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戶外夜景 » 人物夜景

人物夜景

發布時間: 2020-11-30 18:05:52

A. 夜景模式和夜景人像模式究竟有何不同

大部分都採用低ISO慢快門中小光圈的組合來進行拍攝,而且都不帶閃光,色彩方面是盡量忠於肉眼所見(這點能否做到是相機的性能問題)。

而夜景人像基本也差不多,但ISO一般比夜景模式高,快門速度也稍高,差別是會通過閃光進行前後簾同步閃光來使人像和背景都能記錄下來(不像一般閃光閃完了背景一片黑),但由於夜間閃光容易出現紅眼,所以一般都加入了若干次的頻閃來進行前期消除紅眼,而色彩方面則是盡量把人像膚色表現得比較美(至於能否做大那還是性能問題)。

基本上是這個思路,但是各個品牌應該還是略有差異

B. 怎麼能把人物後面的夜景燈光也拍亮

那麼我們先來看看拍攝都市燈光夜景需要配備哪些設備?
首先當然是數碼相機相機本身了。即使只是普通的消費類數碼相機一般也分成全自動類與准專業級別的全手動型號類別。如果想要拍攝出比較完美的都市燈光夜景作品,那麼一台具有光圈優先、快門優先以及全手動調節功能的數碼相機是必須的。只有充分利用好這些調節設置,才能最大限度地達到我們預期的完美拍攝效果。
由於夜景拍攝時候,相機曝光時間長,快門速度放慢。拍攝時相機任何輕微的震動搖晃都會造成畫面模糊。因此,第二件拍攝燈光夜景的利器乃是一副結實穩定的攝影用三腳架了。
對接下來要裝備的,就因人而異了。比如我的OLYPMUS C2100UZ相機拍攝夜景時候,我總要帶上那隻方便輕巧的快門遙控器,而象美能達D7、D7i這樣的數碼相機用戶就請帶上你們的快門線吧。這些器材和三腳架一樣都是為了保證拍攝時畫面穩定用的。
第一、無論是全自動傻瓜數碼相機還是帶有手動功能的數碼相機,在拍攝時都建議完全關閉內置閃光燈。如果打開閃光燈,一是根本不可能照亮這樣大規模的遠景,徒費電力。而且由於開閃光燈後,相機往往會自動提高快門速度,而造成畫面曝光不足。關閉閃光燈後,即使是自動型號相機也會適當放慢其快門速度,一般來說也能獲得比較充足的曝光了。

第二、如果你的數碼相機帶有可調節的感光速率(ISO)設置的話,我建議你還是把ISO值固定在最低一擋上。這是因為ISO值越高則感光速度越快,快門速度也加快,但是畫面顆粒會變粗,甚至出現大片的雜色嘈點。反之,ISO值低則感光速度也慢,但畫質會變得非常細膩而無顆粒感。不少相機在夜間場景里都會自動提高ISO值以提高感光度,但是我們出於保證畫面質量起見,還是手動將ISO值固定在最低一擋比較合適。

第三、出於燈光夜景中光線變化的復雜性,我建議大家還是以平均測光方式比較妥當。如果使用點測光或者重點測光方式,恐怕很容易造成畫面局部曝光正確而大部分場景曝光過度的問題。這一點在拍攝以暗色的天空為背景的建築時候尤其常見。

好了,把相機牢固地安裝到三腳架上去吧。別忘記把相機快門調整到遙控控制或者快門線控制擋上。總之是為了避免手按快門的動作用力過大而造成畫面的抖動。如果沒有這樣功能的數碼相機用戶,只要把相機調整到自動延時拍攝檔上就可以了。很多數碼相機的延時拍攝可以選擇只有區區2秒的延時,就是派這個用處的。
那麼在拍攝都市燈光夜景是否該如何處理光圈快門的比例,以及如何掌握正確的曝光呢。為什麼很多朋友拍攝的夜景照片都在燈光處白白的一團——明顯的過曝了呢?我們又該如何對夜景照片進行構圖取景,進行拍攝呢?

