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猪八戒的优点
Ⅰ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有什么优点
猪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忠心耿耿
宽容的愚笨者
猪八戒笨,非但长了一副猪身材,行动笨拙,而且懒于思考,总把妖精当好人,堪称愚蠢。在身手敏捷,洞若观火的猴哥面前,猪八戒也就显得更笨;也因此,被猴哥揪着耳朵骂呆子就成了家常便饭。就连脾气甚好的沙僧,也免不了偶尔克制不住,怒其不争地恨恨看他一眼,骂他声"呆子".
每逢此时,猪八戒总是不服气地哼哼两句,但很快,也就投入到消灭妖怪的集体行动中去了。斗嘴归斗嘴,他可从没怎么上心过,更没因此而真正罢工。一口一个猴哥依旧叫得亲热,该服猴哥的管也还是照旧服。
所以纵然猪八戒懒、馋,且好色,却无可否认猪八戒心宽体胖,无人能比。猪八戒做绿叶,并心平气和地做,这就是猪八戒最大的优点。
除此之外,猪八戒还有一个无敌杀手锏,那便是拥有无比的亲和力。猪八戒嘴甜,颇有幽默感,西天路漫漫,他却使原本枯燥而危险的取经生活充满了乐趣。即使常把妖精当好人,猪八戒也总表现出浓浓的人情味,时时刻刻,他都与凡夫俗子站在一起。
适当"投其所好"
为了骗取唐僧肉吃,妖精不得不各显其能,变做村姑美妇老妪孩子,作为领导的唐僧总是被蒙蔽,这时,猪八戒总会自觉站在领导一边,领导说那是好人,他便跟着说是好人。冒失的孙悟空总是将其一棒子打死,自然惹得唐僧火起,念几句紧箍咒,尽管妖精原形毕露,但猪八戒也没忘记给领导一个台阶,说那是猴子使的"障眼法".
Ⅱ 猪八戒这个人物的优点与缺点
猪八戒是明朝小说家吴承恩所作《西游记》中登场的虚拟角色。又名猪刚鬣,法号悟能(观音取),浑名八戒(唐僧取),是唐僧的二徒弟,会天罡数的三十六般变化,所持武器为太上老君所造、玉皇大帝亲赐的上宝沁金钯(俗称九齿钉耙)。
优点
1,心宽
做人一定要心宽。如果大事小事都管,处处斤斤计较,整天小肚鸡肠,那就很不好。这一点猪八戒可以说是楷模。唐僧师傅也深知,西天取经的路上,无论孙悟空怎么拿猪八戒,从来就不计较。
2,老实
都说老实人可靠。身上既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以及贪婪自私的本性,又有神的本领,同时还有猪的形体特征,这充分体现了作者把人性、神性、猪性的完美结合。
3,知错能改
猪八戒的知错就改,能听取他人意见有重要联系(其实这与悟空的‘督促’有很大关系),做到了悬崖勒马、甚至是浪子回头。在取经事业中对师兄的话还算得上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总算是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才有净坛使者的美好结果吧。
缺点
1,贪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当老百姓的都把吃放在第一,做为人更得把吃放在首位;要吃,一是要吃出道理;二是要吃出水平;三是要吃出自己的理念。猪八戒在这一方面就做的很优秀。
2,懒做
这一点猪八戒更是优秀。能明天做的事今天绝对不做,能将来做的事一定不会立即做;要做也请别人去做,西天取经的路上,沙僧和师傅等一旦被妖精拿住,别人都急得跳圈,唯八戒不急不躁,该吃的吃该喝的喝,当然前提是大师兄孙悟空不被擒获。
3,好色
这一点猪八戒尤其出色。不论是在天上做天蓬元帅时调戏霓裳仙子;还是做了妖怪之后,先取卯二姐为妻,后硬做高老庄的女婿;以及取经路上看见美女就流口水走不动路,都可以充分说明。在女儿国时那个美丽的女王,就曾经让老猪动心不已,在蜘蛛精在洗澡时,变黑鱼去调戏。
4,胆小
猪八戒就常常害怕一不小心自己被那些无法无天的东西给吃了。长时间的担惊受怕,造就了猪八戒胆小怕事的性格。
5,贪睡
猪八戒贪睡是众所周知的,只要有机会睡,猪八戒同志认为那是不可不睡。有多少次师傅师兄委派去打探妖情,都会瞅机会好好地睡上一回,睡醒睡足睡够,回去编个理由便告万事大吉。
猪八戒好吃懒做,胆小,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惑,难分敌我。猪八戒贪吃贪睡,好进谗言。常常想捉弄人,但不是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就是作茧自缚。
在作品中,这个人物与具有独特的思想意义和美学意义。
与孙悟空和唐僧各据三角形的一个角,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互相映衬,相得益彰。他与孙悟空都是用浪漫主义手法精心塑造出的非现实人物。
正如谢肇浙所说,孙悟空是“意之神”,尽管他躁动不安,但总是在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其间难免走弯路,但只要加以引导制约,就能达到至高至纯的人生境界。而猪八戒则是“意之驰”,表现了对现实的生活享受的向往,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两种心态,都不利于人生境界的提升。但与躁动的“心猿”相比,猪八戒身上常常体现出的消极情绪,更不利于人生境界的提升。因为前者毕竟是一种推动力,而后者则多是一种制动力。两者都基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
