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帶什麼
⑴ 戶外運動需要什麼裝備
1、帳篷
一般分三季帳、四季帳和高山帳。按使用人數可分單人、雙人、三人、多人帳。一般戶外店普遍銷售的是三季雙人帳,即春夏秋普通休閑露營活動常用,結構分雙層、單層帳。
雙層帳外賬防雨,內帳透氣,在夏季天晴可不加外賬,阿爾派妮因此雙層帳越來越普遍。帳桿分玻璃纖維桿和鋁合金桿以及碳纖維。
2、背包
根據容量分小型背包30升以下,中型背包30-45升、大型背包45-80或更高。根據目的地攜帶的裝備選擇背包。一般周末兩到三天的野外露營活動,45-60升的背包合適(帳篷、防潮墊可外掛置頂)。
戶外中大型背包一般都有良好設計的背負系統,使背負重量均勻分散到背上和腰上,並可調節。背負系統好壞是衡量背包好壞的重要因素。
3、睡袋
普通氣候條件可以用杜邦棉或其它棉的睡袋,根據溫標(睡袋保暖溫度的指標)選擇睡袋。在高山或高寒地區以高質量的羽絨製成的睡袋較好,一般1.5-2公斤的充填絨量即可。
羽絨睡袋因容易壓縮,體積、重量都小,越來越受歡迎,但價格也較貴。防潮墊或氣墊:物理防潮墊或充氣睡墊,用於與地面潮氣隔離,保持體溫及睡眠質量。
4、炊具與餐具
野外炊具一般指爐頭和燃料(氣罐)用於野外煮食燒水,攜帶非常方便。爐頭分油爐和氣爐,氣爐搭配氣罐較為常用。油爐又稱萬用爐,配合煤油、白汽油等使用,但價格貴,並且需要經常清理維護。餐具包括適用不同人數的套鍋、碗、刀叉筷子。
5、登山鞋
登山與野外行走,全方位對腳部提供良好的保護與緩沖,大大減緩疲勞。分登山鞋、徒步鞋,還有根據目的地型的其他功能鞋。
⑵ 戶外運動一般要帶些什麼裝備
戶外運動和收入沒太大關系的,只要你有時間和一點點資金就可以了。
剛開始的時候需要買一個背包300元,一個帳篷200元和一個睡袋200元,有條件可以買個灶頭和氣罐150元,指南針,地圖也不可少,再買點食物和水就可以去簡單的戶外探險了。找半無人區或郊區嘗試徒步探險,露天野營。掌握一些基本的行走,負重,宿營,生火等基本戶外知識。第二個階段就可以添加一些繩索,刀具,登山鞋,和創口處理葯品,去無人區和簡單山區,嘗試攀登,長途跋涉,找水源等技能。熟練後可以再添置沖鋒衣,冰鎬,釣具,燒烤用品,去一些深山和湖區做深層次戶外探險了。
戶外運動以鍛煉身體,和陶冶心靈為主,千萬要注意安全,注意不要去貿然涉險。
⑶ 去戶外玩應該帶什麼
戶外運動服裝搭配技巧4種戶外場合搭配指南

情景一:登山
一件具備了防風防雨、透氣排汗的沖鋒外套是必不可少的。裡面一般要配一件保暖性能很好的夾克,如果覺得夾克過於硬挺,可以選擇柔軟的抓絨上衣。專業的戶外運動褲上一般都設有兩截拉鏈,分別滿足各種氣候條件下的需要。褲腳也有一條豎式拉鏈,不用脫掉登山靴就可以輕而易舉地脫掉多餘的褲節。
黃色沖鋒衣、黑色夾克、深藍色雙肩戶外背包;褐色印花T恤;灰色迷彩戶外運動褲、灰色腰包、灰黃雙色登山鞋;黃色護目鏡。
藍色沖鋒衣、褐色登山鞋、灰色遮陽帽灰色夾克;桔色格紋襯衫、卡其色戶外運動褲、檸檬色戶外旅行包。
情景二:徒步
遠足和耐力跑都需要配備輕便兼顧透氣性的運動夾克,應對不同的天氣狀況,感覺炎熱時候可以脫下夾克,這樣裡面就有必要配備一件有防紫外線功能的襯衣,至少也要是長袖襯衣來抵禦陽光的直射。穿林涉水總要有雙舒服靈活的運動鞋,再有一頂既能防曬又能預防小蟲掉進脖子里的帽子就很成功了。
