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遗址属于谁
1. 谁知道中国古代遗址(详细描写一个)
半坡遗址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滻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1952年发现,1954—1957年发掘,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出45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还有粟、菜籽遗存。其中房屋有圆形、方形半地穴式和地面架木构筑之分。半坡遗址是我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1957年建成博物馆。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之间。该遗址1953年春发现,遗址面积50000平方米。从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发掘5次,延续近4年时间,揭露遗址面积达10000平方米,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共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
半坡聚落的范围为不规则圆形。居住区在中央,分南北两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动用的大房屋,还有若干小房子,其间分布着窖穴和牲畜圈栏。居住区有濠沟环绕,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有陶窑场。据研究,此聚落是集聚两个氏族的部落住地。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出土斧、锄、铲、刀、磨盘、磨棒等石制农具,镞、矛、网坠、鱼钩等渔猎工具。还发现粟的遗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常见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钵。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从陶器上发现22种刻划符号,有人认为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半坡成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常随葬陶器及骨珠等装饰品。发现两座同性合葬墓,分别埋着 2个男子和4个女子 ,一般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死亡儿童埋在居住区,多采用瓮棺葬。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随葬品精致丰富,有木板葬具,表明当时对女孩的爱重。
遗址占地面积约50000平方米,大致形状为南北稍长、东西略短的不规则椭圆形,分为大围沟围绕的居住区、围沟以北的氏族公共墓地和以东的制陶区三部分。在发掘的大约10000平方米范围内,发现和出土了丰富的遗迹和大量的遗物。
中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在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半坡村。1953年发现,1954~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5次发掘,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揭露面积达1万平方米。文化遗存包含有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等。以半坡类型丰富而典型,是遗址的主要堆积,据碳14测定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4800~前4300年。
1958年在遗址上建成半坡遗址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除建造文物展室外,还在3000平方米的原始村落居住区盖起保护大厅。 半坡遗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体墓地、各种生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该馆于1958年4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迄今已接待中外游客2000多万人次。
[编辑本段]【简史】
1952年,半坡遗址被发现。
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发掘5次。
1958年,在遗址上建成半坡遗址博物馆,1958年4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半坡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半坡博物馆被确定为全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1997年,西安市政府将半坡博物馆评定为“西安旅游十大景”之一,半坡遗址为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3月,半坡遗址进行回填保护。
2006年,半坡遗址重新开放。
[编辑本段]【特征】
具有原始村落风格的大门装饰,鱼池中耸立的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以及遗址大厅正面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半坡遗址”四个遒劲隽美的大字,都为半坡博物馆的文化氛围平添了一种情趣,使人们产生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历史、回归艺术的真情实感,此情此景,常使许多观众留恋忘返。
半坡遗址分为居住、制陶、墓葬三个区,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半坡人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和石器。妇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产力,制陶、纺织、饲养家畜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从事渔猎。该馆现有陈列室三个,遗址大厅一个。在这里,您既能看到人类童年时代的纯朴,也能寻觅到中华先祖艰辛的足迹。
