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遗址参观感受
『壹』 周口店猿人遗址观后感600字
没事自己写吧,就是自然界怎么怎么神奇,这么长时间的进化多么多么艰难,我们要如何珍惜,哒哒哒
『贰』 猿人遗址公园的观后感
北京之旅——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公园
来到北京,我和爸爸起了个大早,我们兴致勃勃地去房山区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公园参观。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公园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境界内,地处华北平原于太行山山脉连接处,距离北京市中心大约50公里。
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经过中国、外国工作者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以龙骨山为中心地域内共发现了27个古人类、古文化和古脊椎动物化石地点。其中在北京猿人遗址、第四地点、山顶洞和田园洞分别发现了距今约70~20万年、20~10万年、3~1万年、2.5万年的古人类化石地点,是唯一纵贯70~1万年的古人类文化遗址。
我们爬上山,来到了北京猿人曾经住过的地方。北京猿人遗址,原来是一个天然石灰岩溶洞。从大约5、60万年起,北京猿人在这里断断续续生活到20万年前,因为某些山洪、地震的原因,它们的遗骨、遗物、遗迹和洞顶塌落的石块、沙子,在洞内一层一层填充起来,形成厚厚的堆积层(东西长140米,南北宽40米到2米不等,厚40多米,共分30多层。)。
我们穿过鸽子堂(这个地方的名字是根据鸽子比较喜欢在上面栖息而出来的名字),往山顶洞走去,在半路上,我们还发现了一只毛茸茸的机灵小巧的灰色小松鼠呢!
我们进入北京猿人遗址公园的博物馆,仿佛走进了古人类的世界。在博物馆里面,我们看见了:北京猿人遗址公园的平面图、北京猿人的牙齿、老鼠和鸟的骨头、肿骨大角鹿的头骨、葛氏斑鹿的前脚骨、北京猿人的石器(切东西的、砍东西的)、北京猿人的骨头等等。这些都是化石了,令我最感到惊讶的就是,北京猿人它们还会做一些首饰呢!我看到了一种,就是树叶、漂亮的扁石头砸出一个洞,然后拿一根细树藤(我猜的,因为很细,跟我们现在缝被子的线差不多)穿上去,打上一个结。它们真聪明!还有,他们还会做“针”呢!不过是骨针。一根细细的骨头,一头细的削尖,粗的那头打上一个跟我们现在缝衣服用的针的那个洞,拿最细的树藤(线)穿进去,真令我感到惊讶!这说明,在远古时期北京猿人就会做一些这样比较精致的装饰物品,证明他们很聪明。我们在博物馆里面发现了一些动物化石,较多的为鸟类。这可以告诉我们北京猿人大多的食物来自鸟类。当我们参观到北京猿人的头骨的时候,让我想到:大猩猩的脑子比较小,想的事情并没有我们多;猿人的脑子比大猩猩的脑子大一些,可以制作一些物品;我们的脑子比猩猩和猿人的都要大,思维也非常丰富多彩,我们还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不知道我这个想法对不对。
当我们走出北京猿人遗址公园,我和爸爸奇怪的对望了一眼,哈!我和爸爸好似穿越了时空刚刚从古人类的世界回到了我们现在的世界,我们相视一笑。
『叁』 周口店猿人遗址的观后感怎默写400字。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北京之旅——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公园
来到北京,我和爸爸起了个大早,我们兴致勃勃地去房山区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公园参观。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公园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境界内,地处华北平原于太行山山脉连接处,距离北京市中心大约50公里。
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经过中国、外国工作者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以龙骨山为中心地域内共发现了27个古人类、古文化和古脊椎动物化石地点。其中在北京猿人遗址、第四地点、山顶洞和田园洞分别发现了距今约70~20万年、20~10万年、3~1万年、2.5万年的古人类化石地点,是唯一纵贯70~1万年的古人类文化遗址。
我们爬上山,来到了北京猿人曾经住过的地方。北京猿人遗址,原来是一个天然石灰岩溶洞。从大约5、60万年起,北京猿人在这里断断续续生活到20万年前,因为某些山洪、地震的原因,它们的遗骨、遗物、遗迹和洞顶塌落的石块、沙子,在洞内一层一层填充起来,形成厚厚的堆积层(东西长140米,南北宽40米到2米不等,厚40多米,共分30多层。)。
我们穿过鸽子堂(这个地方的名字是根据鸽子比较喜欢在上面栖息而出来的名字),往山顶洞走去,在半路上,我们还发现了一只毛茸茸的机灵小巧的灰色小松鼠呢!
