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戶外夜景 » 戶外運動中心

戶外運動中心

發布時間: 2020-12-04 14:00:15

戶外運動園區

2011年是中國十二五計劃的首年,也是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里程年,前期發布的十二五規劃建議就明確將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提到主線戶外運動園區。而作為首都城市,北京在建設世界城市的腳步中戶外運動園區,必須以高度的經濟發展科學性布局全市。「轉變」,將是未來北京經濟發展的主題戶外運動園區。

「轉變」必然「展新」,作為北京城的西南大門,房山在2010年所取得的經濟成就已經為北京世界城市建設作出表率,一座宜居宜游宜商的「FUNHILL」魅力之城成為北京最耀眼的夢之都。房山地鐵線的開通、世界地質公園的愈加絢麗、工業園區的低碳化大力發展、CSD和智庫經濟的興起等等,大批巨頭企業爭相進駐房山,發展形勢一片大好。面對新的經濟時代,房山果斷做出形象的升級轉變,全新定位「三化兩區」。

房山「三化兩區」的轉變著重強調「一城一區」,在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的目標指導下,著力打造成「首都高端製造業新區」和「現代生態休閑新城」,相比於之前定位的「友好產業新區」、「生態宜居新區」,我們可以看出房山正走向更加專業化、高端化、娛樂化的工業和休閑產業並重的快樂之城,新定位的新就在於它形象的高度和力度。

房山在「兩軸三帶五園區」的科學規劃下,積極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良交通、通訊等條件,引進大批巨頭企業,多向聯動推進房山經濟發展,並取得優秀成果。開通了地鐵房山線,整修加寬了多條高速通道,巨頭企業紛紛進駐五大產業園區,加大產業投資迅速帶動經濟發展,更多的企業和投資商一致看好房山的未來發展前景,房山經濟由此進入新台階。而房山擁有其他區縣不可比擬的工業發展基礎和山水人文資源,是發展高端製造業和生態休閑產業的完美領域。

北控太陽能、西門子「雲計算」中心、中石化、長安汽車、京西重工等工業巨頭已經在房山石化新材料科技產業基地、竇店高端現代製造業產業基地兩大工業區紮根;奧特萊斯購物中心、港中旅溫泉度假城、萬畝濱河公園、橙天嘉禾高端影視城、無線城市、房車露營博覽中心、萬科精品低碳住宅等也在CSD中央休閑購物區展開生態休閑宜居之路;中糧也在房山區的中國世界生態農業谷助力生態資源開發;還有聞名於世的房山世界地質公園也以其獨特的山水人文景觀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

有了深厚的根基,房山在「三化兩區」的新定位下也必將如雄鷹般在北京世界城市建設的浩瀚天空中,以領航者的姿態展翅翱翔。2011年,Let′s Funhill。

❷ 戶外活動拓展中心多少錢

每一個公司、基地收取的費用都不一樣的,如果要求高要價肯定貴。
大概的價格你可以參考一下這方面做拓展公司的官網,如「邦才國際拓展」了解一下,有什麼不懂得也可以問人工在線溝通。
最後祝「您」生活愉快

❸ 戶外拓展是什麼

戶外拓展又叫體驗式培訓,英文為OutwardBound,意為一艘小船駛離平靜的港灣, 義無反顧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戰,去戰勝一個個困難, 戶外拓展是指以自然環境為場地的,帶有探險性質或體驗探險性質的體育活動項目群。

訓練對象有海員、軍人、學生、工商業人員等群體。訓練目標包括單純體能、生存訓練到心理訓練、人格訓練、管理訓練等。

這種訓練起源於二戰期間的英國。當時大西洋商務船隊屢遭德國人襲擊,許多年輕海員葬身海底。人們從生還者身上發現,他們並不一定都是體能最好的人,但卻都是求生意志最頑強的人。

於是漢思等人創辦了「阿伯德威海上學校」,訓練年輕海員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觸礁後的生存技巧。戰爭結束後,拓展訓練的獨特創意和訓練方式逐漸被推廣開來。[1]

早期的戶外拓展運動其實是一種生存手段,采葯、狩獵、戰爭等活動無一不是人類為了生存或發展而被迫進行的活動。

二戰期間,英國特種部隊開始開始利用自然屏障和繩網進行障礙訓,其目的是為了提高野外作戰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這是人類第一次系統的把戶外拓展有目的的運用到實際中。二戰中發生多起海難,後來經過統計發現在海難中能逃生的人群年齡群分布在28-38之間最多,經過專家研究發現在這一年齡群中人員大多心理成熟,有各式各樣的生活經歷,有良好的團隊精神,而恰恰是這些因素能幫助他們逃生。