孙悟空更多地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如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气概,这种宗教献身主义精神是积极的,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人生理想是一致的,给人以昂扬向上的力量,因此他是一个英雄主义的角色。但猪八戒则较多地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这是一个享乐主义的典型。
(2)西游记猪八戒的优点扩展阅读
根据《西游记》故事,猪八戒原是天庭中统领八万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由于蟠桃会上喝酒醉后调戏月宫的霓裳仙子,打了两千锤后被贬下凡,又投错胎变成猪模样,入赘高老庄。
猪八戒的形象具有时代意义。在《西游记》中,猪八戒不习惯更不喜欢长期在外奔波的苦行生活,他护僧取经是出于无奈的,在西行途中遇有劫难,总是第一个打退堂鼓,要散伙,卖行李、嚷着回高老庄做女婿、种地过日子,这种回归土地、眷念家园、渴望定居生活的心情,也正是长期依附于土地的典型的农民意识和农民心理。
可以说,猪八戒是一个来自乡村的劳动人民的典型化身,他深刻存在守着土地而养成的顽固的保守心理,和神、道、佛相对立,表现着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愿望。猪八戒身上贪财、贪色、自私自利,还表现着明代社会好色好货思想的沉淀,反映了当时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具有那个时代的思想特色。
因为,随着明朝中叶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新生的市民阶层继宋、元之后进一步壮大,并开始在社会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由于中国已经衰落的封建经济仍然非常强大,整个社会仍然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所以,明朝新兴市民阶层中仍然存在着进步与保守两种因素。猪八戒的形象在明朝的市民阶层中具有普遍性,是个“充满人欲的艺术形象”,是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代表着农民阶层并具有市民特征的下层人民形象。
猪八戒率性而为,张扬个性,其自然天性源于他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凡夫俗子;一个普普通通、安守本分,一个并不情愿、时时打退堂鼓地凡夫俗子;一个作为上至公卿下至百姓都可以轻松嘲笑并调侃的对象,一个来自于人民内部的、带有芸芸众生的人性优点及弱点的形象。
因此,具有迎合大众文化的当代意义。如民间中的一些歇后语:“猪八戒背媳妇—费力不讨好”;“猪八戒耍耙子—就会一手”;“猪八戒掏耳朵—里面有货”当代也涌现出了几部关于猪八戒的影视产品,如《春光灿烂猪八戒》,《福星高照猪八戒》等。
猪八戒之所以在当代大众文化圈里得到这样的欢迎,主要是与他的亲和力有关,与当今人们的精神需要有关。所以,在当代社会,猪八戒的形象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Ⅲ 西游记中猪八戒有什么优点
优点有以下两点:
1、心宽。西天取经的路上,无论孙悟空怎么拿捏他,他从来就不计较。有好几回孙悟空掂着老猪的耳朵骂他是呆子是蠢货,猪八戒一回也没有生气过,依然是一口一个师兄地叫。
2、老实。有人对这一点表示怀疑:去西天取经时,他就常常偷懒耍猾,有好几次孙悟空派他去打探妖情,他就玩忽职守,不干活只睡懒觉。
对于这一点,经过严肃认真的考察和论证,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当时孙悟空是大师兄、是上司,独断专行。孙悟空派他做什么,猪八戒只有听从,别无他法。这也足以看出猪八戒之老实。
(3)西游记猪八戒的优点扩展阅读:
作品意义:
在作品中,这个人物与具有独特的思想意义和美学意义。他与孙悟空和唐僧各据三角形的一个角,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他与孙悟空都是用浪漫主义手法精心塑造出的非现实人物,正如谢肇浙所说,孙悟空是“意之神”,尽管他躁动不安,但总是在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其间难免走弯路,但只要加以引导制约,就能达到至高至纯的人生境界。
而猪八戒则是“意之驰”,表现了对现实的生活享受的向往,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两种心态,都不利于人生境界的提升。但与躁动的“心猿”相比,猪八戒身上常常体现出的消极情绪,更不利于人生境界的提升。因为前者毕竟是一种推动力,而后者则多是一种制动力。
