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封父国遗址

封父国遗址

发布时间: 2020-12-22 04:35:20

A.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什么意思啊

就是退兵回去封赏功臣,认为尚父功劳最大,尚父应该是指姜子牙。

B. 《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

选B。本题考查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考查学生的材料阅读与信息解读能力,要求将有效信息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加以分析。材料中给出的信息"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说明了西周初年大行分封制,将大量土地和人口分给同姓子弟,功臣和先王后裔,以巩固周王室的安全。A,C,D三项与题中信息分封功臣不符。

(2)封父国遗址扩展阅读:

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王或皇帝分封诸侯的制度。商代已开始分封诸侯,称号有侯和伯。西周灭商后,因其国都远在西北,不利于控制幅员辽阔的疆土和统治商代后裔,便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王室子弟和功臣,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室安全的责任。春秋战国时,适应中央集权的郡县制逐渐取代分封制。秦始皇统一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建立了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此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的事例,但性质不完全相同。

分封制的作用

  1. 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国林立的状态。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 通过分封,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等。

  3. 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4. 分封制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5. 分封制到了西周后期加剧了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不忠,及形成了强大的地方武装割据。

C. 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周公旦于曲阜,曰鲁。是什么意思

周武王怀念以前的圣明君主,于是把焦这个地方封给神农之后,把祝这个地方封给黄内帝之后,把尧的后人封容到蓟地舜的后人封到陈地大禹的后人封到杞地,然后封各个功臣谋士,而姜尚是第一个被封的人,把营丘给姜尚,称作齐地,把曲阜给弟弟周公旦,称作鲁地。

反映了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周王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巩固西周的统治。

出自西汉司马迁《周本纪》。

(3)封父国遗址扩展阅读:

《周本纪》的背景历史:

周文王周朝是继殷商灭亡之后,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奴隶制王朝。周也是一个古老的部族,活动在西北黄土高原上,可能是夏族的一个分支。早在唐尧时代,周的始祖后稷就担任农师,掌管农业生产。后稷的后代公刘、古分亶亶父(dǎnfǔ,胆甫)率领族人继续施行兴农措施,使部族逐渐强大。

古公亶父为了躲避戎狄的侵扰,率族离开豳(bīn,彬)地移居岐下,营建城邑,修治村落,设立官职,广行仁义,建立了周国。又经过公季、文王的苦心经营,加强了国力,直到武王率领天下诸侯,抓住商纣王暴虐无道、丧尽民心的时机,一举灭商,建立了周王朝。

D. 中国最早的四个封姓古国

源流一
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的后裔钜之后代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苑》上记载,炎帝裔孙名钜,曾为黄帝之师。
夏朝时期,钜的后代食采于封父(今河南封丘封父亭),为诸侯国,后人曾经称其为封钜、封父,属于以地名冠称为人名。
商末周初,封父国被周文王所灭,其国人分为两姓,一为封父氏,一为封氏,后封父氏亦省文简化为单姓封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封氏望族居于渤海郡(今河北沧县),是为沧州封氏(渤海封氏)。

源流二
源于姜姓,出自黄帝之臣封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封子,是远古东夷民族的英雄,姜姓。由于他居于宁地(今河南修武),因此又称宁封子。封子是制陶的发明者。

源流三
源于姜姓,出自战国末期齐国庆氏家族,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春秋时期,齐国有庆氏一族,是公孙庆克的后裔子孙,后因故有改姓为封氏者,逐渐形成江南封氏一族。

源流四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穿封戌,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源流五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是贲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根据史籍《魏书·官氏志》的记载,北魏时期,代北鲜卑拓拔部中有是贲氏部落。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是贲氏改为汉姓封氏,在隋朝时期成为大族,其后代子孙皆称封氏至今。该支封氏望族居于洛阳郡(今河南洛阳),是为洛阳封氏。

源流六
源于官位,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①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封人
封人,是西周初期设置的官位,负责管理国境,以及积土作堤垣等,隶属于地官府司管辖。到了春秋时期,则专职掌管封地之疆界。在封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封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封氏。
②出自宋朝时期官吏封弥史
封弥史,是两宋时期设置的一种官位,隶属于封弥院,在大辽、西夏、大金、蒙古、高丽、大理、安南等国中亦均有仿设。在封弥史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即称封氏。
另外,其时诸国之官亦有汉化称封弥氏者,后亦省文简化为单姓封氏,如今朝鲜、韩国封氏一族即是。

E. 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

经司马迁确认,有十二位远古帝王曾先后封禅泰山,他们是: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颛顼氏、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

从秦朝开始,历代封建帝王对封禅泰山都十分热衷,非常重视。先后有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代康熙、乾隆等帝王封禅和朝拜泰山。元明以后,封禅泰山的活动渐趋冷落,封建帝王将封禅改为了祭祀。乾隆帝就是祭祀泰山的“积极分子”,曾十一次朝拜泰山,并六次登上岱顶。历代帝王通过封禅、朝拜、祭祀泰山,树立了自己的至尊地位,巩固了封建统治,泰山也逐渐被抬高到无比神圣的高度。在历代帝王封禅泰山的活动中,其中最著名的是秦始皇、汉武帝的封禅。

