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湖泊
⑴ 什么是湖泊生态系统
湖泊生态系统是指湖泊生物群落与大气、湖水及湖底的沉积物之间连续地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从而形成结构复杂、功能协调的基本生态单元。
湖泊水体的生态系统属静水生态系统的一种。湖泊生态系统的水,流动性小或者长期处于不流动状态,因而在湖泊的底部沉积物较多,水温、溶解氧、二氧化碳和营养盐类等分层现象也比较明显。
⑵ 淡水湖泊的生态价值
淡水生态系统
在淡水中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然系统。分为静水的和流动水的两种类型。前者指淡水湖泊、沼泽、池塘和水库等;后者指河流、溪流和水渠等。具有易被破坏、难以恢复的特征。
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属静水生态系统(缓流生态系统)。
缓流与急流相比,含氧量较少,但是营养物质要丰富得多,因此,缓流中的动植物种类也较多。缓流中的生产者主要是浮游植物及岸边的高等植物,此外,从陆地上随雨水等进入河中的叶片碎屑等,也是水生生物的重要营养来源。缓流中的消费者有穴居昆虫和各种鱼类,此外,虾、蟹、贝类等动物也较多。
淡水生态系统不仅是人类资源的宝库,而且是重要的环境因素,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污染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在20世纪以前,全球对淡水系统所能提供的物品和服务的需求并不多,淡水也并未被人们认为是短缺资源。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和灌溉农业的扩张,对与水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急剧增长,形成了对淡水生态系统承受力的巨大压力。
我国湖泊生态系统的特点: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泊受晚第三纪季风气候的影响,是由长江泛滥冲积而成,湖盆浅平,属典型的浅水湖泊,不形成温跃层(Thermalstratification)。它们与长江干支流连结形成独具物色的江湖复合生态系统。
该地区湖泊生态系统的特点是生产力高,具有丰富的水生高等植被,沼岸带(Littoral zoone)生态环境发达,并且由于江湖生态环境差异及每年受季风的影响而产生的汛期和明显的水位落养,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江湖(半)洄游鱼类,如鲢、鳙、草、青、、、赤眼鳟、鳊等,其中许多是我国主要的淡水经济鱼类,也是世界淡水渔业的重要支柱。
长江水系的鱼类约有300种,其中鲤科鱼类占一半以上,主要的经济鱼类多数也属于鲤科。长江水系被认为是东亚特有淡水鱼类的起源和演化中心,并使世界上的一些古老孑遗生物类群得以保存。长江水系的自然湖泊水质清澈,蕴藏着极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物种资源,为我们的生存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淡水资源
⑶ 湖泊生态景区有哪些
瘦西湖、西湖、太湖、千岛湖、青海湖、泸沽湖、纳木错湖 、长白山天池、松花湖、镜泊湖、兴凯湖、五大连池、呼伦湖、居延海、白洋淀、武汉东湖、洞庭湖、微山湖、东平湖、大明湖、玄武湖、莫愁湖、洪泽湖、巢湖、太平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东钱湖、鄱阳湖、甘棠湖、九鲤湖、抚仙湖、福州西湖、九寨沟海子、黄龙寺梯湖、邛海、红枫湖、滇池、羊卓雍错、榕湖、杉湖、惠州西湖、博斯腾湖、哈纳斯湖、扎陵湖、鄂陵湖、肇庆星湖、日月潭、还有北京的三海
⑷ 湖泊生态系统有什么特点
湖泊生态系统指湖泊水体的生态系统,属静水生态系统的一种。湖泊生态系统的水流动性小或不流动,底部沉积物较多,水温、溶解氧、二氧化碳、营养盐类等分层现象明显;湖泊生物群落比较丰富多样,分层与分带明显。水生植物有挺水、漂浮、沉水植物;植物上生活各种水生昆虫及螺类等;浅水层中生活各种浮游生物及鱼类等;深水层有大量异养动物和嫌气性细菌;水体的各部分广泛分布各种微生物。各类水生生物群落之间及其与水环境之间维持着特定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单元。随着由湖到陆的演变,湖泊生态系统将经历贫营养阶段、富营养阶段、水中草本阶段、低地沼泽阶段直到森林顶极群落,最终演变为陆地生态系统。不当的人类活动(如围湖造田)将加速这种演变的进程。
⑸ 湖泊的生态系统
湖泊生态系统退化原因
湖泊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它是盆地和流域及其水体、沉积物、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迁移、转化的综合反映湖泊生态系统的演化,有其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干扰与干预的过程。目前我国的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干扰过程所致湖泊富营养化,是指由于营养元素的富集导致湖泊从较低营养状态变化到较高营养状态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导致水生植物的生长被抑制;生物多样性下降;蓝、绿藻水华暴发,甚至引起沉水植物的急剧消失和以浮游藻类为主的浊水态的突然出现。也就是说湖泊富营养化是指湖泊由于营养元素的富集导致湖泊生态系统的退化,进而使水质恶化的过程营养元素的富集,包括外源输入如人类活动和干扰、湿地沉降和内源富集与释放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过程,是湖泊富营养化发生的根本要素。它的不同发展阶段可用湖泊营养状态分类指标来描述。湖泊生态系统的退化是湖泊富营养化发展过程的中间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生命演化过程,并且有不同阶段的正、负反馈作用;而水质恶化是湖泊富营养化发生的结果,可用地表水质评价标准来定量描述这是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而不是静止的状态,但在这个动态连续过程的不同阶段又可用定量的状态指标来表达;同时,湖泊营养物质、生态系统和水质是富营养化过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动态的整体。
富营养化治理与湖泊生态修复
