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柏杨云游记

柏杨云游记

发布时间: 2020-12-21 22:01:54

Ⅰ 柏杨是哪里人

柏杨(1920.3.—),河南省辉县人。原名郭立邦,后改名为郭衣洞,东北大学毕业。专1949年赴台湾。1968年因激属烈地揭露台湾社会黑暗、批判官场腐化堕落和“侮辱元首”被捕人狱复又变成“匪谍”罪名以死刑起诉。之后阴差阳错,坐牢9年。柏杨创作丰富,著作等身。小说有《蝗虫东南飞》、《挣扎》、《莎罗冷》、《云游记》等;杂文——1960年至1968年入狱前有《倚梦闲话》10集、《西窗随笔》10集,出狱后有《柏杨专栏》5集、《丑陋的中国人》、《中国人,你受了什么诅咒》等30多种杂文集;史学著作有《中国人史纲》、《柏杨版资治通鉴》72册等。

Ⅱ 柏杨是哪里人

柏杨,年出生于河南,毕业于东北大学政治系,1949年后前往台湾,曾任《自立晚报》副总编辑及艺专教授。 柏杨,1968年在《中华日报》代班主编〈家庭〉版,该版以每周五天的篇幅刊载美国连环漫画《大力水手》(Popeye the Sailor Man)时,翻译文中提及卜派父子父子流落至一个丰饶的小岛后“乐不思蜀”,两人要各自竞选“总统”,撰写竞选文宣,柏杨将“Fellows”(伙伴们)翻译为“全国军民同胞们…”,遭国民党当局情治单位曲解为暗讽蒋介石父子,罗列罪名将其逮捕,判处12年徒刑,1969年囚禁于台北县景美镇军法监狱,1972年移送绿岛感训监狱。 1975年,柏杨因蒋介石逝世减刑三分之一为8年徒刑,但1976年刑满后仍被留置于绿岛,后获释放,共被囚禁9年又26天。[1] 柏杨出狱后仍非常关心台湾政局,仅管近两年身体每况愈下,还是每天阅读书报,他曾对民进党执政充满期待,但扁当局及其幕僚却连续发生贪腐、滥权等弊端,令他对民进党执政失去信心。 马英九今年农历年大年初一首度拜访柏杨,柏杨特别向马强调,希望他身边有“魏征”型的人物;马当时向柏杨保证,未来当上“总统”后,一定提醒自己不要变“丑陋”。 编辑本段生平柏杨(bǎi'yáng , bo'yáng),基督徒,原名郭定生,后来改名为郭立邦, 柏杨相册(20张)最后又自己改名叫郭衣洞全名郭尔佳·衣洞。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祖籍为河南省辉县。柏杨先生自称出生在1920年前后,其父亲时为通许县县长,柏杨当出生在当时的县政府衙门寓所。不知道出生日期,最终被认可的生日是3月7日,以纪念1968年被捕入狱的日子。 一生念过很多个学校,但从没有拿到过一张文凭,为上大学数次使用假学历证件,曾被教育部“永远开除学籍”。 历史学家唐德刚有这样一句话:“柏杨的生平,在他呱呱坠地之日始,便构成传统中国社会里一宗标准化的形象——他是受‘晚娘’虐待的一个小孤儿。” 1949年,到台湾。1953年,发表平生第一篇文章。1960年,开始以“柏杨[2]”之名写作杂文专栏。 柏杨和他的漫画形象1968年,因“大力水手”事件,被判处死刑,后改判为有期徒刑12年,后又被减为8年。1977年4月1日获释,实际被囚禁9年又26天。影响两岸中国人数十年的人物,人文大师,从1950到2004年,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牢狱,五年专栏,十年史学写作,十年人权,有华人处,就流传着柏杨的作品。 1966年他在平原出版社任社长。他的妻子倪明华(诗人)主编《中华日报》家庭版,他负责该版《大力水手漫画》专栏。1968年1月13日,因刊出一张漫画,内容是父子两人购买一个小岛,岛上只有他们父子两人,建立一个王国,并由父子两人竞选总统。这幅漫画触怒了台湾当局,定以“侮辱元首”、“通匪”等罪名,于3月4日逮捕了他。这就是震惊当时台湾的“大力水手事件”。柏杨身陷囹圄长达9年零26天,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他的意志并不消沉,在狱中坚持完成了《中国人史纲》、《中国历代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中国历史年表》三部书稿。1978 年出狱后,台湾当局勒令他约法三章:不准他提往事,不许旧调重弹,不许暴露台湾社会的黑暗,才准他为《中国时报》写专栏。出狱后和女诗人张香华结婚。1979年,韩国邀请柏杨和张香华出席诗人大会,但台湾当局以政治犯不能出境为理由拒绝。 柏杨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他的杂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梦闲话》(10集)、《西窗随笔》(10集)、《牵肠挂肚集》、《云游记》等。 柏杨也写了不少小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反共”小说,主要有《辩的天花》、《天疆》、《异域》等;第二类是爱情小说,如《旷野》、《秘密》、《莎罗冷》等;第三类是反映现实的小说,如《怒航》、《挣扎》等,这类小说文笔犀利,深刻揭露台湾社会“人吃人”的本质。 2008年4月29日凌晨一时十二分,柏杨因为肺炎在台湾逝世,享年89岁。

