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林业生态建设
❶ 生态林和经济林有什么区别
生态林与经济林的区别,主要在于目的、经营措施、造林树种三个方面:
1、目的不同:生态林是为了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经济林是用于生产果品、食用油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的;
2、经营措施不同:生态林经营主要是利用自然地力形成和恢复林分植被,经济林采用嫁接苗、大苗、名特优苗等;
3、造林树种不同:生态林主要树种为松树、落叶松、金缕梅等,经济林主要树种为银杏林、香榧林、枣树林等。
(1)实现林业生态建设扩展阅读:
青海省林业部门加快生态经济林建设,增加农牧民收入。
青海省林业厅按照生态立省战略培育生态林业经济的要求,坚持林业产业发展生态化、基地建设工程化的理念,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集中力量,加大生态经济林建设投资力度,全年计划完成经济林建设任务36.48万亩,其中枸杞林21.76万亩、沙棘林7.66万亩、核桃林5.37万亩、
大果樱桃1.3万亩、黄果林0.18万亩和葡萄等经济林0.2万亩,计划投入资金2.256亿元。投资1000万元建设枸杞、核桃育苗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枸杞林8.83万亩,沙棘林0.15万亩,核桃、大果樱桃、黄果和葡萄等经济林已栽植完成。
通过集中连片、规模种植,项目区农民建设经济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如尖扎县农民栽植核桃林热情高,群众争项目,积极流转土地,多方筹措资金,现已完成8697亩的核桃栽植任务。
县乡级人民政府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中的宏观调控作用,积极宣传核桃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确保核桃基地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加快林业生态经济林的建设,将对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起到重要作用。
❷ 森林文化生态建设(林业建设)有何意义和作用
森林作为地球上可再生自然资源及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不断增长的经济和人口对森林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
人们对森林消失和森林破坏的关注,已成为国际环境问题的重要方面。
在绿色植被中,森林有地球之肺之称。
这是因为森林大量地吸收二氧化碳,制造人类和其他生物所需的氧气。
树木是氧气制造厂、树木是粉尘过滤器、树木还是天然蓄水库和天然空调……
树木带给我们无穷无尽好处……保护森林和植被
一、森林的作用
森林是孕育人类的母亲;
森林是人类的资源宝库;
森林能保护土壤;
森林能涵养水源;
森林能调节气候,制造氧气;
森林能净化空气;
森林能消除噪声。
二、一棵树的价值
一棵树到底值多少钱?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的一位教授,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帐: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值计算,那么最多值300多美元,但是如果按照它的生态效益来计算,其价值就远不止这些了。据粗略测算,一棵生长50年的树,每年可以生产出价值31250美元的氧气和价值2500美元的蛋白质,同时可以减轻大气污染(价值625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1250美元),还可以位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价值31250美元),等等。讲这些价值综合在一起,一棵树的价值就不是300美元了,而是20万美元了。
近年来,不少国家都在着手研究森林的间接效益。自1971起,日本用了3年时间对森林的见解效益进行了测算。日本有森林2500万公顷,每年能储存雨水2200万亿吨,防止水土流失57亿立方米,栖息鸟类8100万只,产生氧气5200万吨。翌年间接效益总值和人民币1280亿元,相当于日本1972年全年的总预算。芬兰的森林一年生产木材的价值仅为17亿马克,而森林在环境中的见解效益所产生的价值则为53亿马克。美国森林的间接效益价值为木材价值的9倍。我国云南省林业调查队,对全省的森林效益进行过测算,结果是森林的生态效益的总价值占森林总效益价值的94%,直接效益仅占6%。由此可见,评价森林的作用,不能单纯看它能生产多少木材和其他林产品,更重要的是要看她对盖上生态环境、促进农牧业生产等方面的间接效益。
三、森林的危机
森林的危机主要是由人类引起的。人口的增长,农业用地不断扩展,大量森林、草场被破坏。掠夺是的开采使得全世界的森林越来越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目前地球上每分钟就由20多公顷的森林被毁掉,1950~1985年,短短的30多年时间,全世界的森林面积就减少了一半。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也给植物带来了灾难。
❸ 林业生态环境工程与管理
现在各地方抄都在加强生态市的建设,为此国家专门发布了一条法规,我截取开头,你看看!详细可见 http://law..com/pages/chinalawinfo/4/94/_0.html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希望今后能在城市的建设中看见你的作用!
