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游记李白

游记李白

发布时间: 2020-12-24 16:17:02

A. 唐代第一位写山水游记的诗人是

文学史家喜欢将文学家分派,比如诗人,就被分成不同的派别,其中有一个被叫做山水田园诗派。被归入这一派的诗人有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人。其实,这一派的诗人未必个个都特别喜欢游山玩水,与此同时,不是这一派的诗人也决非人人足不出户。相反,属于山水田园诗派的诗人有一些并不见得特别爱游山玩水,而不属于这一派的诗人,有一些却是山水风景的狂热爱好者。

王维应该说是比较喜欢欣赏山水田园景致的,但是,他对于游历名山大川似乎并没有特别的兴趣。王维的兴趣偏于安静,关心景色的情调与意蕴,对于那些名声显赫的山水,他没有什么好奇心。自从得到宋之问的辋川别业之后,他喜欢邀请裴迪等若干诗友,流连其间,诗歌唱和。别业中的景点,华子冈、欹湖、竹里馆、柳浪、茱萸沜、辛夷坞等等,都曾被写入诗篇。王维早年也曾经奉派出使塞上,写出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名句。但是,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长安的半官半隐中度过的,辋川别业是他的主要游玩之地。

孟浩然一生都在求官与归隐之间徘徊,壮年时期曾漫游吴越,所到过的山水名胜比王维肯定要多得多。他的笔下,也留下了一些描写他游历过的山水胜景的作品。孟浩然可能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中专门游历山水最多的诗人。

韦应物、柳宗元跟山水田园结缘,都与他们的仕途经历有关,他们都曾在地方上担任刺史一类的官职。韦应物曾经担任滁州(今天安徽省滁县)、江州(今天江西省九江市)、苏州(在今天江苏省)等地刺史,因而写过《滁州西涧》等著名山水诗篇。柳宗元在参加王叔文改革遭到失败之后,先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之后改为柳州刺史。因此,他的诗文里描写了一些永州、柳州一带的山水景致。很可能,论性情,韦应物、柳宗元都是对山水没有特别爱好的人。

唐代当然有特别爱好山水的诗人,而且为数不少。根据我们的一时搜检,简单罗列如下:

宋之问,虢州弘农(今天河南省灵宝县)或者汾州(今天山西省汾阳县)人,曾经因为谄附张易之,被贬为泷州(今天广东省罗定县)参军,到过岭南地区。后来又因罪被贬为越州(今天浙江省绍兴市)长史。再后来,又被流放到钦州(今天广西钦县),在那里被勒令自杀。可见,这位人品低下的诗人一生到过的地方着实不少。岭南地区不是他愿意去的地方,他也不像宋代的苏轼那样能够随遇而安,遍游岭南山水。不过,史书记载,宋之问在越州期间,却是曾经登山临水、饮酒赋诗的。《新唐书》本传记载,他曾“穷历剡溪山,置酒赋诗”。剡溪在今天浙江省嵊州市,即曹娥江上游,那一带曾经是一些东晋名士的活动场所。

李端,赵州(今天河北省赵县)人,进士及第,做了一阵子京官之后,因为身体有病辞去官职,一度居住于终南山草堂寺。后来出任杭州司马,曾经在虎丘山下买了一些田地,经营庄园。据说,后来李端又曾移家衡山,自号“衡山幽人”。其间,“弹琴读《易》,登高望远,神意泊然”。

张谓,河内(今天河南省泌阳县)人,十分喜欢欣赏湖山景色,其《湖上对酒行》诗云:“夜坐不厌湖上月,昼行不厌湖上山。眼前一尊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

姚系,河中(今天山西省永济县)人,韦应物同时诗人,“好游名山”,“与林栖谷隐之士往还酬酢,兴趣超然”(《唐才子传》卷五)。

殷尧藩,秀州(今天浙江省嘉兴市)人,他一生到过不少地方,足迹所至,包括了今天陕西、山西、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唐才子传》卷第六说他“耽丘壑之趣”,据说他自己曾讲过这样一番话:“吾一日不见山水,与俗人谈,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呼浊醪浇之,聊解秽耳。”

