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宁石寨山遗址
A. 请问谁有《晋宁石寨山:第五次发掘报告》和《曲靖八塔台与横大路》的电子版
曲靖八塔台与横大路 这个可以找到
B. 我国云南晋宁石寨山古滇族遗址出土的铜雕装饰品有什么特点
云南晋宁石寨山古滇族遗址中发现不少铜雕装饰品。由于汉代滇族还处在奴专隶社会,属这些装饰品反映出明显的时代和地区的特点,常表现动物间动感强烈的搏杀场面。其中有一件双狼噬鹿铜牌饰,狼的狡黠与贪婪,鹿的温顺与挣扎被刻划得异常生动,扣人心弦。在双狼与鹿的下面蜿蜒游动着一条长蛇,更增加了紧张的气氛,也使整个构图显得十分完整。与此类似的另一件铜饰,是两只老虎在搏杀一头野猪,也同样有蜿蜒游动的蛇出现。还有一件表现二个舞蹈的人,四只脚高低变化地踩在一条蜿蜒游动着的蛇身上,形象生动,动作富有节奏,蛇的反复出现可能与古滇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最能揭示奴隶社会野蛮特点的是一件“吊人铜矛”铜雕。两个奴隶,或者是两个外部落的俘虏,全身赤裸,双臂反剪绑在背后,用锁链吊在铜矛上。有些铜雕还做成有实用功能的器物,典型作品有云南江川古滇族墓中发现的一件“牛型铜俎”,整器为一头粗壮的瘤牛,在牛的造型中切去宽厚的背部成为椭圆形的俎面,在镂空的牛腹下,又横置另一头牛,牛的臀部趴伏着一只老虎与庞大的牛头取得平衡,虎的野蛮与牛的安详形成鲜明对照。
C. 晋宁县的风景名胜
郑和公园
郑和公园在滇池南端昆阳镇的月山上,昆明是航海家郑和故里。为了纪念郑和航海的历史事迹。 盘龙寺
位于晋宁县晋城东5公里的盘龙山上,寺始建于元至正七年,为莲峰和尚所建。相传,莲峰大师为选址来到盘龙山,见山势雄伟,地势宽阔,所选中的寺址,为山间的龙湫,莲蜂和尚念咒迫使蛟龙搬家,水干涸后动工修建寺宇。 核桃园
核桃园位于晋宁县双河彝族自治乡,核桃园山谷全是野生核桃树,每到夏天核桃树绿树成荫,是一个极佳的辟暑胜地。 石寨山古墓群
石寨山古墓群位于晋宁县上蒜乡石寨村,5公里处滇池之滨,面积约5000平方米。1955年至1996年先后五次考古发掘,清理战国至西汉滇国王族墓50座,出土器物5000余件。以青铜器为主,有生活用具、生产用具、兵器、各式贮贝器、铜鼓等,题材广泛,猎涉当时的社会风貌。 彝家乐
彝家乐生态旅游景区距昆明90KM,交通便捷,平均海拔2148米,总面积1371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78.7%,为昆明市附近少有。 普照寺
位于晋宁县城西面,南连白虎山,北临青龙山,东与文蜂塔遥相对峙,群木苍翠,浓荫蔽日,森林茂密,景色宜人。灵光湖水,清澈如镜,碧波荡漾,素有长松胜境之称。 晋城古镇
晋城古镇位于滇池东南岸的晋宁县晋城镇,三面环山,一面是滨湖丘陵平原。丘陵平原上,阡陌纵横,田畴交错,古镇西约五公里处,便是名闻遐迩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寨山。石寨山是一代滇王或几代滇王及其家族、臣仆的墓地,如今的晋宁县晋城镇一带是古滇国都邑,是滇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心所在。 梅树村自然保护区
梅树村自然保护区位于晋宁县境内,是地质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80公顷。保护区主要保护中国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该剖面层序连续完整,含有丰富的小壳化石和痕迹化石,并且共生在一起,研究价值较高。1984年已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正式定作为全球唯一的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梅树村自然保护区为大区域乃至全球地质演变史提供重要的地模式剖面,1988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
D. 昆明晋宁有哪些旅游景点
盘龙寺
梅树村自然保护区
夕阳恐龙化石景区
