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西行仓库遗址

西行仓库遗址

发布时间: 2020-12-25 17:00:12

A. 《西游记》中西行经过的地方哪些是真实存在的

在《西游记》这一本著作之中,其中描述的很多地方都是真实存在的,有人认为这一本著作其本身是基于虚幻的基础之上创作的,便认为其中所描述的很多地方在现实生活之中根本就不存在,但实际上其中很多的地方都是在现实的世界之中可以看到的。

比如说在其中就有着流沙河。流沙河这一个地方的历史可谓是十分的悠久,它最初的时候是源自于汉朝,到现在为止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而且这一个地方还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通天河其实是长江上游中的一段,它也是真实存在的这一个地方的风景也是非常的美好,因为他的河流下段是和玉树藏族附近的金沙江乡连接的,而且他还直接穿过了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全境,这一条河流流经的地方风景都非常的优美。

B. 桂林附近哪儿有历史遗迹或博物馆什么的最好提供乘车路线哈…

桂林博物馆,现在的桂林博物馆是1982年成立1988年建成并对外开放的博物馆,位于回桂林市西山公园内。馆内主要答陈列桂林历史文物、民族文物、青花梅瓶等文物,拥有古代文物、民族民俗文物、革命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2万多件,是全国百家重点博物馆之一。坐14路3路29路都可以到! 广西师大的王城校区就是一个王府,叫靖江王府,30路车到凤北路下就可以,或者在任何一辆到市中心的车都可以,就在正阳步行街口的王城商厦对面的那条路直走就到了 李宗仁府,在火车站汽车站坐16路文明路下,走几步就到了,免费参观 甑皮岩遗址博物馆,乘坐12路 28路 86路 96路 97路 98路桂林公交车,到甑皮岩站下,沿甑皮岩路西行150米左转,即到博物馆大门。甑皮岩遗址是目前中国出土文物最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1965年发现,1978年甑皮岩遗址建成博物馆对外开放。这些遗迹、遗物,展现了桂林距今12000——7000年的文化发展轨迹。甑皮岩遗址以其年代跨度之长、出土文物之多、文化内涵之丰富享誉中外考古界。

求采纳

C. 骊山有哪些古迹遗址

骊山是秦岭北侧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20余千米,远望山势如同一匹骏马,故名骊山。骊山温泉喷涌,风景秀丽多姿,自3000多年前的西周就成为帝王游乐宝地。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是游览胜地,曾营建过许多离宫别墅。这里有被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等。

骊山风景秀丽,相传周幽王在此建骊宫,秦始皇时改为“骊山汤”,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唐太宗营建宫殿取名“汤泉宫”,唐玄宗再次扩建取名华清宫,因以温泉为特征,又称华清池。

骊山是我国名山之一,是唐华清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山势峻峭断层地貌别具一格,其森林景观独具特色,有千亩侧柏林、骊山拧拧柏、八戒显形树等。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在骊山均留下烙印,古迹遗址星罗棋布、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离宫别墅皇家风范、地热温泉极具魅力。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的骊山北麓,它南依骊山的层峦叠嶂之中,山林葱郁;北临逶迤曲转、似银蛇横卧渭水之滨。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秦始皇陵陵园按照秦始皇死后照样享受荣华富贵的原则,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大体呈回字形,陵墓周围筑有内外两重城垣,陵园分内城垣和外城垣,陵区内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陵区封土呈四方锥形。秦始皇陵的封土形成了三刷陵墓,秦始皇还下令将南北向的水流改成东西向。级阶梯,状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为了防止河流冲陵园的南部有一个土冢,筑有内外两道夯土城墙,分别象征皇城和宫城。在内城和外城之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葬马坑、陶俑坑、珍禽异兽坑,以及陵外的人殉坑、马厩坑、刑徒坑和修陵人员的墓室。秦始皇帝陵以其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著称于世。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我国秦始皇陵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地下宫殿是秦始皇陵墓建筑的核心部分,位于封土堆之下。陵以封土堆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众多,内涵丰富、规模空前,除闻名遐迩的兵马俑陪葬坑、铜车马坑之外,又新发现了大型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多处。秦始皇陵共发现10座城门,南北城门与内垣南门在同一中轴线上。坟丘的北边是陵园的中心部分,东西北三面有墓道通向墓室,东西两侧还并列着4座建筑遗存,有专家认为是寝殿建筑的一部分。1980年发掘出土的一组两乘大型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迄今我国发现的体型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由此埋葬在地2000多年的宝藏得以面世,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兵马俑坑现已发掘3座,俑坑坐西向东,呈“品”字形排列,坑内有陶俑、陶马8000多件,还有40000多件青铜兵器。坑内的陶塑艺术作品是仿制的秦宿卫军。近万个或手执弓、箭、弩,或手持青铜戈、矛、戟,或负弩前驱,或御车策马的陶质卫士,分别组成了步、弩、车、骑4个兵种。

