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戶外夜景 » 茈碧湖燒烤

茈碧湖燒烤

發布時間: 2020-12-07 11:44:03

① 白族的民族風俗

白族的風俗習慣:

  1. 白族家庭里,兒子成婚後即與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內姓不通婚。對容客人,無論是否認識都熱情接待。凡客人光臨,必以「三道茶」款待。

  2. 當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時,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禮時新娘要下廚房製作「魚羹」;

  3. 白族多以大米、小麥為主食;山區的白族則多以玉米、洋芋、蕎麥為主食。主食都以蒸制為

    主。

  4. 飲茶是白族人的另一嗜好,白族很注重每天清晨和中午兩次茶。

  5. 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為尊貴。

(1)茈碧湖燒烤擴展閱讀:

白族是中國第15大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湖南等省,其中以雲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慶市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有本民族語言,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漢文自古以來一直為白族群眾通用。白族在藝術方面獨樹一幟,其建築、雕刻、繪畫藝術名揚古今中外。在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與周邊的各民族相互往來,創建了燦爛的經濟文化。

白族是一個聚居程度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馬三大支系,受漢文化影響較深。

② 白族有什麼民族習慣

白族習俗
傳統節日
三月街,又名「觀音市」,是白族盛大的節日和佳期。農歷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最初它帶有宗教活動色彩,後來逐漸變為一個盛大的物資交流會。
火把節,農歷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舉行。
繞三靈,農歷四月下旬,為期三四天。
石寶山歌會,農歷七月末的在石寶山石鍾寺舉行三天;
劍川騾馬會
本主節
蝴蝶會
茈碧湖歌會
海西海歌會
朝雞節,農歷一月初一至十五在賓川雞足山舉行;
耍海會,農歷八月初八在大理才屯舉行;
葛根會,農歷一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內舉行。
住屋形式
白族住屋形式,壩區多為「長三間」,襯以廚房、畜廄和有場院的茅草房,或「一正兩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廚房、畜廄俱各分開。山區多為上樓下廄的草房、「閃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覺的地方常連在一起。
婚俗
白族家庭里,兒子成婚後即與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
白族青年男女的戀愛活動比較自由,他們通常利用勞動、趕集、節日活動及趕廟會的機會談情說愛,通過山歌試探對方,抒發感情,尋覓自己的意中人。
當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戀時,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禮時新娘要下辱房製作「魚羹」;婚後第一個中秋節新娘要做大面糕,並以此表現新娘的烹調技藝。婚禮斯間講究先上茶點,後擺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盤、四盆、四碗)席。白族好客,無論平時或節日,若有客至都要先奉沈茶,並且連斟三道,稱三道茶。為客人斟茶不能斟滿,民間有「酒滿敬人,茶滿欺人」之說。
背婚是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白族地區普遍流行的一種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員集結的地方,陪賓們便停下來,把嫁妝碼成兩大摞,讓新郎背著新娘圍著嫁妝繞「8」字。
白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婚禮隆重、熱烈。按傳統風俗,舉行婚禮這天,新郎和小夥子們必須騎高頭大馬去娶親。新娘娶回後要拜客,由新郎、新娘對家庭中的長輩一一敬拜,然後是請客吃飯。新郎、新娘要陪客人進餐,這時,客人們可向新婚夫婦出難題,也可以讓他們表演節目,婚禮被喝彩聲和歡笑聲籠罩著。最有特色的是在婚禮上燃起辣椒粉,於是在歡聲笑語中許多人都打噴嚏、咳嗽,熱鬧無比。
白族的婚姻共有三種形式:一是嫁女兒到男家,這種形式佔大多數;二是招姑爺上門,這種情況主要是女方父母沒有兒子,即使有也是痴憨病殘等,所以才招姑爺上門。上門的姑爺必須改換為女方的姓氏,再由女方長輩重新取名;三是卷帳回門的形式,即男女雙方結婚後七日,妻子帶著丈夫攜帳子、被褥回女方家居住。因為女方家雖有兄弟,但年齡太小,父母年邁,只好「卷帳回門來贍養老人和照顧年幼的弟妹。等弟弟長大結婚後,男方這才帶著妻子回到男方家生活。這三種婚姻形式由來已久,至今沿用。但不管屬於哪一種婚姻形式,婚期和婚禮的過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只不過招姑爺上門是女娶男,而不是男娶女,雙方的角色互換而已。兒子成婚後,一般都與父母分居,另外組織小家庭。父母和誰一起生活,由父母自己選擇,一般選擇與幼子一塊生活的居多。因此,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是白族普遍的家庭組織形式。
按白族的習俗,如果丈夫去世,妻子可以終身守節,也可以另嫁,但另嫁時不得帶走前夫的家產。在個別地區,還有轉房的習俗,兄死後,嫂可以嫁給弟弟,稱為叔就嫂,但這種現象已不多見。
日常禮儀
白族熱情好客,先客後主是白族待客的禮節。家中來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禮。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則需滿杯,他們認為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受到白族人熱情的款待,應說聲挪衛你(謝謝你)來表示你的謝意和感激之情。
尊敬長輩是白族的傳統美德。見到老人要主動打招呼、問候、讓道、讓座、端茶、遞煙。起床後的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給老人。吃飯時要讓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動筷子。在老人面前不說臟話,不準蹺二郎腿。一些山區的白族,家庭成員各有比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長輩坐左上方,女性長輩坐右上方,客人和晚輩坐下方和上方。白族人家的火塘是個神聖的地方,忌諱向火塘內吐口水,禁止從火塘上跨過。白族人家的門檻也忌諱坐人。男人所用的工具,忌婦女從上面跨過。家庭內忌諱戴著孝帕的人進入,認為這樣會給家庭帶不潔。
娛樂活動
白族民間娛樂活動豐富多彩,種類繁多,有賽馬、盪鞦韆、耍麒麟、潑泥賜福、跳花盆、跳山羊等。
盪鞦韆:白族山區森林密布,藤條縱橫林間,農民與山民平時采蕎伐木,砍柴取暖,常於藤條蔓枝過手,練就盪藤攀索的本領,極喜愛盪鞦韆的活動。每年春節,山區,常在大榕樹下捆綁篾索以成鞦韆;壩區,則在寬敞的壩坪立起三四丈高的桿架綁扎鞦韆。最精彩的莫過於青年男女雙雙同盪,這時常贏來圍觀群眾的戲耍逗趣。
飲食
飲食習慣
白族注重節慶,幾乎每節都有一至數種應景食品。如春節吃叮叮糖、泡米花茶和江齋飯;三月街吃蒸糕和諒粉;清明節吃涼拌什錦和「齋筵香」(炸酥肉);端午節吃粽子和雄黃酒;嘗新節吃新豆、嫩瓜和陳谷摻新米飯;火把節吃甜食和各種糖果;中無節吃羊肚菌和檢魚包肉;中秋節吃白餅和醉餅;重陽節吃肥羊;冬至節吃炒養粒和羊肉場。
白族婚宴習慣用「喜州土八碗」,由八道熱菜組成:添加紅曲米的紅肉燉;掛蛋糊油炸的酥肉;加醬油、蜂蜜扣蒸的五花三線肉千張;配加 紅薯或土豆的粉蒸肉;豬頭、豬肝、豬肉鹵制的干香;加蓋肉茸、蛋屑的白扁豆;木耳、豆腐、下水、蛋絲、菜梗氽制的雜碎;配加炸豬條的竹筍。此外,每客一包檳椰。
白族也有飲食忌諱,主要是大年初一不用鐵刀,主婦做飯應悄無聲息,不能吹火,必須到井邊「汲新水」。喪家做飯,一律清煮清炒,不能用紅色食料,不能做紅包菜餚。進扭時長輩上坐晚輩侍奉。
特色飲食
砂鍋魚與砂鍋豆腐:將火腿片、嫩雞塊、冬菇、蛋卷、臘乾片、豆腐、玉蘭片、肉圓等按比例與弓魚(或鯉魚)放入砂鍋內,放好調料,文火燉制則成。若把主料魚換成豆腐和少量捲心菜,則成砂鍋豆腐。
乳扇:是著名特產。做法是用羊奶放在鍋中,點上酸水(或明礬),使之呈半固態,用筷子挑起來,曬干即成乳扇,可生食,也可煎煮。
豬肝鮮:「將豬肝切碎,拌上鹽、辣椒、酒、芝麻、八角、草果等,密封在陶罐里,可存放1年。可蒸食,也可做調味品。
吹肝:將完整的鮮豬肝吹足氣後,放點鹽,掛在陰涼通風處晾乾。食用時,將豬肝切片,放入香油、醋、辣椒、蔥、香菜。涼拌即可。
生皮:將豬宰殺後,用火燒烤去毛,使皮烤成金黃色,肉得半生不熟,切成肉片或肉絲,佐以蔥、姜、醋、蒜泥等調料可吃了。生皮是舊時年節的宴客菜餚。

③ 九月旅遊攻略

九月旅遊攻略--鼓浪嶼

現在的鼓浪嶼是無數小資文藝青年的嚮往地,已經成為他們旅途中必去的一個景點。而這個時節,躲過夏日的驕陽、秋日的落寞,走進鼓浪嶼,漫步島上,在弄堂街區,在個性小店,無車馬之喧,空氣清新,心曠神怡。
日光岩——島上海拔最高峰,可以登高俯瞰整個鼓浪嶼的全景。日光岩絕對是游覽鼓浪嶼的必去之處,俗話說,不登日光岩不算到廈門。日光岩頂峰一直徑40多米的巨石凌空聳立,成為廈門的象徵。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台灣時,曾屯兵於此,留下許多動人的傳說。
鼓浪嶼上有許多值得一看的老別墅,這些老別墅寫滿了滄桑的味道。這里既有風格純正的歐美風情建築,也有少量保存完好的燕尾式或馬鞍式的典型的紅磚閩南民居,而大多數的別墅或者普通民居卻是中西並蓄的風格。他們依起伏的地勢而建,沉靜而質朴,散發著百年古樸的優雅。

④ 關於白族的聚居地,著裝特色,飲食習慣,主要節日的資料

你直接看網路不就知道了……下面是我抄的:

白族是中國第15大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湖南等省,其中以雲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慶市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的服飾有一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並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飾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為尊貴。