二戰後,隨著戰爭的遠離和經濟的發展,戶外拓展開始走出軍事和求生范疇,成為人類娛樂、休閑和提升生活質量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1989年紐西蘭舉辦的首次越野探險挑戰賽後,各種各樣形式的戶外拓展和比賽在全世界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在美國,戶外拓展運動的參與人數和產值都位居所有體育運動的第三位。

1989年戶外拓展在中國

1989年第一個民間社團在中國成立,在中國登山運動管理中心的領導下,2003年底,注冊的正式俱樂部有300多家。 戶外多數帶有探險性,屬於極限和亞極限運動,有很大的挑戰性和刺激性。擁抱自然,挑戰自我,能夠培養個人的毅力、團隊之間合作精神,提高野外生存能力,深受青年人的歡迎。

戶外拓展運動越來越吸引了人們的目光,日益成為關注的焦點。另外,由於我國地理條件的得天獨厚,擁有良好的廣大自然資源,也為戶外拓展運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

參與性強,老少皆宜。登山戶外拓展運動與其他運動項目的最大不同,就是參與性很強,年齡可大可小,方式也很多樣,登山、遠足、渡水、露營等都可以,類似於「體育超市」,可以自由選擇,不斷變換,形式自由,有利於個性張揚,挖掘潛能,順應了社會發展的時代潮流的需要。

當然對於戶外拓展運動,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應該保持一份理智清醒的認識,不可盲目,但也不能因噎廢食。媒體及各類從事戶外拓展運動的組織、機構更應該在保障安全,提高大眾安全意識和技能的同時積極開展和宣傳戶外拓展運動。讓這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為更多的人所接受。

拓展活動並非體育加娛樂,而是對正統教育的一次全面提煉和綜合補充。

通過訓練課程能夠有效地開發企業人員的潛能,提升和強化個人心理素質,激發團隊精神,

戶外拓展

增強團隊凝聚力,更為融洽地與群體合作;學習欣賞、關注和愛護自然。

❹ 戶外運動品牌排行榜是怎麼樣的

戶外運動品牌排行榜是始祖鳥、山浩、北面、土拔鼠、巴塔哥尼亞、狼爪、猛獁象、哥倫比亞、貝豪斯、火柴人。

3,土拔鼠產品在穿著的過程中,會讓你感受到它的全面性,它的特殊設計和剪裁會讓運動更加輕松自如。Marmot大多數產品都經由高山向導和職業戶外運動員、滑雪運動員等在極端環境中親身檢驗,產品的設計和改良都是以在極端戶外環境中更好地保護運動者的身體、帶給運動者更多舒適和動力為目標。

❺ 什麼是戶外體育運動

戶外運動,是一項在自然場地舉行的一組集體項目群。其中包括登山、攀岩、懸崖速降、回在野外露營、野答炊、定向運動、溪流、探險等項目,戶外休閑運動中多數帶有探險性,屬於極限和亞極限運動,有很大的挑戰性和刺激性,擁抱自然,挑戰自我。