从石瓮水潭处攀援西行是从东绣岭通往西绣岭的一段险道。要上行,必须手足并用,盘旋而上,如同鸡上架一般,故而得名。

牡丹沟沟中有泉,称“美泉”。据说,用这股美泉浇灌的牡丹,花色特别娇艳。

骊山华清宫

D. 《西行纪》妖怪大道最强的国家有哪些

我觉得《西行纪》妖怪大道最强的国家是古城遗址,巨猪山城和人鱼国。大家好,喜欢西行的观众和朋友们!怪物路上有许多由怪物组成的部落或国家,每个国家的实力也不同。有小国有大国,和农业村,也有大国如巨猪山城和人鱼国。今天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怪物路上哪个怪物国家最强,谁能进入前四名?


人鱼国;如果说妖怪大道的国家是最强大的,那么我们不得不说人鱼国。人鱼国位于黑水河底。河底居民的战斗力是超乎想象的。此外,他们的女王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怪物。就连孙悟空和唐三藏也不得不害怕三分。他们之所以称之为最强,是因为他们的综合国力强大,他们是几代人以来一直守护着奇异经典的人。他们天生就有很强的天赋。所以我觉得《西行纪》妖怪大道最强的国家是古城遗址,巨猪山城和人鱼国等。

E. 丝绸之路 从起点至玉门关遗址的资料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一般可分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为北中南三条线路。
东段

东段:从长安到玉门关、阳关,东段各线路的选择,多考虑翻越六盘山以及渡黄河的安全性与便捷性。(汉代开辟)
中段:从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
西段: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以下为丝路各段上的重要城市名称(括号内为古地名)。
三线均从长安出发,到武威、张掖汇合,再沿河西走廊至敦煌。
北线:从泾川、固原、靖远至武威,路线最短,但沿途缺水、补给不易。
南线:从凤翔、天水、陇西、临夏、乐都、西宁至张掖,但路途漫长。
中线:从泾川转往平凉、会宁、兰州至武威,距离和补给均属适中。 西安(长安):须弥山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 石窟 武威(凉州) 张掖(甘州) 酒泉(肃州) 敦煌(沙州):莫高窟、榆林窟
公元10世纪时期北宋政府为绕开西夏的领土,开辟了从天水经青海至西域的“青海道”。成为宋以后一条新的商路。 天水 西宁 伏俟城 索尔库里盆地(索尔库里)

中段

往返于丝绸之路上的商队。中段主要是西域境内的诸线路,它们随绿洲、沙漠的变化而时有变迁。三线在中途尤其是安西四镇(640年设立)多有分岔和支路。
南道(又称于阗道):东起阳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经若羌(鄯善)、和田(于阗)、莎车等至葱岭。 阳关 若羌(鄯善) 且末 尼雅(精绝),西汉时期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和田(于阗)
中道:起自玉门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经罗布泊(楼兰)、吐鲁番(车师、高昌)、焉耆(尉犁)、库车(龟兹)、阿克苏(姑墨)、喀什(疏勒)到费尔干纳盆地(大宛)。 玉门关 楼兰(为鄯善所兼并,现属新疆若羌县) 吐鲁番(高昌):高昌故城、雅尔湖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焉耆(尉犁) 库车(龟兹):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喇千佛洞 阿克苏(姑墨) 喀什(疏勒)
北道:起自安西(瓜州),经哈密(伊吾)、吉木萨尔(庭州)、伊宁(伊犁),直到碎叶。 哈密,水道纵横盛产哈密瓜 乌鲁木齐,回文意思解作美丽的草原 伊宁(伊犁) 碎叶