黑色夾克、灰色polo衫;黃色印花T恤、卡其色戶外運動褲;檸檬黃色背包;灰色徒步運動鞋。
藍色夾克、灰色襯衫、黑灰色兩棲運動鞋。黑色戶外運動褲、黑色遮陽帽、灰色腰包。
紫色夾克易折疊,簡單保暖,防潑水;左:卡其色戶外運動中褲輕薄快乾;右下:深灰色徒步鞋穿著舒適,乾爽透氣。
情景三:出海
帆船或是遊艇已經不是多麼奢侈的運動了,陽光沙灘、親近海洋,是度假的首選。航海夾克都具備防風防水的功能,裡面套一件防潑水的輕薄短風衣也可以保暖。Polo衫、沙灘短褲加帆船鞋是出海的黃金組合,紅白藍永遠是航海Look的基礎色,不管條紋還是格子亦或是印花,只要有這三種顏色為基調就能准確地捕捉到航海主題的精髓。
黃色夾克;褐色夾克、卡其色短褲;灰色polo衫;棕色框護目鏡;藍色皮帶;白色休閑鞋。
白色夾克、紅藍雙色格紋襯衫、藍色印花短褲、紅藍雙色休閑鞋。黑色旅行包。
紅色航海夾克防風防水,保暖性很好;棉麻紅白藍格紋短褲質感舒服,色彩經典;右邊:藍色休閑皮鞋皮質柔軟,穿著輕便。
情景四:郊遊
這組搭配既不是去爬山也不是去出海,就是專門為去郊區散心的人設計的。一般郊區都比城市氣溫低一些,早晚溫差也會相對明顯。所以准備一件皮質夾克或者一件粗線毛衫就顯得很實用了,裡面的衣服可以根據當地的情況作增減。粗獷的仔褲和皮靴的組合也能應付各種惡劣的環境。
土黃色翻皮夾克、棕色編織皮帶、棕色皮靴白色夾克、藍色格紋襯衫、藍色牛仔褲、褐色背包。
淺藍色開衫毛衣、米黃色麻質襯衫、粉色牛仔褲、棕色皮帶、藍色針織背心、卡其色帆布鞋。
深藍色夾克質感堅挺,簡單防雨;左邊:黃色休閑褲褲里細節印花點綴;棕紅色皮矮靴經典靴形,結實耐磨
⑷ 戶外旅遊需要帶什麼
【必須攜帶】
1、身份證、學生證/軍官證、銀行卡等
2、葯品:暈車葯、感冒葯、止瀉葯、創可貼、維生素等個人常備葯品。
3、防曬霜、潤唇膏、墨鏡和帽子以免強紫外線灼傷皮膚和眼睛。
4、備一些干糧、水果和零食
5、洗漱用品,換洗衣物(看日出風大,平均氣溫早晚3度左右,白天15-20度左右。要帶上沖鋒衣或棉衣,白天拍照時盡量穿艷麗的顏色)
6、旅遊鞋、徒步鞋、登山鞋都行
7、消毒濕紙巾會讓出行更方便
8、最好帶1大包1小包,大包用來放旅途中不用隨身攜帶的物資(可用拉桿箱代替),小包用來放需隨身攜帶的物資(相機、紙巾、零食、水等)
【特別注意事項】
1、穿著適合戶外休閑活動(帶換洗衣服,洗簌用品,防曬用品,帽子太陽鏡和光源)。
2、海島活動特別要注意安全,島上最缺乏蔬菜水果,吃飯貴,多帶些好吃的上島!
3、沿途嚴禁丟不可降解的垃圾,一經發現,直接海里喂魚,哈哈。
4、此活動如遇暴雨、台風、地震等特殊情況而取消,領袖戶外的mm會通知參加的隊員。
5、露營的朋友帶上露營裝備(背包、帳篷、睡袋、防潮墊等)。
6、請隊員們根據自身的身體健康狀況,來選擇報名適合自己的活動。
⑸ 野外求生時候需要帶什麼東西
背包100L : 預算5000人民幣 預計20到30kg【也就是40到60斤】 時間預計3年准備 地方中國的深山老林求生 放鬆心情 鍛煉自己;
帳篷:【去野外鍛煉的極品東東啦】去野外有目的,有目標,就不要天天睡帳篷了,特別是在濃密的森林或叢林!
