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遗址教案

遗址教案

发布时间: 2020-12-20 11:12:39

㈠ 新疆地方课教案3.3吐鲁番古代文化遗迹旅游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目标是能主动的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等。小班幼儿刚入园,对幼儿园的环境存在陌生感,小朋友之间不知道如何交往。下面这个活动可以在小班刚入园的9月份进行教学,通过活动让幼儿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学会与人交往的基本方法,愿意与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目标:
愿意与同伴交往,学说短句:嘿嘿,我们是朋友。
活动重点:
让学生知道我们都是朋友,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动物、娃娃等毛绒玩具若干 水果玩具若干 音乐带
活动过程:
1、小客人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请来了许多小客人,可是它们很害羞,我们先向它们打个招呼吧。(教师出示动物、娃娃等毛绒玩具)
①请幼儿分组或自由向小客人打招呼。
②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向小客人们打招呼的。
2、学说短句:嘿嘿,我们是朋友
师:刚才小朋友都用不同的方式和小客人们打了招呼,老师也和它们打声招呼吧。“嘿嘿,我们是朋友。”
①引导幼儿学说短句:嘿嘿,我们是朋友。(教师和幼儿说短句,幼儿与幼儿之间学说短句)
②引导幼儿说一说还可以怎样和好朋友打招呼。
3、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交往,以动作表示友好。
①引导幼儿说一说谁是自己的好朋友。
②引导幼儿主动和好朋友拉拉手、碰碰头、抱一抱。
③音乐游戏:《找朋友》
幼儿在音乐声中做找朋友的游戏,拉拉手、碰碰头、抱一抱等。
4、合作小游戏:老鹰抓小鸡,保护好我们自己的朋友 。
5、教师小结:我们都是好朋友,好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主要运用了讲解法和谈话法对幼儿进行指导,通过活动,幼儿基本掌握了同伴之间交往的方法,比如打招呼,有礼貌的示好(拉拉手、抱一抱等)。在活动中,教师对幼儿进行情感和态度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等。在活动的延伸部分,请家长在社区或公共场所鼓励并帮助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

㈡ 了解青岩教案遗址的目的及要求

青岩是贵州有名的文化古镇,它的出名,有人说源于电影《寻枪》,依我看,是在于它的历史和文化。青岩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六百多年留下很多遗迹,但大多数人只知道桐野书屋、状元府、古驿道,而不知道天主堂、青岩教案遗址。游青岩这两个地方必须一去,因为它记述了一段被人们渐渐淡忘而又不该忘却的历史。
所谓“教案”,是指清末因外国列强利用教会欺压中国人民而引起的诉讼案件或外交事件。从表面看,教案是中西方两种文化的不相融或对抗,是传教士和贵州官民的矛盾,但从实质看,则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列强利用教会侵略所进行的斗争。
早在明末清初,天主教便传入了中国,朝廷中从皇太后到各级官员乃至太监都有不少人受了洗礼。1840年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先后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条约,这些条约明文宣示外国人概不准赴内地传教,然而还是有不少传教士违反条约深入中国内地从事传教活动。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条约第六款规定:“任各处军民人等传习天主教,会合讲道,建堂拜礼,且将滥行查拿者,予以应得的处分。”清政府为了与西方列强进行交涉和通商,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还将条约告示钤盖关防咨函各省遵照执行。从此,内地的外国传教士就取得了公开合法的身份,其传教活动更加活跃。
贵州的情况稍有不同,直到1862年开州(开阳)教案发生时,官府对开放教禁仍然没有认真执行,传教士的“传教特权”也没有得到承认,他们的活动仍受到种种限制。然而西方教会传教士却认为,有了不平等条约的规定,任何人都不能阻止传教活动,而且还必须得到各级官府保护。于是,在贵州的外国传教土一个个趾高气扬,他们在各地传教的同时,还进行超出宗教以外的侵略中国主权和破坏原有社会秩序以及民间习俗的种种不法活动:霸占田地建教堂,办修院;无视中国法令,干扰行政;庇护教民,欺凌百姓;利用小恩小惠拉拢群众入教等等。他们的这些不法活动和行径,激起了贵州各族人民的强烈愤恨。从19世纪60年代起直到20世纪初,贵州各族人民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此伏彼起,从未停息。发生在青岩、开州、遵义的三大教案便是贵州各族人民反对外国列强利用教会进行侵略斗争的历史见证。
最早在青岩传教的传教士是法国的白斯德望。白氏原在暹罗(泰国)传教,1846年到澳门,随后来到贵州,并被罗马教皇任命为贵州教区主教。白氏在青岩传教期间,在城北的姚家关向一个教徒买了一块田地,从那时起,姚家关便成了白斯德望和其他传教士在青岩传教和发展教徒的据点。
接着白斯德望而来的另一个传教士也是一个法国人,名叫胡傅理。白斯德望见其性格活泼开朗,便将他留在身边培养,没过多久,便被任命为贵阳天主教修院院长。1854年白斯德望身患伤寒而死,法国传教士童文献暂任教区长,主持全省教务,兼管青岩、定番(惠水)、广顺诸地教务。童文献在贵阳六冲关购地一块,历时两年修了一处修院,胡傅理担任院长。1860年胡傅理被罗马教皇任命为贵州主教。
童文献在主持贵州教务期间,一直想修一所大的修院,以培养更多的神职人员。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回法国,要来了一个叫白伯多禄的传教土和一万五千法郎修建大修院的经费,在青岩姚家关选中了一块地盘,于咸丰九年(1854)建成青岩大修院,由白伯多禄任院长,青岩成了贵州天主教培养神职人员的重要基地。
1861年3月20日,胡傅理取得了“传教士护照”,便于4月4日乘坐紫呢大轿,肩挂紫带,头戴方帽,盛设仪从,前呼后拥,在中国人民面前大摆威风,并与中国地方官分庭抗礼。据说,胡傅理任主教后,“曾擅自官驿递送照会,保举媚外官员,无理要求撤换不服从教会的地方官,出示谕令各属举办团练,仅于示尾注‘督抚同阅’字样,俨然以一省大吏自居。”胡氏的这些作法,惹恼了官府,贵州提督田兴恕和巡抚何冠英联合发出“密函”,要各地随时驱逐或“借故处之以法”。

