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温泉 » 谈谈生态观

谈谈生态观

发布时间: 2020-12-06 16:59:50

❶ 谈谈大学生如何践行生态文明观

从不呼吸开始,减少二氧化碳是我们努力的追求

❷ 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上促进生态文明,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想

生活当中,我们应该从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上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起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❸ 谈谈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 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版体论、认识权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 二、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

  • 三、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❹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谈谈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为实现科学发展观提出建议,急急急!

环境建设和保护是关系千百万人利益的繁重和艰巨的任务。研究环境科学理论,探索环境发展规律,建设环境科学规划必须结合历史发展,总结过去,把握现在,探索将来。世界发展历史的进程,包括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四大阶段。

世界发达国家历史证明,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均自工业化建设开始,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是从50年代建国以后开始的。由于照搬原苏联经验,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对环境问题重视不够,疏于治理,存在诸多问题。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发布了一些法律和规范,使环保事业不断推进,使环境科学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环境科学技术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促进了环保工作的加强,使环境建设有一定发展。

但是当前环境形势仍很严峻,具体表现在水源、空气和土壤污染严重,农业生产和水产养殖蒙受严重经济损失,损害了人民健康。乱采乱挖,滥砍滥伐,造成了资源浪费,破坏了生态平衡,污染了环境,至今仍是世界污染严重国家之一。

要摆脱环境污染的困境,进行环境建设,必须加强环境科学理论研究,建设全方位环境学科体系,用以指导和促进环境建设和保护事业的发展。上述事实,充分说明了开展环境科学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现在以环保总局为首的环保机关体系己经建立;环境保护协会、环境科学学会、环境认证体系和环境保评价体系以及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所也初具规模,一些大专院校建立的环境经济管理学院(或系)也是环境科学研究一支重要力量。



为环境科学理论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提供了可能性,只要认真加以组织,采取得力措施,我国环境科学理论建设必将有一个大发展。《易经》哲理告诉我们:宇宙间人和各种事物都是在一定时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符合客观规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既要总结现时经验,还要回顾历史经验,也要借鉴外国经验。根据天人合一宇宙观,环境建设应以保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中心,进行环境科学理论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过去环境保护,主要以防止水、空气和土壤污染和森林被破坏为目标,只重视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对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考虑不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全方位环境学科体系特别是对人民健康远期发展注意更少。

水源、空气和土壤污染严重地区不仅影响和破坏农业和渔业生产,癌症、心血管病及其它恶性疾病发病率也不断上升,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环境建设应当以人为本,逐渐得到人们的共识。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符合人和万物生存和发展的规律。

是国家繁荣和昌盛的保证,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因此,研究环境建设科学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都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原则,并把它作为衡量环境建设和环保措施正确与否的标准。

2、系统性原则,亦称整体与分支相结合的原则

中华传统文化根据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学说认为:宇宙是一个超巨型系统,人体和万物也都是一个巨型系统,因此主张对整体进行综合考察,对局部进行系统相关分析,在各系统间靠组织系统传达信息,促进协调发展和谐共存。

因此,一个国家需要管理与控制,环境保护就是其中一个分支系统,其目标就是保证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万物、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并有益于构建和谐世界。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协定书》即属此类。

因此,建设环境发展规划和学科体系,既要看重自身环保系统,还要考虑分支系统,以适应保证人体健康、资源节约、生态平衡、社会和谐的需要。合作共赢原则。环境保护虽是一个独立系统,但环境建设和保护却与工业、农业、林业、水利、医疗、物资、电子等行业密切相关。

环境核算与监控与统计、财政和审计等部的工作目标具有一致性。因此环境保护部门除了履行其职能作用外,还应争取与其它行业和部门联合作战,合作共赢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谐和共利原则。《易经》哲理告诉我们人和万事万物都是阴阳互根的对应统一体。

小至个人,大至社会、世界以至自然,都是和则两利,斗则两害,建设和保护也是利益相关的统一体,如果——方急功近利,伤害了另一方,它也必然要受到报复和惩罚,实际是伤害对方就是伤害自己,最后是两败俱伤,只有和谐共事,考虑到对万利益,才能做到双盈共利。

如能坚持和谐共利原则处理环境建设和保护问题,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虚实结合原则。马列主义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理论作指导必然陷入盲目性。因此,搞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

