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運動保健
⑴ 多做戶外運動,為什麼有利於養生
世衛組織認定,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數據統計:每走一步,可推動人體50%的血流動起來,活血化瘀;可擠壓人體50%的血管,是簡單的「血管體操」;至少可運動50%的肌肉,有助於保持肌肉總量。一起來看看走路的19條益處!戶外運動有什麼益處?
5. 減少五臟疾病,五臟六腑需要運動,如果不運動,自然就硬化而得病,因此,步行可以增強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進胃腸有規律的蠕動,增加食慾,增強五臟六腑彈性的功能,很多疾病自然就治癒。
⑵ 戶外活動對健康有什麼好處
增加肺活量,增強體質。
⑶ 休閑運動有哪些
一、健身抄健美類休閑襲運動。健美操、健身、瑜伽等,主要可以訓練體型、減肥瘦身,調節機能,是很不錯的有氧運動,具有表演性、藝術性還有技巧性。
二、康樂游戲類休閑運動。風箏、跳繩、釣魚、踢毽子、打陀螺輪滑、飛鏢等。這樣的活動來源於古代的民間游戲,具有悠久的歷史,在漫長的實踐還有傳承過程中。
三、運動競賽休閑運動野外拓展、休閑競技比賽、組隊對抗等項目,飽含技藝性、競爭性還有規則性。體育活動充滿競技性,賦予體育這一人類文明活動無法言喻的魅力,吸引著很多人參與。
四、養生保健類運動
八段錦、太極拳、氣功、五禽戲等,其特色是內向含蓄、自得其樂,在安逸的心境還有清靜的環境下可以身心雙修,在自由自在中能學會養生。
(3)戶外運動保健擴展閱讀:
步行、騎行、慢跑、游泳、輪滑、滑冰、滑雪、駕車、登山、野營、攀岩、蹦極、定向越野、野外拓展、漂流、溯溪、跳繩、瑜伽、健身舞、韻律操、啦啦隊、普拉提、體育舞蹈、街舞、武術、太極拳、八段錦、氣功、五禽戲、釣魚、射擊、射箭。
飛鏢、擊劍、風箏、鐵圈、陀螺、踢毽子、舉重、馬術以及各種球類(籃球/足球/排球/網球/羽毛球/乒乓球/棒球/壘球/檯球/保齡球/壘球/手球/曲棍球/橄欖球/沙狐球/高爾夫)
⑷ 有關體育保健的小知識
1、在體育鍛煉活動中,了解和掌握動作要領及方法,不僅能夠在運動過程中發揮好技術動作,達到體育鍛煉的目的,而且還能消除心理上的恐懼,增強自信心,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2、要了解熟悉掌握器材的性能、功能及使用方法,要嚴格遵守相關操作規程,在一些體育器械 ( 如鉛球、實心球等 ) 的使用中,要注意選擇適當場地,確保自身安全,同時還要注意不要傷及他人安全。
3、選擇最佳運動量例如指數評定法、心率評定法、庫珀評定法、菲克斯評定法、疲勞評定法、簡便評定法、階段評定法等等。
由於每一個人的實際情況千差萬別,安靜心率相差15—30%,甚至更多,所以選擇最佳運動量應根據自己的年齡、性別、職業特點、體力狀況、健康水平、體育基礎、生活環境、目的任務等不同情況來決定。
4、整理活動,在體育鍛煉後,所採用的一系列放鬆練習和運動後按摩等恢復手段,目的是消除疲勞,恢復體能,提高鍛煉效果。
整理活動可以使緊張的肌肉得到放鬆,在運動中,肌肉毛細血管大量開放,肌肉高度緊張,如果激烈運動後立即靜止不動,肌肉內淤積的血液就不能及時流回心臟,肌肉僵硬,疲勞不易消除。
相反,運動後做一些整理活動,使運動慢慢緩和下來,或通過按摩擠壓肌肉和穴位,就可以使肌肉得到充分的放鬆和休息。
5、參加比賽也經常需要一天連續出賽兩三次,包括預賽、准決賽、和決賽,例如田徑和游泳,或是在短短數天中每天連續出賽,例如籃球,這時運動後的營養補充就變得非常重要,對於下次練習的成效或是比賽的結果有絕對的影響。
對運動員而言,運動後的恢復不應該是順其自然,而應該是主動積極補充運動所消耗的能量和營養,為緊接而來的比賽或訓練做好准備。
6、運動後不能立即洗澡這樣會導致心臟和腦部供血不足以致於頭暈眼花渾身無力,還有由於身上的乳酸過多的積累使全身酸痛。
