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戶外活動
㈠ 幼兒園戶外活動的目的
1、有效開發和利用各類民間體育游戲,促進幼兒動作的全面發展。 2、通過民間體育活動,將之與幼兒游戲、生活、語言、情感、審美等方面的教育結合起來,使民間體育活動成為培養兒童興趣、發展動作、表達情感、開拓創新的過程。 3在研究過程中不斷提高教師素質,切實轉變教學觀念,達到傳承性教育向創新性教育轉變的目的。 4、整合研究經驗,構建適合中、大班幼兒年齡特點的民間體育活動課程,進行全面推廣。
㈡ 幼兒園開展戶外游戲活動的益處有哪些
幼兒園戶外活動,是幼兒整體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綱要》還明確規定了幼兒園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及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及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這就足以看出幼兒進行戶外活動的重要性。在幼兒的一**活動中,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戶外活動能讓幼兒呼吸到新鮮空氣和**光,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身體,增強幼兒的體質,還可以在活動中培養幼兒不怕困難、團結合作的品質和勇於創新的精神。通過不斷學習、實踐的總結,我們可以認識到進行戶外活動對幼兒的重大益處。
㈢ 有什麼適合幼兒園戶外的親子活動
1、福娃跳圈 目標:發展幼兒的跳躍能力,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 材料:福娃頭飾 五環若干 玩法:參賽幼兒分成二組。先在場地上放兩組各15個五色環(一個兩個一個兩個圈依次放置)參加游戲的幼兒從起點出發,雙腳並攏、分開依次跳進圈內,15個環全部跳完,以速度最快者為勝。 2、奔向2012-火炬傳遞賽 目標: 1、發展幼兒的動作協調性和靈敏度。 2、在地圖上快速指認首都北京。 材料:火炬、平衡木、山洞、跨欄器械、小紅旗 玩法:幼兒手拿"火炬",依次越過平衡木,跨過欄,鑽過山洞,在地圖 上找到首都北京插上五星紅旗,最先完成的幼兒為嬴者。 3、拼五環 目標: 1、練習迅速套圈 2、培養合作與競爭意識 材料:五環 玩法:五人一組,每組五個不同顏色的呼啦圈,分別放在第一幼兒旁邊,口令後,第一幼兒手拿起一個圈,從頭套下,跳出後,第二個馬上接上,最後一個幼兒放到指定位子,依次進行,最後拼成五環,速度快者為勝! 4、海底探寶 目標:培養幼兒的平衡能力。 材料:高蹺 各種玩具 玩法:幼兒踩高蹺邊走邊拾各種"貝殼",時間為半分鍾。半分鍾內采10個以上為滿分,依次類推。雙腳不能離開高蹺,中途掉下不記分。 5、無敵梅花樁 目標: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 材料:四個旺仔牛奶罐製作的梅花樁十個。 玩法:十人一組,單腳站在梅花樁上,計時15秒,在規定時間內單腳或雙腳沒有落地的得分,反之不得分。 6、快樂一家人 規則:爸爸媽媽雙手交叉,孩子坐在上面,中轉處放下孩子,孩子投球,爸爸媽媽共同拿桶子接球,投中1個後,爸爸媽媽手拿木棒,孩子雙手吊在木棒上返回,以先返回到起跑線者為勝。 7、我喂媽媽(爸爸)吃豆豆 規則:聽到口令後,孩子拿筷子從盤子里夾起豆豆喂到媽媽嘴裡,時間5分鍾,以數量多者為勝。 8、長凳游戲 規則:放輕音樂游戲開始。聽到命令兩組隊員分別迅速的爬過"地道"從長凳下爬過。鑽過雙層"地道"將長凳兩個兩個疊起來,再從凳子之間隙中爬過。爬過"暗道"-然後將長凳並攏,從長凳下爬過後站到凳子上。