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官遗址
❶ 咸阳宫遗址是否对外开放
遗址暂时不对外开放。想要了解,可以参观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
秦咸阳宫遗回址是中国战国时期秦答国的都城遗址,而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是一个以文物遗址和历史地段构成的全面反映秦代社会文化的综合性遗址博物馆。博物馆建筑外形设计上小大下,平顶四阿的覆斗形,风格独特。博物馆共分为三个陈列室:第一陈列室主要陈列秦咸阳城沙盘模型,集中反映秦代咸阳周边及关中地区宫室、城市、苑囿等星罗棋布的壮观景象。第二陈列室主要介绍秦咸阳城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展出宫殿遗址出土地的部分珍贵文物,其中龙凤纹空心砖、秦诏版、秦壁画等都是秦咸阳城出土的精品。第三陈列室主要为秦咸阳宫遗址保护规划示意沙盘。
门票 10元/人次
开放时间 08:00~17:00
地址 渭城区窑店镇牛羊村北
交通 咸阳市内乘5路旅游专线车直达。
❷ 燕国的大将都有谁啊
燕国的大将有:乐毅、秦开、骑劫、栗腹、剧辛、乐乘、乐间、武阳靖、庆秦。
1、乐毅
乐毅(yuè yì),生卒年不详,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中山灵寿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魏将乐羊后裔,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
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后因受燕惠王猜忌,投奔赵国,被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
2、秦开
秦开,出身鲁国秦氏,战国时期燕国将领。早年在东胡做人质,很受东胡的信任,通晓民情风俗。燕昭王姬职即位后,秦开逃归燕国。后于公元前300年大破东胡,迫使东胡北退千余里。
还曾渡过辽水进攻箕氏朝鲜,直达满番汗(今朝鲜清川江以西大宁江流域博川郡境内的博陵古城)为界,取地两千余里。燕国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修筑燕长城。
3、骑劫
骑劫是战国时期燕国将领。当时燕国曾在子之之乱中遭齐国击败,燕昭王一心想要雪耻,于是派上将军乐毅率领燕、赵、韩、魏、楚五国联军攻打齐国,一举夺取齐国七十多座城池。
并攻陷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唯独齐国莒城(今山东莒县)、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二邑未能攻下。燕昭王三十三年(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其子燕惠王即位。
燕惠王当太子时,对乐毅有些不满。燕惠王即位后,齐国将领田单得知燕惠王与乐毅之间有矛盾,于是对燕国实施反间计,散布谣言说:“齐国没有被攻下的城邑只剩两座。
而所以没有尽快地攻下来,听说是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之间有些不和,乐毅断断续续用兵故意拖延时间且留在齐国,是准备在齐国称王。齐国所害怕的,就是燕国派别的将领前来。”
当时燕惠王本来就已经猜忌乐毅,又听到齐国反间计的挑拨,就派骑劫代替乐毅担任将领,并要召回乐毅。乐毅心中知晓燕惠王派人代替自己是不怀好意,害怕自己回国后被杀。
于是向西逃亡,投奔赵国。同年,田单与骑劫交战,田单设计一系列骗局哄骗燕军,并且凭借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的兵力,以火牛阵在即墨城下大败骑劫,骑劫战死。
燕军退回燕国,田单辗转追逐燕国败兵。田单向北直追到河上,因此收复齐国全部失地。 田单从莒城迎接齐襄王,返回齐国都城临淄。
4、栗腹
栗腹,郕国平陆(今山东省汶上县)人,战国末期燕国丞相。早年求学于稷下学宫。出游列国,交好剧辛、庞暖。
拥立燕武成王,带兵攻打胡人,拓地千里,修筑长城,拜为相国。劝燕王喜攻打赵国,为名将廉颇所败,受俘被杀。
5、剧辛
剧辛,战国时燕将。原居于赵国。与庞煖友善。沙丘之乱后,剧辛听说燕昭王思贤若渴,便前往辅佐,一时间,剧辛和郭隗、乐毅、邹衍齐名。
在燕国,剧辛实行一定的变法图强,所以后来燕昭王的国力才会如此之强。五国联军破齐前夕,剧辛作为燕国的使节和邹衍一起游走各国,达成对齐国的包围网。
联军大败齐军于济西后,剧辛曾经和乐毅争论过是否要进一步攻入齐国腹地的问题。他主张逼迫齐国割地,获得实际利益,是一个比较谨慎小心的人。
后来,四十多年过去,剧辛年老,由于燕武成王家族的排挤,没有继续得到重用。当他重新得到燕王喜的赏识时,也已经七十多岁。
燕王喜十二年(公元前243年),见赵国屡困于秦国,又逼走廉颇,以庞煖代将。燕王喜以为有机可乘,问剧辛能不能攻打赵国。
剧辛凭借着自己当年与庞煖作朋友时的印象。对庞煖做出了评价,他认为庞煖是“易与”的,也就是很容易打发的人。
于是,燕国即以老剧辛为帅,伺机进袭赵国。结果剧辛轻敌,率军冒进,被赵军统帅庞煖击败,剧辛被俘杀,燕军损兵二万。
❸ 秦咸阳宫遗址现在是否有全部出土
秦咸阳宫遗址现在没有全部出土,只是部分出土!
秦都咸阳的郭城遗址至今尚未发现。根据调查材料,城址的范围大约东起柏家嘴,西至毛王沟,北到高干渠,南面因渭水河道北移,无遗迹可寻。经探测,城址中部偏北有东西长约 870米、南北宽约 500米、周长约2747米的夯土墙基。墙基宽约11米,最深 4.6米。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似为秦咸阳城的宫城。宫城内外已探明大小夯土建筑基址20余处,其中有 8处在宫城内。已发掘的 3座,均建于战国时期,因而推测这座宫城有可能就是当时的咸阳宫。宫墙以北有一条与宫墙平行的大道,已知长 960米,最宽处为54.4米。路面呈鱼脊形,两旁有排水沟。宫殿区以东,与一号殿址相距约3500米的轴线上为兰池宫遗址所在,经勘探,已发现夯土建筑遗址6处。在宫殿区以北约8公里的泾水畔,为望夷宫遗址所在,其北部已因泾水南移崩塌,现存夯基东西98米,南北34米。 宫殿区西面附近有铸铁、冶铜和制砖瓦的遗址,城外西南部,距宫殿区约 4公里的渭水旁有制陶和制骨遗址,发现有陶窑、水井、窖穴和排水道,同时还发现3个铜器和铁器的窖藏坑。
墓葬区在城外西北隅原上,东西延绵达 4公里,均属中小型墓,已发掘 128座,年代属战国中期至秦末。
宫殿建筑基址已发掘的有3座,均在宫城内。1号基址地跨牛羊沟东西两侧,两相对称,平面呈凹字形,东西长177米,南北宽45米,台基高出地面6米,目前只清理了西半部。基址分上下两层建筑,上层正中为主体殿堂,周围及下层分别为卧室、盥洗、沐浴等室,底层为回廊,廊下漫砖。台上台下均有排水设施。建筑墙壁绘制壁画,均已掉落。从遗存残块看,内容有人物、动物、车马、植物、建筑、神怪和各种边饰。色彩有红、黑、白、朱膘、紫红、石黄、石青、石绿等多种矿物质颜料。整组建筑规模巨大,外貌壮观。2号建筑基址平面呈刀把形,西阔东窄,东西长 127米,南北宽32.8~45.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