7、參加體育運動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在運動後(運動前也應適當補充能量)要科學飲食,保證身體的需要,確保取得最佳的鍛煉效果。
(4)戶外運動保健擴展閱讀:
參加體育活動,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要學會自我監督,隨時注意身體功能狀況變化,若有不良症狀要及時向教師反映情況,採取必要的保健措施,切忌有心臟病或其他不適合參與體育活動的疾病而隱瞞病情,勉強參加活動。
要認真檢查運動場地和運動器材,消除安全隱患,要注意場地中的不安全因素,如場地是否平整,要清除石頭土塊,檢查沙坑的鬆散度、是否有石子雜物等,檢查體育設施是否牢固安全可靠,器材的完好度等,不冒險,確保自身安全。
科學而安全地進行體育運動,可以增強體質,愉悅身心,相反,體育運動如果做不到科學、合理、安全,就不能達到運動目的,運動不當還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因此,我們懂得一些體育運動安全常識,掌握一定的安全防範知識,養成良好的安全運動習慣,就會達到健康身心的目的。
⑸ 在戶外活動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事項
戶外活動應該注意安全(注意登高摔傷、涉水周邊溺水、注意防火),另外還要注意飲食衛生干凈,保管好個人財物,注意查看天氣預報提前備好防雨防寒衣物
⑹ 運動保健有哪些常見的項目
選擇項目原則
要讓自己的身體保持健康的狀態,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要讓自己感興趣,使運動得以持久並可陶冶情操。
要符合自身生理、體力特點。以平穩為主,避免劇烈性競技活動。
保證運動的安全性、可靠性。避免出現意外。
選擇多數人容易接受、喜愛的群體項目。便於互相督促,感受集體運動的娛樂性、趣味性。
常見運動項目
氣功
它是現代的心理療法、體育療法、自然療法、信息療法等的綜合運用,它能發揮人的能動性,通過心理調節、意識和身體鍛煉,提高人體對自然與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達到「身」與「心」的高度和諧和健康發展。
太極拳
適合身體弱者和慢性病者。太極拳涉及全身主要關節和肌群,長期堅持可增進關節靈活性、增強韌帶的機能,促進血液循環和胃腸蠕動。
步行
堅持每天多走路,以步代車。步行不受年齡、體質和場地的限制,活動量可自行調節,並可充分利用零星時間進行鍛煉,例如徒步上下樓梯、上下班等。
徒步旅行
既可游覽名勝,又可鍛煉身體。步行要抬頭挺胸,速度一般以每分鍾60~90步為宜,或每小時5000米,快速可達7000米。要因人而異,以自己感覺良好為准則。每次最好不少於半小時。鞋襪要合腳,少穿衣服。注意安全。
球類:健身球增加指、腕關節功能,養心益智,陶冶情操。適合大多數人。常言道:「十指連心」,健身球就有這個功效。人體12條經絡,有6條經過手部,有三陰三陽,而手太陰、手少陰、手厥陰三經貫於手掌,在練習健身球時可把經絡與神經、五臟六腑緊密聯系起來,起到通經活絡、舒利關節的作用。
健身球操練方法:①單手托雙球摩擦在掌心中行順轉與逆轉運動。左右手交替進行,每3~5分鍾交換一次。可讓左手多活動些時間,開發大腦右半球功能。②單手托雙球於掌中,在摩擦旋轉的基礎上逐步達到互相交替旋轉,至雙球互相離開旋轉。旋轉方向及動作與摩擦旋轉相同。③帶音節的旋轉。④里外跳躍轉動。⑤雙手四球運動。
每個人的手掌不同,選球進應注意選擇適合自己手掌的。而以空心球為佳。空心球不耗體力,運動量相對於其它的球類較小。
乒乓球打乒乓球可帶動全身各個器官和組織,有全面健身作用。
檯球是一種國際上流行的室內娛樂活動,是智力與體力,運動與娛樂集於一體的健身運動。
羽毛球老少皆宜,運動量可控制。
舞蹈
是一種既鍛煉身體又有利於身心健康陶冶情操的運動。
扭秧歌
是一種簡單易學、娛樂性、趣味性極強的健身運動。
旅遊
