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生态
A. 海岛生态旅游中的具体环保内容有哪些
由于海岛的面积有限,水资源贫匮、历史文化单一,所以它们的环境系统十分脆弱,自我恢复能力很低,其生态环境的破坏往往是无法逆转的,而进行治理成本会非常高。因此,在开展海岛旅游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以下具体对象进行保护:
1.对环境容量的把握。海岛生态旅游开发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环境承载力,以此为标准来控制游客量,避免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对生物资源的破坏。
2.对土壤、地貌和风光的保护。旅游开发要以保护海岛为第一要务,不得随意改造海岛地形、建造地基深的高楼,不得破坏海岛原有风光,应充分利用岛上原有的景观和风光风貌设计生态旅游的项目和设施。
3.对岛上环境卫生的保护。旅游会带来一定的垃圾危害,因此要多设置垃圾箱,还要制定规章,防止游客乱扔垃圾。
4.对岛上生物的保护。海岛由于特殊的位置和适宜的环境,适合许多生物生长,形成了独特的海岛生物圈。因此,发展旅游的同时要注重对海岛生物的保护。
5.对海岛文化风情的保护。岛上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居室建筑、婚俗传统、音乐体育、待客礼仪等等。这些文化因素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对外来的游客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但是旅游开发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海岛文化,因此环境保护还包括对海岛文化环境的保护。
B. 岛屿生态系统有哪些特点
一种独特而脆弱的生来态系统,原因自是其植物群和动物群的演变是在相对隔离的地区进行的。许多偏远岛屿拥有世界上最独特植物;由于是以特殊方式进化的,无需经历大陆物种所面对的激烈竞争,有的植物物种或动物物种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的。
C. 岛屿生态学
http://arch.kmit.e.tw/iec/download/week3/week3.doc
D. 海岛有什么恶劣的自然环境 快点
简单地说:
海岛离陆地远。
海岛面积小。
海岛的自然环境相当恶劣,连昆虫都没有。
详细一点如下:
海岛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海岛生态环境制恶劣,围、填海工程改变海岛周围海域的自然环境、生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淡水资源紧张,周围海域污染严重等;海岛管理机不健全,适应开发趋势的海岛资源管理机制未完全建立,资源遭受破坏以及浪费等问题仍比较严重;海岛经济效益开发不够,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利和产业布局不合理等原因导致海岛经济基础薄弱,规模较小,发展速度慢等。
相关补充(大概有点离题....):
海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重点要做好资源保护工作,避免出现污染过后再治理、开发过度后再保护的“回头路”,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既合理有序开发利用,又对海岛资源科学保护。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海洋蓝色国土意识。加强对公众特别是对中小学学生的海岛观教育,定期举办海洋年活动和设定海岛日活动,增强有关部门及公众对维护海洋权益和保护海岛的忧患意识。其次制定能够统筹全局、有力推进青岛市海岛开发、保护和管理的长远规划,统筹安排海岛发展的各项工作。制定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时要符合海洋功能区划要求,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按自然属性和战略地位逐岛进行功能定位,明确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保护方向,将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融入全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大格局中。
海岛的开放、保护迫切需要以法律法规形式规范化,建立海岛开发保护新秩序,实现海岛综合管理,依法“管岛、用岛、制岛”,促使海岛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海岛多功能的开发利用价值。具体包括建立海岛保护规划、海岛生态保护与修复、无居民海岛利用管理等。
积极推进海岛生态型产业建设。每个海岛都是独立而完整的生态系统,自然状况差异很大,应该根据各自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海岛生态产业。在生态渔业建设方面,可借鉴我省长岛县多年的实践经验,大力发展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立体生态型养殖业。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各营养物质的循环关系,建立和谐互补的生产方式,形成一个增殖品种多,产出效益高,可持续利用的环岛海域生态型渔业。
另外在海岛旅游方面,积极开展海岛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基于自然的、可持续的旅游和娱乐,强调的是一种行为和思维方式,即保护性的旅游。海岛生态旅游以保护海岛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它不会破坏自然,使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海岛自然风光的美丽,同时还会使海岛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E. 江门市上川岛海岛生态游怎么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度假海岛”——台山上、下川岛。度假海岛——顾名思义,专指适宜度假的海岛。所以尽管广东海岸线长,拥有600个之多的海岛资源,定义叫“度假海岛”的。一面或多面向海,只能叫“海滨”:广东有非常多、非常广阔的海滨,或者像闸坡海陵岛、湛江东海岛由于有公路桥相连,因此也被排除在外了。四面环海,只能叫“海岛”。 旅游作为上、下川岛的主要产业,现已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王府洲三面翠绿,奇峰环抱,又有大海湖相伴。海边有一个1600米长的洁白沙滩被椰林绿树环抱,是一得天独厚的海浴旅游胜地。半月型的海湾,蓝蓝的海洋,柔软的沙滩,海风椰林,碧海渔村,使王府洲、飞沙滩保持了大自然的美丽。早晨漫步沙滩观海,倾听涛声,令人心旷神怡。上川岛飞沙滩旅游度假区,位于上川岛业东中部,由三大部分组成,其中飞沙滩海浴场长5200米,宽300米,基础设施有沙滩椅、太阳伞、水床、救生衣等,水上活动中心有风帆、水上降落伞、水上摩托艇、独木舟等。从飞沙滩旅游城到沙堤渔港,设有打网拆、滑泥板、欣赏渔火、网箱喂鱼、孤岛垂钓,出海捕捞等活动项目,飞沙滩旅游中心每年接待游客几十万人次。岛上风光迷人,有沙质优良的天然海滩,有风光旖旎的小岛和海湾,有奇特山景石林,有引人入胜的名胜古迹,有茂密的原始次生森林和动植物奇观以及品种齐全的海鲜珍品,并具有有待建设的深水良港。下川岛于1992年定为广东省旅游开发综合试验区。王府洲旅游中心是省级旅游度假区,年接待国内、港澳台及国外游客10多万人次,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有“中国布吉岛”之美称.
