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关战役遗址
❶ 昆仑关在哪里
昆仑关战役遗址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
❷ 广西南宁昆仑关有什么特点
昆仑关是震惊中外的抗击日寇大战役的遗址,位于宾阳县城西南方30.5公里处,与邕宁县交界的昆仑山东侧。相传,昆仑关始于秦代。至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始垒石为关,名曰“镇南关”。宋易名为“昆仑关”至今,并在关门上刻“昆仑关”三个字。 昆仑关隘属大明山余脉,在开辟公路之前,这里自北而南延伸十公里险恶的驿道,昆仑关雄居其腰,好比食道之咽喉,扼守南北往来的通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开辟南柳公路经山下绕关而出,顺坡直下,昆仑关成为桂越国际交通线上控制着宾邕公路的重要关隘,素有“雄关独峙镇南天”之誉,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天险,故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宋皇佑四年(1052年),狄青“曾夜袭侬智高于此,流传着上元三鼓夺昆仑”之佳话。1939年冬,日本侵略军自北海登陆攻打南宁后,即由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率领重兵占据昆仑关。在全国人民呼声高涨的压力下,国民党政府调兵40万,由桂林行营主任陆军一级上将白崇禧为总指挥,以昆仑关为主战场,以杜律明率领的第五军机械化部队主攻,从是年12月18日至31日,与日军激战于昆仑关,几番夺关守隘,最终击毙中村正雄,歼敌5000余人,取得大捷,收复昆仑关。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昆仑关战役。 过去(1970——1990)那里比较荒凉,就是国民党时期建的塔、碑之类。现在那里开发旅游,新建一些设施,比原来好多了
❸ 想知道: 南宁市 从朝阳广场到昆仑关战役遗址怎么坐公交
到朝阳花园小金山宾馆前面,有专线车前往昆仑关,每半个小时发车一辆,上午8点半回就有车去了,而且好像票价答才10块钱,周末去的话,昆仑关博物馆可能休馆,门票是10元,如果不参观博物馆,可以自由\免费参观昆仑关战役遗址、老蒋和李宗仁题词的山门、重修的古关楼、关帝庙等……
❹ 南宁昆仑关的纪念碑在哪
昆仑关战役遗址位于宾阳县和南宁兴宁区交界处、南宁市东北59公里昆仑山上,是为回了纪念抗日战争时答期的昆仑关之战而建。山顶上有抗日阵亡公墓、纪念塔、碑亭,从牌坊到山顶有一道331级的石级道。国民党军政要人蒋介石、李宗仁、李济深、白崇禧、杜聿明等人有题词、题联或书刻碑文纪念这一战役
❺ 昆仑关抗日 ,国民党第5军建的阵亡纪念碑,现在可还在
在而且很有名的!
第5军是国民党军队中唯一的机械化部队,全军有71000余人,足抵得上几个杂牌军的总人数。军长杜隶明,参谋长黄翔,副军长郑洞国,200师师长戴安澜,新编22师师长邱清泉、副师长廖耀湘,荣誉第1师师长由副军长郑洞国兼任。荣誉师的官兵都是由伤愈归队的老兵组成,经验丰富,战斗力尤强。除去3个主力师之外,还有炮兵、装甲兵、工兵等军直属团队在编。讲到装备,第5军更是首屈一指了,拥有苏制T-26坦克80余辆,德制“豪须”装甲车100辆,美制福特卡车400多辆,摩托车40多辆。军属重炮团拥有150毫米榴弹炮24门,各师也都有山炮、野炮。
2006年,“昆仑关战役旧址”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宁组建了昆仑关战役遗址保护管理委员会和昆仑关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对昆仑关纪念塔、南北石牌坊、碑亭、抗日将士公墓石构件等进行了保护修缮,并对周边环境也进行了整治。按计划,昆仑关战役遗址纪念馆将在2007年底竣工,2008年开馆。
昆仑关战役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中国军队取得的屈指可数的几个战绩辉煌的战役之一,也是中国机械化部队在正面战场上第一次与日军精锐部队的大交战,意义非凡。
根据日方及我方的统计:日军第21旅团官兵被击毙4000余人,伤者大大高于此数,被俘102人,旅团长中村正雄、第42联队联队长板田园一、第21联队联队长三木吉之助及各联队的第1、第2、第3大队大队长均丧命。第5军缴获山炮10门,轻机枪102挺,重机枪80挺,步枪2000余支,战马79匹,还有大量的弹药、粮袜及各种军需品。一向骄横看不起中国军队的日军战后也不得不承认:在此昆仑关,蒋军比任何方面都空前英勇,值得我军表示敬意。
当然,为了消灭凶残的日军,中国军队也付出了重大代价。不算牵制、警戒及防守重要交通线、据点的各路参战部队的损失,仅担任主攻任务的第5军就伤亡2万余人(牺牲5500 人、负伤及失踪 15000 余人,其中主攻部队郑洞国的荣誉第1师全师13000人,仅余700余人!主攻尖刀荣誉1师1团1营1连仅剩4人!)。为了缅怀这些为国捐躯的烈士,在徐庭瑶将军的积极赞同和帮助下,在昆仑关上建立了一座“陆军第5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牌”,杜聿明将军亲笔用楷书写了长达400余字的碑文。蒋介石、何应钦、徐庭瑶等也题词纪念!