张祜,大约出生于姑苏(今天江苏省苏州市),多种文献记载,这位晚唐著名诗人十分喜爱山水风景,喜欢游览寺庙,而且每到一处,往往即兴题诗。杭州的灵隐、天竺,苏州的灵岩、楞伽,常州的惠山、善卷,润州(镇江)的甘露、招隐,他都曾留下过诗篇。诗人李涉在岳阳曾经赠诗给他,诗曰:“岳阳西南湖上寺,水阁松房遍文字。新钉张生一首诗,自余吟著皆无味。”可见,张祜的题咏诗歌是受到同时代诗人的好评的。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一下他的题咏诗,随便举几个例子。《万道人禅房》有两句云:“残阳过远水,落叶满疏钟。”《题金山寺》有两句云:“寺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题孤山寺》有这样四句:“不雨山长润,无风水自阴。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陈陶,剑浦(今天福建省漳州市)人,屡次落第之后,不求进达,“恣游名山,自称‘三教布衣’。”

从诗人们保存至今的诗集中看,唐代诗人中曾经游览过各地名山大川的数量就更大了。比如,伟大诗人李白、杜甫,虽然不曾有文献专门强调他们的喜欢山水,也没有被文学史家归入山水田园诗派。但实际上,他们游历过的名山大川之数量,是一般山水田园诗派的诗人们所望尘莫及的;他们描写山水的诗歌作品,不但数量不比那些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少,质量也不比他们差。

李白曾宣言,“一生好入名山游,五岳寻仙不辞远”,为了寻仙学道,为了欣赏山水风景,他不辞路途遥远,不惧山岭崇峻。在家乡四川,他到过成都,游览过峨眉山;离开家乡,乘船东出,到了湖北,他以安陆为中心,除了漫游湖北各地之外,他到过洛阳、山东东部、吴越一带,泰山、、南京、各处吴越名胜,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离开长安之后,又进入了以梁园、东鲁为中心的漫游时期,足迹遍及今天的山东、河北、安徽,真是屐痕处处;安史之乱爆发,先后避居剡中、庐山;因为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定为叛乱,又遭流放夜郎的惩罚,半路遇赦,沿江东下,最后定居于安徽当涂。性情加上坎坷的命运,李白几乎成了一个旅行家。

杜甫早年游览过今天的江苏、浙江,在山东、河北一带两次漫游,前后历八九年;求官期间,主要在长安一带活动;为官期间,曾往来于今天的甘肃天水、陕西西安、河南洛阳之间;辞官之后,在甘肃作短暂停留之后,携家带口翻越秦岭、大巴山,到了四川成都,定居成都的四五年里,往来于川东北的梓州、绵州、阆中一带,到过剑门、青城山等地;乘船离开成都之后,沿江东下,在今天的奉节居住过两年,沿途不少城镇都曾逗留过;最后到了湖北、湖南一带。可以说,杜甫到过小半个中国,用宋人王安石的话说,杜甫是“饿走半九州”。论名山,五岳杜甫到过并且留下诗篇的有三座,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论大川,黄河、长江、湘江,杜甫都到过,其中,长江更是曾经长距离、长时间举家乘船旅行过。赞同12| 评论

B. 读了《三游洞游记》我不禁吟起李白的诗句:

读了《三游洞游记》我不禁吟起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三游洞”位于西陵峡畔,葛洲坝库区,唐代的李白来这里游览过。)

C. 《游记》是李白的诗吗

不是水水水水撒

D. 车游记不是李白的诗句

B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诗名《望月怀远》是唐朝诗人张九龄所作

E. 李白诗词中有关吃喝玩乐的某些句子

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F. 李白,苏轼这些古代驴友是怎么旅行的你

现代人旅游就是逛吃逛吃,再加上自拍发朋友圈。你知道古代人是怎么旅游的吗?徐霞客、李白、玄奘、苏轼、秦始皇,这些古代驴友都是怎么玩的?