盘龙寺,位于滇池东岸盘龙山,距晋城镇东南3公里,距昆明市
石寨山古墓群
村西面,距滇池水岸约1000米。遗址面积约50000平方米,文化层厚30~100厘米。1955年3月云南省博物馆局部试掘,出土磨制石器6件,另有骨锥、蚌刀、陶纺轮等及一个灶台遗迹和1具仰身屈肢葬骨架。陶器多为碎片,有泥质红陶,夹沙红陶及夹沙灰陶,器形有盆、罐、圈足器等。
大河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中和乡大河村与海埂村之间,距滇池约1000米,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60米。遗址断面层次结构清楚,从上而下,耕土层厚20厘米,扰乱层厚25厘米,文化层厚2米多。
河泊所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滇池东岸,东距石寨山500米,在河泊所村西南角,为螺蛳壳堆积而成的小山丘,当地群众称“螺蛳山”,文化层厚约8米。文化遗物有陶碗,钵、罐、碟等。成形的较少,碎片较多,以手制的泥质红陶为主。
小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滇池东南岸边,西距上蒜乡牛恋村约200米,山势缓平,长250米,宽150米,高6米。遗址发现器物与石寨山近似。
后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昆阳镇东南2000米后村西面,面积约400平方米,大部已被民房覆盖,现存部分约50平方米。1987年县文物工作人员实地调查时采集到实物螺蛳壳3件,陶片10件,可辨器物有碗、罐等。
象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晋城东象山“象鼻”下部坡地,面积约800平方米,断面可见耕作层下有褐色文化层,厚80厘米,螺壳中杂有少量灰褐色无纹陶片。
渠西里小团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中和乡渠西里村西50米的小团山,北距滇池1500米,是稻田中突起的小土丘,面积4386平方米。文化层厚55~60厘米,螺壳层中杂有少量手制泥质红陶和轮制夹沙灰陶片。
古城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新街乡东3000米处,北距滇池4000米,面积约14000平方米,大部已被民房建筑覆盖。据断面观察,文化层厚4米,除大量螺壳堆积外,有轮制夹沙灰陶,夹纱黑陶及夹沙红陶碎片,器物有盘、碗、圈足器等。
天生坝洞遗址。位于夕阳乡小绿溪村东北1公里的石灰岩山洞。1992年调查,在进洞口约10米处的文化堆积层中,发现打制石片6件,石核3件,有使用痕迹的石杵1件,哺乳动物骨质10件。洞内还发现粗糙的泥质红陶、夹沙灰陶碎片等。据所获器物初步判断为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自然景观
梅树村自然保护区位于古城镇梅树村西北面昆阳磷矿矿区内。在长2000米的寒武系地层中,保存着低级菌藻植物、软躯体生物、带骨骼、带壳生物遗体化石和遗迹化石。为省级地质自然保护区。
夕阳恐龙化石景区夕阳乡先后发现中生代侏罗纪恐龙足迹化石600多个,恐龙遗骸化石43处,发掘恐龙化石13具。已列为市级古脊椎动物化石自然保护区。
E. 晋宁石寨山古墓出土的贮贝器是一种怎样的器物
贮贝器是滇人古墓中抄出土较多的一种盛有贝类的铜圆盒,盒盖上焊有很小的人物群像,有的是杀牲祭祀的场面,有的是攻战或奴隶们在奴隶主监督下从事劳动的场面,还有的是长角的野牛群,这些人物和动物都是一个个的圆雕,经逐一焊接在器盖上的。如其中表现战争的人马群像,指挥官骑在奔驰的战马上,指挥着手持各种武器的兵卒杀伤敌人。在直径仅有30厘米的圆盖上,满布了动态各不相同的人物奔马,景象热烈,仿佛听到了人、马冲杀声。在另一个劳动场面中,有一跽坐举棍妇人,看衣着装束,似乎不像奴隶而应为奴隶主一类人物,如此,所举起的棍棒,当为责打奴隶的武器了。从这一人物雕刻的造型手法看,其工整细致似不亚于中原同时代的俑像雕塑。
F. 昆明晋宁区最大的公园是哪个
