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戶外夜景 » 戶外攝影介紹

戶外攝影介紹

發布時間: 2020-12-05 14:46:51

戶外攝影應注意些什麼問題

戶外攝影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忌陽光直射
亮麗的陽光提供良好的照明條件,使景色有生氣,色彩飽和,並為使用高速快門和小光圈提供了條件。但是強烈的陽光也會帶來問題,最為突出的是它那耀眼的光線會使被攝人物睜不開眼,同時,高角度的直射陽光還會在人物臉上造成濃重的陰影,顯出皮膚皺紋,損害人物的形象美。所以在戶外拍照,應多讓陽光從側面照射被攝者,忌臉部直接面向太陽。

二、忌人物與有色環境過近
在明亮的光線照射下,物體的反光會增強,在這種情況下,人物應盡量遠離那些色彩明艷的景物(如新油漆好的建築物的外牆、大型遮陽棚等),否則那些景物的色彩會映射到人物身上,造成偏色。

三、忌頂光時人物站在水泥地上拍照
因為水泥地表面較平整,且顏色淺淡, 會形成較強的反射)亡,這種自下而上的"腳 光",往往造成一種恐怖效果,應盡量避免。

四、忌立於樹旁拍照
光與影相輔相成,光愈強,影愈深。當人物站在樹旁拍照時,陽光時常會把樹葉投影到人物身上、臉上,造成斑駁的陰影,有損於畫面的美感。

五、忌忽視濾光鏡
在戶外無雲的藍天下,所有避光處都帶上藍色色罩;而在暮日的輝光映照下,所有的景色都染上了一層橙紅色。在如此環境中,若想讓攝得的景色保持原有的色彩,就必須在鏡頭前裝上相應的濾光鏡,在前一種情況下可選用淡紅或琥珀色的濾光鏡,在後一種情況下可選用淡藍色濾光鏡。

六、忌採用高速片
在晴空烈日下,光線強度已很高,若再採用高速片,往往會迫使光圈收到極小,或無法使用較慢的快門速度。這些情況都會給攝影創作帶來某些方面的限制。

七、忌胡亂補光
在明亮的日光照射下,景物會有很強的反差。為避免反差過大,運用輔助光進行輔助照明是有效的,但要掌握好分寸,既要避免輔助光過亮,也要避免露出輔助光的痕跡(如出現與主光相反的投影)。

八、忌完全依賴自動曝光檔
不少攝影愛好者在戶外拍照喜歡使用自動曝光檔,殊不知這種自動曝光檔只能處理一些普通的情況,而遇到陰陽面各半或逆;光等情況便會變"傻",所以還得見機行事,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曝光調整。

九、忌逆光直沖鏡頭
在光線很強的情況下拍攝逆光照,要防止光線直沖鏡頭,否則很容易產生光暈現象。

十、忌穿反光過強的服裝
在強光下拍照,被攝者如穿反光強的服裝(如白襯衫、發光尼龍做的服裝等),會變得雪白一片或產生大塊輝斑,使衣服質感難以表現。

② 戶外攝影怎樣選景才有高大上的感覺

1、了解裝備
首先,攝影愛好者要熟悉你的手機攝像頭是怎樣工作的,並了解它的局限性。通常情況下,手機攝像頭都具有一定的快門速度范圍和固定光圈,用戶需要對它們有足夠的了解,才能通過調整ISO等來對獲得最好的曝光效果。
2、使用攝影應用程序
現在手機有很多攝影應用程序來幫助使用者克服設備的限制。例如,蘋果的iOS系統的Camera+ 和Camera Awesome應用程序,有網格工具、色階、圖像編輯和曝光、對焦控制等功能。他們不僅能提供各種各樣濾鏡,還有介面幫助使用者快速上傳和共享圖片到社交媒體網站。
3、曝光要准確
只有曝光准確,攝影愛好者最終才能獲得好的照片效果,這不論對於手機攝像頭還是數碼單反相機都是一樣的。一張曝光不正確的照片,即使使用再強大的編輯應用程序和過濾器,照片曝光情況也不會改變。所以在拍攝時要尤為注意正確曝光,不要寄託於後期再來做特效。
對於手機攝像頭說,在戶外等光線充足的情況下往往能拍攝出較不錯的照片,但也要耐心地地尋找最合適的光線。而當在陰影處等光線不足的條件下,可以用白紙反射光線,或使用手電筒及其他手機屏幕作為補充光源,利用所有的知識,盡量獲得最佳的光線。使用智能手機的閃光燈只能作為最後的手段。
4、構圖是王道
手機拍照與任何專業設備拍攝一樣,都要構圖問題。

③ 麗江戶外攝影有哪些較好的介紹下

直接去麗江,在那裡找家工作室.他們會為你量身打造和安排.

