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温泉 » 制作生态

制作生态

发布时间: 2020-11-23 01:08:05

❶ 制作生态缸要注意什么啊

观赏鱼缸首先应该清澈,分解水中有机物垃圾的细菌也应该不损害鱼的健康。
浑浊发臭或黄染多数是因为异养菌种群(矿化细菌)分解不利,残留的有机物造成的。而硝化细菌只负责化解氨和亚硝氨,对有机物浑浊无能为力。
过去的创缸方法只重视硝化细菌的培养.矿化细菌被忽视.使占很大比例的缸硝化效率不能稳定,水的品质不理想,鱼的健康状态不佳。三菌养水补充了这个技术空缺,人为加入三菌驯化使有益菌占据优势地位,在促进鱼和草健康的措施上有了保障,同时改善了水的清晰度.使观赏养鱼真正成为快乐。
发酵
适合的容器洗净开水烫过,入凉开水.投入五片酵母片,酸奶两勺,妈咪爱一只,味精十克。生化棉一块,保持25度到三十度,加气泵充气一到三天.发酵成功的标志是能感觉到菌液清澈无异味.有令人反感味道的是培养失败.在清洁鱼缸后投入,生化棉一块置于过滤中。
裸缸建议增设乏氧区,至少用种草的河砂堆在鱼缸一角,将发酵的菌液注射到砂下或先投菌后放砂。
消毒
投菌前需要对与鱼缸有关的所有器械消毒,全部是新的则自来水冲洗干净即可,除氯后即可投入发酵液体及生化棉.
消毒是为了使三菌占据优势.滤材和器械消毒不彻底是创缸失败的主要原因.高锰酸钾没有穿透力,不能用做旧滤材的消毒.
投菌
消毒剂还原结束或除氯后即可将发酵好的菌种液体投到过滤棉上,生化棉置于过滤棉下.
注意:
1)水温保持在22-30度。水应当在24小时内清澈。
2)投菌种后应该尽可能大量充氧.待水体清澈后可以投入干粉式硝化细菌,停止充氧三天,并正常运行过滤,以帮助硝化细菌迅速挂膜.然后就可以将充氧重心移向过滤槽.此时可以投入创缸鱼,投喂以维持氨浓度,根据鱼的体态表现随时准备换水稀释氨浓度,缓慢增加鱼的数量.每天两次喂饱少量的创缸鱼.每天总投喂量必须按限量要求做.有条件测试no2,no3的朋友可以根据测试指标利用换水保持安全水质.
3)为过滤培养硝化能力,此时绝对不可多投喂.以最小计量投喂几条小型鱼两次,每两天加一倍.最好严格控制渐进增加投喂量,适时根据投喂量增加鱼,三十天内不得投喂过量.期间味道腥臭或者鱼体态不适就换水三分之一.新水注意除氯。
4)硝化细菌必须品质可靠,最好是干粉式的.应该在水基本清澈时投入,并且每天少量重复投,不投只是稍慢而已.也没有问题.
5)水质尚可的缸可以发酵直接投菌,但成功率不高.多数需要重复投菌维持。
6)有足够滤材的溶氧良好的过滤很关键。本版有几乎所有过滤形式的讨论或实践的帖子都可参考。
后期维护
正常情况一个月硝化系统已完全稳定,应该注意的有几项
1)投喂量和品质尽量恒定,避免使用活饵以减少污染物.草入缸前要消毒杀虫,鱼最好检疫后再入缸.
2)根据水的清晰度调整过滤或减少投喂.
3)有测试条件的根据硝酸盐酸碱值的测试数据变化,掌握投喂换水对测试值的变化规律,最后用酸碱值测试结果指导换水频率.
消毒参考
我们在建缸开始,需要对鱼缸、过滤器材和挂膜填料等进行消毒,(新缸新配置清水洗净即可,不必消毒)常用的消毒剂包括高锰酸钾和次氯酸(就是氯水、漂白粉等的有效成分)。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都有消毒的作用,他们都能在水中放出活性氧,快速杀灭水中的细菌和微生物。高锰酸钾和次氯酸在消毒使用中有各自的特点:
高锰酸钾:其氧化性弱于次氯酸,透过性不好,杀灭性弱,且容易在鱼缸和其他器材表面附着,使其出现红色,影响美观。但高锰酸钾在被还原后,其生成物会吸附水中的氢氧根离子而沉淀,残留物少对水质影响小。
次氯酸:其氧化性强,消毒效率高,且透过性强。无色,不会对影响鱼缸和过滤器材的颜色。由于次氯酸无色,一般难以判断其是否被除氯剂完全分解,次氯酸的若未被完全还原,其残留物对微生物仍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影响3菌建立速度,并对鱼有一定的刺激性。
由于次氯酸的氧化性大于高锰酸钾,可以考虑采取这样的消毒方式:
把过滤系统组装好,按比例加入合适浓度的次氯酸(具体依照说明书)打开过滤泵,连同玻璃环一起消毒30min,然后加入少量高锰酸钾,以可以看到红色为准。然后溶解2-3粒维生素c到小杯子里,在打开造流泵的状况下,缓缓加入维生素c溶液,看到红色退去后,再投入半粒维生素c,此时次氯酸和高锰酸钾被完全还原。为了去掉水中的还原杂质,可以在过滤中加入一包活性碳,过滤1-2小时,此时水质可以达到建缸的需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果使用市场上销售的“84消毒液”,需要在消毒后大量清水冲洗,因为其中含有一定的洗涤剂,这些表面活性剂用还原剂难以去除。
这样的消毒方式比单独使用高锰酸钾彻底,且免去了用高压锅消毒过滤环的麻烦,并用高锰酸钾指示还原剂的使用量,避免还原剂使用过量。此外,用活性碳吸附氧化-还原过程中的反应产物,提高水质。(高锰酸钾还原会变成浑浊的红色继而无色)

