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城遗址
『壹』 长乐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宋朝显应宫:位于福建长乐漳港仙岐海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宋绍兴八年(1138年),明弘治三年(1490年),后殿辟为“凤岐书院”。约于清光绪年间因巨大自然灾害而湮埋于地下,从此匿迹。1992年6月22日,发现古宫遗址而整体出土。
董奉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长乐市古槐镇,由董奉山中心景区、竹田岩景区和腊溪源景区组成,属城郊型森林公园。董奉山脉一脉相承,三大景区连点成片。 公园境内有4个植被型,8个群系,21个群丛。公园内有野生动物94种。
长山湖:位于长乐市区西南部的长山湖。公园总面积约118亩。公园东临人民会堂,西临“城市之春”,南面政法小区,北靠三馆一中心。园中有亭、台、楼、桥、榭、瀑布、喷泉、下沉式广场、亲水平台、雕塑、灯光、摩崖石刻等建筑小品。长山湖岸边一百块天然石头上分别雕刻有66首历代名人赞美长乐山水秀丽的诗词以及34块长乐印章石刻。
『贰』 长乐有哪些风景名胜
显应宫
显应宫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即公元1138年,距今已有860多年历史。几百年间,显应宫数度重修。据出土的碑文记载,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道光二十一年即公元1841年。此后,由于一场风暴海啸之类的特大天灾袭击,显应宫随同邻近的村舍,一夜之间被风沙掩埋在地下。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若干年后,人们在这里又建起了村庄,村的名字叫“仙岐”,却没人知道显应宫及其“仙人”们就在村庄的地下。
猴屿洞天岩
猴屿洞天岩猴屿洞天岩,即长乐市著名侨乡猴屿的屏山洞天岩,俗称猴屿岩,位于闽江口南岸最北端,距市区15公里。猴屿岩石奇岩怪,肖形状物,千姿百态。已发现的有:野猪、松鼠、河豚、海豹、玉兔、乌龟、壁虎、蜥蜴、鲤鱼、螃蟹、-、老蛇、母鸡、鹦鹉、苍鹰、颓鹫、老虎、羔羊、白马、黄牛、鳄鱼、犀牛、虎爪、象耳、仙桃、西瓜、玉鼓、金钟、砚盆、笔架、书包、签筒、济公帽、金刚靴、状元帽、天仙履、老君卧榻、仙姑玉枕、孔明摇扇、织女抛梭、八戒仰眠、沙僧坐禅、三藏佛冠、佛祖袈裟。
龙舟夜渡三溪
龙舟夜渡三溪江田镇三溪村位于吴航十二景之一“屏嶂铺霞”所在的屏山脚下,因潼溪、南溪、北溪汇集于此而得名。为首批省级5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距长乐市区15公里,土地面积16平方公里,总人口13700人。三溪也称鼎溪。上游为潼溪,建有库容达千万方的三溪水库;下游分为南、北两溪,南溪入海,北溪入闽江口。南北双溪有唐宋以来所建石桥5座,分别名为:大桥、平桥、小桥、当桥和下桥。
『叁』 长乐区历史文化古城有几个
千年古镇长乐镇位于汨罗市东北部,东依巍巍幕阜山,南临盈盈汨水河。长乐镇先后回被评为“全国重点镇”答“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春节期间最具特色的地区”“中国楹联文化镇”“中华诗词之乡”等。2020年,长乐古镇景区计划组织开展春节灯会、元宵节抬阁故事会表演、油菜花节、观花赏故事等旅游宣传推广活动,丰富景区旅游内容,聚集更强人气。 [1] 2020年1月,长乐古镇景区正式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长乐古街始建于南梁,已有上千年历史,呈南北走向,全长约606米,宽4.5米。因年代久远,街面坑坑洼洼,杆线林立,老建筑破烂不堪,长乐古镇对古街进行抢救性保护,对历史建筑修缮加固,修旧如旧。新建房屋立面改造,逐步恢复历史街区使之成为一条商业步行古街。修缮回龙门、郑家大屋、张家祠堂、二岳寺、莲花寺、都总寺、恢复息蛙池、乾隆客栈等古迹
『肆』 长乐有哪些名胜古迹
哪里的长乐?1.福建长乐市?2.湖南省汨罗市长乐镇?3.广西东兰县长乐镇?
