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戶外常規
㈠ 幼兒戶外活動幼兒教師需注意什麼
1、教育幼兒活動前衣著整齊,衣服束在褲子里並系緊鞋帶,以防摔跤 2、教育幼兒懂得安全要點,明白什麼是危險並說明防範措施。 3、教導幼兒正確運用活動器具以自製玩具。 4、教導幼兒不在擁擠、有坑洞、潮濕等場地進行活動。 5、教育幼兒游戲中不可隨意藏入無人照顧的地方。 6、教育幼兒在游戲中勿推擠、拉扯、互丟東西。 7、玩繩子時,教育幼兒不可將繩子套住脖子。 8、玩爬網活動,要求幼兒攀爬時要雙手抓牢,不推別人
㈡ 怎樣寫幼兒園戶外活動指導要點
戶外活動 一、戶外體育活動 (一)對幼兒的要求和保教人員工作要點 對幼兒的要求 保教人員工作要點 1.穿寬松的衣褲及合腳的鞋子,不穿有繩子的衣服,女孩活動時不戴頭箍等。 2.在快速奔跑時,不低頭猛沖,以免與別人碰撞、摔傷;不推搡別人;追逐跑和上、下樓梯時不手拉手;運動時和別人保持適宜距離;不用運動器械揮擊別人等。 3.游戲人數較多時,要學會在旁邊等待;在交換游戲場地時,要按游戲線路行走;夏天天氣炎熱時,知道選擇在樹蔭等陰涼處活動;不擅自離開集體等。 1.穿運動服、平跟鞋,不披散長發。 2.加強對幼兒的觀察與指導,選擇便於監護的適宜位置,隨時走動巡視,適時指導幼兒活動,確保每個幼兒在自己的視線范圍內,謹防意外。發現幼兒有危險動作時要及時制止,並進行必要的安全指導和安全教育。 3.活動前要加強對活動場地的巡視、檢查,不遺漏每一個角落,及時發現場地是否有安全隱患,如發現問題,及時上報、處理。 4.注意動靜交替,科學安排運動量,防止突然運動或劇烈運動造成的拉傷、扭傷或身體不適等。 5.保證足夠的戶外體育活動時間。 (二)常見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問題一幼兒參加戶外體育活動時間不足,陰雨天氣不組織戶外體育活動 解決策略: 1.合理安排戶外活動時間。要保證每天不少於2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既不宜集中,也不宜過於分散。過於集中,孩子易於疲勞,失去興趣;過於分散,孩子則不能充分活動,達不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目的。 2.不同季節不同安排。夏季不宜在強光下進行戶外體育活動,尤其避免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之間組織幼兒長時間在戶外進行高強度的體育活動,防止中暑和紫外線灼傷。夏季戶外活動的時間也不宜過長,每次活動控制在30分鍾左右,還要做到動靜交替,活動一段時間後,可在陰涼處休息。冬季日照時間短,戶外活動宜安排在上午9點之後、下午午睡起床後。 3.陰雨天堅持開展戶外活動。要利用幼兒園自身場地的特點,充分利用走廊、門廳、長廊、屋頂平台等,合理安排每班活動場地,保證陰雨天時戶外活動正常進行。 問題二體育活動內容單一,幼兒興趣不高 解決策略: 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選擇適宜的活動內容,做到體育活動游戲化。 問題三活動器械不夠豐富,不符合幼兒年齡特點 解決策略: 要根據幼兒的發展需求和年齡特點,提供數量充足、種類豐富、功能各異的活動材料,讓幼兒自由選擇。還應根據幼兒的實際發展需要,自製體育器械。 問題四體育活動安排隨意,無計劃 解決策略: 要有計劃地進行體育活動。每次活動前,必須圍繞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階段制定計劃,保證體育活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問題五保教結合不到位,保育工作跟不上 解決策略: 1.及時增減衣服。 2.掌握好運動量。 3.關注個體差異。 4.准備活動與放鬆活動。 5.運動前後適宜補水。 問題六幼兒運動常規差,容易出安全事故 解決策略: 建立良好的安全活動常規。活動前,向幼兒交待活動的規則和有關安全事項,盡可能預計到可能出現的不安全因素,針對活動中可能存在的危險,提前向幼兒提出活動要求。活動中,時刻注意觀察幼兒的行為及動作,發現危險時注意保護和制止。活動結束時,和幼兒一起總結討論活動中出現的不安全現象,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二、戶外活動 (一)對幼兒的要求和保教人員工作要點(同「戶外體育活動」) (二)常見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問題一幼兒在戶外活動中缺少「自由」 解決策略: 集體活動與自由活動有效結合。在戶外活動中,除了有意識地組織一些集體性的游戲、體育活動之外,還應給幼兒一些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不能讓幼兒處於教師高控之下。