❻ 戶外運動的好處有哪些

專家指出,戶外運動好處多,有益於兒童的健康成長。促生陽光維生素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也被看作是一種作用於鈣、磷代謝的激素前體,它與陽光有密切關系,所以又叫陽光維生素。它能促進身體吸收食物中鈣和磷,促進骨骼的生長,預防佝僂病,同時紫外線還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 另外,戶外活動還利於保持體重的健康值。英國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發現,經常參與戶外活動的孩子不容易肥胖,因為戶外活動可以燃燒更多的卡路里。有利右腦開發 戶外活動還有利於孩子右腦的開發。1981年,美國獲得諾貝爾獎的神經心理學家斯佩里通過研究發現,人的左腦主要負責人類的理性、語言、文字、分析等,右腦主要負責音樂、形象、經驗、直觀等認識。人的想像力、創意力、靈感和超高速反應等功能都來源於右腦。科學研究發現,孩子只有多參加戶外運動,多感受大自然,多去接觸實物,才能讓右腦得到更多的鍛煉和開發。 知名兒童教育專家小巫還談到,其實很多傳統游戲都能起到促進孩子各方面發展的功效。比如,跳皮筋、擲沙包等鍛煉孩子的身體協調和應變能力,促進大腦左右半球的溝通整合,進而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彈球、砸杏核類游戲鍛煉孩子的精細動作與手眼協調,進而促進孩子的閱讀、書寫和計算能力。提升社交認知能力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少年工作系副教授何玲指出:戶外活動能幫助孩子提升運動、社交及認知能力。 孫雲曉也介紹說,運動可以使孩子擁有強壯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質,這不僅能讓孩子在面對困難時擁有強大的心理和身體優勢,並且會讓孩子在面對困難時,學會利用同伴的力量,學會合作,進而適應社會。特別是足球、籃球等群體性戶外活動,孩子在這些活動中可以學會與別人交往、合作、遵守規則等多項技能,這是孩子社會性培養的重要途徑。提高注意力改善學習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者們建議,每日步行二十分鍾可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取得更好的學業表現。人類認知的過程是身體情感思考,即感官的體驗引發情緒反應,繼而基於情緒的品質而從中總結經驗、獲得認知;而這三者必須有機結合,相輔相成,才能真正達到學習的效果。尤其是兒童的學習,絕不是在靜止中發生的,而是在每天各種活動當中進行的;越小的孩子,就越是用身體來認識世界,而非頭腦。事實上,兒童的一舉一動都是學習,而戶外游戲則是最佳的綜合性學習方式。 健康小貼士:對於小學生來講,如果過剩的精力得不到正常、足夠的渠道發泄,孩子會在課堂上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頻繁等情況,而且容易出現煩躁、焦慮等不平衡的心理狀態。家長需帶孩子多參加有益身心的戶外活動,讓孩子多親近大自然。

❼ 戶外運動常識有什麼

戶外運動環境復雜,時間長,氣候多變,因此戶外運動還要求你掌握一些相關的知識和技能,例如識別地圖、辨別方向、觀察天氣變化、運動創傷的預防和緊急處置等野外生存的基本知識:年輪密的一側指向北方,茂密的樹冠通常指向南方,有太陽的時候,根據不同的時間的陰影來辨別方向 ,根據北斗星你可以找到正北的北極星。

❽ 如何考取戶外運動教練證書

中國登山協會首期戶外運動指導員師資培訓班計劃

隨著全國社會體育指導員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的穩步發展,為使我國登山、戶外運動等更好地與其接軌,同時滿足廣大學員參加初級戶外指導員資格培訓的培訓需求,中國登山協會定於2008年在北京懷柔國家登山隊訓練基地舉辦首期戶外運動指導員師資培訓班。
一、 培訓對象:熱愛登山、戶外運動,有志從事登山、戶外運動培訓事業者
二、 報名條件:
(一) 年齡25周歲-45周歲,身體健康,體能狀況良好;
(二) 熱愛登山、戶外運動,具備豐富經驗;
(三) 中級戶外指導員培訓證書持有者。
三、 培訓目標及課程價值:
(一) 培訓目標:
1、 掌握戶外指導員培訓體系,熟悉戶外指導員培訓大綱;
2、 熟練掌握戶外指導員培訓知識與技能;
3、 具備良好的戶外運動指導員培訓班教學能力、組織管理能力;
4、 掌握理論課程和野外實踐課程授課規律及技巧;
5、 掌握戶外風險管理知識。
(二) 課程主要內容
1、 能力測評
2、 職業技能鑒定與戶外指導員培訓
3、 核心內容
1) 知識與技能
2) 培訓原理
a) 培訓相關理論
b) 培訓環境及其影響因素
c) 培訓方法與技巧
3) 培訓組織與管理
a) 培訓大綱
b) 理論課程分析及授課方式
c) 野外課程實踐
d) 整體培訓及教練員評估
4) 環境保護
5) 安全與風險管理
6) 考核
四、 培訓證書
認真參加培訓,態度端正,經考核通過、實習評定合格後頒發「社會體育指導員(山地戶外運動)專業培訓教練員資格證」,頒發機構為國家體育總局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及中國登山協會。
該證書為山地戶外運動指導員培訓教練員的持證上崗依據。

五、 報名表
戶外指導員師資培訓班報名表
姓 名 網名 性別 民族
已取得的證書級別
身份證號碼 出生年月日
詳實通訊地址
E-mail 郵 編
聯系電話 手 機
聯系傳真 現職業
工作單位
登山、戶外運動經歷 身份證復印件粘貼處(報到時交)
登山、戶外運動經歷

其他您願意和我們分享的經歷:
三張一寸照片粘貼處(報到時交)
備注
(不明事宜、特殊需求等)