可開闊胸懷和眼界,增加情趣、鍛煉身體,每周可近游一次,每年可遠游一次。
騎自行車
是一種技術性的鍛煉身體的方法,謹防交通事故。
游泳
是適合中老年人進行鍛煉的一項全身性健身運動。水溫宜在30℃以下,屬於冷水浴場。
冷水對人體的物理、化學刺激作用能使機體生理功能產生一系列變化。當皮膚受到冷水刺激時,血管則收縮,將大量血液驅入內臟和深部組織,引起內臟器官的血管擴張,繼而皮膚的血管又擴張,大量血液又從內臟流入體表,內臟血管又處於收縮狀態,這樣全身血管不斷地一張一縮,得到鍛煉,保持管壁的彈性,防止硬化,增強心腦功能,冷水浴能使血液得到更好的循環。
水壓可改善心肺功能。人站在齊胸的水中,則受12~15千克的水壓,必須加深呼吸,才能完成呼吸動作,使呼吸肌得到鍛煉。因此游泳可以增加肺活量。
有利於各關節的鍛煉。人在水中將平時的直立運動變成水平運動,使腰椎、四肢關節的活動量增加,使周身得到協調鍛煉。
皮膚得到水中化學物質刺激,能改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保護皮膚,防止皮膚病發生。
中老年游泳要特別注意安全措施,要集體或結伴而游,不單獨行動,防止溺水和其他意外。下水前要有3~5分鍾沖洗或擦身,使身體逐漸適應後再下水,預防著涼感冒。游泳過程中要量力而行,千萬不可到急流、漩渦中游。游後用干毛巾擦乾全身,穿好衣服,防止日光曝曬。
跑步
長跑它是一種常見、不受器材條件限制的運動。也是一項全身性運動項目。在長跑時,全身各部位、各系統活動增強,肺活量加大,可改善心肌營養,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促進機體新陳代謝,使脂肪轉化為熱能,並有減肥、健美作用。
跑步時由於排除雜念,精力集中,使大腦皮質工作疲勞得到較快恢復,改善睡眠,使精力充沛,提高各器官的靈敏度。
跑步流汗可把體內的鉛、鍶、鈹等致癌物質排出體外,故有防癌作用。此外還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加強機體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減少自由基對組織細胞的損傷,延緩衰老。
跑步要領是上體稍前傾,兩腿略彎,重心前移,速度每分鍾80~120步,每次鍛煉要保持30分鍾。也可以因人而異。
慢跑當一個人情緒低落時可到戶外慢跑30分鍾。長期堅持按計劃進行慢跑(中老年以傍晚為好),能振奮精神,有利於身心健康。
原地跑遇到雨、雪或大風天氣,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外出鍛煉時,可在室內原地跑步替代,每分鍾70~90步為宜,持續10~30分鍾,先慢後快減慢。最好出少量汗,以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跳繩
這項運動能增加腦中多種神經遞質的活力,使大腦的思維與反應更靈活、敏捷。經常跳繩,可以使人更加聰明、慧穎。繩頭刺激拇指穴位,促進全身經絡循環,雙腳有節奏地與地面接觸,供給大腦更多的特殊能量,益智健腦。跳繩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另外踢毽子也有同樣的作用。
舉啞鈴
是一種使兩臂致全身肌肉得到鍛煉的運動,達到體態健美,身強體壯的目的。一般每周訓練3次,每次30分鍾。
做平衡操
面向牆壁,伸直雙手,手掌緊貼牆壁,使身體成一條直線,然後彎曲手肘,全身做一前一後動作,每天8~10次,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受益頗多。平時站立,行走要保持平衡,成一條線,步伐穩健,忌側身、彎腰、垂頭等不良姿勢,如果堅持做到這些同樣能收到平衡操效果。
練下蹲
若預防直立時產生頭暈眼花等症狀,練下蹲這種運動效果最佳。方法為:雙腿彎屈,體質較好可全蹲,蹲下後停1~2秒鍾再站起來,體差或老年人可半蹲或略作屈膝狀,逐漸加大下蹲力度。一般每天做2~3次,每次36下,貴在堅持。