然後開"火車"。教師將長凳橫向間隔0.5米左右擺成一排,幼兒要肩搭肩從長凳上迂迴走過過"橋"游戲讓幼兒自我選擇從縱向放置的一個長凳、兩個並排的長凳、兩個並排但左右分開的長凳上可以使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走過"橋"。然後從一旁的塑料弧形積木拼成的"彎曲橋"上走回來。游戲結束。勝利的一組得到相應的獎品。沒有勝利的一組進行節目表演。 9、喊數抱團 規則:喊數抱團其實很簡單,當老師說到某一個數字寶寶的時候例如3,你就找到最近的一個小朋友抱在一起,依次類推。在圓圈的線上找到一個自己的位置,一起圍著圓圈走,當聽到鼓聲響起的時侯,抱起來組成團.最後經過數數檢驗其正確。鼓聲停止,找不到隊伍的孩子,進行節目表演。 10、猜燈謎 規則:教室四周掛著燈籠,燈籠下面有燈謎,幼兒在家長的陪同下猜出謎底。猜出後請小朋友告訴教師相應題 玩法:十人一組,單腳站在梅花樁上,計時15秒,在規定時間內單腳或雙腳沒有落地的得分,反之不得分。 1 1、拾方塊 准備:自己准備方塊(石子)5塊。 規則: 每次只能拾一塊,拾起後握在手裡繼續拾。 玩法:首先有家長將方塊撒在地上,將一小沙袋拋起,同時迅速將方塊拾起,然後再拋沙袋拾起第二塊,直至拾完第五塊為止,然後把五塊方塊交給孩子再跑到終點放入圈內,最先放入圈內的為勝。 1 2、搶板凳--戶外游戲 准備:12張板凳(分兩組,每組各放6張)、鼓。 玩法:(分年級幼兒進行,家長也可參加)把板凳擺成一個圓圈,每組10人分別站在一張板凳旁邊。裁判敲鼓,參賽者在裁判敲鼓時,要圍著板凳轉,裁判說停,參賽者馬上坐到板凳上,沒有坐到的或坐的面積較小的被淘汰。最後一輪就剩4人和3張板凳,誰搶到了最後3張板凳誰就勝利了。獲勝者可得印章一次。 1 3、比比誰的眼力好--室內游戲 准備:礦泉水瓶若干、彈珠若干、課桌、繩子3條 玩法:每次為6人同時進行。幼兒在一分鍾之內將玻璃珠離瓶口約(大班50厘米、中班30厘米、小班10厘米)的高度距離(已用繩子設定好)投進礦泉水瓶多者獲勝。獲勝者可蓋印章一次。 1 4、貼五官--室內游戲 准備: (1)一張硬紙板,紙板上面上人的頭形輪,可加上頭發之類,使頭形更為生動。 (2)製作好的活動、可貼的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 玩法:將家長的眼睛蒙上,原地轉三圈,請(中、大班)小朋友用語言指揮家長將五官貼到人頭的准確位置即獲成功;(小班及小小班)小朋友可牽著家長的手,把家長領到准確貼人頭的位置,貼准確即獲成功。 規則: 家長要將眼睛蒙好不能偷看。幼兒只能用語言指揮。 15、你扔我接--戶外游戲名稱 准備: 吸盤球5個、場地准備。 玩法:孩子拋吸盤球,家長來接,接住5個為勝 規則:根據不同年齡段,設有不同間距,在間距拋接。 16、剪羊毛 規則:每組有一名家長和寶寶組成,在家長身上夾上若乾的夾子,家長抱起寶寶,沿著大圓圈來回跑,讓寶寶去取別的家長身上的夾子,夾子最多的家庭獲勝。 17、擠歡樂球 材料:歡樂球若干,小椅子6~8把,小筐6~8個。 玩法:家長坐在小椅子上,幼兒手持小筐(每個小筐中歡樂球數相等)站在椅子後,隨音樂將歡樂球一個一個放在家長背後。家長用力後靠,將歡樂球擠破。游戲結束,筐中球少者為勝。最後優勝者能獲得一份小禮物,其餘幼兒得一個氣球。 規則:家長將歡樂球擠破方可算數。 建議:游戲可分為兩組,3~4個家庭為一組。 18、找寶寶 材料:花床單6~8條、大帽子6~8頂(可自製)、小紅花若干。 玩法:請幼兒圍上花床單(不露腳),戴上大帽子,隨音樂扭動。家長通過看錶演,判斷誰是自己的寶寶。找對的家長給孩子臉上貼一朵小紅花,找錯的家長表演一個節目。 規則:幼兒背向家長,不能出聲。 建議:游戲可分成兩組進行,3~4個家庭為一組。 19、給爸爸化妝 材料:即時貼剪成的眉毛和紅臉蛋若干份。 規則:大家評評哪個爸爸最漂亮,他的孩子可得到小禮物。 玩法:請幾位爸爸和孩子上場,幼兒可根據自己的意願給爸爸化妝。爸爸撕掉膠紙遞給孩子,孩子給爸爸貼眉毛、紅臉蛋。游戲可反復進行。 20、找爸爸媽媽 材料:大頭娃娃頭飾6個。 規則:成人可在場地終點處交換位置,但不能摘下娃娃頭飾。玩法:邀請6個家庭參加,家長戴上大頭娃娃頭飾,聽音樂在場地中央跳舞。音樂停,家長站在場地兩端。主持人幫助幼兒原地轉三圈後,讓幼兒找自己的爸爸媽媽。