㈢ 《索桥的故事》教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单元学习指导《索桥的故事》

(一)单元主题解说

本单元的主题是“遗迹”。如何理解这个主题呢?同学们应该先辨清“古迹”和“遗迹”的含义区别。

古迹:古代的遗迹,多指古代流传下来的建筑物。

遗迹:古代或旧时代遗留下来的痕迹。

就时间而言,后者比前者宽泛。就表现内容而言,二者有交叉又各有侧重。如前者侧重建筑物,如故宫、长城、秦兵马俑墓葬群孔庙、敦煌壁画、祠堂、牌楼、牌坊、老作坊、老染坊等。后者侧重古井、古桥、古石狮子、老字号门匾等。

二者所表现的对象的共同点:都有祖辈们的劳动智慧,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和古老华夏的文明。

因此,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注意体会,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以此丰富、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

(二)单元课文概述

《长城颂》叙述了长城悠久沧桑的历史,描绘了绵亘万里、雄伟壮丽的风光,赞美了“黎民百工”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

《索桥的故事》:通过讲述都江堰上“安澜桥”的故事,抒发了对“更美,更好”的东西的赞美之情,表达了自己对“那对夫妇的心”的敬意。

《我站在铁索桥上》:通过回忆战士们在铁索桥上的英勇战斗的场面,赞颂战士们的英雄杀敌精神。

《白鹤梁的沉浮》:叙述科技工作者千方百计地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经过,表现出他们强烈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秦始皇陵兵马俑》:详细介绍了兵马俑的特点,塑造艺术和制作技术,说明了它的重大而又深远的价值。

(三)单元学法建议

本单元文体形式丰富多样,文章内容丰富多彩,内容难度逐步加深加难,因此,建议同学们在学习本单元课文时,采用如下几种学习方法。

1. 充分预习。怎样预习,我们在上学期里已经教给同学们了。在会预习的前提下,还要讲究预习充分。怎样做才能是预习充分了?就是尽量把预习的内容一项一项、一点一点全都熟练掌握,特别是文章的大意更应该熟练掌握。

总之,预习得越充分越好,越熟练越好。一定要在预习上下功夫。

2. 学会设计问题。

问题要从小处着手。刚开始,不要讲究问题设计的多么有思考价值,多么精练,多么深刻,能发现问题就行。由小到大,由浅入深,逐渐深入,这是思维规律,也是学习规律。我们不能违背这个规律,一口吃个胖子出来。

