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露宿裝備
㈠ 去野外露營需要帶些什麼裝備
1、 徒步登山鞋(適應性強、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幫的,可保護腳踝)
2、 輕便運動休閑鞋(適合一般的郊遊活動,或開車時穿)
3、 運動涼鞋(可當拖鞋穿,夏天徒步也可直接穿)
4、 排汗襪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腳汗,冬天可防凍傷)
5、 普通運動襪(棉的、穿著舒服就行)
6、 雪套(在雪地或者泥濘路段很管用)
三、 帽子、手套、眼鏡
1、 遮陽帽(圓邊的、棒球帽式的、隨便喜好,能擋太陽就行)
2、 抓絨帽(主要是保暖)
3、 薄手套(主要為了活動方便,比如可以拍照等用處)
4、 厚手套(主要是保暖的功效)
5、 眼鏡(運動型的更好一點,主要功能是遮陽,也可以用來擺酷)
個人裝備用品:
一、 背包篇
1、 大背包(短途露營或者長途旅行的必備,以背著舒適且能承重為佳,45-80L不等)
2、 小背包(短途旅行或長途備用,有一定的背負,15-30L不等)
3、 腰包或挎包(長途出行時放隨身小東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壺的那種)
4、 攝影包(根據個人需要,斜挎的比較方便取用鏡頭)
二、 野營篇
1、 睡袋(長途宜帶體積小的羽絨睡袋,節省空間,還有就是根據季節的需要帶)
2、 睡袋內膽(長途旅行不露營的話,只要帶個防臟的抓絨或者棉的睡袋內膽就可以了)
3、 帳篷(普通露營的話,一般的防水抗風帳篷就可以了,長途遠行的話建議帶體積小的輕便的帳篷)
4、 帳篷地席(保護你的帳篷底面,免受磨損)
5、 防潮墊(普通的可以讓你隨時隨地可以坐下躺下,沖氣墊讓你更舒服,)
6、 鋁膜地席(攜帶輕巧方便,必要是時可以作為攝影的反光板)
三、 照明篇
1、 頭燈(可以讓你雙手騰出來,很方便)
2、 手電筒(作為備用的照明,還是比較可靠的)
3、 營燈(在營地用或者在帳篷內用,效果很好)
4、 熒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不要亂扔,不環保)
5、 防風打火機(用處不小,應急時做照明不錯)
6、 防水火柴(也是應急之用)
四、 炊具篇
1、 爐頭(讓你在野外可以吃到熱的東西)
2、 氣罐(配合爐頭使用,注意攜帶安全)
3、 套鍋(有灶台了,沒鍋可不行,燒飯、燒湯、煮麵、煎蛋都靠他了)
4、 小鋼杯(環保用品,喝什麼都可以,早上還可作為洗漱杯)
5、 燒烤爐(自駕車活動可以攜帶的腐化用品)
五、 水具篇
1、 戶外水壺(可以有效的防腐,顏色比較酷)
2、 軍用水壺(帶一個飯盒,這點比較實用)
3、 水袋(野外穿越時或自行車旅行時比較管用)
4、 保溫水壺(冬天出去,喝一口熱水是一種享受)
5、 凈水器(比較專業,對生活質量有要求的人士用)
6、 凈水葯片(攜帶方便,凈水效果一般,但可滿足要求)
六、 通訊篇
1、 手機(最常用的聯系方式、信號最關鍵、在野外經常沒用)
2、 對講機(團隊活動中很管用的裝備,前後呼應,在一定范圍內逛街也很實用)
3、 GPS(全球定位系統,專業的玩具,可以幫忙定位、定線路、防迷路)
4、 求生哨(攜帶方便,也可作為團隊聯系方法之一)
七、 其他篇
1、 登山帳(使用得好,可以節省20%左右的體力,還可做為獨腳架)
2、 洗漱包(用處不說了,井井有條而已)
