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游记选
Ⅰ 列举中国当代游记写作的有名作家及作品
杨朔、魏巍、秦牧、刘白羽并称为中国当代散文四大家。
杨朔:《荔枝专蜜》、《蓬属莱仙境》、《雪浪花》、《香山红叶》、《画山绣水》、《茶花赋》、《海市》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故士和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依依惜别的深情》,《东方》《语休采英》。
秦牧:《土地》、《花蜜与蜂刺》,《长河浪花集》,
刘白羽:《长江三日》、《日出》,《芳草集》,《第二个太阳》,《中国人民的胜利》
Ⅱ 中国当代名家游记散文集萃的介绍
《中国当代名家游记散文集萃》内容简介:在转瞬即逝的时空里,在人生无法重复的过程中,经典打败了时间的文字、声音和表情。那些坦诚的语句,那些无畏的呐喊,那些对人类精神的思考,唤醒了我们曾经的期望,鼓起了我们的勇气,不再虚度年华、怀疑未来。经典的意义更在于常读常新,无论时光如何变换,它依然是读者书架上不变的风景。
Ⅲ 当代华人作家写欧洲游记写的最优秀的有哪些推荐
朱自清先生的《欧游杂记》,文字极佳。徐志摩写意大利的一些也很好。老舍的英国杂记写得妙绝且有趣,而且愿意的话,《二马》这小说本身就是欧洲游记。
林达夫妇的《西班牙旅行笔记》,文笔很美,浓厚的文化气息,偏重讲述历史和社会演化;另外还有一本《带一本书去巴黎》
舒国治《理想的下午——关于旅行也关于晃荡》
这本书写的不只是欧游(但多是关于欧游的文章),文字不急于展示他的见闻,不刻意渲染某种情感,却自成一种氛围。
感受最深的不是他游历过的风景,而是他对于生活的选择和态度。
值得一读。
Ⅳ 高中生适合看的书,推荐几本
我当年看完文化苦旅,语文成绩一下子就上去了
=====================
没想到点赞的人,这么多。我就补充说说。
这本书,以中国各大文化古迹为线索,讲述中国文化历史,让我脑子本来支离破碎的文化印象变得系统起来,让我对古代文人,产生感情。慢慢地,我开始了解他们的遭遇,理解了他们的苦涩,理解了他们的倔强,理解了他们的浪漫,理解他们对待苦难时的恬淡!
从来对语文很头疼的我,开始对语文产生兴趣!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
渐渐地,我发现我在做古诗文赏析的时候,不在直勾勾地盯着诗而一筹莫展了,我会联系作者的时代特点,是盛唐还是晚唐,是北宋还是南宋。我还会联系其遭遇,是罢官,还是远游。真的是,感同身受地理解作者,才会发现那些之前看起来晦涩的文字,突然饱含了感情。所以自然而然,解答起来就容易很多!现代文理解也同样变得容易了许多,毕竟中国文人很多特点一脉相承。而且余秋雨高超的文字水平对我语感也非常有帮助。我发现我的文笔也开始细腻起来!到后来,我的作文竟然被老师当众读了出来。
高中生活,分秒必争的生活,繁重的卷子,习题,有时候愣神都是一种奢侈。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读课外书真的需要挑一些这样的“干货”去读一读。
时间真快,一晃,高考过去10年了
Ⅳ 中国现当代文学散文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现代散文发展历程如下:
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其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
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
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如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
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总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
(5)当代游记选扩展阅读:
散文发展历程:
先秦时期: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两汉时期: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