六、 裝備及注意事項:
自行准備培訓期間所需裝備:包括戶外活動及教學必需的個人裝備。
(一) 服裝;
(二) 戶外活動裝備;
(三) 認為必須攜帶的裝備及物品
註:本次培訓不提供任何個人裝備

注意事項
(一) 報名時須帶三張一寸、彩色、免冠、同版照片;
(二) 報名時須攜帶身份證原件、復印件;
(三) 中級戶外運動指導員證書原件、復印件;
(四) 希望參加培訓的學員進一步了解初級戶外指導員相關知識、技能,提前進行體能訓練,以保證培訓的順利進行。

第23期基礎技能暨第17期初級戶外指導員培訓計劃

隨著戶外運動的不斷深入發展,越來越多的愛好者對登山、攀岩、山地戶外運動知識的渴求與日懼增,為了盡快使登山及相關運動走向規范化,與職業社會體育指導員接軌,同時滿足廣大戶外運動愛好者的需求,中國登山協會定於2008年7月21日至2008年7月25日期間在北京懷柔登山訓練基地舉辦第23期基礎技能培訓班,7月26日至8月1日日舉辦第17期初級戶外指導員培訓班。
具有一定戶外運動和攀岩基礎者,可直接參加7月25日的基礎技能考核,考核通過者亦可參加初級戶外指導員培訓班。以往取得助理級別戶外指導員資格的學員可直接參加7月26日的初級培訓班。

一、培訓對象:

❾ 戶外活動有哪些危險

戶外運動危險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人為 2、環境 3、氣候 4、混合因素

人為因素造成的危機處理
一、脫離團隊
在野外,脫離團隊是非常危險的。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發前應再三強調紀律性;安排一個副領隊押後。
個別隊員因體能下降或別的原因(例如中途徑上廁所)暫時離開團隊時,應馬上通知前面隊伍停止前時,原地休息,並安排專人陪同離隊個別隊員,無論什麼情況,必須二人以上行動,嚴禁單獨行動。
同時,也要做好萬一脫離隊伍的准備:
1、 全體隊員必須明確每天的路程和到達目的地的時間,不可以全部依賴領隊而盲目跟從。
2 、每個人都要帶地圖、指南針、水壺、糧食、燈具、救生盒等必需的個人裝備,絕不可出現多人共用某種裝備的情形。
3、萬一離隊時,如果確信自己可以繼續走到目的地,就要繼續前進,直到和隊友會合(編者:不建議採取);如果體能有限或過分恐慌,應先留在原地, 再想辦法回到團體行進的路線或上一次的宿營地尋找避難所,等待隊友救援。
4、領隊應隨時注意清點人數,一旦發現有人離隊未歸,應馬上安排整個團隊或在原地等待或派人搜尋。

二、迷失方向
在人跡罕至的野外環境中。尤其是在灌木從生的樹林里或是遍布大石頭的地方,容易因看不清楚足跡而在不知不覺中迷路。有時也可能在雨中、霧中或傍晚時分因視野不開闊而迷路。
迷路時,絕不可慌亂而到處亂走,這樣只會更加迷失方向。首先,必須安靜下來。休息一會兒。然後,盡量找回自己有信心找到的地點。沿途要做好標記。並在本子上記錄這些標記的所在位置。
要避免再一次迷路,回到自己有信心的地點後,再一次先擇方向進行嘗試。在沿途做好標記,並注意觀察周圍的地形、地貌或自然物的情況,直到找到正確的方向,並在適當時候發出求救信號。

三、沒能按照計劃到達營地
進行野外活動時,如果比預定的時間晚,並且在到達目的地之前,天已變暗時,應採取以下措施:
(1) 如果路程很明顯,現在的位置也很確定,同時也已離目的地不遠的話,就可以點燈繼續前進。
(2) 但如果發生了其它的不利情況,例如下雨而氣溫下降,或迷路無法回到原地,或隊員中有人身體不適。或在黑暗中行動很危險的話,就要預防萬一而決定在當地露宿過夜。 此時,如果帶有帳篷且找著可以設營的地方,那就可以按照一般的方式來設營過夜。但如果沒有攜帶帳篷或地形處在斜坡上,無法設營時,就盡量多穿衣服,注意保暖。若是攜帶了食物和爐具的話,就可以調理用餐。
(3)為了預防萬一,平是就要養成帶好充足的水和應急食品的習慣。

