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古寺遗址
㈠ 定远舰沉舰遗址是怎样在威海被发现的
首先定远舰还是比较好找的,因为定远舰先是中雷,然后被拉到了刘公岛东村附近,随后于战况不可控,本着反正我也运不走,但也不能便宜日本人,于是定远舰就自爆了,自爆外一部分沉了,另一个部分被日本拆下来运回国,当作战利品。
因为毕竟定远舰曾号称永不沉没的战舰。
可能很多人觉得捞出来的铁疙瘩没啥用,但是考古是可以让我们的历史有个证物,还是很有意义的!
㈡ 定远县金山滴水寺,门票收费吗
不要门票,金山滴水寺坐落在定远县大金山腹地。据《定远县志》记载,始建于南北朝,距今1400多年历史。与靠山乡的能仁寺、中九华寺,永康镇的莫邪寺,凤阳县的禅窟寺齐名。
㈢ 定远舰沉舰遗址在威海发现,除此之外被发现的沉舰遗址还有哪些
比较出名的应该是阿波丸号吧!
阿波丸号是一艘军舰日本,能够了解到的历史是在1943年就开始被日方使用,在当时它的用途主要是担负一些医药任务,也就是说,它是作为一艘医疗舰使用的,但是日本违反国际协定,偷偷将其作为运送弹药和武器的军舰,在日本和东南亚国家之间运送武器弹药。
当然也还有别的东西,比如那些日军军官的尸体,后来我国政府将他们送回日本了,也送落叶归根吧,体现了我泱泱大国的宽容和大爱。
㈣ 定远县名胜古迹有哪些
1、虞姬墓
虞姬墓,又名嗟虞墩,位于定远县城南30公里的二龙乡潭村。墓系一较大土堆,椭圆形,顶分三半,底部直径约69米,高约29米,墓的北沿于1958年被挖掉一部分,墓上草被称为美人草。墓前有一石碑,碑文为“西楚霸王虞姬之墓”,横批为“巾帼千秋”,对联为“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伴黄昏。”
2、令狐山
令狐山旅游风景区位于定远县藕塘镇东南的皇甫山西麓,东依将军峰、西接东园民居、面连营盘山、北滨大沙河,与藕塘老街隔水相望。总面积3300亩,海拔94米,景色宜人,分为四个景区:清流湖景区,塔山景区,南苑景区,东湖景区。集湖光山色、流水、花卉、果林等自然景观为一体,融宝塔、寺庙、诗词瀚墨和现代建筑等人文景观于一身的多功能生态型的国家森林公园。相传汉代,令狐山上就建有寺庙;唐宗相继增建子伯祠、碧霞宫、庙宇辉弘、香火颇盛。千百年来,农历每年三月十五,碧霞元君(俗称黑奶奶)神座前,络绎不绝的八方香客,顶礼膜拜。东汉楚相令狐子伯,少年避难读书于此,其称相后为酬谢藕塘父老和僧人教养之恩,于庙后山巅兴建七级浮屠,名曰“文峰塔”,后人为怀念子伯而易名“令狐塔”。景色宜人的环境,令许多文人墨客驻足留连,呤诗作赋。
3、中九华寺
清《定远县志》载:“中九华寺,位于定远县城西北六十里的五峰山麓,霸王别处。”中九华寺,又名五峰禅院,系南北朝时宗本僧修建。因毁于兵燹,宋时重建。明朝诗人王哀登中九华寺时题诗一首:“偶经栖佛地,碧草冷云峰,梵宇清尘虑,龙宫起拜容,拈花初见月,隔水忽闻钟。独坐山房静,潜风度竹松。”
现中九华胜地有一高2.4米,宽0.8米的青石碑。据考察,中九华寺, 是阴陵古城周围诸多庙群中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一座古刹。寺前有“灵润殿”,寺后有“霸王寨”,与霸王寨隔水相望的有“虞姬祠”,相传当年项羽垓下败逃,渡淮后驻于此。寺左侧有水月庵,山腰有明泉、楚泉、汉泉、珍珠泉。泉溪突突,清澈见底,大旱不涸。
4、金山滴水寺
金山滴水寺庙位于定远县西卅店镇青山村大金山深处,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该寺与凤阳禅窟寺,定远莫邪寺等齐名,系中九华系列文化中心之一。金山滴水寺遗址所在地海拔100—400米,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并且有山泉、水库,山青水秀,周边山体相连,原生植被保护较为完整。千百年来,香火旺盛。