我们进入北京猿人遗址公园的博物馆,仿佛走进了古人类的世界。在博物馆里面,我们看见了:北京猿人遗址公园的平面图、北京猿人的牙齿、老鼠和鸟的骨头、肿骨大角鹿的头骨、葛氏斑鹿的前脚骨、北京猿人的石器(切东西的、砍东西的)、北京猿人的骨头等等。这些都是化石了,令我最感到惊讶的就是,北京猿人它们还会做一些首饰呢!我看到了一种,就是树叶、漂亮的扁石头砸出一个洞,然后拿一根细树藤(我猜的,因为很细,跟我们现在缝被子的线差不多)穿上去,打上一个结。它们真聪明!还有,他们还会做“针”呢!不过是骨针。一根细细的骨头,一头细的削尖,粗的那头打上一个跟我们现在缝衣服用的针的那个洞,拿最细的树藤(线)穿进去,真令我感到惊讶!这说明,在远古时期北京猿人就会做一些这样比较精致的装饰物品,证明他们很聪明。我们在博物馆里面发现了一些动物化石,较多的为鸟类。这可以告诉我们北京猿人大多的食物来自鸟类。当我们参观到北京猿人的头骨的时候,让我想到:大猩猩的脑子比较小,想的事情并没有我们多;猿人的脑子比大猩猩的脑子大一些,可以制作一些物品;我们的脑子比猩猩和猿人的都要大,思维也非常丰富多彩,我们还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不知道我这个想法对不对。
当我们走出北京猿人遗址公园,我和爸爸奇怪的对望了一眼,哈!我和爸爸好似穿越了时空刚刚从古人类的世界回到了我们现在的世界,我们相视一笑
『肆』 周口店观后感
北京周口店遗址参观记 2004年夏,去了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因为是体验式自助旅游,去的时候是在北京天坛附近坐的公交车,晌午时到达。 进了遗址后,发现炎热空旷的场地上,除了我们一行2个成年人+3个12~13岁的少男少女,就只看到远处还有2个男性中国游客、3个男女老外游客。真是感慨万分!感慨自己咋那么“阳春白雪”,咋那么“有文化素养”! 按图索骥,一路走一路看,看树木、看群山、看天空、看遗址内的建筑……周围是那样的安静,除了树随风动的沙沙声,剩下的就是我们大小5人的谈笑声,好似走在自家的后花园。 极至到了视听馆前,才欣喜地发现——还有一拨中国人!20个左右吧,真是另类啊!——个个穿着长袖衬衫,或格子的、或条子的,厚厚的。竟然还不论男女,个个一顶草帽,或戴在头上,或背在颈上,神情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大方。真叫人诧异啊! 赶紧趋步上前,一问,原来是地质大学的学生,顶着大太阳,跟着老师实地考察来了! 回过神来,赶紧对身边的3个孩子来了个现场教育……看,大姐姐、大哥哥多有上进心啊,这么热的天,穿着厚厚的长袖衬衫、戴着一顶大草帽,你们要……说的自己情绪亢奋,说的小儿眼睛放光……感慨完了,就立马乐颠颠地跟在大学生的身后也去山洞里转转。看他们,这儿用手轻轻地摸一摸,哪儿用小工具轻轻地敲一敲,我们尤其是3个小孩也学着样摸摸洞壁上的泥土,脑海中梦想着要是发现一块头盖骨多好啊,哪怕是小小的、小小的一片碎片也好啊! 不知不觉中,从一个山洞转到了另一个山洞。从一间展室进入了又一间展室,忙得不亦乐乎。 在展馆里,看了猿人的电子模拟生活场景,直佩服它们的聪明才智,感情当年它们选择生活的是一块肥沃的风水宝地啊!靠山、面水、草木茂盛、野果充裕、小动物繁多,真是居有所洞,食有所物,蓝天,碧水,一样不缺。倘若有大野兽出没,则或群起攻之、歼之,或躲进洞穴深藏不露……真是太有才了! 又看了周口店遗址的发掘、考古过程的录像,油然而生起对上世纪初中国考古先辈们的崇敬之情。那是一个多么贫穷、多么落后、多么动荡的年代啊!却硬是有那么一批富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国考古知识分子们,甘于清贫、甘于寂寞,像一批老农似的,经年累月,就着铁镐和铲子,在荒郊野林开始了一场和时间赛跑、和洋人赛跑的考古比赛。倘若没有这批爱国知识分子,这样的一个重大考古成就,在中国那样积贫积弱的年代,岂不早就旁落他人之手! 尤为感人的是,在国宝发掘出土后,我们的考古奠基人只顾抱着文物叫摄影师给文物照相,竟全然忘却了自己的脸面,以至于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照片上,仅仅是一双大手抱着的文物,不详细了解那段考古历史则根本无从知道那是谁的手?!忘我到如此境界,直叫人肃然起敬! 看着身边的3个孩子神情庄重的样子,我欣慰:爱国主义教育又一次沁入了他们的心田,真是寓教于乐啊!须知,这可是展馆阿姨为我们大小5人放映的噢,VIP级的。 到了和猿人像合影的时候,尽管大太阳辐射的人头脑发昏、头发发烫(此刻,真羡慕那些戴了大草帽的大学生,咋那么有远见呢),却个个比来时自信多了,因为人人蓦然发现原来自己长得是那么的美,万分感慨自己进化的真是好,天宫造物啊,晚那么多年才出生真是 有福了! 