3、 個人衛生(牙刷,肥皂,毛巾,牙膏,手紙,爽足粉,耳塞,防曬霜,唇膏,發熱貼,指甲鉗,凈水器葯品,個人葯品,)
4、 背包雨罩(不僅可以防水,長途的話,是防塵的理想工具)
5、 背包捆紮帶(可用於背包外掛物件的固定,必要時可連接做保護繩)
6、 地圖(無論是長途還是短途,都用得著的工具)
7、 小快掛(方便在背包上隨便掛取小物件、毛巾、帽子、垃圾袋等)
8、 指南針(野外辨別方向、或迷路後尋找方向的有用工具)
9、 軍刀(覺得男人身上都應該帶一把,小到削蘋果,大到砍數,都可以用)
10、 戶外手錶(可以測海拔、氣溫、氣壓、帶電子羅盤、記時和鬧鍾等功能)
11、 頭巾(即可擦汗,又可做圍脖擺酷、禦寒)
12、 防水袋(保護你的衣物,用品不濕,方便背包內的整理)
13、 證件袋(貼身放重要的證件或錢財)
14、 小型望遠鏡(增加你的視力所及范圍)
15、 針線包(萬一衣物壞了,縫縫補補總是要的)
16、 筆記本(記錄你旅行的心情或帳務的需要)
17、 備用電池及充電器(很多東西用得到電池)
18、 充氣枕(長途坐車或飛機時的理想伴侶)
19、 葯品(感冒葯、消炎葯、防曬霜、好得快、黃連素、止血綳帶、創可貼、維生素葯片、眼葯水、紅花油……根據個人的不同需要攜帶)
20、 備用食品(壓縮餅干、巧克力、牛肉乾、葡萄乾、能量棒……)
㈡ 野外露營需要帶哪些裝備
野外露營需要帶哪些裝備

新驢友對裝備的選購問題大多是關於裝備的細節問題,但是往往這些細節問題會給新驢友以誤導,真正細節問題的探討更適合比較專業的老驢友,新驢友的裝備選擇上只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就可以了。下面就列舉新驢所需要的最簡裝備,列舉的順序是以裝備的重要程度來排列:
1、鞋和襪
鞋就不多說了。一雙能保護雙腳,穿著舒服的登山鞋或徒步鞋可以讓我們走的更遠,走的更好,戶外沒有TAXI,如果有的話那就是你的鞋。所以多花點錢在上面是值得的。當然我們更希望能有物美價廉的東西;襪子的選擇現在似乎很簡單,就是含有COOLMAX材料的復合功能性襪子,可以排汗,保暖,並且由於是功能性產品所以比較耐用,結實得襪子能更好的保護你的雙腳。
2、登山包
出行沒有一個好包包是不可想像的,我們所需要的所有得東西都要依靠他。對於真正徒步或者登山來說登山包的選擇是需要遵循一定原則的,並不是什麼樣的包都可以,如果只是普通的旅遊的話,選什麼樣的包包根本不是個問題,一個旅行袋可能更合適。
對於徒步登山來說,55L的包包可能已經足夠了,太大的包包似乎不是用於戶外的,更多的是用於裝化妝品或者所謂腐敗的物質再或者是一些本不需要的東西。不是我們的包包太大,而是我們的慾望太多了,再大的包包也填不滿我們的慾望。包包的款式也是一個非常熱點的問題,其實差別真的不大,自己喜歡就好。徒步穿越如果包包上有太多的扣件反而不是很好,瘦長,簡潔的設計最好。
3、登山杖
這是我一再強調的東西,他的作用在需要的時候會無限放大,也就是說越艱險的環境,他的作用就越明顯。登山杖在徒步中可以幫助你節省體力,維持平衡,防止扭傷,用處太多。很多驢友對登山杖不是很重視,其實不然,你用心的讓她成為你的兩條腿,慢慢練,最後她會成為你身體的一部分,那個時候你就知道一旦離開了她,你是多麼的思念她。當我用四條腿下山的時候,騎馬的哈薩克小夥子對我側目,因為速度太快了,四條腿飛一樣的奔跑,如履平地。
4、帳篷和睡袋
如果在野外過夜的話,不能少了他們,他的作用是提供一個舒適的休息環境,讓我們充分的休息,同時也為我們遮風避雨。為明天的遠行做好准備。在這兩個裝備上我們選擇的原則是:帳篷要能防大雨,所以他的PU塗層的技術指標就應該在1500MM以上。在帳篷的選擇上要非常慎重,一些休閑級別的觀光帳篷就不在我們考慮的范圍內了,但對於新驢來說一次選購非常昂貴的帳篷不是明智的做法。