④ 室外人像攝影都有哪些種

室外人像拍攝技巧( 本人摘自新浪博客網友「力的博客 」)

人像攝影是攝影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室外人像攝影更是攝影中最簡單同時也是最難把握的主題之一。因為室外人像拍攝不僅要展現出被攝者的個人氣質,同時也要表達拍攝者本人的意圖,更加考驗了拍攝者對周圍環境的把握取捨能力。今天我們就簡要介紹一下室外拍攝人像的技巧,希望能夠給大家的拍攝帶來一定的幫助。

一、准備工作

人像拍攝有多種風格,現在比較受歡迎的、也比較流行的是虛化背景的風格。而如果你想拍攝出這種風格的照片的話,那麼對數碼相機則有一定的要求,就是大光圈。

在拍攝室外人像的時候最好能夠帶上反光板,因為反光板是進行補光、消除人物臉上的陰影、增添人物眼神光的重要工具。有了它,拍出來的照片效果就會大不相同。

二、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

人像的拍攝在時間、地點的選擇上比較講究。通常情況下,晴天的上午9點到11點和下午3點到5點都不錯。選擇拍攝時間,有兩方面原因:一個是光線,太陽在斜射時亮度適中,不像中午的烈日下容易產生難看的陰影。另外,柔和的陽光下人物的表現也會相對好一些,拍攝出來的照片顯得更加自然。

三、人像攝影的美姿技巧和構圖

所謂構圖,即使在特定的畫面景物內,安排各種拍攝要素,以達到表現訴求對象的效果。通常有三種常用的構圖模式:特寫、七分身和全身。拍攝構圖時候要注意主體人像和周圍環境的搭配,主體的人物要在整個照片中至少佔據五分之一以上,因為我們拍攝的的人像照片,若人物占據比列過小,會導致整張照片中的風景變得喧賓奪主,這點喜歡拍攝人像的攝影愛好者們要特別注意。

人像攝影的目的就是把人拍美。所以,如何修飾被拍攝對象,是對攝影者的一個考驗。現在我們就介紹幾種以姿態造型來改善塑造人物的形象的方法。

對於臉型較胖者,可以適當採用頭紗等小飾物來遮擋,同時也可以提高相機機位。
對於脖子較長的被攝者,也應當提高機位,讓被攝者手扶下頜。
對於尖下巴的人應該使用高機位,被攝者低頭的組合方式拍攝。
拍攝大眼睛者,應該調整被拍攝者的角度,小眼睛者近量靠近鏡頭。
對於相貌較難看者,應當盡量避免拍攝特寫和近照。
最後,我們特別向攝友們介紹一下陰天室外拍攝人像的注意事項。

許多人認為陰天里不適合拍攝人像,其實這個觀念並不正確。雲層較稀薄的明亮陰天,由於光線散射得相當柔和,反倒是最佳的攝影氣候。而在雲層沉厚的陰暗天,或是氣候變化迅速的陰天,才會真正對攝影者形成較大的技術挑戰。

想拍好陰天里的人像,至少要注意到以下幾個方面。

讓人物穿著較活潑、鮮麗的衣服,來避免陰天時的灰暗感。
讓人物處於較深色系的背景前,膚質會顯得較白、較亮。
若您的相機有陰天白平衡的項目,那麼拍攝時可以設定在陰天白平衡的項目,這樣能夠避免拍攝出的照片有偏藍的感覺。

⑤ 攝影基礎知識的介紹

瞬間曝光留下下千姿百態,方寸之間容納千言萬語。用自己手中的照相機留住一個個美好的瞬間,留下一個個難忘的回憶,是很多校友的美好心願.
為此,一些朋友已經品嘗過很多失敗和成功的甘苦.但是對更多的朋友來說,攝影似乎還是非常神秘的,可望卻不可及。