一晃,下午两点了,肚子也已饿的咕咕叫了,赶紧找饭吃吧。找来找去,只有进口处的小卖部有方便面和火腿肠出售,就这样了。小卖部的阿姨热情地拿来两瓶热水,一顿简易的午餐就这样热情洋溢地完成了。搞笑的是,本来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餐,在3个小孩眼里却是一顿兴奋无比的大餐,因为他们不费吹灰之力、不用多费口舌就吃到了平时大人老也不肯给他们吃的方便面!那得意啊,笑的是灿烂如樱花,一团团的。 吃罢午餐,一看,下午2:40。晕!按照日程,接下来还要去卢沟桥,是为今天的7月7日特意安排的,晚上还要坐7:15左右的火车呢。 来不及了,赶紧谢过小卖部的阿姨,急急地出了遗址来到公交车站。时间一分一分地流淌,却始终看不到公交车的影子,能看到的、也只是偶尔能看到的是运煤的卡车,还不是我们要去的方向。 匆匆来到一家烟杂店,一问,答曰:“下午这时没车”,追问:“站牌上不是写着时间吗?”又答曰:“不管用,早在前面掉头,不进来了”。晕!晕! 没辙了,这可是在郊外啊,是当年北京猿人待的地方啊,大路上人车那个稀少啊,又是7月流火的炎热夏天的午后,就是躲在大树下脸儿也像个红番茄。 鼓起勇气,学着电影里的样子,站在马路上拦车,活了几十年了,还没干过这事呢!等啊等,来了一辆煤车,方向不同。盼啊盼,来了一辆小中巴。恐是时间间隔长的缘故,车内挤挤的,一问,不去我们的目的地,但可以离开遗址几站路,中途再转车。赶紧上,2大3小。也就开了二三十米吧,车冒烟了,司机说车不行了,天太热。晕!晕!晕!于是下车,继续拦车。 为便于拦到车,只一个大人去拦,其余的1大3小站在50米开外等着。我的天啊,都已经3:30了,心理那个急啊,又是大热天,表面却还要故作镇静。 可能是炎炎夏日的关系吧,又是午后,又是郊外,交通本就不方便。等啊等,终于,远远的有一辆小货车开过来了。赶紧竖起大拇指,上下晃动着,心理嘀咕着“不知肯停下来不”。还好,车,竟然停了!那个高兴啊,赶紧急急忙忙地上前解释:“……7:15的火车……还要去卢沟桥……等了很久……一直没车……还有3个小孩……”。与此同时,1大3小已经火速跑步到跟前。 司机是男青年,边上是女青年。两人先是听着,无语,后对看了一眼,像是一对情侣。最后,男青年说:“我们不去卢沟桥。但可以把你们带到房县汽车站。到那里有去卢沟桥的车。上来吧。” 哇塞!人生中的首次拦车居然成功了耶!天下好人还真多哎! 一边说着谢谢,一边赶紧挨个上车。因为是小型客货两用车,最后一排长条凳还在,中间拆了,有2块板儿随意地丢在车厢地板上。赶紧自己动手摆放好,坐上去,小货车一下子被5个人挤得满满当当的。就这样,突突突,突突突,一路颠簸着,一路感谢着,我们来到了房县汽车站。 下车时,试探性地、吞吞吐吐地说要给车钱,毕竟5个人了,而且是救急,又怕话说得太白、太重,辜负了人家一对男女做好事的心意。果不其然,人一口说“不用”,弄得自己好没境界耶!还好,在车上时,已经考虑到可能出现这种局面,已作好了应对的打算。于是,赶紧笑脸满面地说:“真是太感谢了,正叫我们不知如何是好,这样吧,我送一枚司徽给你们,祝你们俩一生平安!” 各位朋友,送出的那枚司徽可不是一般的司徽噢,是18K包金的“平安”字母标识的司徽,平时都不用的,只是当时并没有说白,纯粹是为了祝福他俩! 就这样,我们结束了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的探访旅程,感受到了中国考古先驱们博大的胸怀和民族自豪感、感受到了现代大学生的勤业和敬业精神、感受到了陌生人的真诚和善良…… 2008年3月17日17:16:39时至今日,小孩已长大了几岁,但每每提起,都说:“北京的周口店是记得最清楚的……人很少……外国人……大学生……长袖衬衫……草帽……山洞……头盖骨……考古……录像……照片……方便面……搭车……”
『伍』 参观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作文
今天我和妈妈去参观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我们主要去参观了猿人博物馆。以前我专们都是从书本上属了解,认识到猿人的生活习性,这一次参观让我大开眼界。
走进博物馆有一个北京猿人头的雕像。在馆内展示的是猿人以前是如何找食物,自卫,烤食物,捕猎,捉鱼,以及制作武器……武器有的是捕鱼枪,斧头,慧眼,木棒捶等……,那个时代男人在外捕猎,女人在家缝衣服。
猿人分为6种,有蓝田人,北京人,金牛山人,马坝人,山顶洞人,柳江人,其中北京人分布在山顶洞附近,北京猿人特别聪明,他们能用石器打猎,用火吓跑动物。
人们还发现了北京猿人的化石,有完整的头骨,下颌骨,牙齿,锁骨,上臂骨,腕骨,股骨,还有头盖骨等,还有好多的人类奥秘等着我们去寻找。