四、遭遇毒蛇
在野外遭遇毒蛇時。經常是在以下的情況發生:無意中踩到蛇;抓樹枝觸到蛇;早晨收拾背包時發現蛇;等等。
這基本上是因為行人闖入了蛇的領地而引起的。在這些意外的接觸中會引起人極大的恐慌,一旦被毒蛇本能的自我防衛而咬傷則非常危險。 預防蛇咬的措施就是要准備一根手杖,邊行時邊打草驚蛇,因為蛇很少會主動襲擊人類,受到驚嚇會識趣地離開,如果發現了毒蛇,最好避而遠之,這是最好的避免咬傷的辦法。另外,進行野外活動時,特別是在經常有蛇出沒的地方。就戴好帽子,穿長袖外套,以及穿有強韌護腳的褲子和堅韌的靴子。並帶好蛇葯。 需要捕捉或殺死毒蛇時。應盡量用石頭或「丫」形樹枝打或控制住毒蛇的頭部,盡量不用手去接觸蛇,並將蛇放在布袋裡。因為毒蛇的毒牙向內彎曲,在布袋內不易傷人(注意:捕蛇非常危險,不要輕易嘗試)

五、遭遇猛獸
除了飢餓的肉食動物或受傷的猛獸以外。一般的動物很少主動襲擊人類。只要我們不侵犯它們,它們就不會發動攻擊。但是,在狹路相逢或者我們攜帶的食物吸引它們時,就相當危險了。 在行進過程中大聲地說話、吹哨子,都會驚坳一些野獸,它們會識趣地離開,如果與熊、野豬等猛獸不期而遇,也不要表現過分驚慌,慢慢地眼看著它保持微笑後退著遠離它們,有時野獸會自己走開。碰到狼、野狗時,千萬不要轉身逃跑,應蹲下身撿拾石頭、木棍。並背靠石壁或大樹,防止它們從後面襲擊,並伺機爬到樹上避難。

六、蚊叮蟲咬、螞蟥騷擾
會咬傷人的蚊蟲有兩種:
一種是蚊子、虻、蚋等吸血性昆蟲,咬後不僅痛癢難忍,還會傳播瘧疾、腦炎等嚴重疾病。預防的辦法時使用防蚊噴劑或蚊香,不過這樣會污染環境。相對環保的方法是用煙熏或使用夜來香、葯菊等天然防蟲植物。在蚊、虻較多的地方,每天至少應用肥皂徹底清洗全身皮膚,應攜帶驅風油或風油精等防蚊葯品。
另一種是蜜蜂、黃蜂、大胡蜂等。被蜜蜂、黃蜂或大胡蜂叮咬後,最初會感到疼痛,接著傷口會腫大並發炎,蜜蜂叮咬後通常在傷口內留有刺囊,應該用刀片將其它刮出,用香皂和水清洗傷口,容易過敏性休克的病從應該攜帶葯物,並告訴其它人如何在被叮咬後的緊急情況下給自己使用這些葯物。

七、高空落石
若遭遇嚴重落石處時,須趁停止落石的空檔,迅速逃離現場,事先應尋找能躲避落石的大岩石下或轉彎角落,以便通過。切實保護頭部,戴上一些保護器物(如頭盔、厚衣物、木板、鐵鍋等)較為妥當。
應該盡量避免人為所引起的落石,如果在多岩石的場所不小心碰落了石塊,應高喊「注意落石」,通知下面的人,避免因此造成大事故。隊伍行進中遭遇有可能引致落石的徒坡地段,應該保持一個安全合適的距離。

八、暴雨
遭遇暴雨時,領隊應根據行進的路段和雨勢的大小以及隊員的身體狀況迅速決定,繼續行進或避雨。
(1)繼續行進時,因暴雨影響能見度,應更加註意辨別方向。雨濕路滑,必要時使用安全繩,確保進行安全。
(2)避雨時,應注意保暖,防雷擊,防山洪。
(3)在宿營時遭遇暴雨時: A根據周圍地形和雨勢大小決定是否要作出營地轉移決定,將帳篷轉移到安全地點; B對帳篷進行加固,挖好排水溝; C將帳篷內多餘物品整理好,收入背包中,准備隨時撤離; D必須輪班外出值班,一旦發現山洪暴發、泥石流等危險存在,馬上撤離帳篷。

九、雷擊
(1)、天空上塔狀積雲雨來臨容易形成雷電。
(2)、頭發豎起或者皮膚發山顫動容易遭到雷擊。
預防:
(1)、如果氣象預測有雷暴雨。
(2)、不要在狹窄的山谷或者溪谷中活動。
(3)、不要到高而空曠的地區活動。
(4)、注意觀測積雲雨是否增大增強。