Ⅲ 柏杨的简介及经典名著

柏杨(bǎi yáng),基督徒,原名郭定生,后来改名为郭立邦,最后又自己改名叫郭衣洞,曾用笔名邓克保。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祖籍为河南省辉县。柏杨先生自称出生在1920年前后,其父亲时为通许县县长,柏杨当出生在当时的县政府衙门寓所。不知道出生日期,最终被认可的生日是3月7日,以纪念1968年被捕入狱的日子。
一生念过很多个学校,但从没有拿到过一张文凭,为上大学数次使用假学历证件,曾被教育部“永远开除学籍”。
历史学家唐德刚有这样一句话:“柏杨的生平,在他呱呱坠地之日始,便构成传统中国社会里一宗标准化的形象——他是受‘晚娘’虐待的一个小孤儿。”
1949年,到台湾。1953年,发表平生第一篇文章。1960年,开始以“柏杨”之名写作杂文专栏。
1968年,因“大力水手”事件,被判处死刑,后改判为有期徒刑12年,后又被减为8年。1977年4月1日获释,实际被囚禁9年又26天。影响两岸中国人数十年的人物,人文大师,从1950到2004年,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牢狱,五年专栏,十年史学写作,十年人权,有华人处,就流传着柏杨的作品。
1966年他在平原出版社任社长。他的妻子倪明华(诗人)主编《中华日报》家庭版,他负责该版《大力水手漫画》专栏。1968年1月13日,因刊出一张漫画,内容是父子两人购买一个小岛,岛上只有他们父子两人,建立一个王国,并由父子两人竞选总统。这幅漫画触怒了台湾当局,定以“侮辱元首”、“通匪”等罪名,于3月4日逮捕了他。这就是震惊当时台湾的“大力水手事件”。柏杨身陷囹圄长达9年零26天,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他的意志并不消沉,在狱中坚持完成了《中国人史纲》、《中国历代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中国历史年表》三部书稿。1978 年出狱后,台湾当局勒令他约法三章:不准他提往事,不许旧调重弹,不许暴露台湾社会的黑暗,才准他为《中国时报》写专栏。出狱后和女诗人张香华结婚。1979年,韩国邀请柏杨和张香华出席诗人大会,但台湾当局以政治犯不能出境为理由拒绝。
柏杨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他的杂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梦闲话》(10集)、《西窗随笔》(10集)、《牵肠挂肚集》、《云游记》等。代表作《中国人史纲》、《丑陋的中国人》、《异域》。