两者都基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孙悟空更多地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如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气概,这种宗教献身主义精神是积极的,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人生理想是一致的,给人以昂扬向上的力量,因此他是一个英雄主义的角色。
参考资料:
网络--猪八戒
Ⅳ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优点缺点各有哪些只需要各写一个就成
优点是能吃能喝,乐观,只要有吃有睡就好了,这个太多了。
缺点是有点那么自私,只顾自己,每次在危机关头它都最容易打退堂鼓。
Ⅳ 请你写出《西游记》种猪八戒的优点和缺点各一个,记住分别叙述相关的一个情节
优点:勤劳(能吃苦)。过八百里荆棘岭时,猪八戒不辞劳苦,拨开丛生的荆棘,保证大家顺利通过。
缺点:爱耍小聪明。猪八戒巡平顶山时,先是钻到草丛中睡觉,后来又编瞎话骗人,被孙悟空惩罚。
Ⅵ 西游记里猪八戒的存在意义是什么
在作品中,这个人物与具有独特的思想意义和美学意义。他与孙悟空和唐僧各据三角形的一个角,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他与孙悟空都是用浪漫主义手法精心塑造出的非现实人物,正如谢肇浙所说,孙悟空是“意之神”,尽管他躁动不安,但总是在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其间难免走弯路,但只要加以引导制约,就能达到至高至纯的人生境界。而猪八戒则是“意之驰”,表现了对现实的生活享受的向往,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6)西游记猪八戒的优点扩展阅读
猪八戒性格憨厚,力气大,但好吃懒做,胆小,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惑,难分敌我。猪八戒贪吃贪睡,好进谗言。他常常想捉弄人,但不是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就是作茧自缚。为什么连这样一个人也最终修成正果,被如来佛封为“净坛使者”。
这与猪八戒的知错就改,能听取他人意见有重要联系,做到了悬崖勒马、甚至是浪子回头。在取经事业中的他对师兄的话还算得上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总算是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才有净坛使者的美好结果。
《西游记》是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而猪八戒则是作者吴承恩在这部作品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喜剧典型。在他的身上既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以及贪婪自私的本性,又有神的本领,同时还有猪的形体特征,这充分体现了作者把人性、神性、猪性的完美结合。
Ⅶ 西游记 猪八戒 优缺点
西游记中人物。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来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间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他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耙。唐僧西去取经路过云栈洞,猪八戒被孙悟空收服,八戒从此成为孙悟空的好帮手,一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
猪八戒在《西游记》中原本看不出什么特殊的优点,还有多处毛病。他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间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他会点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钯。唐僧西去取经路过云栈洞,猪八戒被收服后,八戒从此才稍归正道,成为孙悟空的好帮手,一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但是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爱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猪八戒贪吃贪睡,自私自利,好进谗言。他常常想害人,但不是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就是作茧自缚。为什么连这样一个人也最终修成正果,被如来佛封为“净坛使者”呢!这与猪八戒的知错必改,能听取领导和同事的意见有很大关系。做到了悬崖勒马、甚至是浪子回头,在取经事业中的他对师兄的话算得上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总算是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才有其八戒的美好的结果吧。