秦漢至南北朝時期,白族先民以滇池為中心的滇僰人「頭飾羽翎」。在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青銅器舞蹈圖像中,舞者全戴羽冠,頂插長翎,上身裸露,下著獸皮羽毛帶狀裙。洱海地區,唐初白族先民之一的西洱蠻,男女以氈皮為披,女子絁布為裙,男女赤腳。《雲南志》卷五雲:「東有白蠻,丈夫婦人以白繒為衣,下不過膝。」「婦人,一切不施粉黛,以酥澤發。貴者以綾錦為裙襦」。「若子弟及四軍羅苴以下,則當額絡為髻,不得戴角;當頂撮髽髻,並披氈皮。俗皆跣足,唯頭囊特異耳。南詔以紅綾,其餘向下皆以皂綾絹。」「曹長以下得系金佉苴(即腰帶)」。「有超等殊功者,則得全披波羅皮(即虎皮)」。南詔王室及清平官、大將軍,已效漢服,上衣圓領寬袍大袖,下著寬褲緊腿,有靴。詔王頭囊為鍾鼎式,文官頭囊為黑色蓮花式,武官為虎頭式。

古白族人

大理國白族服飾,王室及官員皆衣綾羅綢緞。元代,服色,「略本於漢」,「男人披氈椎髻,婦人不施粉,酥澤其發。以青紗分編繞首系,裹以攢頂黑巾。耳金環,象牙纏臂。衣綉方幅,以半細氈為上服」。

大理等中心地區男子一般纏白色或藍色包頭,上穿白色對襟衣,外套黑領褂,下穿白色、藍色長褲。洱海東部白族男子則外套麂皮領褂,或皮質、綢緞領褂,腰系綉花兜肚,下穿藍色或黑色長褲。出門時,常背掛包,有的還佩掛長刀。

明清以來,白族服飾,一般說來,男子的服裝各地大體相同,婦女的服飾則各地有著差異。

女子服飾各地有所不同。大理一帶多用綉花布或彩色毛巾纏頭,穿白上衣,紅坎肩,或是淺藍色上衣、外套黑絲絨領褂,右襯結紐處掛「三須」、「五須」銀飾,腰系綉花短圍腰,下穿藍色寬褲,足蹬綉花鞋。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辮於後或盤辮於頭,都纏以綉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頭。在白族姑娘的頭飾上,蘊含著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詞語,它就是:風花雪月。解釋:白族少女的帽子,垂下的惠子是下關的風;艷麗的花飾是上關的花;帽頂的潔白是蒼山雪;彎彎的造型是洱海月。

婦女頭飾更是異彩紛呈:大理一帶未婚女子梳獨辮且盤在花頭帕外面,再纏上花絲帶等,左側垂著一束白絛穗;婚後發辮改為挽髻,盤在頭頂,外包紮染或蠟染的藍布帕,纏素色布條。鳳羽、鄧川、洱源的姑娘喜戴「鳳凰帕」;有的地方則頭包花毛巾或只將辮子盤頭上,再纏一束紅頭繩;有的地方頭飾為「一塊瓦」;有的地方頭上用多塊頭布相疊覆蓋,最外面的一塊布上綉白族人民喜歡的圖案。再外纏多種顏色的頭繩,格外美觀。婦女們都喜戴玉或銀手鐲、墜耳環。城鎮居民多穿漢族服裝,青年人愛著時裝。

壽鞋:雲南省洱源縣的鳳羽壩子里,白族姑娘、媳婦,從小就有學做壽鞋的習俗。不會做壽鞋的婦女,常被人們笑為無能。壽鞋,用大紅色的綢緞或布料製成。鞋頭拼有壽字圖案,圖案下用藍色的絲線綉著一枝素雅的針葉松;鞋幫後跟是對稱直角三角形圖案;鞋底的三層底。穿壽鞋標志著人已進入高年,福祿雙全。才人一般在六十花甲壽日開始穿第一雙壽鞋。


傳統節日

火把節搶升斗

三月街,又名「觀音市」,是白族盛大的節日和佳期。農歷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最初它帶有宗教活動色彩,後來逐漸變為一個盛大的物資交流會。

火把節,農歷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舉行。

繞三靈,農歷四月下旬,為期三四天。

石寶山歌會,農歷七月末的在石寶山石鍾寺舉行三天;

劍川騾馬會

本主節

蝴蝶會

火把節

茈碧湖歌會

海西海歌會

朝雞節,農歷一月初一至十五在賓川雞足山舉行;

耍海會,農歷八月初八在大理才屯舉行;

葛根會,農歷一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內舉行。


飲食

白族注重節慶,幾乎每節都有一至數種應景食品。如春節吃叮叮糖、泡米花茶和江齋飯;三月街吃蒸糕和諒粉;清明節吃涼拌什錦和「齋筵香」(炸酥肉);端午節吃粽子和雄黃酒;嘗新節吃新豆、嫩瓜和陳谷摻新米飯;火把節吃甜食和各種糖果;中無節吃羊肚菌和檢魚包肉;中秋節吃白餅和醉餅;重陽節吃肥羊;冬至節吃炒養粒和羊肉場。

白族婚宴習慣用「喜州土八碗」,由八道熱菜組成:添加紅曲米的紅肉燉;掛蛋糊油炸的酥肉;加醬油、蜂蜜扣蒸的五花三線肉千張;配加紅薯或土豆的粉蒸肉;豬頭、豬肝、豬肉鹵制的干香;加蓋肉茸、蛋屑的白扁豆;木耳、豆腐、下水、蛋絲、菜梗氽制的雜碎;配加炸豬條的竹筍。此外,每客一包檳榔。

白族也有飲食忌諱,主要是大年初一不用鐵刀,主婦做飯應悄無聲息,不能吹火,必須到井邊「汲新水」。喪家做飯,一律清煮清炒,不能用紅色食料,不能做紅包菜餚。進扭時長輩上坐晚輩侍奉。

1.砂鍋魚與砂鍋豆腐:將火腿片、嫩雞塊、冬菇、蛋卷、臘乾片、豆腐、玉蘭片、肉圓等按比例與弓魚(或鯉魚)放入砂鍋內,放好調料,文火燉制則成。若把主料魚換成豆腐和少量捲心菜,則成砂鍋豆腐。

2.乳扇:是著名特產。做法是用羊奶放在鍋中,點上酸水(或明礬),使之呈半固態,用筷子挑起來,曬干即成乳扇,可生食,也可煎煮。

3.豬肝鮮:「將豬肝切碎,拌上鹽、辣椒、酒、芝麻、八角、草果等,密封在陶罐里,可存放1年。可蒸食,也可做調味品。

4.吹肝:將完整的鮮豬肝吹足氣後,放點鹽,掛在陰涼通風處晾乾。食用時,將豬肝切片,放入香油、醋、辣椒、蔥、香菜。涼拌即可。

5.生皮:將豬宰殺後,用火燒烤去毛,使皮烤成金黃色,肉得半生不熟,切成肉片或肉絲,佐以蔥、姜、醋、蒜泥等調料可吃了。生皮是舊時年節的宴客菜餚。

⑤ 馬上去雲南旅遊,路線為麗江-雙廊-大理古城-洱源地熱國-麗江,非自駕,求靠譜的全程乘車路線,拜託了

【三日麗江全景游】
線路設計: D1麗江古城→大石橋→四方街→木府→黑龍潭
D2玉龍雪山→白水河→白沙古鎮
D3拉市海→束河→束河四方街→青龍橋→龍泉寺
第一天:初抵麗江,對這座充滿浪漫氣息的小城,充滿新鮮感。好好逛逛這座夢里都想念的古城吧。大石橋上留張影、和四方街的納西老人聊聊天、木府的建築和歷史也不能錯過、看著大水車發發呆,麗江古城的一天,過的太快了。一天時間,別忘了品嘗一下古城裡的小吃,好好逛逛古城的小店。
第二天:一早出發前往玉龍雪山。麗江古城到玉龍雪山可包車前往或乘坐7路專線,或者在太陽廣場乘公車直達。包車往返150-200元。雪山頂上活動范圍不太大,可以拍照留影,也可以滑雪。
在玉龍雪山景區內,從雲杉坪索道處往下步行幾百米便到了白水河,在河邊可以隨意搭乘小巴到大索道處,只需2元。一般遊客在從麗江前往雲杉坪的路上,會經過白水河。
從玉龍雪山下來,可以前往位於麗江城北約10公里的白沙古鎮,可以包車,也可以返回麗江古城(大研古城),乘6路公交車前往,在白沙古鎮下車然後步行進去。
第三天:如果你給麗江的定義是悠閑,那強烈建議你要去拉市海騎馬。從麗江古城到拉市海約7.5公里,乘車時間約15分鍾。古城忠義市場旁停車場乘坐「麗江—拉市海北等微型麵包車,車費到拉市海海北三隊5元/人。來之前提前打電話本人直接來忠義市場和你一同乘車回拉市海海北三隊馬場.到馬場直接帶你去買優惠票(如果需要包車價30元單程)然後前往束河.這里是比麗江古城更悠閑、安靜的地方,住宿也不貴,餐飲也便宜,似乎陽光都更加純粹。提到的束河四方街、青龍橋、龍泉寺這些都是束河最為常規的景點,可以去轉轉,也可以忽略,給自己的假期留些不奔忙的時間,畢竟在束河,懶惰不是可恥的。
住宿
住在麗江:麗江古城屬於那種可以一住就半個月的地方,多數遊客前往麗江,選擇住在客棧。在那裡,有許多納西族、白族的傳統客棧,普通床位20~60元/人;在客棧里悠閑地烤烤太陽,或者和店主人攀談一天,或者還可以待在店主人的房間里,昏天黑地看一天碟片。如果想住得好些的話,可以選擇設施完備的賓館酒店。如原鄉麗江客棧、麗江桃花島驛站、麗江四方客棧、麗江悅榕庄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住在束河:在麗江玩,去束河住。是近些時候很多背包客推崇的方式。束河距離麗江僅四公里只要,但卻是比麗江更安靜、更悠閑、更適合度假休閑的一個古鎮。束河的客棧和旅館也很多,價格大多低於麗江。去束河,繞開喧囂,享受更安靜的高原陽光,成為很多遊客住在束河的理由。束河住宿可選擇餘地也很多,如:麗江束河正福草堂、麗江束河七分舍客棧、束河月泉驛棧,等等。
飲食
大研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有名的小吃一條街,短短窄窄的街道兩側排列了數十家小餐館,基本上每家餐館都有雲南特有的米線,種類有砂鍋米線、煮米線,因此這條街又有「麗江米線街」之稱。另外,要想吃的便宜或吃風味小吃可到各農貿市場去吃,新大街的(百信商場、七星街附近)華都商貿城裡面也有很多的各地小吃,營業到夜裡兩點多。
麗江的夜市主要位於古城出來到新大街三岔路口一帶,夜市主要經營燒烤,啤酒。這些夜市主要由麗江本地的私人經營,一般在晚上七八點開始營業,一直到深夜甚至凌晨。由於遊客眾多而且麗江本地青年人也喜歡把夜市當作一種交流場所,因此,麗江夜市也是異常熱鬧。遊客可以在此品嘗燒土豆,烤雞翅等風味,並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聊天交友。
雞豆涼粉
雞豆涼粉是麗江一年四季都受歡迎的美食、小吃之一。用雞豆,磨粉之後做成涼粉,可以涼拌、可以油煎、皮還可以炒或者煮著吃。在麗江任何餐館和很多路邊攤都可以吃得到。
米灌腸
在麗江米灌腸其實原料哪裡都有,只是這里的做法別的地方沒有。年前家家戶戶都大勢殺年豬,殺豬當天把豬血伴著米,灌入洗干凈的豬大腸裡面,然後再煮熟,可以留著想吃的時候就吃一點,吃的時候一般是切片蒸或者油炸。
麗江粑粑
麗江粑粑的原料是麵粉、火腿等做成的餅,不用添加防腐劑,保存時間也挺長。以前馬幫的時候,一出去就是幾個月,大家就帶些這樣的粑粑路上吃。