无怀氏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管子·封禅》:“昔 无怀氏 封 泰山 。” 尹知章 注:“[ 无怀氏 ]古之王者,在 伏羲 前。”
在位起讫:
公元前5241——前5209年。
生卒年:
公元前5278——前5209年。
出生地:
怀城(今河南焦作市武陟县西陶镇古城)。
立都:
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
年号:
苍芒元年(辛丑,前5240)。
女,姓风,名苍芒,号无怀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七十二任帝。大伏羲氏族无怀氏执政的首任帝。 苍芒于帝泽治二十五年(癸亥,前5278)出生在无怀氏部落的政治活动中心——怀城。 无怀氏也是燧人氏风姓的一个支脉,是大伏羲氏族的一个比较大的部落。其居住地主要集中在今河南焦作市的武陟县和温县一带。武陟县古称怀城,是无怀氏部落的政治活动中心。氏族联盟时代结束后,无怀氏部落解体,大多数族人以怀为姓,并建有怀国。西周时,怀国被周武王所征服,成为臣服于西周的诸侯国。春秋初年,怀国归郑国所有;战国时期归魏国所属。 苍芒初为无怀氏部落的大酋长,因其政绩突出,被伏羲女娲政权的七十一任帝渭茂看中,提拔她为执政大臣,留在帝都辅佐朝政。她在任职期间,处处以身作则,工作上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处理问题公正无私,深受各部落赞扬。帝渭茂年老时,向天神和大伏羲氏族臣民推荐苍芒为帝位继承人。 公元前5241年,七十一任帝渭茂去世。苍芒即位称帝。 苍芒即位后,仍立都于象城。以辛丑年(前5240)为苍芒元年。 苍芒执政时期的事迹不详,晚年时推荐了她的外甥女节曲为帝位继承人。 苍芒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三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苍芒三十二年(壬申,前5209),享年七十岁。 苍芒死后,遗体葬在了象城西南的伏羲帝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苍芒。

F. 在古代,父亲比如是镇国大将军什么的,战死沙场了,那儿子会被封为什么呢

汉朝开始,官职已经不能被世袭了。能够世袭的一般就是爵位,虽然理论上世袭是无限的,直到改*朝*换*代或占据这个爵位或官职的家族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为止,但后来大多数世袭基本上都是三代为止。
汉朝的世袭一般是世袭罔替制的,比如卫青死时封长平侯,其长子卫伉就沿袭了长平侯的爵位;赵云死后追谥顺平侯,其长子赵统也继承了他的爵位。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典韦死时官职不过校尉,曹操追思典韦,拜其子典满为司马,引为近侍。曹丕即王*位后,以典满为都尉,赐爵关内侯,这就属于破格提*升了。
到了唐朝,由于唐朝对外战*争不断,所以在继承爵位方面要比汉朝严格的多,基本上只有几个开*国功臣的爵位是世袭的,比如凌烟阁的那二十四个人,其他的都不是世袭。比如薛仁贵死后追封平阳郡公,他的长子薛讷就没能继承这个爵位,而是靠自己一步步努力从城门郎一直升到左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兼安东都护。
宋朝是各朝各代中对武将最为恶劣的,除开国功*臣外,之后的各个时期的武将基本上没有善终的,而且开*国功臣的爵位也就是三代而止,再没能沿袭下来。
明初时对武将是较为宽容的,虽然朱元璋将开*国功臣杀了个干净,但爵位大多都传下来了。而靖难之役后,朱棣对靖难功臣非常好,主要的功臣都封的很高。比如靖难第一功臣张玉死后封荣国公、河间王,与东平王朱能、金乡侯王真、荣国公姚广孝共侑享成祖庙廷。长子张辅,册封为英国公,世袭罔替,可谓荣耀至极。
清朝就更不用说了,八大铁帽子王的典故大家都知道,这里就不重复了。

G.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封诸侯,……武王追思先圣王,乃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


(1)共有四类:一是王族(也可称为同姓亲族),二是功臣,三是殷商的降族,四是原被商灭掉的古国后裔(三、四也可合称为先代贵族)。目的:①广建诸侯,拱卫王室;②进一步扩大西周的统治和周文化的覆盖范围;③对殷商降族的分封可以减少抵抗,便于监督管理;④诸侯承担各种义务,有利于加强周王室的共主地位,稳定政治秩序。(只要能从对地方加强监督管理和巩固统治、加强王权两个角度回答即可)
(2)立嫡长子为大宗,使之成为天下“共主”;宗法明确等级以后,使天下各安其位,庶子不再有夺王位之念。而“价人”(掌军事之人)、“大师”(三公)、“大邦”(诸侯)须尽其义务和职责维护周王室的安定,以此达到国家巩固。(从确保天下共主,保障贵族世卿世禄和维护统治秩序等角度回答即可)
(3)积极作用: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尊宗敬祖”,有利于社会安定,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消极影响:是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其它如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思想,任人唯亲、唯上是从的作风。)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H. 刘邦封自己的父亲爵位

《汉书·高帝纪》中说:高祖六年,“夏五月丙午,诏曰: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回,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答天下尊归于父,此人道之极也。……诸王、通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号,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

I. 古代官员的母亲或者可以请封是诰命夫人 那父亲呢

诰命夫人:
诰命又称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所谓诰是以上告下的意思。古代以大义谕众叫诰。
古代一品至五品的官员称诰,六品至九品称勅。诰命夫人跟其丈夫官职有关。有俸禄,没实权。明清时期形成了非常完备的诰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从夫品级,故世有“诰命夫人”之说。
何谓明代诰命敕命卷轴形式?
诰命敕命文书不同于一般文书,它是写在当时非常贵重的丝织物上面的。明代的诰命敕命是由工部所属的神帛制敕局,后称南京织染局织造(清代的诰命敕命由江宁织造制成)。诰命敕命为卷轴形式,分为苍、青、黄、赤、黑五种颜色;按照官品等级的高低,它的图案和轴头也有严格区别。明代规定,亲王郡王用册,亲王生母封夫人给诰命,图案为云凤锦。镇国将军及夫人用玉轴,辅国将军及夫人犀牛角轴,奉国将军及淑人抹金轴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