唱歌
是一種藝術,又是一種運動。歌聲可加快大腦中肽的分解運動,從而活躍以肺為主的全身器官。每天早晨、傍晚或工作之餘面向藍天大聲引吭高歌,可防止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老年病。
爬樓梯
用爬山的心態面對爬樓梯,可以取得與登山運動類似的健身效果。突出增強下肢肌肉和韌帶的力量,保持下肢關節的靈活性,也增強內臟功能,心肺功能。
近年來,隨高層住宅日增,爬樓已成為不少人日常生活中的不可避免的活動,此活動不受時間、條件限制,簡便易行,安全可靠,是全民開展健身運動的好方法,值得提倡。
爬樓梯的鍛練方法:分三種,快跑登樓與慢跑登樓適合年輕人;緩步登樓適合中、老年人。以一個樓層為12級,每級高20厘米為標准,一分鍾可登6個樓梯組,中老年人可在開始一分鍾登4個樓梯組,大約1秒鍾登一級。12級用12秒,轉彎平台用3秒。3分鍾時間登12個樓梯組,等於上到7樓。下樓用2分鍾。休息一段時間,再重復。開始只重復一次,逐漸增到2次~3次。最後一般穩定在重復5次的狀態上。身體好的可重復7次,或更多。運動量可參閱脈搏數,一般保持110~120次/分鍾,比較合適。或以170-年齡=運動後脈搏數為參考。如此鍛煉,能使精力充沛,頭腦靈活。鍛煉時間以半個小時為佳。
爬樓時注意事項:時間選在樓道上行人稀少,樓梯要清潔,通風採光良好,以空手輕裝便鞋為宜。
⑺ 常見運動保健項目有哪些
氣功:它是現代的心理療法、體育療法、自然療法、信息療法等的綜合運用它能發揮人的能動性,通過心理調節、意識和身體鍛煉,提高人體對自然與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達到「身」與「心」的高度和諧和健康發展。
太極拳:適合身體弱者和慢性病者。太極拳涉及全身主要關節和肌群,長期堅持可增進關節靈活性、增強韌帶的機能,促進血液循環和胃腸蠕動。
步行:堅持每天多走路,以步代車。步行不受年齡、體質和場地的限制,活動量可自行調節,並可充分利用零星時間進行鍛煉,例如徒步上下樓梯,上下班等。
徒步旅行既可游覽名勝,又可鍛煉身體。步行要抬頭挺胸,速度一般以每分鍾60~90步為宜,或每小時5000米,快速可達7000米。要因人而異,以自己感覺良好為准則。每次最好不少於半小時。鞋襪要合腳,少穿衣服。注意安全。
球類:(1)健身球:增加指、腕關節功能,養心益智,陶冶情操。適合大多數人。常言道:「十指連心」,健身球就有這個功效。人體12條經絡,有6條經過手部,有三陰三陽,而手太陰、手少陰、手厥陰三經貫於手掌,在練習健身球時可把經絡與神經、五臟六腑緊密聯系起來,起到通經活絡、舒利關節的作用。
健身球操練方法:①單手托雙球摩擦在掌心中行順轉與逆轉運動。左右手交替進行,每3~5分鍾交換一次。可讓左手多活動些時間,開發大腦右半球功能。②單手托雙球於掌中,在摩擦旋轉的基礎上逐步達到互相交替旋轉,至雙球互相離開旋轉。旋轉方向及動作與摩擦旋轉相同。③帶音節的旋轉。④里外跳躍轉動。⑤雙手四球運動。
每個人的手掌不同,選球進應注意選擇適合自己手掌的。而以空心球為佳。空心球不耗體力,運動量相對於其它的球類較小。
(2)乒乓球:打乒乓球可帶動全身各個器官和組織,有全面健身作用。
(3)檯球:是一種國際上流行的室內娛樂活動,是智力與體力,運動與娛樂集於一體的健身運動。
(4)羽毛球:老少皆宜,運動量可控制。
舞蹈:是一種既鍛煉身體又有利於身心健康陶冶情操的運動。
扭秧歌:是一種簡單易學、娛樂性、趣味性極強的健身運動。
旅遊:可開闊胸懷和眼界,增加、情趣、鍛煉身體,每周可近游一次,每年可遠游一次。
騎自行車:是一種技術性的鍛煉身體的方法,謹防交通事故。
游泳:是適合中老年人進行鍛煉的一項全身性健身運動。水溫宜在30℃以下,屬於冷水浴場。
(1)冷水對人體的物理、化學刺激作用能使機體生理功能產生一系列變化。研究表明,當皮膚受到冷水刺激時,血管則收縮,將大量血液驅入內臟和深部組織,引起內臟器官的血管擴張,繼而皮膚的血管又擴張,大量血液又從內臟流入體表,內臟血管又處於收縮狀態,這樣全身血管不斷地一張一縮,得到鍛煉,保持管壁的彈性,防止硬化,增強心腦功能,冷水浴能使血液得到更好的循環。