從攝影參數方面來說:

我的拍攝習慣是,首先把數碼相機調整到手動擋或者光圈優先擋上,光圈設定在F5.0或者F5.6上。為什麼要選用這個對大部分消費類數碼相機來說比較偏小的光圈呢?因為拍攝夜景時候,景物的光線比白天肯定要暗淡很多,消費級別的數碼相機的自動對焦系統在這種情況下不容易精確控制對焦。如果光圈過大,造成景深距離太小,有時候就會出現對焦不準的現象。而將光圈放在比較小的位置上,就能有效的保證足夠的景深來表現景物了。當然,我也感覺光圈不宜太小(F8、F11),因為這樣一來,將會讓相機過度延長曝光時間。消費類數碼相機的CCD在長時間的曝光工作中,很容易因為工作熱度的增加而產生「熱嘈點」破壞畫面品質。所以即使是帶有「降嘈功能」的數碼相機我覺得在拍夜景時候也盡量減少曝光時間為好。所以即不大,也不是很小,F5.6的光圈就比較適宜用在拍攝夜景上了。

對於夜景曝光亮度,我發現很多朋友都是按照相機自動測光的結果,相機報告曝光是0.0EV(准確)就按下快門了。實際上,拍攝夜景的時候,相機的自動測光系統的值依然是按照白天亮度范圍下的數據進行計算的。如果聽信這個0.0EV就按下快門,那麼出來的夜景照片至少有百分之八十會過度曝光的。根據我的經驗,必須在相機報告曝光為0.0EV的時候,再用人工稍微提高2-3快門速度,或者收縮一下光圈,使整體曝光減去兩到三檔才能得到正確的曝光。如果使用傻瓜相機,一般情況下,也建議用戶手動調節曝光補償-0.7到-1.0EV以獲得正確的,景物層次恰當,沒有過曝現象的照片。

C. 夜景 拍攝人物 用什麼軟體好,最好方

夜景裡面佳能相機的模式轉盤上面有個夜景人像模式、入門級裡面有一個框框裡面是一個人,然後頭上一顆星星的,那個就是夜景人像模式,中級跟高級的模式轉盤上沒有,要轉到自動擋之後去裡面找,
如果是高級別的,建議你別用自動檔位去拍攝,直接上手動擋M,這樣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去創作,或許會有你意想不到的收獲,
一般的夜景人像,我們要求鏡頭的光圈要夠大,最起碼要2.8、這樣我們的照片整體感覺要好一些,再就是快門速度,不能太低,因為太低了手會抖造成影響模糊,然後就是ISO感光度,這個就根據自己的機器去進行相應的設置了,再就是機頂熱靴燈,最好是有離機閃,或者多燈,這樣效果會更好
希望能幫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D. 夜景人像怎麼實現人物和背景都清昕

用腳架,開小一點光圈,慢快門,高ISO,用廣角端去拍攝。只能這樣試試。

E. 夜景人像怎麼拍能達到人和背景夜色都曝光准確(佳能)

夜景人像是拍攝難度比較高的攝影場合,受限於器材和經驗,一般內很難獲得比較理想容的效果。

好的夜景人像取決於以下因素
1、准確的曝光 (不過曝不欠曝)
2、畫面清晰 (無抖動)
3、人像的輔光 (自然柔和)
4、背景和構圖 (畫面簡潔,背景不雜亂)

拍攝技巧簡單談幾點:
1、使用大光圈鏡頭
2、採用三腳架
3、外置閃光燈
4、充分利用自然光線讓被攝主體有比較理想的輔光,比如人物左側右側或側上方有自然光照明,增加畫面的層次感和親和力
5、提高相機感光度,但不要太高,以控制畫面上的噪點在可接受的范圍。
6、相機以單反最佳,鏡頭盡量選用定焦鏡頭,比如35,50或75mm定焦。

構圖什麼的不說的,拍攝時應選擇光圈優先,對著背景的光源測光,然後閃光燈後簾同步。

一般滿足這些條件的話,畫面還能過得去。要想獲得最佳效果,最好多設定幾次多拍幾張,擇其優。

夜光人像,採用卡片機,普通的手機,沒有外置閃光燈的話,效果很難保證,期望值就不能太高了。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一點。