Ⅳ 柏杨的生平成就

柏杨,台湾著名作家、学者,在全世界华语读者中拥有广泛影响力。柏杨一生著述丰厚,《柏杨版资治通鉴》在台湾被誉为最有价值和最畅销的一部书,《中国人史纲》被列为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十部书之一,其中《丑陋的中国人》在当代华人世界中流传最为广泛。
1968年在柏杨《中华日报》代班主编〈家庭〉版,该版以每周五天的篇幅刊载美国连环漫画《大力水手》(Popeye the Sailor Man)时,翻译文中提及卜派父子父子流落至一个丰饶的小岛后“乐不思蜀”,两人要各自竞选“总统”,撰写竞选文宣,柏杨将“Fellows”(伙伴们)翻译为“全国军民同胞们…”,遭国民党当局情治单位曲解为暗讽蒋介石父子,罗列罪名将其逮捕,判处12年徒刑,1969年囚禁于台北县景美镇军法监狱,1972年移送绿岛感训监狱。
1975年,柏杨因蒋介石逝世减刑三分之一为8年徒刑,但1976年刑满后仍被留置于绿岛,后获释放,共被囚禁9年又26天。
柏杨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他的杂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梦闲话》(10集)、《西窗随笔》(10集)、《牵肠挂肚集》、《云游记》等。
柏杨也写了不少小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反共”小说,主要有《辩的天花》、《天疆》、《异域》等;第二类是爱情小说,如《旷野》、《秘密》、《莎罗冷》等;第三类是反映现实的小说,如《怒航》、《挣扎》等,这类小说文笔犀利,深刻揭露台湾社会“人吃人”的本质。2008年4月29日凌晨一时十二分,柏杨因为肺炎在台湾逝世,享年89岁。

Ⅳ 介绍一下柏杨

柏杨,基督徒,原名郭定生,后来改名为郭立邦,最后又自己改名叫郭衣洞。出生于河南省开封,籍贯为河南省辉县。不知道出生日期,最终被认可的生日是3月7日,以纪念1968年被捕入狱的日子。
一生念过很多个学校,但从没有拿到过一张文凭,为上大学数次使用假学历证件,曾被教育部“永远开除学籍”。
历史学家唐德刚有这样一句话:“柏杨的生平,在他呱呱坠地之日始,便构成传统中国社会里一宗标准化的形象——他是受‘晚娘’虐待的一个小孤儿。”
1949年,到台湾。1953年,发表平生第一篇文章。1960年,开始以“柏杨[1]”之名写作杂文专栏。
1968年,因“大力水手”事件,被判处死刑,后改判为有期徒刑12年,后又被减为8年。1977年4月1日获释,实际被囚禁9年又26天。影响两岸中国人数十年的人物,人文大师,从1950到2004年,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牢狱,五年专栏,十年史学写作,十年人权,有华人处,就流传着柏杨的作品。
1966年他在平原出版社任社长。他的妻子倪明华(诗人)主编《中华日报》家庭版,他负责该版《大力水手漫画》专栏。1968年1月13日,因刊出一张漫画,内容是父子两人购买一个小岛,岛上只有他们父子两人,建立一个王国,并由父子两人竞选总统。这幅漫画触怒了台湾当局,定以“侮辱元首”、“通匪”等罪名,于3月4日逮捕了他。这就是震惊当时台湾的“大力水手事件”。柏杨身陷囹圄长达9年零26天,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他的意志并不消沉,在狱中坚持完成了《中国人史纲》、《中国历代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中国历史年表》三部书稿。1978 年出狱后,台湾当局勒令他约法三章:不准他提往事,不许旧调重弹,不许暴露台湾社会的黑暗,才准他为《中国时报》写专栏。出狱后和女诗人张香华结婚。1979年,韩国邀请柏杨和张香华出席诗人大会,但台湾当局以政治犯不能出境为理由拒绝。
柏杨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他的杂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梦闲话》(10集)、《西窗随笔》(10集)、《牵肠挂肚集》、《云游记》等。
柏杨也写了不少小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反共”小说,主要有《辩的天花》、《天疆》、《异域》等;第二类是爱情小说,如《旷野》、《秘密》、《莎罗冷》等;第三类是反映现实的小说,如《怒航》、《挣扎》等,这类小说文笔犀利,深刻揭露台湾社会“人吃人”的本质。 2008年4月29日凌晨一时十二分,柏杨因为肺炎在台湾逝世,享年89岁。

Ⅵ 柏杨是哪里人

柏杨(1920.3.—),河南省辉县人。原名郭立邦,后改名为郭衣洞,东北大学毕业。1949年赴台湾。1968年因激烈地揭露台湾社会黑暗、批判官场腐化堕落和“侮辱元首”被捕人狱复又变成“匪谍”罪名以死刑起诉。之后阴差阳错,坐牢9年。柏杨创作丰富,著作等身。小说有《蝗虫东南飞》、《挣扎》、《莎罗冷》、《云游记》等;杂文——1960年至1968年入狱前有《倚梦闲话》10集、《西窗随笔》10集,出狱后有《柏杨专栏》5集、《丑陋的中国人》、《中国人,你受了什么诅咒》等30多种杂文集;史学著作有《中国人史纲》、《柏杨版资治通鉴》72册等。