㈣ 幼兒園戶外活動有哪些
戶外活動一般可分為戶外體育活動和非體育活動兩種,戶外體育活動都知道,非體育活動包括種植,玩沙、玩水等。
㈤ 幼兒園小朋友戶外活動的好處,多長時間
1、 戶外活動有利於孩子親近陽光和空氣,走近大自然:戶外活動是以陽光和新鮮空氣為伴,以個體或群體的方式,動用全身感官共同參與的活動。如與小朋友一起玩水玩沙、玩球、堆雪人兒、滑旱冰等,既滿足了孩子愛玩好動的天性,又增加了他們與大自然的親近感。 2、 戶外活動有利於增強兒童抵抗能力:研究表明,經常在戶外活動的兒童,身體結實,不怕風寒,一年四季很少生病。夏天怕熱著、冬天怕凍著的孩子身體反而嬌嫩,對季節的交替變化不能適應,容易傷風感冒。人的健康標志之一就是對外界環境的變化能否適應。而在決定適應能力的因素中,皮膚具有重要作用,因為皮膚內有無數感受外來剌激的神經末梢,它對外界環境的不斷變化和剌激最先發生反應,具表現在對體溫的調節上。孩子多進行戶外活動,利用日光等自然條件的剌激來提高對體溫調節的能力,以增進體格的健康。經常在戶外鍛煉的孩子,受到寒冷的刺激,體溫下降幅度小,恢復的速度快。反之,缺乏戶外鍛煉的孩子,體溫下降的幅度大,恢復的速度也比較慢。隨著寒冷的刺激,全身代謝加強,內臟器官內血液的供應量增加,內臟器官也得到了鍛煉。所以經常進行戶外活動孩子的抵抗力要比其他的孩子強。 3、 戶外活動能滿足孩子好動與探究的本性:在戶外活動中,孩子所受到的制約大大減少,他們在更多的情況下是活動的主動參與者,因此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4、戶外活動有利於兒童的生長發育:戶外活動對增強呼吸器官,加強心臟活動能力,改善身體各組織器官的機能,促進生長發育也都有好處。戶外的空氣新鮮,陽光充足,可使孩子獲得充分的氧氣和日光照射,使孩子不易缺鈣,日光中的紫外線還能提高孩子關節和肌肉的活動能力。 兒童適當地在日光下和新鮮空氣中活動,對於提高身體對外界環境突然變化的抵抗力,增強身體,對各個臟器的生理功能有著重要意義。尤其紫外線照射人的皮膚後,可使身體產生維生素D,有預防小兒佝僂病的作用,所以對於正處在生長發育期的兒童更需要。 5、 戶外活動能提高兒童的社會化發展:戶外活動往往是需要與小朋友一起展開的,即使是簡單的游戲活動,也有不少規則。如幾個小朋友在一起滑滑梯,就有一個先後次序問題;一起搭積木、踢球,就有合作與配合的問題。可以說,戶外活動為孩子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積累為人處世規范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孩子們往往會從游戲中積累經驗並遷移到將來的日常生活中去。 6、 戶外活動利於寶寶通過運動和感覺來認識環境:德國學前教育界認為戶外活動對兒童大有好處,比如爬、跳、跑等。兒童天生就喜歡運動,通過和感覺,他們會逐漸認識外界環境,兒童認識到事情都是有前因後果的,並以不同的途徑理解事物的內部聯系。隨著活動范圍的擴大,兒童的自信心也可以不斷加強。 駝鈴 網為你解答
㈥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有哪些
幼兒園小班體育游戲:圖形匹配
幼兒園小班體育活動:小刺蝟背果子
幼兒園小班新年游戲活動:放鞭炮
幼兒園小班體育游戲:小猴擊鼓
幼兒園小班游戲:捉老鼠
幼兒園小班體育游戲――兔寶寶真能幹
