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定鼎门遗址广场
㈠ 洛阳世界遗产三项六处分别是什么
洛阳的世界遗产三项六处分别是:
1、龙门石窟;
2、中国大运河(其中洛阳境内处:回洛仓遗址和含嘉仓遗址)【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共有】
3、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其中洛阳境内3处:汉魏洛阳故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县汉函谷关遗址)【与陕西、甘肃、新疆共有】
㈡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在那,具体怎么走,要门票不要
在龙门大道和古城路交叉口。门票好像是一张30块。我上个月去玩了,里边做的还可以,城墙的原址保存的很好。拍得有些照片,如果你想看的话可以留信箱我给你发过去。牡丹花会期间不可以用旅游年票,其他的时候可以用。
㈢ 洛阳的城门都有哪些
在洛河沿岸东西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5座都城遗址,人称“五都荟洛”,这在世界范围内极为少见。从2005年开始,国家每年拿出2.5亿元专项资金,加大对全国大遗址的保护力度,并首批确定了36处大遗址作为保护重点,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等5大遗址名列其中。 隋唐洛阳城主要由宫城、皇城和郭城组成。最外层的郭城上修筑有8座城门,其中南垣上有3座,定鼎门居中,系郭城正门,地位最高、建筑最宏伟,是隋唐洛阳城的标志性建筑,是隋唐至宋我国辉煌建筑文化的代表。 为此,我市首批确定对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区和汉魏洛阳故城阊阖门遗址区进行保护展示中国历史上沿用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城门——隋唐洛阳城定鼎门中国社会科学院商城考古队在偃师商城遗址发掘一座新城门,这一发现打破了考古界多年来确认商城六个城门的认识,开启了偃师商城遗址考古新纪元。
㈣ 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要钱吗
票价:一票30元可看遍四个专题展览
四大专题展览将于10月31日在洛阳新区博物馆正式开展内,展览的结束时容间是2010年1月15日。本次展览采用联票制度,即一张30元的普通门票可同时参观四个展览。五类人可以免票。(
㈤ 洛阳市那些旅游景点是免费的
一、公园:
1. 洛浦公园——中原最大的开放公园,全长20公里,分南北两岸,北岸自西向东分别为洛浦湿地园,洛浦秋风园、洛浦公园、洛神赋园、丝绸之路园。全年免费。推荐指数:★★★★★
2. 王城公园——洛阳市名声最大的市民公园,历届牡丹花会主会场(涧河北岸有个动物园,票价10元)。每年4月1日至5月8日牡丹花会期间收费,其他时间免费。推荐指数:★★★★
3. 牡丹公园——基本上变成了儿童乐园。牡丹花会期间收费,其他时间免费。推荐指数:★
4. 西苑公园——隋唐西苑旧址,牡丹花会期间收费,其他时间免费。推荐指数:★★
5.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洛阳市的中央公园,地处隋唐洛阳城遗址内,全国最大的遗址植物园,将近三千亩的面积,西北角的湿地,西南角的湖泊景色迷人。牡丹花会期间收费,其他时间免费。推荐指数:★★★★★
二、广场(全年免费):
1. 王城广场——天子驾六发现地,洛阳最热闹的广场,可以去领略洛阳的风土人情,也可顺便参观一下周天子驾六博物馆。推荐指数:★★★★★
2. 牡丹广场——洛阳西部最大的广场,涧西区人民的集聚地,牡丹花开的时候可以去看免费的牡丹,不过品种单一,数量也少。推荐指数:★★
3. 青年宫广场——洛阳城东最大的广场,老城人最爱去的地方。可以去看看地道的老洛阳人的生活,尝试一下洛阳人最爱的运动踢毽子。广场是明朝福王府旧址,因此有福王府石狮子一对。推荐指数:★★★
4. 体育中心广场——新区体育场体育馆所在地,有湖名曰凌波湖。推荐指数:★★★
5. 开元湖广场——新区洛阳市政府对面,每逢周六8点都会有开元湖音乐喷泉免费开放,号称亚洲第一大喷泉,看完绝对不会后悔。如果碰到牡丹花会或者节假日,开放时间还会增多。推荐指数:★★★★★
三、森林公园(全年免费):推荐指数:★★★
1. 周山森林公园:东周王陵所在地,不为风景,也可以看看那几个大封土王陵