Ⅶ 柏杨的小说,全集,文章,短篇,反正都列出来最好,谢谢

柏杨作品:

酱缸:千年难醒的噩梦

中国人史纲

反说西方取经-柏杨文明大整合系-杂文精选集

吓人的国粹教育

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柏杨杂文精选集-女人,危险的投资

柏杨杂文精选集-女人,比了解上帝都难

我们要活得有尊严

人生奇语

世象新语

情爱思语

帝王之死

柏杨回忆录

皇后之死

柏杨回忆录:看过地狱回来的人

柏杨曰-读通鉴 论历史(全三册)

古国怪遇记

柏杨品秦隋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透视柏杨

柏杨家书

Ⅷ 柏杨二三事

硬骨头文人柏杨
[ 2008-06-03 10:29 ]
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消息:一个月之内,中国文化界先后失去了三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湖南老诗人彭燕郊;著名文史学家、翻译家贾植芳;台湾文学家、史学家、文化活动家柏杨。其中,柏杨先生的逝世在两岸三地引发强烈反响。

反思斗士

柏杨先生有“硬骨头的文人”之称,一直以“深厚学养、坚韧的道义担当、直言针砭时弊”为三大利器。大陆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是在上世纪80年代知道“柏杨”这个名字的,原因就是反响强烈的《丑陋的中国人》一书。

这本书在大陆一经出版,就引起强烈反响。柏杨在书中批判中国人的“酱缸文化”、“窝里斗”等诸多问题,大有继续鲁迅先生“对中国民众劣根性的无遮拦批判”之势。这对于刚刚经过十年浩劫,思想还比较封闭的民众来说,是一种极其强烈的冲击。

对于这本书在国人心中引发的“地震”,柏杨似乎早有预见,甚至可以说,这是他一手“策划”的。在《丑陋的中国人》的序言中,他直言不讳:“多少年以来,我一直想写一本书,叫《丑陋的中国人》。我记得美国有一本《丑陋的美国人》,写出来之后,美国国务院拿来作为他们行动的参考。”“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丑陋和不足,这个民族才能进步。”柏杨希望此书能够使国人认识并反思,这是他的写作意图。

能对本民族的文化做出不遮掩的反思与批判,所需要的勇气实非一般人所能具有。这里就不得不提柏杨先生的坎坷经历。

柏杨原名郭衣洞,1920年出生在河南。其父郭学忠,曾做过当地县长,后改行经商。柏杨的母亲生下他后不久便去世了。柏杨自喻童年如“野生动物”般,常遭继母毒打。柏杨笑称自己小学也没有毕业,“从小学到大学,每一个学校如果不是被迫离开,就是被学校开除”。

1949年,柏杨随着国民党军队败退到台湾。1960年,他开始以笔名“柏杨”在《自立晚报》撰写专栏“倚梦闲话”。1967年,柏杨接下了为《中华日报》翻译《大力水手》漫画的工作。其中一幅漫画画的是波派和他的儿子流浪到一个岛上,父子竞选领袖,发表演说。开场时,波派说道,“Fellows……”。柏杨信手拈来,将这个词译成“所有军民同胞们”(此为当时蒋介石发言中常见的对民众的称呼)。1968年1月,《中华日报》刊出这幅漫画。台湾当局指柏杨“犯上作乱”,以“侮辱元首”、“通匪”等罪名将其逮捕,这便是有名的“大力水手”事件。柏杨身陷囹圄长达9年零26天,一度要被枪决。1978年出狱后,台湾当局勒令他约法三章:不准提往事,不许旧调重弹,不许暴露台湾社会的黑暗,才准他为《中国时报》写专栏。