西段

自葱岭以西直到欧洲的都是丝绸之路的西段,它的北中南三线分别与中段的三线相接对应。其中经里海到君士坦丁堡的路线是在唐朝中期开辟。
北线:沿咸海、里海、黑海的北岸,经过碎叶、怛罗斯、阿斯特拉罕(伊蒂尔)等地到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 乌鲁木齐 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 江布尔城(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城市) 托克玛克(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城市) 萨莱(俄罗斯) 萨克尔 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城市)
中线:自喀什起,走费尔干纳盆地、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到马什哈德(伊朗),与南线汇合。 喀什或喀什葛尔 白沙瓦:哈拉和林大道 喀布尔 巴米扬:著名的巴米扬大佛在2001年被塔利班摧毁。
南线:起自帕米尔山,可由克什米尔进入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可从白沙瓦、喀布尔、马什哈德、巴格达、大马士革等前往欧洲。 马什哈德(伊朗) 萨卜泽瓦尔 赫卡托姆皮洛斯(Hecatompylos,番兜,和椟,可能位于如今的伊朗达姆甘和沙赫鲁德之间。) 德黑兰 哈马丹 克尔曼沙汗 巴库拜(伊拉克) 巴格达 阿布哈里卜 费卢杰:沿幼发拉底河至阿列颇。 拉马迪 阿列颇(叙利亚) 大马士革 阿达纳(土耳其) 科尼亚 安条克 布尔萨 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
路线简略: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古波斯)—西亚—大秦(古罗马)
http://ke..com/view/1239.html?wtp=tt#2

F. 京杭大运河流经区内人文胜迹众多,杭州段有哪些历史遗迹

1.良渚文化

杭州北郊良渚镇,人类文明的源头之一——“良渚文化”在这里发生,延续了5000多年文脉。现有良渚文化博物馆(规划将要建设国家公园),从博物馆陈列的史料以及考古发掘的大量文物,为古都谱写的5000多年神韵,璀璨夺目,堪称中华文明瑰宝。

2.秦始皇的遗迹

秦始皇曾于公元前210年至钱唐,临江了望,见波涛险恶不敢渡江,西行二十里再过江。秦始皇站立过的那座山头从此名叫“秦望山”(现钱塘江边六和塔西面)。还有,西湖宝石山上有块大石头,传说曾是秦始皇的“缆船石”,后来被镌刻成大佛头,现在成了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3.汉代石碑 西泠生辉

西湖“湖山最胜处”的西泠印社,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泠印社有一“镇社之宝”——东汉《三老讳字忌日碑》,它被珍藏在印社顶巅的“汉三老石室”中。东汉石碑是杭州现存年代最早的碑刻,在秀丽的湖山闪烁着熠熠光辉。

4.湖上仙山 晋代古刹

1600年以前的晋代,宗教文化流入杭州,西湖北山来了一位道家葛洪(284~364),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药家、炼丹术家,杭州人称之“葛仙翁”。他在山上结庐(抱朴庐)炼丹,这座山从此称“葛岭”,葛洪炼丹的地方即今“抱朴道院”。

东晋咸和三年(328),印度僧慧理来杭,登灵鹫峰(今飞来峰),叹为“中天竺灵鹫山之小峰飞来”,并指为“仙灵所隐之处”,在山下创建灵隐寺。两年后又在天竺山创建翻经院(后改法镜寺),即下天竺。

5.隋建杭州 凤山奠基

隋开皇九年(589),隋文帝杨坚改钱唐为杭州(从此有“杭州”之名)。隋开皇十一年(591),将杭州县治由虎林山(后称灵隐山)下移至柳浦西(今凤凰山下江干一带),并依凤凰山筑城,周围15公里,是为最早的杭州城。美丽的凤凰山下,依江傍湖的杭州主城格局,一幅杭州的城池变迁图,还有自隋代开通大运河(自镇江京口至杭州八百里),从此京杭运河贯通南北,杭州经济文化大发展。

6.唐代水闸 白傅留诗

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诗人白居易出任杭州剌史(最高行政长官)。任职期间,治理西湖,筑堤建闸,放水灌田,重修供民甘泉的六井。他开筑“圣塘三闸”,引湖水灌溉农田,作《钱塘湖石记》说:“凡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田十五余顷。”离任时留诗:“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白居易当年筑的圣塘闸,至今尚在湖边。又因有诗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后人为纪念他,将白沙堤改名“白堤”。