半坡母系氏族村是半坡博物馆陈列的有机延伸。它以积极保护遗址为前提,依据考古发掘资料,将珍贵的遗产从地下搬到地上,立体地再现人类母系氏族社会。它丰富博物馆的内涵,弘扬华夏悠久文化历史,荟萃了黄河流域史前艺术、风俗人情、民居田园的生活。它发挥了文物的优势,集科研、考古、教学、旅游、娱乐于一体,被中外游客誉为“华夏第一村”。
聚落布局:遗址大致分为 3个区,即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居住区在聚落的中心,周围有一条人工挖掘的宽6~8米,深5~6米的大壕沟围绕,中间又有一条宽2米、深1.5米的小沟将居住区分为两片,形成两个既有联系,又相区分的两组布局。大壕沟外北边是公共墓地,东边是制陶作坊窑址群。
半坡类型的房子发现46座,有圆形、方形和长方形,有的是半地穴式建筑,有的是地面建筑。每座房子在门道和居室之间都有泥土堆砌的门坎,房子中心有圆形或瓢形灶坑,周围有1~6个不等的柱洞。居住面和墙壁都用草拌泥涂抹,并经火烤以使坚固和防潮。圆形房子直径一般在4~6米,墙壁是用密集的小柱上编篱笆并涂以草拌泥作成。方形或长方形房子面积小的12~20平方米,中型的30~40平方米,最大的复原面积达160平方米。储藏东西的窑穴分布于各房子之间,形状多为口小底大圆袋状。家畜饲养圈栏两个均作长方形。
烧制陶器的窑址发现:6座,分布集中,可分为竖穴式和横穴式,窑室较小,直径只有 1米左右。
半坡类型的墓葬发现:250座。埋葬小孩的瓮棺葬73座,均在居住区内房子周围,以钵、盆与瓮或两瓮相对扣为葬具,往往在葬具器盖的底部有意识凿一小孔,似为灵魂出入口。小孩土坑墓3座,其中1座使用木板作葬具,并有较丰富而精致的随葬品。这是半坡遗址中发现的唯一有木板葬具的墓成人墓葬均为浅竖穴墓坑,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西北,也有少数二次葬、屈肢葬和俯身葬,另有 2座同性合葬墓。随葬品多为日常生活实用器及装饰品等,到了晚期已有专门为死者做的明器随葬。
2. 故宫算遗址遗迹还是建筑设施
文化古迹,其中包括建筑设施所以是建筑设施
3. 哪个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目前世界发现远古人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中国。我国发现旧石器古人类遗址三四百处。遍布祖国25个省市。其中有元谋人,山顶洞人,蓝田人,北京人,郧县人,南阳人,和县人等20余处旧石器初,古人类遗址。
1、元谋人遗址
元谋人遗址位于云南省元谋县大纳武村山腰以北500米,距县城7公里。元谋人的化石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之一。后来正式命名为“元谋直立人新亚种”或简称“元谋人”。
其他早期更新世动物化石,如云南马、剑齿虎和剑齿象,以及石器和木炭屑也被出土。元谋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云南高原是早期人类活动最重要的地区之一。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中国人祖先的遗址。
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脚下。它是一座建于1953年的古代人类遗迹博物馆。
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在长骨山出土了第一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震惊了全世界。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名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它离北京市中心大约48公里。
3、红山文化遗产
红山文化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最早是在赤峰的红山后面发现的。它以西拉穆伦河和老哈河流域为中心,分布面积20万平方公里。大约在五、六千年前,持续了两千年。
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处于母系社会的鼎盛时期,主要的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为纽带的部落群体。经济形式以农业为主,与畜牧业、渔业、狩猎并存。其遗存的特点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与之字形陶器、微石并存的文化。
1954一1957年,先后进行了五次较大规模的发掘,揭露面积1万平方米。已发掘出46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还有粟、菜籽遗存。
4、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浐河东岸。是黄河流域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寨遗址。它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
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队在西安东部的ChanRiver东岸的二层平台上发现了半坡遗址。同年9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该遗址占地约5万平方米。
5、河姆渡遗址
河姆石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河姆渡石位于宁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镇,距宁波市市区约20公里。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是我国采用榫卯连接技术建造木结构房屋的典范。
4. 历史遗迹考察报告。谁会
"金山情"主题教育活动"寻访农村历史遗迹"考察报告
黄良府桥考察记
2006,7,16
"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水乡的特色.枫泾是上海历史悠久的江南古镇, 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古镇枫泾,南北朝梁天监元年已成村落,原名白牛村.宋代屯田员外郎陈舜俞弃官隐居于此,仰其清风亮节,又名清风泾.元代至元年间始立为镇,初称白牛镇,别称枫溪.因镇内河道稠密,镇域形似荷叶,且荷花甚多,故俗称芙蓉镇.