睡袋的選擇上比較容易:對於新驢友來說一開始可以買個杜幫棉的睡袋,睡袋的溫標在五度以上,這樣的睡袋體積和重量都比較合適,不要一開始就去買個兩公斤重的棉睡袋,浪費你的錢不說還讓你背的辛苦;等你需要更低溫標的睡袋的時候去買個好點的羽絨睡袋吧。
5、功能性衣服
如果你還希望自己在惡劣的天氣里能自由的活動,或者被迫要在艱難的環境中前進得話,那你就需要幾套功能性衣服,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沖鋒衣,排漢內衣等等。功能性衣服都是用於特定的環境中,例如下雨,大風等,所以如果你不打算經常去這些地方的話,並不一定需要這些裝備,一件雨衣,一件普通的風衣就夠了,對於經濟不太寬余的驢友也是很好的選擇,如果你希望自己能體驗一下那種在雨中行軍的感受,那麼功能性衣服就值得考慮了。對於新驢友來說,不要關注太多技術和細節上的東西,我們需要知道的就是:
A.外套:防雨,防風,透氣,口袋設計合理便於存取東西
B.保暖層:暖和,輕便,便於攜帶
C.內衣:排漢,不會引起皮膚過敏,速干,穿著舒適
6、葯品和工具
把葯品和工具列在最後並不表示他們的重要性不夠,而是因為他們是非常特別的裝備,通常很不起眼,但是他們都是必須的,也就是說無論你是長途還是短途,一天還是多天的戶外運動,葯品和工具都是一定要伴隨你左右的裝備。
葯品要根據自己的體質來攜帶,但是一些常見的葯品還是要帶上。例如治療拉肚子的葯,感冒葯,消炎葯,創可貼,紗布,刀片等。其它的葯品需要根據要去的環境和自身的情況,需要咨詢一下你的醫生。
工具包括許多小玩意:
太陽鏡:過濾紫外線的,高原必須要帶
多功能刀:就帶瑞士軍刀吧
頭燈和電池:照明使用
指南針:以防萬一吧
針線盒:修補衣物和包包等
最後,你可以看看自己的包里到底裝了些什麼,用秤去稱一下,看看有多重,是不是輕了許多,減少你的慾望,你的包包就會隨之而減輕,城市的生活已經壓的我們喘不過氣來,為什麼當我們縱情山水的時候,不卸下你精神和肉體的擔子,放飛我們的靈魂,讓他越來越輕越來越輕。變成一朵白雲和藍天上其它的夥伴們自由的飄盪呢?難道這不是你想要的嗎?
㈢ 戶外露營需要的裝備和注意事項
1.雨衣 2.帳篷 3.超好的背包 4.保暖衣物 5.手電筒 6.防曬霜 7.葯物 8.睡袋 9.戶外運動鞋 10.水壺 11.火柴或打火機 12.帽子和眼鏡 13.食糧(野餐罐頭、麵包、方便麵、餅干、必備。也可以帶些大米,肉串、烤肉、零食等等) 14.附屬裝備(指北針、地圖、眼鏡、浮水衣、防蚊液、橡皮艇、冰桶、濾水器、望遠鏡、烤肉架等) 15.野餐具
還有在戶外野營旅行探險一般應帶兩種刀,一種是小刀,一種是大刀。這里所指的小刀是可以收折的小刀(即折刀)。這種多功能的小刀從一種功能到30多種功能不等。有主刀、開瓶器、小鑷子、獵人鐮刀、鋸子等十多種功能,方便實用。從林生存刀(從林王),是一種多用途的刀具,很適應野外探險旅行。它除主刀外,還有彈弓、小魚叉、哨子、指南針、手術刀、鉛筆、火柴、魚鉤及少量的釣線、鋼絲鋸、創可貼、磨刀石、縫針、別針、開罐器、反光鏡、凈水葯片,另外刀背上有鋸齒,並可組合為鉗刀等。大刀應選擇匕首或彎月型大而重的短刀,刀鋒全長30厘米左右,重量不超過1公斤,末端深入木製柄把中。這種到適於砍柴,並且在危險時刻還可以獵殺動物、剝皮用。
㈣ 野外露營都需要准備什麼
露營裝備:
1、帳篷:選擇結構穩定、重量輕、抗風、防雨性能較強的雙層帳篷為佳