7.雷峰宝塔 吴越遗韵

秀丽的西湖三面云山,南北对峙两座宝塔。都是北宋初年(吴越国末期)所建。南面夕照山雷峰上的雷峰塔,演绎了历史沧桑、民间传奇。北宋开宝八年(公元873年),在杭州的吴越国最后一任国王钱弘俶决心“纳土归宋”,促成国家和平统一 。这时他宠爱的黄妃产子,为了庆贺并祈福,建造了这座宝塔,初名黄妃塔,后因地而名称雷峰塔。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9月24日倒坍。因伴有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故事,又是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遐迩闻名。2002年于原址重建,再现“雷峰夕照”佳景。

8.西湖太守 万古流芳

在杭州建城以后2200多年历史上,至少有过500多任地方行政长官,其中最受老百姓爱戴,至今还念念不忘的应数北宋时的苏东坡。

诗人苏东坡两次来杭州任地方行政长官。任期内,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在第二次出任时,见西湖淤塞荒芜几占面积之半,积葑约10公顷。他向朝廷上奏《乞开西湖状》,用工20万,取葑泥筑长堤,架六桥,植桃柳芙蓉,人称“苏堤”。湖中堆岛,外建三塔(座标),即今“三潭印月”。因诗人有绝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从此有了“西子湖”的美名。

9.白塔桥边 故宫遗梦

自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定都杭州,至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南宋王朝在凤凰山筑紫禁城,周长4.5公里。又筑外城高6.7米,阔3.3米,城门13座。紫禁城内建起大殿13座,气势恢宏。南宋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元兵攻入杭州,南宋亡。次年,因民宅失火延及,紫禁城内所有宫殿焚烧殆尽。只有白塔桥边的白(石)塔依然屹立。从白塔眺望凤凰山南宋故宫遗址,一片葱绿,通向御苑的古道石级直达凤凰山巅。

10.十景题名 古刹驻跸

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康熙皇帝首次来杭州,游西湖。以后,康熙又4次南巡来杭州。其间在孤山筑行宫(今文澜阁),疏通市内河道涌金河(浣纱河)以通龙舟。最有影响的是为“西湖十景”题名,改其中的“曲院荷风”、“两峰插云”为“曲院风荷”,“双峰插云”。康熙每次来杭,都从城隍牌楼(巷)上吴山进香,当年上山的御道石阶尚在。还到西湖晋代古刹灵隐寺驻跸,题写“云林禅寺”匾额,至今犹存。