❹ 如何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当前,林业部门要以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增长、实现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主线,加快发展现代林业,着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五大体系。
(一)着力构建国土生态空间规划体系。科学规划是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要围绕建设生态文明,针对保护和改善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和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生态产业、生态文化,完善林业规划体系,拓展生态利用空间,优化生态建设布局,增加生态资源总量,为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绿色增长奠定科学的规划基础。
(二)着力构建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体系。深入实施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保护建设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和维护生物多样性为重点,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并谋划一批新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完善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布局,在东北地区、西北风沙区、沿海区、西部高原区、长江、黄河、珠江、中小河流及库区、平原农区、城市区等生态区位重要和脆弱地区,加快构筑十大国土生态安全屏障。
(三)着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建设投入保障制度,完善林业改革支持政策,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全面推进国有林场、国有林区改革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增加湿地保护补助资金规模,完善林木良种、造林、森林抚育等补贴政策。加大重点生态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生态产业的金融和税收扶持政策,加快建立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制度,完善生态产业贷款的财政贴息、保险保费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减免等政策。
(四)着力构建维护生态安全的法制体系。当前,林地、湿地、沙地被侵占和破坏的现象十分严重。对生态安全根基的破坏,有的需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才能恢复,有的不可逆转。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健全林业行政执法体系,强化林业普法体系,真正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维护生态安全的法制体系,切实维护生态正义,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五)着力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大力发展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森林文化、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生态旅游文化。切实完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批生态文化博物馆、科技馆、标本馆,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创建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和生态文明示范县,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生态文化创作与宣传,普及生态知识,弘扬生态文化,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道德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政绩观、生态消费观等生态文明观念,切实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全体务林人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把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贡献作为我们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以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果,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❺ 如何做好林业生态建设
根据你的地区决定适宜的作物,然后以林养林,循序渐进。这是一个长期规划,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做法。没有当地林农业部门的帮助,这个发展就是扯淡。
我不是本专业,但是在农业课程中学到过个例子,原文非常长,而且是法语,就不拉给你了。
巴西。当地气候特点是降水集中,两个极端。全年炎热。
所以对他们来说,主要的工作就是固水。雨季别涝,旱季别旱。
所以上来种的是桉树。这玩意出精油。也可以造纸。但是周期很长。所以在树之间用的玉米和大豆轮作。都是本地作物,长得也快,到旱季直接就可以收割。然后在第二年,在把玉米换成甘蔗。隔两年还是三年,在树行间植入第二批树。比如说橡胶。第一批树这个时候已经初具规模。形成林地,不至于让橡胶树旱死。然后继续大豆+玉米甘蔗轮作。之后,终于可以开始出精油了。然后到精油桉树老化,砍掉卖纸。植入第二批橡胶。然后就是橡胶+大豆/玉米轮作。然后第一波橡胶树老化之后,要换回桉树。以防止单一树种虫害。
要点一个是气候管理。一个是分层、分时间,第三个是机械化。你的行距必须尽可能的紧凑,同时还允许收割机械通过,这就需要精确的修剪和平整的土地。本条依据咱们国情,可能多用人工。
而且你还可以引入动物。比如说山羊。
这个例子只在当地适用。每个地区有自己的方法。就和dota每个英雄出装都不一样是一个道理
❻ 如何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发展对策分析
林业生态工程投入不足做好任何一种社会公益性的事业,都离不开资金上的支持。特别是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工程建设就会陷入困境。基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面涉及较广,并承担着治理水土流失、防沙固沙,以及动植物资源保护与保护农田牧场等方面较重的任务。所以,各地相关部门及政府,要加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并实施专项资金制度,专款专用。
1.2林业生态工程监管水平低、监管模式滞后一些地区,虽有相应的监管机构,但管理水平不高。有些地区仍沿用以往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显示并存在着政策、技术标准,以及管理措施多变的一些问题。其管理人员大多缺乏林业专业技术,经济管理经验更是不足。
1.3林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由于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一些行业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润,而对现有的林地乱砍乱伐,非法获取建筑基地;还有部分企业为了市场的需求,对林地资源毫无限制地开发利用等。这种种行为,最终会导致生态林业环境日益恶化的不良后果。1.4法律法规不健全且执法不严在我国对林业的生态环境保护中,尽管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随着林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和对木材需求的加大,现有的法规已明显不能满足现代林业发展管理的需求。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时效性的缺乏,造成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部分执法人员玩忽职守、执法不严等,对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5林业生态建设意识薄弱由于森林资源不断的被开发,使我国的森林规模减少,导致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此外,人们对生态意识的认识不够,造成林业工程出现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若生态环境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正确的认识,无疑会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产生影响与制约。
2加强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对策
2.1做好林业各项工作的规划及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要做好造林各项规划与编制,体现宏观性与战略性;要抓好法制建设,保护森林;要搞好检查、验收、监督保证人工林质量;抓好典型示范,推广经验;抓好信息工作,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对目前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稳妥地解决,以促进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2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对于林业生态工程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要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的筹措,扩宽资金来源。1)加强政府对林业生态工程发展的资金投入,并积极调动企业事业单位与社会大众个人的闲置资金,多渠道的资金收集对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很有必要。2)国家的相关服务部门要为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提供福利,利用信贷政策的推出以及税收政策的实行,来支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的充足。对于林业生态工程,尤其是大规模的生态工程,金融部门要给予资金补助支持与贷款优化政策。3)林业部门要加强公益林的发展力度,提高公益林的补偿标准,使更多的社会稳定资金参与到林业建设中来。
2.3完善法律法规,使生态林业工程建设逐渐规范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使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得以顺利开展。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力度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完善,以满足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需求。在实际工作中,各级政府要把建设现代生态林业的成效纳入领导的工作业绩考核中,对影响与阻碍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开展的相关领导,要给予处罚;对那些工作有方且能力强的人员,则给予肯定或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激发其热情。另外,对于各级林业工程建设机构与单位,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并以此来约束相关人员的思想及行为,推动林业工程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
2.4提高造林质量不同的土壤类型及气候特点,以及树种不同,适应性也有差异。因此,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不同的区域性治理要采取不同的造林与营林措施。同时,要加强对病虫害的检测检疫,并可通过营林措施的改善来解决病虫害问题,要调整林种、树种结构,以及营造混交林,提高林分稳定性,以增强林分的抗病虫害能力。
2.5强化森林经营与管理保护要规范造林技术,不断完善造林机制,切实提高造林质量,充分调动群众造林积极性。同时,要及时加强造林后的管护工作,并建立与组建管护机构与管护队伍,完善及建立管护制度,真正把管护工作落到实处。
❼ 林业生态建设重点项目
要看区域。全国层面上的有: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防护林建设工程。省级、市级还有其他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