❷ 如何自制生态鱼缸

生态鱼缸就是在鱼缸内装配特制的过滤系统,这种生态过滤系统要具有物理过滤版,生物过滤,化学过滤三重功权能。能有效处理鱼缸内的鱼儿的排泄物,水草的枯叶,以及鱼儿末食完的鱼食等等,使水质保持良好的状态。可以达到长时间不用换水,且可以使生态鱼缸达到良好观赏效果。其实我们也可以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个生态鱼缸,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生态鱼缸

1.设计好景观的布局,然后将水草泥撒在缸底,将选择好的景观石、沉木放入水中。

2.之后就是种草的过程。配上灯光以及过滤器,一个简单的原生态鱼缸就大功告成了。种草的过程较漫长,草往往需要1-3个月才能长好。

3.想要弄好原生态鱼缸,养好水族生物,就要先把水养好。将水注入摆设好的鱼缸后,需要先放入活性硝化菌、水质调理剂,用于去除水中氨、氮等有害气体。接着,用水草液肥养殖水草。3-7天之后,水就养好了。

4.水养好之后可以放置闯缸鱼。所谓闯缸鱼,其实就是进行试养,看看水质是否达标。试养的时间同样需要3-7天。如无异样就可以正式养水生动物了。

❸ 如何做一个小型生态圈

做一个小型生态圈的话,需要一个密闭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要有生产者,分版解者,但是消费者权不一定需要。最简单的做法是,一个玻璃瓶,在河里取水最好加入河沙(约瓶三分之二),里面有水草。密封的状况下,每天给他晒晒太阳,那么水草生产氧气和养分,河沙和水和空气中微生物就是分解者。但是为了观察生态圈的情况,你可以加入一两只小鱼。但是鱼的选择和水草的选择,河水的选择都是有讲究的。河水不可选被污染严重或是成富营养状态的。水草不能是生长水深处的,因为那些水草不耐光。鱼不能是食肉类的,不然你会饿死他的。