应坚持虚(理论),实(实践)相结合,不能只就事论事,抓不到本质,不能使问题得到合理、恰当解决,并可减少负面影响。立足本国放眼世界原则。现代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更加缩短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

国际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已成为我们时代的潮流。保护地球村,己成善良人民的共同愿望,我国应在国际环境保护组织、绿色和平组织中有一席之地,应向发达国家学习环保技术和经验,也要警惕有些国家把污染严重企业转嫁我国,更要防止洋垃圾的倾销,以免造成危害。

(4)谈谈生态观扩展阅读:

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在生物进化和群落演替过程中就包含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人类应从自然界中受到启示,不要消极地看待生态平衡,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维护适合人类需要的生态平衡(如建立自然保护区)。

或打破不符合自身要求的旧平衡,建立新平衡(如把沙漠改造成绿洲),使生态系统的结构更合理,功能更完善,效益更高。生态平衡是整个生物圈保持正常的生命维持系统的重要条件,为人类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和稳定的物质资源。

❺ 谈谈你对生态旅游三观的看法

,针对你说的问题,我认为中国的旅游市场要管,并且一定要想办法管好,要引导回旅游经营者,走国外旅游答市场的模式,学习国外旅游管理的模式,这样中国的旅游市场才有活力。不然,中国的旅游市场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第二,中国的旅游市场很大要如何管理好现有的旅游市场,景点,又如何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和市场,我认为要与地方一级政府挂勾,与地方政府责任挂勾。这样才有可能达到如期的目的,否则现有的旅游市场要不了多久就会损坏并且更严重。 第三,旅游法规实施以后,要对旅游局,旅游公司,旅游社,(含国际,国内社)要做好基础教育,对员工素质,基础建设,作全面的整顿,提高一个新的面貌,这样对保证旅游法规的实施才有新的保证。

❻ 谈谈大学生如何践行生态文明观心得体会1500字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现在全国上下践行这份理念,并落实在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理解生态文明,具有现代的生态文明意识,学校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充分体现了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 
我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和观念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而推进我们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高我们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措施。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我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呢,我想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做。 1、 课堂教育 
课堂是学生们获取科学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之一。要在课堂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就要求在遵循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拓展教育途径,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坚持育人为本,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素质。生态文明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林生院多开展 教育,就是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这种现代文明意识,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并唤醒他们的生态伦理良知,培养其健全发展的自觉性; 2、实践活动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要将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和品德教育。 
坚持实践育人,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辐射效应。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正确理解生态文明观,实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看,实践比书本知识更能启迪人的心灵,更能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生态的情感,树立和增强生态文明的信念。因此学院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实践育人,引导学生养成“绿色”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实践活动中提升生态文明素质。 
现代社会,伴随着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人类逐渐认识到树立科学、进步的生态文明意识对全球生态保护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教育观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策略,并辅之以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对有效提升我们林生院学生的的生态文明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❼ 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相提并论,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国家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水平”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独立成章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得以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大力推进?笔者从亲身基层环保工作中作过初步调研,总结如下,仅供参考,望能给社会同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

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生态文明”。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并不是指自然生态的“文明”状态,而是指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生态是各种力量相互制约的结果,也是各种力量协调共生的结果;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包括人与人的关系。综合专家的看法,我们可以对生态文明作出初步界定:生态文明首先应该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二、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弄清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常话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果认识不到位,就不能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自觉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工业文明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烦恼,甚至是巨大的灾难。例如:震惊全世界的“六大污染”( 意大利塞维索化学污染事故、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件、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德国莱茵河污染事故)、“八大公害”(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和“十大事件”( 北美死湖事件、卡迪兹号油轮事件、墨西哥湾井喷事件、库巴唐“死亡谷”事件、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切尔诺贝利核漏事件、莱茵河污染事件、雅典“紧急状态事件”、海湾战争油污染事件)。据有关数据显示,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海湾战争期间,先后泄入海湾的石油达150万吨。1991年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空袭后,科威特油田到处起火。1月22日科威特南部的瓦夫腊油田被炸,浓烟蔽日,原油顺海岸流入波斯湾。随后,伊拉克占领的科威特米纳艾哈麦迪开闸放油入海。科威特南部的输油管也到处破裂,原油滔滔入海。1月25日,科接近沙特的海面上形成长16公里,宽3公里的油带,每天以24公里的速度向南扩展,部分油膜起火燃烧,黑烟遮没阳光,伊朗南部降了“粘糊糊的黑雨”。至2月2日,油膜扩散到长90公里、16公里的范围,逼近巴林,危及沙特。迫使两国架设浮拦,保护海水淡化厂水源。这次海湾战争酿成的油污染事件,在短时间内就使数万只海鸟丧命,并毁灭了波斯湾一带大部分海洋生物。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反应堆所在建筑物爆炸后,在大地震中受损的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 “泄漏事故”,导致22人遭核辐射,21万人紧急疏散,经济损失非常惨重。