睡袋:【溫度低,在野外拉練,生病的情況下,就如雪中送炭!】
吊床:【晚上在森林裡,絕對不能睡在地上【要有帳篷有驅蛇葯驅蟲葯,你就別浪費錢了】吊床加蚊帳,下雨加防水雨布,加上火!!
用網狀的吊床還能捕魚,睡網狀的吊床不好睡的時候,在上面加上你的防潮墊,絕對舒服很多】
防水雨布:2×2米【雨布一般結實的,就像路邊擺攤的篷布,或者車上的篷布,或者加錢定製【在淘寶,買廠家的精品軍用防水布】
透明農用油布:1.5×3米【在農村的孩子都知道或者都玩過,城市的人也知道,就是那個蔬菜大棚的透明塑料】;
水壺:【搞個軍用水壺就行了,帶飯盒的那種,要有背負系統[也就是帶子]這樣的水壺絕對在應急中的精品啊!
腰包:防水 裡面放鋁飯盒 鹽50克 糖50克 壓縮餅干2包 油50毫升 創可貼2貼 膏葯2貼 一次性打火機一個 打火石一個 感冒葯2粒
蛇葯
一小瓶凈水葯片10片
清涼油一瓶 花露水20毫升
酒精20毫升 烈酒20毫升 酒精棉花一團 心心相印衛生紙一小包 超市一次性塑料 ;
袋大一 個中一個小一個 魚線鉤 若干 蠟燭一小塊 肥皂四分之一塊 應急保溫毯 7米的 傘繩 腹瀉葯 戶外火柴 小放大鏡;
口哨 加上應急葯品就差不多了。
應急包希望永遠不要用上【人還活著的前提下】【別看腰包里的東西多,你要知道我所說的,就絕對能放進去】20×20×10的長寬高 ;
指南針:【讀過書的人都知道,它的作用。去野外真的不知道路了,不知道目的地了,它給你個方向{注意地球是圓的,你有可能走回原地。
繩索:20米 芯繩100米 【我們都是普通人,懸崖的高度,看著都害怕,別說攀爬下降啦{有經驗的就沒什麼啦}繩索功能強大,強過你的想像,前提是你會使用它,所以你要在平時的時候,閑得無聊的時候,看看視頻學學,很有用的不騙你。芯繩也就是細繩,作用更有用了,安營紮寨,捕殺動物,陷阱啦.
線鋸:一條【重量也就100克左右,帶上吧,會有用的時候】
鋁飯盒:倆個【煮飯,燒水,做菜各一個】
刀具:一大一中一小 多功能刀具一把刀我就不說了,呵呵!
農用短木柄鏟子一把:【為什麼是農用的,因為所以就是農用的,方便實用,在野外實用第一】
手錶:2個 【防水 很重要,唯一有文明的時間感覺 很重要】
手機:【進入地區就下電池。出來或者你出事了,在有信號的地方,它能打電話】
背包:底層放壓縮睡袋,邊上豎著帳篷,再放自製防水袋【裡面裝內褲一件,襪子一雙,長褲一條,襯衣一件】再放壓縮餅干8包,再 放衣服自帶【上下衣服裡面穿的衣服 3套,內褲多一件,襪子多2雙】,再放食品自帶,再放洗漱用品自帶
【油鹽糖 麻辣鮮】:油500毫升 鹽500克 糖200克 麻辣鮮4包
主食:2斤大米 方便麵3包 香腸20根 奶糖15粒 巧克力15粒 糖果20粒 茶葉15克 咖啡小包裝3包
副食:在天上地下水裡找
再放:二鍋頭1瓶,花露水1瓶,清涼油2瓶,紅花油1瓶,酒精一瓶【200毫升】
再放:香煙4包 衛生紙小包【也就是手帕紙5包】
再放:蛇葯,香皂,肥皂,洗衣粉150克,魚線鉤若干,蠟燭2根大的,一次性打火機1個,葯品【自己備】
再放:雨衣 針線包
再放:手電筒一大一中一小【電池若干,頭燈一個】熒光棒4個
再放:野外求生書籍【沒事的時候看看解悶】
再放:防水袋36L的 【帶上2×2米的,倆個 蚊帳和漁網通用的 網紋】
再放:小孩救生圈【放了氣的,你不帶也沒關系,它在你過河的時候,裝備背包,絕對不會打濕,應急的時候做水袋】
再放:鞋【自己准備,錢的預算,不好說,看個人的】
在放:罐頭魚 罐頭肉【帶不帶看你自己,我們帶的東西已經夠重了】
再放:超市賣的 保鮮膜
身上帶自己定製做的軍牌【簡稱狗牌,人名 身份證號 戶籍】你死了好人後人知道你是誰!!!呵呵!