(2)水壓可改善心肺功能。人站在齊胸的水中,則受12~15千克的水壓,必須加深呼吸,才能完成呼吸動作,使呼吸肌得到鍛煉。因此游泳可以增加肺活量。
(3)有利於各關節的鍛煉。人在水中將平時的直立運動變成水平運動,使腰椎、四肢關節的活動量增加,使周身得到協調鍛煉。
(4)皮膚得到水中化學物質刺激,能改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保護皮膚,防止皮膚病發生。
中老年游泳要特別注意安全措施,要集體或結伴而游,不單獨行動,防止溺水和其他意外。下水前要有3~5分鍾沖洗或擦身,使身體逐漸適應後再下水,預防著涼感冒。游泳過程中要量力而行,千萬不可到急流、漩渦中游。游後用干毛巾擦乾全身,穿好衣服,防止日光曝曬。
跑步:
(1)長跑:它是一種常見、不受器材條件限制的運動。也是一項全身性運動項目。在長跑時,全身各部位、各系統活動增強,肺活量加大,可改善心肌營養,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促進機體親陳代謝,使脂肪轉化為熱能,並有減肥、健美作用。
跑步時由於排除雜念,精力集中,使大腦皮質工作疲勞得到較快恢復,改善睡眠,使精力充沛,提高各器官的靈敏度。
跑步流汗可把體內的鉛、鍶、鈹等致癌物質排出體外,故有防癌作用。此外還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加強機體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減少自由基對組織細胞的損傷,延緩衰老。
跑步要領:上體稍前傾,兩腿略彎,重心前移,速度每分鍾80~120步,每次鍛煉要保持30分鍾。也可以因人而異。
(2)慢跑:當一個人情緒低落時可到戶外慢跑30分鍾。長期堅持按計劃進行慢跑(中老年以傍晚為好),能振奮精神,有利於身心健康。
(3)原地跑:遇到雨、雪或大風天氣,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外出鍛煉時,可在室內原地跑步替代,每分鍾70~90步為宜,持續10~30分鍾,先慢後快減慢。最好出少量汗,以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跳繩:這項運動能增加腦中多種神經遞質的活力,使大腦的思維與反應更靈活、敏捷。經常跳繩,可以使人更加聰明、慧穎。繩頭刺激拇指穴位,促進全身經絡循環,雙腳有節奏地與地面接觸,供給大腦更多的特殊能量,益智健腦。跳繩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另外踢子也有同樣的作用。
舉啞鈴:是一種使兩臂致全身肌肉得到鍛煉的運動,達到體態健美,身強休壯的目的。一般每周訓練3次,每次30分鍾。
做平衡操:面向牆壁,伸直雙手,手掌緊貼牆壁,使身體成一條直線,然後彎曲手肘,全身做一前一後動作,每天8~10次,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受益頗多。平時站立,行走要保持平衡,成一條線,步伐穩健,忌側身、彎腰、垂頭等不良姿勢,如果堅持做到這些同樣能收到平衡操效果。
練下蹲:若預防直立時產生頭暈眼花等症狀,練下蹲這種運動效果最佳。方法為:雙腿彎屈,體質較好可全蹲,蹲下後停1~2秒鍾再站起來,體差或老年人可半蹲或略作屈膝狀,逐漸加大下蹲力度。一般每天做2~3次,每次36下,貴在堅持。
唱歌:是一種藝術,又是一種運動。歌聲可加快大腦中一種稱為肽的物質的分解運動,從而活躍以肺為主的全身器官。每天早晨、傍晚或工作之餘面向藍天大地引吭高歌,可防止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老年病。