幼兒園小班體育游戲――交通警察
幼兒園小班體育游戲――搶小花
幼兒園小班體育游戲:龜兔接力
幼兒園小班體育游戲:傳帽子
幼兒園小班體育游戲:刺蝟寶寶搬果子
幼兒園小班體育游戲:小手帕不見了
幼兒園小班上海民間游戲:騎鐵馬(跑跳動作)
幼兒園小班體育游戲:紅格子、綠格子
幼兒園小班體育游戲:貓和老鼠
幼兒園小班體育游戲:小動物找家
幼兒園小班體育游戲―小螞蟻運糧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老貓睡覺醒不了
幼兒園小班體育游戲――捉老鼠
幼兒園小班體育游戲:拔草
㈦ 如何有效的開展幼兒園戶外活動
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應如何更加有效地開展戶外活動呢? 一、 創設良好的戶外環境,激發幼兒活動慾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又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積極為孩子創設良好的活動環境對現在的孩子是非常必要的。如我園有綠茵如錦...的草坪,堅實平坦、寬闊的操場,萬紫千紅的小植物園,綠樹成蔭的小樂園,還有沙池、戲水池、供幼兒跑、跳、鑽、爬、攀的大型運動器械和多功能大型玩具。由於戶外場地環境優美,布局合理,內容豐富,色彩協調,達到綠化、美化、教育化和兒童化的要求,適合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是兒童感到舒適、安樂、愉快。有了這樣良好的戶外環境,就能激發起幼兒的活動慾望。 二、 提供各種各樣的活動器材,增強幼兒活動的興趣。 新穎、獨特的活動器材是促使幼兒積極、主動地投入活動的重要因素。我們除了提供幼兒園購置的一些體育器械外,還和家長創造性地製作了一些可供幼兒進行各種動作練習的用廢舊材料製成的玩具,如:零頭布縫制的沙袋;毛線編織成的軟飛盤、流星球;舊報紙卷的紙棒、揉成的紙球;塑料繩製作的毽子、編織的編網拋球;雪碧瓶做成的保齡球、拉上松緊帶就成了跨欄;舊手套縫上毛刺,就能給幼兒互相拋接毛線球。經常變換這些材料,可以保證幼兒參與的興趣,選擇游戲材料時,要給幼兒自由選擇的權利,對於多數幼兒都喜歡的材料,教師在投放的數量上要適當的多一些,增強幼兒活動的興趣。 三、 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發展幼兒的能力。 在選擇和設計活動內容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選取既適合幼兒動作發展水平、又是幼兒感興趣的活動,既具趣味性又能體現鍛煉的實效性,使幼兒在有情節有趣味多樣化的活動中得到身體上的鍛煉。戶外活動一般以體育游戲為主,但不忽略其他游戲的穿插進行,如智力游戲、娛樂游戲、民間游戲、音樂游戲等。我班玩過的民間游戲有,「跳圖形」「跳數字」「踢毽子」等,可發展幼兒手、腳動作靈活、協調能力。一物多玩也是幼兒很感興趣的活動,比如把繩子圍成各種圖形可以跳圖形;擺成兩條平行線可當作獨木橋在中間走,當作小溝來跨跳;拿在手裡可以跳繩、跳高、拔河,多種玩法交替進行,幼兒百玩不厭,既提高了玩具的使用,又培養了幼兒的創造能力。 四、關注幼兒的活動需求,實施有效指導。
㈧ 幼兒園戶外活動
幼兒園戶外活動實際上是指室外活動。孩子們室外活動可以充分地接受陽光沐浴,可以在廣闊的空間里奔走、跳躍、追逐嬉鬧。孩子們在大自然的懷抱里可以感受天地靈氣,這是在室內得不到的收獲。
㈨ 如何有效的開展幼兒園戶外活動