人在走得時候 頭上戴戶外偏光眼鏡 身上帶刀 帶打火石 帶口哨 帶水壺 帶酒壺【裝100-200毫升烈酒】,
帶3個塑料瓶【一大倆小,注裡面不裝任何液體】
身上背著背包,背包外掛防潮墊,雨具 背包外面的小包 裝超市的塑料袋【裝幾個 看情況】
所以的裝備,都要你自己看著辦,自己准備
如果有錢 請帶上照明彈或信號槍 這都是能 可以買到的 與強大 多數 肉食動物 狹路相逢 它有用哦
一直在補充根據在什麼地方帶什麼,不帶什麼,自己考慮!
註:麻辣鮮 知道它是什麼東西的人,帶上他你學 貝爾格里爾斯 的時候你加點麻辣鮮 你吃得跟他比,你吃的就是山珍美味!
註:葯品是你保命的!
註:所以裝備自己備以上給你參考!
註:以上還有沒想到的地方還要加!
⑹ 戶外徒步需要帶什麼物品
戶外徒步所需攜帶物品:
(1)一個背包
(2)一雙舒適的鞋子,最好是登山鞋
(3)兩根登山杖
(4)護膝一對
(5)其他雜物包括魔術頭巾、水杯、手套、帽子,襪子,遮陽帽,眼鏡等
(6)沖鋒衣褲、速乾衣褲、內衣褲
(7)帳篷、睡袋、防潮墊
(8)灶頭、套鍋
(9)雨衣
(10)醫用器械篇
葯箱/包,紗布,棉簽,膠帶,止血貼
(11)醫用器械篇通訊
1、手機(最常用的聯系方式、信號最關鍵、在野外經常沒用)
2、對講機(團隊活動中很管用的裝備,前後呼應,在一定范圍內逛街也很實用)
3、gps(全球定位系統,專業的玩具,可以幫忙定位、定線路、防迷路)
4、求生哨攜帶方便,也可作為團隊聯系方法
⑺ 戶外需要帶點什麼工具
開越野車、鴨嘴帽、戶外休閑鞋、
最主要的還是要看你是什麼的戶外活動。根據活動而定
⑻ 戶外活動需要帶些什麼東西
看你是去登山、徒步、露營……具體做什麼,帶的東西不一樣,不過一些基本裝備還是一樣的。
好裝備是生命保障
「好裝備關鍵時能救你的命。」2002年就開始醉心戶外運動的陳小刀,對戶外裝備有著相當「深刻」的看法。陳小刀第一次參加驢友活動時,當時的一名老驢就告訴他「好裝備關鍵時能救你的命」,他當時並不完全相信,認為太誇張了,但隨後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讓他明白了這話的分量。
那是陳小刀的第三次出行,遭遇了陰冷的雨天。 「一起出行的驢友因為衣服濕透感冒了,我卻受益於透氣排汗性能好的衣服而倖免。」陳小刀說,這看起來是一件小事,但如果那天迷路了,困在山裡,那麼濕透的衣服帶來的後果恐怕就不僅僅是感冒了。
河南戶外救援隊隊長、資深驢友歲月無聲認為,進行戶外運動時,環境越惡劣,越能體驗到好裝備的重要,「比如,專業的登山鞋可保護我們的雙腳和腳踝,排汗保暖的內衣能使我們身體保持乾燥,防風透氣的沖鋒衣褲能防止大風帶走我們的熱量。」
