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之数
1. 西游记中所有数字含义
九九八十一难 九九归一
七十二变 八九七十二 《看我七十二变》
九头虫
三根救命毫毛
六耳猕猴
三头六臂
三星观
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过三千年才成熟,直接三十个果。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五百年前大闹天宫
唐三藏
我发现一个规律:这些数大多与三六九有关。
2. 《西游记》,第一回中,天地之数,一元分为哪12会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
3. 西游记当中不是说“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一元,一元十二会,每会一万八百岁”。那为什么到下
每一会10800年,年末是本会末下会初,相当天一年当中的冬至这一天, 是两会交替之时。然后第一会也有一个阴阳消长的过程,到5400年时,这一会的阳极阴生,相当于一年中的夏至,
4. 《西游记》中,譬于大数的意思是什么
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缯而万物否矣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说的就是世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有生成也有毁灭,在子会世间产生,戌会宇宙就将毁灭。而这不过是正常的循环,将这推而广之,则遍及天地万物。
5. 西游记的体裁是什么回数多少100回吗
《西游记复》的体裁是长篇制小说,一共一百回。
《西游记》这本书出自明代小说家之手,出版署名:华阳洞天主人。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深刻描绘了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归来共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取材于《大唐三藏取经实话》和民间传说、元杂剧。宋代《大唐三藏取经实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
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大量被译为西文,西渐欧美,已有英、法、德、意、西、世(世界语)、斯(斯瓦希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6. 数字飙榜西游记十大创记录之最
10.数字飚榜《西游记》十大创纪录之造型突破
上榜理由:《西游记》神仙鬼怪,无一逃得出王希钟出神入化的“如来手掌”
创纪录指数:★★
?电视剧的拍摄,是导、表、摄、录、美(上字幕: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工)缺一不可的一项工程,其中,美工虽然排在最后,但是却是同样重要的环节。而央视版《西游记》的成功,美工的功劳不能不提,尤其是剧中人物的造型,更是中国电视剧拍摄的楷模。
?剧中很多传说中的角色,比如观音菩萨、比如如来佛祖,都不仅仅在《西游记》一部作品中出现,但是他们却因为央视版《西游记》有了具体的形象,成为了之后神怪影视剧造型的标准,而央视版《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的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在中国的电视剧中,恐怕没有哪个角色的认可度可以超越他们。
?《西游记》的第一造型师应该是吴承恩,他用笔墨描绘了神仙妖怪的模型,而第二造型师就是王希钟,他完成了二次想象和创作,在他的创意之下,《西游记》中各路神仙妖魔都在我们面前成为了栩栩如生的真实影像。在《艺术人生》的舞台上王希钟的两位学生现场表演了造型术,将两位热心观众塑造成了猪八戒和孙悟空,和电视剧中的形象果然相同。可见,学生也取到了老师的真经。
