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街游记
发布时间: 2020-12-26 16:18:24
A. 始得西山宴游记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始得西山宴游记》记叙了作者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版了对怀才不权遇愤懑和现实丑恶的无奈之情。
一、原文节选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二、译文
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三、出处
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1)大夫街游记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运动,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到永州后,其母病故,王叔文被处死,他自己也不断受到统治者的诽谤和攻击,心情压抑。
永州山水幽奇雄险,许多地方还鲜为人知。柳宗元在这漫长的戴罪期间,便到处游览,搜奇探胜,借以开拓胸襟,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永州八记》就是这种心态之下的游历结晶,这篇文章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
B. 按照中国士大夫传统的审美情趣,梅花是高雅品格的象征,桃花则被斥为轻薄,西湖游记中袁宏道对桃花表现了
因为作者“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记石篑相约梅园赏梅而不去,用意在于侧面回表现桃答花之美、之盛。这里写西湖梅花之美及虚写,是作为一种铺垫,旨在衬托西湖桃花更令人叹为观止。
梅花为“岁寒三友”之一,被视为高洁的象征,桃花则曾被贬为“轻薄”之物。作者舍梅取桃,乃至为桃花所“恋”,可见其迥异于世俗的独特的审美趣味。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