《西游记》是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而猪八戒则是作者吴承恩在这部作品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喜剧典型。在他的身上既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以及贪婪自私的本性,又有神的本领,同时还有猪的形体特征,这充分的体现了作者把人性、神性、猪性的完美结合。
Ⅷ 西游记中猪八戒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分别举出两个,再举出优缺点的相对事例
猪八戒这个人哪,有自己的缺点也有自己的优点,我先讲讲他的缺点吧。第一:好吃懒做,内有一次,孙悟空叫他容去背一个人,怎么样他也不去,最后自己还掉进了一个大坑里,怎么也出不来,真是活该!第二:好色,有一回,师徒四人到了狮陀岭,猪八戒向孔雀变的村姑问路,他然居敢硬着脸皮向村姑问:“大姐今年几岁,是否结婚了。”我看了浑身上下都起鸡皮疙瘩。他还去调戏天上广寒宫的嫦蛾和地上高老庄的玉兰小姐,把她给吓了个半死。第三:容易向妖怪屈服,有一次,他被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抓去,孙悟空变成了两位大王的母亲去救猪八戒他们,但是猪八戒为了保住自己的耳朵居然出卖了他的大师兄。害得孙悟空无功而反,最可恨的是孙悟空还差点落入妖怪们的手里。
但是猪八戒也有自己本身的优点。第一:憨厚可爱,猪八戒似猪非猪,似人非人,都可以称为“二不像”了,我喜欢他是因为他的样子太可爱了,有首“猪之歌”好像就是为他写的。第二:勇敢,想当初沙僧被一个妖怪捉住,要不是猪八戒奋勇杀敌,沙僧还能活到现在,更不要说成佛了。
Ⅸ 西游记中了猪八戒的性格特点及简介
猪八戒性格憨厚,力气大,但好吃懒做,胆小,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惑,难分敌我。猪八戒贪吃贪睡,好进谗言。他常常想捉弄人,但不是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就是作茧自缚。
《西游记》是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而猪八戒则是作者吴承恩在这部作品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喜剧典型。在他的身上既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以及贪婪自私的本性,又有神的本领,同时还有猪的形体特征,这充分体现了作者把人性、神性、猪性的完美结合。
根据《西游记》故事,猪八戒原是天庭中统领八万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由于蟠桃会上喝酒醉后调戏月宫的霓裳仙子,打了两千锤后被贬下凡,又投错胎变成猪模样,入赘高老庄。
(9)西游记猪八戒的优点扩展阅读
猪八戒的形象具有时代意义。在《西游记》中,猪八戒不习惯更不喜欢长期在外奔波的苦行生活,他护僧取经是出于无奈的,在西行途中遇有劫难,总是第一个打退堂鼓,要散伙,卖行李、嚷着回高老庄做女婿、种地过日子,这种回归土地、眷念家园、渴望定居生活的心情,也正是长期依附于土地的典型的农民意识和农民心理。
可以说,猪八戒是一个来自乡村的劳动人民的典型化身,他深刻存在守着土地而养成的顽固的保守心理,和神、道、佛相对立,表现着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愿望。
猪八戒身上贪财、贪色、自私自利,还表现着明代社会好色好货思想的沉淀,反映了当时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具有那个时代的思想特色。
Ⅹ 西游记 猪八戒的优点,缺点和与其相关的回合
(一)贪吃,却“贪”而不挑。 猪八戒贪吃,可以说饥不择食。书中第十八回,借高太公说出他“食肠却又甚大: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喜得还吃素。”的特点;书中第二十四回写了他垂涎三尺囫囵吞下人参果后不知滋味却还想吃的馋相;书中第四十七回因吃得多被陈家庄的仆人称之为“磨砖砌的喉咙,着实又光有溜”;……对八戒最有吸引力的字眼就是“斋”、“饭”这些字眼。西梁女王教取御米三斤,八戒听说个“饭”字,便接了捎在包袱之间,也不嫌沉重,数次被孙悟空以有好吃的为诱惑骗去帮其办事,受到戏耍和捉弄。可以说,猪八戒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不在乎有无美味佳肴。