9.数字飚榜《西游记》十大创纪录之场景突破
上榜理由:《西游记》不仅是经典的神怪片,还是一部经典的风光片
创纪录指数:★★
?神怪片难拍,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剧本中千奇百怪的场景无法实现;而央视版《西游记》之所以成功,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成功的表现了原著中的各个场景。
?在孙悟空还处于占山为王的“齐天大圣”时代,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色,就让当时的观众为之倾倒。后来,孙悟空上了天庭,《西游记》剧组又再现了天宫的壮丽景色。直到现在,《西游记》中关于神界的制景,依然不算落伍。之后,孙悟空跟随唐僧取经,《西游记》剧组也跟随着师徒4人走遍了祖国名胜山川,也一起品尝九九八十一难的艰辛经历。
?好在像唐僧师徒一样,付出总有回报,《西游记》剧组成功地用摄像机展现了吴承恩先生的用笔墨刻画的山水,无论是女儿国还是火焰山,都恰如其分的为观众表现出来。更为难得的是在再现原著场景的同时,《西游记》剧组的摄像机也记录下了祖国的湖光山色,如同一位评论者所说,这部作品又是一部难得的风光片。
8.数字飚榜《西游记》十大创纪录之最难忘女儿国
上榜理由:《西游记》里的“女儿国”,是艳阳高照下的那片绿荫
创纪录指数:★★☆
?《西游记》像《水浒》一样,是男人的世界,但是出场的女人却几乎个个有戏,个个出彩。当时的,个个小姐丫环,以及仙女狐狸精,都成为让人过目不忘美女。以至,到今天,还有很多网站,在评选《西游记》中的十大美女。
?于虹是当时的场记,有幸客串了角色,对于她来说最大的收获不是伴随了一部巨作的诞生,而是俘获了不为情动的孙大圣,成了花果山的压寨夫人。对于所有的男性观众来说,最难忘的章回大概是“法性西来逢女国,心猿定计脱烟花”一段。
?女儿国国王与唐僧的一段若即若离、朦朦胧胧的爱情让我们见识了唐僧人性的一面,因此成为一段佳话。如今,站在舞台上的国王朱琳依旧不减当年的倾慕之情,一句“女儿国一别至今已经二十载,御帝哥哥别来无恙吧?”让人心生些许遗憾和悲凉来。高老庄那位猪八戒倾慕的高小姐依然貌美如花,只是对八戒丝毫旧情不念,念念不忘的是剧中的母亲高夫人。
?曾经扮演菩萨化身的何晴说自己戏份虽然很少,但是收获很大,“现在一直还在心里的一句话就是——视艺术为生命。”女性的温柔和多情为作品融入了浪漫和柔和的色调,达到了刚柔并济的效果。有了众多女演员们出色的加盟,这部以降妖除魔为主的影片,也带来一点缠绵悱恻之意。
7.数字飚榜《西游记》十大创纪录之人才之最
上榜理由:九九八十一难——最艰难的磨练,创造最优秀的人才
创纪录指数:★★★
?央视版《西游记》的拍摄剧组中,可以说是卧虎藏龙,有不少早已经成名成家的表演艺术家,还有很多之后家喻户晓的人物,但是当时因为他们大多数都作为神怪出场,带着面具,无法辨认。不过他们的一些轶事却不会被面具所隐藏,不管过去多长时间,人们还回记得。
?比如,日后的跳水冠军,熊倪的一段故事,就被沙和尚记在心里。沙僧曾经在剧组被叫做“姥姥”,拍摄间隙一些管家的活都要他来处理,因此得名。他记忆最深的是如今的跳水冠军熊倪曾经是花果山水帘洞一场戏中的小猴子之一。
?当时,剧组为了拍摄画面的真实可信,特意请来湖南体校跳水队的小运动员助阵。但是拍摄的时候出了意外,熊倪跳下的时候撞到石头,开了个大口子。沙僧抱起小猴子拦了个车便赶到医院,伤口才得以控制。沙僧感叹,仅仅水帘洞的一个热闹场面就汇集了很多后来卓有成就的跳水运动员、体操运动员和杂技演员。因此,称之“人才之最”不无道理。
6.数字飚榜《西游记》十大创纪录之更替演员之最
上榜理由:佛有三身
创纪录指数:★★★☆
?人说,佛有三身,不知是巧合还是上天造化,《西游记》中的唐僧的确是由三个人来完成:汪粤、徐少华和迟重瑞。汪粤是第一个进入剧组的唐僧。当年他还是电影学院的学生,被前来选角儿的杨洁导演看中。
?杨洁对他的评价是:很俊气,不女气。80年代,流行“奶油小生”的称呼,作为电影学院的学生不被导演冠之以如此称呼非常得意,于是接受了剧组的邀请。但是,学电影出身的汪粤执著于电影,于是在几集之后又匆匆离开剧组。因为梦想成为电影明星,而放弃电视剧《西游记》唐僧的拍摄,而拍摄的电影至今也未曾上映。