唐宋时期: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明代时期: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清代时期: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义理”的体现。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Ⅵ 孙伏园故居
孙伏园(1894~1966),原名福源,字养泉,笔名伏庐、柏生、桐柏、松年等。绍兴人。现代散文作家、著名副刊编辑。
早年在山会师范学堂、北京大学学习,两度成为鲁迅的学生。1912年任北京《晨报》副刊编辑,人称“副刊大王”。鲁迅名作《阿Q正传》即在该报首次连续发表。后又应邀主编《京报》副刊。1927年3月,任《中央日报》副刊编辑; 至冬回上海,创办嘤嘤书屋,出版《贡献》半月刊。1928年主编《当代》,旋即赴法国留学。抗日战争时期,曾任重庆中外出版社社长。1939年3月, 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后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设计委员兼《士兵月报》社社长,齐鲁大学国文系主任,大竹乡村工作人员训练班主任。1945年去成都,先后在华西大学和铭贤学院任教,同时主编成都《新民报》。
建国后,孙伏园被任命为政务院出版总署版本图书馆馆长。其著作主要有《伏园游记》与《鲁迅先生二三事》。
Ⅶ 海市是当代女作家什么的游记散文
①穿越戈壁滩时,你会忽然觉得,世界原来竟是如此单纯。
②天很蓝,蓝得像海,一无杂质。悠悠白云飘来,丝丝缕缕地绕在头顶,天幕有如巨幅浮雕。地很平,一马平川。视线里弥漫着黄褐色的沙地,从车轮下一直通向地球的尽头,眼里除了黄沙还是黄沙。粗糙的沙滩散落着碎石般的沙砾,精细的沙丘上刻着一圈圈年轮般的波纹;日月凝聚而成的沙岗,如长堤般延绵伸展;路边掠过废弃的村落,断墙残垣仍是一片触目惊心的灰黄……偶尔有远远的山,卧龙似地蜿蜒着。如黑黢黢的树根纠集、缠绕在一起。皱折却整齐而光滑,透着西北的苍劲。峰顶的积雪分外鲜明,蓝莹莹地闪烁,像一双双苍茫而忧郁的眼睛。
③旋风突然就出现了。风夹裹着黄沙,像一只只倒扣的金钟,呈U字形,底部紧贴着戈壁滩,任意地旋转舞蹈着。那是一页奇妙的图景,大漠上凝固的黄色成为一块巨大的底版,与游弋的黄色旋风浑然一体。镂空的风柱又似一支急促的喷泉,安慰着沙漠里的行人。再没有更多的颜色了。戈壁只有单纯得近于单调的金黄。
④出凉州、经张掖、过酒泉,漫漫长途,古城的绿洲与绿洲之间,没有河,没有泉,也没有井。黄沙古道,掩埋了多少流放者饥渴的白骨和焦灼的灵魂。真的没有绿树也没有河流么?苍天在上,谁能拯救这荒茫死寂的戈壁?
⑤昏沉沉的困倦中我睁开眼。如闪电掠过黑夜,我的眼睛为之一亮——那是海么?灰蓝色的水波洋溢着,弥漫着,悬浮于沙洲之上,宁静而安谧。水上横一道长长的湖堤,堤上有树,清晰而精致的树影,一棵棵生动地排列着,像故乡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更奇妙的是,水面上还映着绿树的倒影,水墨画一般,朦胧得柔美。在沙漠的骄阳和干旱中,那水,想必是清凉又甘甜的。
(选自《张抗抗散文自选集》)
Ⅷ 鄂尔多斯地区哪个书店有当代中国游记一百篇这本书
去新华书店教育书店那问问
Ⅸ 当代中国第一诗人潘正伟成名作品有哪些
中国来当代大理诗人潘正伟源先生作品极其丰富,题材新颖别致,所涉范围博大精深,敢于挑战禁区,做众生不敢做之事,说众生不敢说之话,应该说其脑海中、笔端下产生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够成为当今中国中华文学中的精品。
如果硬是要举出一些代表作品之类的话,我认为《执着人生》、《永平霁虹桥怀古》、《不忘初心》、《王者之音》、《初心无悔》等作品都是很不错的,可以说,随便列举一两篇,都足以让大理潘正伟先生在文学界傲视群雄,让潘先生自信满满地站立于文学世界的巅峰
Ⅹ 现当代是什么意思跪求一篇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游记,谢谢
你问的是现当代文学的划分吗?一般都认为1917年——1949年为现代,1949年至今为当代。
《中国当代名家游记散文集萃》里有许多的游记,你可以去选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