2、睡袋:羽絨或鵝絨睡袋輕便,保暖效果好,但前提是必須保持乾燥,環境條件比較潮濕時,人造真空綿睡袋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3、背包:背包構架應符合自己的身體結構,並有舒適的背負系統(如肩帶、腰帶、背板)
4、生火用具:打火機、火柴、蠟燭、放大鏡。其中蠟燭既可用作光源,又是極好的助燃劑
5、照明用具:營燈(分電營燈和氣營燈兩種)、頭燈、手電筒
6、野炊用具:水壺、多功能野炊鍋、鋒利的多功能折刀、餐具
7、專用工具:指南針、地圖、繩索、折疊鍬、針線、魚鉤魚線、砍刀、照相機
8、水和食品:熱量大的肉類、糖類、脂類、鹽
9、救生箱:解毒劑、消粉、感冒葯、腹瀉葯、雲南白葯、鎮痛葯、紗布、膠帶、綳帶。
(4)戶外露宿裝備擴展閱讀:
露營休息離不開水,近是選擇營地的第一要素。因此,在選擇營地時應選擇靠近溪流、湖潭、河流邊,以便取水。但也不能將營地扎在河灘上,有些河流上游有發電廠,在蓄水期間河灘寬、水流小,一旦放水時將漲滿河灘,包括一些溪流,平時小,一旦下暴雨,都有可能發大水或山洪暴發,一定要注意防範這種問題,尤其在雨季及山洪多發區。
搭帳篷時應盡量選擇在平坦、堅硬的地上搭帳篷。沙地、草地、或岩屑地等排水佳的都是理想的營地。入口要背風,盡量遠離有滾石的山坡。不要在河岸和乾涸的河床上扎營。帳篷四角要用大石頭等重物壓住。帳篷內要保持空氣流通。
如果要在帳篷內做飯的話,要防止著火。為了防止飛蟲進入帳篷,可在帳篷周圍撒一圈煤油。帳篷搭建時,最好朝南或東南面,能夠看到清晨陽光的地方。為了晚上不會太冷,可以選擇在有凹槽的地方搭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露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野外露營
㈤ 戶外露營必備的裝備有哪些
第一住的用品:帳篷,雙層能防雨的,有些便宜的單層帳篷只能防蚊蟲陽關一定不能用。睡袋,根據天氣情況攜帶相應的就可以。防潮墊,這個可以多用,晚上睡覺帳篷用,白天休息用來墊也可以,下雨還支起來擋雨。
第二、吃:這個不多說,高熱量便攜食物,主要是水一定帶夠了。
第三、輔助物品:這個就根據你的出行工具決定,徒步就帶必要的東西,開車可以多帶一點,必須的東西如下,酒精棉簽、創可貼、常規葯品(拉肚子的特效葯一定帶,本人有過慘痛的經歷)、防寒衣物、簡單的洗漱包、電筒、充電寶、打火機、刀、水壺、花露水(防蚊蟲的),下面一些東西可以讓你住的舒服些:便攜工兵鏟(平地神器)、充氣墊、冬天暖寶寶、藍牙小音箱(情調)等等,
有這些就差不多了,時間長帶的東西就多點,
㈥ 到戶外露營要准備哪些基本裝備
露營裝備清單
1、背包:50-80升,腰帶要厚實,肩帶應有襯墊並可調,牌子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適合自己的。背包防雨罩最好也帶上,沒有的話用雨布罩一下也行。背包是露營必備品,因為需要它來將全部裝備裝入,然後才能出發。
2、帳篷:帳蓬是野外最主要的裝備之一,一款帳蓬如果不能防水的話,其後果真是不可想像的。建議能背的驢友用防水雙層帳篷(好重啊),一般海南用單層帳也夠。有了它,你將再也不怕風吹雨打了,只要選妥營地,就可以搭一所臨時的家了。
3、睡袋:中空棉木乃伊睡袋(0℃~5℃)(春秋季夠用,冬天肯定不夠用,不過加一個抓絨的也可以夠用)睡袋具有輕巧、易收藏和保管的特點,我們可依耐寒度來選擇自己需要的睡袋。但對登山者和長途越野旅行的戶外活動愛好者來說,最合適的還是選擇羽絨睡袋。