躲避雷擊的方法:
(1)、觀測天象判斷天氣變化情況,必須在下雨之前,迅速找到避雨場所。野外有山洞的話可以到山洞裡躲避。嚴禁躲在鐵皮屋裡,岩石下比較較好。如果要躲在大樹或大岩石旁邊時,要避免躲在它的正下方。而要在稍微離開這些隱蔽物且半徑與這些隱蔽物同高的圓圈內蹲下來避險。根據研究,身高在這些樹木和岩石高度的五分之一及以下時,避雷效果最為顯著。
(2)、要避免走進被淋濕或已經有水的地方,最好踏在塑膠布上或背包及其他絕緣物上。同時要穿上雨衣以避免淋濕。如果是在空曠的山谷或者草原上,要尋找低窪地蹲下來,不要躺下。如果是在海岸線,很所小石頭,實在沒有地方可以躲避了,找低窪地蹲下來,切勿打手機,可以雙腳並攏,手放膝蓋上,身向前屈(不能坐地下或者小石頭上)。
(3)、身上不要有任何金屬物。把帶在身上的一切金屬物拿下放在背包中,尤其是帶有金屬的眼鏡框、皮帶扣頭、登山杖等一定要拿下來。還要注意的一點是大家不要集中在一起,避免集體受災。
(4)、 打雷閃電的時候,切勿在任何避雷設備下躲避。
注意:在高山被子雷雲籠罩時,雷電也會從側面來襲。因而,要特別注意;山脊很危險,躲在山脊下方的平垣地區較安全,不可大夥兒擠在一起,要盡量採取低姿勢,所有的金屬類都要拿下來,放在背包里。在打雷時,海岸線穿越躲在有許多小石頭的地方半蹲下也是好辦法。如果有大石頭,可躲在與大石同高的距離內,但記得不要貼著大石頭了;如果是在森林,躲在與樹林高度同距離內的地方也可以,但是,大樹正下方不可以,切切!注意一點水是容易傳電,所以有積水的地方很危險,嚴禁站在水裡,站在墊板上或踏在背包上都比較安全。

危機處理:
(1)、及時急救,仍有生還機會,不能放棄。
(2)、患者平卧,寬衣,解帶。
(3)、人工呼吸,心肺復甦術。
(4)、用手指或者針,針刺人中穴、十宣(十指尖),湧泉、命門。
(5)、等有心跳、呼吸,再及時送醫院。

十、洪水
持續降雨容易引發洪水。原來清澈的水一下子變得混濁就是同山洪暴發的先兆。這時,應先擇高大的樹頂作為避難所,及時向高處轉移。如果不幸落入水中,應拚命抓住自己的背包(背包可充當救生圈),或者抓住隨山洪沖來的大樹木。 切勿低估山洪暴發的威力和速度。小溪的流水往往由於上游降下大雨,雨水會集涌而下,於數分鍾內演變為巨大山洪,如遊人適在溪中,極易為洪水沖走,引致傷亡。
預防:
(1)、除非是有準備的溯溪活動,否則不要沿溪澗河道遠足。
(2)、夏天雨季,或暴雨後切勿涉足溪澗。
(3)、下雨的時候不要逗留在河道休息,尤其在下游。
(4)、開始下雨時應迅速離開河道,往兩岸高地走。
(5)、切勿嘗試越過已被河水蓋過的橋梁,應迅速離開河道。

危機處理:
(1)、峽谷、溪谷活動中天氣惡劣變壞,下雨的時候要密切注意觀察下雨量的變化,
(2)、發現流水湍急,混濁及夾雜沙泥腐爛樹木的時候,是山洪暴發之先兆,應迅速遠離河道、溪谷。
(3)、如果不幸掉進湍急的河水裡,應抱或抓緊岸邊的石塊,樹干或藤蔓,設法爬回岸邊或等候同伴救援。

