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人像攝影
Ⅰ 室外人像攝影都有哪些構圖技巧
一般室外人像攝影,無論是半身像,或帶風光留念的人像,都存在一個取景、構圖的問題。取景就是通過照相機的取景框去「看」景物,從而對景物進行選擇和取捨。構圖就是指一張照片的整個結構。也可以說:人物、景物在一張照片中的布局。這種布局的合理、藝術美觀,是照好一張照片不可缺少的首要條件。
4、拍攝人像時,畫面一定要簡潔、明快,不要雜亂無章,否則,照片看起來不優美,人物也不突出。
5、拍攝人像時,照相機的角度一定要選擇好,沒有其他特殊要求的話,角度不宜太仰或太俯,以免變形。一般來說,拍攝半身人像,照相機鏡頭的高度應與人的頭部平行,拍攝人物全身像時,照相機鏡頭的高度應在人物胸前以上。
Ⅱ 室外強光下人像拍攝的解決方案,你知道嗎
人像攝影一般是選擇相對柔和的光線。
一般來說避免強光下拍攝戶外人像,光線太硬,會出現強烈的反差、濃重的陰影、整體過亮、嚴重丟失細節等現象。但並不是絕對不能拍,有些時候強光反而能營造出一些不同的氛圍,拍出一些特色鮮明的照片。
今天便與大家分享“如何在正午陽光下拍好戶外人像”,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尋找環境中的陰影
對付艷陽最好的辦法便是躲開它,可以尋找各種陰影處。屋檐下、樹蔭處、建築陰影、牆底下,這個方法非常管用。
在室外側光不容易過曝,而且可以讓照片有更好的明暗過渡關系,讓人物更突出。
所以我們拍攝時不妨讓自己多轉轉,尋找光線的角度, 說不定可以收獲驚喜。
3、補光
補光板、柔光板,甚至是任何白色或者高反光的東西都是減弱人物與環境光比的有效方法,反射的光線沒那麼強烈,相對而言較柔和,所以能很好的保留人物臉部的細節和輪廓。
烈日下反光板正確的打開方式
這里需注意,在烈日下從正下方直接補光,畫面會非常的生硬,會讓模特臉部的瑕疵都顯露出來。相反從上方選擇一定的夾角,利用反射的原理補光,拍攝的畫面顯得柔和透亮,也不至於丟失輪廓和皮膚紋理。
利用反射原理補光,畫面柔和透亮,保留人物輪廓和皮膚紋理。
4、學會“不要臉”
不管你是面對鏡頭害羞,還是陽光太強睜不開眼睛,都可以試一試“不要臉”,這招沒有器材的要求,也是相對簡單的方法。
Ⅲ 戶外人像攝影怎樣使用閃光燈
在戶外自然光條件下拍攝人像,太陽光通常是表現被攝主體的唯一主光源,而環境中物體的反射或是反光板的運用,也只能起到輔助表現的作用,並且還要受到陽光的限制。然而外拍燈的加入,讓我們在戶外拍攝時,能夠有效地利用和控制光線。外拍燈不僅可以在戶外光線條件不理想時,對被攝主體進行補光,同時也可以作為主光使用。無論作為主光還是輔助光,攝形師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拍攝意圖對光線的強度、角度、光質和色彩進行控制。
外拍閃光燈,從外形和性能上來說與影室閃光燈差不多外拍閃關燈必須配備直流蓄電池和無線引閃配件。
通常我們使用外拍閃光燈的情況是被攝主體和環境的光線都比較暗,或者是陰天光線比較弱,或者主體和環境都處在陰影中。這時,可以利用外拍閃光燈對被攝主體和環境進行補光,使拍攝時光線充足。
四、以外拍閃光燈為主光源
在戶外,使用外拍閃光燈作為主光,讓太陽光線作為輔助光源,也可以讓模特得到了很好地呈現。
Ⅳ CPL常用於戶外人像攝影嗎
