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延平门遗址

延平门遗址

发布时间: 2020-12-27 18:19:50

❶ 地名调查报告 小学生作文(400字以上)急!!!!!!!!!!!!!!!!

地点:唐延路唐城墙遗址公园

来源:查资料、实地考察

报告内容:

唐长安城墙遗址公园位于西安高新区唐延路与沣惠南路间的带形绿地内,南北全长3.7公里,东西宽约120米。历史上,这一段唐城墙内有一座城门--延平门,城墙遗址地表建筑早已无存,仅有三处残存地下约0.6米-1.4米深的夯土墙基,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代长安城气势宏伟,规模浩大,这一带是唐长安城的西城墙遗址。公园以城墙遗址为界,充分利用现有树种,通过不同的绿化、铺砌等技术手法将公园划分为“城内”和“城外”不同区域,强调“城内”的规整秩序和“城外”的自然野趣,再现了城墙、城壕、城门、里坊、坊墙、城市街道等。从外至内,依次是当年的护城河、城墙、顺城路和里坊。

这里一边石径通幽、充满野趣,另一边是郁郁葱葱的密林。

龙腾祥云
传说中的龙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它历来代表着一种权威或势力,神性日增,能保佑您势倾天下,大权在握!

宝相吉纹

宝相花是唐代装饰纹样之一,一般以某种花卉为主体,中间镶嵌形状不同、大小有别的其他花叶,又称“宝仙花”“宝花花”寓意喜庆吉祥。

岁寒三友

苍松隐映竹交加,有千树玉梨,很美丽。

在城墙遗址上建公园,真是创举。我真要赞叹人们的智慧!

❷ 从大唐芙蓉园南门到唐城墙遗址公园怎么坐公交车,最快

公交线路:22路 → 地铁3号线,全程约10.7公里

1、从大唐芙蓉园-南门步行约660米,到达大唐芙蓉园(西门)站

2、乘坐22路,经过2站, 到达大雁塔站(也可乘坐609路、23路、224路、游9/320路、224路延点区间)

3、步行约510米,到达大雁塔站

4、乘坐地铁3号线,经过5站, 到达延平门站

5、步行约230米,到达唐城墙遗址公园

❸ 关于唐长安遗址

唐长安城的面积达83.1平方公里,按中轴对称布局,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组成。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划分出110座里坊。此外还有东市、西市等大型工商业区和芙蓉园等人工园林。城市总体规划整齐,布局严整,堪称中国古代都城的典范。

长安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2米,周长36.7公里。城墙宽12米左右,高5米多,全部用夯土版筑,城门处的墙段还砌有砖壁。目前城墙和其外侧的城壕已基本被毁,仅在北面的玄武门和南面的安华门附近留有部分残垣。

长安城(外郭城)开十二座城门,南面正中为明德门,东西分别为启夏门和安化门;东面正中为春明门,南北分别为延兴门和通化门;西面正中为金光门,南
北分别为延平门和开远门;北面的中段和东段分别与宫城北墙和大明宫南墙重合,西段中为景耀门,东西分别为芳林门和光化门。除正门明德门有五个门道外,其余
各门均为三个门道。据实测,明德门址东西广55.5米,南北长17.5米,每个门道宽5米。特别是明德们内的南北大街朱雀大街更是宽达150米至155米。其他的不通城门的大街宽度也普遍在35米至65米之间,而顺城街宽20米到25米。明德门原有台阁式门楼建筑,唐末被朱全忠焚毁。

宫城位于郭城北部正中,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2820米,南北宽1492米,周长8.6公里。城四周有围墙,南面正中开承天门(隋称广阳门),东西
分别是延喜门和安福门,北墙中部开玄武门。宫城分为三部分,正中为太极宫(隋称大兴宫),称作“大内”,东侧是东宫,为太子居所,西侧是掖庭宫,为后宫人
员的住处。今天西安城内西五台和北城外自强西路北侧铁路中学内的土岗则是为数不多的大兴宫城遗址。

皇城亦为长方形,位于宫城以南,其东西与宫城等长,南北宽1843米,周长9.2公里。城北与宫城城墙之间有一条横街相隔,其余三面辟有五门:南面
三门,中为朱雀门,两侧为安上门和含光门;东西面各一,分别为景风门和顺义门。南面正中的朱雀门是正门,向南经朱雀大街与外郭城的明德门相通,向北与宫城
的承天门相对,构成了全城的南北中轴线。城内有东西向街道7条,南北向5条,道路之间分布着中央官署和太庙、社稷等祭祀建筑。