十一、沼澤
沼澤地形主要是淤積而成的, 山脊兩坡面順勢而下形成的合水線,把匯集的雨水經過比較長的距離後流進水庫,隨雨水沖下來泥土細沙,在進水庫時雨水流進水庫去了,但淤沉下來的泥巴卻留了下來,形成爛泥潭——沼澤。
友情提醒:在水庫或者河床邊上的沖溝渡河,一定要仔細觀察好地形,選擇好合適的堅固地段渡河,能繞即繞過去,不要冒險嘗試。渡河前要准備好繩索,按照野外集體渡河戰術去操作。
預防:
(1)、團體行進時,萬一遇到沼澤地和濕地,留心觀察,評估風險,不可冒進。
(2)、通過時每5個人用繩索進行結組連接,人與人之間保持2~3米的距離縱向行進。有隊員不幸落入沼澤,可獲得隊友的及時救助。
危機處理:
(1)、如果個人行時時落入沼澤,千萬不要亂動,用力掙扎只會越陷越陷深。
(2)、可以松開背包帶,把背包帶放在身後,仰卧在背包上抽出一條腿,再抽出一條。或者把背包放在胸前,仰卧在背包上,「游」出沼澤地。

十二、森林火災
除閃電和乾燥氣候引發的大火外,人為疏忽是山火的最大隱患。
應注意野外用火安全,嚴格野外用火制度,不亂丟煙頭、火種。
野炊時,准備一桶水或沙土放在營火旁邊,隨時備用,撤營時,必須將營火完全熄滅才能離開。
一旦發生山火,在燃燒初期應盡量滅火;火勢失控時,盡量頂風逃往山下或河邊等安全地帶,避免被火圍困。如已被火圍困。可採用砍伐或在主動放火,利用火燒後周圍的樹林、灌木形成空曠地帶的方法來保護自己。

十三、地震
地震發生時,馬上熄滅營火,盡快逃往空曠地或大樹底下,而在山的斜坡則非常危險,地震可有引發泥石流。絕對不可進入洞穴中。

十四、崩塌
崩塌廣泛出項在山坡、河湖岸、海岸上。
形成條件:
(1)、通常在50米以上急陡山坡或者河、湖、海岸上,坡度在30-60度上。
(2)、其次是岩溶裂縫發達,結構破碎。主要發生在暴雨、冰雪融化季節。
(3)、特別是岩層面與裂縫面與山坡方向一致時,更容易發生崩塌。
(4)、暴雨時或經連日豪雨,天然或人工斜坡經滲進大量雨水後,極易引致山泥傾瀉,引發山體崩塌。
預防:
(1)、暴雨時或連日豪雨後,避免走近或停留在峻峭山坡附近。
(2)、斜坡底部或疏水孔有大量泥水透出時,顯示斜坡內的水份已飽和,斜坡之中段或頂部有裂紋或有新形成的梯級狀,露出新鮮的泥土,都是山泥傾瀉崩塌的先兆,應盡快遠離這些斜坡。
(3)、如遇山泥傾瀉崩塌阻路,切勿嘗試踏上浮泥前進,應立刻後退,另尋安全小徑繼續行程或中止行程。
危機處理
(1)、隊友被山泥崩塌掩沒,切勿隨便嘗試自行拯救,避免更多人遇到傷亡
(2)、立刻通知有關部門准備適當工具進行救援。

十五、滑坡
根據速度分四類
高速滑坡——最危險,每秒形成數米至數十米的滑坡
滑坡的主要特點: 多出現在暴雨與冰雪融化的季節,且有大雨大滑、小雨小滑,無雨不滑特點。

十六、泥石流
泥石流發生的時段,通常是每年的七八月份的雷暴雨季節比較容易發生。
怎樣判定泥石流的發生?
(1)、正常的流水突然斷流或者洪水突然增大,並拌夾有較多的柴草,樹木。
(2)、深谷內傳來類似火車轟鳴或者悶雷聲,就算是極其微聲,也應判定泥石流已經形成,要速離開。
(3)、河谷溪谷深處突變昏暗,並拌有塌方現象,要速離開,不是山洪就是泥石流
預防:
(1)、不要在大雨天或者連續陰雨幾天,當天還下雨的情況進入溪谷,謹防山洪、滑坡、泥石流。
(2)、泥石流常滯後於大雨暴雨而發山。
(3)、不可存僥幸心理。
危機處理:
(1)、不能沿溝向上或者向下跑,而應該向兩側山坡跑,快速離開河道、河谷、溪谷地帶。
(2)、不要在土質松軟,主土體不穩定的斜坡停留
(3)、要在基底穩固又較為平穩的地方躲避。
(4)、切勿上樹躲避。