5、定远红石峡
定远县拂晓乡境内有一座山叫大洪山,又名大横山,山高海拔234米。其山东南处有一处特殊地貌——“丹霞地貌”,面积约2平方公里。定远“丹霞地貌”为华东地区少有、安徽独一无二,整片地貌形状各异,如黄山的72峰。色泽呈赭红色,结构非土非砂亦非岩石,又似乎兼而有之。有的地方因长年风吹日晒,显得板结、坚硬,叩之有声;有的地段被岁月的凿刀雕刻成某些物体形状。愈往上攀,沟壁愈松软。每有山洪冲击,山体还会继续垮塌、剥落,使“红沙沟”向前向上伸延。山坡的另一面剥脱了所有的植被,敞露出丹红色的山体,充满了野性和粗犷之姿,犹如“赤壁”。
6、炉桥古镇
炉桥镇位于定远县西部,东距县城45公里。炉桥镇历史悠久。自秦汉前就是冶水之滨人口密集的一大聚落,因冶水所经,故日:“冶溪”。汉末曹操兵进东吴,曾在此地建百余炉铸造兵器,因炉旁有桥,故名“百炉桥”,后简称炉桥,该镇古乃形胜之地,离山障于左,冶水(窑河古名)环于右,重冈屏于前,长淮襟于后。地处要冲,水陆交通,曾为淝水之战古战场和古代商贾巨埠,素有“小南京”之称。前清时有福建、山西、新安、徽州等会馆,众商云集,市井繁荣。风景尢以“重桥月夜”、“淮浦归帆”、“凤领晴岚”、“西郊柳浪”等著称。炉桥镇建制至今约1800年多年历史。
7、定远县简介
定远县,位于江淮中部,安徽省东部。定远南依合肥,西邻淮南,北连蚌埠,东接滁州。近入南京都市圈、合肥经济圈,远融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定远总面积2998 平方公里,辖16镇6乡,是皖东人口最多面积最大县。
定远古有“境连八邑,衢通九省”之誉,现仍为中国南北要冲。京沪高速铁路、淮南铁路贯穿境内,京台高速公路横跨境内。定远素以农业大县著称,1987年被列为国家瘦肉型猪基地,1996--2009年连续14年跻身安徽省畜牧生产十强县行列,2011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定远还是全国商品粮油大县、全国岩盐资源大县[1] 、全国石膏资源大县,全国百个红色旅游基地之一,安徽三大化工基地,也是亚洲最大的盐化工基地。
㈤ 定远舰沉舰遗址在威海被发现,对我们了解甲午海战有什么样的帮助
我觉得就是首先就是通过这艘船来发现当时的甲午战争的一些更真实的情况,然后可以通过船上的一些武器来看当时海军的军事实力。
最近几天山东威海湾甲午沉舰遗址第一期调查项目顺利结束,经专家论证,现已基本确认清代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的沉灭位置,并收获一批沉舰遗物,这是2014年以来北洋甲午沉舰系列调查与研究工作的又一重大成果。
可以看出,这个定远舰是在甲午战争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虽然我们现在通过一些文字记载或者其他的什么的可以了解到关于甲午战争的一些事情,但是如果能够通过当时的定远舰来了解甲午战争,可以说是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这场战争。
㈥ 定远舰沉舰遗址在威海发现,当时清朝的舰队在世界的实力怎样
定远舰沉舰遗址在威海发现,当时清朝的舰队在世界的实力其实是很弱的。
㈦ 我是安徽肥东人,祖上是定远胡海公,海公之后五氏一分为二,一处为定远高旺寺,一处在肥东杨塘,
从玉龙公馆小区(合蚌路)开始一直往西去都叫八斗路
㈧ 安徽省有那些寺
安徽法王寺
