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塘优缺点
⑴ 淡水鱼塘生态系统的特点
淡水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占据着少于1%地球表面的河流、湖泊和湿地的世界淡版水生态系统,仅容权纳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0.01%。然而,据一些水资源专家估算,这个重要的系统却给全球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提供了相当于几万亿美元巨大价值的服务。
功能 :淡水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服务是以水的供给为中心的,它不仅通常保持较高的水质不断填充保证地下水供给的蓄水层,提供充足的水源供家庭日常生活和农业灌溉所需,而且也提供许多其他关键产品和满足其他需要,例如作为鱼的栖息地、调节洪水、保持物种多样性、分解和稀释废弃物、为休闲娱乐提供条件和运输物品的通道,通过运用水坝提供一种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可以再生的能源——水电等。
现状 :在20世纪以前,全球对淡水系统所能提供的物品和服务的需求并不多,淡水也并未被人们认为是短缺资源。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和灌溉农业的扩张,对与水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急剧增长,形成了对淡水生态系统承受力的巨大压力。
⑵ 一个鱼塘怎么样生态链
去中国水产网问问吧
⑶ 简述稳定塘生态系统
山东省东营市污水处理与利用生态工程 1、 工程简介 东营市污水处理与利用生态工程于2000年10月建成,设计处理水量10万t/d,占地面积约110公顷,工程总投资6700万元,是目前国内外应用稳定塘处理系统设计较为完善的一座污水处理厂。 污水水质如下表: 表6-4 进水水质情况一览表 项目 BOD COD SS TN TP NH3-N 浓度(mg/L) 70 150 70 30 5 20 该工程因地制宜,将现有的一个水库适当修整分隔后,改造成高效厌氧塘、曝气塘、曝气养鱼塘等处理单元;将附近的盐碱荒地建成养鱼塘、藕塘、芦苇塘等生态利用单元。 2、 工艺流程 流程图见图6-5: 3、 主要处理单元设计 (1)细格栅:单组栅宽1.4m,栅条间隙8mm,栅条宽10mm,栅前有效水深0.8m,过栅流速0.9m/s,格栅安装角度75°。 (2)沉砂池:每组平面设计尺寸12.0m×3m,有效水深1.2m,砂斗倾角55°,砂斗高度1.85m. (3)高效复合厌氧塘:每组厌氧塘平均长约138.88m,宽约65.87m,有效水深5.0m,厌氧塘中污水停留时间为1.68d。 (4)曝气塘:每组曝气塘平均长度133.37m,宽约66.31m,有效水深3.6m,污水在曝气塘中停留时间为1.29d。 (5)曝气养鱼塘:塘总面积为23.24公顷,塘有效水深3.5m,污水在塘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8.13d。 (6)养鱼塘:养鱼塘总占地面积为12.09公顷,有效水深2.5m,污水在其中停留时间为3.02d。 (7)藕塘:总面积为7.56公顷,有效水深1.2m,污水在其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0.91d。 (8)芦苇塘:芦苇塘Ⅰ和芦苇塘Ⅱ的占地面积分别为18.09公顷和19.09公顷,有效水深平均为0.5m,在芦苇塘中总共水力停留时间为1.85d。 四、运行效果 本工程于2000年10月开始通水试运行,在养鱼塘中尚未放养鱼苗、藕和芦苇未开始种植的情况下,经现场检测,最终的出水完全复合我国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GB 8978-1996)的要求。 五、本工程的特点 (1) 本工程采用稳定塘处理系统,将污水的处理与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污水的资源化,这对于缓解东营市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本工程在设计中特别注意了处理系统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注意了对环境的美化。堤坝修建整齐,全部采用毛石进行护砌;曝气养鱼塘作为人工景点,将污水处理厂建成了一座生态公园。 (3) 本工程同传统活性污泥法比较,具有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维护管理方便等优点
⑷ 农药对池塘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
