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板桥水库
1. 1975年河南板桥水库垮坝事件是真的吗我是河南的为什么所有的课本都没有记载我是一个大学生!悲哀
这件事影响不大,只不过是20世纪科技灾难的NO.1而已;死的人也不是很多,只有20
多万而已;老天爷下雨实在太不厚道了,这样说来当时的正负没有及时实施救援也就情有可原了;板桥水库是大跃进的时候赶出来的工程,垮坝的原因就不用细说了吧!之于唐山在76年的遭遇,大家不胜唏嘘,可是心系百姓的正负怎么就把这样一群河南百姓给选择性遗忘了呢?身为河北人,我为我的地位高于河南人而感到自豪!
2. 恩施有什么值得一去的景点
恩施值得一去的景来点有恩施大峡源谷、星斗山、恩施龙鳞宫、利川腾龙洞、佛宝山大峡谷、玉龙洞、水莲洞,巴东神农溪。
恩施龙鳞宫是国家AAA级景区,属地文景观类洞穴风景区,龙麟宫俗称“出水洞”,属水旱兼备洞穴景观,由水洞、干洞和迷津洞组成,洞长2300多米。洞穴雄奇神秀、水陆兼备。龙麟宫200多处景点分布在水洞“小三峡”、干洞和迷津洞中。
3. 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究竟有多少人死于(河南省去遂平县)75.8特大水灾
不同统计数字如下
一。全国政协委员和政协常委乔培新、孙越崎、林华、千家驹、王兴让、雷天觉、徐驰和陆钦侃揭露,死亡人数达23万人;
二。孟昭华和彭传荣编的中国灾荒史中载录,板桥水库和石漫滩水库垮坝失事,10.29万人遭受毁灭性的水灾,约有十万人当即被洪水卷走;
三.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蔡则怡和赵思雄说,死亡近十万人;
四。中国科学院著名的气象学家陶诗言写到,死亡人数达数万人;板桥水库重新修建碑文中刻有,卷走数以万计人民的生命财产;
五。水利部减灾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树坤和程晓陶没有直接提供死亡人数,只指出人员伤亡惨重;
六。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副主任郭方没有直接提供死亡人数,他写到,1975年8月河南大洪水冲垮了两座水库,下游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姜国亭说,近三万人死于非命(其中板桥水库失事占总归数的80%)
七。《Discovery》做的那期节目中给出的数据是 24万
我比较倾向于死亡24万人的统计 楼主说的34万有点夸张了
4. 1975年河南板桥水库垮坝事件是真的吗我是河南的为什么所有的课本都没有记载我是一个大学生!悲哀
是真的。1975年8月中国河南省南部淮河流域,受台风尼娜影响造成的特大暴雨,导致60多座水库溃坝,近1万多平方公里受灾。
板桥水库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板桥镇汝河段,于1952年建成,作为当年“治理淮河”的样板工程之一。50年代除板桥水库外,整个驻马店地区的河岸地带,还修筑了100 多个水坝与水库。板桥水库建成6年后,板桥水库更成为“灌溉用水为主”的推广样板工程。
“铁坝”的名声没有维持多久。1975年8月,“铁坝”因无法抵挡台风莲娜带来的大暴风雨,最终酿成溃坝惨剧。
(4)1板桥水库扩展阅读
据统计,在1975年这场特大暴雨中,河南省驻马店地区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竹沟、田岗两座中型水库,58座小型水库在短短数小时内相继垮坝溃决。
河南省有30个县市、1780万亩农田被淹,1015万人受灾,超过2.6万人死难,倒塌房屋524万间,冲走耕畜30万头,纵贯中国南北的京广线被冲毁102公里,中断行车16天,影响运输46天,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成为世界最大的水库垮坝惨剧。
5. 板桥铁山水库一日游应怎样写作文
[解题过程]一、什么是游记?游记,顾名思义,就是记游.也就是对一次出行、游览、参观……等的记录.在这里,游的含义有多种:游历、旅游、游玩、游览、参观、访问、考察等.
二、游记的分类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记游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但是,不论哪一种游记,都是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城市景观、景观中的人与事进行描绘,来达到记事、抒情、说理等目的.所以写作游记时,一定要具备“游”的记录,没有“游”,也就不会有“游记”.
三、游记的写作方法不论是哪一种游记,在写作时都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1、游记中的线索有人说,写文章如同串珠,没有一根线索将其中各个要素联结起来,这篇文章就会支离破碎,或者杂乱无章.写游记更是这样,一定要有一条合理的线索贯穿其中.这条线索也可以说是写作的顺序.游记中,最常用的写作顺序可能就是行踪了.即按照游览的先后次序来写.比如一篇参观动物园的游记,就可以按照参观的顺序一一记述.此外,还有以景物的组织关系、方位关系等作为记游的线索的.我们建议大家初学写游记时,一定要用一定的线索来组织文章,以求在一开始就养成条理清晰的写作习惯.
2、游记中的主体主体指的事做这件事的人或集体.既然是游,就一定有游的主体.在游记的写作中,如果缺少了人,就与说明文或写景散文差不多了.对游记中主体的点明也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可以在一开始就点明,比如在一篇游记的开始,一位作者就这样写道:“今天,我们班的同学在班主任李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北京大学",点明游记的主体是"我们班的同学和李老师”;此外,游记的主体还可以在写作过程中自然出场,也可以在文章结尾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