法王寺又名大王庙,位于全椒县西南四十公里的古河镇上,建于清朝初期,清初从事船运的盐邦颜姓,麻邦朱姓两位首领为祈求船运平安,发动船民兴建了该庙。塑以龙宫大王老爷(又称金龙四大王)众多拱像。但镇上一些居上信奉佛教,在庙地建了大殿,供奉释加牟尼佛像,故称金龙寺大王庙。后演变法王寺。当时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至初七举行庙会,龙舟竞渡,热闹非几。
历史上金龙寺大王庙有大堆宝殿,塔建东西寮房三十余间。寺内有十多位僧人常住,香火颇盛。后大王庙遭毁,一九九六年古河镇政府集资重修了法王寺。扩建后该寺占地六亩,大雄宝殿脊高十一米,跨度为十一点五米,檐高六米。五间大殿飞檐翘角,四周游龙式的围墙,古色古香。是一座典型的仿古建筑,殿内释加牟尼、海岛观音、十八罗汉等菩萨塑像。以法王寺为主体的法王寺商城正在兴建中。总体工程完工后,这里将是一个集佛教、商贸、旅游为一体的的风景区和旅游点。
澄心寺
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境内。
澄心寺位于横山南麓十保山西侧,前身隐居院,因南朝齐梁间“山中宰相”陶宏景在此隐居而闻名。澄心寺建于当年陶宏景读书堂故址。这里有关陶宏景遗迹甚多,其中陶宏景炼丹遗址“丹灶寒烟”是姑孰八景之一。到了宋代,横山的修练道学者已不见继者,佛教却在这里悄然兴盛起来。门庭替换,名山易主,宋嘉佑八年,“读书荒址”已为浮屠之居。陶宏景的“丹灶”、“五井”、“白月池”均被佛僧赋予了神奇的澄定心神的功能,因此易名澄心院。明初洪武年间定名“澄心寺”。直至清代,仍为县境十七大寺之一。澄心寺毁于“文革”时期,近年由民间募资重建。
小九华山准提寺
小九华山 位于马鞍山采石镇西北二里处,是从马鞍山驱车至采石(古镇)风景区的必经之地。山高百丈,周围15里。相传,地藏王曾到这里住过,留下许多神奇传说。早在古代这里就建有地藏王殿,辉宏壮观,游人不绝,千百年来,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七月三十,进香者络绎不绝,由于山峦秀美,香火极盛,酷似百里外的青阳九华山,所以人称"小九华"。
小九华准提寺 始建于唐代明清年间。明崇祯年间,建有准提庵,后改名准提寺,有园林云胜的美称。小九华寺屡经战乱,香火一直延绵不断,数次重修,民国23年采石富商增兄弟合资重修。直到建国初期仍保留地藏王藏、准提庵、大雄宝殿、古石阶等设施,实为江南佛教名山。解放前开始衰败,文革中被毁。1996-1998年,在市有关部门和民间佛教信徒的共同努力下,由惟启法师主持重建。现建成金刚殿、千里千眼观音殿、客堂、素餐馆、斋房、僧尼房、停车场、放生池、水泵、地藏琉璃盖顶、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朱户画窗,十分雄伟庄严,幽雅别致。1991年被定为市佛教活动中心,市佛教协会也设在这里。
中九华寺
在今滁州市定远县内。
清《定远县志》载:“中九华寺,位于定远县城西北六十里的五峰山麓,霸王别姬处。”中九华寺,又名五峰禅院,系南北朝时宗本僧修建。因毁于兵燹,宋时重建。明朝诗人王哀登中九华寺时题诗一首:“偶经栖佛地,碧草冷云峰,梵宇清尘虑,龙宫起拜容,拈花初见月,隔水忽闻钟。独坐山房静,潜风度竹松。”
现中九华胜地有一高2.4米,宽0.8米的青石碑。据考察,中九华寺, 是阴陵古城周围诸多庙群中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一座古刹。寺前有“灵润殿”,寺后有“霸王寨”,与霸王寨隔水相望的有“虞姬祠”,相传当年项羽垓下败逃,渡淮后驻于此。寺左侧有水月庵,山腰有明泉、楚泉、汉泉、珍珠泉。泉溪突突,清澈见底,大旱不涸。
㈨ 定远县古衙门遗址在什么地方
定远县古衙门遗址现在也是在那个地方应该有能看出来的,有标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