这些公害和污染事故,都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导致许许多多正常人及动物非正常死亡,残废,或患病,给人类和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后果,人类对资源的利用已经大大超过地球的承载能力。人类从这些事件引起高度重视,并进行自我反思,于是生态文明观念应运而生。随着人类生存危机越来越严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虽然堪称地大物博、资源富饶的国家,然而中国又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无论哪种资源,人均拥有量在全世界都是很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环境保护工作在逐步加强。同时,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如果中国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到突出的位置,不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不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生产生活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不仅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如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七大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字的改动,寓意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有着深刻内涵。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强调的主要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二)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说来,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三)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必须转变关于发展的传统观念,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努力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四)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必须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更加科学利用自然为人类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把祖国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既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❽ 请运用生态学的“综合观"谈谈"人居问题"应考虑哪些因素

人居问题所应该考虑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人和环境的和谐共生,人和生态的和谐发展。人居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样才有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❾ 运用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观点,结合雾霾等生态环境问题谈谈如何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主要有,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实践的特征,实践第专一的思想,实践是认识属的基础。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几十年前,人们的实践,需要解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而当下的实践,主要解决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发展更加绿色、更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
在实践中,人们的生态观与生态价值观不断更新与发展,推动人们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

❿ 请说说如何正确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谈谈怎样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

对生态文明重要性的理解:
1、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 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领域的核心体现。因此,加强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为经济建设提供源头活水,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一个好的生态环境 必然可以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反之只有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才能更好地发展生态文明建 设, 所以我们大致可以这样看待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绝不 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和互补的关系。
2、生态文明与“政治建设” 进一步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领导力,以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力保障生态文明政 策创新,是目前的紧迫需要。生态危机虽然发轫于生态领域,但是它直接波及人类的政治领 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安全,有利于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和 法治进程。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生态文明建设为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提供生态基础, 为政治建设提供丰富的生态滋养。生态建设与政治建设紧密联系,两者具有紧密的互馈性。
3、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 逐步完善建设生态文明的道德文化制度,形成广泛、持久的社会意识形态,将生态价值 观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执政观、政绩观。生态文化是生 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生态文化,而生态文化也是文化建 设的一部分。生态文明在建设良好的自然关系的同时,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并 在此基础上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所以总结说来,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不可 分离的关系。
4、生态文明与“社会建设” 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而民生问题与生态问题息息相关。生态文明建设是 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无论是发展社会事业化社会结构,还是完善社会服务 功能促进社会组织发展,都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发展良好的生态文明,拥有一个良好 的生态环境, 才能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体质,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提供基础条件,所以生态文明的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
个人对生态文明所做的贡献:
首先,请理解生态文明的含义,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另外了解生态文明的构成:一是生态经济方面,主要分产业结构、主要污染物排放、资源消耗与资源节约等二是生态环境方面,主要分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质量、绿化和环境基础设施等。三是生态文化方面,主要分环保知识普及、生态文明认知程度、生态素质提高、生态创建活动等。四是生态制度方面,主要分投入保障、科学执政、信息公开。 作为大学生,有些高度是达不到的,但可以从点滴做起: 1、从自身文明习惯做起: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哈哈,不要破坏生物、植物。 2、保护动物: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不捕杀动物,肉食主义者也尽量少吃。 3、参加公益活动:植树、保护动植物协会组织的活动 4、防止资源浪费从自身做起,再去感染身边的人: 不要用方便筷子,对食物不要浪费,对人民币也要合理消费等。 5、关心社会弱势群里:福利院、老人院需要你的关心和一份力量的风险。 6、保护环境卫生:减少污染,垃圾分类。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