購物
麗江古城的小巷子里有不少出售手工藝品的小店,如自在服飾、東巴陶齋、聚藝苑畫廊、時青茂木刻等都是別具風味的民族手工藝品小店。
這里的工藝品大多為手工的,價格相對貴一些,但是可以還價。遊客不僅可以在這里選購合意的商品,有時還可以看到工藝品的整個製作過程。
忠義市場在大研古城最內部,是一個當地人的市場,雲南葯材、菌類、小工藝品等都比較便宜。
麗江購物提示:麗江有很多街上拉客的,小部分計程車司機也是這樣,似乎這已成為全國景點的通病了。麗江旅遊特產主要是普洱茶,銀器玉石,木刻木雕,皮毛皮包,披肩圍巾等手工製品,普洱茶等,頭兩天先多看看多問問,都想好要買啥,也可以詢問當地客棧老闆東西的底價,打聽好各方面情報底細,臨走的前一天再統一采購。
活動
麗江酒吧從來不被定義,因為麗江酒吧和麗江本身一樣,夜間沉醉,白天質朴,沒有刻意打造風格,卻恰恰因隨意而倍受喜愛。麗江古城新華街大石橋右側就是聞名中外的麗江酒吧一條街,夜間的麗江酒吧街,亮起一盞盞搖曳的燭光、窗口內是酒吧或悠揚或豪放的歌聲,窗外是小河流水,倒影著一捧寂寞、幾許鄉愁、幾多浪漫...
麗江正月十五棒棒會
時間:每年正月十五八
地點在麗江大研古城內,主要內容包括物資交易、花卉展銷、宗教及民俗活動等。
時間:二月初八
麗江三朵節
三朵節是納西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屆時麗江城鄉中古樂長奏,納西人載歌載舞,還會帶著火鍋到拉市海等風景秀麗的地方野餐,以此來歡慶節日。

實用信息
上網
在麗江想上網,上酒吧是最好的選擇。麗江的網吧與酒吧是合二為一的,在很多酒吧里都能上網,但收費不一致,參考價位為5-10元/小時。
銀行
大研古鎮里銀行和ATM較多,東大街上有中行、工行、農行、交行等,取款很方便。但如果是到石鼓、虎跳峽等遠離城鎮的景區,最好事先做好資金上的准備。
麗江基本信息
面積: 2.05萬平方千米
人口:112.73萬人
區號:0888
郵編:674100
行政區劃:古城區、華坪縣、永勝縣、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寧蒗彝族自治縣
經緯度:位於東經100°25'北緯 26°86'

注意事項
1.麗江屬高原型西南季風氣候,氣溫偏低,晝夜溫差也很大。來麗江旅遊,最好的季節是春夏季。隨身攜帶品:短袖T恤、毛衣、外套、防曬品、雨具。瀘沽湖位於群山之間,又有湖面調劑氣溫,氣候冬暖夏涼,月平均溫度都不到20℃,但是,前往瀘沽湖旅遊,最好的季節還是春夏季。來之前,最好查一下麗江天氣預報。
2. 麗江日照強,紫外線強。長時間在戶外活動,請戴上太陽帽,塗抹防霜,以保護皮膚。
3. 雪山上不宜劇烈運動,不宜飲酒,多食蔬菜、水果,以防發生高山反應。年老體弱者,應備好常用葯品。
4. 年老體弱者,有高血壓,冠心病,心臟病者不宜上雪山。
5。如有要徒步虎跳峽,一定要帶全戶外裝備,葯品等。建議多人前往。
6. 愛好攝影、登山的朋友,請帶好有關器材,注意戶外保暖。
7. 請尊重當地少數名族的生活和信仰,避免與當地居民發生沖突。
8. 愛護景區一草一木,注意景區環保,聽從管理人員安排,有困難及時與管理人員聯系。
9、自助旅遊或參團旅遊都很方便,但旅遊旺季(特別是黃金周)用房及用車不但價格高而且緊張。
10、麗江屬高海拔地區(2400米),不宜劇烈運動,不宜飲酒,多食蔬菜、水果,以防發生高山反應。年老體弱者,應備好常用葯品。但由於麗江生態較好,氧氣還是比較充足。應備防曬霜及唇膏。
11、拍攝麗江古城的最好時機是在早上,古城之清幽及一米陽光之美景你可盡情收藏。想拍古城全景不一定到木王府,可以去文昌宮門口拍,效果相當不錯。
12、傳統景點玉龍雪山是要去的。夏天山上雪不多;每年1、2月份的雪景和冰川非常漂亮,千萬不可錯過。
13、拉市海值得一去,晴朗的日子在海邊扎營觀日出日落,場面非常震撼,攝影愛好者一定要去感受一下才不虛麗江之行。
14、在麗江幾乎每一個村落都有源自雪山溪水的水潭,通常是麗江人飲用水的主要來源,而且一般都能直接飲用。在村莊、山間、路旁,在長途急行之後,如果天熱口渴時,切忌仿效當地人直接飲用泉水,外地人如直接飲用未經燒開的山泉容易引起腹瀉。特別不能趴下直接引用山泉水,實在想喝也要用手捧起,或用口杯一類的器具舀起,然後觀察裡面是否有螞蝗,如沒有再喝。在麗江地區最好喝煮開的水,或自己帶上飲用水。
15、在森林中行走,要注意扎緊鞋帶、褲腿口,最好在脖子上圍一塊圍巾,遇到有飛螞蝗落在皮膚上,不要用勁往外扯,而是拍打致使它脫落。還要注意觀察蜂巢,千萬不要驚擾蜂窩。

雙廊概述
雙廊,位於洱源縣的東南和洱海的東岸,距下關35公里,古名「拴廊」。雙廊上兩島天然的自然風光為洱海之最,是大理蒼洱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區。
在雙廊,放眼望去,秀麗的玉幾島、小金梭島猶如一對鴛鴦,浮在碧綠的洱海之中,兩島位於兩廊之間的麗玲峰下,清咸豐年間,人們認為「二島」、「二曲」皆為「雙」,所以將「拴廊」改為「雙廊」。
雙廊風光以背負青山,面迎洱海、緊連雞足、遠眺蒼山而獨秀。既有漁田之利,舟楫之便,更擁有「風、花、雪、月」之妙景,享有「蒼洱風光在雙廊」的美譽,登上南詔風情島,更可目睹17米高的漢白玉觀音拜彌勒佛山的奇觀。

雙廊美食盤點

海魚:雙廊是漁村,所以海魚是值得嘗一嘗的。就是路邊攤油炸的那種,一串一串的小魚,很新鮮,不過我建議就是嘗一下而已,畢竟油炸食品對身體也不是太好。

椪柑:我特別推薦當地的椪柑,日照足,味道很好,相當的甜。不過價格就很值得商榷了,最便宜我買過2.5元一斤,最貴買過4元一斤,總之,還是嘗試著講一下價吧。

米線:一定要推薦從村口到玉幾島路上右手邊的那家米線,那天很倉促,我沒來得及拍下名字。在丁字路口上,老馬火鍋隔壁,這個算是標志性的提示了,應該不會找錯,對面有兩家裝修的比較好的店也賣米線,不過味道不如這家看起來破破爛爛的好,特別是酸菜砂鍋米線,現在想起來都流口水啊。8元一份。

本地菜:玉幾島上,進島的大門口左右兩邊都有幾家不錯的本地菜餐館,味道區別不大,反正也是嘗個新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自己隨便選了。

火鍋:如果你是川渝兩地人,如果你吃不慣當地美食,玉幾島上有一家老馬火鍋可以解饞。說實話,用地道火鍋控的口味來評判,這家火鍋真算不上火鍋,其實叫原汁原味湯鍋更合適。

搭餐:如果是獨自去雙廊發呆,曬太陽,可以考慮跟店家搭夥。雙廊的消費確實不便宜,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備哈。你就以城裡的消費水準淡定的對待就好。

燒烤半條街:從村口下來,往右是到玉幾島,往左是到南詔風情島的指示牌。往左這條小路上,有幾家不錯的燒烤店、小酒吧,還有咖啡店,任君選擇。

不推薦品嘗的:雙廊有很多那種用汁泡的水果,不推薦品嘗,因為口感和色澤都很一般。

在雙廊都玩什麼

1、環洱海騎游:讓人心曠神怡、有助於身體健康,環海路路況良好,景色大氣,色彩瑰麗,尤其是陽光,在高原上光線折射的變化灑在洱海上,美不勝收。在雙廊,有很多可以租自行車的地方,一般是30元/天。

最佳騎行路線:從雙廊出發,往挖色鎮方向騎行,約15公里左右。在快到挖色的地方,也就是唯一的一段上坡路頂端,有一座小山坡,在山坡上看海景很漂亮,再往下走,有一小片海灘,在此歇歇腳,補充點食物非常不錯。挖色再往前騎大概4-5公里,先經過傳說中的小普陀,再往前騎接下來是幾個彎道,就是騎行的終點。

4、古漁村裡去趕街:深度體驗雙廊,不能不去體驗當地人的生活。在雙廊人眼裡,最熱鬧的集市就是十多公里外的挖色集市了。每逢公歷5日和10日為街,可以趕。趕街其實就是趕集,十里八村、四鄉八寨都湧向集市,當地人的生活,活色生香不能錯過。再次提醒:每逢公歷5日和10日為街!