同時自由活動不能「放羊」,應通過投放不同的器械,讓幼兒自由選擇器械進行活動,在自由活動中真正做到自主活動、共同進步。 問題二場地不能合理充分的利用 解決策略: 要有效利用幼兒園各塊場地,盡量做到活動中每班有各自的場地。還要合理布局場地,按不同內容劃分好各個區域,以安全、不互相干擾為宜。要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戶外活動環境,利用平整清潔的場地、醒目整齊的標志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三、早操 (一)對幼兒的要求和保教人員工作要點 對幼兒的要求 保教人員工作要點 1.動作到位、有力。 2.精神飽滿,態度認真。 1.做好早操前的各項准備。包括音樂、場地(如:清理場地積水等)及幼兒(入廁、喝水及衣著等)。 2.根據年齡特點編排不同的操節,做到結構合理。 3.精神飽滿,動作準確、有力度、有節奏,進行鏡面示範。 4.主、配班教師站位恰當。 (二)常見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問題一教師帶操時動作不規范、力度不夠 解決策略: 教師應為幼兒做好表率作用,帶操時動作必須准確、到位、有力度、有節奏。 問題二教師帶操時忽略與幼兒的互動、交流 解決策略: 1.教師帶操時要關注幼兒,發現幼兒動作不規范或注意力不集中時,要用眼神、語言及肢體動作等提醒幼兒,並適時予以糾正。 2.對幼兒早操中的進步,要及時給予鼓勵。此外,教師還要特別關注有特殊需要的幼兒。 3.關注個別幼兒。對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或內向的幼兒提供個別化的指導和支持。 四、注意事項 遇到惡劣天氣,如大風、霧霾等對身體有害的天氣,嚴禁在戶外進行任何形式的活動。
㈢ 幼兒園組織戶外體育活動有哪幾種方法
幼兒園體育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
按照不同的分類標准,幼兒園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有多種分類方式。比如,按照體育活動地點的不同,我們可以把它分為園內體育活動和園外體育活動,或室內體育活動和室外(戶外)體育活動;按照體育活動組織的嚴密程度和教師指導方式的不同,我們可以把它分為正規性體育活動和非正規性體育活動。
按照幼兒在園一日活動中參與體育活動的時間和內容的不同,我們通常把幼兒園體育活動的組織分為以下幾種形式:
1.早操活動
這里所指的早操活動,並非是一般意義上所指的晨間體操活動,而是做操和晨間其他體育鍛煉活動的總稱;在天氣晴好的情況下通常要求在幼兒園戶外場地上進行(遇雨天,可在教室內做操,或利用走廊開展體操和小型游戲活動;在天氣炎熱或寒冷的季節,有條件的幼兒園可在專門的體育活動室中進行);活動時間約半小時左右,且要求每天都按時進行;其活動的形式大多採用集體(如集體做操等)和自選活動(如利用運動器械,尤其是利用各種小型器材進行的小型多樣的體育游戲和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具體內容和形式可參見本章第三節內容中「幼兒早操活動的設計」部分)。這種活動方式在全面鍛煉身體、養成幼兒良好的身體姿態、培養幼兒自覺參與和積極參加身體鍛煉的良好習慣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堅持每天做操,還有利於培養幼兒持之以恆.不怕寒暑等良好的意志品質,井能有效地提高幼兒機體對環境的適應力,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
2.體育教學活動
體育教學活動(傳統意義上的上課)是幼兒園體育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它通常採用集體(全班或小組)教學活動的方式;在無特殊情況(主要指下雨或天氣過熱、過冷)的條件下,亦要求在戶外場地上進行;體育教學活動並非每天都進行,在現今的幼兒園中,各年齡班的體育教學活動一般每周安排l~2次,並大多採用游戲的方式來進行。
3.戶外體育活動
對戶外體育活動的理解,我們不能籠統地認為戶外體育活動泛指在「戶外」進行的體育活動。如果這樣理解,容易與上述兩類活動混為一談。首先,與戶外進行的「體育教學活動」相比,這里所指的「屍外體育活動」,是指非正規性體育活動,一般來說,它並不強調活動組織的嚴密性,且教師大多採取間接指導的活動方式來組織和實施活動,而「體育教學活動」作為一種正規性體育活動則往往比較強調活動組織的嚴密性,且教師主要採取直接指導的方式來組織和實施活動。其次,與戶外進行的「早操活動」相比,早操活動一般有兩部分活動組成,一是做操(這是早操活動中較為固定的常規內容),二是晨間其他體育鍛煉活動。從活動形式和內容上分析,「早操活動」中第二部分的活動實際上是這里所指的「戶外體育活動」的組成部分(可以稱之為「晨間戶外體育活動」),但「戶外體育活動」在時間的安排上更為靈活,其活動形式更加多樣,活動內容也更為廣泛。