这次参观让我增长了见识,感受到了北京猿人的聪明,不由得我为有这样的祖先而感到自豪。
『陆』 周口店猿人遗址作文
生活在钢筋丛林里,整天步履匆匆,作为现代人,我们是如何演变而来的?与自然界活蹦活跳的动物又有哪些本质区别?或许周口店遗址有答案可寻。周日一大早,换乘三次车,行程三小时,来到京郊周口店遗址,溯生物演化轨迹,解人类起源奥秘。
许是来的早,没几位游人,暗喜这么个著名世界文化遗产,不必像游览长城、故宫一般被人流推着走,也无端生出几分悲凉,这物欲横流的年月,赶热闹的人多,来穷乡僻壤叩访人类发展足迹的人少。
周口店遗址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周口店龙骨山北部,距北京市区50公里。这里背靠峰峦起伏的太行山脉,面临广袤的华北平原,山前一小河潺潺流过,真是物华天宝。当然,来此地并非做陶渊明,这里是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尤其是1929年12月2日下午4时,中国科学家裴文中发掘出土了第一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周口店成为享誉世界的早期人类发祥地。
穿过铁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周口店遗址”五个大字赫然可见。购得三十元的门票,进到遗址区内,爬坡的道路两旁是参与周口店遗址发掘工作及北京人研究的中外著名考古学家师丹斯基、李捷、裴文中、贾兰坡、步日耶、步达生、安特生、杨钟健等人的大照片。路尽头是“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博物馆建于1953年,是我国建立的第一座古人类遗址博物馆,馆内展厅用实物、图片、模型或讲解或影像或试验,不仅给您诠释着人类是怎么演变而来的,而且向您讲述了周口店遗址的历史。
从最初发现到现在,科学家在周口店遗址共发掘了27个地点。最早发现的地点是第6地点,是1918年在北平协和医院工作的瑞典科学家安特生发现的。1921年安特生与他的助手,美国古生物学家格兰阶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斯丹斯基,发现了周口店第l地点,同年发现了周口店第2地点。1927年步达生将周口店发现的三枚人的牙齿正式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也就是俗称的“北京人”,这一年周口店遗址正式开始发掘,中国地质学家李捷参加,并发现了周口店第3和第4地点。1929年,中国古化石学家裴文中在第5、7、8地点,找到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
七七事变后,周口店被日军占领,发掘工作终止。抗日战争时期,已发掘出的六个较完整的头盖骨存放在美国人开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内,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中美双方计划将其转运到美国,以防其落入日本人手里。国运不昌、国之不幸,转运途中这些国宝神秘失踪,至今下落不明。近来有传闻,这些头盖骨化石就藏在日本皇室的地下密室,是真是假有待时间作答。
出博物馆,馆前有一根据“北京人”头盖骨复原的妇女头像雕塑,一对年轻恋人在此摄影留念。那男的对女的说:“你比‘她’漂亮多了”,那女的则说:“劳动使她有了人样,不勤劳恐怕人要变猪样了。
龙骨山东边从山底到山顶依次是“猿人洞”、“鸽子堂”、“第四地点”和“山顶洞”以及分布在山上大大小小的其他发掘地点。就是在这里,出土了从早上新世至晚更新世,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三个古人类阶段化石,它构成了一个连续的古人类演化序列,在人类遗址绝无仅有。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周口店遗址:“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北京周口店遗迹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证明,“北京人”大约生活在中更新世时代,同时发现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生活物品,以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000年到11000年的新人类的遗迹。周口店遗址不仅是有关远古时期亚洲大陆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历史证据,而且也阐明了人类进化的进程。”