一幅成功的攝影作品需要將攝影技術和藝術完美結合起來。攝影師應該是個"雜家"。
在這塊版面上,將向朋友們介紹有關攝影的一些知識。若朋友們在攝影中遇到問題,可來信告之,我們會有針對性地予以解答。

照片上的影像是怎樣產生的?
凡是拍過照片的朋友都知道,一幅完美照片的誕生,需要經歷一個復雜的工藝過程。
影像的形成過程可用下圖表示:

1. 拍攝曝光
首先,攝影人員必須通過相機的鏡頭將如詩如畫的風景、多姿多彩的景物記錄在相機內裝的膠片上。這一步就是通常所說的拍攝曝光,是攝影全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這時的膠片上存在著肉眼看不見的影像被稱為"潛影",顧名思義就是"潛在的影像"。

2.負片的沖洗
拍攝完的膠片必須要經過沖洗加工才能將潛在的影像變成可見影像。沖洗膠片的工作可由專業沖擴店完成,也可自己來完成。如果使用的是彩色負片,在經過顯影、漂白、定影等工序後,可以看到,膠片上留有一個和原景物明暗相反,色彩互補的影像,通常,我們把這個影像叫做"負像"。帶有負像的膠片被稱作"底片"。

在這里提醒朋友們注意:
膠卷是一種不同於畫家、作家所用各種紙張的特殊記錄材料。在沒有經過沖洗加工之前,這種材料是不能在亮室打開的,這時打開也看不到任何影像。而且,如果此時打開暗盒,會使你的前期拍攝結果毀於一旦!

別小看小小的底片,只有它的質量好,照片上的影像才可能好。沖洗好的底片,一定要保持它的清潔,防止沾上臟物和被劃傷。因此,濕底片在乾燥時,要涼在清潔的環境中,不能讓塵埃粘到膠片上,更不能隨便用手或抹布等去捋底片,這樣容易在膠片上留下指紋或造成劃傷,沖洗好的底片不要裸露在外,應裝在專用的底片袋中保存,以免沾上灰塵。因為一旦底片上有劃痕,會在照片上留下為深色條道,底片上有臟物,會在照片上留下相應的白色影像。
3.印片或放大
看到負像不是攝影的最終目的,要想看到和原景物明暗及色彩一致的影像,還需要通過擴印機的鏡頭,將小小底片上的負像放大到所要的尺寸,曝光印放在彩色相紙上。放大時,可以對畫面進行裁剪,可以對色彩進行校正,可以多張復制,還可以復製成不同的尺寸。印片後,照相紙上留下的也是肉眼看不見的"潛影"。

4. 相紙的沖洗
相紙的沖洗和負片的沖洗方法基本相似,但不完全一樣。沖洗之後, 相紙上會出現和原景物明暗一致、色彩相近的彩色影像。
攝影過程涉及到許多具體的技術問題。如拍攝條件的把握、顯影條件的控制等等,每個環節都不能忽視,因為它們都會影響畫面的質量。