爬樓梯:用爬山的心態面對爬樓梯,可以取得與登山運動類似的健身效果。突出增強下肢肌肉和韌帶的力量,保持下肢關節的靈活性,也增強內臟功能,心肺功能。
近年來,隨高層住宅日增,爬樓已成為不少人日常生活中的不可避免的活動,此活動不受時間、條件限制,簡便易行,安全可靠,是全民開展健身運動的好方法,值得提倡。
爬樓梯的鍛練方法:分三種,快跑登樓與慢跑登樓適合年輕人;緩步登樓適合中、老年人。以一個樓層為12級,每級高20厘米為標准,一分鍾可登6個樓梯組,中老年人可在開始一分鍾登4個樓梯組,大約1秒鍾登一級。12級用12秒,轉彎平台用3秒。3分鍾時間登12個樓梯組,等於上到7樓。下樓用2分鍾。休息一段時間,再重復。開始只重復一次,逐漸增到2次~3次。最後一般穩定在重復5次的狀態上。身體好的可重復7次,或更多。運動量可參閱脈搏數,一般保持110~120次/分鍾,比較合適。或以170一年齡二運動後脈搏數為參考。如此鍛煉,能使精力充沛,頭腦靈活。鍛煉時間以半個小時為佳。
爬樓時注意事項:時間選在樓道上行人稀少,樓梯要清潔,通風採光良好,以空手輕裝便鞋為宜。
⑻ 戶外運動綠色健康這句話對么
戶外運動綠色健康這句話。可以說對,但是缺少賓語。要修改一下。戶外運動綠色健康表語
⑼ 戶外運動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戶外活動安全相關的注意事項:
一、活動前的准備
大家都認為戶外運動本身就是一個鍛煉身體,感受戶外生活,增長自己見識的過程,但是另一方面,由於戶外活動某些的特殊性,導致了在運動的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無法預知的可能性,有些時候還會危及到個人的安全。
1.購買保險
任何戶外運動都會存在一定風險,所以出行前必須購買意外傷亡等相關特種保險,能夠給自己和家人一個保障。
2.制定方案
進行戶外運動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備,那就當然上不了制定一份合適的方案了。因為將要去的地方也許你會不是很了解,包括當地的地形和交通。為了防止突發事件的發生,提前制定好一份好的方案是十分重要的,以防進行過程中發生意外。
3.准備好裝備
專業的戶外裝備對於戶外運動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穿著有護踝及鞋底有凹凸紋的防滑的登山徒步鞋。如有需要還可以選擇攜帶登山杖,登山的時候不僅可以為你節省力氣,還可以保護你的安全。穿著適合遠足用的衣服和鞋襪,避免短衣短褲(建議快乾衣、褲,在從林中也防止掛傷,在開闊地帶可以做為短衣短褲)。戴好帽子,夏天遮陽,冬天保暖。手機可說是最為快捷的求助工具了,但應注意其信號覆蓋范圍。在某些山嶺間特別是山谷內,往往是沒有信號的。(扎營 時也應適當考慮)。如遇險情你應該到達離你最近的山頂或置高點。但是很多驢友會記得帶手機,卻忘記了讓手機處於滿電狀態,如果遇到意外的時候手機沒電也是挺嚴重的事情。曼客建議還可以帶些隨身物品:例如小刀、指南針、水壺、打火機等都是必須的,並且物體所佔的地方不大,但是在有需要的時候卻是十分有用的。 曼客小提示:在山裡(漂流、過河、潛水時)有時氣候變化無常且濕氣較重情況下,要注意對隨身物品的防水保護,可以用塑料袋把手機等物品包裝好。
二、活動途中
活動過程中要注意安全,尊重領隊的經驗,依從其決定和指示,沿途設置統一標記物。控制隊伍行進速度,保持節奏,以免首尾脫節,首尾通過對講機保持聯系。不可以為了挑戰自己或者好勝而冒險,不要進入草叢茂密的地方,不可以隨便度過水流較 快且水較深的河流,這些都是十分危險的。
戶外運動就意味著高風險,如何不把風險變成危險才是關鍵。參與戶外運動,最重要的之一是要強調個人的獨立性,降低風險的最好辦法就是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任何一項戶外活動,都有其危險性,「了解自己」要高於「戰勝自己」,「幫助自己」要高於「幫助他人」,對自己不負責任,就等於是對所有的人不負責任!