?对此,汪粤表示,遗憾和后悔都没有用,毕竟年轻的时候想多干一些事情。?徐少华原本是山东话剧院的演员,现在依然工作在此处。汪粤走后,徐少华接替他演了8集的唐僧,而最初徐少华饰演的角色是小白龙。1985年,因为选择了去学院进修,徐少华也选择了离开剧组。在他看来,上大学圆了自己的一个梦,也是一个取经的过程。
?迟重瑞是第三位唐僧,也是最后取得真经成为神仙的唐僧。他曾经是81届上海戏剧学院的学生,出演《西游记》之后1989年移居香港,后经商。1998年,《西游记》续集拍摄之际,他主动回来,完成了剧作的拍摄。有人说《西游记》里唐僧最好演,因为只要不喜不怒,装出一幅慈悲心肠就可以了。这里暂且不谈关于表演的理论,单从这三个人,却演出了一个模子的唐僧来讲,这本省就是演员表演的一段佳话。
5.数字飚榜《西游记》十大创纪录之本色之最
上榜理由:真经还需真火炼
创纪录指数:★★★☆
?取经之后,师徒各自归宿何处?师傅迟重瑞真经在手,深受感召,那之后他便皈依了佛门。接触了许多和尚,烧了无数的香,也读了很多经书,修炼成了如今的真“佛”。?“斗战胜佛”六小龄童出生于猴王世家,从小就与猴戏为伍,本身就是最典型的本色演员。
?六小龄童虽然通过《西游记》大红大紫,但是他接拍的其他角色都不成功,其包括有周恩来和鲁迅,但都没有得到认可。也由此可见,六小龄童真的与孙悟空捆绑在一起了。马德华似乎对猪八戒的性格特点赞赏有加,因为取经之后的价值观多少借鉴了老猪,他曾说:《西游记》以后,我等于得到一个感悟——人要快乐。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些困难很难逾越,怎么办呢?一个信念——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痛苦着快乐着看待一切事情,所以生活就非常地充实,非常快乐,这是我从猪八戒身上取得的。
?闫怀礼也说过:通过演这个沙和尚,在这几十年我就要按照沙和尚的人物的思想去做,这也是毛主席在60年一个中央工作会议上讲的,沙和尚是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将来我这几十年还要按照这样去做,老老实实地做人。阎怀礼已经按照沙僧的行为来实践,可见对于这个角色的感悟之深。《西游记》之后,随着电视剧的火爆播出,师徒四人也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成了大腕级的人物。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师徒四人并没有以此作为骄傲的资本,以前是谁还是谁,以前是普通演员,现在还是普通演员。
?师傅说:“直到现在有时候有人请我们四人去演出,一看接待我们跟接待这些腕儿不一样,他们感觉不一样,说你们怎么一点架子也没有啊。”看来,师徒四人已经把真经读透。
4.数字飚榜《西游记》十大创纪录之拍摄艰险之最
上榜理由: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经历八十一难怎么取真经
创纪录指数:★★★★
?和小说中一样,师徒四人在拍摄之中也亲身经历了八十一难:孙悟空和猪八戒的面具活生生地粘在脸上,天热的时候闷的喘不过气来,并且和脸皮粘在一起,都摘不下来。
?马德华和闫怀礼每天要背负很厚的海绵肚子,大热天比穿棉袄还热;剧组的车在云南的山路行进,开了好半天的才发现油桶脱落,不及时发现师徒四人恐怕早已不在;在一次拍摄中八戒进入水里就由于浮力无法站稳,导演对八戒提出了批评。
?马德华尽全力站稳才开始拍摄,但是当大家都上来时,人们发现没了八戒,于是赶紧往河的下游找,这才发现,八戒已经被水冲走了,自己一个人正在河里挣扎;1985年,剧组拍摄《官封弼马温》中太白金星请孙大圣上天庭一场戏。孙悟空上天腾云驾雾靠滑轮帮助,六小龄童照常穿上“铁马甲”,马甲里由一根超细多股钢丝绳系住,导演一声令下,七个壮汉拼命用力把大圣拉出五米多高,还没有止步,钢丝绳骤然从滑轮中脱出,六小龄童猛然脸朝下直直地摔了下来。幸好有人下意识托了以下,缓解了他下滑的速度。如此的例子不胜枚举,拍摄的过程如同《西游记》小说一样充满了惊险性,但是正如师傅所说,“一切都逢凶化吉了”。
3.数字飚榜《西游记》十大纪录之拍摄时间之最
上榜理由:玄奘627年出发到公元645?年归来,也只用了18年。
创纪录指数:★★★★☆
