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晨間活動戶外活動
Ⅰ 適合幼兒的晨間活動有哪些
當當當當,豐富的晨間活動就是一個好方法!
游戲有趣種類豐富,孩子喜歡玩,再不擔心孩子不肯早起上幼兒園了!
運動類
戶外游戲——平衡類
梅花樁、單雙杠、拱橋、滾筒、吊繩等都能鍛煉孩子的平衡能力,同時鍛煉孩子的眼手協調、爬行能力、雙腿的力量等。
戶外游戲——鑽爬類
小朋友通過抬重物或是用上肢力量支撐身體重量等方式,來鍛煉上肢肌肉。
點擊播放 GIF 1.2M
戶外游戲——跳高類
通過梯子、輪胎堆、跨欄等戶外器材的設置,為孩子們提供跳高的平台,在地面鋪一層厚厚的海綿墊防止受傷,這種從高空墜落的快感刺激孩子們挑戰更多身體的極限,體驗運動的快感,增長勇氣。
室內運動
天氣太冷不適合開展戶外運動;霧霾、空氣污染,也不適合去戶外做運動。可是運動不能少,既然不能在戶外,那麼想在室內開展的話,有哪些可供參考的?
用桌椅、平衡木、竹梯搭建出的走道,掛上籃球,不同的難度,小朋友平衡好的可以伸手去觸碰籃球。
老師們只需用一些「警戒線」錯落地製造一些「難關」,孩子們就可以玩很久。既可以鍛煉孩子的注意力,又對全身的肌肉力量以及協調能力有著一定的挑戰。
孩子們可以把浮力棒擺在地上,模擬各種不同的「路」,或跳、或跨越、或保持平衡。收拾也很方便,直接掛在走廊牆壁上即可。
雖然室內的空間有限,但是幼兒的跑跳能力仍應要滿足,利用走廊,開展小型的接力跑比賽,氣氛很緊張呢!
Ⅱ 晨間鍛煉有哪些好的活動或游戲(要適合小班小朋友,最好簡單點的)
可以叫大家圍成一個圈,而那個一圈寫著26個字母,然後老師可以帶著小朋友們慢慢的跑,這樣又可以讓他們認識字母,而且也可以活動,增加小孩子的興趣。忽然想到的,不過肯定不是很專業的。。。
Ⅲ 幼兒園小班混班晨間活動的利和弊
關於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早晨活動,在一起的話,
沒有什麼壞處的,如果能照看過來,
如果是好處,人多熱鬧,便於小朋友們的不寂寞吧
Ⅳ 小班晨練活動梅花樁
雖然這個體育活動只要是引導孩子練習走梅花樁(查了相關的資料,小班孩專子走平衡木的要求是:高度屬為20厘米,寬度25厘米,梅花樁的高度和寬度基本符合要求),但是孩子會有個體差異,所以在教學環節中設置了多層次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孩子游戲的路線上,有是凳子組成的小路,也有是平地上的小路,還有一條小路便是我們訓練過的梅花樁。這三條「小路」的設置滿足了不同能力程度的孩子,也增強了活動的趣味性和挑戰性。
晨練是幼兒體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促進幼兒體能發展和增強體質, 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在幼兒園中我們經常安排豐富的晨間活動,吸引幼兒早起, 不遲到,積極參加幼兒園的晨練活動。孩子的成長從幼小開始,即是從小班開始, 好的晨練能使幼兒能更好的進行晨練,提高幼兒的積極性。
Ⅳ 需要小班幼兒的一日活動,[包括晨間游戲,2個活動,下午2個游戲
跳皮筋 兩人三腳 下跳棋 123木頭人!跳房子
Ⅵ 小班晨間活動有哪些室內活動
孩子在入抄園的時候,老師襲一般會讓孩子自主的進行桌面游戲。因為桌面游戲佔地面積小,而且不需要老師過分干預。
如果不限制孩子的活動范圍,可以讓幼兒周一到周五分不同的區角 進行區域游戲。譬如周一語言角,周二益智角,周三科學角……
Ⅶ 如何將民間游戲滲透於小班晨間活動中
摘要:民間游戲承載了民間傳統文化,具有濃烈地方特色和生活氣息,成為我國優秀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快速發展的信息時代,民間游戲這一民族奇葩正面臨著失傳的危機。幼兒教育作為啟蒙教育,也應有民間文化傳承的使命感。我園地處江南古鎮沙溪,將古鎮的民間游戲滲透在運動活動、區域活動、自由活動、學習活動等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既讓現代的孩子重拾了童年的快樂,促進了幼兒多方面的發展,又為民間文化的傳承盡了一份力量。
關鍵詞:民間游戲 幼兒園 一日活動 滲透