F. 請問夜景人像拍攝中的技巧

相對於白天的人像拍攝,夜景人像是比較難拍的題材之一,出好片的概率也不高。不過考慮到咱們大部分的用戶,平時除了旅遊外拍,可能用的最多的,就是家庭朋友聚會,以及晚上逛街或者出去玩的時候了,所以從實用的角度出發,咱們還是得聊聊,這聚會以及晚上逛街時,人像的拍攝手法。

咱們將分兩部分來談,一,室內,比如朋友晚上聚餐、泡吧時的拍攝技巧;二,室外,晚上逛街時的拍攝技巧。

說實話,如果不是專業攝影師,用的器材也不是單反而是小卡片,然後又沒有三角架等必要的輔助工具,那麼,在這兩種環境下出好片的確是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我們也可以遵照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項,盡量提高照片的質量,從而為自己的聚會或出遊留下珍貴的記憶。考慮到器材的限制(比如說一般的用戶不可能配備兩支或以上的閃光燈來拍攝夜景,大部分人聚會時也不會准備三角架),本文介紹的是一些比較通用的拍攝方法,盡量做到簡單易行。如果您在拍攝中有自己的心得,也歡迎您與我們分享,與廣大網友共同學習和進步。
·漂亮的聚會照片

聚會拍照,有幾個問題最常見:一、拍的圖片不是偏色就是抖動,質量很差。二、偶爾有兩張清晰的,也是開閃光燈後照的,結果人是清楚了,背景模糊一片,不仔細看都不知道是在哪裡照的。三、你拍兩張,他拍兩張,相機轉了一大圈,最後發現,想找一張清晰的合影做紀念,竟然沒有。

其實,如果想在朋友聚會時拍出好的照片,我們可以遵循這么幾個簡單的做法:

要用就用大光圈:由於聚會的時間大部分是夜晚,場合大多是在室內,自然無法跟白天室外的自然光相比,而昏暗的光線則會延長曝光時間,使得手的抖動對成像產生比較大的影響,所以,請盡量把光圈開大,從而避免抖動。

慎用閃光燈,多用ISO:或者有朋友會說:光線暗,那開閃光燈不就行了。開閃光燈確實可以提高亮度,防止抖動。但是,除非是比較會用光的攝影老手,否則,在昏暗的環境中開閃燈,大部分得到的照片都是「一片慘白」,即人臉很亮,周圍的環境則變的很暗,聚會場所的氛圍全都沒有了。所以,筆者的建議是「慎用閃光燈」,可以嘗試將ISO提高,哪怕提到ISO800(單反可到1600)都行,盡管會有噪點,但比抖動強多了。

偏色要糾正:說完抖動,我們再來說說偏色的問題。由於室內的光源不同於自然光,所以相機在拍攝時,難免會帶有一定的偏色。想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開白平衡選擇對應的模式,如「白熾燈白平衡」;或者手動設置白平衡,具體方法為:進入菜單的「白平衡」,選擇「自定義白平衡」選項,然後找一個白色的物體,比如說雪白的桌布、牆面等都可以,然後將鏡頭的中心對准白色物體,適當的調整角度,當滿屏幕都顯示為白色時,按下快門,稍等相機會顯示「完成」,相機的白平衡設定就完成了。經過這樣處理後,應該相片的顏色就會很自然了。當然,相對抖動而言,偏色並不是特別嚴重的問題,很多時候,照片帶有一定的偏色反倒符合聚會場合的氛圍,具體要看咱們聚會的場合以及你喜歡的風格和效果。

至少該有一張廣角照片:不管一晚上照了多少張照片,至少,你應該有一張大家的合影作為聚會留念,當然,這張合影沒必要像平時會議合影那樣排成中規中矩的兩排,你完全可以巧妙利用聚會場合的地形來拍攝出生動的畫面。而筆者的建議是就算沒腳架,在拍攝這張合影照片時,也要選擇將相機放在一個平台或者桌面上,選擇10秒後自拍的方式來進行。雖然麻煩了點,但好處也很明顯,一是能把所有人包括你都放進合影里去,二是能保證畫面的穩定和整體的造型。
·學會用光,一切OK