人之所以为人,首要是劳动,用工具劳动。利用“火”和使用“石器”是“北京人”文明与文化的标志。在周口店第l地点也就是“猿人洞”发现了用火遗迹,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北京奥运圣火在周口店采集,名正言顺,名副其实,遗址区外,圣火广场依旧在。这里包括五个灰烬层、两处保存很好的灰堆遗存,烧骨则见于有人类活动的各层。此外,还发现烧过的朴树子、烧石和烧土块,甚至个别石器有烤灼的痕迹。对用火遗迹的研究,可知“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有控制火和保存火种的能力。烧火的燃料主要是草本植物,也用树枝和鲜骨作薪。
石器是“北京人”文化的主要代表,“北京人”创造了三种不同的打片方法,主要用砸击法,生产出长20一30毫米的小石片;常见长度为20—40毫米;工具分两大类,第一类包括锤击石锤、砸击石锤和石钻,第二类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雕刻器、石锥和球形器。
周口店博物馆镇馆之宝是“肿骨大角鹿”头骨带角化石,这是在位于半山腰的第13地点发现的。“北京人”头盖骨则是在“山顶洞”发现,它的发现解决了19世纪爪哇人发现以来的关于“直立人”是猿还是人的争论,被称为“古人类全部历史中最有意义、最动人的发现”,它将人类演化的历史记录向前推进了约四十万年。只有高中学历的古化石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贾兰坡先生一日发现的三枚“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更是震惊中外,被认为是中国科学家在近现代学术界获得的世界级金牌。而北京人及其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则顺应历史潮流,围绕着把北京创建为世界城市目标,全国政协委员陈明德三次提案,要求对北京文化定位,因为任何国家的首都文化沿革都没有文化核心精神一脉相承3万年的雄厚资源,北京有,无怪乎周口店遗址成为中国乃至亚洲许多国家寻根膜拜人类祖先的圣地。
在周口店博物馆后面的山坡上有科学家纪念园,在这里安息着杨钟健、裴文中、贾兰坡、吴汝康、周明德、尹梦勋等科学家,他们一生研究“北京人”,把毕生献给“北京人”,死后与“北京人”为邻,他们是纯粹的科学家,大写的中华人。值得一说的是,杨钟健先生是陕西华县人,与我是近乡党,在先生墓前深鞠三躬,想问先生的是,先生逝世的1978年恰巧是我故乡“大荔人”发现之年,擦肩而过的历史遗憾造成的历史文明文化损失有多大,地下有知的先生能否给出我正确答案。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勤劳是为人根本,周口店遗址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人类史有千万年,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是人类发展史永恒的主题。
『柒』 周口店观后感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48公里处,遗址的科学考察工作仍然在进行中。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中国猿人属北京人的遗迹,他们大约生活在中更新世时代,同时发现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生活物品,以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000年到11000年的新人类的遗迹。周口店遗址不仅是有关远古时期亚洲大陆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历史证据,而且也阐明了人类进化的进程。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48公里房山区周口店村的龙骨山。这里地处山区和平原交接处,东南为华北大平原,西北为山地。周口店附近的山地多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山上有一东西长约140米的天然洞穴,俗称“猿人洞”。1929年在此洞中首次发现古代人类遗存后被称“周口店第一地点”。