古镇枫泾曾是江南四大名镇之一.明朝宣德五年枫泾以界河为界,一镇横跨吴,越两国,分为南,北两镇.南镇属浙江省嘉兴府嘉善县,北镇属江苏省松江府华亭县.新中国成立,南镇并入北镇,划归上海市管辖,统一称松江县枫泾镇.1966年划归现金山区.
古镇枫泾河多,桥多,庙宇多,名人多,里弄多,具有典型的江南风貌.枫泾古镇有大小河道20多条,古桥50多座,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其中元代致和桥历史最长.
这次我们考察的不是镇区的桥梁,而是位于朱枫公路上的黄良府桥.说起桥,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桥,如现代的有斜拉桥,古老的有石拱桥.
在斜拉桥中,桥面由垂直塔架上挂下来的缆索固定并支撑.温哥华附近的佛来瑟河上的阿那西斯桥是第一座复合型建筑的斜拉桥.在这座桥上,一块薄型的钢筋预应力混凝土桥面由钢粱架支撑.在182米高的混凝土桥塔的两边,由一个钢架支撑构成两个平衡的悬臂.
而最能体现石拱桥艺术风格的是赵州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由著名匠师李春建造.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时间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
赵州桥距今已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赵州桥仅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却没有被破坏.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4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但桥最终没有垮塌,真是一个奇迹.
为了研究与考察黄良府桥的情况,我们展开了"金山情"主题调查活动,以夏吴艳同学为队长的8人考察队在徐建国老师的指导下,2006年7月16日上午,顶着毛毛细雨,前往朱枫公路实地考察.
我们只知道黄良府桥的大致方向,但不知它究竟在何处.在路上问了几个人,终于找到了黄良府桥.黄良府桥是水泥筑的平板桥.此桥长约70米,是连接朱枫公路的重要桥梁.桥宽33米,设四车道,共宽16.48米,另外人行道各宽5.32米,隔离墩各宽2.99米.这些数据都是我们自己实地测量出来的.
可是,正当我们兴高采烈想结束考察时,却从附近的居民口中得知,这只是新建的黄良府桥,而不是原来的黄良府桥.我们在当地居民的指点下又来到了距新桥北几十米的黄良府桥原址.让我们大吃一惊,原桥已不复存在,只剩下河两岸的桥础,桥面,桥墩已荡然无存.经我们实地测量,原桥础宽约为7.64米,当地老百姓说此桥已倒塌20多年.显然,黄良府桥没有赵州桥幸运.
经查阅1993年编定的《枫围乡志》,该书在第六章"文物"第二节"古树,古庙,古桥"条目下记载:
黄良府桥,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里人黄良府建,故名.后桥塌设渡.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里人募资重建.该桥系5孔石排石板桥,长55米,宽2.80米.两侧有石栏杆,为本乡范围内最大的一座石桥.1985年9月,此桥被过往运输船队撞坍.
这段记载,与老百姓口耳相传的历史相吻合,是可信的.
在考察中我们偶然发现,正对老桥的桥东堍基础上盖了一座庙,此庙也已残破不堪.据当地人介绍,此庙为海瑞庙.庙堂的正当中有"元帅大人神医救人"的横联,当地人在特定的日子常前往烧香.经我们测量,此庙宽2.44米,进深6.45米.此庙旁还有一间供奉财神的偏房.
考察中,我们不禁思索:老百姓为什么在黄良府桥原址设庙纪念海瑞呢 海瑞与枫泾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在互联网上检索到: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中举人.到北京,即拜伏于宫殿下献上《平黎策》,要开辟道路设立县城,用来安定乡土.迁淳安知县,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为老母祝寿,仅买二斤肉.
因刻苦奉公,升为巡抚.属吏害怕其威严,贪官污吏多自动职去.显赫权贵原将门漆成红色,听说海瑞来了,急改漆黑色.宦官在江南监织造,因海瑞来减少舆从.海瑞一心一意兴利除害,请求整修吴淞江,白茆河,通流入海,百姓得到了兴修水利的好处.海瑞憎恨大户兼并土地,全力摧毁豪强势力,安抚穷困百姓.贫苦百姓的土地有被富豪兼并的,大多夺回来交还原主.