玩雙廊,你必須知道的那些事

1、雙廊無線很發達:雙廊每家客棧都有wifi覆蓋,公共區域,房間隨時可以免費上網,甚至有的餐廳,比如雙廊老馬火鍋,居然也有wifi。

2、不能刷卡:雙廊大部分的消費場所不可以刷銀行卡,都是現金消費。不過在玉幾島上木香坪菌子鋪對面有一個提款機可以取款。

3、雙廊拍照攻略

洱海晚霞:以雙廊為基點,向南可以到挖色拍洱海晚霞,也可以拍趕街的人文內容。

洱海海景:向北可以沿洱海拍海景,相當純粹靜美,可以一直走到沙村。

洱海日出:轉到洱海東邊,可以拍到洱海日出,桃源碼頭、木村碼頭都是開闊的拍攝點哦。

玉幾島的客棧

是一個比較成熟的客棧聚集地,到村口近,離碼頭也進,買東西,吃東西也相對比較方便。比較著名的有雙水廊橋,雲客棧,雲七毗舍,晴天,蟲二,滄海一粟,楊麗萍開的太陽宮,楊麗萍妹妹開的粉四,畫家趙青開的青爐,都在這個島上。這個島不大,十多分鍾就可以逛完,但是風景別致,對面可以清楚的看到南詔風情島,這幾家客棧全都是傍海的,客棧的庭院公共區域就在海上,探頭出去就可以看到清澈的海水,鵝卵石,時不時還有跳躍的魚兒。

碼頭另一側村裡的客棧
比較出名的有半島63,海地青旅,藍帆地中海,春暖花開,80後單身客棧,還有剛開業的瀾庭別院。

半島63,海地青旅,瀾庭別院的海景很大氣,除了遠處的蒼山,也可以說是一望無際,尤其是傍晚,腳下就是蒼茫的洱海,足夠完美。

客棧選擇建議

1、全方位體驗雙廊生活的同學,建議住在玉幾島,或者是碼頭附近的酒店,去哪裡吃喝拉撒都方便。

2、如果把整個活動區域限制在酒店,可以選擇碼頭另一頭村子的客棧,半島63,海地,瀾庭別院這些還是不錯的選擇的。

關於客棧住宿提示

雙廊的客棧有一定特殊性,因為這里客棧不算太多,每間客棧的房間通常也就8-10間,最多的雲七毗舍也就二十來間,所以要要提前安排預定。建議前來的遊客,寧可多訂幾天不要稍定,每天從一間房折騰到另一間也是麻煩事。去雙廊的客人一定要清楚的了解當地的住宿文化,以合理安排自己的行程,以免因為住宿問題給旅程帶來瑕疵。

客棧價位:大多數都在300多-600多不等。

推薦:雙水廊橋客棧,水景房180-200元(截止2012年2月),內部裝飾很不錯,地段好,風景好,性價比很高。

雙廊交通概述

雙廊跟大理古鎮、機場是個三角。雙廊隸屬於大理州,距離大理古城約1小時車程,距離下關約1個小時20分鍾車程,距離大理機場約2小時車程。

從機場怎麼去雙廊

A.包麵包車直達雙廊。一個麵包車最多容納7人,一個車的價位在160-200左右,平均下來一個人也就給20多。到底能談到一個什麼價位,這個只有憑能力各顯身手了。

B.機場中巴,也就能做二十來個人,車費10元,終點站到下官火車站,轉8路公交車可以到客運中心,(8路終點站到大理古城,上車1.5通票),客運中心每40分鍾有一趟到雙廊的中巴車,票價16元,(之前在網上看又12元的,已經out了),保險0.5元,一共16.5元。現在路況還不錯了,除了進村有一小段稍微有一點顛簸,其他的路況良好,全程1小時20分鍾左右。

大理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並且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玉洱銀蒼之間,自然風光綺麗多姿,蒼山如屏,洱海如鏡,蝴蝶泉深幽,兼有「風、花、雪、月」四大奇景(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今天的大理,成為大城市中人把緊張生活暫時鬆弛下來的世外桃源。
大理是個一年四季都適合旅遊、長期度假的地方,不同季節都有不同的美景,說到大理,很多人都會先想到大理古城,因為大理,是金庸的筆下的武俠勝地,它有太多的傳奇,充滿了太多的神奇色彩,大理古城也是曾經哪個古老的南詔古國,是歷史遺留的一塊神奇瑰寶……

大理古城——金庸筆下的傳奇江湖在金庸筆下的一眾古城之中,大理是金迷眼中最令人神往的地方之一。多情的段譽父子、茶花、一陽指、六脈神劍、天龍寺、佛光普照的大理古城、蒼山洱海……構成了讀者對大理的想像圖景,道不盡的風花雪月。而南帝段皇爺(一燈大師)的「一陽指」更是點出了南詔古國的神秘,引人神往。就連在《鹿鼎記》末尾,金庸也讓韋小寶帶著七個老婆在大理隱居,優哉游哉地生活。

大理古城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圓十二里,城牆高二丈五尺,厚二丈。東西南北各設一門,均有城樓,四角還有角樓。古城中最主要的街道就是貫穿南北的大街,街邊有各種出售大理石製品、扎染、草編等大理特產的店鋪和風味十足的白族飲食店。城內流淌著清澈的溪水,到處可見古樸雅的白族傳統民居,這里居民不論貧富,都有在庭院內種植山茶花、杜鵑花的習慣。大理古城也就有「家家流水,戶戶養花」之說。歷史悠久,極負盛名的一年一度民族傳統盛會「三月街」,就在城西的蒼山腳下舉行。
大理古城洋人街
古城內東西走向的護國路,被稱為「洋人街」。這里一家 接一家的中西餐館、咖啡館、茶館及工藝品商店,招牌、廣告多用洋文書寫,吸著金發碧眼的「老外」,在這里流連忘返,尋找東方古韻,漸成一道別致的風景。
景點信息
地址:位居風光亮麗的蒼山腳下,距大理市下關13公里。
門票:在古城內游覽,免費。
交通:從下關火車站乘8路公交車,約40分鍾即可到達古城,車費1.5元/人。另外,遊客也可乘位於建設路和文化路上的小巴前往,約30分鍾可到達古城。遊客在大理古城內游覽,主要靠步行。如果你是從麗江方向而來,汽車將從大理古城旁經過,你不妨在此下車,以免走回頭路。

住宿:大理古城內有很多白族民居式的小旅店,價格不貴,但旅店的設施不是很好,要求高的人可以選擇好點的客棧,價格中等,小編在這里要給大家推薦一家位於南門的客棧,海百合客棧,裡面是地中海田園風,客棧很有情調,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體驗下呢!
關於美食:
大理最好的餐廳大部分都集中在古城中,不可錯過的大理特色美食有乳扇(一種乳製品,烤或炸,塗上特製的玫瑰糖,味道太棒了!)、喜洲耙粑、大理雕梅、泡梨等果脯蜜餞、永平黃燜雞、野生菌、炒白花等野菜、大理要品嘗大理美食可前往古城中的洋人街(護國路),具有白族、藏族等少數民族特色的西餐咖啡廳、酒吧在這里隨處可見,還聚集著許多外國旅遊者。在洋人街上,許多餐館兼售中西餐,遊客可以品嘗到雲南風味的菜餚以及當地的白族菜。
在大理,我們怎麼解決一天的美食?

早餐:大理人的早餐一般都以米線和餌絲為主(餌絲居多)一碗清湯倒在米線或餌絲上,撒幾塊雞肉絲和幾粒蔥花,清清淡淡的讓人忍不住把湯都喝完,想吃辣的話老闆就勺一勺子的麻辣湯上去,吃得人一天精神都爽快。南門的文獻路上,有很多小吃店,價格便宜公道,如果不閑麻煩的話,可以到那裡去吃。

午餐:除了古城南門外的文獻路,大理古城吃飯的地方最集中的自然是人民路,午餐可以在人民路隨便找一家食店,在大理古城的飯館,隨處都可見餐館前擺得整整齊齊的菜藍子。在這兒吃飯,基本是沒有菜單,全都是看菜下單。而那一小盆一小盆撂著的菜們,總是有許多是不曾見的,或是見過卻不曾吃過的,都擺放得相當藝術。中午可以點個水性楊花、金雀花花煎蛋之類的菜,大理人以花入菜,所以在大理很多花都是可以做成佳餚來吃的,不妨嘗嘗。

晚餐:大理因在洱海邊,所以魚做的菜是比較出名的,做法也很多,所以晚餐的話不妨嘗嘗魚的盛宴:酸辣魚、木瓜魚、海哨魚、魚火鍋……如果你對魚不感冒的話,也可以到洋人街上尋覓美食,那裡無論是什麼樣的美味,你都可以找到。
在大理古城,隨便找家咖啡館坐下,聽著音樂,喝著冰啤,度過一個悠閑的下午……
旅遊小貼士
1、最佳旅遊時間
大理屬低緯度高原型季風氣候,季節變化不明顯,年溫差小,年平均氣溫為15攝氏度,沒有明顯的嚴冬酷暑,寒暑適中,四季如春,大理的風大是出名的,特別是到洱海邊,不過風很乾凈,不像北方夾雜沙塵的風。
白族的很多節日和盛會多集中在每年的3至4月間,此時來游,會感受到濃郁的民族風情。有歌唱到:「大理三月好風光」,所以在 春季,無論是前往大理古城,或是登蒼山、游洱海,都再適合不過了。
另外,每當夏秋之交的雨後,氣溫下降很快,當地有「一雨成秋」的說法,因此那時來大理旅遊最好能帶上幾件秋裝。
2、交通提醒
乘長途汽車前來,終點站通常是下關,但如果你是從麗江方向而來,汽車將從大理古城旁經過,你不妨在此下車,以免走回頭路。
3、訂票提醒
幾乎所有的咖啡館都提供旅遊信息和訂票業務,有一些還備有自行車可供遊客租借。

大理地熱國景區

洱源古名「浪穹」,據史書記載,洱源地區從西漢至南北朝均為葉榆縣地,唐麟德元年(664年)正式設治,宋屬大理,也就是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的大理國的轄地。直到1912年,鄧川州改置為鄧川縣,浪穹縣才更名為洱源縣,是取洱海發源地之意。
洱海發源處 溫泉度假勝地
到洱源,是一定要去泡溫泉的!洱源素有溫泉之鄉美稱,縣城玉湖鎮被譽為「熱水城」,
城中溫泉遍布,熱水沿街渠縱流,冬春熱氣繚繞,婉若仙都美景,令人神往。有詩贊道:「三步溫泉四步湯,氣蒸迷霧似仙鄉」。眾多溫泉中,流量最大的是篁宮溫泉,它坐落在文廟前,出水量大,溫度高,已被建成游泳池和高檔次的雙層浴室。池中一年四季溫水長流,清亮見底,到此挑水、沐浴的人四時不絕。如今,在洱源早已有很多度假村和游樂場了。