4、防潮墊:隔寒隔潮。最簡單的是發泡防潮墊,鋁膜、耐磨層、波浪式任選。自動充氣墊性能更好,只要你背得動。(千萬不要少了,不然晚上有你受的)它可以增加絕緣效果,也可以改善身體與地面的接觸感。
5、水壺:78式水壺、laken的一般0.75-1升就行了,也可用同容積的礦泉水瓶代替。
6、雨具:防水透氣面料的沖鋒衣最好,班尼奴賣的那種風衣式的雨衣也行,不要帶很厚的橡膠雨衣。
7、手電筒:GP的手電筒。想解放雙手的可以帶頭燈。備用電池按需攜帶。
8、鞋子的作用:務必准備一雙專業的戶外鞋,鞋子是為了保護腳,標准及以上線路,鞋子第一重要,高腰防滑硬底,鞋買大一號的(大一指或多一點) ,野外多碎石路,鞋底就要厚且硬不要太薄不然容易起水泡,最好是戶外鞋,如是運動鞋,要中底以上的,有水路時可以加帶雙解放鞋或沙灘鞋。
9、食物:吃什麼最關鍵。因為在野外,食物應盡可能簡單而豐盛。為了避免加熱的繁瑣,宜以冷餐為主。例如沙拉、火腿、薰魚、鹹水鴨、茶葉蛋、鹵汁豆腐乾、肉鬆、花生、自製泡菜等,都是既便於攜帶又美味的野餐食品。將這些食物分裝好放進食物籃,出去是沙灘野餐則一定要用保鮮紙包好放進密封良好的容器里,以防沙粒入侵。
10、餐具:勺子、塑料或不銹鋼的飯盒。一種專門為登山露營而設計的套鍋,大、中、小三鍋子套在一起,還附有小碗、湯匙及小茶杯。
11、衣服:不同季節帶不同的換洗的衣服。禦寒的抓絨服、防雨防風的外衣,快乾衣褲,棉襪。
12、刀具:一般的帶反鎖的刀就可。
13、醫葯箝葯品:創可貼、清涼油、雲南白葯氣霧噴劑、黃連素、防蚊、蛇液、人丹、鎮痛葯、抗生素、綳帶等,如遇意外事件,至少自己可以先急救處理一下,不要讓傷害加大。
其他:可選帶GPS、地圖、火柴或打火機、指南針、哨子、手套、相機、針線、茶或咖啡、帽子、杯子、牙膏牙刷、梳子鏡子、拖鞋、面霜、毛巾、手錶、垃圾袋、筆記本、筆、望遠鏡等。 公用裝備:爐具、鍋子、爐頭、氣燈、繩子等。
㈦ 春季戶外野營需要哪些必備裝備
個人穿著用品:
一、 服裝篇
1、 沖鋒衣褲(戶外活動必備,防風、防水、透氣、耐磨……)
2、 抓絨衣(含WINDSTOPPER,主要是防風、保暖)
3、 排汗內衣(戶外運動後保持身體乾燥)
4、 快乾衣褲(夏天出行的必備,褲管、袖管最好是可以脫卸的)
5、 羽絨衣褲(冬天出行或者去高原地帶的保暖必備)
6、 其他個人衣物(一次性內褲、汗衫T恤……)
二、 鞋襪篇
1、 徒步登山鞋(適應性強、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幫的,可保護叫腳踝)
2、 輕便運動休閑鞋(適合一般的郊遊活動,或開車時穿)
3、 運動涼鞋(可當拖鞋穿,夏天徒步也可直接穿)
4、 排汗襪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腳汗,冬天可防凍傷)
5、 普通運動襪(棉的、穿著舒服就行)
6、 雪套(在雪地或者泥濘路段很管用)
三、 帽子、手套、眼鏡
1、 遮陽帽(圓邊的、棒球帽式的、隨便喜好,能擋太陽就行)
2、 抓絨帽(主要是保暖)
3、 薄手套(主要為了活動方便,比如可以拍照等用處)
4、 厚手套(主要是保暖的功效)
5、 眼鏡(運動型的更好一點,主要功能是遮陽,也可以用來擺酷)
個人裝備用品:
一、 背包篇
1、 大背包(短途露營或者長途旅行的必備,以背著舒適且能承重為佳,45-80L不等)
2、 小背包(短途旅行或長途備用,有一定的背負,15-30L不等)
3、 腰包或挎包(長途出行時放隨身小東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壺的那種)
4、 攝影包(根據個人需要,斜挎的比較方便取用鏡頭)