基本事項
1.雖然遠足並不需要特別的技巧, 但如果有適當的訓練和准備將有助應付大自然多端的變化,以及減少意外發生的機會。
2.安全指引和緊急事故應變措施可幫助遠足者減少意外的發生, 促進遠足安全。
3.在計劃行程時,應同時參考最新版的地圖及閱讀其它有關遠足安全的資料。如有任何意外發生,應盡快求助。
領隊篇
1.出行前,領隊需對每條線路計劃有詳細的行程安排,並指定中途意外後的下撤線路,交通指南。
2.如線路難度高、參加人數多,10名隊員以上,俱樂部增加一個副領隊。
3.對於一些俱樂部的常規路線,沿途設置統一標記物。
4.控制隊伍行進速度,保持節奏,以免首尾脫節,首尾通過對講機保持聯系。
5.密切留意隊員的體力情況,發覺有狀態不佳者時,應派專人予以照顧,確保無人離群。
6.留意周圍環境變化,事先收聽電台天氣和新聞報告,以便盡早採取應變措施。
7.如遇天氣變壞,應審慎考慮縮短或取消所計劃的行程。
8.如遇緊急事故或天氣突變而未能依時回程,應設法通知參加者的家人或由聯絡人代轉。
9.切勿隨意更改既定路線或嘗試行走雜草叢生的捷徑,領隊不得隨意冒險。
10.對於隊員的個人冒險行為要堅決予以制止,勸阻不聽者,勸其離隊,並取消其參加活動資格。
11.讓新人認識風險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新人初次參加活動時,除向新人強調風險防範,解說風險點的同時,安排老會員 對其進行重點「照顧」。建議在新人初次報名參加活動時,應讓其做戶外風險的答題,讓其對戶外風險有初步的了解。在活動中應穿插介紹一些戶外風險防範知識和戶外急救知識
12.在長線活動中,領隊只有對隊員的情況很了解才能有效的規避團隊風險。長線出行應進行戶外風險的答題、戶外急救知識測試、團隊裝備測評、團隊體力測評、針對性的戶外演練。
13.多引導隊員互相交流
14.注意隊員情緒,以做及時正確引導
15.一旦出事,盡可能做到損失最小化,要懂得取捨。
16.事後作總結,積累經驗,反思過失。
17.定期培訓
隊員篇
出發前
1.遠足前一晚必須充分休息,以便有充足體力持久步行,減少意外受傷。
2.充分做好功課,對沿途可能遇到的情況有大概的了解,包括氣候,當地民風,和可預見到的危險。做到心中有數。針對具體情況,盡量詳細的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
3.了解一定的急救常識,有些狀況是可以自救的。
4.團隊活動與隊友要充分磨合,不對隊友作過分的承諾,不依賴別人,也不讓別人依賴。
5.准備好急救葯品以備不時之需。針對計劃做好充足的物資准備。對裝備要提前熟悉使用。
6.危險活動提前作好保險。
途中
1.尊重領隊的經驗,依從其決定和指示。
2.切勿逞強好勝,遠足者必須清楚本身的體力和健康狀況,量力而為。
3.活動中避免單獨行動,堅決反對個人的冒險行為,因為這是對其他隊友的不負責任。
4.切勿採摘野生果實食用或飲用不確定的水源(緊急情況下除外)。
5.切勿離開現成的山路而隨意步入草叢或樹林。
6.切勿在非指定地點生火或煮食,此舉極易引起山火,亦屬違法行為。
7.避免站立崖邊或攀爬石頭拍照或觀景。
8.避免行走在濕滑石面,泥路或布滿沙粒的劣地上。
9.已經上路,要隨遇而安,計劃要根據實際情況作調整,很多計劃的完成是要靠運氣,不要太倔強。
10.調整好心理,控制好情緒,不要太興奮。遇事坦然面對,不要太慌張,作決定前最首要的事情是先讓自己冷靜下來。
11.團隊活動一定要和領隊保持步調一致,有意見可以和領隊談,一旦領隊作出決定,要堅決執行。不在隊員中散布不滿情緒。
12.不盲目無謂的冒險。
13.隨時檢查自己的物資和裝備,做相應的補充和保養。
⑽ 戶外運動與身體健康的關系
生命在於運動。適量的運動是健康的身體不可或缺的,尤其是戶外運動。在戶外做運動,選擇更多,放得更開,可以大量吸入新鮮的氧氣(前提是在綠色植物充足、空氣污染少的地方);同時,運動過程中流出的大量汗液,對身體裡面廢物、毒物的排放很有好處。要想身體健康強壯,就加強戶外的身體鍛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