蒼洱雙廓 「鴛鴦」浮碧波

在蒼洱風光中,最為秀麗的應該是雙廊了。雙廊地處洱源縣的東南、洱海東岸的「蓮花曲」和「蘿時曲」之上,美麗的金梭島、玉磯島猶如一對「鴛鴦」浮在碧綠的洱海中,構成了雙廊特殊的地理環境,也是雙廊名稱的由來。雙廊背負青山,門迎洱海,緊連雞足山,遠眺蒼山,既有漁田之利,舟楫之便,更擁有「
風、花、雪、月」 之妙景,故享有「蒼洱風光在雙廊」之盛譽。
金梭島是蒼洱三島中最大的島,四面臨水,高出水面約250米,南北長約800米,東西寬約100多米,中部低而南北偏高,形似一支織布的梭子,故名金梭島。據《蠻書》記載,南詔王曾在島上建避暑行宮,所以至今還能見一些殘磚斷瓦。由金梭島往北約10公里,是一座秀麗的小島玉磯島,小島高出海面只有4公尺左右,全島似一塊巨大的岩石構成,佇立水中,恰似天外飛來。島上還建有觀音閣,因此又有「小普陀」之稱。
金梭玉磯兩島天然的自然風光為洱海之最,還曾有《五朵金花》等多部電影在此拍攝外景。
洱源西湖 最美濕地凈土
位於洱源縣佛鍾山麓,距大理60多公里,處於從大理去麗江的途中,為高原平壩淡水湖。由西湖、江尾、羅平山三個片區和螺獅江游覽線組成。西湖湖面3.3平方公里,系高原斷陷湖泊,平均水深1.8米,最深3.3米,是洱海的重要水源之一。湖中有六村(張家登、清水塘、東登、南登、海塘)一島,構成村內有湖、湖中有村的天然村湖畫景,環山倒影,碧水翠緯,風景如畫。

洱海源頭茈碧湖

洱海源頭鑲嵌在洱源北三公里的壩子中,是一個不大的高原淡水湖,面積1.2萬畝,卻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名字——「茈碧湖」。茈碧湖三面環山,一扇洞開,呈菱形狀,地雖不廣,天格外藍,山雖不高,亦多情態,湖自纖巧,亦顯波瀾。

水花樹是茈碧湖又一奇景,那一簇簇、一串串透明晶亮從水底不斷往上湧出的水珠,形成一株株掛滿珍珠的寶樹,璀璨剔透,銀光耀眼,如虹霓,若彩雲,變幻莫測,絢麗多姿,五彩奪目,令人目不暇接,堪稱茈碧湖一絕。
洱海茈碧湖風光(20張)

茈碧湖水域,生長著一種海菜花——一種在雲南大多數水域里已經絕跡的水生植物。但是海菜花在茈碧湖生長得還非常好,說明茈碧湖的水質好。因為水質一旦發生變化,海菜花就消失了。海菜花是天然的最敏感的水質檢查員。海菜花也是一種非常好的菜餚,吃法多多。農家樂里都有海菜花做的各種菜式,味道好極了。

交通:
昆明到大理24小時都有班車往返,只要4~6小時。票價根據車型,一般在50-100元間。乘車可到全市大部分汽車客運車站皆有去大理的班車。洱源就在大理城北略偏東70公里。最好的游覽方式是:從城區內坐計程車到下關洱海公元,只需5元(計程車起步價)。然後開始乘船,木船、快艇都有,從洱海一直行船到洱源。也可以直接乘坐專線車到洱源,然後再坐船游覽。這里提供幾個大理市內乘車地點:下關客運站:大理市建設東路20號;大理州運輸公司客運站:大理市建設東路123號;大理市客運中心:建設路24號。

住宿推薦:

洱源縣下山口溫泉度假村、洱源溫泉賓館(涉外星級)。

美食:

海菜花、木瓜雞、苦蕎粑粑蘸蜂蜜、菜籽油炸香椿、青蠶豆拌蕨菜、韭菜炒黃鱔

特產:

乳扇、雕梅、酥油、燉梅
大理洱源二日游線路推薦
D1、蒼洱風光一日游:下關碼頭——洱海公園——金梭島——天鏡閣——小普陀——南詔風情島——蝴蝶泉公園——崇聖寺三塔——天龍八部影視城——大理古城——三道茶或洞經古樂表演(洱海五個景點:洱海公園——金梭島——天鏡閣——小普陀——南詔風情島,由旅行社自行安排游覽其中的三個景點。)

⑥ 雲南自助游一個月內要如何安排才恰當,請建議一下!

我這里只說一些我的看法和一小部分的意見 你可參考看看
我個人更喜歡大理 因為除了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還有青廬.
建議:1.飛機或火車到昆明,在昆明游盪幾日後,再在昆明客運站坐大巴去大理。路很好走,行程約三四個小時。
2.飛機或火車直接到麗江,享受麗江柔軟的時光之後,在麗江客運站坐大巴去大理。行程約三個多小時。
到了大理,先不必急著去尋住處,而是在街邊先喝一碗冰冰涼的桂花涼蝦,在買一串烤乳扇慢慢嚼著吃,最好挑那種有玫瑰花蜜的,越嚼越香濃,我朋友還說 那有種高級芝士的味道。o(∩_∩)o...
大理有無數的民居客棧,洋人街上還有許多guess house&cafe的店你可以換著住,都很有情趣,例如:唐朝,榆安園,四季。
到了大理就一定要去趙青的青廬,不然算是白來了。
青廬離大理古城不算遠,行程約半個小時,青廬所在是洱海邊上一個較「玉幾」的島上。遠眺蒼山,近鄰洱海,青樹參天,「三面環水盡觀蒼山洱海,終日為陽光所沐」。青廬和其他酒店不同的是,它走的是國際正流行的villa私人度假路線。青廬戒煙,酒,肉,吵鬧,電視甚至手機,可以無限上網,聽音樂,傾談以及所有於慢有關的生活細節。還有好多好多 這真的是個很好的地方,住上幾天感受一下真的是不枉此生啊
建議:1.想去青廬,可與青廬富管家Samme聯系,13708666010。青廬將嚴格考查客人的「資格」,如果不符合青廬客人標准,青廬可能會拒收的。青廬另一個出世之處在於,永遠是青廬在挑合適它的客人。而一旦被青廬接受,你也將遭遇到最貼心的服務。
2.你也可以有其他的選擇 也是很棒的:
大理古城國際青年旅館:地址:大理古城博愛路181號(玉洱路口)。距離大理車站13公里。可乘4,8路公交車在玉洱路下車就到了。雙人標間(帶衛生間)50元一晚,二人間,三人間15元一個床。
大理的美景:
蒼山、洱海、崇聖寺三塔、蝴蝶泉、團山、感通寺、梨園村、天龍古橋、茈碧湖、喜州民居、南詔風情島、天龍八部影視城~~~
大理的美食:
到了大理的很多人都會迷上那個二三百年的老庭園,梅子井酒家,向當地人打聽就可以知道了,在復興路和人民路交匯的農貿市場里,院里有一株古梅,梅樹下一口泉水甘冽的古井,自釀的梅子酒,用梅子做的佳餚,十二分和氣與厚道的主人,好吃的烏梅魚,雕梅扣肉,黑梅蘿卜,雞絲涼面,一大盤才10元,門口還有買鹵肉的小攤。
1.烤乳扇。最有名的是鄧川乳扇,就在古城中心的十字路口。
2.早餐當然是洱絲,洱塊。配著香濃湯底再加上一個油炸粑粑,好吃又暖身,三元一碗。
3.橋香園過橋米線。下關建設路郵局對面。非飯店也常常客滿,不可不吃。
4.喜洲破酥粑粑。2元一個。有肉有素,最好吃素的,裡面是豆沙餡,似乎慘了玫瑰蜜,比麗江粑粑好吃一萬倍。
5.其他必吃:永平黃燜雞,永平臘鵝,鶴慶米糕,燉梅,祥雲醬辣子,下關砂鍋魚,小籠粉蒸羊肉。 都是好棒的美食!!
還有旅遊最關鍵的哦 就是購物~~
有句話說不buy非大理。去大理買的最多的無非是銀飾,如今大理銀器多
A貨,看著光鮮水亮,千萬別激動,肯定是假的,真銀器不可能這么淺薄地亮,一般假銀器當地人說是白族銀,或許含點銀,但少得可憐。買的時候一定要和店主講明,我要真的925銀,貴一點不要緊,他們才會在櫃台下面摸出一個口袋,掏出真傢伙來。真傢伙上一般都刻有店名,還會給你一張信譽卡,而那些看起來也很漂亮的,就當工藝品買吧,一隻手鐲30元,一對耳環20元,穿戴起來,一樣風情萬種~~~
建議:1.不要忘了講價。
2.大理的東西比兩江便宜。在城外比在古城裡更便宜。
3.當地的蠟染圍巾很漂亮。從10元到後來6元一條,一路買下來。呵呵
4.民族style衣裳買起來要當心,一時頭熱覺得漂亮,其實回來後極少場合穿。
5.茶葉可以買一點。逛累了就找間茶葉店慢慢品。

呵呵 這就是我對你雲南之行的一點建議 都是有關大理的
因為我特別的喜歡那裡 o(∩_∩)o...
希望你這一個月的旅程能玩的開心愉快~~~~(*^__^*) 嘻嘻……