《綱要》中也指出:「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我園地處江南古鎮沙溪,其蘊涵著深厚的傳統文化,民間游戲作為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資源豐富,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我們要深入的挖掘開發與利用,將民間游戲滲透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我們將側重在游戲(包括區域游戲、角色游戲等)、運動(包括戶外體育活動、晨間鍛煉等)、學習(包括語言、音樂、美術等集體活動)和自由活動過渡環節中,讓幼兒在易學、易懂、易傳的民間游戲中重拾童年的歡樂,獲得動作技能、知識能力、情感能力上發展,使幼兒園教育更加本土化、生活化,提升幼兒園一日活動教育價值。
一、在運動活動中滲透民間游戲,保障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指南》首先強調了健康教育對於幼兒的重要性,認為幼兒階段是兒童身心發展非常迅速且十分重要的時期,健康教育能增強幼兒體質,使其保持愉快的情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的生活能力,並為其他領域的深入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而陶行知先生也認為:健康是生活的出發點,也是教育的出發點。因此我們積極將民間游戲運用在幼兒的戶外體育活動,晨間鍛煉、課間活動中,保證我園幼兒每日不少於2小時運動時間的要求。
例如:在大班民間游戲「造房子」中,我們在場地上畫上了單格和雙格,幼兒既要訓練單、雙腳跳,又要和同伴比速度。同時將拋擲物改變成較重的安全性比較高的物體,讓幼兒還要負重爬回來,又訓練了幼兒的四肢協調能力和堅持的品質。
又如:在「丟手帕」民間游戲中,我們將孩子分成2組,一位老師帶一組,玩這個游戲,發展幼兒的奔跑能力、培養幼兒機智、靈活的良好品質,在《丟手帕》的民間游戲中,用跑的技能進行比輸贏,不知不覺幼兒的奔跑、追逐能力、反應能力都得到了發展。
除了民間游戲「造房子」「丟手帕」等,我們還有很多適合不同年齡段的民間游戲,這些民間游戲材料簡單、操作方便,即使是惡劣天氣也不影響幼兒的運動,是我們體育運動中重要的補充的形式。
二、在區域活動中滲透民間游戲,保障幼兒多種能力協調發展
區域活動是教師根據教育目標和幼兒發展水平,有目的、有計劃地投放各種材料,創設活動環境,讓幼兒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中按照自己的意願和能力,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和活動夥伴,主動地進行操作、探索和交往的活動。它 「強調教育環境,注重幼兒教育主體,側重開放教育」的活動。我們選擇一些適合的民間游戲放在區域游戲中,讓幼兒在操作游戲的過程中獲得直接經驗。
例如:在大班區域活動「快樂游戲棒」民間游戲中,我們給孩子提供了由木頭製作的小圓柱游戲棒,孩子們在玩游戲的過程中要考慮用什麼辦法才能獲得更多游戲棒,比如說,撒游戲棒的時候注意的力度的問題,取游戲棒時要先取不靠在一起的,靠在一起的要學慣用挑的方式;在比較游戲棒多少的過程中,孩子們又要考慮用什麼辦法數的快,如2根2根數,3根3根數,5根5根數等。在堆游戲棒的過程中孩子要實驗如何保持平衡,才能讓游戲棒在向上堆的過程中平穩,如:底座是三角形還是方形、還是四邊形等等。通過這樣的民間游戲我們能達到《指南》指出的要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讓幼兒在體驗和探究的過程中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小班的語言區域活動「做豆腐」民間游戲中,我們提供了很多稱謂的人(外婆、外公、爸爸、媽媽、阿姨、叔叔等等)的圖片並製作在骰子上,一個幼兒丟骰子,另外兩名一組面對面坐,雙手相拉,順一個方向做「推磨」狀,一邊說兒歌:推推磨,拉拉磨,你推我拉做豆腐。問;做好豆腐誰來吃?答:外婆吃。問:外婆不吃誰來吃?答:阿姨吃。問:阿姨不吃誰來吃?答:叔叔吃。一邊看著骰子,一問一答,如果答不出或者答重復就交換角色,重新游戲。通過這樣的游戲,孩子們能熟練的掌握稱謂詞,同時幼兒的反應能力、溝通能力、動作協調能力都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和提高。