周口店遗址区是中国华北地区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周口店第一地点——即“北京人”遗址。这一遗址是1921年由瑞典学者安特生首先发现的,此后又有多名学者对其进行了发掘。1927年加拿大学者步达生对周口店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并将周口店发现的三枚人的牙齿正式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1929年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发掘中出土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轰动了世界。
周口店遗址历经80余年时断时续的发掘,科考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第一地点现已发掘了40余米,但还不到洞内堆积的一半。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出土的猿人化石、石制品、哺乳动物化石种类数量之多以及用火遗迹之丰富,都是同时代其它遗址所无法相比的。
在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用火遗迹,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遗址中发现有5个灰烬层、3处灰堆遗存以及大量的烧骨,灰烬层最厚处可达6米。这些遗迹表明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会保存火种。
遗址中还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石制品,原料均来自于遗址附近,石制品多为小型器,器型种类繁多,早期石器较粗大,砍砸器居重要地位。中期石器形制变小,尖刃器发展迅速。晚期石器更趋小型化,石锥是这一时期特有的石器。
根据出土物可以证明,北京猿人在大约距今70~20万年的时期内居住于周口店地区,过着以采集为主,狩猎为辅的生活。其早期为距今70~40万年,中期为距今40~30万年,晚期为距今30~20万年。北京人是属于从古猿进化到智人的中间环节的原始人类,这一发现在生物学、历史学和人类发展史研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捌』 周口店遗址的考古发掘有怎样的意义
意义:
周口店遗址是世界范围内更新世古人类遗址中内涵丰富、材料齐全和具有科研价值的遗址之一 ,也是有关远古时期亚洲大陆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历史证据,而且也阐明了人类进化的进程。
周口店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科学研究,是世界人类考古史上的重大事件,周口店遗址遗产区和缓冲区范围内拥有表达周口店遗址价值的所有必要元素,发现古人类化石的地点和古人类的生存环境以及20世纪20-30年代时科学家们的发掘研究历程都得到完整的保存,可以准确地体现其重要的科学价值。
北京人是属于从古猿进化到智人的中间环节的原始人类,这一发现在生物学、历史学和人类发展史研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8)周口店遗址参观感受扩展阅读:
在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2009年—2014年的清理发掘过程中,出土了大量具有科研价值的人类文化遗存。古人类用火遗物、遗迹的密集出现, 为“北京人”用火行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素材。
据介绍,第1地点(猿人洞)是周口店遗址的心脏,是遗址最具科学价值的标志性堆积体,保存了遗址最完整的地层序列和丰富的科学信息。
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发掘以来,长期遭受日晒、雨淋、风蚀等自然力的破坏。为做好猿人洞的保护、研究工作,国家文物局于2009年批准对该部位进行发掘。这是周口店遗址自1937年大规模系统发掘停止后72年内首次进行的以遗址保护为主旨的抢救性清理发掘。
在2009年—2014年的清理发掘过程中,先后完成了猿人洞西剖面第3层和第4层的清理发掘工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猿人洞抢救性清理发掘队队长张双权介绍。