昆明晋宁区最大的公园是古滇精品湿地公园,其他还有梅树村自然保护区,盘龙寺、晋城古镇、晋宁郑和公园、马哈只墓碑、石寨山古墓群、晋宁宝泉寺、核桃园“彝家乐”生态旅游景区、梅树村自然保护区、禅宗古刹普照寺、东大河湿地公园达到等等。
G. 从晋城到西部客运站需要多少钱
晋宁是昆明的一个县,位于滇池南部,县城是晋阳镇,可以在东部客运站和菊花村坐车到。\r\n\r\n晋宁县是滇文化发样地。航海家郑和故里。世界著名磷都之一。位于滇中,居滨池西南岸。面积1391平方千米。人口25.5万(1997),其中彝、回、哈尼等少数民族占9.5%。辖昆阳、宝峰、晋城、古城4镇及6个乡、2个民族乡。\r\n县人民政府驻昆阳镇,邮编:650600。代码:530122。区号:0871。拼音:Jinning xian。\r\n\r\n战国时楚将庄跃开滇,以此地为中心,建立滇国。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封常羌为滇王,置益州郡。滇王国都和益州郡治均设于此,称滇池县。词唐武德四年(621)于东部置晋宁县(晋宁县名从此始),屑昆州;于西部置望水县。宋大理国时为阳城堡部和巨桥部。元代改为晋宁州和昆阳州。1913年废州,设晋宁县和昆阳县。1958年昆阳县并人晋宁县。1960年由玉溪地区划归昆明市。\r\n地处滨中高原中心地带。地势南高北低。有蛤蟆、大黑、黑汉、老虎等山,均屑乌蒙山余脉。河流有柴河、大河、东本河等,注入滇池,屑金沙江水系。中北部滇池沿岸为湖滨盆地。地处滇东地震带小江地震区,1833年、1913年两次发生5级以上地震。属低纬度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6度。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林,森林覆盖率16.13%。有耕地1.47万公顷,产水稻、小麦、蚕豆、油菜、烟草、玉米、杂豆,为云南主要产粮县之一。生猪和鲜鱼生产颇具优势。\r\n矿藏有磷、铁、铜、锌等。磷储量8.4亿吨,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为世界四大磷产地之一。有昆阳磷矿、晋宁磷矿、昆阳磷肥厂、昆明化肥厂、云南轮胎厂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形成采矿、化工、冶金、橡胶、建材等数十个门类的工业体系。\r\n昆洛公路、昆玉高等级公路和昆玉铁路贯穿县境。从昆阳码头水路可达滇滇各口岸。\r\n古迹有梅树村前寒武系一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夕阳乡恐龙足迹和化石、汉滇池县治故址、观音洞壁画、石将军石刻、盘龙寺、郑和公园马哈只墓碑等。1955、1960年石寨山遗址和汉墓群出土的大量文物,尤其是金质"滇王之印"的出土,表明晋宁一带是滇文化的发祥地。
H. 1957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祭祀场面贮贝器有哪些特点
1957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祭祀场面贮贝器,盖上共铸有127个形态、动作各内异的人像,是一容个杀人祭礼场面。干栏式房屋楼上的三边排列着铜鼓,一边有供上下用的楼梯,正中是一“滇”人贵族形象,坐在高凳之上,另有八人列坐两旁;下层右方的人穿着后幅甚长之衣,杀牛宰羊,准备食物;下层左方一猪一马,看似待杀;旁边有似蛇喂孔雀和饲虎之人,虎和房屋之间有一架,上悬一铜鼓和一錞于,一男子正持锤击之;房屋对面看似广场,中置一柱,上蟠蛇两条,一蛇作噬人之状。柱旁有一木牌,上缚一人,又有一戴足枷的“昆明”人,似为牺牲;两旁稍近处有两个高与人齐的巨型铜鼓,是祭祀用的重要法器。
I. 晋宁和江川两县出土的器物有怎样的特点
在前面抄战国雕塑中,曾谈到云南滇人艺术,也曾提到云南晋宁古墓群中出土的雕塑,晋宁和江川两县出土的属于器物的装饰雕刻,其种类和造型风格是很类似的,但考古工作者把江川出土物定为战国时代,晋宁出土的则定为西汉时代,这可能有所依据,因而这里举出几件晋宁石寨山古墓出土的类似俑人的青铜雕铸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