农药对池塘生态系统中的水生生物群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单甲脒1次性施药浓度在12.5mg/L以上时,水生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受到严重损伤和破坏,好氧异养菌数量显著增加。在12.5~50.0mg/L的浓度下,沉水植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均受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影响更为明显。当浓度超过50.0mg/L时,几乎所有水生生物全部死亡。浓度在1.5mg/L的水平下,鱼类和大部分水生生物能正常生存和繁殖,但生物群落结构、功能仍受到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pH和DO含量下降,N、P含量上升,N/P比值下降,生物种类减少,多样性指数下降,隐藻、金藻、黄藻、甲藻等敏感种基本消失。1周后,浮游生物群落逐步得到恢复,但群落结构发生改变,敏感种类减少或消失,耐污种类增加,生物多样性降低。单甲脒水剂能明显增加水体的氮、磷含量,使水体氮、磷比例失调,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生生物中,又以浮游植物对单甲脒最敏感。7.81mg/L的单甲脒能对藻细胞内含物产生明显的破坏作用,使小球藻颜色变淡,个体变小,并产生畸形。另外,单甲脒在水中药效持续时间较短,其降解产物能起促进藻类生长繁殖的作用。水生微生物对单甲脒的忍受力较强,低于50.0mg/L的单甲脒对水生微生物的存活、呼吸、生长繁殖影响不明显。单甲脒对池塘生态系统群落的影响见表。
单甲脒对池塘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而对氰戊菊酯(fenvalerate)的研究表明,其对池塘生态系统有直接和二级生态效应。当氰戊菊酯的暴露量为1.3和0.54μg/L都导致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中、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的结构变化。农药能够直接致死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同时观察到对群落结构的间接改变。比如,寡毛纲类Stylarialacustris的量增加了10倍以上,原因是它们天敌数量减少了。当它们的捕食者再度移植到池塘生态系统中时,寡毛纲类的量急剧减少,而且将被介壳类Herpetocyprisreptans取代,后者与其食物资源相同,但是不易受捕食者数量的影响。它们增加的原因均由于农药造成了生态系统中节肢动物的大量死亡,提高了食物源。在加药处理的2年后,高剂量处理的池塘系统仍然比正常系统有所不同。说明这种非持久性农药仍然可以对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构成结构造成长期的不利影响。
农药对池塘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危害主要源于农药的亲脂性造成的间接生态效应。以硫丹为例,虽然其在环境中的浓度(<1μg/L)不足以对藻类造成直接毒害作用,但是它能通过藻类的蓄积作用而达到较高浓度,然后被食草动物消耗。有研究发现,常用的农药硫丹在蓝藻和鱼腥藻中能够在暴露48h后达到生物蓄积700倍。而农药对微生物的这种间接毒性会导致生态系统中消费者食物的短缺。比如,受500μg/L莠去津影响的池塘中原先占主导地位的浮游植物种类减少了75%。浮游植物数量和光合作用生物量以及产量的减少,引起了一些食草动物食物的长期短缺。这种变化同时也影响到生态系统中营养循环的数量和质量。
⑸ 淡水鱼塘生态系统的特点
一、夏季鱼塘肥料变化的特点
1、池水氮元素含量增加。6-8月是鱼类主要生长季节,由于大量投喂饲料,鱼类排泄物和残饵增多,此时水温高,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速度加快。池塘中鱼类排泄物、生物尸体、残饵在水中氧化分解,产生大量的含氮物质,据测定,池水有效氮含量通常为0.5-2毫克/升,最高可达4毫克/升。特别是精养鱼池,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其氮源已经有余,况且精养鱼塘中有效氮在夏季有60%左右是以总铵形式存在,总铵中有一部分是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有毒的非离子氨,反而会直接或间接影响鱼类生长。由此可见,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水中有效氮随投饲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就没有必要再施含氮量高的无机氮或耗氧量大的有机氮肥。
2、磷元素降低。夏季,池塘水中有效磷的含量很低,其主要原因是磷在水中容易与钙离子形成难溶性的磷酸盐,也容易被塘泥和水中的胶体物质所吸附和固定,形成不能被植物利用的无效磷。在鱼类生长季节由于浮游植物的消耗,水中的有效磷含量降低,一般在0.01毫克/升以下。
3、氮磷比例严重失调。据测定,精养鱼池中有效氮和有效磷的比例以35:1-50:1为佳,而目前一般精养鱼池均大大超过这一比例,致使水中藻类产生明显的“磷饥饿”现象。因此,水中有效磷的含量多少是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由于水中缺乏有效磷,致使大量的有效氮没有被充分利用而白白地浪费掉。所以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施用无机磷肥对增加水中有效磷的含量,调整有效氮和有效磷的比例,充分利用精养鱼池内丰富的有效氮,促进浮游植物生长,提高池塘生产力起主要作用。
二、巧施磷肥以磷促氮
1、施磷方法、时间、数量和次数。磷肥应先溶于水中,充分溶解,选择晴天上午9-10时全池泼洒。泼洒方法和要求与鱼苗培育期间泼洒豆浆方法相同,如用喷浆机更佳。泼洒的浓度为:磷酸二氢钙5ppm或过磷酸钙10ppm。此时由于池塘上下水层不易对流,可使上层水溶性磷肥保持较高浓度,同时浮游植物也开始向池水上层集中,这就是利用“磷饥饿”的藻类具有特别的能吸贮磷的特点,大大提高水溶性磷肥的利用率,通常在5-9月每隔15天泼洒一次。