室外夜景人像,是大家普遍認為比較難拍的一種場景。夜景照片之所以難拍,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復雜的光線環境。夜晚室外昏暗的光線會延長相機的曝光時間,如果你手頭沒有三角架,就很容易產生抖動。閃光燈雖然好用,但是「照近不照遠」,只能把人照亮,美麗的背景則照不到了,出來的片子即使清晰,也沒有任何的美感。

所以,想在晚上拍出漂亮的人像片,關鍵的一點,就是用光。這里就需要說到我們的閃光燈。如果你不是專業攝影師,那麼估計你晚上出去的時候不會帶專門的閃燈,那麼如何使用我們相機自帶的閃燈拍出好的效果呢?

如果想把背景以及人物都能清晰的表現出來,我們就需要用到一種閃光模式叫做:慢速同步(或稱:低速同步、慢同步)。當我們使用慢速同步來曝光時,鏡頭前的人物由閃光燈來照亮,而人物身後的背景,則依靠延長快門時間來獲得充分的曝光,這樣的話,就可以獲得人物和背景都比較清晰明亮的照片。

這里就需要特別說明一點:在晚上使用慢速同步來進行拍攝時,我們一定要跟自己的朋友說明一下,拍照時,在閃光燈閃過之後,不要馬上就移動位置,一定要保持姿勢稍微等一下,因為閃光燈雖然已經閃過了,但是快門還在繼續曝光中,這時移動,照片就有可能會變得模糊。

說完這最重要的一點,我們再來說說其他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1、夜景拍攝的設置相對比較復雜,就別指望自動檔了。如果有夜景人像這個場景模式,可以試著拍幾張看看效果。如果效果不好,那就選光圈優先或者全手動設置,選擇平均測光模式以及中央對焦,這樣可以較為精準的對焦。

2、開大光圈,提高ISO這里說的是沒有三角架的情況下,如果你沒有「鐵手功」,那就只能依靠這兩種辦法來降低抖動了。當然,光圈和ISO也絕不是越大越好,咱們最終仍舊要考慮畫質的好壞。

3、為了追求明亮的背景,我們需要延長快門曝光時間,而為了追求畫面的穩定,我們又需要盡量縮短快門時間。這個矛盾如何解決呢?筆者個人的意見是,寧願讓畫面曝光不足,也要優先保持穩定。曝光不足的話,咱們可以通過簡單的PS處理,提高畫面的亮度,但是抖動的話,可就不是PS能處理的了。

4、還是說說防抖。有三腳架,最好。沒有,那也別太自信自己的「鐵手功」,最好將相機放在一個穩定的地方,採取兩秒後自拍的方式來進行拍攝,這樣可以極大的降低相機的穩定。轎車車身、自行車後座或者欄桿的平台上都行。

夜景拍攝的難度,在於其復雜的光線環境。但凡事無絕對,也正是因為夜景特殊的光線環境,有時候,我們有意識的採用一些特殊的拍攝方法時,反倒能獲得特殊的效果,比如像光線般的車流效果、萬家燈火的星芒效果等等。可以說,拍攝並沒有什麼固定的手法或者說參數組合,其樂趣就在於創造,所以,我們也不必過於拘泥於技巧。只要在平時的使用中多體會,就能得到令自己滿意的效果。