古代,长途旅行的普通百姓少之又少。驴友们都是些什么人呢——李白漫游,结交了赏识自己的伯乐贺知章,被推荐给唐玄宗;玄奘西游,为求取佛经;苏轼贬官游,一路往南,最后被贬到海南,以自然风物和诗酒自娱;秦皇巡游,宣德扬威,安定天下。
古代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漫长路途、交通不便、天气恶劣、路遇劫匪、露宿山中……问题好像层出不穷。他们的旅行,与我们现代人到底有多不一样?
1
行前准备:卜一卦,择吉日吉时

出行前问卜可以追溯到殷代,直到晋代,这也是人们出行前不可或缺的步骤。到了明代,一批专门为出行准备的问卜书籍开始大行其道,只需要在出行前翻阅查询即可。
1
旅游攻略
:旅行手册大受欢迎,古代驴友执攻略走遍天下

“描摹各地名胜风景”的游记类作品兴起于魏晋南北朝,自唐代起,记录“旅游路线”的作品也开始兴起,为了介绍得更详尽,旅行书还出现了配图版。它们除了介绍行路路线,还搜罗了一路途经的名胜古迹,并细心地给出投宿建议、食宿交通的收费标准,以及注意的事项。这些书籍不仅仅起到了旅行指南的作用,更诱发了许多人出游的热情和决心。
明末文学家王思任就是在读了张肃的《台游草》之后,立刻“投袂而起”,撸起袖子就去收拾行李,坐船揽胜去了。
3
行李清单:行李宁多勿缺,夜壶也是必备品

古代的客栈没有专门的厕所,所以夜壶马桶是旅行必备。他们随身的行李,不仅有生活用品、床上用品、还有蜡烛、茶叶、棋子、折叠棋盘和中药等。“熟艾、大黄、芒硝、甘草、干姜、蜀椒”这些中药,按照《千金要方》、《医说》等众多医术的说法,都是“居家旅行必备良药”,大多有芳香开窍、除秽杀虫的作用。
资深驴友沈括“行李示范”:除以上物品,还有笔墨纸砚、酒器、茶盏、斧子、锄头、刀子、油筒、虎子(即尿壶)。
4
旅伴
:携带家奴,或与友人同行

古人旅行很少独行,一般都会携带家奴,或找志同道合的友人结伴而行。一来是出门在外,行李繁重,需要肩挑担扛;二来路上万一遇到歹人劫匪,也好有个照应。
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号称“万里独行”,实际上也是有仆人从江阴一直跟到云南的。
仆人队伍更为壮观的也大有人在。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游太湖时,雇了三艘游船,竟有两艘都用来盛载行李和仆从。
5
住宿
:住宿条件良莠不齐,民宿大行其道

说到旅行中的住,解决方案真是五花八门。官家住驿站,商旅住客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候,民宿和寺庙、道观都是不错的选择,而露宿野外或夜宿船家也时常在所难免。正因为住宿条件良莠不齐,所以被褥、枕头、蜡烛、洗漱用具通常都会被收纳在行李中。
民宿是最常见的选择,民间有大致的收费标准。也可以宿在寺院道观,不过并非免费,有的寺庙会用香火钱的方式收取费用,有的则会直接表明佣给。走水路的,或是情趣所致,或是为节省费用,干脆直接宿歇在船上。
6
交通:走水路舍近求远,马或马车不是谁都坐得起

古人只要能走水路,就算绕远道也在所不惜。为什么呢?坐车颠簸、翻山越岭危险,水路要惬意多了。到了隋唐时代,大运河开通连接南北,明代时,租船服务也普遍起来。不过水路也因为天气、水流方向的变化,会影响出行,这时上陆地即可。
说到车,也有很多种,以速度取胜的“包赶程”,多为耐力持久的骡车,即便是千里长途,戴星而行,数日可达。
以稳著称的“太平车”,重大粗陋,以牛牵挽,每天行程不超过30里。
车身悬挂铁铃,行进时发出声响,数里之外可闻,宛如喇叭,好让对面来的车辆有预先避让的准备。
我们最常见的“马或马车”,都是有一定身份和经济实力人群的选择。
7
“镖局”和“邸店”
:出门在外行李怎么办,财产安全也有办法