(四)例文学习

1.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生字:

堰 yàn 岷 mín 坪píng 葺 qì

多音字:

形似字:

正音字:堤 dī不读 tí 摔 shuāi 不读suāi

词语:

缝隙:裂开或自然的狭长的空处。

雪冤:洗刷冤屈。

作家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散文集《随想录》。解放后曾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及多家杂志主编。

2.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3. 思想情感目标

学习文中所赞美的牺牲自己,造福于百姓的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二. 重点、难点:

重点:文章的脉络层次。

难点:故事中所蕴含的精神。

三. 课文分析:

先来概括每一段的内容:

1. 介绍索桥的位置、名称、桥面、桥栏、桥墩。

2. 写我走索桥的经过及所见。

3. 写“鱼嘴”的意义。

4. 写何先生夫妇造桥的经过。

5. 写走下索桥的感受。

6. 收束全文,揭示全文主旨。

从上述内容看,本文不在写“桥”,而重点是写与索桥有关的故事,通过写故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特点,揭示全文的主旨。即“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也就是上文所说的“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

本文以索桥为线索,以故事为内容,以人物的精神为主题。

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讲解。

1. 第一段写一个乡下人和两个孩子过桥有什么作用?

表现索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2. 作者着重写“鱼嘴”有什么作用?

交待“鱼嘴”的作用。引出下文的都江堰。

3. 文题是“索桥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都江堰?

索桥造福于人民,写索桥是为了歌颂造福于人民的人。都江堰是造福百姓的工程,二者相呼应,深化主题。

【模拟试题】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岷江( ) 都江堰 ( ) 雪冤( )

挽成( ) 头晕眼花( ) 逮捕( )

二、辨字组词。

澜( ) 砂( )堤( )拆( )

斓( ) 沙( )提( )坼( )

三、分别指出与下列各组词不同类的一项,将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

(1)A. 答应 B. 答谢 C. 答案 D. 答复 ( )

(2)A. 明确 B. 明白 C. 明天 D. 明智 ( )

(3)A. 探望 B. 展望 C. 盼望 D. 愿望 ( )

(4)A. 红旗 B. 红布 C. 红透 D. 红星 ( )

四、请找出下面句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括号内。

A. 四川灌县二王庙山脚有一坐索桥,叫做“安澜桥”。( )

B. 幸好桥两旁有竹索编的栏干。 ( )

C. 过了顶盖下面,桥身又往下邪。 ( )

D. 木板铺得不整齐,中间有漏缝。 ( )

五、填空

1. 《索桥的故事》是作家______写的一篇散文。他是中国现代_______。作品主要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提到的索桥,在今天四川省成都市________。

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凡是到都江堰参观的人都要来看看索桥。那天我从山上二王庙下来,在索桥上来回走了两次。桥身微微摆动,我往前走,桥也好象在往前走。一个乡下人挑着担子迎面走来,桥一下子动的厉害了。我走过他身边,加快脚步往高处去。忽然起了一阵笑声,两个小孩子从高处跑下来,桥接着大大动了一会儿。我连忙走上高处,又继续往下走。

我刚走到一半路程,就停下来,站在栏杆前埋头看下面。我的眼光正落在“分水鱼嘴”上。我起初看不出来这个光滑的、鱼嘴般的“石头”是什么东西,后来才知道它是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条江的工程。这个“鱼嘴”在都江堰的前端,都江堰便是两千两百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筑的一条大堤。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修建的。

我看看“鱼嘴”,看看“鱼嘴”两旁数不清的砂石,我又往前走了。回来的时候,我把“鱼嘴”再看了一阵。“鱼嘴”依旧摆在那里,看一百遍也看不出什么变化,可是在它上面,我好象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的手和心。这个石头是会说话的。那许多用手建造了这个“鱼嘴”的人,虽然没有留下名字,可是留下了他们的心。就在离这里九公里的紫坪铺,在将近一公里长的河谷的两岸,上千忙碌工作的年轻人,他们的心不是跟两千两百多年前那些人的心一样么?大的水电站就要在那里动工修建了。

1. 说说“鱼嘴”的作用是什么?

2. 说说“我好象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的手和心”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 课文说“这个石头会说话的”,猜猜石头说了些什么?

4. 本文写索桥,为什么要写都江堰工程?