G. 拍夜景人像

怎樣拍夜景?
一張好的夜景,首先,要保證畫面的清晰一張模糊的照片無論如何也不能稱為好照片。由於晚間的光線要比白天弱很多,為了保證有足夠的光線通過CCD,達到正確的曝光。這時候如果使用P檔(自動檔)的話,相機會將快門速度降到很低。往往在1/10秒以下。在這種情況下手持拍攝幾乎不可能保證穩定。拍攝夜景三角架就成了必備之物。利用安裝角架,我們可以隨意安排曝光時間,創造充滿個性的畫面。
三角架應盡量選擇高大結實的,比較重的好些,因為這樣的角架才能保證在拍攝時不會晃動。一般愛好者國產偉峰1.4米左右的塑料腿架子也就可以了。當然你不要指望著這樣的三角架可以陪你翻山越嶺。
如果沒有攜帶三角架,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也可以用提高ISO感光值的方法提高快門速度。但一般ISO值不可調到太高,過高的感光值會使畫面增加很多噪點,使畫面變得粗糙。個,ISO在200的時候畫面基本沒問題,400的情況下在RESIZE之後也基本可以接受。不到萬不得已不要使用ISO400以上,因為滿屏的噪點甚至比曝光不足更難在PS中進行後期調整。:數碼相機里有個詞叫「寧欠勿過」,意思就是說寧可欠暴一點,也不要過暴。因為如果使用快門優先,我們可以自由控制快門速度。在拍攝夜景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將其控制在手持穩定的速度下(小編個人是1/20S),但這個時候欠暴是必然的。但欠暴在PS里比較容易調整。而如果是過度曝光的話,高光部分一片死白,那就是誰也救不了了。切記切記!
其次,是要曝光准確。拋開為了表現特殊意境而製造的特殊效果,基本上以光圈優先模式,採用平均測光即可獲得正確的曝光量。如果這樣無法達到我們需要的效果,也可以通過快門優先模式,或者全手動(M檔)對快門速度進行控制。一般情況下,配合適當的光圈,快門速度在2-4秒之間,即可獲得類似"車流"「水絲」這樣的特殊效果。
同時也要注意,過長的曝光時間也會增加畫面噪點,尤其在沒有降噪功能的機器上尤甚。這點小編就很奇怪,小編的PRO90IS有8秒曝光,而在沒有降噪功能的O記2100身上卻有個16秒!小編看過8秒長曝的片子,那哪裡還是夜景么。到處都是「繁星點點」。
一般情況下拍攝夜景是不需要打閃光燈的。因為閃光燈的有效距離有限,無法將所要拍攝的全景照亮。但如果是拍攝夜景人像的話,則需要打開閃光燈,並選擇慢同步模式,以保證人物和背景都獲得足夠的曝光。除此以外,為了使拍攝的景物層次更加清晰,通常我們都使用最小光圈拍攝。對於某些相機而言,這樣還可以額外獲得燈光的星芒效果。註:由於相機的區別,產生的星芒強度和形狀有所不同。一些相機很難產生美麗的星芒。
這些只是拍攝夜景的一些基本技巧,對於具有全手動功能的相機來說,通過曝光時間的不同,可以獲得各種不同的效果。
夜景攝影的注意事項 :
1、防止照相機抖動
拍攝夜景照片時,照相機要擰緊在三腳架上,或放在平穩牢固的地方。調節光圈,按動快門,觀察景物,都不要碰動機身,特別是進行多次曝光時,更要嚴格要求,否則,底片會出現重影,使拍攝失敗。
2、光圈的運用
拍攝夜景,要特別注意運用光圈。因為它影響景物的清晰度。有些夜景,由於光線十分暗淡,拍攝距離無法精確確定,因此,常常用縮小光圈、增加景深范圍的辦法來對付。拍攝夜景,常用的光圈為f5.6或f8。有些景物的位置比較固定,光線變化也不大,那麼光圈可以適當 小一些,但曝光時間要相應延長,這樣,景物的清晰范圍可以更大一些。進行多次曝光時,可根據現場光線的強弱,用光圈來調節感光量。
3、距離的測定
拍攝距離的測定要盡量准確,否則直接影響景物的清晰程度。一般地說,拍攝大場面夜景,距離可放在無限遠處。拍中景,近景,就要進行對焦,把焦點對得越清楚越好。焦點應定在被攝主體或景物的主要部分的位置上,用手電筒打亮後再測定。也可利用被攝主體附近的光亮點來代測。距離一旦確定,在拍攝過程中就不能任意變動。
4、曝光的掌握