歲月無聲特別強調說,出行時,一定要在背包里給急救包、救援繩留下位置,葯品可以根據目的地的具體環境來准備,救援繩既能在危險地段起保護作用,也可以在發生事故後起到急救作用。「我們救援過的很多遊客,如果隨身攜帶了繩子,也許根本就不會被困。」
新驢必備的基本裝備
認識裝備的重要性是每一名驢友的必修課。河南省一戶外運動俱樂部負責人吳可給記者列出了一份裝備名單——登山鞋、背包、帳篷、睡袋、防潮墊以及速乾衣、沖鋒衣等戶外服裝。
登山鞋是所有登山裝備中最優先考慮采購的裝備,它是你行走攀爬的基本保障,帳篷、睡袋和防潮墊是進行戶外運動的最基本的裝備,沒有這個就沒法露營。背包看似不重要,實際卻是必需品,因為好的背包都擁有非常科學的背負系統,可以解放你的雙手,減輕背部的壓力。
對於選購時的注意事項,鄭州市一戶外用品店老闆月光建議說,以登山鞋為例,買登山鞋時,一定要綜合考慮它的用途、重量、抗水性。輕便鞋一般適用於傳統路線,其緩沖力及重量已足夠,它的特性就是輕便、舒適、快乾、易穿著。這類登山鞋鞋底較軟,用黏合劑黏合,鞋子透氣性好,舒適,適合背負輕便的重量,行於步道良好的山區。而一旦到了崎嶇山路較為困難的地形,就需要穿上硬底登山鞋了,這種鞋強調腳踝的支撐力、鞋底的穩定度,可適應惡劣條件。
「購買登山鞋時,最好選擇比平常穿的鞋大一個碼或半個碼,腳後跟內要可伸進一個手指頭。同時要確認腳後跟與鞋是不是緊貼,登山鞋穿上舒服與否,要以踢到前面和後跟時不感到疼痛為標准。」月光說。
戶外用品店老闆劍飄香建議說,戶外裝備可以逐步添加,比如速乾衣、沖鋒衣、抓絨衣、頭燈、爐具、軍刀、對講機等。
選購戶外用品三大法則
如何選購戶外用品一直是驢友們熱議的焦點話題,也是各大戶外論壇經常置頂的主要話題。記者采訪了軍刀、野駱駝、全裝備、紫月、春夏等多名資深驢友,把他們的經驗歸納整理為「三大法則」,供讀者參考。
一是不求最貴,但求最合適。
好裝備是健康乃至生命的保障,但最貴的不一定是最合適的,這要根據你的出行目的地來確定。買裝備是拿來用的,不是用來炫耀的,付出比普通裝備高幾個級別的金錢買極限裝備,又沒有什麼機會去極限地區,這就是一種浪費。
二是同類產品較多時,最好別買最便宜的。
最貴的不一定是最合適的,最便宜的也最好別去碰它。俗話說「一分價錢一分貨」,選購戶外裝備時,同類產品較多時,最好不要選擇最便宜的那一種。「最便宜的裝備可能會給你帶來一種心理暗示,讓你在出行時面對惡劣環境不太自信」驢友紫月說。
三是要分批購買,不需要一步到位。
再復雜的路線也不可能一次都遇上所有的惡劣環境,因此,不要總想著一步到位。
資深驢友們指出,好的裝備只意味著適合自己的裝備,是需要個人實踐慢慢體會的,不可能一步到位。
更多有關戶外運動的問題可以登陸:中國萬景網的論壇進行查詢!