(二)贪睡,却“贪”不择地。 猪八戒贪睡,如书中第二十八回,在黑松林化斋的路上,他寻思,“我若就回去,对老和尚说没处化斋,他也不信我走了这许多路。……也罢,也罢,且往这草科里睡睡。”丝毫不考虑焦急的师父。书中三十二回让他巡山,“他一头钻得进去,使钉耙扑个地铺,彀辘的睡下”,可以说猪八戒无论在怎样至关紧要的场合都要挤出时间睡觉,而且不管是草窝里、树杈上、石缝间随处一躺,都能酣然入睡并鼾声如雷。
(三)贪财,却“贪”而不夺。 猪八戒比较贪财爱物,趁着无人就偷纳棉背心,看到富贵就心痒难挠,得到赏赐的黄金和白金就想接。第38回,孙悟空为了煽动八戒半夜去井里打捞国王尸身,便骗他有宝贝,八戒果然十分卖力地下了井龙王水晶宫。第76回,孙悟空假冒勾司人要拿猪八戒的性命,八戒终于招供在左耳朵眼和里藏着四钱六分银子的私房。第94回,天竺国王留下唐僧做女婿,送三个徒弟黄金十锭,白金二十锭,八戒财色心重,即去接了。猪八戒之所以想得到这样一些财富,是因为他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认为这是劳动所得。尽管有些贪心,但绝不巧取豪夺。
(四)贪色,却“贪”而未淫。 猪八戒好色,只要一看见年轻漂亮的女子,哪怕是妖怪摇身一变而成的,都会在口中连声不停地喊着女菩萨,并且心里跳个不停地想着女菩萨,因而被认为是凡心未尽。。第20回,“哥啊,你不曾闻得‘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哩!我们躲一躲,也不亏人。”表明了自私的心态;第18回,天篷元帅因酒后“色胆如天叫似雷”调戏嫦娥被贬出天庭,到了凡间,仍不思悔改,见了神、人、妖都两眼发直,寸步难行。虽然掳了高翠兰却也没强占她。第23回,猪八戒贪恋四圣化变的母女四人的富贵与美艳,反倒受了一场大苦,出了大丑。见了白骨精生得俊俏就动了凡心,跑了个猪癫风。在女儿国看到女王后“忍不住口嘴流涎,心头撞鹿,一时间骨软筋麻,好便似雪狮子向火,不觉的都化去也。”并要留下来和女王做夫妻。这些行径至多可以说是色心不改。
(五)作战勇猛,但易于动摇。 猪八戒作战勇敢,在妖魔面前从不屈服。只要力所能及,奋力杀敌毫不含糊,一把五千零四十八斤的九齿钉耙使得凶猛。只要妖怪不是他的对手,总是“一耙筑死”。很多情况下,猪八戒和孙悟空并肩作战,比如黄风洞用耙筑死虎先锋,流沙河大战沙悟净,火云洞斗红孩儿,琵琶洞打蝎子精,驼罗庄捉红鳞大蟒蛇时,这呆子协助孙悟空奋力出战。难能可贵的是,他虽然屡次被妖怪擒拿,但却从来没有投降屈服过,总是不停地对妖怪又骂又嚷,奋力抗争。但猪八戒遇到困难就产生动摇,打退堂鼓。在取经路上,遇到一点挫折后,尤其是每当唐僧被妖怪捉住时,猪八戒动不动就吵着分行李、散伙,闹着要回高老庄做女婿去。第七十五回写狮驼岭洞窟中的三个魔王,有所谓进入其中就会化成脓的所谓阴阳二气瓶的宝物。孙悟空被吞了进去,八戒感到非常绝望,向沙悟净说道: “你拿将行李来,我两个分了罢。”沙僧道:“二哥,分怎的?”八戒道:“分开了,各人散火:你往流沙河,还去吃人;我往高老庄,看看我浑家。将白马卖了,与师父买个寿器送终。”
(六)憨厚率直,但粗中有细。 猪八戒几乎从不隐瞒自己的欲望。有一种摆脱一切束缚的无牵无挂的天真。虽然经常受到孙悟空的戏弄和训斥,但怨而不恨,哀而不伤,仍然对其言听计从,不作计较,自得其乐。虽然猪八戒大多时候头脑简单,但有时也能做到粗中有细,用智谋来取胜,可以说蠢呆中透着一丝智慧。如书中第四十一回八戒为人事不醒的孙悟空按摩揉擦。书中第四十八回用稻草包马蹄防止在河冰上滑倒。书中第三十一回猪八戒急中生智激将孙悟空离开花果山去救唐僧,更能彰显出他的智慧的一面。
(七)偷懒耍滑,但能吃苦耐劳。 猪八戒虽然懒惰,但也能够吃苦耐劳。在高老庄,猪八戒替老丈人高太公“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再如招亲时“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显出他的力大无比和吃苦耐劳。取经路上的脏活、累活很多都是猪八戒干的,挑了一路“四片黄藤蔑,长短八条绳。又要防阴雨,毡包三四层。匾担还愁滑,两头钉上钉。铜镶铁打九环杖,篾丝藤缠大斗篷”的重担,可谓取经路上的长工,连如来佛祖也说“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书中六十四回他抖擞精神变得高大身躯,用耙搂开八百里荆棘岭,并幽默地在石碑上添上两句“自今八戒能开破,直透西方路尽平”。
(八)自私自利,但能顾全大局。 猪八戒在很多时候,都先考虑自己,避害远祸。表明了自私的心态。但是在关键时刻,他又能顾全大局,承担责任。取经途中的重活、脏活都由他干。像挑行李,背死尸,埋人头,清除稀柿衕等粗活、累活、脏活这些孙悟空不愿干、不屑干的,都是猪八戒来干的。遇到妖怪众多的关键时刻,也能挺身而出。如果没有猪八戒挥耙上阵,孙悟空也孤掌难鸣。 。第41回,在孙悟空大战红孩儿被火烧得昏迷,沙僧束手无策时,是猪八戒没有着慌,很老练的为孙悟空推宫活血,救活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