夜景攝影的曝光比較復雜,無法依靠測光表,應該從實際出發摸索規律。其曝光方法有兩種:一次曝光和多次曝光。
(1)一次曝光:一次曝光比較容易掌握。拍攝前,拍攝前,將照相機架在三腳架上,然後確定拍攝對象和取景范圍。取景完畢,再檢查一下照相機的固定情況,並用快門線控制快門的開啟,進行一次時間的曝光。無快門線,可用鏡頭蓋來控制已開啟的快門。
(2)多次曝光:兩次以上的曝光稱為多次曝光。它是在一次曝光不能完成拍攝任務的情況下才使用的一種方法。利用多次曝光,可以分次攝取部分景物,使畫面內容豐富,形式活潑。
運用多次曝光,應該注意:一是要把光線強弱不同的景物分開,使最暗的景物先曝光、多曝光,最亮的景物後曝光、少曝光。二是有些景物無法進行先曝光、多曝光,可加用人造光適當加強暗處景物的亮度,以調整畫面的反差。三是對一些光線過強或過弱的景物,無法在現場調整時,可在拍成的底片上進行減薄或加厚處理,也可放大時進行補救。
夜景攝影的曝光,很難有一個確定的數字。曝光時間在一秒鍾以上,都要靠拍攝者憑經驗估計。一般說,進行一次曝光時,曝光量要掌握得更嚴格一些。多次曝光時,曝光時間的伸縮餘地較大,如果發現某些景物或景物 的某些部分感光不夠,可以再開一次快門進行補救。不管一次曝光還是多次曝光,開拍時的天空尚有落日余暉,那麼曝光時間要扣得緊一些,寧可感光不足,不可感光過度,一過度,照片就會失去夜間的特點了。 夜幕降臨,五光十色的燈光裝點著我們的城市,無論是建造還是人物都呈現出和白天完全不同的色彩。即使是白天很平常的景物在夜晚絢麗的燈光下都會給人很奇幻的感覺,但是要想利用數碼相機拍攝這些美麗的夜景卻顯得有些困難,這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數碼相機本身的特性所決定的。因此在拍攝夜景時更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從而彌補相機的缺陷。
三、器材的准備
任何一款數碼相機都可以拍攝夜景,但是最好能具有手動對焦、曝光補償調節以及手動快門光圈設置等等這些手動設置功能,這樣能完全按照你的意願進行拍攝。如果相機有遮光罩就更完美了,夜晚由於四周都是各種燈光,使用遮光罩可以避免其他燈光的干擾。 一個穩定的腳架是必不可少的,夜景拍攝中大部分時間都需要長時間曝光,手持拍攝基本上是不可能。如果有可能最好准備快門線,這樣能將相機的震動減到最小,若沒有,利用相機的自拍功能也可曝光組合的選擇 從技術層面來講,合適的曝光組合是照片是否成功的基礎,對於夜景拍攝這個尤其重要。一般來說,我們可以選擇a擋(光圈優先)或m擋(手動模式)來進行夜景拍攝。將f值設置為最大,然後再去調整快門值。至於到底選擇多長曝光時間,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同樣的景色,有人認為明亮一點好,那麼曝光時間可以設長一些;如果認為暗一點好,那麼時間就相對短一些。最好的辦法是用多種曝光組合來進行拍攝,然後後期再進行選擇。同時在拍攝及時回放,從而調整你的曝光組合。
◎如何進行對焦
很多數碼相機在拍攝夜景時會出現自動對焦無法工作的現象,這個時候你可以切換到手動對焦,利用lcd來查看對焦的效果。大概估計景物和相機之間的距離,然後通過lcd的數值顯示,選擇合適的焦距。若是為了表現大場景或者遠處的景物,那麼可以直接將焦距調整到無窮遠處(相機上焦距用∞表示無窮遠),這樣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白平衡調節
選擇不同的白平衡,將直接影響到照片的色調以及所表達的意境。一般來說不要選擇自動白平衡,這樣會影響到燈光固有的顏色,使之失去特有的色溫感覺。為了突出表現更加鮮艷的彩燈色彩,可以白平衡設置成"日光"或"室外"模式。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你可以試著用不同的白平衡進行拍攝,在後期在進行選擇調整。