2. 上清宫森林公园:道教圣地上清宫、下清宫所在地,有塔有寺,有树林。
3. 龙门山森林公园:距离龙门石窟不远,最富盛名的就是山泉水了。
四、博物馆(全年免费):推荐指数:★★★★★
1. 洛阳博物馆:基本陈列为《永恒的文明·洛阳文物精品陈列》,陈列共分史前时期、夏商时期、两周时期、汉魏时期、隋唐宋时期五大部分,集中展现了洛阳地区建国以来发掘出土的各类文物精品1000余件。陈列辅以现代科技手段,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古都洛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该陈列曾被评为“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新洛阳博物馆:比老洛阳博物馆更大,曾经举办过世界邮展,目前陈列布置尚未完成。
2.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原古墓博物馆):强烈推荐的一处博物馆,集中展现中国古代的墓葬文化,中国唯一,世界罕有的古墓类专题博物馆。
3. 洛阳匾额博物馆
4. 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
5. 周公庙博物馆(原洛阳都城博物馆):为周公而修建的庙宇,系我国现存的三大周公庙之一。除了周公庙古建筑群,馆内还有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
五、牡丹园(牡丹花会期间收费,其他时间免费):推荐指数:★★★
1. 中国国花园
2. 国家牡丹园
3. 国际牡丹园
4. 神州牡丹园
5. 洛阳牡丹园
六、洛阳老城(全年免费):推荐指数:★★★★★
1. 东大街
2.西大街
3. 文峰塔
4. 鼓楼
5. 老城十字街——小吃一条街
6. 丽景门(上城楼收费)
七、历史遗址(全年免费):推荐指数:★★★★★
1. 定鼎门遗址展示工程
2. 汉魏洛阳城遗址展示工程
3. 隋唐洛阳城宫城遗址展示工程
㈥ 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具体位置在哪哪些公交车能到
龙门大道与古城路交叉口
市区路过的公交车有:69,53,55.81.15.57
㈦ 游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的作文300字左右
自从这个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建成就想去看看,刚开始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后来是因为还没有买旅游年票,再后来是洛阳申遗,这里是重点审查项目不开放,总之,在万事俱备之后我前前后后跑了4趟才算进去,而在之前的一次,因为不开放而返回,也不知道怎么搞的,我那个跟随了我快5年、拍照16000余张的相机也丢了,后来虽说是费了一番周折找回来了,可能是被踩了,或是被车压了,反正是报废了,就连里边的内存卡也坏了,之前拍的照片还没有倒出来,一并付之东流,损失惨重。还好今年夏天女儿有同学回国,把她用的相机带回来了,说是现在都用手机拍照了,相机用不上了,否则还要再买一个。
定鼎门遗址博物馆是在原有的遗址上修建的博物馆,里边灯光比较昏暗,也很森严,是我国古代沿用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城门遗址的再次重生,一座中国沿用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城门,在地下沉睡千年之后,终于“再现”地面。对于外行来说,只是在看规模,看看洛阳城曾经的辉煌,前几年在这里建了博物馆,周围还有人工湖,现在在它的北边1000多亩地正在建遗址公园,几年后,这里将会给游客展现出另一番景象的洛阳城。
㈧ 洛阳城的各朝代遗址
主词条:二里头遗址
夏代洛阳称斟鄩,其遗址在今洛阳市东。二里头遗址位于偃师市二里头村及其周围,该遗址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范围包括二里头、圪垱头和四角楼等三个自然村,面积不少于3平方公里。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术界公认为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