戶外體育活動也是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重要組織形式;在正常情況下,戶外體育活動必須在幼兒園戶外場地上進行(遇特殊情況,可利用室內有些專門的「體育活動區域」,如「室內海洋球池」「感覺統合訓練室」等,或專門的室內體育活動場地進行活動)並確保每天活動的時間,《規程》規定:幼兒「每日戶外體育活動不得少於1小時。」在時間安排上,戶外體育活動一般有兩個時間段,一是晨間或上午的某個時間段,二是下午的某個時間段;活動的內容主要是器械運動或利用小型器材進行自主游戲和活動,有時也安排做操(如幼兒午睡後的戶外活動);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但通常採用自選活動的方式。因此,戶外體育活動更能發揮幼兒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也更有利於教師實施因人施教。
除上述基本組織形式外,幼兒園體育活動還有「幼兒體育節」「幼兒運動會」「幼兒遠足或短途游覽」等組織形式。
㈣ 幼兒每日戶外活動時間不少於多少
《幼兒園工作規程》規定幼兒園每日戶外活動時間不得少於2小時?寄宿制幼兒園每日戶外活動時間不得少於3個半小時?幼兒園每日戶外體育活動時間不得少於1小時?
㈤ 幼兒戶外活動有哪些
1.教師告訴幼兒今天的游戲內容。 指導語:今天兔媽媽要帶小兔去采蘑菇,可是有一片樹林擋住了我們的去路,你們有什麼辦法可以過去呢? 2.幼兒想出多種辦法後,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哪種方法最好,最後得出結論:鑽過樹林采蘑菇最好。 指導語:現在就請小兔試著鑽過樹林采蘑菇,如果你鑽過去了,採到了蘑菇,請你告訴我你...是怎麼鑽過去的。 3.教師請嘗試成功且動作正確的幼兒告訴大家是怎麼鑽過去的並示範給大家看,教師小結鑽的動作要領:雙膝彎彎,腰彎彎,低著頭兒鑽鑽鑽。 4.教師請全體幼兒用正確的方法練習,教師隨機指導。 指導語:現在小兔們就可以用剛才學過的方法鑽過樹林采蘑菇了,小兔們出發! 5.幼兒游戲,當幼兒把蘑菇全部采完游戲結束。 三.結束部分 1.兔媽媽表揚認真學本領的小兔,小兔們把蘑菇送給兔奶奶吃。 2.復習兒歌「采蘑菇的小姑娘」。 小青蛙跳荷葉(跳) 目標: 1、學習彈跳的方法,練習跳的動作。 2、能配合手臂和腿的動作進行跳躍; 3、喜歡參與活動,能遵守游戲的規則。 准備:1、在室外選擇較平整的場地,用粉筆或其他記號筆在地上畫若干類似荷葉的圈。 2、運用呼啦圈作為荷葉,可以根據孩子的彈跳能力適當改變圈之間的距離。 過程: 1、准備活動:教師編兒歌《小青蛙》「我是一隻小青蛙,捉蟲本領大,手兒伸一伸,腿兒蹬一蹬,蹲下――找一找小蟲,跳起來――吃掉它!」(活動四肢,鞏固向上跳的動作。) 2、進行游戲:請幼兒分成男孩和女孩。 「青蛙哥哥和青蛙姐姐今天我們要到河對岸去捉害蟲,看誰能從荷葉上跳到對岸。」 ①請孩子從起始線開始,從一個圈跳到其他圈裡,一邊跳一邊說,「小青蛙,要回家,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小青蛙,回到家!」 ②引導幼兒互相學習小青蛙的跳躍動作,說說那一隻小青蛙跳的遠,他是怎樣跳得?(請幼兒個別示範)幼兒集體學習彈跳的動作,了解手臂和腿的動作要配合才能跳的遠。 ③指導幼兒再次嘗試運用手臂和腿的配合進行彈跳的動作,進行游戲《小青蛙跳荷葉》; ④可以根據孩子的活動情況,改變增長圈和圈之間的距離; 3、放鬆活動:《小青蛙游泳》模仿小青蛙的動作進行腿部放鬆活動,(抖腿、捶腿)。 游戲:小雞學本領(跑)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跑的能力,且不與他人碰撞。 2.使幼兒在游戲中感受快樂。 3.能在游戲中充分發展幼兒的智慧、懂得團結起來力量大。
㈥ 以下哪個活動區是不屬於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場的常規區域( )
想一下登高啊,或者是河邊一些危險的場所,都是不屬於幼兒園活動區域的。
㈦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戶外活動常規大班教研
《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明確指出:「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保證幼兒每天有適當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時間」。幼兒園戶外活動是指在教室外組織的幼兒活動和園外安排的活動,戶外活動都是需要在室外進行的。其目的是讓幼兒充分接觸大自然,使幼兒健康快樂成長。那麼,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應如何更加有效地開展戶外活動呢?