柏杨一直非常关心台湾政局,尽管近些年身体每况愈下,依然坚持每日读书看报。他曾因抗议陈水扁而绝食,最后不得不被送进医院。

今年大年初一,马英九特地到柏杨家拜年,两个人在柏杨的卧房里进行了短暂交谈。柏杨的夫人说,柏杨非常欣赏马英九的正派,而马英九也亲自题了“有容乃大,无欲则刚”8个字送给柏杨夫妇。已是台湾新任领导人的马英九在得知柏杨先生去世后感慨道:台湾一个时代的结束。

历史研究

柏杨先生著作等身,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他的杂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梦闲话》、《西窗随笔》、《牵肠挂肚集》、《云游记》等。

从文学角度,柏杨肯定算不上大家,也没有如李敖那样自诩为现代汉语白话文第一人。但在史学上,柏杨却下了很大的精力。他在狱中更是坚持完成了《中国人史纲》、《中国历代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中国历史年表》三部书稿。

谈及这三部书的创作情景,柏杨曾经这样回忆,“这三部书是我在火炉般的斗室之中,或蹲在墙角,或坐在地下,膝盖上放着用纸糊成的纸版和着汗珠,一字一字的写成

面对着汗迹斑斑,颜色枯黄了的纸册,我有无限地感恩和热情。”

而1993年全部完成的《柏杨版资治通鉴》,是柏杨先生最为著名的史学著作,在台湾被誉为最有价值和最畅销的一部书。柏杨在书中常用“柏杨曰”的形式,对重要的事件发表自己独到的观点和见解,并以生动诙谐的语言进行了入情入理的总结和评价。虽然很多学者指出《柏杨版资治通鉴》中有诸多谬误,但依然改变不了这本书在台湾的巨大影响力。柏杨的好友、远流出版社负责人王荣文曾做过恰当的表达——柏杨并非学院派史学家,而是一名野史学家。我们甚至可以看出柏杨在写作上的一个特色——用简单的道理和经验总结来勾起普通读者的一些简单思考和自省。

五次婚姻

柏杨一生经历了五次婚姻,最后一次婚姻是1978年与女诗人张香华的结合。

18岁时,父亲安排柏杨与年长其五岁的艾绍荷结婚。柏杨第一次婚姻是典型的封建包办婚姻。尽管两人生下一女,但柏杨与艾绍荷完全没有感情基础,思想差异也很大。婚后不久,柏杨便离开了家,艾绍荷继而改嫁。

1943年柏杨流落重庆,与国民党中央团部消费合作社女职员崔秀英相识并结合。这是柏杨的第二次婚姻,两人生下一女崔渝生(从母亲姓)。1945年8月,柏杨为完成东北大学学业,与崔秀英及次女作别,赶赴东北。

1949年,柏杨跟随“老长官”吴文义一路到台湾。也是在台湾,29岁的柏杨与第三位妻子齐永培结合,育有二子。

1958年冬天,任“救国团”高级职员的柏杨认识了中兴大学教授倪渭卿之女倪明华,这场爱情使柏杨与齐永培离婚。1968年,柏杨因“大力水手事件”入狱后,倪明华与他劳燕分飞,柏杨为此曾绝食21天。

出狱后,柏杨在一次聚会上,结识了小他近20岁的女诗人张香华。1978年2月4日,柏杨与张香华结婚。一天,张香华在替柏杨整理书桌时,发现8大摞由对岸寄来的信函。她惊讶地发现,这是柏杨的两个女儿从内地寄来的。之前,张香华只知道柏杨在入狱时已有过两次婚姻,她以为自己是柏杨的第三任妻子,如今突然多出两位内地女儿,她以为自己是他的第四任妻子。于是,张香华开玩笑地跟柏杨说,“我会看相的,你这一生会有五个妻子!”没有料到,柏杨居然说,“你就是那第五位!”

柏杨常说自己此生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和张香华结婚。张香华把柏杨在大陆的子女生活安排得非常好,这得到了柏杨的敬重。张香华曾说:“他的子女好,他的心情就好;他的心情好,写作就好;他一切都好了,我也好。”(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编辑:刘一川)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zx/2008-06/03/content_6731760.htm

代表作:

《柏杨家书》《帝王之死》《柏杨妙语》《柏杨全集》《天涯故事》《中国人史纲》《中国历史年表》

《柏杨小说选集》《丑陋的中国人》《柏杨版资治通鉴》《柏杨短篇小说选》

柏杨一生娶过五个妻子,每一次婚姻都有过一段如烟往事。少年时代打过继母,青年时代从过军,和蒋氏父子有过面对面的接触。多次企图自杀,很多次被学校和单位开除。曾遭遇十年牢狱之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几乎被枪决……