三、在自由活動中滲透民間游戲,保障幼兒消極等待現象的減少
《綱要》指出的教師要科學、合理地安排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這就要求我們對時間的安排應有相對的穩定性和靈活性,要既有利於形成秩序,又能滿足幼兒合理的需要,既照顧到個體差異,又能有利於引發、支持幼兒的游戲。而我們一日活動中幼兒的消極現象時有發生,如:在入廁時、飯前飯後等。我們將民間游戲滲透在這些活動中,幫助教師在等待環節合理過渡,減少孩子的消極等待。
例如:以小班為例,在吃飯前我們除了可以玩手指游戲、聽故事、聽音樂等還可以玩一些簡單的民間游戲,如:「你拍一,我拍一」,讓孩子們通過兩兩游戲,保持心情的愉快,增加幼兒的食慾等。
在飯後時間里,由於孩子速度不一,有的快、有的慢,而教師既要輔助生活阿姨進行衛生工作、又要幫助吃飯慢的幼兒吃飯,那一部分吃的快幼兒就會在消極等待,我們就可以提供一些豆子的卡片,讓幼兒三人一起玩民間游戲「炒豆豆」,其中2名幼兒手拉手相對站立,另一名幼兒拿圖片,當出示圖片黃豆時,幼兒邊念兒歌:炒炒炒,炒黃豆,噼嚦啪啦翻跟斗,邊左右擺動雙手,念至兒歌最後一個字時兩人同時轉體180度,背對背站立。說第二遍炒黃豆兒歌,再轉體180度,面對面站立,並兩手拉緊不能松開。此後再更換豆子圖片,通過這樣的游戲活動既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又保障了幼兒在安全中「等待」。
四、在學習活動中滲透民間游戲,保障幼兒主動學習能力的發展
幼兒是主動的學習者,他們從直接接觸的客體、社會經驗以及文化傳承中,主動建構對周圍世界的認識。游戲是幼兒學習及發現情緒、認知與社會能力的重要方式。我們要積極發揮民間游戲的對幼兒學習活動中的有利價值,變幼兒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主動思考。
例如:在大班的10以內數的組成學習中,教師就利用了「翻紙片」的民間游戲讓幼兒進行預復習。教師先折疊出10個正方形的紙片,紙片的一面是紅色,紙片的一面是綠色。若是5的組成,只要5個幼兒一人取一個紙片,一邊說:翻紙片,打紙片,片片打的很精彩,同時出手後,有紅的,有綠的。分別數出它們的個數。就可以得出5可以分成幾(紅)和幾(綠)。並用記錄表的方式記錄下來,供幼兒檢驗自己的猜想。通過這種游戲方式,幼兒對數的組成興趣變濃了,准確率也提高了,讓孩子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創意美術活動中,我們融入了「挑花線」這種民間游戲,讓幼兒單個、或者2-3人合作進行游戲,通過玩,短短的一根線能變幻出各種形狀,讓孩子感受到創意美術的樂趣,發展了幼兒的手指靈活性、發展了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深受幼兒的喜歡。
幼兒是在生活中學習,在游戲中發展的,對幼兒來說,能夠直接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事物是最容易被接受的,也是最容易激發幼兒探究興趣的。民間游戲使用的材料簡便廉價,大部分都是利用生活中廢舊的物品,或者是以幼兒本身為游戲對象,具有濃厚的趣味性、娛樂性,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我們利用江南地區的民間游戲做為既能承載傳統文化又能被幼兒實際感受的資源,使幼兒在認知沖突中不斷思考、實踐、調整,進行著經驗的自我建構。
我們遵循著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將利用各種途徑、方式方法,不斷研究和反思,將源於生活、反映生活的民間游戲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一日活動相融合,讓民間游戲回歸於幼兒園的一日活動,讓孩子在自己的游戲過程中親歷與實踐,重拾童年的歡樂,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參考資料:利泰幼兒園)