富营养化湖泊的治理和湖泊生态系统修复的实践,其主要特征是首先对受污染的湖泊进行高强度的治污,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人力对湖泊流域的污水进行截流并统一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入湖目前看来,过去对富营养化湖泊的治理过程存在一些误区,首先在认识上对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行动上表现为急功近利、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倾向,总想在短期内就能使湖泊变清,具体表现为仅考虑湖泊局部环境的治理而忽视流域整体的污水治理、或者仅强调湖泊外源排放而忽视对湖泊内源循环的研究、或者仅抓了对点源污染的治理而忽视了面源污染的作用,其结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湖泊富营养化进行治理,到头来湖泊富营养化反而越来越严重我们必须对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过程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系统、全面考虑和规划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过程,在流域全面截污、高强度治污的基础上,对湖泊生态系统的修复进行人工干预,因势利导,科学地进行健康湖泊生态系统的修复,为了加速已被破坏的水生态系统的修复,除了依靠水生态系统本身的自适应,自组织,自调节能力来恢复水生态系统原来的规律外,还应大幅度地借助人工措施为水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服务,加快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
⑹ 湖泊生态系统有哪些特点
湖泊生物群落分层与分带都很明显,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水生植回物答由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组成;二是在各种各样的植物上生活着各种水生昆虫及螺类;三是浅水层中生活着各种浮游生物及鱼类等;四是深水层有大量异养动物和嫌气性细菌;五是水体的各部分广泛地分布着各种微生物。
在湖泊生态系统中,各类水生生物群落间、水生生物群落与水环境间始终维持着特定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单元。随着地壳的不断变迁,就会发生由湖泊到陆地的演变。人类如果继续违背自然规律,进行无节制的破坏活动,如围湖造田,将会加速这种演变的进程。
⑺ 从生态功能来说,湖泊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功能作用:
1、湖泊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具有调节河川径流、发展灌溉、提供工业和饮用的水源、繁衍水生生物、沟通航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以及开发矿产等多种功能,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同时,湖泊及其流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湖泊本身对全球变化响应敏感,在人与自然这一复杂的巨大系统中,湖泊是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联结点,是陆地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关系密切,具有调节区域气候、记录区域环境变化、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繁衍生物多样性的特殊功能。
(7)生态湖泊扩展阅读
湖泊介绍:
湖盆及其承纳的水体。湖盆是地表相对封闭可蓄水的天然洼池。湖泊按成因可分为构造湖、火山口湖、冰川湖、堰塞湖、喀斯特湖、河成湖、风成湖、海成湖和人工湖(水库)等。按泄水情况可分为外流湖(吞吐湖)和内陆湖;按湖水含盐度可分为淡水湖(含盐度小于1g/L)、咸水湖(含盐度为1-35g/L)和盐湖(含盐度大于35g/L)。
湖水的来源是降水、地面径流、地下水,有的则来自冰雪融水。湖水的消耗主要是蒸发、渗漏、排泄和开发利用。
中国现状介绍
中国湖泊众多,共有湖泊24800多个,其中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就有2800多个。湖泊数量虽然很多,但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总的来说,东部季风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着中国最大的淡水湖群;西部以青藏高原湖泊较为集中,多为内陆咸水湖。
外流区域的湖泊都与外流河相通,湖水能流进也能排出,含盐分少,称为淡水湖,也称排水湖。中国著名的淡水湖有高邮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
内流区域的湖泊大多为内流河的归宿,湖水只能流进,不能流出,又因蒸发旺盛,盐分较多形成咸水湖,也称非排水湖,如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以及海拔较高的纳木错湖等。
中国的湖泊按成因有河迹湖(如湖北境内长江沿岸的湖泊)、海迹湖(即睸湖,如西湖)、溶蚀湖(如云贵高原区石灰岩溶蚀所形成的湖泊)、冰蚀湖(如青藏高原区的一些湖泊)、构造湖(如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滇池等)、火口湖(如长白山天池)、堰塞湖(如镜泊湖)等。
⑻ 什么是生态湖
生态湖就是人为保护自然环境中的天然湖泊,或人工修造形成的湖泊,它有完整的生物圈的体系。湖泊里物种繁多,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而人去保护它,以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一般此类湖泊面积很大,里面的物种能够自然地繁衍生息。建立生态湖,意在纯自然,没污染,环境优美。是人们休闲、养生的好去处。
⑼ 湖泊的生态系统是什么样的
湖泊生态系统指来湖泊水体的生态源系统,属静水生态系统的一种。湖泊生态系统的水流动性小或不流动,底部沉积物较多,水温、溶解氧、二氧化碳、营养盐类等分层现象明显;湖泊生物群落比较丰富多样,分层与分带明显。水生植物有挺水、漂浮、沉水植物;植物上生活各种水生昆虫及螺类等;浅水层中生活各种浮游生物及鱼类等;深水层有大量异养动物和嫌气性细菌;水体的各部分广泛分布各种微生物。各类水生生物群落之间及其与水环境之间维持着特定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单元。随着由湖到陆的演变,湖泊生态系统将经历贫营养阶段、富营养阶段、水中草本阶段、低地沼泽阶段直到森林顶极群落,最终演变为陆地生态系统。不当的人类活动(如围湖造田)将加速这种演变的进程。
⑽ 湖泊生态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1.具有防洪的功能:潟湖可宣泄区域排水,所以很少发生水灾。
2.保护海岸的功能:由于外有沙洲的阻挡可防止台风暴潮侵蚀冲刷海岸。
3.是天然的养殖场:潟湖是鱼、虾、贝和螃蟹的孕育场,也是邻近渔民的天然养殖场。
4.由于潟湖外侧往往有沙洲作为防波堤,其内风平浪静,所以有时可以改建为人工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