二、 野營篇
1、 睡袋(長途宜帶體積小的羽絨睡袋,節省空間,還有就是根據季節的需要帶)
2、 睡袋內膽(長途旅行不露營的話,只要帶個防臟的抓絨或者棉的睡袋內膽就可以了)
3、 帳篷(普通露營的話,一般的防水抗風帳篷就可以了,長途遠行的話建議帶體積小的輕便的帳篷)
4、 帳篷地席(保護你的帳篷底面,免受磨損)
5、 防潮墊(普通的可以讓你隨時隨地可以坐下躺下,沖氣墊讓你更舒服,)
6、 鋁膜地席(攜帶輕巧方便,必要是時可以作為攝影的反光板)
三、 照明篇
1、 頭燈(可以讓你雙手騰出來,很方便)
2、 手電筒(作為備用的照明,還是比較可靠的)
3、 營燈(在營地用或者在帳篷內用,效果很好)
4、 熒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不要亂扔,不環保)
5、 防風打火機(用處不小,應急時做照明不錯)
6、 防水火柴(也是應急之用)
四、 炊具篇
1、 爐頭(讓你在野外可以吃到熱的東西,小資用品之一)
2、 氣罐(配合爐頭使用,注意攜帶安全)
3、 套鍋(有灶台了,沒鍋可不行,燒飯、燒湯、煮麵、煎蛋都靠他了)
4、 小鋼杯(環保用品,喝什麼都可以,早上還可作為洗漱杯)
5、 燒烤爐(自駕車活動可以攜帶的腐化用品)
五、 水具篇
1、 戶外水壺(可以有效的防腐,顏色比較酷)
2、 軍用水壺(帶一個飯盒,這點比較實用)
3、 水袋(野外穿越時或自行車旅行時比較管用)
4、 保溫水壺(冬天出去,喝一口熱水是一種享受)
5、 凈水器(比較專業,對生活質量有要求的人士用)
6、 凈水葯片(攜帶方便,凈水效果一般,但可滿足要求)
六、 通訊篇
1、 手機(最常用的聯系方式、信號最關鍵、在野外經常沒用)
2、 對講機(團隊活動中很管用的裝備,前後呼應,在一定范圍內逛街也很實用)
3、 GPS(全球定位系統,專業的玩具,可以幫忙定位、定線路、防迷路)
4、 求生哨(攜帶方便,也可作為團隊聯系方法之一)
七、 其他篇
1、 登山帳(使用得好,可以節省20%左右的體力,還可做為獨腳架)
2、 洗漱包(用處不說了,井井有條而已)
3、 個人衛生(牙刷,肥皂,毛巾,牙膏,手紙,爽足粉,耳塞,防曬霜,唇膏,發熱貼,指甲鉗,凈水器葯品,個人葯品,)
4、 背包雨罩(不僅可以防水,長途的話,是防塵的理想工具)
5、 背包捆紮帶(可用於背包外掛物件的固定,必要時可連接做保護繩)
6、 地圖(無論是長途還是短途,都用得著的工具)
7、 小快掛(方便在背包上隨便掛取小物件、毛巾、帽子、垃圾袋等)
8、 指南針(野外辨別方向、或迷路後尋找方向的有用工具)
9、 軍刀(覺得男人身上都應該帶一把,小到削蘋果,大到砍數,都可以用)
10、 戶外手錶(可以測海拔、氣溫、氣壓、帶電子羅盤、記時和鬧鍾等功能)
11、 頭巾(即可擦汗,又可做圍脖擺酷、禦寒)
12、 防水袋(保護你的衣物,用品不濕,方便背包內的整理)
13、 證件袋(貼身放重要的證件或錢財)
14、 小型望遠鏡(增加你的視力所及范圍)
15、 針線包(萬一衣物壞了,縫縫補補總是要的)
16、 筆記本(記錄你旅行的心情或帳務的需要)
17、 備用電池及充電器(很多東西用得到電池)
18、 充氣枕(長途坐車或飛機時的理想伴侶)
19、 葯品(感冒葯、消炎葯、防曬霜、好得快、黃連素、止血綳帶、創可貼、維生素葯片、眼葯水、紅花油……根據個人的不同需要攜帶)
20、 備用食品(壓縮餅干、巧克力、牛肉乾、葡萄乾、能量棒……)
㈧ 戶外野營需要什麼裝備
作為初級愛好者,你所需要的基本裝備大致為背包、睡袋、帳篷、防潮墊、戶外鞋、戶外服裝等。
