虫。驱虫主要是指驱除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可使用驱蛔灵、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或伊维菌素。如发现鸡粪里有成虫,次日晚可用同等药量再驱虫1次,以求彻底将虫驱除。(2)经常清扫栖息舍内的粪便及垫草,并定点堆积发酵,以杀死虫卵。(3)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干燥、通风,定期彻底消毒;经常观察鸡群动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鸡群受到雨淋与兽害;合理调整精料的质量,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发现寄生虫病例后,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借林育草,草为鸡食,借鸡灭虫,鸡粪肥田”是一种新型生态养殖模式,其效益比普通鸡增收2元/kg。通过本养殖技术,不但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且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一条新路子。
㈣ 生态鸡为什么那么贵,吃生态鸡有什么营养
生态鸡不用饲料饲养,采用纯天然放养,所以鸡本身很健康,肉质和口感也很好。由于自然放养长肉慢,自然价格也更贵。对于追求健康饮食的人很受欢迎。生态鸡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和各种微量元素,而且有害物质很少。
㈤ 什么是生态鸡,生态鸡是什么鸡
生态鸡
俗称“土鸡”,“本鸡”。对所有以非人工抗生素饲料饲养,非催熟,可在一定饲养范围内活动的养殖鸡的统称。养殖生态鸡占地大,所需饲料成本高,因此售价较普通鸡更加昂贵。
生态鸡因不含激素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生态鸡因经常活动味道鲜美,肉质紧实,炖汤后滋补养颜,壮阳补气,富含氨基酸,为鸡中上品.
㈥ 鸡的品种图片
1,芦花鸡
大型寿光鸡外貌雄伟,体躯高大,体型近似方形。成年鸡全身羽毛黑色,有的部位呈深黑色并闪绿色光泽。单冠,公鸡冠大而直立;母鸡冠形有大小之分,颈、趾灰黑色,皮肤白色。
㈦ 生态鸡养殖
生态养鸡技术要点
生态养鸡是根据各地的区域特点,在果园、经济林、玉米、高粱等地套养土
蛋鸡、肉鸡等系列,养出的鸡风味独特、品质好、味道鲜美,颇受消费者欢迎,
所以价格好,效益高。它既是传统养法和现代养法的结合,又突破了笼养肉鸡的
缺陷,大大提高了鸡肉的风味,是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的典范。
1、保温育雏的管理。1-3周龄的雏鸡采用温室饲养。雏鸡幼小抵抗力差,不
是直接进入果园等地饲养,因此一定要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抓好3 周前的
管理,为后期生长奠定基础。雏鸡保温房的面积根据饲养量确定,采取网上育雏
的方法,以每平方米40--50只雏鸡计算,饲养数量多,应分小区饲养,每群可掌
握在1000羽左右。如果园、经济林等在房前屋后,就利用原有保温房或已旧住房
改造亦可;如果饲养场地离家有一定的距离,则应选择向阳避风,地域开宽,地
势干燥,水源充足,道路便利的地方建造保温房。
2、严把脱温期管理。三周后开始进入脱温饲养,脱温期,特别要注意外界气
温,内外温差大,仔鸡抗逆力低,调节功能差,一时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
要选择天气暖和的晴天放养,开始几天,每天放养2--4小时,以后逐日增加放养
时间,使仔鸡逐渐适应环境变化。严冬寒冷天气,夏季的风雷暴等恶劣天气要特
别注意,切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和大意,因为此时的仔鸡应激能力仍比较弱,需人
工给予关照。
3、认真防疫控疾病。野外养鸡、鸡的活动范围广,疾病防范难度相应大些,
因此防病免疫工作要求质量高,剂量足,严格按照免疫程序,逐只予以免疫注射
。特别是马立克、新城疫、法氏囊等主要传染病,决不能放松。同时要做好定期
消毒,闲置消毒,进场消毒,发现病鸡应隔离饲养,避免交叉感染,造成不应有
的损失。
4、设置避雨防暑棚。根据饲养鸡群多少,适当搭一些油棚给仔鸡避雨休息十
分必要。棚的质量要求不高,只要能避雨、避暑、补饲、休息就行,这是必备设
施,对防止鸡群被雨淋打、烈日曝晒,意外惊动等都非常重要,不可缺少。
5、园地饲养的密度。出温房一周龄,一亩果园、作物地或经济林放养1500-
2000羽左右。以每群500-700羽为宜;第二周龄放养1000-1500羽左右,以每群低
于500 羽为好;第三周龄起密度还应适当降低。鸡群在园地的活动范围,可用铁
丝网等围栏分区轮牧,放一周换一块地。放养周期一般控制在一个月左右,这样
鸡粪喂养果园、经济林、作物地内的小草、蚯蚓、昆虫等,给它们一个生养息期
,等下批仔鸡到来时又有较多的小草,蚯蚓等供鸡采食,如此往复形成生态食物
链,达到鸡、果双丰收;高粱等地以一个生长周期饲养一批鸡为宜,同时注意苗
鸡生长与高粱苗等相匹配,以防鸡损伤作物苗及果实。
㈧ 白云生态鸡,和市面上的普通鸡有啥区别
世面上的鸡大多是笼子里养的 吃的也是添加了很多东西的饲料 白云生态鸡就不一样了生长在大山里自由取食营养价值很高而且吃的放心
㈨ 生态鸡有什么特点
生态鸡对所有以非人工抗生素饲料饲养,非催熟,可在一定饲养范围内活动内的养殖鸡的统称。养殖容生态鸡占地大,所需饲料成本高,因此售价较普通鸡更加昂贵;
1、其因不含激素收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生态鸡因经常活动味道鲜美,肉质紧实,炖汤后滋补养颜,壮阳补气,富含氨基酸,为鸡中上品;
2、达济的生态鸡是在原生态的山林里散养,自然养足168天,肉质紧实,口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