二里头遗址发掘确认的宫城面积为10.8万平方米,中心区道路纵横交错,宫墙基址方正有矩,建筑基群排列有序,这些都表明了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过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二里头遗址的布局开创了中国都城营建制度的先河,把双轮车的发现时间上推至二里头文化早期。该遗址的宫殿发掘被评为“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年代分布约为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一说前1730年~前1720年)。1959年开始发掘,遗存可划分为四个时期。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命名地,并初步被确认为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 主词条:西亳
西亳,洛阳古称,又作亳,商朝的立国之都,今河南洛阳偃师西偃师商城遗址。商汤灭夏后,在斟鄩附近另建新都,称西亳。
1984年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队在河南偃师县城西发现了一处商代早期的都城遗址,规模宏大,而且恰好有一条叫“尸乡”的沟横穿城址。经过对考古发掘资料和古文献的研究,初步断定这座古城址就是商汤所都的“西亳”。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北依邙山、南临洛河、西距汉魏洛阳故城约10公里,西南距夏都斟鄩二里头遗址约6公里。古城遗址全部湮埋在今地表以下。
经过15年的勘察、发掘,迄今探明城址包括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垣。大城城垣西南两面较直,北垣东段向东南斜收,为避开城址东南一个陂池,东垣中段偏南部位的墙体又向西南折收,使城址平面略呈刀形。城墙南北最长1700余米,东西最宽1200余米,南端仅宽740米。可确认的城门有5座;北垣近中部1座,东、西垣对应部位各2座。
小城位于大城西南部,南北长1100米,东西宽740米。墙宽6~7米。其南墙、西墙和东墙的南段同大城城墙重合,大城西墙北段、北城墙全部、东城墙的大部则为新建。宫城位于小城纵向轴线偏南部位,面积约4万平方米,四周有宽约2米的宫墙。宫殿建筑群密集分布于宫城的中、南部。现已发掘的有4号、5号、6号、2号、7号等宫殿建筑。
洛阳偃师商城是商灭夏后最早建立的商城,商城小城的始建就是夏商分界的界标。国家有关部门已投资在此建设商城遗址公园。 主词条:成周、王城
西周初年,周公、召公营建洛邑。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后成为国都。春秋称王城。城址在今洛阳市区王城公园一带。据1954年勘查,平面长方形,东西2800米,南北3700米,城墙为夯筑。东城门名鼎门,为灭殷后九鼎迁入之门。 主词条:汉魏洛阳故城
汉魏洛阳故城,是中国周、汉、曹魏、西晋、北魏都城。现存遗址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首批重点保护的大遗址之一、世界文化遗产。故城位于今洛阳市区城东15公里偃师、孟津相邻处,伊洛平原中心地区,北依邙山,南逾洛水,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
西周初营建洛邑,在此筑城,称成周。因城在洛水之北,战国时称洛阳。秦为三川郡。西汉刘邦初都于此,后迁关中。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在此定都,改洛阳为雒阳。其后曹魏定都时复改为洛阳。西晋亦以此为都。北魏孝文帝十八年(494年)自平城迁都于此。隋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在今洛阳市区处建东京城,故城遂沦为废墟。因该地在汉魏两代最为繁盛,故史称汉魏洛阳故城。
汉魏洛阳故城前后延续使用近1600年。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先后以此作为国都,都城史长达540年以上,周汉晋魏风云际会,40余位帝王之家,是中国古代到中世纪的社会形态及文化形态转变的重要时期。罗马帝国与古中国的仅有4次交往,有3次都是来到了汉魏洛阳故城中,这座城市见证了中西方文化交往的开始以及陆上丝绸之路第一次延伸到欧洲的过程。北宋时期,文学家司马光路过汉魏故城时,面对对这座城市悠远、辉煌的历史曾经发出了:“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的概叹。