明神宗万历初年,张居正主持国政,也不喜欢海瑞,命令巡按御史考察海瑞.御史到山中审察,海瑞杀鸡为黍相招待,房屋居舍冷清简陋,御史叹息而去.张居正惧怕海瑞严峻刚直,中外官员多次推荐,最终未被任用.万历十二年冬天,张居正死,吏部拟用海瑞为左通政.皇帝向来器重海瑞名,给他以前职.明年正月,召为南京右金都御史,在道上改为南京吏部右侍郎,海瑞时年已七十二岁.
皇帝屡次要召用海瑞,主持国事的阁臣暗中阻止,于是任命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向来苟且怠慢,海瑞身体力行矫正弊端.有御史偶尔陈列戏乐,海瑞按明太祖法规给予杖刑.百官恐惧不安,都怕受其苦.提学御史房寰恐怕被举发纠正要先告状,给事中钟宇淳又从中怂恿,房寰再次上疏诽谤诬蔑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请求退休,皇帝下诏慰留不允许.万历十五年,死于任上.
海瑞没有儿子.去世时,金都御史王用汲去照顾海瑞,海瑞的灵枢用船运回家乡时,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的人站满了两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绝.朝廷追赠海瑞太子太保,谥号忠介.
海瑞一生的治学为人为政,以刚为主,因而自号刚峰,天下称为刚峰先生.
我们明白了,因为海瑞一生刚直清廉,所以老百姓至今还在纪念他.
但这在全国都可进行,不能证明海瑞与枫泾的关系.
我们又在互联网上检索,真的查出了海瑞与枫泾的故事.
相传过去我们枫泾白牛荡不远处有一座白马寺,寺中的白马神常在夜里帮穷苦百姓拉犁耕田,天明即回寺中,每晚累得热汗淋淋.
一次雨过天晴,有人顺着马蹄印寻到小寺,发现木胎泥塑的白马浑身湿漉漉,十分惊奇.从此白马栖息的小寺香火不断.从此白马栖居的小寺被人们叫做白马寺.
这一年白马帮李老实一家拉犁耕田却带来了灾祸.那一夜,李老实知道白马神暗中相助,便给白马留下了好吃的马料.白马没有吃,饿急了,在回寺的路上吃了田里的麦苗.第二天, 李老实发现白马吃了刁员外家的麦苗,心中暗暗叫苦.果然刁员外告了李老实偷割他家的麦苗,对薄公堂.李老实被判死刑,打入死牢,只等秋后问斩.
"青苗案"激起民怨,朝庭命海瑞审理此案,海瑞微服私访来到松江府,听到了白马寺的传说,可他不信泥塑的木马会吃麦苗;一时, 又访不到线索,海大人寝食不安.
第二年春天,白马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便起劲地给李老实家拉犁耕田,临走时报复地吃掉刁员外家一大片麦苗.守在暗处的海瑞和公差见了立刻尾随 .田岸路滑,海瑞索性脱了鞋袜追到白马寺.这时白马刚到,身上热汗直淌.海瑞见了,心痛地轻抚马背,叹道:"白马啊白马,你尚知良莠,明辨忠奸,小臣虽有海青天之称,怎比得上你明察秋毫啊!"
于是当堂审理青苗案,将诬告的刁员外革除功名,权责一百,发配充军.李老实忠厚可嘉,拨赠库银五十两.海青天扶起跪在地上的李老实, 亲自送出寺门,又拿出自己俸银二十两给白马金塑金身."青苗案"真相大自,白马见了海青天引颈长嘶,乘风归去.
现在虽然找不到白马寺的真实地点,但海瑞智断青苗案的故事却在枫泾流传了下来.至此,我们终于明白老百姓为什么在黄良府桥原址设庙纪念海瑞了.