在第4层堆积中上部、下部,共出土可鉴定标本上万件,其中包括近4000件石制品(原料基本为脉石英,另有水晶、燧石、白云岩、细砂岩等,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断块、断片、碎屑等)。
可鉴定的大中型动物骨骼标本3000多件(包括硕猕猴、肿骨大角鹿、葛氏斑鹿、马鹿、梅花鹿、野猪、犀牛、三门马、鬣狗等),另外还出土了啮齿类、鸟类等小型动物化石2000余件。
『玖』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导游词200字~400字
大家好!欢迎您们来到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我将热情地为您们介绍!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位于北京房山区周口店村西的龙骨山。距北京市区48公里。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所以我们在游览时应当不乱扔垃圾、不触摸物品,这样才能保护和欣赏到有着“人类远古文化宝库”之称的中国主要古人类文化遗址。
首先,我们共同参观一下“周口店第一地点”。这里俗称“猿人洞”,东西长约140米,中部最宽处约20米。它是1921年瑞典科学家安特生、美国古生物学家格兰阶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斯丹斯基共同发现的。从1921年发现和发掘起,考古学家已下挖了40多米。到目前为止,共出土的人类化石包括6件头盖骨、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及大量骨骼碎块,代表约40个北京猿人个体。尤其是1921年至1927年,考古学家先后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遗址外发现三枚人类牙齿化石,成为震惊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为研究人类早期的生物学演化及早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
接下来,我们一起参观“周口店第一地点”周围的第五、七、八地点,它们是1929年被发现,在这儿里考古专家又出土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以及人工制作的工具和用火遗迹。发现的第一具北京人头盖骨,从而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古人类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发现的工具,可以推算北京人属石器时代,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为锤击法,其次为砸击法。发现的用火遗迹,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北京人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经研究,可知“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有控制火和保存火种的能力。烧火的燃料主要是草本植物,也用树枝和鲜骨。
最后,让我们步入北京猿人展览馆,领略一下考苦学家们辛勤研究成果和保护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重要意义。根据对北京猿人骨骼化石、石器、用火遗迹等方面的研究,考古学家们认为北京猿人大约生活在距今70万年到20万年。北京猿人头部特征较原始,但已有明显的现代蒙古人种的特征。北京猿人已经懂得用火和吃熟食,知道保护火种,火的使用完备了人的特征。北京猿人的发现,为中国古人类及其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北京猿人的发现与研究,为人类进化理论提供了有利实证,解决了关于“直立人”是猿还是人的争论,是中国科学家为世界考古史做出的伟大贡献。事实证明,北京猿人具有“直立人”的典型形态标准,而对火的使用,更加完备了其作为人的特征。“直立人”是人类历史的最早期,处于从猿到人进化过程最重要的环节,他们是猿的后代,后来人的祖先。北京猿人的发现,是当之无愧的人类远古文化宝库。
这次旅途到此结束,祝大家愉快!谢谢!