【试题答案】

一、二、三、四、五题答案略

六、1. 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条江

2. 含义:作者由眼前的工程想到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是他们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了此伟大的工程,作者更联想到了这些人们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精神。

3. 开放题大意对即可(说当年人们建造此工程的艰辛,…………)

4. 索桥造福于人民,写索桥是为了歌颂造福于人民的人。都江堰是造福百姓的工程,二者相呼应,深化主题。

参考资料:http://211.137.43.201/edtt/4527/c14527/c1ywnf30.htm
回答者:丹宇 - 试用期 一级 3-28 15:22

单元主题解说

本单元的主题是“遗迹”。如何理解这个主题呢?同学们应该先辨清“古迹”和“遗迹”的含义区别。

古迹:古代的遗迹,多指古代流传下来的建筑物。

遗迹:古代或旧时代遗留下来的痕迹。

就时间而言,后者比前者宽泛。就表现内容而言,二者有交叉又各有侧重。如前者侧重建筑物,如故宫、长城、秦兵马俑墓葬群孔庙、敦煌壁画、祠堂、牌楼、牌坊、老作坊、老染坊等。后者侧重古井、古桥、古石狮子、老字号门匾等。

二者所表现的对象的共同点:都有祖辈们的劳动智慧,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和古老华夏的文明。

因此,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注意体会,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以此丰富、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

(二)单元课文概述

《长城颂》叙述了长城悠久沧桑的历史,描绘了绵亘万里、雄伟壮丽的风光,赞美了“黎民百工”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

《索桥的故事》:通过讲述都江堰上“安澜桥”的故事,抒发了对“更美,更好”的东西的赞美之情,表达了自己对“那对夫妇的心”的敬意。

《我站在铁索桥上》:通过回忆战士们在铁索桥上的英勇战斗的场面,赞颂战士们的英雄杀敌精神。

《白鹤梁的沉浮》:叙述科技工作者千方百计地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经过,表现出他们强烈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秦始皇陵兵马俑》:详细介绍了兵马俑的特点,塑造艺术和制作技术,说明了它的重大而又深远的价值。

(三)单元学法建议

本单元文体形式丰富多样,文章内容丰富多彩,内容难度逐步加深加难,因此,建议同学们在学习本单元课文时,采用如下几种学习方法。

1. 充分预习。怎样预习,我们在上学期里已经教给同学们了。在会预习的前提下,还要讲究预习充分。怎样做才能是预习充分了?就是尽量把预习的内容一项一项、一点一点全都熟练掌握,特别是文章的大意更应该熟练掌握。

总之,预习得越充分越好,越熟练越好。一定要在预习上下功夫。

2. 学会设计问题。

问题要从小处着手。刚开始,不要讲究问题设计的多么有思考价值,多么精练,多么深刻,能发现问题就行。由小到大,由浅入深,逐渐深入,这是思维规律,也是学习规律。我们不能违背这个规律,一口吃个胖子出来。

(四)例文学习

1.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生字:

堰 yàn 岷 mín 坪píng 葺 qì

多音字:

形似字:

正音字:堤 dī不读 tí 摔 shuāi 不读suāi

词语:

缝隙:裂开或自然的狭长的空处。

雪冤:洗刷冤屈。

作家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散文集《随想录》。解放后曾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及多家杂志主编。

2.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3. 思想情感目标

学习文中所赞美的牺牲自己,造福于百姓的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二. 重点、难点:

重点:文章的脉络层次。

难点:故事中所蕴含的精神。

三. 课文分析:

先来概括每一段的内容:

1. 介绍索桥的位置、名称、桥面、桥栏、桥墩。

2. 写我走索桥的经过及所见。

3. 写“鱼嘴”的意义。

4. 写何先生夫妇造桥的经过。

5. 写走下索桥的感受。

6. 收束全文,揭示全文主旨。

从上述内容看,本文不在写“桥”,而重点是写与索桥有关的故事,通过写故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特点,揭示全文的主旨。即“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也就是上文所说的“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

本文以索桥为线索,以故事为内容,以人物的精神为主题。

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讲解。

1. 第一段写一个乡下人和两个孩子过桥有什么作用?

表现索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2. 作者着重写“鱼嘴”有什么作用?

交待“鱼嘴”的作用。引出下文的都江堰。

3. 文题是“索桥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都江堰?