》》《《福建长乐市
长乐市【显应宫(蝴蝶寺) 】位于长乐市漳港镇仙岐村的显应宫,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到清光绪年间,因遭遇自然灾害,致当地临海地壳变迁而淹没地下。 1992年,国务院批准在福州长乐漳港修建国际机场,村民们在整地时偶然发现地下是古宫遗址。众多专家学者前来指导挖掘,掩埋了百年的古宫重光祥瑞屡现。当时,千百只大彩蝶、蚱蜢蜂漫天飞舞,50多尊栩栩如生的妈祖等神像出土,蝶神依恋,让人惊奇。一批珍贵的陶瓷、古币及一木质匾额“愿愈应”,也完整出土,令人感叹。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古建筑专家罗文于当即题赠“喜见宝物又重光”,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也题赠“神奇”。 如今,进入仙岐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古典建筑物群,红瓦飞檐,金碧辉煌,气势宏伟,保留了古宫原貌,分地上、地下两层结构建筑。 从宫殿右旁入室,先下地宫,只见走廊壁上全是古代传说故事图画,有八仙过海、帝王汇僧、文王请子牙、五老观太极等,美观逼真,展示画师高超画艺。
地宫殿前廊壁上镶嵌50余帧大幅汉白玉浮雕,描述妈祖生平,雕技精妙,活龙活现。浮雕顶端,有古典彩画案眉装饰,衬托得更加美丽,每帧浮雕故事下端均有文字说明,其中有窥井得符,井泉济师,化草救商,乾隆祖庙进香,林士章御赐探花郎等等。
明朝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曾入显应宫进香,后得妈祖保佑,顺利通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故长乐得名“航城”。
殿堂保留原古土质混碎瓦结构土壁,古大柱顶横梁,并按原标高、原序列置放众多的出土神像。其左神案端坐妈祖神像,两旁置立四位侍女保护神;右神案置坐大将军神像,神情威严。
殿堂边房设有“文物宝库”储藏及陈列出土古物,有古代瓷碟皿具、陶壶、花斗和古币铜钱,以及彩蝶、蚱蜢蜂标本;壁上张贴着当初挖文物的情景照片和国内外媒体报章。
登上地面宫殿观览,其构建与地宫相同,只是陈列着新塑高大神像,惟妙惟肖;殿堂顶部雕梁画栋及石雕、龙柱精美活显。
重建的百年古庙显应宫,为研究妈祖文化及郑和史迹,促进海峡两岸交流有着积极作用。
长乐【冰心文学馆】
【郑和公园】与【郑和史迹陈列馆】位于长乐市区中心,原名“南山公园”,始建于北宋元佑三年(1088年)。园内有宋政和七年(1117年)建的,历经三次地震巍然屹立的【圣寿宝塔】;明永乐十年(1412年),郑和第四次出使西洋前重修宝塔,并改名为“三峰塔”,又在塔前建【天妃宫】,为船队官员祈报和谢神之处。198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开航580周年,长乐市政府拨款在毁于抗日战争的原“天妃宫”旧址上新建郑和史迹陈列馆,公园亦改为“郑和公园”。馆藏珍贵文物“天妃灵应之记”碑(俗称【郑和碑】),系郑和于明宣德六年(1431年)第七次下西洋船队在长乐候风时所立,碑身高1.33米,宽0.78米,厚0.16米,座高0,29米。碑文楷书计1177字,详载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间,郑和前六次下西洋经过与第七次下西洋任务,是研究我国明代海外交通史及中外交往史的重要实物史料。三峰塔与郑和碑均为省级保护文物。
陈列馆大门上金字闪光的匾额,是由叶飞题书的,大屏风画的是郑和率师下西洋的史实。正厅内立郑和半身塑像,高1米多。《天妃灵应之记》碑俗称郑和碑,碑文上记载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余由舟师累驻于斯,伺风开洋,乃于永乐十年奏建,以为官军祈报之所,既严且整”。这块碑石和抗战时期转移南平寄藏的铜钟(俗称郑和钟)都是郑和亲立的历史文物。宽敞的厅堂,以郑和史迹展览为内容,分为“序言”、“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郑和下西洋与航海基地福建”、“伟大的成就、深远的影响”4个部分。展品有铜钟、宝船、航海图等复制品及其他有关的文物、图片。项南撰写的《纪念郑和下西洋》,还有郑和下西洋580周年学术讨论会之后出版的《郑和与福建》、《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论文集》等书籍也在此展出。