⑼ 戶外爬山需要帶什麼吃的
方法/步驟
1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之一就是供給能量。因此我們在准備食物的時候以主食為主。如全麥麵包。(最好不要帶甜點)
帶一些巧克力,它可以迅速補充能量。(天熱時可以選擇巧克力豆)
准備一些便於攜帶的蔬菜和水果。(蔬菜水果一定清洗干凈)如黃瓜、西紅柿、蘋果、柑橘。可以及時補充身體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運動時排汗會丟失電解質,需及時補充微量元素)
可以帶一些鹹菜以補充微量元素,但一定適量食用,避免需要大量飲水,造成心臟和胃腸的負擔。
對於很多朋友喜歡帶一些肉類食品,在這一點上我覺得戶外爬山運動時不宜多吃肉類食品,首先如果天氣過熱肉類很容意變質,食用後造成腹瀉。另外,運動會使人體產生大量乳酸,(人體本身是呈弱鹼性的)使人感到疲勞。如果這時繼續攝入酸性的肉類食品,不利於身體的恢復。所以建議攝入碳水化合物和蔬菜水果這些鹼性食物。
忌飲酒、食用辛辣食品、油炸食品和高糖高鹽零食。
用餐忌過飽,給腸胃造成負擔。切記用餐後不要馬上登山或下山,要休息最少30分鍾後才能運動。避免運動中出現岔氣。
飲水的問題。應盡量不喝各種飲料,諸如碳酸飲料(我經常明知故犯)、果汁、過甜的運動飲料(雖然運動飲料可以及時補充電解質,但糖含量過大。不宜在運動時補充)之類。要喝白開水,或者礦泉水,或1%的淡鹽水等,以去熱除暑,及時補充體內由於大量出汗而丟失的鈉。
忌喝冰水(又是我的軟肋)。因為平時人的體溫在37度左右,經過運動後,可上升到39度左右,如果飲用冰水,會強烈刺激胃腸道,引起胃腸平滑肌痙攣、血管突然收縮,造成胃腸功能紊亂,導致消化不良。(如果遇到有山泉水,不要馬上喝。可放置一段時間再飲用)
忌一次大量補充水。要遵循少量慢飲的原則。每次相隔時間不要過短,10-15分鍾為宜。
最後千萬注意用完餐,和喝完水後垃圾不要亂扔,放到垃圾袋裡,然後放在指定垃圾箱里。大家千萬要注意環保呦!
⑽ 戶外燒烤要帶什麼
一、食品
1、素菜:玉米、小鏝頭、年糕、麵包片、韭菜、藕片、棉花糖、生菜(生菜包肉)、青椒、花菜、香乾、臭乾子、蘑菇、茄子、土豆、黃瓜、皮蛋、胡蘿卜等。
2、葷菜:秋刀魚、鯽魚、雞翅、牛肉、羊肉、五花肉、排骨、香腸、*腿腸、各式魚丸肉丸、雞珍、黃花魚、魷魚、墨魚仔專、蝦等。
二、工具
燒烤鏟(翻轉食物)、餐巾紙、濕紙巾、調料瓶(空瓶)、碗、木炭、竹簽、牙簽、小毛刷、水果刀、錫箔紙、報紙、筷子、助燃劑、網架、燒烤叉、盤子、手套、紙杯、桌布、垃圾袋、扇子、燙傷葯等。
三、調料
辣椒粉、孜然、調和油、鹽、屬燒烤醬(汁)、海鮮調料、大蒜、姜、蔥花、五香粉、蜂蜜、番茄醬、胡蘿卜醬、甜面醬、醬油、沙拉醬等。
四、水果
梨、菠蘿、香蕉、木瓜、蘋果、哈密瓜等。
五、飲料
可樂(去油膩)、礦泉水、橙汁、涼茶、啤酒等。
(10)戶外帶什麼擴展閱讀:
食物不要在外面放太久。食物被放置在外面過久,會造成細菌大量繁殖。應確保食物從冰箱中拿出來後2小時內就吃完。如果戶外溫度超過32℃,就要縮短到1小時。建議戶外燒烤時帶個便攜冰箱。
避免交叉感染。在加工生肉和煮熟的食物時,要確保使用單獨的砧板、器皿、鉗子和盤子。任何接觸過生肉的器具在再次使用前都應徹底清洗,或使用清潔的器具,避免交叉感染。
腌制減少致癌物。預先腌制食物不僅能讓食物更入味,而且在燒烤時能抑制潛在的致癌物雜環胺的形成。美國癌症研究所研究顯示,腌制可以讓燒烤中形成的雜環胺減少92%~99%。
燒烤前徹底清洗烤架。這樣能減少燒烤過程中產生煙霧等致癌物質。
先預熱。燒烤前先將烤爐預熱15~25分鍾,既能使烤盤、烤架達到合適的溫度,還能起到殺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