索桥造福于人民,写索桥是为了歌颂造福于人民的人。都江堰是造福百姓的工程,二者相呼应,深化主题。

【模拟试题】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岷江( ) 都江堰 ( ) 雪冤( )

挽成( ) 头晕眼花( ) 逮捕( )

二、辨字组词。

澜( ) 砂( )堤( )拆( )

斓( ) 沙( )提( )坼( )

三、分别指出与下列各组词不同类的一项,将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

(1)A. 答应 B. 答谢 C. 答案 D. 答复 ( )

(2)A. 明确 B. 明白 C. 明天 D. 明智 ( )

(3)A. 探望 B. 展望 C. 盼望 D. 愿望 ( )

(4)A. 红旗 B. 红布 C. 红透 D. 红星 ( )

四、请找出下面句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括号内。

A. 四川灌县二王庙山脚有一坐索桥,叫做“安澜桥”。( )

B. 幸好桥两旁有竹索编的栏干。 ( )

C. 过了顶盖下面,桥身又往下邪。 ( )

D. 木板铺得不整齐,中间有漏缝。 ( )

五、填空

1. 《索桥的故事》是作家______写的一篇散文。他是中国现代_______。作品主要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提到的索桥,在今天四川省成都市________。

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凡是到都江堰参观的人都要来看看索桥。那天我从山上二王庙下来,在索桥上来回走了两次。桥身微微摆动,我往前走,桥也好象在往前走。一个乡下人挑着担子迎面走来,桥一下子动的厉害了。我走过他身边,加快脚步往高处去。忽然起了一阵笑声,两个小孩子从高处跑下来,桥接着大大动了一会儿。我连忙走上高处,又继续往下走。

我刚走到一半路程,就停下来,站在栏杆前埋头看下面。我的眼光正落在“分水鱼嘴”上。我起初看不出来这个光滑的、鱼嘴般的“石头”是什么东西,后来才知道它是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条江的工程。这个“鱼嘴”在都江堰的前端,都江堰便是两千两百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筑的一条大堤。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修建的。

我看看“鱼嘴”,看看“鱼嘴”两旁数不清的砂石,我又往前走了。回来的时候,我把“鱼嘴”再看了一阵。“鱼嘴”依旧摆在那里,看一百遍也看不出什么变化,可是在它上面,我好象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的手和心。这个石头是会说话的。那许多用手建造了这个“鱼嘴”的人,虽然没有留下名字,可是留下了他们的心。就在离这里九公里的紫坪铺,在将近一公里长的河谷的两岸,上千忙碌工作的年轻人,他们的心不是跟两千两百多年前那些人的心一样么?大的水电站就要在那里动工修建了。

1. 说说“鱼嘴”的作用是什么?

2. 说说“我好象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的手和心”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 课文说“这个石头会说话的”,猜猜石头说了些什么?

4. 本文写索桥,为什么要写都江堰工程?

【试题答案】

一、二、三、四、五题答案略

六、1. 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条江

2. 含义:作者由眼前的工程想到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是他们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了此伟大的工程,作者更联想到了这些人们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精神。

3. 开放题大意对即可(说当年人们建造此工程的艰辛,…………)

4. 索桥造福于人民,写索桥是为了歌颂造福于人民的人。都江堰是造福百姓的工程,二者相呼应,深化主题。

㈣ 贵州旅游十大景点有哪些可以说说吗

贵州旅游十大景点有:兴义万峰林、双乳峰、小黄侗寨、漩塘、加榜梯田、高原千岛湖,千户苗寨,梵净山,镇远古镇以及黄果树瀑布。

1、双乳峰

两座兀立的石峰形同女性丰满的双乳,且逼真得让女人看了脸红,男人看了心跳,被当地布依族称为“圣母峰”,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奇峰”双乳峰。一位学者曾经说过:“黄果树虽然壮美,但它不是世界唯一,而双乳峰不仅是世界第一,而且是世界唯一。双乳峰一定会像黄果树一样,成为世界闻名的景点。”。

3、加榜梯田

加之梯田紧靠加车河,而且常年雨水充沛,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清晨,一层层云雾从河边缓缓升起,慢慢的、慢慢的,这些美丽的梯连同梯田边上的苗乡吊脚楼全都被笼罩在云雾中,远远望去,那些依稀可见的吊脚楼,若隐若现,飘渺悠然,让你在陶醉中生起一种身在幻境的错觉。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