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温泉 » 中国生态建设

中国生态建设

发布时间: 2020-12-05 11:45:21

『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深刻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

而是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建设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本质要求。

(1)中国生态建设扩展阅读:

生态文明的内涵可以归为生态价值观念、生态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内容。首先,生态文明源于生态学、哲学的融合,是适应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价值观念。

其次,生态文明强调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再次,生态文明要求制度体系作为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制度、法规、政策等确立和实施的过程。生态文明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价值观念的生态性,二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性,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种完整的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端于中国传统生态伦理观、马恩生态观等,并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凝练。

蕴含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理论实践之中,具有十分丰富的实践特色和时代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具有生态文明的一般特征,又是中国特色、中国智慧、中国实践的结晶。

『贰』 我国在生态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1,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力度

要改善生态环境,投资是必不可少的。以山西为例,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问题已明显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近几年,山西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将造林绿化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每年拿出500万元重奖造林绿化先进单位。近年来山西全省每年用于造林绿化的资金高达近百亿元,造林绿化的成果十分显著。因此,各地政府应提高重视度,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2,完善法规制度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力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强调了通过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尽管我国在30余年中已经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多层次,多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

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不适应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为此应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要求,构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法律体系,实行最严格的保护、赔偿、责任追究等制度,用法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3,加强节能减排,优化产业及能源结构

为达到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指标,部分地区曾采取“指标性停电”的做法,例如2010年9月1日,河北安平县政府办公室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有序限电的通知》中规定,安平县将每3天停电22小时。这样的“节能减排”措施给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

且易带来其他问题。要真正实现节能减排,应当从优化产业及能源结构做起,一方面要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改造升级。另一方面要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耗费,更多的采用风力发电,水力发电,

生物能源等清洁能源。据一项针对南海北部的勘测显示,那里的可燃冰储存量达我国陆上石油总量的一半左右,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已经完成对可燃冰开采特性的初步研究,如能对其进行科学开采与正确利用,广东将告别能源短缺的日子,迎来能源富足并可向其他省份输出能源的新局面。

4,发展科学技术

我国育种专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大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从而为减少农作物面积进而增加森林覆盖面积提供了可能,由此可见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地热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发展都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绿色科技促进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污染的治理还有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因此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尤为重要。

5,因地制宜,大胆创新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自然恢复为“主”,当然也有需要主动出击,人为修复的时候。例如宁夏西、北、东三面分别被腾格里、乌兰布和毛乌素三大沙漠包围,

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若不主动出击,沙进人退,根本保不住现有的绿地。宁夏在长期治沙实践中因地制宜,创造了许多独特而有效的沙漠化防治技术,

如用麦草设置方格状沙障固沙造林技术,乔木、灌木、草木结合固沙技术,杨柳树的钻孔深栽造林技术等等。这些正确独特的治理措施使宁夏成为中国少数几个实现沙漠化逆转的省份之一。

6,实事求是,切忌只做表面功夫

说起生态建设,自然会想到植树造林,而有的地方却是“年年种树只见数,岁岁造林仍是零”。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1999-2011年间,全国造林6643.36万公顷,约是40个北京市面积;也有人说:如果按照每年植树节各地上报的数字相加来看,

我们国家把城市街道、公路,甚至江河湖海面积都算上,都已经栽上两遍了。可见那些漂亮的数字中,根本没有几成能够真正代表确实存在的森林。植树造“零”的原因,一方面是缺乏科学管理,种树时没有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

没有采取合适的种植方法,种树后无人管理等因素造成树木成活率低,另一方面则是重视程度不足,仅仅是走形式主义,做表面功夫。在杭州植物园里,有一片“明星林”。

『叁』 中国可以在那些领域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面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增强生态危机

『肆』 当今中国存在哪些生态环境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环境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等
原因:乱丢垃圾,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汽车尾气的排放,工厂排放废弃废水等
怎么建设: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治理不合标准的工厂。

『伍』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什么关键期

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根据2018年6月16日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文中称:进入新时代,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许多新要求。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窗口期。必须加大力度、加快治理、加紧攻坚,打好标志性的重大战役,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陆』 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 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6)中国生态建设扩展阅读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由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但要做好其本身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

更重要的是要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从而形成五大建设,又要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观点、方法。

『柒』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一个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经济规模大,即使采取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

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就必须大规模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实现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对于尚处于工业化阶段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但是,作为一个后发国家,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要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昭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意味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也是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7)中国生态建设扩展阅读: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

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过程。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做好自身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更重要的是,要把它摆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进程。

这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驾齐驱,形成五大建设,又要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观点、方法。

『捌』 怎样加强中国海洋的生态建设

海洋是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资源宝库。海洋资源是人类共同的继承遗产。专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越来属越多的依赖海洋,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海洋资源勘探开发还处于初始阶段,人类详细调查勘探过的海域不超过海洋总面积的10%,许多已经发现的海洋资源还难以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问题是长远战略问题,需要国家统筹规划。21世纪是海洋世纪,我们要用战略眼光筹划海洋资源的勘探开发,安排一些世纪性工程,摸清我国管辖海域的资源家底,制定出合理开发规划,走出国门积极利用世界海洋资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基础和保证,为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