⑦ 茈碧湖的逍遙茈碧湖,曼妙梨園村

梨園村位於雲南省大理州洱源縣茈碧湖鎮茈碧湖北岸,是洱海源頭的一個聚落特徵明顯的白族聚落村寨。這里環境優美,風景獨特,梨園村也是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因村中遍地栽種樹齡為500年到1000年不等的古梨樹近萬株而得名為「梨園」村。
梨園村三面依山,一面臨茈碧湖,數萬株粗壯高大的百年老梨樹參天而立,村莊掩映在梨林的蔭蔽之中,你看,掛滿了梨果的老梨樹,掛著紅辣椒串兒的老屋,掛著一串串大而結實的玉米棒兒的房梁以及那屋頂上裊裊娜娜的炊煙,不正顯示著農家人生活的富足嗎!村裡有108戶人家,主要以養殖奶牛、旅遊為主,每戶平均養奶牛3頭,是該地區戶均養殖奶牛最多的村莊,奶牛的品種由原來的荷蘭引進奶牛培育而成,據說有一頭奶牛的產奶量高達每天50公斤呢,秀美的景色,怡然自得的心態,豐足的生活,使梨園人頤享高年,據查,該村享年80歲以上的老人即有40多人。
從陶淵明始,人們就習慣於將那些遠離喧囂塵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僻靜之地跟桃樹桃花聯系在一起,似乎只有桃花桃樹才夠得上人們嚮往和平寧靜生活的境界,殊不知滇西還有一片凈土偏偏與梨樹梨花結緣,那也是修身養性的好去處,那就是人稱「世外梨園」的大理洱源縣的梨園村。據史書記載,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到過茈碧湖。《徐霞客游記》中,對茈碧湖周邊村落和自然環境都有描述,唯獨沒有梨園村的記述。當地人認為,這是因為梨園村當時是一個與世隔絕的處所,不為外人所知。徐霞客當年旅遊到此時,也沒有發現梨園村。 梨園村坐落於洱海之源的茈碧湖東北角的山凹里,坐北朝南,東、北、西三面環山,南臨茈碧湖,距洱源縣城僅十公里左右,要前去那裡,最佳路線還是乘船由茈碧湖上穿湖而過,在船上盡可享受茈碧湖的一泓碧水和四野風光,要是幸運的話,還能看到湖裡因地底溫泉熱氣上冒時形成的「水花樹」奇觀。由於氣泡是從二三十米深處的湖底不斷地湧出,由澄靜清澈的水面上看去,宛如串串晶瑩的珍珠。在夏天,茈碧湖中還有珍貴罕見的茈碧花開放,據說只在夜間子時和白天午時開放,被稱為「花開子午」。茈碧湖也就因茈碧花而著名。
還在湖上,遠遠就見山坳里一片梨林,面積約六百多畝,遮天蔽日地籠罩了整個山坳,沒人指點的話,根本不知道一百來戶白族人家就掩映在上萬株梨樹叢里。棄船登岸,就見有人劃汽車輪胎在湖上垂釣,有人在湖畔浣布洗衣,沿柵欄曲徑進入縱橫規整的梨林,方隱約看見座座青瓦白牆或紅牆的宅院散布在梨林深處,梨園與庭院相倚相偎,融為一體,林中綠草蔥郁,野花點點,鳥兒翻飛,蟬兒鳴叫,宅院里雞不驚,狗不吠。無論村裡林中,風吹不到,日曬不著,勞作的人們背著籮筐無聲地來往,一派安寧靜謐的景象,心頭不禁艷羨這里的老鄉居然擁有這樣一方得天獨厚的水土,營造出這樣一座「世外梨園」。
據說,梨園村最早的開拓者和居民是明嘉靖年間世襲鄧川土知州阿氏的後人,其中一個叫阿遷喬的響應朝廷「軍墾屯田」號召,帶著兩個兒子阿筱聰、阿林聰以及一些族人,來到原來叫「大河頭」的茈碧湖頭山谷,在原始森林中開墾荒地,同時大量種植梨樹。阿氏原為景谷縣(咸遠州)的傣族,來到當地後與當地原住民白族相互融合,漸漸地也就轉變成了白族,說白族話、著白族衣、供奉白族的「本主」。經過幾代人的苦心經營,大河頭成了人煙聚集的村落,梨樹也長大成林,覆蓋了整個山谷,與農業、漁業一道,成為當地人的主要生活支柱,大河頭也就因此改稱為「梨園村」。 至今沒有人能說清為何阿氏偏偏選擇的是種植梨樹,用梨林來裝點自己心愛的家園,也許是因為他們「離」開了故土,出於對故鄉的思念;也許是因為他們喜歡梨花的繁盛熱烈,或是喜歡梨子的味道,總之他們在有意無意間為後人留下了一份頗為豐厚的衣食飯碗,為我們留下了一片可以暫避酷日和風浪的港灣,留下了一個敬重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樣板。
世世代代以來,小小的梨園村都訂立有鄉規民約,不準損害或砍伐樹木,又採取了將林木分給私人承包,土地開發和使用由村裡統一規劃,不許在梨樹林周圍開墾土地,這些措施,較好地保護了梨林這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人口的繁衍,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也潛伏著危機。雖然古老的梨林保存了下來,但它畢竟不能永遠蔭庇村民們。村裡每人都有六分水田,糧食足夠自給,包穀等粗糧種了做飼料養豬,再養上幾頭騾馬馱運肥料和地里的收成,再在湖上打打魚、外出打打工,家裡又多了些收入,日子過下去沒多大問題。可是,古老的梨樹不可抗拒地衰老了,它們的果子漸漸沒有了市場,只有掉地下爛掉。
因村中遍栽梨樹而得名,唯一的出村通道,就是劃船通過茈碧湖。村子裡面的房屋,全都掩蔽在梨樹叢中。從茈碧湖對岸眺望梨園村,看到的只是一片山窪里的綠樹,看不出一丁點村落的痕跡。是典型的聚落特點完備的白族古漁村。梨園村的老鄉面臨的不僅是要將自己的美好家園保護得像模像樣,還得積極探索新的生產生活方式。
七十八歲的趙炳文是村裡精神最好的老人,他不僅幫著帶十四個孫兒中最小的一個,還跑前跑後,幫兒子張羅農家樂接待,還要給好奇的遊客充當模特,給他們拍照,因為他的形象實在突出,和善慈祥,長髯飄飄。過去他生養了三兒四女,老人才意識到,生育太多,造成了村寨人與土地與自然的緊張關系,也使得自己辛苦太多,受了不少罪才好不容易將那麼多孩子拉扯大。改革開放後,可以在種地之外經營其它了,他家裡先是養了不少羊,把羊賣了,買了條大船在湖上載遊客,還搞起了農家樂。他們自覺不自覺地開始了傳統生存方式的轉變。 村頭的阿永泉一家是最早搞農家樂的農戶之一,他們將梨林用好看的籬笆圍起,支起桌椅板凳,掛起吊床,搞起鞦韆,還燒烤一些自己打撈的小魚小蝦,燒煮自己做的腌肉、自己養的土雞、自己種的菜蔬,還有「海水煮海魚」、「生皮」、「乳扇」、「地參」等等風味食品,其中的「生皮」就得於當地盛行的獨特殺豬方式:「火燒豬」。他們將豬殺死放血後,習慣用稻草將整豬燒得焦黃,燙過後再颳去焦毛,將黃脆的肉皮切碎了打蘸水吃,味道當然好極了。已有不少人家像阿永泉家一樣,分別合夥開發經營已經沒有多少經濟價值的梨林。梨子賣不出去,但梨林卻有難得的觀賞價值,春天的梨花、夏天濃蔭、秋天的紅葉,冬天的枝幹,再加上農家的飯菜、農家的純情,還有茈碧湖的風景、村落的田野風光,足以讓人流連忘返、駐足不去。
梨園村的人很愛狗,幾乎家家都養著狗,有的還是很好的狼犬。遊客來的多了,它們都不咬人了,很懂事地跟人親近,撒嬌戲耍,增添了村裡的樂趣。無論進到哪家家裡,老鄉都是以梨相待。梨成了「禮」。一些人家保留下了以前的老房子,雖比不上喜洲那邊的深宅大院,卻也有它的看頭:家家都在廊下掛了紅的辣椒、黃的包穀,很是入畫。家家庭院里還種有香櫞,清香四溢。在梨林里坐坐,滿心都是悠閑和詩意;在梨園村走走,滿眼都是景緻和美麗。
有依山傍水的環境,有山青水秀的美景,這是梨園村人的福氣;知道愛護環境,知道用梨樹裝點自己的家園。梨園村旅遊業從1998年開始起步,現有10戶開展農家樂,其中8戶家庭式旅館,床位為數112床,有農家餐廳8個,餐位共計150個,旅遊船隻12艘,旅遊從業人員60人。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三日,是茈碧湖河頭龍王段老三的本主廟會,來自洱源、鄧川,大理、漾濞、劍川等地的白族,雲集茈碧湖河頭龍王廟,白天燒香祭祀本主,觀看文藝演出和對歌比賽。晚上則在廟前空地上舉辦篝火晚會,觀看彝族打歌,然後組織放海燈。 梨園村一年四季都大有看頭。春天房前屋後梨花滿枝,夏天村裡村外滿眼翠綠,秋天梨掛枝頭果實累累。就連冬天光禿禿的梨樹,也因為虯曲多姿的造型,成片成片的鋪排在房前屋後,把整個村莊裝點成了一幅精美的素描畫。梨園村原名為河頭里村,清朝的時候,因村中遍栽梨樹而得名,是典型的聚落特點完備的白族古漁村。這里白族風情濃郁,自然風光迤邐迷人。梨園村已修通了直通洱源縣城的8公路鄉村公路,轎車可以直達。乘快艇到縣城,水路直線距離5公里。
無論是騎馬踏青,還是躺在吊床上發呆,到林中去摘果實,到湖邊釣魚,在梨樹下打牌,不同季節的不同休閑方式,都是遊人喜歡的的玩法。梨園村裡還有好多好吃的東西。烤全羊當然是不用提了。還有烤雞。還有泡梨、泡李子、泡柿子。農家樂有新鮮的牛奶煮土雞蛋,村民自己做的乳扇,還有羊頭蹄湯。村邊菜地里種出的新鮮蔬菜,每個季節各不相同。
1.交通
坐車:
坐車至下關後,在下關客運北站乘車90分鍾直達洱源縣城,乘坐三輪車或麵包車至茈碧湖碼頭,再乘快艇或遊船(均價15元/人)上岸即為梨園村。
2.自駕:
茈碧湖位於大理洱源縣東北部,距洱源縣城約3公里,距大理以北73公里。自駕車從大理古城出發,沿大麗路向北,過蝴蝶泉後轉上洱源方向的岔路,此處左轉上G214,沿G214走14、5公里後,左手看到「洱海之源」的大石碑,左轉進入洱源縣城方向。在第一個紅綠燈路口右轉,很快到達大理地熱國和茈碧湖。繼續沿湖邊的路向西,穿過村子再向北,一路穿村過寨,上了碧茈路,5、6公里的石子路的顛簸,在茈碧湖北面一個小碼頭旁,看見了梨花村的入口。
3.美食:
烤全羊,泡李子,木瓜茶、乳扇。
4.周邊景點:
離大理洱源「地熱國」很近,可以去哪裡泡溫泉,推薦兩個時間段,一是黃昏里,一是星空下。因為地熱國充滿野趣和情調,需要「天時」的配合。黃昏時,紅霞滿天時,倦鳥歸來,真有「百鳥歸巢」的熱鬧;到了夜晚星空下,溫泉區里又響起蛙鳴,更襯托出幽靜和禪意。 亞洲唱片公司總經理,亞洲唱片公司著名音樂家、製作人,佛曲作曲家、演唱家王俊雄,奕睆居士,在弘揚中國民族音樂方面不遺餘力,他吸天地之靈氣,納山川之底蘊,先後推出了多個特色鮮明的民族音樂系列專輯。他在「抒情中國系列03-彩雲南天」中譜寫了《梨園春暖》樂曲,樂曲明亮、歡快,具有典型的雲南少數民族風情。
曲詞:
《梨園春暖》
揚眉
二月大地暖,細雨朦朧還,
茈碧湖紗漫,不見龍王台;
三月春風來,嫩柳岸邊歪,
澄碧樓水漲,盪漾漫階台。
呢喃雙飛燕,喚醒花神呆,
一堤湖邊雪,盡將村屯皚,
輕舟獨木刨,萬頃碧波裁。
玉蕊凝皓婉,冰綃鐵臂埋,
萬萬素蝶舞,枝頭不懇乖;
對歌賽通宵,海燈湖面排,
一村遮霜雪,萬畝梨花開。
哎嘔~~、哎嘔~~、哎哎嘔~~;哎嘔~~、哎嘔~~、哎哎嘔~~;
哎嘔~~、哎嘔~~、哎呵嘔~~;哎嘔~~、哎嘔~~、哎呵嘔~~。
一村遮霜雪,唦唦,萬畝梨花開,唦唦
夏日葉茂盛、滿眼皆蒼綠,村裡村外路徑塞;
秋日葉飄落、滿眼都金黃,累累碩果枝頭歪;
冬日光禿禿、房舍可顯露,虯枝曲椏多萌態。
(念白):逍遙茈碧湖,曼妙梨園村,嗨!
大地二月暖,朦朧細雨還,
紗漫茈碧湖,龍王不見台;
春風三月來,岸邊嫩柳歪,
水漲澄碧樓,漫階盪漾台。
雙飛呢喃燕,花神喚醒呆,
湖邊一堤雪,村屯盡將皚,
獨木輕舟刨,碧波萬頃裁。
皓婉凝玉蕊,鐵臂冰綃埋,
素蝶舞萬萬,不懇枝頭乖;
通宵賽對歌,湖面海燈排,
霜雪遮一村,梨花萬畝開。
哎嘔~~、哎嘔~~、哎嘔嘔~~;哎嘔~~、哎嘔~~、哎嘔嘔~~;
哎嘔~~、哎嘔~~、哎哦嘔~~;哎嘔~~、哎嘔~~、哎哦嘔~~。
霜雪遮一村,唦唦,梨花萬畝開,唦唦
滿眼皆蒼綠、夏日葉茂盛,村外村裡路徑塞;
滿眼都金黃、秋日葉飄落,碩果累累枝頭歪;
房舍可顯露、冬日光禿禿,曲椏虯枝多萌態。
(念白):逍遙茈碧湖,曼妙梨園村,嗨!嗨!嗨! 現政府已投入100多萬元完成了梨園村的旅遊開發的詳細規劃編制、村內道路改造及旅遊廁所的建設。2003年—2010年累計接待旅遊者近92萬人次,2011年1-11月份,全村共接待旅遊者6萬人次,旅遊收入為80萬元。這是梨園村人的智慧;懂得用山水修身,懂得以樹木養性,這是梨園村人的文化。他們已經用梨樹梨園,營建了關於「世外桃源」的新意境。