❻ 想知道:南宁市 从南宁市到昆仑关战役遗址怎么坐公交
去朝阳广场小金山候车点那里等车 那里有专门去昆仑关的大巴
❼ 昆仑关战役 白岩指挥所是谁在里面主要干什么的
昆仑关战役指挥部旧址位于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扶济村,设在村后的塘禾山敢墙洞(含上洞、下洞)里。
1939年 1月,日军占领与北海相邻的涠洲岛,修建了军用机场。11月15和16日,日军先后从钦州湾的企沙、龙门等地登陆。由于国民政府桂林行营对日军进犯广西的线路判断错误,因而邕(宁)钦(州)一线兵力不足,抵挡不力,致使日军长驱而入,24日攻占了南宁,12月5日占领邕(宁)宾(阳)线上的昆仑关。
为了保卫西南交通线,12月8日,国民政府军委会电令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组织桂南会战。会战前夕,白崇禧在迁江扶济村成立行营指挥部,指挥昆仑关战役。扶济村座落于红水河北岸,西面离邕(宁)柳(州)公路2公里,距昆仑关92公里。村后的山上有两个岩洞,当地人称为上洞和下洞。两洞不高,距山下仅10米,方便出入。洞口开阔,洞内亦十分宽敞,可容近百人。在两洞的洞口,修建有厚达40~60公分的防护墙,可抵挡敌机向洞内扫射。防护墙内筑成上下两层的数间小屋,上层为观察哨所,下层为警卫室。至今仍有部分残墙留存。
在昆仑关激烈争夺阶段,白崇禧为方便指挥,率指挥部部分人员推进到宾阳县新桥乡白岩村,在村后的白岩里设前线指挥所。白岩距昆仑关仅10余公里,岩口略高,距山下约50米,洞内宽阔甚于扶济村的敢墙洞。指挥部大部分人员仍留在迁江扶济村。
在昆仑关战役期间,蒋介石曾到扶济村视察战事一次,集合团级以上军官进行训话。
战役结束后,桂林行营指挥部撤回柳州。在扶济村工作历时近三个月时间。
❽ 广西南宁昆仑关经历过哪些历史。
昆仑关,是我国十大名关之一,位于广西南宁市邕宁县昆仑镇与宾阳交界处,距广西首府南宁市50公里。相传昆仑关是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所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昆仑关是南宁市门户和屏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为历代军事家所重视,是兵家必争之地。
据史记载,昆仑关曾发生过数次大规模的次战斗,其中,最著名是宋狄青与侬智高之战和1939年中日昆仑关之战。关门上刻有“昆仑关”三个大字,有“南方天险”之称。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其笔记著作《岭南田野笔记》中,对“昆仑关”有详尽记述。
历史钩沉:
路出昆仑关,林中不见天,巢卑幽鸟护,树老怪藤缠。(明朝鲁铎)北水归临浦,南方控古邕。一关通鸟道.万仞锁螺峰。(清朝.张鹏展)
昆仑关所在的昆仑山被称为“昆仑台地”,海拔仅有300多米,为大明山余脉,周围群山环拱,层峦叠嶂,苍峰似海,绵亘相偎,中通隘道,北高南低。昆仑关正覆压在迂回曲折的山道之中腰,好比食道之咽喉,扼守南北往来之要塞,民国十五年(1926年)开辟南柳公路经山下绕关而出,顺坡直下,昆仑关成为桂越国际交通线上控制着宾邕公路的重要关隘,素有“雄关独峙镇南天”之誉,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天险,故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昆仑关建置历史:
昆仑关始建于何时,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说法不一。一说是“相传秦代尉屠睢征服岭南后所建”。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西瓯越人终于被秦兵击败,秦统一了岭南,在广西、广东设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修建了昆仑关。另一说是东汉时马援所建,据《广西一览》:“昆仑关,在邕宾路旁,距南宁约百余里。上有台。传为马援所造。”目前尚无法确定昆仑关设置时间,但秦汉之际,昆仑关已经设建了,这是毫无疑义的。
(1)唐代建成关塞雏形
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西原州黄峒壮族首领黄少卿起兵反唐,攻陷邕管十八州,占领宾州、峦州等地。元和十四年,桂管经略史裴行立奉命进剿黄少卿等部,在“邕管界首宾州”视察地形地势时,看到此处险恶形势,于是便在此地“缮兵补卒,增垒闭途”,建成既可守又可攻的互为犄角的军事防线,不但堵截黄部由宾州经此地进攻邕管,而且还从此进军宾州。这是唐代在昆仑关附近地段垒石为关的开始,只是还未命关之名称而已。
(2)昆仑关名称开始出现
宋景佑二年(1035),邕州仍为广南西道、邕管的首府。为保卫广南西道重镇邕州的安全和加速军情传递,宋皇朝在邕州东北通往汴京的宣化县境内的陆路上,设置昆仑关、长山驿、大央岭驿、金城驿、归仁驿等驿站关隘。这是开始出现昆仑关名称的时期,也就是昆仑关的鼎建时期。
(3)昆仑关闻名于世
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广源州侬智高攻广州不下折回广西,十月路经宾州取道昆仑关返邕州,对昆仑关毫不介意。十二月初一,在金城驿打败宋将陈曙。后来侬智高侦悉宋仁宗派狄青率大军南下,于是抢先派兵占据昆仑关,加紧修建为坚固的关塞,凭藉险关来抗拒宋军。
(4)王守仁重修古关建楼
明嘉靖七年(1528),“八寨”壮族人民举义,明嘉靖帝派新建伯王守仁率兵前来镇压,王屯兵于昆仑关,重修关城,新建关楼,遣兵经宾州、上林进军“八寨”。
(5)明桂王重建昆仑关
明永历二年(1648,清顺治五年),明桂王(永历帝)朱由榔在桂林被明将郝永忠率兵入城劫驱,南下南宁,驻跸南宁府衙设行在,命副总兵朱桓、赵康辚屯兵昆仑关,重建关城,以防南下的清军,保卫其南宁行在的安全。(原朱桓、赵康辚所刻的“昆仑关”关名额碑幸存,今镶于新建的关城北门上首。)
(6)宣化县重修关城、重建关楼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宣化县知县柳际清,巡视昆仑关,以关城年久残破,乃拨款重修关城,并重建关楼三楹(二柱三道桁条木),又在关南口数丈处,跨驿道建亭一座。关楼上,奉祀狄青、余靖、孙沔三位征南主将神像。清光绪年间,九塘百姓改奉关帝、关帝太子、周仓三神像。
(7)邕宁县人民政府重建昆仑关
1976年5月,昆仑古关被毁。1980年12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文物管理处决定将昆仑关文物维修和管理工作,交由邕宁县负责。1981年6月,自治区文化厅随文拨给邕宁县昆仑关文物维修费1.4万元,不足由邕宁县负责开支。维修工程于1982年9月30日竣工,定为邕宁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7月8日,昆仑关战役遗址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❾ 昆仑关战役遗址上都有哪些国军将领题词
昆仑关战来役为抗日战争的源大型战役之一,也是桂南会战国民革命军投入战力最强规模部队的一场战役。主要地点位于中国广西战略要点昆仑关,起始时间为1939年12月18日-1940年1月11日。昆仑关战役有广义和狭义两个说法,广义的就是指桂南会战中的防守南宁、反攻南宁和宾阳作战三部分,而狭义的只是指桂南会战中的反攻南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