一、轉變教師觀念,提升教師素質 在以往的活動中,大多以教師教幼兒學為主,不能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而現在的教改提倡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那麼教師就要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鼓勵幼兒主動參與。如:玩跳躍觸摸物體時,教師可以將物體懸掛不同的高度,讓不同層次的幼兒都能觸摸到物體。也可以多准備幾...種游戲材料,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及能力選擇不同的游戲,從而提高幼兒的興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體育活動中教師適時、適度的指導,能有效調動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適時、適度的指導也正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中「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一重要思想的集中體現。 二、從幼兒興趣著手,提高戶外活動的質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能促進人的大腦和各種感官處於興奮狀態,使人思維敏捷,全神貫注地學習。晨間活動是幼兒一日生活的開始,開展得好,能使幼兒精神飽滿、愉快地開始一天的生活和學習。為了提高晨間活動的質量,筆者從幼兒興趣入手,在內容及形式的選擇上,盡量選擇輕松、活潑,能讓幼兒全身得到均衡鍛煉的;能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性的,是幼兒感興趣的,適合晨間活動的體育游戲內容。如:小班游戲「小兔吃青草」,在小兔准備出去吃青草時,首先要走過一座獨木橋,然後跨過一條小河(河寬大約20厘米)最後來到青草地吃青草。這時,大灰狼來了,老師啟發幼兒如何才能將大灰狼打死?幼兒想出很多辦法,最後用石子(准備好的沙包)將大灰狼打死,然後又跨過小河,走過獨木橋回到家中。在玩的過程中利用豐富而有趣的內容及形式,吸引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以達到鍛煉的目的。 三、多表揚,多鼓勵,培養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意識 多鼓勵、多表揚是培養孩子自信心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孩子有了自信就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每一個孩子都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陽光雨露一樣。如:在一次翻墊子的活動中,筆者為幼兒准備了兩組墊子,一組是爬墊子,一組是前滾翻,翻過墊子再跑去摘桃子。幼兒自由選擇,剛開始時,有好多幼兒信心不足,都去爬墊子,筆者就鼓勵他們去試一試翻墊子,有個別幼兒去翻了,可是怎麼也翻不過去,筆者就一邊鼓勵一邊將他的小屁股輕輕的一帶勁,哎,翻過去了。這時,瞧那幼兒一臉高興自豪的樣子,自信心明顯增強。而在活動中,教師和孩子也拉近了心理距離,情感相互共鳴,更能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總之,在進行戶外活動時,教師要端正態度,找准位置,從觀念上轉變以往教師教幼兒跟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在操作的具體方式上進行大膽的嘗試與實踐,靈活地加以運用,有效組織幼兒活動,充分體現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