?关于《西游记》,自吴承恩先生的小说问世之后,传播形式之多样堪称经典:印刷书籍的传播,评书人口若悬河的讲述,戏剧戏曲剧目的编排,电影《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的上映等等。但是,此上传播还以小众为主,不具有足够的普及性和深广性。
?1981年,日本版电视剧让刚刚有了电视机的我们对名著有了形象化的了解,但是造型和台词都让我们有些啼笑皆非的感叹。于是,中央电视台筹拍《西游记》提到了日程上来,此事一段时间成为文艺界的焦点。1982年,《西游记》剧组终于搭建开始拍摄,历经7年之久,1988年前25集得以完成。
?1998年剧组人员再次聚到一起,创作了《西游记》后16集,该续集2000年春节成为我们度过佳节的大餐。前后历时17年,当年22岁的六小龄童如今已经进入了不惑之年。而很多当年还生龙活虎的演员如今已白发苍苍,更有一些演员在《西游记》后16集开拍之前,就已经离开了我们。
2.数字飚榜《西游记》十大创纪录之收视率之最
上榜理由:《西游记》为中国四大名著的普及,建立了汗马功劳
创纪录指数:★★★★☆
?1986年,《西游记》还在紧张的拍摄之中,加紧编辑的前边章回已经陆续和观众见面了。这一年,播出时的总基数达到89.4%,那驰骋幻想、诙谐嘲戏的西游篇章让观众惊叹。
?《西游记》不仅仅红火一时,近20年来,该剧重播了无数遍,且每一遍都有超出业界专家想像的收视成绩,为此,他们进行了专业统计:从12-14岁年龄段到61岁以上年龄段,几乎每个年龄段的观众群的收视基数都在90%左右,而同期相对较火的剧集基数要低下几成。
?以不同的学历水平来统计,大学文化的收视基数为85.2%,而不识字或少识字的人群的收视基数居然达到了100%。这样的收视率在中国电视业成长及发达以来都是罕见。
1.数字飚榜《西游记》十大创纪录之重播之最
上榜理由:除去电视机中的播放,在你我的心中,《西游记》又有多少次的重播
创纪录指数:★★★★★
?与《西游记》创下的收视率奇迹相对应的是,《西游记》的重播纪录,自从1986年《西游记》与观众见面,在之后的近20年的时间里,《西游记》被不停的重播,尤其到了寒暑假,更是重播的高峰期。至于《西游记》到底被在中国重播了多少遍,已经无从统计了。
?而且,不仅仅在中国,央视版《西游记》已经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经典电视剧,在海外也不断重播。据说《西游记》在泰国播放时,泰国的犯罪率明显下降,因为小偷都回家看《西游记》去了。而在远隔重洋西方国家,《西游记》也得到很多人喜爱。
?曾有心理学家说过,如今的社会发展太快,出生年代相差3年,就会形成代沟。可是,这个说法对于央视版《西游记》完全不适用。《西游记》真正的做到了老少皆宜,从白发苍苍的老者,到牙牙学语的幼儿,都不存在收视障碍,不管什么年龄,当《西游记》重播的时候,人们总是禁不住坐下来,在重温一遍。也许,《西游记》值得心理学家研究一下,看看“代沟”这个如今的社会问题,能否从《西游记》中找到解决方法。
7. 西游记人物数量
无数。因为佛祖曾经提过“众生”,即宇宙中一切生灵,无法用数字计算,只能用佛的语言,也就是“无量”。这算是一种诡辩吧,希望楼主满意。
8. 《西游记》时间问题。数字问题。
1,孙悟空没有抄吃完蟠桃。只是吃袭了个饱,然后拿了些走了。他不具备吃光的肚子。你算么,一棵树结果100个果子不算夸张吧?他有最少9000棵树吧?全吃完得90万个果子吧?他偷走一两万了不起了吧?偷不完,也吃不完,这才是结论。他只是把大的,拿走了一部分。还剩很多很多很多,不太熟,或者熟的不多了。
2,年和岁都是时间单位,只是形容的对象不同。年形容时间1年,岁形容人1年,所以理论上,你可以理解为一个意思。
3,西游记并未提到盘古开天地,西游记是独立的世界观,不要拿别的理论去代入。就好比很多人拿封神榜说准提道人就是菩提老祖。封神榜比西游记成书晚,西游记怎么抄袭一个几十年后才写出来的书???
9. 罡数什么意思(西游记原著)
罡数,网络文言文翻译为(呈数)
我觉得‘ 罡数’应该说的是天罡星的星数。天罡星:水浒传中天罡星有36位,你的提问,是不是指这个问题,供你参考。
10. 《西游记》的回数
共一百回,六十余万字。分回标目,每一回目以整齐对偶展现。故事叙述唐三藏与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经过八十一次磨难,到西天取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