2、注意事项。泼洒后的当天不要搅动水池(包括拉网、加水、中午开动增氧机等),以延长水溶性磷肥在水中的悬浮时间,降低塘泥对磷的吸收固定。通常施用磷肥3-5天后,池中浮游植物将出现高峰,生物量明显增加,氨氮含量下降,此时根据水质管理要求,适当加入新水,防止水色过浓。
⑹ 塌陷塘水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
塌陷塘水域生态现状主要与其塌陷年限(即“塌龄”)、水域状况、营养因果链和限制因子等有关,大致可综合为以下因素:
(1)周围环境。由于淮南煤矿塌陷积水区水域大都为封闭系统,与外界流通较少,有毒物难以排除,受煤炭粉尘和周围环境如土地利用状况、附近厂矿及居民区的污水、废水的排放等影响较大;不同积水区水体的污染程度,与煤矸石和粉煤灰的成分、淋溶面积、淋溶水量和酸碱度、塌陷区积水量、自净能力,以及各种水力联通性等均有一定关系。此外还受开采塌陷程度的影响,随着塌陷积水区面积逐渐扩大以及水深逐渐增大,水生态环境也会发生改变。
(2)自然因素。积水区的水体来源决定了其受自然因素影响的程度,如季节性积水区,其水体来源主要为自然降水,同时浅层积水区的水生态环境也易受气候如降雨、自然蒸发等因素的影响。此外还包括自身水力条件、地理状况等。
(3)人为因素。由于近年来对采煤塌陷积水区的开发和利用,人为因素亦逐步成为区内水体受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人工养殖的兴起、灌溉站的修建、贮灰场的改造、水上乐园的兴建等,均可使塌陷区水域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水体本身具有一定自净功能,但它也有一定的环境容量,当污染超过了某个阈值时,自净能力受到削弱,水生生物群落、功能将发生改变。因此从水生生物的状况出发,找出其指标因子和主要影响因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治理是防治煤矿塌陷塘生态破坏的关键。
⑺ 基塘农业的优点
“桑基鱼塘型”在很多南方的农村很符合经济场长足发展和保证不污染环境。他的特点是:农民利用生物互生互养的原理,建立起田塘生态系统。他们挖塘养鱼,在塘基面上种桑,利用桑叶养蚕,再用蚕沙喂鱼,含有鱼屎的塘泥作肥料还塘基,形成一个闭合的生态链环,称为"桑基鱼塘型"。在这个食物链中,桑树是生产者,蚕是一级消费者,鱼是二级消费者,鱼塘中的微生物则是分解者,物质在其中周而复始地循环,生生不息,废物得到全面的利用。这种生产模式,就其特点来说,是符合生态农业精神的。
这个模型切实根据生态学原理组织农业生产,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关系,实行无废物生产,提供尽可能多的清洁产品,既有效地利用机械设备、化肥、农药,又尽量减少其污染影响,也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的经验,力争实现绿色植被最大、生物产量最高、光合作用最合理、经济效益最好、生态平衡最佳等目标。
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不同,它并不排斥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物质,所以可能取得较高的产量。它和石油农业也不一样,就是比较注意生态平衡,做到山、水、田综合利用,在施肥上看重有机肥料,在病虫防治上注意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减少农药的污染。所以我国大多数农业科学工作者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只有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才能避免石油农业的一系列问题,在产出大量优质产品的同时,也可望建立起一个优美宜人的环境。
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农业正在不断地向着更高级、更完善的方向过渡。可以预言,这种演变必将大大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
⑻ 长江三角洲发展淡水渔业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生态农业的共同自然优势是什么
长江三角洲发展淡水渔业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生态农业的共同自然优势是:降水丰富,地表面河湖密布,水域面积大。
⑼ 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相比,池塘,稻田等人工湿地有和优点
那些都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农业生态系统有如下版鲜明的特点:(1)为提高农业权生态系统生产力而加入辅助能源是经过加工的燃料(以及畜力和人力),并非自然能量;(2)人的管理使农业生态系统多样性大为降低,而使系统产物中特定的食物产量达到最大;(3)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植物和动物并非是自然选择下形成的,而是在人工选择下形成的;(4)农业生态系统受到自外部的有目的控制,并非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通过内部的反馈实现的。
所以,农业生态系统实质上是一个由人参与及主宰下的由社会—经济—自然结合而成的复合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