背包的種類很多,如果你只是喜歡一般的城市旅遊,你選擇25L—40L(DAY PACK)左右的背包即可;但如果你要進行長途旅行或穿越活動,則要選擇50L以上的大包,它由上下兩層構成,下層放睡袋,上層放其他物品,這類包大都有外掛系統,背負系統也可調節,有腰帶和胸帶,使整個背包被很好的固定在身上,背負起來比較輕松。背包的主要品牌有BIG PACK、VAUDE、JACK WOLF SKIN、JNSPOT、NIKON等。
睡袋從其形狀來分有木乃伊式和信封式兩種,從其填充物的材料來分有晴綸棉和羽絨兩種。信封式的睡袋一般只適合夏天露營和在家中使用,因為它打開後是一床被子。而一般在戶外活動中用的大都是木乃伊式的,因為它比較保暖。從同等重量來看,羽絨睡袋的保暖性要比晴綸棉的睡袋好得多。在購買睡袋時建議同時購買一個睡袋外套,這樣既防水又防臟。
帳篷分為單層帳篷和雙層帳篷,就其用途來說又分為一般旅遊帳篷和高山帳篷。旅遊帳篷空間較大、舒適但抗風性差,製作一般都比較簡單,支撐桿為玻璃鋼纖維的,份量雖輕但容易折斷。高山帳篷低矮、空間小但抗風性強,支撐桿是鋁合金的,而且有門庭可以做飯或放背包。單層帳篷一般較簡單,份量輕,但防雨性不是很好,在寒冷地區使用時,帳篷內容以凝露結霜,會打濕衣物和睡袋。如果你想購買的話,最好買雙層的帳篷。
防潮墊有單人的和雙人的,單人的防潮墊較厚,防潮性不是很好,但防寒性較好。雙人防潮墊則正好相反,特別是那層鋁膜有多種功能,即可防雨又可在遇險時做求生膜使用,攝影時還可當反光板用。
戶外鞋是野外行走時的專用鞋,它有以下的特點:
1、鞋底硬,野外的路況比較復雜,多碎石、泥漿,一般的運動鞋不具備防滑、防硌腳的性能,而且不耐磨。但戶外鞋大多用專業的硬橡膠制底(如Vibram),因其特別耐磨從而使鞋的壽命延長。
2、防水,單單做到防水並不難,但更主要的是要能透氣,由Gore-Tex製成的戶外鞋,就具備了防水透氣的功能。
3、高幫,在復雜地形中行走,往往容易崴腳,高幫的戶外鞋就能避免這類事件的發生。
戶外服裝的選擇有很多的講究,一般我們將戶外服裝分三層穿。內層為排汗層,通常我們選COOLMAX材料的內衣;中層為保溫層,如各類抓絨衣、羽絨服等;外層為放水防風層,大都選用美國GORE—TEX材料製成的外衣。
㈨ 野外露營需要帶哪些裝備
野外露營到底需要帶哪些裝備,其實很難概而論之,你是獨自出行,還是團隊,打算露營幾天,什麼地方,環境如何都會影響你所需要攜帶的裝備,下面是探客戶外手電筒為大家准備的一份露營清單,朋友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
行程表留一份在家,讓家人知道你在何處
必帶類:
背包、背包罩、帳篷、睡袋、防潮墊、睡袋;
洗漱類:(選擇性攜帶)
毛巾、肥皂、牙刷、牙膏、梳子、鏡子、折疊水杯、水壺2個(1個普通、1個凈水器水壺、濾芯);
鞋類:(選擇性攜帶)
登山鞋或徒步鞋、備用鞋:溯溪鞋(看情況)、拖鞋:也可以備用鞋代替、襪子N雙;
衣服類:(選擇性攜帶)
換洗內褲(看天數決定)、速乾衣1套、雨衣褲(看天氣決定)、抓絨衣(看天氣決定)、帽子手套2對(1半指,2全指.)頭巾、雨傘(可選)、
爐具類:(選擇性攜帶)
鍋(看集體是否要帶)、套鍋、個人勺、筷子、牙簽、打火機、蠟燭數根(可選)、防潮火柴、氣罐、爐頭、擋風板、鹽、洗潔精、集體飯勺、湯勺(選擇性)、餐巾紙(小包、抽紙)、折疊水盆;
安全裝備:(選擇性攜帶)
17M繩1條(看需要)、7M繩2條(看需要)、晾衣繩8M(看需要)、快掛(看需要)、安全半身帶(看需要)、護膝(看需要)
刀、工具(選擇性攜帶)
半齒、全刃、軍刀、多功能刀、開山刀(看情況帶)、多功能鉗帶電筒、多功能剪刀;
