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鲁城遗址
『壹』 曲阜鲁城街道办事处公务员工资
1、不一定的,以职位的高低区分。公务员工资与级别、职称、工龄相关,故不是统一工资;专
2. 公务员除属了工资收入,部分福利待遇也无法直接从工资中完整体现;
3、不同地区的工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贰』 曲阜的历史有多长
早在五六千年前,华夏、东夷两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炎帝、黄帝、少昊徙都于此。曲阜,商为奄国都,周为鲁国都,公元前249年楚灭鲁始设鲁县,公元584年定县名为汶阳,公元596 年初定县名为曲阜。因“鲁城中有阜,逶曲长七八里”而得名。627年并入泗水,634年恢复曲阜建制,1012年更名为仙源,1129年又恢复曲阜县名。1945年底曲阜与泗水并称曲泗县,1946年春曲、泗分治。1958年将滋阳并入曲阜,1962年初仍按两县原行政区域分治。198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曲阜县,设立曲阜市。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是中华民族始祖先皇古帝的发祥地,殷商故都,周、汉鲁国都城,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她以其悠久的历史文明和灿烂的东方古文化而蜚声中外,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人们心中的圣地名城,被西方人士誉为“东方耶路撒冷”
“曲阜”二字,始见于《礼记.明堂位》中:“成王以周公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尔雅》释名说:“大陆曰阜。”东汉应劭诠释说:“曲阜在鲁城中,委曲长七、八里。”这就是“曲阜”名称的由来。
早在上古时代,人类祖先就在曲阜一带生息劳作,开拓了早期的物质文明,文物发掘中发现大量公元前4300--前2400年间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迹。据古籍记载,在四、五千年前,这里即是炎帝神农氏营都聚居的“大庭氏之墟”。杜预注释中说:“大庭氏,古国名,在鲁城内,鲁于其上作库。”.....《帝王世纪》记载:“神农氏,姜姓也,...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今淮阳),复徙鲁。”
大约公元前二十七世纪末叶,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诞生于曲阜寿丘。《帝王世纪》说:“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晋书.地理志》又说:“黄帝生于寿丘,而都于涿鹿”。继黄帝之后,少昊曾在曲阜营建都城。相传少昊在位84岁,寿百岁,崩葬曲阜城东北寿丘云阳山,与二帝三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并称万世享祀。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后,曲阜属上古尧舜时代九大部洲之一的徐州域。公元前十六世纪后的商代,曲阜为奄国国都,并一度成为商王朝的都城。公元前1066年,西周武王伐纣灭商,武王将其胞弟、王国宰辅周公旦封于故奄地曲阜,立国为“鲁”。
鲁国是曲阜历史上的黄金时期,是当时除周王朝首都镐京外全国文化最发达的城市。特别是春秋末年,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鲁国聚徒讲学,鲁国俨然成了全国的教育中心。鲁国文化高度发达,所以,人们至今仍用“鲁”作为山东省的简称。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鲁县入于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始实行郡县制,鲁薛郡,郡治设在曲阜,隶徐州部。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皇帝刘启改封皇子、淮南王刘余为鲁王,以鲁县为国都。鲁王在鲁南宫泮水以北周鲁故宫废址上兴建规模庞大、雄伟豪华的鲁王宫建筑群,为在扩大王宫的面积,在拆除阙里孔子旧宅中发现孔鲋所藏《尚书》、《论语》、《诗经》《仪礼》等古文经书竹简,得以使孔子思想流传推广。