相機的使用和維護

相機是高精度的設備,經久耐用、可靠。如果你操作正確並適當保養,相機會很好地為你服務。但是,如果你不好好對待它,它常常會使你處於很尷尬的境地。因此,在使用相機時,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你的照相機。
以下注意事項希望朋友們予以重視:
1.不要嘗試用手打開全自動相機的鏡頭蓋。只有在開關處於開啟狀態時,鏡頭蓋會自動打開,開關關閉時,鏡頭蓋會自動關閉。
2.如果相機有日期顯示模式,在電池沒電之前不要取出電池,因為日期功能需要電池供電以保持連續。
3.全自動相機應使用帶有DX碼的膠片,購買膠片,要確保暗盒上帶有DX碼標記。如果裝入了無DX碼的膠片,感光度將自動設置在某一個數值上,而不管膠片的真實感光度是多少,因而可能引起曝光不正確。
4.使用和攜帶相機時,要十分小心,不要摔、砸相機,避免強烈震動、沖擊或擠壓。當在摩托車、汽車、船、飛機等上攜帶相機時,應使用厚墊子保護它。使用三腳架時,一定要立穩,特別要防止三腳架被踢翻或被大風颳倒。
5.避免將相機放在裝有衛生球的衣櫃內,或含有能嚴重損害相機的化學葯品的實驗室中。應存放在涼爽、乾燥通風良好處。絕不能用諸如塗料稀釋劑、酒精或苯清洗相機。
6.如果將相機從低溫的戶外拿到溫暖的室內,水氣會在相機內外冷凝成水滴。在帶相機進入溫暖的室內時,應將相機裝在盒子或塑料袋中,使相機的溫度逐漸變化。在溫差降低後,再打開袋子。
7.一般相機正常工作的溫度范圍是40℃—— -10℃,要注意避免相機長時間置於高溫、高濕環境中,如夏日的汽車中。
8.滲透到相機中的污物、泥土、灰塵、潮氣、有害氣體或鹽水會損壞相機,使它不運行。在海濱要防止相機與含鹽的潮濕空氣接觸,要防止相機濺上任何液體和雨水。當相機遭雨淋、或接觸濕氣,應將水擦掉,涼干。
9.更換電池時,應同時更換掉所有舊電池,不能混用不同品牌、不同類型、不同商標的電池,或新舊電池混用。請勿破壞電池、或給電池充電,也不要將電池放在火上烤,因為這樣會引起電池漏電、自熱、爆炸等。電池應按指示的正負極裝好。
10.絕不要嘗試拆卸相機。
由於鏡頭質量對於成像質量的好壞影響很大,但同時它也是最嬌嫩的部件之一。所以它的使用和保護就更為重要。
首先,要保持鏡頭的清潔。

當你把相機掛在脖子上的時候,鏡頭一定要加鏡頭蓋或透明的UV鏡,藉以保護鏡頭不被塵土、油污或其他碎屑所沾污,也不至於不小心把指紋留在鏡頭上。不要把鏡頭不加蓋就和其他物品堆放在一起,不要隨意用手觸摸鏡頭,或讓質地較硬的物品接觸到鏡頭,更不要養成隨手亂放的習慣。因為鏡頭臟了,會使影像質量下降,比如,用滿是灰塵的鏡頭拍攝的影像會顯得反差低,模糊不清。如果鏡頭上有指紋的話,會在在印好的照片上忠實地反映出來。在你的攝影包里,應該備有鏡頭刷、氣吹子(也稱洗耳球)、鏡頭紙等等,如果發現鏡頭臟了,用專用鏡頭刷可以除去塵土等乾性物質,而油污、指紋則需要用專用清洗劑和專用軟布擦拭。千萬不要用堅硬的東西去刮,那樣不僅清潔不了鏡頭,反而會給鏡頭造成更大的損傷——劃道。輕者要送去維修,重者就要報廢。

另外要注意的是,鏡頭一般是用玻璃製作的,每個鏡頭組中的鏡片的軸心、鏡片與鏡片之間的位置都是經過精心設計和排列的,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防止鏡頭受到強烈的震動、磕碰,以免鏡頭玻璃的破裂或移位,從而影響成像質量。當你把相機架在三腳架上時,這種問題極易發生,要多加小心呦。

照相機的類型及挑選

在攝影器材市場上,有許多款式的照相機和附件可供選購。而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相機屬於貴重物品。也許,最初為選購相機奔忙是令人興奮的,但也是使人畏懼的,尤其是在作出的選擇被證實為是一個非常浪費的錯誤選擇之後。因此,奉勸朋友們購買相機時,應根據實際需要和經濟情況來決定機型,不要盲目購置附有很多"多餘功能"的高檔相機。
盡管一部分廠商曾經試圖生產單一的、可以滿足所有攝影需要的照相機,但結果是令人遺憾的,沒有一款照相機能作為理想的精品來滿足所有的攝影需求。因此,要麼你要根據已經選擇的照相機所能承擔的工作,來限定你從事的攝影工作,要麼,你要購買幾個不同類型的照相機,用來滿足你可能會遇到的所有的需要。
照相機的類型很多。按照畫幅的大小,相機可以分為大型相機(如照相館用的座機,可用於拍攝散頁片)、中型相機(如120相機,用於拍攝6cm′6cm、6cm′9cm等的畫幅)和小型相機(如135相機,用於拍攝24mm′36mm大小的畫幅)。按取景方式可分為同軸取景(單鏡頭取景)和旁軸取景(取景器位於鏡頭的上方或斜上方)兩大類。按曝光自動化程度分類,可分為手動、半自動和全自動(人稱"傻瓜")相機。
目前,家用相機以135型相機為主流機型。從使用經驗來看,135型相機由於體積小,攜帶輕便,取景調焦方便,使用的彩色卷片沖洗擴印都比較方便,且相機的品牌很多,中、高、低檔次的都有。可依自己的需要購置。