H. 如何用ps把夜景里的人物p的清晰白皙(大概就是白天拍的那種感覺)但其他地方不變,跪求大神教!!!

最簡來單的 扣除人物來 換個背景 調調自亮度
因為晚上所以周圍目標物不是很清楚 沒有特殊必要 還不如再進一步模糊一下 就做成好像是故意的主要調亮度 濾鏡裡面的渲染 光照也可以適量使用 其他的就看你自己感覺了

I. 夜景人像怎麼拍

希望以高處的建築物或雕像等作為背景時,可以從下往上進行拍攝,這樣能將其整體收入畫面。仰拍時,讓被拍攝人物的身體前傾。
拍攝示意圖如下:
需要掌握的要點:
1.將拍攝模式設置為適於較暗場景的「夜景拍攝」。
2.拉開距離,將建築物整體都拍進畫面,考慮與人物的平衡進行構圖。
3.採用從下往上仰拍時,讓人物面向相機,身體前傾。
如果是想讓背景發生抖動拍攝的夜景燈飾,形成了由點光源構成的光線,十分漂亮。只要背景有明亮的燈飾即可進行拍攝,可以多次實拍找到理想的快門時機。
需要掌握的要點如下:
1.將拍攝模式設置為「夜景拍攝」,閃光燈模式設置為「閃光燈開」。
2.讓人物站在漂亮的燈光背景前。
3.讓被拍攝人物抓住拍攝者的手,一起旋轉的同時按下快門按鈕。
如下想利用室外燈光拍攝夜景人像時,明亮的背景條件有利於突顯人物。而且,有意識地關閉閃光燈,充分利用地面和桌面的反射光拍攝,可再現真實的色調和氛圍。
需要掌握的要點如下:
1.盡量選擇有燈光的地點和明亮的背景進行逆光拍攝。
2.為防止人物抖動,讓其坐在椅子等處保持不動。
3.為防止拍攝時手抖動,拍攝者可將肘部放到桌面等處固定,然後按下快門按鈕。
最後再提醒大家,為了防止閃光燈的光帶來陰影,拍攝時可以讓人物稍稍收下顎,以便讓閃光燈的光照射到人臉的正面。

J. 單反相機如何拍夜景人像

夜景人像的拍攝屬於難度比較大的一種,因為需要考慮到前景背景的曝光正常,又要考慮到如何才能讓前景人物的影響清晰地留影。的確,這是多數遊客在游覽夜景的時候遇到的難題之一。尤其是在使用相機的自動檔拍攝的時候,拍攝時打開了閃光燈,使離相機較近的人物得到了正確的曝光,但是由於相機閃光燈范圍有限加上曝光時間短,使得本來肉眼看來絢麗無比的夜景在相機中顯得黑糊糊的一片。

這是因為遠處的夜景在拍攝的時候需要長時間的曝光才能在相片上留下正常的曝光效果,而近處的人物因為閃光燈的照射只需要很短的曝光時間就可以了。所以在拍攝的時候最好使用相機的手動檔,將快門調慢,同時強制打開閃光燈拍攝。在閃光燈閃過後建議人物維持原來的姿勢直到曝光結束,這樣就會拍出人物和背景夜景曝光都很正常的照片了。不過夜景人像拍攝並不是手動相機的專利,有些高級一點的自動傻瓜數碼相機擁有夜景人像這個拍攝模式,也是使用慢快門、強制閃光這個原理來設置的。

在拍攝的時候需要使用三腳架固定相機,因為在對背景進行長時間曝光時需要保持相機的靜止不動,這時三腳架就成為必需品了。

使用高快門速度加閃光燈的方式拍攝夜景人像,往往是前景人物曝光正常而背景欠曝。

拍攝前,要先向被攝者交待清楚,閃光燈一亮,並不意味著拍攝完畢,必須維持原先的姿勢和位置不動,直到被告知可以改變或離開。閃光燈閃亮對,對簾幕快門而言,是前簾到達片窗一端,接通電源的標志,但後簾此時尚未到達片窗,(用同步快門時間)。