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年)诏改鲁县为“汶阳”,自鲁国灭亡改为鲁县,至是年止,曲阜以“鲁”为县名,历时长达833年。开皇十六年,诏改县名为“曲阜”,“曲阜”一名,作为地理名词历数千年,一直沿用至今。
隋唐五代之时,曲阜虽不再是鲁南的行政中心,但因其为“圣人”孔子故里而依然受到重视。通过“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曲阜的文化、经济也空前发达。晚唐之际,仅孔家就出了六位状元和十四名进士。
宋仙源县城是曲阜有史以来继周、汉鲁城之后的第三座古城。由于宋王朝崇儒重道,致使朝拜黄帝、少昊、周公、孔子的文武大臣和学者络绎不绝,文化气氛十分醇浓。期间赐孔庙文宣王殿名为“大成殿”,于孔子墓前造立石仪。大修少昊陵,立“万人愁”石碑。宋高宗建炎二年(1129年),金兵入侵,将北宋王朝在曲阜建造的仙源县治及宫观、庙宇等建筑群及大批珍贵书籍化为灰烬,仙源县沦入金人统治之下,并恢复曲阜县旧名。
『叁』 古代的曲阜鲁故城城址在建筑方面有哪些特点
整个鲁故城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最长处为3.7公里,南北最宽处为2.7公里,四周围有城壕。城垣从西周晚期至西汉共经6次修补。东、西、北各有城门3,南墙有2门,
门道宽7-15米。城内西部至北部有西周前期堆积,晚期堆积扩大到东北部,东周时期的遗存遍及全城。城中部和中南部的周公庙高地及其周围,发现有宫殿区,东西长约1公里,发现有密集的大型建筑基址群9处,其东、西、北三面发现有夯土墙基。此即为春秋至西汉时的鲁王宫城。城内已探出东西、南北交叉的街道各5条,皆通向城门或重要遗迹。其中一条从宫殿区直通南城墙东侧的“稷门”,门外有“两观”、“舞雩台”遗址,形成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说明城内最重要的建筑物是按中轴线位置来规划的。鲁城的宫城位于城郭中心,这略似《周礼·考工记·匠人》所述都城规划而异于其他东周都城。城内西、北部有周代铸铜、冶铁、烧陶、制骨作坊遗址共10处,有的年代延续至汉代;城的东部发现烧陶遗址1处,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也有瓦、瓦当等。陶器的形制以鬲、豆、盆、盂、圜底罐、瓮为最多。在城西部有100余处西周东周墓地,有的墓可早至商代晚期。随葬品有陶器、铜器、蚌器等。遗址和墓葬所出土的陶器,表明西周时候的鲁文化是综合了商文化和周文化等因素而形成的。
『肆』 请问 曲阜 是什么级别的地方,它在中国所占的位置,人口面积多少!!
2000年12月1日,撤销曲阜镇,以原曲阜镇的行政区域设立鲁城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专原曲属阜镇人民政府驻地;撤销书院镇,以原书院镇的行政区域设立书院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书院镇人民政府驻地;撤销尼山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南辛镇(鲁政函民字[2000]65号)。 截至2010年7月17日,曲阜市辖4个街道、6个镇、2个乡:鲁城街道、书院街道、时庄街道、小雪街道、吴村镇、姚村镇、陵城镇、南辛镇、息陬镇、王庄镇、董庄乡、防山乡。 曲阜市原有495个村、居委会,585个自然村。到2003年底,495个村、居委会合并为396个。 曲阜市辖4个街道、6个镇、2个乡:鲁城街道、书院街道、时庄街道、小雪街道、吴村镇、姚村镇、陵城镇、南辛镇、息陬镇、王庄镇、董庄乡、防山乡。共41个居委会、355个村委会,483个自然村。总面积896平方千米。 曲阜总人口为64万,其中孔姓人口为总人口的1/5,约为15万人。
『伍』 曲阜市鲁城街道办事处 地址
曲阜市春秋路11号
『陆』 曲阜这个地名的来历
“曲阜”之名最早见于《礼记》,东汉应劭解释道:“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回名曲阜”答。
公元前249年楚国灭鲁,始设鲁县,596年初定县名为曲阜。隋开皇十六年(598年),诏改县名为“曲阜”,“曲阜”一名,一直沿用至今。
2018年10月,曲阜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018年11月,荣登“2018中国幸福百县榜”。
(6)曲阜鲁城遗址扩展阅读: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曲阜市辖4个街道、8个镇:鲁城街道、书院街道、时庄街道、小雪街道、吴村镇、姚村镇、陵城镇、尼山镇、息陬镇、王庄镇、石门山镇、防山镇。共41个居委会、355个村委会,483个自然村。