其他:(以下小物品根據個人需要攜帶)
地圖、防水袋、指南針、哨子、營地燈、頭燈、手電筒、備用電池、火柴或打火機、相機、相機電池、防水袋、輔繩、針線包、別針、快掛扣、茶(冰爽茶)或咖啡、衛生紙、手錶、手機、輕便折疊凳子、垃圾袋、筆記本、筆、個人證件、石灰或香煙(泡水後撒在帳篷外防蟲)草木灰撒在帳篷的四周,可以有效的防止蜈蚣蛇等。干、濕紙巾(女孩子的最愛,但男孩子也該准備點)、登山杖、防曬霜、工兵鏟等
注意行前剪好腳指甲。
㈩ 野外露營裝備的基本物品有哪些
露營的基本裝備有哪些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露營的基本裝備。 帳篷 帳篷應該屬於集體裝備,由經常參加戶外活動,時常有實際使用需要的人士擁有。新人可參加一些活動,有一定的經驗後再根據自己的需求購買。 選購帳篷主要根據用途,考慮其設計、材料、抗風性,然後考慮容量(能睡幾個人)、重量等。普通野營帳篷多採用蒙古包式,2-3根碳素纖維帳桿,提供較好的防雨性能及一定的防風性能,透氣性也比較好。四季帳或高山帳多為隧道式,3根以上鋁合金帳桿,有眾多的地釘、防風繩等輔助設計,選材多堅固耐用。但很多高山帳並不防雨,而且通常也很重,不適合於周末戶外穿越(冬季極端環境除外)。 北京周邊地區的春、夏、秋三季氣候條件不太復雜,冬季主要特點是高寒及大風。選購帳篷主要考慮耐用、防風防雨性能等。不錯的三季帳有EuroHike系列、Holiday等。EuroHike由於結構設計的缺陷,防風性不太好(當然也取決於扎營的技巧),Holiday是款很經典的四季帳,但不知何故已停產,現市面上的多為假貨。冬季主要使用高山帳,目前市場上品牌眾多,魚龍混雜,標示性能都很出色,但也多為假貨。 假貨並不一定總意味著質量低下,有時候你還是能夠挑到物超所值的產品的,這需要眼光、耐心及運氣。 睡袋 睡袋應該輕而保暖,而且易於壓縮,方便背負。睡袋的保暖程度受填充材料、數量、睡袋的款式、是否合身等因素影響。睡袋主要的填充材料有羽絨和合成纖維(四孔棉或七孔棉等絲綿),羽絨的保溫性能很好,但易受潮而損失性能,且價格昂貴;絲綿睡袋質輕、保暖性很好,是最理想的三季睡袋。睡袋的款式主要有木乃伊時和信封式。木乃伊式保溫效果較好,但沒有信封式寬敞舒服。好的睡袋對頭部的保溫應該有合理的設計,也有的睡袋還會在腳部有加厚的設計。 無論在哪個季節,睡袋都是保證露營安全舒適的最基本的裝備之一,沒有任何替代物(被子、厚衣服等)可以取代睡袋的功能。露營地點的氣候條件、使用者的體格差異都直接關繫到睡袋的性能需求,每個人都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合理使用不同的睡袋。每條睡袋都標有極限溫度和舒適溫度兩個指標,但由於沒有統一的標准,各廠商間差異較大,只可作為參照。 防潮墊 野外要想睡得好,關鍵還要看睡袋下的絕緣層是否良好。其實防潮墊的作用並不是為防潮(大多數泡沫墊根本就不防潮),而是隔絕地面的低溫。好的防潮墊應該質地緊密。表面凹凸不平的墊子由於留住了空氣而保溫效果更佳,實際上羽絨睡袋配合此類墊子使用時才能保證身體下面的保溫。 自充氣的墊子一般只提供舒適,並不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只適用於休閑類的活動。 市場上的多數雜牌防潮墊材質密度較低,性能有限且不耐用,優點是價格便宜。其實價格貴之2-3倍的名牌產品倒是提供了較佳的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