如果僅僅用於拍攝紀念照或為旅遊而隨身攜帶,可購置旁軸取景的135相機。這類相機有全自動、半自動和手動幾種,一般帶有閃光燈,可在較暗的環境下使用。這種相機操作相對比較簡單。如果要用於藝術創作,還是要購買中檔以上的單鏡頭反光相機,但不能是"傻瓜"型的。應該有手動調節裝置,以便根據創作的需要人為地控制曝光量、景深等。有條件的話,還可配上用得著的不同焦距的鏡頭。
在眾多的品牌中要作出具體選擇時,建議大家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 該款相機具有哪些功能,這些功能是否正是你所需要的?主要關注的技術問題有:取景方式、調焦機構的工作方式、鏡頭的焦距測光與曝光模式、卷片模式及閃光模式等。
2. 使用是否方便?
3. 是否有相應的系列配件?如有無能和機身相配的不同焦距的鏡頭,介面合適的濾光鏡,以便在需要時添置。
4. 價格的否合理。
在確定購買某一款機型後,要仔細挑選:
1. 外觀檢查:不論是金屬外殼還是塑料外殼以及皮革都應是平整的,無劃痕、無變形、無磨損痕跡。鏡頭和機身的連接應是牢固且緊密的。後蓋和機身也應該是嚴絲合縫的。沒有反復拆卸的痕跡。

2.鏡頭檢查。鏡頭的質量直接影響成像質量,挑選時要格外留意。如果鏡頭是可以拆卸的,可以拆下來,如果是固定的鏡頭,可以將快門速度設在B門檔,打開後蓋,將鏡頭對准亮處,用透射光查看鏡頭上是否有霉點、較大的氣泡、裂紋、劃道等。還要用反射光從側面檢查鍍膜有無傷痕。相機的光圈葉片應該是收放自如的,不能有銹跡,油漬。調整光圈時手感應該是平滑的,不能太澀。
3.檢查調焦裝置:調焦時,調焦環應該讓人感覺有一點兒阻力,但不發澀,而且是均勻的。取景器中的影像應是清晰明亮的。如果是自動曝光相機,應使遠近不同的景物分別處於取景器中心,試試自動調焦系統是否反應靈敏。手動調焦系統,應將調焦環上無限遠的刻度線對准基線,在旁軸取景器中觀察,無限遠處的影像應該在取景器中心完全重合,在單鏡頭反光相機取景器中的裂像應該是對齊的。對近距離的物體進行調焦時,可用皮尺測量景物與相機的距離,檢查調焦環上的刻度是否准確。
4.檢查曝光裝置:打開後蓋,對不同亮度的景物拍攝曝光,如果是全自動相機或自動曝光相機,應試試自動光圈和自動快門的反應,手動曝光的相機要檢查一下景物亮度不同時,測光表的顯示數據是否有變化,用不同的快門速度曝光時,聽一聽快門開啟的時間是否有區別,。
5.帶有閃光燈的相機,要檢查閃光燈,在確認電池完好的前提下,將閃光燈開關置於"ON"處,待充電指示燈亮起時,按下快門,閃光燈應該閃亮,連續試幾次,並且注意閃光燈的充電時間間隔,不應太長。
6. 檢查輸片結構等機械裝置:自動卷片的相機,在裝好膠片後,拍攝曝光後,應能自動卷片。手動輸片相機,在輸片時,應感到有一定的拉力。計數器工作應正常,開蓋時,應自動回零。
7.顯示屏檢查:對於全自動相機,要裝上電池,看看屏幕上是否有顯示,按照說明書操作一遍,檢查一下顯示的符號與操作的結果是不是相符。
最後提醒朋友們,以上的挑選方法應得到銷售人員的許可,不能鹵莽行事,以免招來麻煩。