⑧ 自駕車昆明周圍3天游的線路有那些

線路抄一:昆明-大理-洱源,310公里高速,60公里省道,洱源地熱國溫泉,茈碧湖游覽吃魚。大理遊玩就不用介紹了。中途可以到恐龍谷或者彝人古鎮轉轉。
線路二:昆明-羅平-曲靖,昆明-羅平230公里高速,鄉村游,多依河、九龍瀑布、魯布革電站,回程轉進曲靖溫泉,160公里高速,在距曲靖10公里溫泉口下,露天溫泉加四星酒店自助餐,晚餐後經崑曲高速返昆。
線路三:昆明-建水(可轉石屏)-蒙自(個舊)-河口,全程高速450公里,一路都可以停下來玩玩,到河口帶著身份證可以過境越南老街省。豆腐、臭豆腐、過橋米線、越南小卷粉、燒烤,吃他一路。這條線沒有合適溫泉推薦。
彌勒、普者黑線不推薦,因為彌勒段修路,超級難走。

⑨ 白族的文化

本主崇拜是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本主白語叫「武增」,是「本境福主」的簡稱,意即「我的主人」。他們是白族村社的保護神,有的一村供奉一個本主,也有幾村供奉同一本主的情況。只要和白族村社有密切聯系的人和事物都可以成為本主,所以在本主神祇中既有原始宗教色彩濃厚的山川樹木、蟲魚鳥獸之神,也有佛道之神、儒家典範人物及民間傳說中的人物;既有王室、貴族,也有英雄、平民;既有白族人物,也有漢族和其他民族的人物。這充分體現了本主崇拜兼容並蓄的特點。每位本主都有自己的節日,就是本主廟會。在白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不僅節慶、重大事件都要到本主廟去獻祭,舉凡婚喪喜慶、疾病災害、出門遠行等,也要到本主廟祭祀,以祈求本主神的保佑。
此外,道教、基督教在白族群眾中也有一定影響。 白族的服飾有一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並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飾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為尊貴。
秦漢至南北朝時期,白族先民以滇池為中心的滇僰人「頭飾羽翎」。在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青銅器舞蹈圖像中,舞者全戴羽冠,頂插長翎,上身裸露,下著獸皮羽毛帶狀裙。洱海地區,唐初白族先民之一的西洱蠻,男女以氈皮為披,女子絁布為裙,男女赤腳。《雲南志》卷五雲:「東有白蠻,丈夫婦人以白繒為衣,下不過膝。」「婦人,一切不施粉黛,以酥澤發。貴者以綾錦為裙襦」。「若子弟及四軍羅苴以下,則當額絡為髻,不得戴角;當頂撮髽髻,並披氈皮。俗皆跣足,唯頭囊特異耳。南詔以紅綾,其餘向下皆以皂綾絹。」「曹長以下得系金佉苴(即腰帶)」。「有超等殊功者,則得全披波羅皮(即虎皮)」。南詔王室及清平官、大將軍,已效漢服,上衣圓領寬袍大袖,下著寬褲緊腿,有靴。詔王頭囊為鍾鼎式,文官頭囊為黑色蓮花式,武官為虎頭式。

大理國白族服飾,王室及官員皆衣綾羅綢緞。元代,服色,「略本於漢」,「男人披氈椎髻,婦人不施粉,酥澤其發。以青紗分編繞首系,裹以攢頂黑巾。耳金環,象牙纏臂。衣綉方幅,以半細氈為上服」。
大理等中心地區男子一般纏白色或藍色包頭,上穿白色對襟衣,外套黑領褂,下穿白色、藍色長褲。洱海東部白族男子則外套麂皮領褂,或皮質、綢緞領褂,腰系綉花兜肚,下穿藍色或黑色長褲。出門時,常背掛包,有的還佩掛長刀。
明清以來,白族服飾,一般說來,男子的服裝各地大體相同,婦女的服飾則各地有著差異。
女子服飾各地有所不同。大理一帶多用綉花布或彩色毛巾纏頭,穿白上衣,紅坎肩,或是淺藍色上衣、外套黑絲絨領褂,右襯結紐處掛「三須」、「五須」銀飾,腰系綉花短圍腰,下穿藍色寬褲,足蹬綉花鞋。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辮於後或盤辮於頭,都纏以綉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頭。在白族姑娘的頭飾上,蘊含著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詞語,它就是:風花雪月。解釋:白族少女的帽子,垂下的惠子是下關的風;艷麗的花飾是上關的花;帽頂的潔白是蒼山雪;彎彎的造型是洱海月。
婦女頭飾更是異彩紛呈:大理一帶未婚女子梳獨辮且盤在花頭帕外面,再纏上花絲帶等,左側垂著一束白絛穗;婚後發辮改為挽髻,盤在頭頂,外包紮染或蠟染的藍布帕,纏素色布條。鳳羽、鄧川、洱源的姑娘喜戴「鳳凰帕」;有的地方則頭包花毛巾或只將辮子盤頭上,再纏一束紅頭繩;有的地方頭飾為「一塊瓦」;有的地方頭上用多塊頭布相疊覆蓋,最外面的一塊布上綉白族人民喜歡的圖案。再外纏多種顏色的頭繩,格外美觀。婦女們都喜戴玉或銀手鐲、墜耳環。城鎮居民多穿漢族服裝,青年人愛著時裝。
壽鞋:雲南省洱源縣的鳳羽壩子里,白族姑娘、媳婦,從小就有學做壽鞋的習俗。不會做壽鞋的婦女,常被人們笑為無能。壽鞋,用大紅色的綢緞或布料製成。鞋頭拼有壽字圖案,圖案下用藍色的絲線綉著一枝素雅的針葉松;鞋幫後跟是對稱直角三角形圖案;鞋底的三層底。穿壽鞋標志著人已進入高年,福祿雙全。才人一般在六十花甲壽日開始穿第一雙壽鞋。 語言
白語是白族的民族共同語。中國民族語言學界一般認為白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但也有研究者認為白語和漢語的關系更為密切。20世紀50年代白語方言調查以後,將白語分為大理(南部)、劍川(中部)和怒江(北部)三大方言。其中,怒江方言原稱碧江方言,因怒江州碧江縣於1986年撤銷,故又改稱怒江方言。也有將白語三大方言改稱西部(怒江)、中部 (劍川)、東部 (大理)的新意見。兩種提法所涉及的方言區域劃分基本一致。
和其他一些少數民族語言相比,白語的方言總體上看差別不大。各地白語的語法系統基本一致,詞彙大部分相同,只是在語音上有一定的差異。語言使用方面,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和國家民委文宣司合編《中國少數民族語言使用情況》(中國藏學出版社1994年版)中的材料,大理方言的使用人口約53.19萬,劍川方言的使用人口約42.37萬,怒江方言的使用人口約4.1萬(以上據1982年人口材料)。按2000年的人口普查材料,大理方言的使用人口為60餘萬人,劍川方言的使用人口約50萬人,怒江方言的使用人口約10萬人。再加上省內其他白族聚居區的白語人口(包括大理一帶以白語為主要交際語言的回族人),白語的使用人口約有130萬左右。白語三個方言之間,劍川方言和大理方言比較接近,除了一些方言詞和語音的差異外,一般都可以相互通話。怒江方言和上述兩種方言(特別是大理方言)的差別較大,通話有較大困難。一般認為,怒江方言最為「古老」,受其他語言(主要是漢語)的影響較少,劍川方言次之,大理方言受漢語的影響最大。
白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都以白語為主要交際工具,縣以下白族聚居區群眾活動都使用白語。由於受白語影響,大理州境內的一些漢族人口也兼通白語,居住在大理市境內的回族也以白語為主要交際用語。怒江州的蘭坪縣城內,由於多民族雜居,而白語影響又比較大,白語因此成為當地各民族的共同交際語之一。從分布地區看,居住在平壩地區以及城鎮附近的白族居民一般兼通漢語,多為雙語人。而邊遠山區、交通阻塞地區的白族群眾只通白語,如洱源西山、劍川象圖等白族村寨,白族居民大多不懂漢語。從人口構成來看,白族青壯年男子因有相對較多的機會接受漢語文教育,加上普遍有外出務工的習慣,因此一般兼通漢語,而婦女懂漢語的比例要低得多。白族地區的電影、廣播、電視和報紙都使用漢語文,民間文藝活動則以白語為主。學校教育方面,白族各聚居區的中小學都用漢語文授課,小學低年級則普遍使用白漢雙語進行教學,一些地方的小學高年級也仍用白語作為教學輔助語言。從歷史發展情況看,白族地區的白漢雙語狀況是比較穩定的,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也沒有產生白語人口大規模轉用漢語、白語功能大規模萎縮的現象,這都說明白語的使用和功能是基本穩定的。可以肯定,在以後的很長時期內,白語仍將作為白族最為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民族特徵而存在。
文字
白族有兩種民族文字,即老白文和新白文。老白文是在漢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白文則是新中國成立後創制的拼音文字。
白族在長期使用漢語文的過程中,由於社會生產、生活的需要,很早就開始借用漢字來記錄白語,到南詔中後期,又通過增損漢字筆畫域仿照漢字的造字法將漢字偏旁部首組合成字等辦法,創造了「白文」,用來書寫本民族的語言。這種文字歷史上又稱為「僰文」,為了和建國後創制的拼音白文相區別,又稱「老白文」、「古白文」、「方塊白文」或「漢字白文」。它是一種典型的漢字系文字。
白文形成以後,一直在白族民間使用。由於南詔、大理國兩個民族政權都以漢文為官方文字,沒有對白文進行規范和推廣,因此,白文一直沒有能發展成為全民族通用的文字。但從南詔到明代400多年的時間里,白文還是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不僅白族民間掌握白文的人很多,南詔和大理國的統治階級和上層知識分子也經常使用白文。從文獻材料看,不僅被用於書寫各種碑刻銘文,還被用來書寫歷史著作、文學作品,說明白文的流傳使用是較為普及的。明代以來,雖然白文仍在白族民間使用,但它的使用范圍已大大地縮小。流傳至今的只有唐、宋、元、明、清各代為數不多的白文碑銘和書面文獻,且明代以前的十分少見。一般認為這與明代在雲南推行文化,大肆焚毀民族古籍有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創制的白族文字一般稱為新白文或拼音白文,是一種以拉丁字母為符號基礎的拼音文字。1958年設計的「白族文字方案」(草案),採用拉丁字母,字母次序、名稱、書寫方法、讀音都和漢語拼音方案大致相同。受特定歷史條件的影響,該方案制訂以後,並沒有得到試驗和惟行。1982年,又在1958年方案的基本框架內進行修訂,制訂了「白族文字方案」(草案),以中部方言(劍川)為標准音。這個方案在劍川縣受到普遍歡迎,但由於沒有充分考慮其他方言的特點,該方案在其他白族地區的推廣情況並不理想。1993年,又制訂了試行的「白文方案」(修訂稿)。該方案確立了兩個基礎方言並存的認識,形成了兩種文字變體並用的新的文字方案。該文字方案制訂以後進行了試驗和推廣,在劍川、大理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白族的雕刻藝術聞名於世,主要體現於石雕和木雕。石雕以劍川石鍾山石窟和大理國經幢為代表。開鑿於南詔大理國年間的劍川石鍾山石窟是中國南方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享有「西南敦煌」的美譽。大理國經幢,又名「地藏寺經幢」。經幢造型優美,雕刻技術精湛,具有密宗佛教造像的特點,被譽為「滇中藝術極品」。白族木雕主要運用於宮廷廟宇、民居建築的裝飾上,尤以劍川木雕最為出名。北京人民大會堂雲南廳的堂門和木雕屏風就是出自劍川木匠之手。
白族碑刻歷史悠久,數量眾多,重要的碑刻有《南詔德化碑》《段氏與三十七部會盟碑》《元世祖平雲南碑》《詞記山花·詠蒼洱境》等,是研究白族歷史、文化、藝術的重要資料。 三月街,又名「觀音市」,是白族盛大的節日和佳期。農歷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最初它帶有宗教活動色彩,後來逐漸變為一個盛大的物資交流會。
火把節,農歷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舉行。
繞三靈,農歷四月下旬,為期三四天。
石寶山歌會,農歷七月末的在石寶山石鍾寺舉行三天;
劍川騾馬會
本主節
蝴蝶會