其他可能影響的還有頭發的發光,皮膚的質感的反光,濾去一部分光後也有可能內顯得臉平板、不自然。人的膚色容可能也會因為白平衡和一部分光被濾去的緣故變得微妙。
另外拍人比較講究時機和時間,CPL這種經常需要旋轉的東西很不方便,你累模特也累。雖說CPL只能濾去一定角度角度的光,所以運氣好的時候或許可以實現天空變藍又人像沒影響。但為了這種沒保證的可能性浪費時間很不值得。
人像用CPL我也有想過(我當時是想著是不是可以過濾掉面部油光)不過覺得沒有必要也增加了一些隱患和不便,一般來說不推薦。
環境人像真想要完美的話要麼用合理的布光讓天空和人同時合適曝光,要麼後期,說難聽單反正人像或多或少都要後期。
Ⅳ 你知道戶外人像拍照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環境嗎
利用自然光線(或加輔助光)拍攝的人像照片。拍攝室外人像,重要的是把被拍攝的人物,表現得神形兼備。形,是指人物的外貌;神,是指被攝人物的精神狀態。只有外貌表現得完美,精神狀態表現得動人,才稱得上是一幅好的室外人像照片。
Ⅵ 陰天如何拍攝戶外人像
陰天如何開通外聯盛應該你陰天更好拍可不會眼光應該你可以對著光線看看哪邊清楚就到哪邊
Ⅶ 人像的室外攝影,穿什麼衣服最上相
沒有哪件衣服天然就上相。
事實上,不同的人,不同的氣質風格,適合穿的回衣服款式和答色調,是各不相同的。
攝影,講究的是「獨具魅力」……
所以,選擇不同款式的衣服,多做嘗試,才能找到最佳組合,拍出最具魅力的人像攝影精品。
Ⅷ 戶外人像如何拍攝,有哪些注意事項
戶外人像拍來攝應盡量避免模源特直面陽光,那樣的話眼睛很難睜開,有損形象。再者陽光下大光比的情況下,人的臉容易曝光不足,應使用反光板或者閃光燈給模特進行適當補光,再者當時用廣角類鏡頭拍攝時,應盡量避免雜亂的背景。
Ⅸ 求助!戶外人像拍攝的技巧
1.零環境光的窘境
跟隨著攝制組,鏡頭來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利堅合眾國。我們這一期的主角,是一對新婚夫婦和一名婚禮攝影師。
這對夫婦執意要在夜間,來到這片他們初次相遇的公園小樹林拍戶外人像。此處遠離道路,環境光幾乎為零,對攝影師是個挑戰。
「零環境光也沒啥吧,提高 ISO 再延長曝光時間不久行了嗎?」額,低環境光和零環境光還是有區別的。
2.煩人的「平方反比律」
人倒是能看見了,背景卻變成了全黑,一點都不浪漫,完全失去了來公園拍的意義,還不如黑背景棚拍呢。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種狀況被稱為平方反比律。具體到打光的問題上,簡單來說就是,離光源越遠的地方,分布的光越少。
所以離得近的這對夫婦比較亮,遠處的背景非常暗。不想要全黑的背景,就得另想辦法。
3.把環境也照亮
由於光源近了,這張照片的背景亮了不少。雖說環境和人物還有較大的亮度差,但已經能提供一定的場景信息,基本符合兩口子的要求了。
4.讓光更自然
右側大燈出現得很突兀,隱約還能看見燈架;背景的月亮很小,與環境光的亮度矛盾;主體兩口子不夠突出。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為了讓主體突出,攝影師在畫面外的左側打出一道橙光,為這兩口子的臉增添了暖色調,既溫馨又凸顯了主體。
可是,大半夜的忽然出現一到橙色光,不是很奇怪很違和的嗎?所以,攝影師在畫面中放入一盞煤油燈,對這道橙光做出了合理解釋。