柏杨一生著述丰厚,《柏杨版资治通鉴》在台湾被誉为最有价值和最畅销的书,《中国人史纲》被列为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十部书之一,《丑陋的中国人》在当代华人世界中流传最为广泛。

柏杨文学创作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牢狱,十年历史。柏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国民性的反思也变得逐渐深刻起来。

柏杨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因言获罪

“我满身都是伤,想要突破自己好困难。舔伤也不是都能舔到的,但,我还要飞。”——柏杨《政治文化纠缠在一起的人物》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柏杨杂文系列的主编陈晓明这样总结柏杨。“他早年投身政治,效忠过蒋介石,后来又在蒋经国手下”,即便批判世俗社会,却也没有使用传统表达诉求的政治语言,而多是从人文角度,站在边缘。

柏杨夫人张香华曾反复强调:“柏杨没有政治立场,他从来没有表达过——我支持什么?他不会再加入国民党,也不会加入民进党。他属于游击队,对写作能卖钱营生已经很满意了。”

但柏杨的“游击”,要到去台湾以后才日渐显眼,而他与政治的瓜葛却还未结束——他高中未毕业就进入武汉“战干团”,在此加入国民党,第一次见蒋介石,兴奋得甚至“忘记举枪”;其后,顾不上媒妁之约的妻子,赶到重庆国民党培养干部的基地受训;在重庆他结识了第二位妻子,并有了孩子;但他未多享家庭温暖,就辗转去了东北,最后跟着国民党败退的路线一路到了台湾……

对这些,柏杨都曾有过解释,比如投考战干团,是为了逃避继母毒手,也是逃避没有初中文凭却“混”入高中的尴尬;至于初见蒋介石的失态,则是因为想着可以对乡亲夸口说见过领袖;到重庆是因为时局大乱。

但初到台湾,他的自由还局限于老友聂华苓记忆中的灵光一现、嬉笑怒骂。他对社会反思的表达隐晦得多,多是些反映生活艰辛、理想失败、爱情幻灭的小说。

救国团差事,对柏杨来说最重要的或许是让他终于告别了多年的疾苦——1948年,饿得发昏的柏杨曾在街头大骂自己“无能”。只是为了追求第四任妻子倪明华,柏杨才放弃了工作和原先的家庭,为养家糊口,以“柏杨”之名进行杂文创作。

写杂文那些年,他生活安定,家庭美满,女儿佳佳的出生又平增亲情慰藉。而他的杂文也渐露锋芒,针砭时弊,并拥有了相当数量的读者。不过,他却在不经意间被政治撞了一下,而且这一撞突然且致命。

为贴补家用,柏杨兼职给《中华日报》家庭版翻译“大力水手”漫画。有一个主题是父子二人流浪到一个小岛,竞选总统,发表演说。其中“Fellows”一词,被柏杨幽默地译成“全国军民同胞们”。这个说法其实常见于蒋介石发言中对民众的称呼,在那个年代,总会惹人联想。1968年3月7日,他终于被冠上“打击国家领导中心”的罪名而入狱。

不过,直至判决之前,柏杨依然心存希望。“开始,我以为只是一场误会,他们可能做事太积极、抓错了人。”他更没有想到会因言获罪。当时,他曾告诉倪明华:“蒋主任(即蒋经国)是热情忠厚之人,是非必明。”然而,柏杨的幻想终于逐步幻灭了。最悲惨的时候,他甚至尝试了自诬、悔过、接受诱供。前前后后,他在监狱总共度过了9年26天。

柏杨曾表示,“入狱那天我真是跟国民党划清界限,绝望了。”然而,他对社会的抨击却是经历了狱中的煎熬之后才真正猛烈起来。从自由人走入监狱,再从监狱获得自由后,柏杨对政治、人性等有了丰富的参透和领悟。

出狱后,人生再一次归零的柏杨身上的“政治”色彩也逐渐浓厚起来,他锋芒毕现,甚至就两岸关系、民主、自由等政治问题发表评论。他也一再强调:“我本身没有丝毫政治欲望,只希望在文化上作一点贡献,可是,政治牢使我感染上政治气氛,有时被问到政治问题,我就据实回答。”