("金山情"主题教育活动"寻访农村历史遗迹"考察队
指导老师 :徐建国;
队长:夏吴艳;队员:张真珍,顾丹燕,沈志锋,陈鑫玉,金 丽,张晓巍,吴辉)
参考资料:网络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成功!
5. 在历史学科中,遗迹和回忆录哪个属于史料,如果都是,哪个更具有权威
在历史学科中,遗迹和回忆录应该都属于史料。从讲求证据,还原历史的角度版来讲,遗迹权最具有权威性。
因为遗迹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的东西,是铁的不可改变的事实。比如南京大屠杀,30万具累累白骨,见证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毫无人性,丧尽天良。尽管日本右翼份子一再否认,这是任何人任何事都无法没抹掉的,那是铁的事实永远靠在史书之上,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我们国难国耻,也时时刻刻提醒着后人要不忘这段历史。
而回忆录通常是根据一个人的回忆来编写的一些书籍。回忆录首先第一方面是,他的回忆,可能不是那么准确。每个人的记忆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把之前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回忆起来。有些地方回忆的多,有些地方回忆的少。那么他这个回应回忆录就会有失偏颇。第二方面,回忆录往往带着主观感情色彩。因为回忆录往往是从回忆者主观上去把握这件事情。以他的个人经历,她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回忆录有时候会失实。
但不论怎么说,遗迹和回忆录都是考证历史的重要资料,都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希望能够帮到你,望采纳。
6.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主要是因为什么
主要原因:
中国国土大部分处于温带地区,气候适宜,广阔的水网分布,广袤的土地,能承载大量人口的进行农耕经济。
远古人类活动遗迹大都是在河谷地带、开阔地带、湿润地带发现,而中国这部分地区分布比较广阔,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绝大部分国土在温带地区,气候适宜,境内河流纵横,土地肥沃,特别是长江、黄河流域,更适合古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舒适的气候可以为生存提供了重要保障,使得人们得以繁衍,再加上中华文明从始至今未曾断绝。
此外,四大文明古国也只剩下中国,其他三个古国已经灭亡,只留下痕迹,这也算是中国成为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的原因。
元谋人
元谋人,因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定名为“元谋直立人”,英文称雕塑:Homo erectus yuan mouensis,俗称“元谋人”。“元谋”一词,出自傣语,意为“骏马”。
元谋人牙齿化石是1965年“五一”节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的,元谋县被誉为“元谋人的故乡”。
1976年根据古地磁学方法测定,生活年代约为一百七十万年前左右,差距最多不超过前后十万年(也有学者认为其年代不应超过73万年,即可能为距今60万至50万年或更晚一些)。
北京人
北京人是生活在远古北京周口店,属于直立人,会使用天然火,打制工具(石器),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中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就是名震世界的北京人。
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打制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森林茂密,野草丛生,猛兽出没。
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难的斗争。
蓝田人
“蓝田人”即“蓝田猿人”,学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英文名称:Homo(Sinanthropus)erectuslantianensis。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直立人,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
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命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
7. 古墓葬、古遗址属于历史建筑吗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版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权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因此
古墓葬属于历史建筑!
古遗址就是遗址,谈不上是否建筑。如建筑物遗址就是建筑遗址,战场遗址就是战场遗址。
8. 窑址是遗迹是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国家文化遗产: 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名录 世界文化遗产: 2009年9月30日入选世界名录
9. 郭敬明爵迹里面那个去尤图尔遗迹里杀了骨蝶莉吉尔还有很多亡灵的小男孩是谁他还说要找她她是谁
他应该是地爵。但那个男孩要找的不是“她”,是一件东西。那个东西应该就是黄金瞳孔。
10. 丽江古城是不是属于遗迹类的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又名大研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一共包括大研古城、专束河古镇、白沙属古镇三个部分。1986年12月,丽江古城被国务院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全体会议上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V)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