養成持握照相機的好習慣

首先,在拍攝取景時,不論要拍攝的畫面是橫向的、還是縱向的,都必須要使取景器邊框的底邊和地平線平行,否則,拍攝出來的房子、樹木、人就像要倒的樣子似的。

正常建築(圖),東倒西歪的亭子(圖)

另外,使用相機拍攝時,要用雙手把握相機,以橫握相機為例,一般是用左手心托住相機,左手大拇指和食指調焦,用右手食指按壓快門。盡量使相機處於靜止狀態,按壓快門時,要屏住呼吸,動作要輕。若用力過猛,相機可能受到振動,膠片上記錄下來的影像就可能模糊。可將肘部夾緊身體,或將相機放在堅固穩定的物體上,如三腳架上,膝蓋上,也可以靠在柱子、牆壁上,尤其在使用快門速度比較低時,最好找一個支撐點,否則,很難得到清晰的結果。
使用三腳架時,千萬不可大意的是,攜帶型三腳架上放置了相機之後,常常頭重腳輕,遇有刮風時,有翻倒的可能;人走過時,有可能被絆。因此,應做到人不離相機。從三腳架附近經過的車輛等有比較大的震動時,也會使影像不清晰,這一點要予以注意。
再有,不要用手握住變焦頭,因為變焦時鏡頭要前後移動!
手指和頭發以及相機背帶等物不要觸及鏡頭、自動調焦窗口、感測器窗口、閃光燈等,也不能擋在這些部件前面,因為這樣會使照片的某一部分因被遮擋,而無法記錄影像,也會弄臟鏡頭,從而影響照片上影像的清晰度。

相機鏡頭被遮擋--照片示意圖

關注攝影過程中人眼的適應能力

瞬間曝光留下千姿百態,方寸之間容納千言萬語。幾乎所有的人都希望用自己手中的照相機留住一個個美好的瞬間.但是,也許有的朋友注意到了,有些場合,我們看起來感覺光線很明亮,可拍攝下來的影像卻相當暗;有的景物,在人眼看來色彩鮮艷奪目,拍攝到畫面上卻面目全非。這是為什麼呢?
大凡拍過照片的人都知道,如詩如畫的風景、多姿多彩的動體是經過相機鏡頭後記錄在感光膠片上的,這純粹是一個物理化學過程。而我們的視覺感受卻不那麼簡單,既有人眼的生理功能在起作用,也有記憶功能和心理因素的影響。因此,對景物的感覺就不及膠片那麼"客觀"。人的視覺所具有的這種特點被稱之為"視覺適應"。 往往由於人們對這種"視覺適應"的"熟視無睹",致使在某些情況下引起攝影的失誤。
"視覺適應"表現在很多方面。
首先,表現為"亮度全面適應"。例如,人從室外走入室內,常常感到室內和室外景物一樣亮。但是,如果用與室外拍攝相同的光圈和曝光時間來對室內景物進行拍攝,卻會發現,室內的照片因曝光不夠而顯污暗。這是因為,當人進入室內時,室內的低照度會引起人眼瞳孔的擴張,靈敏度提高,使進入人眼的光量成倍增加,多時可達十幾倍,因而意識不到光照的變化。這就是人眼?亮度全面適應"。而膠片卻不具備這樣的調節功能。因此,從攝影的角度來看,由於人眼的調節幅度很大,往往不能正確估計光照的實際強度,這是對攝影不利的。解決的辦法是,在 按下快門之前,要用測光表測光,對相機的光圈和速度做出必要的調整,以補償膠片所不具有的"亮度適應"。
相應地,對於色彩的感受,也存在"色覺全面適應"的現象。表現在對於不同照明條件,如日光和燈光、晴天和陰天、早上和黃昏,雖然光源的光譜成分發生了變化,但是由於人眼視網膜上感光細胞的靈敏度所具有的自我調節功能,使人眼看不出物體色彩的有多大變化。加之人對物體在白光下的顏色是有記憶的,因此,當光源有所改變時,心理作用致使人們對物體色的變化不易察覺。這時,千萬要記住的是,膠片可沒有這樣的適應能力,因此,要根據光源的不同,選擇不同種類的膠片,或使用相應的濾光鏡。否則。會出現不同的偏色。
視覺適應的另一表現為"局部亮度適應"。例如,視野中有一個相當亮的物體,對它長時間的凝視後,由於視網膜上這一局部的感光細胞疲勞,靈敏度下降,在將目光移到另一個淺色反光表面時,就會給我們留下一個該物體的暗的"後像"。反之,注視一個黑色物體後,將目光移到另一個淺色反光表面時,就會給我們留下一個該物體的白?後像"。隨著靈敏度的再次調整,後像會漸漸消失。若長時間凝視的是一個彩色物體,則在目光轉移到另一個平面時,就會產生一個和該物體色彩相反的"後像",如凝視的是一個紅色的物體,它留下的後像的顏色近乎青色,這種現象稱為"色覺局部適應",也稱"色後像"。
認識這種適應的實際意義在於,如果長時間凝視一幅畫面,再觀察下一幅畫面時,前一幅畫面的"後像"會疊加在後一幅畫面上,對其亮度和色彩產生影響。這一點,可謂有利有弊。在第二幅畫面出現之前,在前一幅畫面中展現與其互補的色彩,會令第二幅畫面的色彩顯得更鮮艷。而在為照片校色時,則要盡量避免長時間注視一幅畫面,防止因視覺疲勞造成靈敏度下降,對色彩判斷失誤。