汉晋洛阳城
在周公所建周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秦、西汉、新莽皆在此置宫室。东汉建武元年(25)光武帝也建都于此,历经165年,十一帝。初平元年(190)董卓挟献帝西迁,洛阳宫庙官府民家被烧毁。曹魏黄初元年(220)于东汉旧城建都,西晋时亦都于此。永嘉之乱后洛阳再度毁于兵燹。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对汉魏故城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与扩建,至宣武帝时建成规模宏伟的北魏洛阳城。东魏天平元年(534),迁都邺城,拆毁洛阳宫殿。元象元年(538)在东、西魏邙山之役中,北魏洛阳城化为废墟。汉魏洛阳城遗址在洛阳市区东15千米处。1962年起进行勘察与发掘。汉魏洛阳城平面近于长方形,南北约合汉代九里,东西约合汉代六里,俗称“九六城”。东西北三面城垣至今尚存,南垣毁于洛水。周长约13千米。共设12个城门 ,东西各3门,北有2门,南面4门。城内主要街道纵横交错,共24段,宽20~40米不等,均3道并行,公卿尚书等走中道,一般行人走左右道。城内有南北二宫,中间有复道相连。南宫始建于秦,东汉时为朝贺议政之所,平面长方形,中轴线上排列着却非、崇德、中德、千秋万岁、平朔五殿。北宫建于东汉明帝时,大于南宫,为皇帝嫔妃寝居之处,宫内德阳殿规模宏伟,可容万人。太仓、武库建在城东北隅。南宫西北有金市,南郊有南市,东郊有马市。城南建有明堂、辟雍、灵台、太学。曹魏时在洛阳城西北角兴建了三座南北相连的小城 ,名叫“金墉”,中有门道相通。又在洛阳城西、北两壁及金墉城外侧增筑马面,以加强防卫。金墉城为军事制高点,西晋永嘉之乱时,成为交战双方必争之地。
北魏洛阳城
北魏迁洛后,在金墉城南的洛阳西垣上增开承明门,废汉魏以来南宫,将宫苑集中于城中部以北。北魏宫城在城北部偏西,平面长方形,正殿太极殿位于宫城中部。宫城东有太仓、洛阳地方官署等,西有马厩、武库、寺院。宫城南门阊阖门正对南北主干道铜驼街,社稷、宗庙、中央衙署等分布在大街两侧,著名的永宁寺(见永宁寺遗址)在大街西侧。景明二年(501),以汉魏洛阳城为内城,修建了巨大的外郭城。
郭城范围内划分为320个方形的坊,东汉以来的洛阳城,经北魏重建,仅作为其内城,它的外围还筑有郭城。郭城内布置有320个方块形的“里坊”。 坊四面筑墙,每面开一门,设门吏,每日定时启闭里门,具有军事管制性质。工商业区在郭城之中,有大市、小市和四通市。北魏晚期,佛教昌盛,洛阳城内建寺1367所,列刹相望。 北魏洛阳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大规模配置居民里坊的都城,改变了两汉以来宫殿区占据都城主要空间的传统,对北齐、隋、唐的都城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主词条:隋唐洛阳城
隋唐洛阳城 隋大业元年(605)营建东都洛阳城,北据邙山,南抵伊阙之口,洛水贯穿其间。唐武德二年(619)王世充废隋皇泰主自立,在洛阳称帝。武德四年唐平王世充,毁洛阳宫阙,废隋东都。至显庆二年(657)恢复东都。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称神都,天授元年(690)建都神都。神龙元年(705)唐中宗复位,复称东都。安史之乱中,安禄山、史思明等先后在洛阳称帝,战乱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坊市皆空 。天复三年(903)昭宗迁都洛阳,曾修缮城郭宫室。五代时梁、唐、晋以洛阳为都,沿用此城。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洛阳城毁于战乱。隋唐洛阳城遗址在今洛阳市区及近郊,1954年起进行勘查发掘。 郭城平面接近长方形,周长约28千米。设8个城门,东、南各3门,北面2门,西面无门。宫城位于郭城西北角,平面近似长方形。城垣夯筑,内外包砖。城中发现有大片夯土基址,发掘出武则天明堂遗迹。东宫在宫城之东。皇城绕宫城东西南三面修筑。宫城北部有曜仪,圆璧二城。皇城之东又有东城,东城之北有储存粮食的含嘉仓城。
郭城内由垂直交叉的道路划分成若干方形或长方形里坊。北通皇城正门的定鼎门大街宽121米,为全城最宽的街道,其余连接城门的街道宽41~59米。里坊有坊墙,四面设门,内设十字街。据考证,洛水北有28个坊、1个市,洛水南有81个坊、2个市,共109个坊 、3个市.洛阳城的工商业区在隋唐之际有所变动:隋代的丰都市至唐代名南市;通远市代名北市、大同市代名西市。隋代曾在郭城西建西苑,唐乾封年间又在禁苑之东,皇城西南建上阳宫,高宗晚年及武则天时期为听政之所。