旅行路上艰险不断,明朝时出现了镖局,为商旅护航,价格不菲,惠顾者多为运货商人。
到达目的地,再随身携带行李也不方便。南北朝时就已经出现了专门储货纳客的场所,相当于“仓库”,被称为“邸店”或“传舍”。唐代还有专为客人保管钱币的“柜坊”。
8
古会玩:下棋作画写诗,古人游浪漫风雅

自唐朝起,伴随着旅行活动的频繁,人们对旅行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不仅要游,还要游得雅,游得巧。古琴、围棋、纸墨笔砚,甚至还有歌姬,都成了随身携带的游具,与景致相互应和,增加旅行的乐趣。
9
酒菜伺候:酒肆食店虽兴起,食物炊具有备无患

民以食为天,旅行更是如此。唐代起,酒肆食店遂渐普及,为旅人出游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即使饮食业再发达,古人出门旅行还是习惯随身携带食物以防万一。徐霞客包中装有胡饼、笋脯、茶叶等食物和酒水,以及烹饪美食所需的炊具

G. 中国记载的第一个大旅行家是李白吗

不是李白……
如果说巡游也算旅行的话 我想 秦始皇算第一个了吧(狠人就是狠人 这是在用生命巡游啊!)
但第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却是徐霞客
秦始皇:
秦始皇构筑了从咸阳辐射全国、四通八达的驰道,从统一天下的第二年起,他开始举行了大规模的巡游。12年为帝,先后巡游达5次,平均2年多一次。
第一次巡视旅行到宁夏西部、甘肃东部,经甘肃陇西,到达秦人祖先故地天水、礼县,再沿祖先东进线路回辇宝鸡、岐山、凤翔,归咸阳。
第二次巡游旅行,首次东行登峰山、泰山,封山勒石刻碑。他去了烟台、胶南,沿东海到江苏的海州、徐州,又南下安徽,渡淮河,到河南,车辙又碾过湖南长沙等地。
第三次巡游了山东半岛的沿海地区,为去海上仙岛求取不老仙药,派徐福带500童男童女,驾船出海。
第四次巡游是在公元前215年,他向北而去。从潼关过黄河去山西,到了河北邯郸,东抵秦皇岛。出了山海关,到达辽宁绥中海滨。回途内蒙古,经陕西榆林、延安,回咸阳。
公元前210年,他开始了第五次巡游旅行。先后到达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河北。结果他死在了旅途之上。
徐霞客: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朝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2] 。“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H. 三游洞游记中作者在洞中看到李白的雕像后 他不禁想起了李白的诗句 他会想起哪句诗呢 他不禁想起了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I.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全文

一、全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二、翻译

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烟波渺茫实在难以寻求。越中来人说起天姥山,在云雾忽明忽暗间有人可以看见。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天台山虽高一万八千丈,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伴随我到了剡溪。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半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叫声。无数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晚。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

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

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们成群结队密密如麻。忽然魂魄惊动,我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告别诸位朋友远去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

三、出处

唐代李白

(9)游记李白扩展阅读

一、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其作年一说天宝四载(745年),一说天宝五载(746年)。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

被放出京,返回东鲁(在今山东)家园。之后再度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大约作于李白即将离开东鲁南游吴越之时。

二、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此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

诗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感慨深沉激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三、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

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J. 有关游记的诗句有哪些

1、描写春天景色的佳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荫来. ——(宋)徐俯《春游湖》
2、描写夏天景色的佳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晏殊《寓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
水光涟漪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苏轼《望湖楼醉书》
3、描写秋天景色的佳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唐)刘禹锡《望洞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4、描写冬天景色的佳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高适《别董大》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江雪》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宋)王安石《梅花》
5、描写月亮的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唐)李白《静夜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唐)李白《古朗月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