第三種視覺適應稱作"旁側適應"。 在彩色攝影中,視覺的"旁側適應"也是應該引起重視的。在畫面中,如果相鄰的面積為不同的亮度或顏色,人眼視網膜上不同部位感光細胞的靈敏度調節,會使視覺發生變化。其規律是,亮的物體在暗背景上顯得更亮,暗的物體在亮背景上顯得更暗(參見圖1);前景物體的色彩會向著背景的補色方向變化。參見圖2、3、4。圖1表現的是正常的人臉膚色,圖2是在紅背景下人臉的膚色,很明顯,膚色偏向紅色的補色--青色;而圖3中,藍背景下,人臉的色彩偏向藍色的補色--黃色。因此,在拍攝人像時,一定要有意識地注意背景色對人臉膚色的影響。

圖2
圖3
圖4
←圖1

http://www.szxy.org/art/photo/disc/zhangming/fr.htm

⑥ 戶外人像攝影技巧

戶外人像攝影技巧:

  1. 由自己選擇焦點。

  2. 始終對焦在眼睛上。

  3. 用大光圈來獲得淺景深。

  4. 盡量不要用小於50mm的焦段拍攝人像,使用70mm或更長的焦段。

  5. 用RAW格式拍攝 。

  6. 隨身攜帶灰卡以調整白平衡。

  7. 避免陽光直射。

  8. 在陰天拍攝時要更加小心。

  9. 利用反射光。

  10. 使用現有的反射光。

  11. 了解F16准則。

  12. 從家裡帶一張床單和一些夾子。

  13. 不要讓無關緊要的景物進入畫面。

⑦ 戶外攝影常識有什麼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冰雪消融,鳥類也開始傲遊在藍天之上,或者春水之中。這時候正是廣大攝友拍攝的好時節。尋找一個良好的野生狀態,沒有人類破壞的環境是拍攝鳥類的最好的場所和地點,北方草甸和沼澤之中是拍攝鳥類的好去處,南方的叢林和湖泊也是不錯的選擇。耐心的等待1-2個小時。接著就的拍攝你想要的照片
出行拍攝照片,很多比較狠的攝友弄的裝備和驢友相似,帳篷,睡袋、登山鞋、酒精燈等等。不但麻煩而且還不安全。其實拍攝如果不是專業的拍攝鳥類,可以在城市周圍的公園和旅遊景點拍攝,只要早起或者晚歸避開遊客高峰期就可以拍攝到好的照片。如果很想拍攝與眾不同或者更加專業的照片那麼就要付出更大的辛苦,和其他專業攝影師們交流地點的選擇,找個好的熟悉環境的向導,帶上必要的設備,還有萬萬不能忽視的GPS。
6個戶外拍攝的常識
1. 時時刻刻留意你相機里的儲存卡是否已經滿了,因為抓拍鳥類基本都是瞬間稍縱即逝,不要因為沒有額外空間而損失難道的照片!
2. 多預備一些空間比較大的儲存卡,現在的儲存卡價格很便宜,多備儲存卡或者帶上一個筆記本電腦。
3. 額外的望遠鏡頭。在拍攝鳥類時一般只帶一個高倍的望遠鏡頭就可以,但是如果有一個額外的機身或者望遠鏡頭會更方便,而且不會因為臨時故障讓拍攝計劃擱淺。
4. 確保你的相機里的電池電量是充足的。不要以為節省一點就使用不充足的電池,這樣會因小失大。
5. 將使用完的電池進行標記與沒使用的電池區分開(應用於可充電電池),而且要充足的配備閃光燈電池。
6. 還有一些是我們必要的裝備
。額外電池
。額外的存儲器卡片
。蓄電池充電器
。 USB-USB微型纜繩
。軟的布
。鏡頭打掃灰塵的刷子
。無指的手套
。前燈或手電筒
。塑料袋(為保護您的相機在雨中或泥濘的沼澤地上跪坐時應用)。
其實以上這些也談不上什麼,主要是一些經驗,都是「預想立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備充分些這樣才不會手忙腳亂,才能拍攝更好的照片。

