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生态链模式
1. 小米生态链为什么能成为互联网智能硬件的成功典范
小米在创业初期就制定了物联网战略。平台型公司的价值取决于网络节点个数的多少,BAT的价值取决于用户数,而物联网的价值则取决于可以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小米要想进入IoT行业,战略的第一步是解决智能设备的普及问题,因此需要快速布局产品型公司。当联网设备达到一定量级之后,才有制定准则和标准的话语权,才能进入战略第二步,开放IoT平台。
海外市场也进展顺利,进军东南亚,印度市场全面打开。2017年下半年小米已经超越三星成为印度手机出货量第一品牌,此外2017年小米手机在海外12个国家进入了前五。未来2-3年海外新兴市场的红利将支撑小米高速增长。
2. 小米生态链的投资逻辑属于什么战略联盟
小米模式--生态链产品:在细分领域里寻找具有竞争力的合作方或团队进行股权投资,投资完成后,小米和生态链公司共同设计和研发,包括产品定义、工业设计、产品研发;研发完成后,小米帮助生态链企业背书供应链,部分通用材料小米集中采购;产品完成后,小米按照类别开放小米和米家两个品牌,并提供销售渠道支持。
生产由生态链企业负责元材料采购与委托代加工,再以账面成本价格(原材料、代工费、模具摊销、物流费、特许权费等)出售给小米,小米根据销量预测制定采购计划,下单采购运送仓库,库存管理同小米自由产品一致。
小米生态链运作的关键处有几个:1)原来是应用型公司,打造生态链后是平台型公司;2)小米形成双重利益机制,既可以通过销售生态链获得利润分成,又可以通过生态链企业的估值提升获得投资收益;3)相互引流,增加的品类从价值观到工业设计都一脉相承,目标用户相同,消费频次增加;4)投资不控股,保障创业团队的生猛;5)赋能式投资,在产品定义、供应链背书、品牌、销售渠道、硬件管理平台方面赋能;6)工程师投资,更注重产品,聚焦核心功能;7)售价更低,直销去掉渠道费用,“诚实定价”主动降低利润,爆款分摊模具费用,集中采购降低成本。
小米生态链品类选择:1)价格定倍率。要么差、要么贵、要么性价比不高,同时没有很高的门槛,小米生态链模式大概率可以改变产业格局;2)行业门槛低,新兴企业切入容易;3)品牌认知度越无越有利;4)市场竞争格局越分散越有利,小米很容易通过爆款策略降低成本,打造极致性价比产品;5)供应链越开放越有利,在供应链里没有话语权,很难切入;6)产业技术迭代越快越有利;7)产品层面:产品售后安装要求越低越有利,产品更新周期越短越有利,产品痛点越痛越有利,互联网及内容越有越有利。
华为也在布局企业生态链,生态链系统是平台公司未来考虑或布局的一种重要形式。
3. 小米生态链企业和小米有什么区别
小米生态链企业是复小米投资的独制立运营的公司,也就是非小米子公司,小米基本也对这些公司不控股,但是企业文化,定位,产品设计,品控和销售都有小米的深度参与或者完全把控,小米公司对产品拥有完整的专利和营销权力。
简单的可以说:小米生态链企业就是小米公司设计产品的独家代工厂,但是相对独立,比如华米,也生产自己的运动手表,但是在广告宣传时不能和小米有任何关联,因为这不是小米公司设计和品控的产品。
4. 华米IPO后,小米生态链模式迎来什么考验
产品创新,实用性,性价比,品质等都是要经受考验的
5. 为何小米生态链企业都努力去小米化呢
过度依赖小米的弊端
小米在2014年成为国产第一、全球第三大手机企业之后,表示要投资100家企业,将小米手机取得成功的模式复制,以取得更大的成功,随后在数年时间其投资的企业就近百家,这些企业均被成为小米生态链企业。借助小米品牌的声誉以及小米在互联网渠道的优势,多家小米生态链企业迅速发展,更有数家企业年营收迅速从零增加至超过十亿元,这无疑进一步提升了小米的名声,但是随着小米生态链企业的成功,一些质疑也伴随而来,担忧它们过于依赖小米将难以持续发展壮大。
以小米生态链企业的典范--华米为例,2015年、2016年来自小米的收入占其营收的比例超过九成,而净利润分别为-0.38亿元、0.24亿元,到2017年、2018年来自小米的收入占比降低到八成以下,其净利润分别提升至2.305亿元、4.748亿元,华米也不忌言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是由于自有品牌Amazfit业务发展所取得。对比之下,可以看出华米虽然依赖小米贡献了大部分收入,但是小米方面带来的净利润较低,而它在2017年、2018年取得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来自于拓展自有品牌业务。已申请在科创板上市的石头科技同样显示出类似的情况,2016年其营收主要依靠小米而净利润为亏损1123万元,到2018年其自有品牌业务营收占比超过五成,净利润也迅速提升至3.08亿元。
小米对生态链企业并不拥有控制权,这些生态链企业的创始人得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企业,最终它们取得较为丰厚的利润回报而小米自身手机业务利润低微,柏颖科技认为或许这才是正确的道路。小米生态链企业通过发展自有品牌业务,坚持获得合理的利润方式值得小米手机思考,硬件业务不赚钱给并非长久之道,小米手机或许也应该改变自己的经营理念,否则继续目前这种手机业务经营一遇阻滞就进行企业经营架构调整的方式未必能真正挽救小米手机。
6. 目前小米生态链布局到什么程度了
常用的非智能配件,基本来自于生态链的,绝大多数都非常成功。
智能设备这一类,也几乎都非常的成功。
其中米家相关的智能设备,还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是目前的国内的除了苹果的homekit,没有其他可比者。家里的厨房,花草,衣食住行,小米能覆盖的,基本都覆盖了,基本上没有坑的。种类和可买度都要好过homekit一些,就是大多东西比较平民,不够高端。但米家用户购买力其实普遍很高了。
还有传感器组件,当然比nest起来,还是残缺不少,可能也和中国人的购买力和消费意识有关。大部分传感器做起来并不难。
软肋还是核心产品,首先路由器,其实算刚盖过360和极路由,不错了。但大体上,国内消费者并不是很在意智能路由器这个东西,三家份额都很小。核心玩家关注网件华硕,信仰玩家关注中兴华为,普通消费者脑子里依旧只有那些便宜又烂的几家。。。消费者对路由器认知还处于信号强,老牌子这种阶段。这也是现在主流。
手机线上销售饱和,三线以下城市极其乏力。
乐视,小米的电视,也并没有那么普及,消费者态度约同路由器,不过乐视相对小米,互联网服务优势还是压倒性的。
生态,宏观的讲,软硬件十分成功,有偿服务这方面是软肋。
品类覆盖这方面讲,才完成了一小步而已。
7. 小米生态链出一黑科技水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除了核心的手机业务外,小米所布局的智能生态链同样备受关注。近几年,小米生态链“黑科技”产品层出不穷,获得了米粉们喜爱与支持,积攒了良好的口碑。
小米手环4黑科技:小爱同学功能:全新运动模式和防水功能,可以支付码直接付款,语音交互功能
小米手环4是小米最近在生态链发布会上的新品,采用了全彩屏幕,并且也加入了不少新功能,比如升级6轴高精度传感器,支持游泳、骑行、健走、室内跑、户外跑、锻炼6种运动模式。
小米生态链产品总能给米粉们带来惊喜,以上几款“黑科技”你都用过了吗?快来分享一下。
8. 小米生态链的介绍
小米科技等四家投资机构15日宣布以8000万美元投资智能代步设备厂商纳恩博,其产品纳入小米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