G. 杭州有什么遗址

1.良渚文化 杭州北郊良渚镇,人类文明的源头之一——“良渚文化”在这里发生,延续了5000多年文脉。现有良渚文化博物馆(规划将要建设国家公园),从博物馆陈列的史料以及考古发掘的大量文物,为古都谱写的5000多年神韵,璀璨夺目,堪称中华文明瑰宝。 2.秦始皇的遗迹 秦始皇曾于公元前210年至钱唐,临江了望,见波涛险恶不敢渡江,西行二十里再过江。秦始皇站立过的那座山头从此名叫“秦望山”(现钱塘江边六和塔西面)。还有,西湖宝石山上有块大石头,传说曾是秦始皇的“缆船石”,后来被镌刻成大佛头,现在成了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3.汉代石碑 西泠生辉 西湖“湖山最胜处”的西泠印社,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泠印社有一“镇社之宝”——东汉《三老讳字忌日碑》,它被珍藏在印社顶巅的“汉三老石室”中。东汉石碑是杭州现存年代最早的碑刻,在秀丽的湖山闪烁着熠熠光辉。 4.湖上仙山 晋代古刹 1600年以前的晋代,宗教文化流入杭州,西湖北山来了一位道家葛洪(284~364),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药家、炼丹术家,杭州人称之“葛仙翁”。他在山上结庐(抱朴庐)炼丹,这座山从此称“葛岭”,葛洪炼丹的地方即今“抱朴道院”。 东晋咸和三年(328),印度僧慧理来杭,登灵鹫峰(今飞来峰),叹为“中天竺灵鹫山之小峰飞来”,并指为“仙灵所隐之处”,在山下创建灵隐寺。两年后又在天竺山创建翻经院(后改法镜寺),即下天竺。 5.隋建杭州 凤山奠基 隋开皇九年(589),隋文帝杨坚改钱唐为杭州(从此有“杭州”之名)。隋开皇十一年(591),将杭州县治由虎林山(后称灵隐山)下移至柳浦西(今凤凰山下江干一带),并依凤凰山筑城,周围15公里,是为最早的杭州城。美丽的凤凰山下,依江傍湖的杭州主城格局,一幅杭州的城池变迁图,还有自隋代开通大运河(自镇江京口至杭州八百里),从此京杭运河贯通南北,杭州经济文化大发展。 6.唐代水闸 白傅留诗 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诗人白居易出任杭州剌史(最高行政长官)。任职期间,治理西湖,筑堤建闸,放水灌田,重修供民甘泉的六井。他开筑 “圣塘三闸”,引湖水灌溉农田,作《钱塘湖石记》说:“凡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田十五余顷。”离任时留诗:“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白居易当年筑的圣塘闸,至今尚在湖边。又因有诗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后人为纪念他,将白沙堤改名“白堤”。 7.雷峰宝塔 吴越遗韵 秀丽的西湖三面云山,南北对峙两座宝塔。都是北宋初年(吴越国末期)所建。南面夕照山雷峰上的雷峰塔,演绎了历史沧桑、民间传奇。北宋开宝八年(公元873年),在杭州的吴越国最后一任国王钱弘俶决心“纳土归宋”,促成国家和平统一 。这时他宠爱的黄妃产子,为了庆贺并祈福,建造了这座宝塔,初名黄妃塔,后因地而名称雷峰塔。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9月24日倒坍。因伴有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故事,又是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遐迩闻名。2002年于原址重建,再现“雷峰夕照”佳景。 8.西湖太守 万古流芳 在杭州建城以后2200多年历史上,至少有过500多任地方行政长官,其中最受老百姓爱戴,至今还念念不忘的应数北宋时的苏东坡。 诗人苏东坡两次来杭州任地方行政长官。任期内,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在第二次出任时,见西湖淤塞荒芜几占面积之半,积葑约10公顷。他向朝廷上奏《乞开西湖状》,用工20万,取葑泥筑长堤,架六桥,植桃柳芙蓉,人称“苏堤”。湖中堆岛,外建三塔(座标),即今“三潭印月”。因诗人有绝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从此有了“西子湖”的美名。 9.白塔桥边 故宫遗梦 自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定都杭州,至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南宋王朝在凤凰山筑紫禁城,周长4.5公里。又筑外城高6.7 米,阔3.3米,城门13座。紫禁城内建起大殿13座,气势恢宏。南宋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元兵攻入杭州,南宋亡。次年,因民宅失火延及,紫禁城内所有宫殿焚烧殆尽。只有白塔桥边的白(石)塔依然屹立。从白塔眺望凤凰山南宋故宫遗址,一片葱绿,通向御苑的古道石级直达凤凰山巅。 10.十景题名 古刹驻跸 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康熙皇帝首次来杭州,游西湖。以后,康熙又4次南巡来杭州。其间在孤山筑行宫(今文澜阁),疏通市内河道涌金河(浣纱河)以通龙舟。最有影响的是为“西湖十景”题名,改其中的“曲院荷风”、“两峰插云”为“曲院风荷”,“双峰插云”。康熙每次来杭,都从城隍牌楼(巷)上吴山进香,当年上山的御道石阶尚在。还到西湖晋代古刹灵隐寺驻跸,题写“云林禅寺”匾额,至今犹存。