只有待後簾經過片窗到達閉合位置曝光才結束。結鏡中快門來說,快門開足的瞬間閃光燈同時閃亮,但閃光後快門尚未閉合。由於夜景人像所需曝光時間往往在1秒左右,甚至更長,閃光燈閃亮後,尚有較長時間快門仍開著,用以感受夜景光線,倘若被攝對象移動,則原先被人遮住的背景部分就會面對鏡頭,繼續感光,這樣攝得的照片,人像部分就是透明或半透明的了。所以,在快門未關閉前,被攝對象應維持原狀。

其實要拍攝夜景人像並不太困難,只要具備下列條件:

(1)盡可能不使用「傻瓜」相機,;較低級或中級「傻瓜」相機如遇現場光線較暗時,就會自動閃光補足,這類相機的閃光補光不是光線人夠景不夠,致使人處在幾乎全黑的環境中,就是背景一片全黑而人物(尤其是臉部)一片死白,以致連眼睛鼻子都不能出現。所以要使用具有手控調節光圈、快門時間功能的相機,即使有快門優先、光圈等功能的,也應調至用手控拍攝。

(2)不要過分相信「夜景模式」,目前有些「智能型」相機,具有「夜景模式」但這種模式只能將焦距定在無限遠處,因此不能用來拍攝夜景人像,否則,必定是景色清析而人像松虛。

(3)使用三角架。由於夜間的現場光比較暗,往往要用較大的光圈和較長的曝光時間,「長曝光」如用手持相機進行拍攝,幾乎很難避免相機抖動。而用三角架固定相機,即使快門速度長達幾秒鍾也不會發生相機動的現象。

(4)閃光燈。閃光燈照明具有照近不照遠的特性,當然,這受「平方反比定律」的制約。所以,當人處在距燈3至5米處時而景在15米開外時,景物所受閃光燈的光只有人的數十分之一或十妥之一,基本上不起作用,如果要將人像的立體效果體現出來,應准備兩只以上的閃光燈。

當以上條件具備後就可以進行夜間人像的拍攝了,具體做法是:

(1)先取景。到達景點後,先尋找值得拍攝的景物,在取景范圍內確定下來。

(2)對後景夜景進行曝光,確定曝光組合,由於夜間較暗,有內測光裝置的相機若是按常規ISO 100的片速,往往無法測得具體數據。可先按1600甚至3200的片速進行曝光,然後再逐級換算成100片速,再加上「倒易律減退」因素。對於「S」(短時曝光、快門時間不長於1/10秒)型片,若用1/4以上的慢曝光,應增加50%至100%的曝光量。以上海外灘的夜景為例,若用100的照片,當天全黑後,依靠新穎泛光燈照明建築的夜景,可考慮F8、1秒的曝光組合,若要改變,則可再選擇F5.6、1/2秒或F11、2秒的曝光組合。

(3)曝光組合確定後,其中光圈是確定人像站立距離的依據。原先使用閃光燈,是指數除以距離等於光圈,但在這兒,必須換種方式進行計算:指數除以光圈等於距離,這是因為夜景人像拍攝時的光圈是根據現場光確定的,而不是由閃光燈 指數與照明距離來確定的。現在,人站立或座處的位置是由燈和光圈確定的距離來確定的,在這一點上,務請注意:與常規的計算方法不同,要有點逆向思維的意識,是由人(站立的距離)去測光圈。

(4)拍攝前,要先向被攝者交待清楚,閃光燈一亮,並不意味著拍攝完畢,必須維持原先的姿勢和位置不動,直到被告知可以改變或離開。閃光燈閃亮對,對簾幕快門而言,是前簾到達片窗一端,接通電源的標志,但後簾此時尚未到達片窗,(用同步快門時間)。只有待後簾經過片窗到達閉合位置曝光才結束。結鏡中快門來說,快門開足的瞬間閃光燈同時閃亮,但閃光後快門尚未閉合。由於夜景人像所需曝光時間往往在1秒左右,甚至更長,閃光燈閃亮後,尚有較長時間快門仍開著,用以感受夜景光線,倘若被攝對象移動,則原先被人遮住的背景部分就會面對鏡頭,繼續感光,這樣攝得的照片,人像部分就是透明或半透明的了。所以,在快門未關閉前,被攝對象應維持原狀。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