楼上还有展出我国部分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从辽宁于涛隶书,宁夏马学智草书,上海王个簃篆书,广东陈遇荣楷书,江苏费新我行书,到闽中书法家潘主兰、朱棠溪、赵玉林、萧心涛等。的书法作品,各呈艺术的风采。
【龙泉寺】位于长乐市鹤上镇上李村沙京莲花山,寺的周边有宋理学家朱熹、状元宰相郑性之等名人名家摩崖题刻数十处。龙泉寺始建于南朝梁承圣三年(554年),原名西山寺,唐太宗十三年(859年)懿宗赐名龙泉禅寺,与鼓山涌泉寺、福清黄檗寺并称闽中三大名寺。自古香火鼎盛,僧侣最多时达二、三百人,寺田600 多亩。历史上龙泉寺有许多高僧主持,也曾几经衰落,如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沦为停柩场所,清初毁于战火,五十年代在寺院办起畜牧场。现在龙泉寺是中国佛教协会直属管理的寺院,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西归祠、观音阁、祖师堂、方丈堂、和尚塔等,多是近20年间修复起来的。
详细参见:http://www.fuzhou.org.cn/lyjt/ly_fj8.htm
》》2《《湖南省汨罗市长乐镇
长乐镇名胜古迹亦多。镇域地处风光秀丽的智峰山南麓,清彻美丽的汨罗江穿流而过。镇区有千年古迹“回龙门”,历代龙舟竞渡得胜的龙舟皆由此返航,故名“回龙门”,又是汨罗江古航道的码头。又有望京台、望京桥,相传元顺帝流居江南,被迎帝位时,在此驻节休息,曾登高望北京。民国时期,彭德怀、杨宗胜曾在这一带举创建苏维埃政权。1945年王震、王首道首率359旅在这一带进行革命活动。长乐镇是著名的“群众文化艺术之乡”。镇区上、下街各有1个故事会活动点。“长乐故事会”闻名三湘,湖南卫视、湖南经视都曾在重点栏目介绍过长乐故事会活动情况,影响颇大。
》》3《《广西东兰县长乐镇
长乐镇山川秀美,物华天宝,地灵人杰,大自然的造化,给这里一块神奇秀美的山水,自然风景有古州坡照山、长乐牛鼻山、天然波兰洞、巴社石林等。长乐还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孕育着许多仁人志士,如共和国第一代将军覃士冕,东兰早期马列主义传播者之一韦青云就是典型代表。
『伍』 中共福建省委旧址的长乐市中共福建省委旧址
在长乐市 江田镇南阳村。自江田至南阳村,高山夹峙,一径深入,途中有三道隘口,形回势险要。第二次国内革答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这里都是福建东南沿海的革命基点村。1944年8月至1945年6月,中共福建省委机关迁到南阳,闽中特委机关及闽中游击队和省委武装队伍也随着进驻南阳。省委机关在南阳期间,发动沿海各县开展抗日武装斗争,部署抗日游击战争,召开省委干部会议,讨论毛泽东《一九四五年的任务》的报告,举办两期党员干部训练班。村中陈亨源故居,是当年省委机关开会办公地方,旧学堂曾办过干训班,距村五里许的九坑山(笔架山)洞,是当年省委机关安放电台和召开秘密会议的地点。1986年4月29日,经县人民政府公布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长乐县人民政府拨款,大修南阳村陈氏祖厅,辟为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展厅。程序题大厅前额“中共福建省委旧址”。中共长乐县委、长乐县人民政府立重修中共福建省委旧址碑,黄扆禹撰写碑文。
『陆』 关于“长乐历史”的资料