『拾』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公里房山区周口店村的龙骨山。这里地处山区和平原交接处,东南为华北大平原,西北为山地。周口店附近的山地多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山上有一东西长约140米的天然洞穴,俗称“猿人洞”。1929年在此洞中首次发现古代人类遗存后被称“周口店第一地点”。
周口店遗址区是中国华北地区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周口店第一地点――即“北京人”遗址。这一遗址是1921年由瑞典学者安特生首先发现的,周口店最早发现的地点是第六地点,是瑞典科学家安特生于1918年发现的。1921年安特生、美国古生物学家格兰阶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斯丹斯基,发现了周口店第一地点,同年发现了周口店第二地点。1927年步达生将周口店发现的三枚人的牙齿正式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这一年是周口店正式遗址开始发掘,中国地质学家李捷参加发掘工作,并发现了周口店第三和第四地点,瑞典古生物学家步林也是新地点的发现者,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第五、七、八地点,找到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轰动了世界。同年将已发现的地点,以“北京人”遗址为第一地点,其余的依序编号及至第九地点。在二十号地点以前,包括山顶洞,或为裴文中领导下或为贾兰坡领导下发现的。第二十至二十四地点是在贾兰坡领导下找到的。
周口店遗址历经80余年时断时续的发掘,科考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第一地点现已发掘了40余米,但还不到洞内堆积的一半。“北京人”化石从第ll层至第3层均有发现,共出土骨头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颌骨15件、牙齿157枚、股骨7件、胫骨l件、肱骨3件、锁骨和月骨各1件以及一些头骨和面骨破片。这些“北京人”遗骨分属40多个体。但绝大多数人化石,在珍珠港事变前后,下落不明。现存的第1地点的人化石,保存在我国的有7枚牙齿、1段肱骨、胫骨1段、顶骨和枕骨各1件以及一具保存完好的下颌骨;1927年以前发现的三枚牙齿则在瑞典,由早期周口店工作的步林保管着。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出土的猿人化石、石制品、哺乳动物化石种类数量之多以及用火遗迹之丰富,都是同时代其它遗址所无法相比的。
在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用火遗迹,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遗址中发现有5个灰烬层、3处灰堆遗存以及大量的烧骨,灰烬层最厚处可达6米。这些遗迹表明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会保存火种。
遗址中还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石制品,石器是“北京人”文化的主要代表,“北京人”创造了三种不同的打片方法,主要用砸击法,生产出长20一30毫米的小石片;常见长度为20―40毫米;工具分两大类,第一类包括锤击石锤、砸击石锤和石钻,第二类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雕刻器、石锥和球形器。原料均来自于遗址附近,石制品多为小型器,器型种类繁多,早期石器较粗大,砍砸器居重要地位。中期石器形制变小,尖刃器发展迅速。晚期石器更趋小型化,石锥是这一时期特有的石器。
根据对文化沉积物的研究,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之间。北京人的平均脑量达1088毫升(现代人脑量为1400),据推算北京人身高为156厘米(男),150厘米(女)。北京人属石器时代,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为锤击法,其次为砸击法,偶见砧击法,并能捕猎大型动物。北京人的寿命较短,据统计,68.2%死于14岁前,超过50岁的不足4.5%。其早期为距今70~40万年,中期为距今40~30万年,晚期为距今30~20万年。北京人是属于从古猿进化到智人的中间环节的原始人类,这一发现在生物学、历史学和人类发展史研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北京人”的发现,为人类起源提供了大量的、富有说服力的证据。大量事实表明,“北京人”生活在距今50万年前到20万年前之间,是属于从古猿进化到智人的中间环节的原始人类,这一发现在生物学、历史学和人类发展史的研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揭开人类历史的序幕
早在旧石器时代的初期,“北京人”已懂得选取岩石,制作石器,用它作为武器或原始的生产工具,在与大自然进行斗争中改造自己,表明“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原始的工具从事劳动,这是人和猿的根本区别所在。
把人类用火的历史又提前了几十万年
在“北京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厚度达4―6米、色彩鲜艳的灰烬,表明“北京人”已懂得使用火、支配火、学会保存火种的方法,是人类由动物界跨入文明世界的重要标志。
为研究北京生态环境变迁史提供依据
通过对“北京人”及其周围自然环境的研究,表明50万年前北京的地质地貌与现在基本相似,在丘陵山地上分布有茂密的森林群落,其中栖息着种类丰富的动物种群。但也曾出现过面积广阔的草原和沙漠,其中有鸵鸟和骆驼栖息的遗迹,表明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北京曾出现过温暖湿润和寒冷干燥的气候状况。
北京人及其文化的发现与研究,解决了19世纪爪哇人发现以来围绕科学界近半个世纪的“直立人”究竟是猿还是人的争论。事实表明,在人类历史的黎明时代,从体质形态,文化性质到让会组织等方面,的确有过“直立人”阶段,他们是“南猿”的后代,也是以后出现的“智人”的祖先。“直立人”处于从猿到人进化序列中重要的中间环节。到目前为止,“直立人”的典型形态仍然是以周口店北京人为准则,周口店遗址依然是世界同期古人类遗址中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一个。周口店遗址是当之无愧的人类远古文化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