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小浪底水库放水
A. 济源属于哪个市
济源市(1997年成为河南省省辖市)是河南省省辖县级市,不属于其他市管辖。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山区丘陵面积占88%,地貌复杂、河流纵横、气候多样,森林覆盖率44.39%,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较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济源地处太行山南端、黄河北岸,境内大山大河交相辉映,山水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培育了王屋山、黄河小浪底、五龙口、济渎庙等知名景区。王屋山是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道教十大洞天之首,是国家AAA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
黄河小浪底融小浪底水库、黄河三峡于一体,烟波浩渺,壮丽秀美,被评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五龙口有纬度最北的猕猴群落,是国家AAAA级景区和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济渎庙集唐宋元明清历代建筑之精华,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
近年来,济源旅游发展融合愚公文化、济水文化、道教文化、黄河文化、卢仝茶文化、荆浩画文化等特色文化,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山水文化旅游特色,荣获“中国旅游品牌榜最具人气旅游城市”称号。
(1)2017小浪底水库放水扩展阅读
济源历史沿革
济源市历史悠久,上古时代这里就是夏朝故都,夏代第六代君王少康迁都原,即今济源市区西北部火车站一带。商代济源一带有向国、召国。西周、东周时期,济源一带有原、樊、向、苏、单等诸侯国。春秋战国济源一带先属郑国,后属晋国,再后属韩、魏。
秦代(前221-前206)济源境内设轵县。一说属三川郡,一说属河内郡。汉代(前206-220)济源境内设轵县、波县(今裴城一带)、沁水县(今王寨一带)。三国时代(220-280)济源境内设有轵县、沁水县,属魏国河内郡。
西晋(281-316)时济源境内有轵、沁水二县,属河内郡。东晋(317-420)时期,济源属前秦。北魏后分为东魏和西魏。济源东部属东魏,境内有轵、沁水二县。西部属西魏,境内设有邵郡。辖苌平县。
北周(558-580)和北齐(551-577)时期,沁水县并入轵县,改苌平县为王屋县。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析轵县北置济源县,大业三年属河内郡。从此有了济源县。唐代(618-907)济源一带政区变化较大,屡建屡废。唐末,济源境内有济源、王屋、河清三县。其中济源属孟州,王屋、河清属河南府。
北宋时期,济源境内有济源、王屋、河清三县,属孟州。金时期,济源属金国(1115-1235),设济源、王屋二县。属孟州。元代,王屋县并入济源县,属怀庆路孟州。明清济源县属怀庆府。1913年属豫北道,1914年属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32年属河南省行政督察第四区至1949年。
1942年7月,豫北道济源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43年春,王屋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46年,抗战胜利后,抗日民主政府更名为济源县民主政府;1947年7月,撤销王屋县,将王屋县的一、三区划归济源。
1949年8月属平原省,1952年平原省撤销,属新乡专区,1970年,属新乡地区。1975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批准设立济源工区办事处,工区下辖虎岭区(县级)、济源县。1977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决定撤销济源工区办事处,济源县重归新乡地区领导。
1986年3月,新乡地区撤销,济源划归焦作市领导。1988年6月,济源撤县建市,实行计划单列,以原济源县的行政区域为县级济源市的行政区域,仍归焦作代管。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不再由焦作市代管,由河南省政府直辖(副地级市)。2005年升格为省辖市(按正地级市所有行政管理机构配置)。
B. 小浪底水库2017年是否会进行调水调沙
据报道,6月22日网上一则调水调沙不再进行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不少网友关注,对此黄内河水利委员容会了解到,调水调沙是否取消,目前还未确定,最终要以国家防总发布为准。
据悉取消调水调沙的文件通知,并不以地方发布为主,需要首先上报黄河防总决定,黄河防总再上报国家防总批准,最后的决定要以国家防总发布的为准,而今年的规划还没有最终确定。
C.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地位作用
小浪底工程是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处在控制黄河下游水沙的关键部位,也是唯一能够担负下游防洪、防凌、兼顾工农业供水、发电的综合水利枢纽,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重要的战略地位。
三门峡工程的负面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大坝抬高水位后降低了流速,加速上游淤积,从而加剧了上游渭河地区的水灾。小浪底工程的设计则充分汲取三门峡工程的经验教训。三门峡工程在泥沙问题上的最大教训是对上游水土保持拦沙作用的估计,以及水库的作用过分乐观,而预计的入库泥沙量偏低。三门峡工程的第二个教训,就是在泥沙比率高的河流建了水库之后,不能采用高水位的蓄水运行方式,而应该采用“蓄清排浑”的方式,在汛期低水位时,建筑物要有足够的泄洪排沙能力。小浪底水库区为峡谷河段,有利于保持较大的长期有效库容,可以长期发挥调水调沙、兴利除害的效益,防洪运用比较可靠,不仅可以拦蓄特大洪水,还可以根据下游防洪需要适当控制中小型洪水。这是其它工程措施所不能比拟的。
小浪底水库拦调泥沙,能够减缓黄河下游河道淤积,还可以通过人造洪峰、调水调沙等运用方式,长期发挥较大的减淤作用,与其它减淤措施相比,在减淤效果、减淤单位投资、影响人口等方面,小浪底工程都明显比三门峡水利工程优胜。
小浪底水利枢纽在保证下游防洪、满足下游减淤的前提下,还可以调节径流,为下游工农业用水增加可利用的水源,发电调峰可以改善电力系统的运行条件。综合各方面因素,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下游防洪减淤工程中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