十七、中暑
引發原因:高溫、衣著不當、缺水、疲勞過度、時間過長、睡眠不好。
分類型:先兆中暑,輕度中暑,深度中暑。
先兆中暑:頭暈、頭痛、口喝、多汗、惡心、四肢無力、脈搏加快。
輕度中暑:注意力不集中,意識精神迷糊,動作不協調。皮膚濕冷,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滾熱,四肢溫冷。
熱痙孿症:大量出汗,口喝,引發肌肉痙孿(俗稱抽筋)。
日射症:直接太陽底下曝曬,引起腦細胞受損。
熱衰竭症:脫水過多,缺失鹽分,年邁。
熱射症:高溫下體力消耗太多。

預防:
(1)、合理安排活動時間,早出晚歸,避開正午炎熱的時間。行前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不要帶著不好的心情或者工作壓力參加活動。
(2)、頭部降溫,短時散熱。參加活動,穿著能散熱的合適衣服。穿越途中,盡量用水把帽子浸濕,進行適當頭部降溫。在烈日照射不到的地方行走時,及時把帽子去掉短時散熱;
(3)、休息選點,避曬通風。穿越途中,長時間的休息,休息點要選擇能避開烈日曝曬及通風良好陰涼的地方休息。休息的時候要快速卸下背包,取下帽子,解開衣袖與領口紐扣,挽高腿褲,快速散熱。
(4)、注意行走節奏,避免過度疲勞。少量、多次、科學、合理,及時補充水分及含鹽食物,適當配搭一些含豐富電解質運動飲料。
危機處理
(1)、解衣、通風,脫離高溫環境。(帶少量冰鎮飲料與冰塊)
(2)、給予患者多次飲用清涼飲料或者電解質飲料,及時補充水分。
(3)、把患者的雙腳抬高,在頭部適當位置塗抹清涼油,風油精,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救急行軍散等防暑葯品。 (4)、患者清醒後,看恢復情況是否繼續行程,不適由專人陪同,及時送醫院。

十八、失溫
(什麼是風感溫度?什麼是高空風?什麼是中心體溫的部位?參考:人體的中心體溫是36.5-37度,手腳表面是35度)
導致失溫的原因: 衣物寒濕、體表風冷、飢餓、疲勞、年老體弱。
失溫的症狀:感覺寒冷,四肢冰冷,持續發抖,臉色蒼白,記憶減退,語言不清,肌肉不受意志控制,反應遲鈍,性情改變或者失去理智,脈搏減緩,失去意識。
參考溫度: 40度-推薦的重溫體溫
37度-正常
35度-有失溫症兆,發抖。
33度-嚴重,意識模糊。
30度-無針刺感覺意識
28度——死亡
危機處理:
[推薦記住兩個字即可避免失溫——「勤快」,熱了——脫!冷了——加!濕了——換!]
(1)、保持體力,停止活動或者緊急扎營,不斷進食高熱量食物。
(2)、脫離低溫惡劣環境,及時脫下寒濕衣物,更換保暖溫暖衣物。
(3)、防止繼續失溫,協助重獲體溫,進食熱糖水。
(4)、保持清醒,給予消化熱食,平卧往睡袋裡丟熱水瓶或者施救者體溫傳導。
(5)、意識迷糊,狀態嚴重者,採用40度溫水浸泡。
(6)、失去意識,人工呼吸,40度以下溫水從肛門大腸灌洗方式直接中心重溫。
(7)、切勿喝酒,切勿按摩四肢。

十九、高山反應
海平面的標准大氣壓為760毫米汞高,空氣中的氧含量約為21%。
通常海拔超過3000米即為高海拔地區,一般人到這個高度就開始有高山反應了。
高山反應是因為地勢增高,氣壓降低,空氣中的含氧量隨著氣壓降低而降低了,使氧氣不能充分進入人體血液,導致高山反應。不同的個體,不同的氣候環境,反應各有不同。關鍵是每個人的適應不同。以前上到6千米都沒有高山反應,並不能代表這次你上個4千米也沒有反應。
主要症狀:頭昏,耳鳴,嘔吐,口感差,不想進食,昏昏嗜睡,微發燒。嚴重者反應遲鈍,呼吸急速,情緒不安,精神亢奮,記憶力減退,出現幻覺。
預防:
(1)、控制每天上升高度,每天上升高度盡量控制約700米左右。
(2)、行程合理,勿過渡疲勞。(編者:有多名山友反應,控制負重問題很重要。)
(3)、大量喝水,飲食均衡。
(4)、勿早睡,勿動腦,輕微活動,主動適應。
(5)、睡眠充足,除非很需要,盡量不要服食葯品。
危機處理:
(1)、供吸氧,快速下撤,盡快下撤到海拔較低處,脫離高海拔地區。
(2)、患者休克,優先處理,注意失溫等並發症。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