H. 汉代保存最完整的烽燧遗址是什么

哈密丝路烽燧
哈密地区尚保留各时代的烽燧共51座,是新疆保存烽燧最多和最好的地区。
其中尤数巴里坤县保存的烽燧数量最多,共有29座,哈密市和伊吾县则分别有19座和3座。
哈密地区最早的烽燧建于唐代,现境内尚遗存唐烽燧4座,这就是哈密二堡的拉克苏木烽燧、柳树泉的下马不拉克烽燧、巴里昆三塘湖烽燧、伊吾前山阔吐尔肖纳烽燧。它们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而现今保存的绝大部分烽燧则都是清代建筑的。目前烽燧分布密度最高的是巴里坤县城往西至萨尔乔克一线,这里每隔2—3千米就有一座,连绵相望有13座之多,城如岑参诗所云:“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蔚为丝绸之路的一大壮观!
萨尔乔克烽隧和巴里坤南湖滨的两个烽燧形状基本相同基座成正方形隧体为向上收缩的棱柱形均为夯土建筑夯土中夹有红柳枝并多用圆木构架。
萨尔乔克烽隧长宽各8米,高7米多,隧体上下穿架着四层直径8厘米左右的木棍。
巴里坤湖滨烽隧离公路400米,隧题高大完整,长宽均达10米以上,高9米多,隧体中穿凿的圆木直径粗达25厘米。

库车的烽燧
库车的烽燧约建于汉宣帝年间,也就是西域都护府在乌垒设立之后,完善于唐朝。现存烽燧遗址在库车境内分布有三条线:
第一条偏北傍山,东起轮台西烽燧,西止盐水沟关垒,是汉朝西域都护府防止匈奴南侵的军事报经线。
第二条线东起轮台西烽燧,沿国道314线西行,止于新和县羊塔克库都克烽燧。
第三条线从塔里木乡唐王城,沿渭干河西北行,与第二条烽燧线在科西吐尔重合,西接库木吐拉,东北接克孜尔喀拉罕烽燧。
库车烽燧线虽有三条,但大都成为废墟。烽燧遗址保存最完整的是克孜尔喀拉罕烽燧,位于县城西北十公里处,烽燧平面呈长方形,由基地往上逐渐缩收分呈梯形,高约13米,夯土结构,上建望楼,木栅残迹尚存,是古代西域丝绸之路北道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好的一座烽燧遗址。
烽燧

马圈湾烽燧
马圈湾烽燧位于小方盘城西11.5公里,马圈湾与盐池湾之间的戈壁走廊上。北距塞墙3米。烽燧平面长方形,底部长8.35米,宽7.6米,残高1.87米,为三层土墼夹一层芦苇叠砌。东南角砌有登顶台阶。堡早期筑于烽隧东侧,堡门西开,堡内有过道和套房三间,房内均有灶。火焚毁后废弃,改筑于烽燧南侧,门向南开。堡南22.3米有东西向的长方形牲畜圈。出土汉代简牍1221枚,记载有关出入玉门关、玉门关侯及其管辖范围和屯兵、屯田活动等。其他遗物300余件,有粮食、麻纸、毛笔、石砚、丝织残片、毛织残片、丝绵、麻布、麻鞋、竹编织器、漆器、木器、骨器、铁器、铜器、五铢钱等。据分析,此遗址为西汉玉门侯官治所。

齐长城烽燧
齐长城考察中共发现烽燧遗址13处,多数建在长城上的山峰顶和高岗上,还有的筑在长城外侧500米左右丘阜上,也有设在长城内侧的。

杨家山烽燧
位于长清与肥城边界海拔293米的杨家山顶,石砌,残墙高1米。

万南烽燧
位于长清长城铺北2500米,104国道东侧,万德村南头。现有10米高土台,长31米,土台上燃火点高6米,直径约15米。

梯子山烽燧
位于历城与泰安边界梯子山西顶。直径4米,石墙坍塌,残高1米。

南天门烽燧
南天门东侧山顶上有园形烽燧遗址,直径8米,石墙已坍塌,残高2.5米。

锦阳关烽燧
锦阳关东700米处的山顶上为烽燧遗址,当地称烟火台。现建筑已无存,基础尚可辨认。

西尖烽燧
位于黄石关西1700米处海拔721.7米的西尖上,石筑烽燧,遗址直径15米,残墙高1.5米。

穆陵关烽燧
关城东西两侧250米处各有一座烽燧遗址。 坍塌后直径15米,高3米。日寇侵华时曾在东烽燧遗址上建碉堡,当地现称“鬼子楼”。

马家旺南山烽燧
位于安丘马家旺南山齐长城内侧50米的山岗上。遗址直径15米,高5米,石墙基尚存。

长城岭烽台
齐长城在三楞山进入莒县东莞镇境内,称为长城岭,北南走向长4.5公里,在大店子村西折向东行。烽火台位于齐长城拐弯处外侧400米处高阜上。东北距大店子村900米,土筑椭圆形,遗址东西35米,南北21米,高4米。当地称烽台。