茈碧湖歌會
海西海歌會
朝雞節,農歷一月初一至十五在賓川雞足山舉行;
耍海會,農歷八月初八在大理才屯舉行;
葛根會,農歷一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內舉行。 白族家庭里,兒子成婚後即與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
白族青年男女的戀愛活動比較自由,他們通常利用勞動、趕集、節日活動及趕廟會的機會談情說愛,通過山歌試探對方,抒發感情,尋覓自己的意中人。
當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戀時,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禮時新娘要下辱房製作「魚羹」;婚後第一個中秋節新娘要做大面糕,並以此表現新娘的烹調技藝。婚禮斯間講究先上茶點,後擺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盤、四盆、四碗)席。白族好客,無論平時或節日,若有客至都要先奉沈茶,並且連斟三道,稱三道茶。為客人斟茶不能斟滿,民間有「酒滿敬人,茶滿欺人」之說。
背婚是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白族地區普遍流行的一種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員集結的地方,陪賓們便停下來,把嫁妝碼成兩大摞,讓新郎背著新娘圍著嫁妝繞「8」字。
白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婚禮隆重、熱烈。按傳統風俗,舉行婚禮這天,新郎和小夥子們必須騎高頭大馬去娶親。新娘娶回後要拜客,由新郎、新娘對家庭中的長輩一一敬拜,然後是請客吃飯。新郎、新娘要陪客人進餐,這時,客人們可向新婚夫婦出難題,也可以讓他們表演節目,婚禮被喝彩聲和歡笑聲籠罩著。最有特色的是在婚禮上燃起辣椒粉,於是在歡聲笑語中許多人都打噴嚏、咳嗽,熱鬧無比。
白族的婚姻共有三種形式:一是嫁女兒到男家,這種形式佔大多數;二是招姑爺上門,這種情況主要是女方父母沒有兒子,即使有也是痴憨病殘等,所以才招姑爺上門。上門的姑爺必須改換為女方的姓氏,再由女方長輩重新取名;三是卷帳回門的形式,即男女雙方結婚後七日,妻子帶著丈夫攜帳子、被褥回女方家居住。因為女方家雖有兄弟,但年齡太小,父母年邁,只好「卷帳回門來贍養老人和照顧年幼的弟妹。等弟弟長大結婚後,男方這才帶著妻子回到男方家生活。這三種婚姻形式由來已久,至今沿用。但不管屬於哪一種婚姻形式,婚期和婚禮的過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只不過招姑爺上門是女娶男,而不是男娶女,雙方的角色互換而已。兒子成婚後,一般都與父母分居,另外組織小家庭。父母和誰一起生活,由父母自己選擇,一般選擇與幼子一塊生活的居多。因此,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是白族普遍的家庭組織形式。
按白族的習俗,如果丈夫去世,妻子可以終身守節,也可以另嫁,但另嫁時不得帶走前夫的家產。在個別地區,還有轉房的習俗,兄死後,嫂可以嫁給弟弟,稱為叔就嫂,但這種現象已不多見。 白族熱情好客,先客後主是白族待客的禮節。家中來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禮。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則需滿杯,他們認為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受到白族人熱情的款待,應說聲挪衛你(謝謝你)來表示你的謝意和感激之情。
尊敬長輩是白族的傳統美德。見到老人要主動打招呼、問候、讓道、讓座、端茶、遞煙。起床後的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給老人。吃飯時要讓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動筷子。在老人面前不說臟話,不準蹺二郎腿。一些山區的白族,家庭成員各有比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長輩坐左上方,女性長輩坐右上方,客人和晚輩坐下方和上方。白族人家的火塘是個神聖的地方,忌諱向火塘內吐口水,禁止從火塘上跨過。白族人家的門檻也忌諱坐人。男人所用的工具,忌婦女從上面跨過。家庭內忌諱戴著孝帕的人進入,認為這樣會給家庭帶不潔。 白族民間娛樂活動豐富多彩,種類繁多,有賽馬、盪鞦韆、耍麒麟、潑泥賜福、跳花盆、跳山羊等。
盪鞦韆:白族山區森林密布,藤條縱橫林間,農民與山民平時采蕎伐木,砍柴取暖,常於藤條蔓枝過手,練就盪藤攀索的本領,極喜愛盪鞦韆的活動。每年春節,山區,常在大榕樹下捆綁篾索以成鞦韆;壩區,則在寬敞的壩坪立起三四丈高的桿架綁扎鞦韆。最精彩的莫過於青年男女雙雙同盪,這時常贏來圍觀群眾的戲耍逗趣。 飲食習慣
白族注重節慶,幾乎每節都有一至數種應景食品。如春節吃叮叮糖、泡米花茶和江齋飯;三月街吃蒸糕和諒粉;清明節吃涼拌什錦和「齋筵香」(炸酥肉);端午節吃粽子和雄黃酒;嘗新節吃新豆、嫩瓜和陳谷摻新米飯;火把節吃甜食和各種糖果;中無節吃羊肚菌和檢魚包肉;中秋節吃白餅和醉餅;重陽節吃肥羊;冬至節吃炒養粒和羊肉場。
白族婚宴習慣用「喜州土八碗」,由八道熱菜組成:添加紅曲米的紅肉燉;掛蛋糊油炸的酥肉;加醬油、蜂蜜扣蒸的五花三線肉千張;配加 紅薯或土豆的粉蒸肉;豬頭、豬肝、豬肉鹵制的干香;加蓋肉茸、蛋屑的白扁豆;木耳、豆腐、下水、蛋絲、菜梗氽制的雜碎;配加炸豬條的竹筍。此外,每客一包檳椰。
白族也有飲食忌諱,主要是大年初一不用鐵刀,主婦做飯應悄無聲息,不能吹火,必須到井邊「汲新水」。喪家做飯,一律清煮清炒,不能用紅色食料,不能做紅包菜餚。進扭時長輩上坐晚輩侍奉。
特色飲食 砂鍋魚與砂鍋豆腐:將火腿片、嫩雞塊、冬菇、蛋卷、臘乾片、豆腐、玉蘭片、肉圓等按比例與弓魚(或鯉魚)放入砂鍋內,放好調料,文火燉制則成。若把主料魚換成豆腐和少量捲心菜,則成砂鍋豆腐。 乳扇:是著名特產。做法是用羊奶放在鍋中,點上酸水(或明礬),使之呈半固態,用筷子挑起來,曬干即成乳扇,可生食,也可煎煮。 豬肝鮮:「將豬肝切碎,拌上鹽、辣椒、酒、芝麻、八角、草果等,密封在陶罐里,可存放1年。可蒸食,也可做調味品。 吹肝:將完整的鮮豬肝吹足氣後,放點鹽,掛在陰涼通風處晾乾。食用時,將豬肝切片,放入香油、醋、辣椒、蔥、香菜。涼拌即可。 生皮:將豬宰殺後,用火燒烤去毛,使皮烤成金黃色,肉得半生不熟,切成肉片或肉絲,佐以蔥、姜、醋、蒜泥等調料可吃了。生皮是舊時年節的宴客菜餚。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