爱恨情仇

“在台湾,他没有享受过一般家庭中那种子女的团聚,我想他有失落感。”——张香华

作家聂华苓曾评价柏杨小说和杂文有一个共同点,“在冷嘲热讽之中,蕴藏着深厚的‘爱’和‘情’。”

问及出狱后57岁的柏杨怎么就吸引了相差近20岁的张香华。“不知道呀,就这样稀里糊涂嫁给他了。”60多岁的张香华曾这样对记者说。

张香华记得,初次见面后转天就收到柏杨的信,“感谢上苍让我遇见了你”。柏杨的行动力让张无所适从,包括求婚,都是突然而直接的一句话——“成个家好不好”。张香华说,她曾推说不合适,觉得柏杨已经有多次婚姻,不能再遭受打击。但柏杨只一句“我不在乎任何打击”就彻底击中了她。对于柏杨的爱,老友孙观汉曾总结说:“宁愿为了爱而失恋,而不愿因为失恋而不爱。”

张香华曾分析柏杨自身的矛盾性,“他从封建社会走出来,一直批判儒家。但是生活层面,他又是典型的中国人,彻底的儒家:重情意,很体贴。”张香华还这样描述柏杨的情意,“如果你不是一个很强壮的灵魂,会被他毁掉。因为他很会宠人,宠他的女人,宠朋友,没有原则。”

夫人办事归来,他会道一声“辛苦”;家里已经有车,还要给张香华再买一辆方便她使用……他的宠,尤其体现在柏杨入狱前,给前妻倪明华的一封信,事无巨细,情意绵绵。“努力补习英文……你也不要哭,更不可到处控诉,更不可云军法不公,免你再受打击”。

然而,倪明华还是成了柏杨5位妻子中,唯一主动离开他的,在他狱中最绝望的时候,终于形同陌路。但柏杨依然有同情。“1960年代坐政治牢,连孩子读书也被人骂,没有脸上学。我想她是不得已……”

当然,更早几次婚姻的结束似乎还是柏杨的主动放弃,但他早期颠沛、潦倒的生活使他的放弃多少具有时代悲剧的意味。柏杨把第二位妻子和女儿的照片保存了40年,后来还提出了他自己根本无法做到的婚姻八盟约……张香华对此却有足够的包容和理解,“从穷乡僻壤的野孩子,到最后惹来杀身之祸,变化这么大……落差也很大。我觉得要做他的夫人,如果是原配,都无法白首偕老。”

柏杨交往圈很广,但是牢狱之灾后,朋友也过滤掉三分之二。对此,他也早就预感到“人在危难,朋友自必少,若干朋友,必有嘴脸者,万勿悲愤,要忍才是第一等人”。经历洗礼,他与核物理学家孙观汉以及读者陈丽真的情谊确是历久弥坚。

大陆的读者总喜欢把柏杨与李敖放在一起,因为两个人都因文字入狱,又都有颇大的影响力。针对《丑陋的中国人》,李敖还著有《丑陋的中国人研究》,其中多篇章节矛头都直指柏杨,而在《柏杨回忆录》中,对李敖则只字未提。与两人都熟识的王荣文告诉记者,“两个人完全不同的态度,足以见双方不同的个性。这就是柏杨的策略和为人。”

问及柏杨此生最大的遗憾,夫人张香华曾说:“虽然他没有明讲,但是我能感觉到,他人生那么曲折,儿女都比较疏离。在台湾,他没有享受过一般家庭中那种子女的团聚,我想他有失落感。”

本组稿件据《新世纪周刊》《南方周末》《青年周刊》

http://www.xawb.com/gb/news/2008-04/30/content_1451058.htm

Ⅸ 谁有柏杨写的<<西窗随笔>>及<<倚梦闲话>>的下载地址

哥哥,你把书名抄打错了吧袭,要不就是盗版商把书名印错了,柏杨那本书的名字应该叫《云游记》又名《古国怪遇记》。

这个网址可以看http://book.sina.com.cn/nzt/lit/1102002405_guguoguaiyuji/index.shtml

我是第一个回答出来的,就采纳我的吧,呵呵。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