Ⅷ 幼兒園晨間鍛煉的內容有哪些
幼兒園晨間鍛煉活動內容:
小班
1.能沿地面直線或在較窄的低矮物體上走一段距離。
2.能雙腳靈活交替上下樓梯。
3.能身體平穩地雙腳連續向前跳。
4.分散跑時能躲避他人的碰撞。
5.能雙手向上拋球。
小班幼兒年齡較小,動作發展還不完善,手眼協調能力也有待進一步加強,運動能力相對會比較差。因此針對他們的活動主要以小循環為主,進行簡單的鑽、爬、跳等運動。
用力往前爬
成功鑽出「大隧道」
連續跳過「河」
分散跑,不撞倒
中班
1.能在較窄的低矮物體上平穩地走一段距離。
2.能以匍匐、膝蓋懸空等多種方式鑽爬。
3.能助跑跨跳過一定距離,或助跑跨跳過一定高度的物體。
4.能與他人玩追逐、躲閃跑的游戲。
5.能連續自拋自接球。
中班幼兒動作發展比較完善,體力明顯增強,不僅可以自如地跑、跳、攀登,而且可以單足站立,會拋接球,能騎小車等。因此,晨間活動以年級為單位,開展中循環運動,並進行班級間的區域輪換。
幼兒們繞過「障礙物」,走過「獨木橋」,翻過「小山丘」,在運動的過程中鍛煉了他們的平衡能力。
手腳爬環節,讓幼兒手腳著地側身前行,以此鍛煉他們的四肢力量及手眼腳協調能力。
「翻滾吧,寶貝。」孩子們在軟墊上歡笑著側身翻滾,這項運動讓他們在快樂游戲的同時,很好地發展了身體的靈敏性和協調性。
大班
1.能在斜坡、盪橋和有一定間隔的物體上較平穩地行走。
2.能以手腳並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網等。
3.能連續跳繩。
4.能躲避他人滾過來的球或扔過來的沙包。
5.能連續拍球。
大班幼兒的各項機能發展得比較完善,所以園所便把大班幼兒的體能循環運動搬到了這里,讓孩子們盡情地運動和探索。
在樹上掛著球,讓幼兒向上縱跳去觸碰球,這個看似簡單的游戲卻成為了孩子最喜歡的運動之一,激發幼兒挑戰欲的同時,也促進了他們身體的全面發展。
一個攀爬梯玩出了不同的花樣,孩子們既可以排著隊攀爬前行,也能隔著梯子手腳並列前行,難度升級,但樂趣不減。
Ⅸ 小班晨間體段夾的教案活動
設計思路:
小班的孩子年齡小,動作發展差,需要大量的練習。為了使幼兒手眼協調能力及跑、跳、投擲等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我為幼兒准備了一些自製的體育活動器械,劃分活動區域,讓幼兒在各區域的情景中掌握技能。啟發幼兒利用體育器械玩出不同的玩法,增強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考慮到小班孩子好模仿,我所劃分的區域不多,而每個區域里的相同器械投放較多。
由於小班孩子自我保護能力差,我選用的體育活動器械大多是布縫的,安全性較好。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大肌肉動作,培養幼兒的走、跑、跳、投擲能力。
2、感受到體育活動帶來的歡樂,願意參加體育活動。
活動准備
1、自製體育小器械若干(小轉盤,布繩,沙包等)
2、劃分4個區域:沙包區、布繩區、轉盤區、球區
沙包區投放沙包30個,大嘴巴2個,「害蟲」15個;
球區投放球20個,球架2個,小紙棒20個;
布繩區投放布繩20個;
轉盤區投放轉盤20個。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
1)、檢查幼兒衣服、鞋等情況,為活動做准備
2)、引導活動,放鬆關節
看見小鳥點點頭——頭部運動
看見小熊招招手——上肢運動
看見小猴問個好——彎腰運動
看見山羊蹲下來——下蹲運動
看見小兔跳一跳——跳躍運動
2、分散運動
1)、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區域活動
提醒幼兒到自己沒有玩過的區域活動
2)、教師在各個區域進行指導
沙包區:幼兒將沙包投進動物大嘴巴,消滅「害蟲」,要求投的准。比比誰投的遠。
球區:幼兒可以拍球,滾球,踢球,用紙棒趕球。
布繩區:幼兒可以將布繩夾在褲子後面,當「小尾巴」,玩抓尾巴游戲。也可放在地上擺成各種圖案,跳格子。
轉盤區:把轉盤當飛盤飛到空中,放在地上當障礙物跳過去。
3)、啟發幼兒想出器械的新玩法,鼓勵幼兒介紹並演示自己怎麼利用小器械來活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