定鼎门遗址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发掘工作结束。据参加发掘工作的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负责人介绍,隋唐洛阳城定鼎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沿用时间最长的中国古代都城城门。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唐朝继续沿用为都城。 五代至宋,隋唐洛阳城曾一度作为陪都,称西京或洛京。自隋至北宋,隋唐洛阳城的平面布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主要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组成,定鼎门为外郭城的正门。
史料记载,定鼎门正式启用于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正月。以后,该城门相继被唐、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为郭城正门,其作为郭城正南门的时间长达530年。
这一记载得到了此次考古发掘的证实。发掘显示,定鼎门城门建筑可分为5期至6期,最早建筑为隋代,最晚的为北宋末年,说明自隋至北宋的530年间,定鼎门一直在使用。定鼎门遗址发掘总面积达到7000平方米,由平面呈长方形的墩台、3个门道、东西飞廊、东西两阙和左右马道组成。东西飞廊和东西两阙分别位于墩台两侧,和墩台呈平行对称分布,这种门阙形制目 前仅见于定鼎门遗址,在中国其他地方还没有发现。
洛阳市将在确保文物安全的情况下,依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成果,对定鼎门进行原址展示,再现定鼎门在鼎盛时期的恢宏气势。
明堂遗址
主词条:明堂
现明堂遗址地表已无迹可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工作队,于1986年10一12月配合洛阳市公交公司基建工程中,在中州路与定鼎路相交的东北角,发现武则天时的明堂遗址。经考古勘探得知,明堂范围为南北长400米,东西宽约396米,四周有墙,墙外有壕沟。其主体建筑遗址系圆形夯筑台基,直径达60多米,夯土厚达2.5米。
天堂遗址
主词条:天堂
天堂遗址位于明堂遗址西北155米,处于宫城轴线区域西侧,是一处方形台基上有五重圆形承重基础的建筑基址,形制非常独特,是武则天命薛怀义主持建造的用以贮佛像的佛堂建筑。
天堂遗址遗迹可分为五期,其中第一(隋至初唐)、第三(中晚唐)、第四期(唐末五代)、第五期(北宋)遗迹由东西步廊、东西向水渠和隔墙,仅第二期(武周时期)为大型建筑基址天堂遗址。
天堂基址仅存台基基础,其东面与宫城西步廊相连,北面与东西向步廊房相接,西面有砖铺散水并有宽4.33米的东西向步廊与其他建筑相连。台基略呈方形,南北宽77.7米,东西宽69.15米。台基中心为石砌圆形坑,其外有两周柱础石、一周夯土基础和一周碎石块建筑基础。柱础石两圈,内圈础石12个,外圈础石20个,础石为四块青石拼合而成,并为由一层夯土、一层础石层层叠加而成。夯土基础一周宽5.35米,直接打在生土之上。碎石基础一周,为由残石块组成的圈形带状建筑基础,宽约0.5米。
金明洛阳城 金正大元年(1224)以洛阳为中京,在隋唐洛阳城的东城旧基上筑新城,规模只有隋唐东都 城的1/20 。明洪武六年(1373)在金元城基础上筑砖城,挖壕堑。其平面为正方形,边长1400米,四面各设一门。该城即今天的洛阳老城。
㈨ 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和天堂明堂都是一个地方吗
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地址:龙门大道与古城路交叉口400米
这是明堂天堂的详细位置:
公交线路:93路,全程约6.6公里
1、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步行约580米,到达龙门大道古城路口站
2、乘坐93路,经过8站, 到达中州中路定鼎路口站(也可乘坐53路)
3、步行约330米,到达明堂天堂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