⑧ 戶外攝影注意事項

一、忌陽光直射亮麗的陽光提供良好的照明條件,使景色有生氣,色彩飽和,並為使用高速快門和小光圈提供了條件。但是強烈的陽光也會帶來問題,最為突出的是它那耀眼的光線會使被攝人物睜不開眼,同時,高角度的直射陽光還會在人物臉上造成濃重的陰影,顯出皮膚皺紋,損害人物的形象美。所以在戶外拍照,應多讓陽光從側面照射被攝者,忌臉部直接面向太陽。二、忌人物與有色環境過近在明亮的光線照射下,物體的反光會增強,在這種情況下,人物應盡量遠離那些色彩明艷的景物(如新油漆好的建築物的外牆、大型遮陽棚等),否則那些景物的色彩會映射到人物身上,造成偏色。三、忌頂光時人物站在水泥地上拍照因為水泥地表面較平整,且顏色淺淡,會形成較強的反射)亡,這種自下而上的"腳光",往往造成一種恐怖效果,應盡量避免。四、忌立於樹旁拍照光與影相輔相成,光愈強,影愈深。當人物站在樹旁拍照時,陽光時常會把樹葉投影到人物身上、臉上,造成斑駁的陰影,有損於畫面的美感。五、忌忽視濾光鏡在戶外無雲的藍天下,所有避光處都帶上藍色色罩;而在暮日的輝光映照下,所有的景色都染上了一層橙紅色。在如此環境中,若想讓攝得的景色保持原有的色彩,就必須在鏡頭前裝上相應的濾光鏡,在前一種情況下可選用淡紅或琥珀色的濾光鏡,在後一種情況下可選用淡藍色濾光鏡。六、忌採用高速片在晴空烈日下,光線強度已很高,若再採用高速片,往往會迫使光圈收到極小,或無法使用較慢的快門速度。這些情況都會給攝影創作帶來某些方面的限制。七、忌胡亂補光在明亮的日光照射下,景物會有很強的反差。為避免反差過大,運用輔助光進行輔助照明是有效的,但要掌握好分寸,既要避免輔助光過亮,也要避免露出輔助光的痕跡(如出現與主光相反的投影)。八、忌完全依賴自動曝光檔不少攝影愛好者在戶外拍照喜歡使用自動曝光檔,殊不知這種自動曝光檔只能處理一些普通的情況,而遇到陰陽面各半或逆;光等情況便會變"傻",所以還得見機行事,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曝光調整。九、忌逆光直沖鏡頭在光線很強的情況下拍攝逆光照,要防止光線直沖鏡頭,否則很容易產生光暈現象。十、忌穿反光過強的服裝在強光下拍照,被攝者如穿反光強的服裝(如白襯衫、發光尼龍做的服裝等),會變得雪白一片或產生大塊輝斑,使衣服質感難以表現。
採納哦

⑨ 麗江明遠戶外攝影俱樂部的介紹

雲南省麗江明遠戶外攝影俱樂部成立於2009年,經麗江市民政局注冊登記並批准,是麗江市唯一一家非盈利性戶外俱樂部,直屬麗江市委社科聯,管理機關為麗江市民政局。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