一切都為了讓畫面中的光源更「自然」。對右側大燈的處理方案也遵循這個原則。下圖是經過後期處理之後的效果。
5.利用好路燈
一是自然感。攝影照燈光線范圍小,顯得比較硬,而路燈照明範圍大,燈光發散而柔和,看起來比較自然。
二是色調。攝影照燈亮度高,接近白色,而路燈光更具暖色調,為照片提供更好的氛圍。
總結
夜間戶外人像攝影,用光是關鍵。既要同時照亮人物和環境,還得看起來盡量自然。
所以可能的話,還是盡量利用現有的環境光。路燈是不錯的選擇。
說句題外話,為什麼要拍夜間戶外人像?因為在晚上,可能會有白天看不到的美麗風光,可以作為完美的人像背景。
Ⅹ 如何拍好室外人像攝影作品
一、接觸模特 外拍前,模特都會和大家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大家也有機會相互簡短的交流兩句。這是分析模特的好時機,模特的談吐、動作都會展現出自己獨特的性格、氣質。比如這次活動的兩位模特,一位活潑可愛,一位清新甜美。在拍攝前能對模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可以更好的結合模特的氣質,拍攝出漂亮的人像作品。 二、分析場景 將人物與環境結合起來,通過環境來更好的表現人像,是人像外拍的一大魅力所在。選擇合適的場景作為環境和背景,比如古樸的門窗、石階等等,人像作品的表現力會更上一層樓。 三、焦距的合理使用 人像外拍活動中,往往眾多色友在某一個集中的角度進行拍攝,這時可以發揮長焦的威力,將模特拉近,稍稍充滿畫面,充分展示模特的個人魅力所在。運用長焦,還能夠更好的虛化背景,將影響主體的背景盡量模糊掉,顯示出柔和油潤的焦外之美。當然,並不是說中焦和廣角就在外拍中沒有用武之地。利用中焦、廣角,可以拍攝模特的半身、全身像,更好的表現模特婀娜的身姿。如果合理的運用廣角帶來的畸變,則能夠將模特的身材表現得的更為修長。 四、光圈快門的合理選擇 拍攝人像,應該盡量選擇大光圈,這樣能夠盡量虛化背景。同時由於選擇了較大的光圈,則可以運用較高的快門速度,對於拍攝也十分有利。 五、追逐光線、運用點測 目前大部分數碼相機都具有多種測光模式,在人像外拍活動中,我們應當盡量運用點測光,對模特的面部進行測光,然後測光鎖定或半按住快門來進行構圖,再拍攝。因為點測僅僅考慮畫面很小部分的曝光值,合理的運用點測,能將背景暗化處理,產生戲劇性的效果。當然,曝光方面也要考慮模特的服飾因素,如果模特的服飾顏色較淺,還要稍稍進行曝光補償,以免曝光過度。 六、勤按快門 數碼數碼相機帶來的一大優勢就是極大的降低了拍攝成本,在人像外拍中,我們可以盡情的按動快門,多拍選優。同時,咔嚓咔嚓的快門聲對模特也是一種認可和鼓勵,能夠很好的調動模特的拍攝熱情。 七、抓拍細節 除了在模特拍出各種姿態、同眾多色友一起進行拍攝,還可以抓拍一些模特偶爾閃現出來的很自然很個人的一面。這類照片因為非常自然可人,與模特擺造型排出來的照片相對比,有另一種味道。 兩點題外話: 1、人像外拍活動畢竟不是搶新聞。拍攝出完美的照片固然重要,但同樣喜歡攝影的年輕人在一起相互認識、互相交流更為可貴。所以在拍攝中,除了考慮自己的位置之外,盡量照顧其他色友,在起身、移動的時候,盡量避免其他朋友的鏡頭,不要干擾到其他朋友的拍攝。 2、人像外拍活動的外景選擇,一般都是比較有特色的地方,比如這次的北影明清街,非常古樸。在人像拍攝之餘,拍攝幾張環境小品,也會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