一、創設良好的戶外環境,激發幼兒活動慾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又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積極為孩子創設良好的活動環境對現在的孩子是非常必要的。如我園有綠茵如錦的草坪,堅實平坦、寬闊的操場,萬紫千紅的小植物園,綠樹成蔭的小樂園,還有沙池、戲水池、供幼兒跑、跳、鑽、爬、攀的大型運動器械和多功能大型玩具。由於戶外場地環境優美,布局合理,內容豐富,色彩協調,達到綠化、美化、教育化和兒童化的要求,適合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是兒童感到舒適、安樂、愉快。有了這樣良好的戶外環境,就能激發起幼兒的活動慾望。
二、提供各種各樣的活動器材,增強幼兒活動的興趣。
新穎、獨特的活動器材是促使幼兒積極、主動地投入活動的重要因素。我們除了提供幼兒園購置的一些體育器械外,還和家長創造性地製作了一些可供幼兒進行各種動作練習的用廢舊材料製成的玩具,如:零頭布縫制的沙袋;毛線編織成的軟飛盤、流星球;舊報紙卷的紙棒、揉成的紙球;塑料繩製作的毽子、編織的編網拋球;雪碧瓶做成的保齡球、拉上松緊帶就成了跨欄;舊手套縫上毛刺,就能給幼兒互相拋接毛線球。經常變換這些材料,可以保證幼兒參與的興趣,選擇游戲材料時,要給幼兒自由選擇的權利,對於多數幼兒都喜歡的材料,教師在投放的數量上要適當的多一些,增強幼兒活動的興趣。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發展幼兒的能力。
在選擇和設計活動內容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選取既適合幼兒動作發展水平、又是幼兒感興趣的活動,既具趣味性又能體現鍛煉的實效性,使幼兒在有情節有趣味多樣化的活動中得到身體上的鍛煉。戶外活動一般以體育游戲為主,但不忽略其他游戲的穿插進行,如智力游戲、娛樂游戲、民間游戲、音樂游戲等。我班玩過的民間游戲有,「跳圖形」「跳數字」「踢毽子」等,可發展幼兒手、腳動作靈活、協調能力。一物多玩也是幼兒很感興趣的活動,比如把繩子圍成各種圖形可以跳圖形;擺成兩條平行線可當作獨木橋在中間走,當作小溝來跨跳;拿在手裡可以跳繩、跳高、拔河,多種玩法交替進行,幼兒百玩不厭,既提高了玩具的使用,又培養了幼兒的創造能力。
當游戲玩到一定程度時,孩子興趣開始降低,教師要加大活動難度,使活動既有連續性,又富有挑戰性,如在攀爬區玩奪紅旗的游戲中,孩子已學會匍匐爬,側鑽,攀岩等動作,負責該活動區的老師發現,玩這個游戲的孩子漸漸少了,於是提供了墊子,增加了側滾動作;提供了攀繩增加了爬的難度,結果材料投放後,玩的孩子又多起來,游戲內容的豐富和動作的挑戰又使孩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㈧ 幼兒園戶外活動
幼兒園戶外活動實際上是指室外活動。孩子們室外活動可以充分地接受陽光沐浴,可以在廣闊的空間里奔走、跳躍、追逐嬉鬧。孩子們在大自然的懷抱里可以感受天地靈氣,這是在室內得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