飞猪上还可以查看更多有关于上川岛海岛生态游的介绍和玩法还有周边的景点
F. 海岛生态旅游中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海岛旅游在我国起步较晚,各种相关法律和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因此,这方面要多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具体地,在开展海岛生态旅游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编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海岛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规划,应对海岛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建立从可行性论证—开发规划—监督管理的科学可行的开发程序,坚决反对“一哄而上”的无规划的开发。应建立政府直接领导下的海岛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协调小组,编制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海岛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指导和协调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制止海岛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
2.制定法规,加强科学管理。海岛生态旅游会不会对其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是弊大还是利大,这并不取决于是否开发旅游,而是取决于是否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科学的管理。要保护海岛生态环境,就要加强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的基础在于完善的法制。因此,开发海岛生态旅游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法规作保障,并加强对其生态旅游区的科学管理,做到“以法兴游、以法治游”,杜绝一切破坏海岛生态环境资源的现象。
3.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海岛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都是不可忽视的开发内容。必须创造出可供游客逗留的环境,这既包括硬件设施,也包括软件方面的服务和管理,两者缺一不可。必须全方位地开发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进行综合性的开发。
4.加强海岛生态旅游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海岛生态旅游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应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及请进人才、派出学习等办法,培养一大批海岛生态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其生态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海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G. 岛屿生态规划研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湿地生态公园总体规划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根据湿地区域的自然资源、周边环境、经... 重点保护区内只允许开展各项湿地科学研究、保护与观察工作
H. 海岛生态旅游开发原则是什么
海岛生态旅游的开发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显得尤为重要。从国内外海岛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来看,制定其生态旅游规划,实施生态旅游开发时,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1.永续利用原则。“永续利用”是时代的产物,它是一种使人类在开发旅游资源时不但顾及当代人的经济需要,而且还顾及不对后代人进一步需要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策略。尽管它不意味着为后代和将来提供一切,造就一切,但它却通过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使当代人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旅游资源利用,造福子孙后代。
2.保护性开发原则。要使海岛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必须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针对其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而言,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应体现总的原则是:开发应服从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资源得到妥善保护,开发才能得到收益;开发取得收益,反过来可促进保护工作。但是,一旦开发与保护出现矛盾,保护对开发有绝对否决权。
3.特色性原则。海岛生态旅游资源贵在稀有,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众不同的独特程度,即特色。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灵魂。
4.协调性原则。海岛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必须与整个生态区的环境相协调,既有利于突出各旅游资源的特色,又可以构成集聚旅游资源的整体美,使游客观后感到舒适、自然。
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市场经济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海岛生态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形式,也追求效益最大化,但这个效益不仅是指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必须高度地协调统一。而当三者出现矛盾时,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高于一切为指导原则,即经济效益必须从属于上述两种效益。实际上,当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最优化时,其经济效益肯定也是相当可观的。
I. 海岛生态环境亟须怎样的改善
海岛淡水资源紧张,周围海域污染严重。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大部分海岛都以大气降版水为淡水主要来权源,水资源贫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以及淤泥、淡水养殖、海水倒灌等因素导致水质恶化,加剧了海岛淡水资源的紧张。
海岛的生物资源也面临严重威胁。海岛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是由于人类对海岛生物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利用等原因,海岛生物资源正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期都严重的威胁。
在海岛旅游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一些围、填海工程改变了海岛周围海域的自然环境。涉及开发利用的海岛,为了便于登岛或其他用途通常修建一些围、填海项目,可能改变原有海流体系和水动力条件,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不良变化,更有甚者造成海岛灭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