曲阜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位居北京至上海中心,北距省会济南135公里。
『柒』 鲁城曲阜有哪些文化史料
曲阜的历抄史可以追溯袭到远古时期,“炎帝自陈营都于鲁曲阜。黄帝自穷桑登帝位,后徙曲阜。少昊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史记·周本纪》)舜“作什器于寿丘”,“黄帝生于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均同上书)。曲阜在商代也曾一度为王都,甲骨文“王入于奄”,奄就是曲阜。《后汉书》说鲁国为古奄国。而从历史上看,曲阜作为都城,最辉煌的要算春秋时期的鲁国了。鲁国重教化,僖公时修泮宫,《诗经·鲁颂》中的《泮水》篇,就是指此地。当时孔子(前551~前479)在鲁国讲学,弟子三千,学生来自秦、齐、楚、宋、陈、吴、晋诸国,可见是当时“天下”的教育中心了。
『捌』 曲阜在什么地方
曲阜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古称鲁县,是周朝时期鲁国国都。“曲专阜”之名最早见于《礼属记》,曲阜东汉应劭解释道:“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被西方人士誉为“东方耶路撒冷”。
去曲阜可以乘高铁(动车)在曲阜东站下车,乘汽车可以走京是沪高速(G3),104国道,航空可以在济宁曲阜机场。
『玖』 山东曲阜拥有三千多年历史, 却为何地级市下
今天说的这个城市是山东曲阜,为什么说她比较“委屈”呢?虽然曲阜的经济并不是很强,不过也曾在全国经济百强县中,但其文化知名度在世界历史名城中也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曲阜古为鲁国国都,如今只是山东济宁下的一个县级市。济宁,很多朋友可能并没听过,但曲阜想必很多人就听过,毕竟作为孔子的故乡,东方圣城,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先简单说一说济宁,济宁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并不强,亮点也许就是京杭大运河的港口城市。但是其下辖的几个城市却都个个厉害,随便说几个,曲阜:少昊、孔子、颜子等等一大批名人的故乡;邹城:孟子的故乡(孟母三迁其实是从曲阜迁到了邹城,曲阜境内还存有孟母林);兖州:古九州之一,现在是很重要的铁路枢纽;梁山:水浒名城??等等等等。
济宁本身并没有太厚重的历史,但却把这几座城市收归名下。济宁自称孔孟之乡,而外人很多并不知晓,甚至曲阜举办一些有影响力的活动时,都会被冠以济宁曲阜的名义举行,而古九州之一的兖州更是成为济宁的一个区。曲阜师范大学在山东师范教育甚至全国师范类高校中占有重要位置,后来济宁学院升为本科也搬到了曲阜。
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济宁有一个“济宁曲阜机场”却不在曲阜,也不在济宁市区,而在嘉祥。
再说说曲阜,曲阜之名最早见于《礼记》,东汉应劭解释道: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曲阜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的35个王牌旅游城市之一。
据记载,在四、五千年前,曲阜即是炎帝神农氏营都聚居的“大庭氏之墟”。
大约公元前二十七世纪末叶,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诞生于曲阜寿丘(对于黄帝出生地,一直存在争议,比如山东寿丘、河南新郑等)。
不过黄帝之后的少昊,确曾在曲阜营建都城,目前曲阜还比较完好的保护着古遗迹少昊陵。相传少昊在位84岁,寿百岁,崩葬曲阜城东北寿丘云阳山,与二帝三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并称万世享祀。
中国古史相传的“三皇五帝”中,有四人曾在曲阜留下了活动的踪迹,开创了发达的古代文明。公元前十六世纪后的商代,曲阜为奄国国都,并一度成为商王朝的都城。
公元前1066年,西周武王伐纣灭商,武王将其胞弟、王国宰辅周公旦封于故奄地曲阜,立国为“鲁”。也可以说,山东简称“鲁”与曲阜也有莫大关系。
再说说曲阜的近现代史。
1928年民国二十七年,曲阜直接隶属山东省。1940年,属兖济道。1948年曲阜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曲阜几经辗转隶属于济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