大山烽台
在五莲县汪湖镇大山村东南500米海拔172.5米的丘顶上,处齐长城外侧,东距长城岭约5公里。土筑圆形烽燧遗址,东西25米,南北20米,高5米。当地称烽台。

烽台顶
位于胶南市六汪镇与市美乡公路西侧小丘顶上, 海拔177.7米,土筑圆形,遗址直径30米,高2.5米。当地称烽台顶。烽台顶东1000米处有较大村庄名“丰台”,系由“烽台”演变而来。

于家河烽燧
最后一处烽燧在青岛市黄岛开发区现在的保税区东侧,距海滨200米的长城上。土筑烽燧遗址被周围农田、坟地、机耕路所蚕食,现遗址东西18米,南北8米,高4.5米。
大墩烽燧简介

大墩烽燧
属唐代护路烽燧,位于吐鲁番--托克逊公路旁,东北距吐鲁番市22公里。其北部为阔图坦尔古城,周围为盐碱化草甸。残高约7米,长宽各约10米,中间夹杂红柳枝。

I. 林则徐在新疆有哪些遗迹

1、林则徐纪念馆。

林则徐革职流放新疆,是他一生中最痛苦、最悲愤、最艰辛的日子,也是他与新疆各族人民共患难的日子。

他在新疆生活的三年,为新疆各族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林则徐从加强新疆边防的大局着眼,与各位大臣反复商量,之后,他起草奏折,由布彦泰上奏,决定保留伊犁镇总兵,裁撤西安镇总兵,添置天津。

清政府经过四个月的反复权衡,最后批准了布彦泰的上奏,伊犁镇总兵终于保留,这对巩固受沙俄侵略威胁的西北边防,有着重要的意义。林则徐离开新疆后,仍然念念不忘新疆边防。

1850年,林则徐返乡途经长沙时,召后起之秀左宗棠到湘江舟中彻夜长谈,谈及西域事务时,林则徐说,西域屯政不修,地利未尽,以致沃饶之区,不能富强,余颇以未竟其事为憾。林则徐与左宗棠的一席谈话,激发了左宗棠经营西北的决心。

2、林公渠。

1844年,为垦复阿齐乌苏土地,林则徐主动捐资承修了清代伊犁最大的水利灌溉工程——阿齐乌苏渠。据史料记载,阿齐乌苏渠龙口导源工程共费时4个多月,用工十万有余。这条渠现在被称为“林公渠”、“皇渠”、“人民渠”。

从伊犁河北岸蜿蜒西行,载着滚滚的喀什河水,从东向西穿越伊宁县、伊宁市到达霍城县,灌溉区域东西长132公里,包括伊宁县、伊宁市、霍城县惠远镇以及兵团三个团场的140多万亩耕地,担负80多万群众的用水安全,是国家级的大型灌区。

喀什河龙口工程是整个渠中最艰难的工程。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伊犁喀什河皇渠龙口遗址被正式确定为新增文物点。

(9)西行仓库遗址扩展阅读:

林则徐的主要成就

1、放眼世界

千古未遇的西方资本主义强敌入侵,促使林则徐“ 最先从封建的闭关自守的昏睡状态中觉醒,以全新的态度睁眼看世界。

2、治理水利

林则徐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治水专家,在其仕宦生涯中,十分重视并努力举办水利事业,兴修水利工程。

3、广州禁烟

道光十八年(1838年)9月,林则徐在两湖总督任内向道光皇帝上书言事,痛陈西方国家对我国大量倾销鸦片的危害,采取了严厉的禁烟措施。

J. 南京有哪些明朝遗址

环绕南京主城区的明城墙
御道街的明故宫遗址、午朝门东华门西华门五龙桥
东郊的内孝陵
太平门外容的岐阳王李文忠墓、徐达墓、常遇春墓
河西龙江的郑和宝船遗址公园
安德门外的浡泥国王墓
中华门外的大报恩寺遗址
还有中山陵东面的灵谷寺
紫金山天文台的古代观天仪器
夫子庙的明远楼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