❹ 怎样制作生态瓶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生态瓶是一种有趣、充满活力且十分有用的工具。因为大多数的孩子都喜欢饲养、观赏生态瓶中的鱼和其他各种水生生物,这种饲养和观赏可以增长知识,促进探究,增进理解,并带来美的享受。 做一个生态瓶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生物与环境(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是一个直接影响本单元探究活动能否深入开展的活动。怎样做生态瓶?教材上面有一些简单的介绍,可是我们学生按照教材介绍的方法去做生态瓶的时候总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生态瓶制作的失败,导致整个单元的教学无法正常开展。那么做一个生态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笔者以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教材关于生态瓶的制作为背景(详见教材P49),做一些补充。 ■步骤一:“准备一只透明的塑料瓶,剪去上面的部分。” 这样的瓶子直接可以用来做生态瓶了吗?学生的瓶子来源一般有两种:一是取自垃圾场、垃圾桶,二是自己喝了饮料留下的。不管那种情况,第一次使用时,都要先把它清洗一下。但不能用肥皂或去污剂来洗涤(孩子往往容易用这些东西来洗)。因为用这些化学物品洗涤后,塑料瓶上会有肥皂等残留物,它们将对水生生物的生存会带来危害。建议你用热水洗涤,必要时可加一些小苏打。 有条件的还可以在瓶子底部放置一个过滤器。当然:也可以不用过滤器,但如果不用过滤器的话,瓶子中的水会因为细菌的繁殖而很快变浑浊,这样,你就不得不频繁地更换瓶子中的水。 ■步骤二:“在瓶底装入一层水底的淤泥,并灌入大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讲,“水底的淤泥”和“大半瓶自然水域的水”都是无法获取的,即使是在农村地区,让孩子课外去找“水底的淤泥”和“自然水域的水”也是一种比较危险的行为。而且根据笔者的实验结果,淤泥对生态瓶水质的影响是很大的,很容易使整个生态瓶变得十分脏乱,而脏乱的生态瓶很多水生动植物是无法生存的。 建议取一些粗沙或细石,放在一个大滤网上,然后用自来水冲洗,除去其中的尘土和脏物质,然后铺在瓶子底部替代淤泥,作用是为那些靠吃死烂植物和动物排泄物为生的细菌提供一个寄宿的场所。 无法获取自然水域水的,可以用隔夜水来替代。制作隔夜水,至少要将自来水事先静置24小时,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使其中的含氯化学物质分解除去。大多数水生物都对含氯的物质很敏感,接触到这些物质后容易死亡。 在生态瓶里灌好水后,最后用胶带在生态瓶外面标出水面的精确位置。因为当瓶中的水不断蒸发后,水中矿物质的浓度会变得越来越高,为了维持一个平衡的环境,就需要补充水分以维持瓶中的水量。当然,再补充的水也只能是隔夜水。 ■步骤三:“在瓶子里'种'上几棵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加入生态瓶中的植物一般为藻类,它们没有根,基本都是靠沙子固定。所以应该先将水加到位,然后再放植物,从而避免加水时把植物冲起来,有个孩子就这么一个细节没注意,种了一个下午的水草还是没种好。 加满水、种上水草的生态瓶一般要等待一天两天的时间,让水中的一些浑浊物沉淀下来,再开始放进水生动物,。 ■步骤四:“把田螺、小鱼、小虾、小泥鳅等放进去。” 其实是鱼不能适应新的环境造成的,大多数鱼都对水温的突然变化十分敏感,鱼被突然换到不同水温的水中后,自然容易死去。因此,将鱼放进生态瓶也是有讲究的。你可以在原来鱼所在的水缸中放进一个塑料袋,将鱼转移到这个塑料袋中,然后连水连鱼一起转移到生态瓶中,约1.5小时后,你就可以放心地把鱼放到它的新家中去了。 很多学生会问老师,一个生态瓶中到底放几条鱼好呢?生态瓶中放养的鱼的数量和生态瓶中水的体积及鱼在水中可获取的氧气量直接相关。如果养的是金鱼,则每4升水放两到三条成年金鱼就可以了。还有一个判别生态瓶中鱼是否太多的方法就是注意是否有鱼浮在水面不断“喘气”,如果有这个现象发生,则表明水中没有足够的溶解氧,要么是水质出问题了,要么就是放入的鱼太多了。 田螺、小鱼、小虾,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很难获得,我们可以用水蜗牛来替代。一般一个20升的瓶子中放一两只水蜗牛就可以了。水蜗牛的繁殖速度也很快,不久你就会发现瓶壁上或水面上有胶质状的卵,两周内你和你的学生就会观察到卵开始孵化成小蜗牛。水蜗牛主要以绿藻为食,绿藻就是生长在瓶壁上的那层绿色的薄膜状物质。注意,生态瓶受到阳光的照射量和绿藻的生长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瓶中,每天绿藻增加的量应该与水蜗牛能吃掉的差不多。

❺ 制作一个简单生态球的材料和方法

简易的生态球,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

工具与材料

球形烧瓶(直径20cm或更大),柳条鱼,小田螺,小虾,水草,砂子,净水器。

活动过程

1.在洗净的球形烧瓶中,注入约三分之二容积的经净水器过滤过的自来水,加入砂子少量(积在底部约1cm厚),然后放入2只小田螺,3~5条小虾,3~5条柳条鱼,水草数根,加塞塞紧。

2.将瓶倒置,搁在架子上。放在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如窗台上),定时观察生态球内的变化。

说明与延伸

1.制作生态球时,球内水草和小鱼的质量比保持3∶1。

2.如无自然阳光照射,每天需用辅助光源(如台灯)照射生态球3min以上。

3.春秋两季,生态球内的生态平衡可维持2个月以上。

4.试述生态球内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过程。

❻ 如果制作小型的生态系统

找个瓶子做个生态瓶 里面养个藻类 螺蛳 加些泥沙 密封就解决了

❼ 自己怎样制作生态盐水

生理盐水是只与血液渗透压相同的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人体所用生理盐水是0.9%,如果你自己配置的话也比较简单。
买一个烧杯、量筒和一个天平就好了,NaCl买比较纯的(食盐也可以,但不是很纯),水是蒸馏水(如果你在实验室做的话那里应该都有)。然后配就好了,公式是:X/Y=0.9%(X是Nacl质量,Y是蒸馏水溶液的体积(ml)) 一般直接用 无菌蒸馏水每1000ml+9克NaCL煮沸就可以了。

❽ 如何制作生态球

取透明玻璃容器,在里面放入一定量的水,2-3条小鱼,一些水草,底部放一些泥沙,最后将玻璃容器密封,放在有阳关的地方。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