长乐历史悠久,设县始于唐武德六年(公元623 年), 长乐(399年─401年)十六国后燕慕容盛年号。至今有1380 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长乐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夏商时,属扬州。秦汉时期属闽。晋春秋和三国时,吴国、东吴在六平吴航头(今吴航镇)造船,因此,别称吴航。晋朝惠帝时,将扬州部太康分为建安郡和晋安郡,长乐属晋安郡原丰县。隋朝大业间,晋安郡改为建安郡,长乐属闽县。唐武德六年(623 )由闽县析立,取《 诗经》 “宅新邑,宁厥止”之义,县名为“新宁”,县治设敦素里平川(今古槐),不久改称长乐县。圣历二年(699 ) ,析出长乐南部的太平、感德、崇德、孝义、万安、长东、永乐、永福8 个乡,设置万安县(今福清市)。上元元年(760),防御史董玠因敦素里地形卑湿,将县治移到吴航头。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后梁乾化元年(911) ,改县名为安昌县;后唐同光元年(923 ) ,复名长乐县;长兴四年(933 ) , 王延钧称帝福州,国号大闽,改元龙启,升福州为长乐府,以闽县为长乐县,以长乐县为侯官县,以侯官县为闽兴县;清泰二年(935),闽县、侯官、长乐均复旧名;后晋天福六年(941 ) ,改闽县为长乐县,改长乐县为安昌县;天福七年,复为闽县、长乐县,均属长乐府,此后长乐县名稳定下来。立县至清,长乐为闽州、福州、长乐郡、福州威武军、福州彰武军、福安府、福州路、福州府等(均为今福州)所辖。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府、州、厅,实行省、道、县三级地方政制,福建省设东、西、南、北4 路道,长乐属东路道。1914 年,改东路道为闽海道。1925 年废道,实行省、县二级地方政制,长乐直属福建省政府管辖。1933 年,以十九路军将领为核心,在福州发动“福建事变’, 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划福建为闽海、延建、兴泉、龙汀4 省,长乐属闽海省。1934 年7 月,全省设10 个行政督察区,长乐为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公署驻地,辖长乐、闽侯、连江、福清、平潭、永泰、罗源等县。9 月,闽侯县十三区的光俗、高详、至德、绍惠、钦仁、江左6 里划归长乐第七区,时省府委员陈煌琳实地勘界并立碑太岁坑(今黄石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省设立8 个专区,长乐属闽侯专区管辖。1955 年,全省改设5 个专区,长乐属福安专区管辖。1959 年,复属闽侯专区管辖。1970年改专区为地区,属闽侯地区管辖。1971 年,改属莆田地区管辖。1983 年7 月l 日,实行市带县体制,长乐属福州市管辖。1994 年2 月18 日,长乐撤县设市,仍属福州市。
长乐现辖14个镇、2 个乡、2 个街道,共有231个村、14个社区居委会、6个居委会。全市辖:吴航街道、航城街道、漳港街道、营前街道、首占镇、玉田镇、松下镇、江田镇、古槐镇、文武砂镇、鹤上镇、湖南镇、金峰镇、文岭镇、梅花镇、潭头镇、罗联乡、猴屿乡。
长乐是中国“草根工业”的发祥地,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福建十强行列,兼具空港、外港、内港和大型火电厂的投资优势,是正在崛起的现代港口工业和滨海旅游新城。
『柒』 长乐和平街历史渊源
郑航介绍,在考古挖掘中,市考古队还在东门兜区域发掘出元代路基,道路走向与街道基本一致。经解剖,路基叠压在生土之上,土质致密,由黄褐色山体土夯实而成,两侧用碎石护边。由此看来,和平街及延伸部分东门街的形成时间确定在元代。
另外,去年9月初,和平街建设路改造项目启动,施工队对建设路进行挖掘施工的过程中,在沟渠处裸露出数块排列整齐的石条,再次邀请市考古队到现场进行发掘。市考古队进行挖掘并发现数十块石碑文,经过清理初步确认为四通记事碑。可惜的是石碑均已断为数块且部分残缺,由于时间久远,部分石碑上面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捌』 长乐市南阳村中共福建省委旧址从福州出发怎么去啊要多久
福州白湖亭坐大巴到长乐江田镇 然后打车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