宫殿

唐长安城有三座主要的宫殿,分别是太极宫(隋称大兴宫)、大明宫和兴庆宫,
称为“三大内”。其中“大内”就是宫城中的太极宫,是隋朝和初唐时期的皇帝居所和朝会之地。太极宫东西宽1285米,南北长1492米,面积约1.92平
方公里。宫内由南向北分为前朝、后寝和苑囿三块区域。前朝的正殿为太极殿(隋称大兴殿),四周有廊庑围成的巨大宫院,东西两侧建有官署。后寝的主殿是两仪
殿(隋称中华殿),周边有万春殿、千秋殿、甘露殿、神龙殿、安仁殿等殿堂。苑囿位于宫殿最后部,有亭台池沼等,其北的宫墙上有玄武门,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就发生在此。由于太极宫是隋文帝所建,所以装饰等都较为简朴。唐高宗继位后,认为这里比较潮湿,于是搬到了大明宫居住。

大明宫位于太极宫东北方的龙首塬高地上,是一座相对独立的城堡,可俯瞰整座长安城。宫殿建于贞观八年(634年),从唐高宗开始的历代皇帝都在这里居住和处理朝政,称为“东内”。宫城为中轴对称格局,前部由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等组成前朝的南北中轴线,后部以太液池为中心组成内庭,分布着麟德殿、三清殿、大福殿、清思殿等数十座殿宇楼阁。整座大明宫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2.5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是“三大内”中最大的一座。

兴庆宫位于外郭城的东部,原是唐玄宗早年任临淄王时的藩邸,开元二年(714年)改名为兴庆宫。开元十四年(726年)进行了扩建,合并周围的邸宅和寺院,于十六年(728年)竣工,称为“南内”。天宝十三年(754年)又筑宫墙和城楼,形成了一座小型城堡。同时还附外郭墙建造了一道北至大明宫,南至芙蓉园的夹城,方便宫内人员来往潜行。唐玄宗和杨贵妃长期在此居住,盛唐后地位降低,成为安置太上皇和太后的场所。

兴庆宫南北长1250米,东西宽1075米,周长4.6公里,面积约1.35平方公里,规模在“三大内”中最小。宫墙四面设门,正门兴庆门在西墙偏
北处。宫内以园林为主,且不按中轴对称布局,因此具有离宫的性质。其南部主要是龙池,周边有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亭台楼阁。北部有兴庆殿、南
薰殿、长庆殿、大同殿等一组宫殿。唐末兴庆宫毁于战火,1958年遗址改造为公园,并兴建了阿倍仲麻吕纪念碑等。

外郭

外郭城内有南北向大街8条,东西向大街14条。街道的两侧都设排水沟,并种植榆、槐等行道树。其中通往南三门和连接东西六门的六条大街是主干道,宽度大都在百米以上。最宽的朱雀大街达155米,是城市的南北中轴线,以之为分界,城东属于万年县,城西属于长安县。

纵横交错的道路将外郭城分作了110坊(隋称“里”)。各坊面积不一,南北长在500-838米之间,东西宽在550-1125米之间。每座坊的四
周都筑有围墙,大坊一般开四门,内设十字街,小坊则开东西二门,设一横街,街宽都在15米左右。根据考古发掘了解,十字街将一坊分为四区,在每一区内都还
有一小十字巷,把整座坊分成十六个小块,分布着民宅、官邸、寺院和道观等。各坊均采取封闭式管理,坊门有卫兵把守,晚间会实行宵禁,其中著名的里坊有亲城坊。

长安城中遍布着佛寺和道观,总持寺、庄严寺、兴善寺、玄都观等都占据整坊之地。其它著名的慈恩寺(大雁塔)、荐福寺(小雁塔)、青龙寺等也都拥有大片地皮。考古过程中还发现了城内的许多隋唐窑藏,其中何家村(兴化坊)出土的271件金银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土唐代金银器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一批。

外郭城内有东市(隋称都会市)、西市(隋称利人市)两座市场,各占两坊之地。两市大小几乎完全相同,南北长约1025米,东西宽约927米。市场有
围墙,开八扇门,内有井字形街道和沿墙街道,将市内分为9区。每个区都四面临街,店铺沿街而设,有饮食店、珠宝店和手工业作坊等。长安城的商业大都集中在
这两座市场,其它各坊内也有一些零散的商业设施。

长安城内主要有四条沟渠,名龙首、清明、永安和漕渠,分别从东南西三面引渭河的支流入城,提供生活和环境用水。前三渠开凿于隋初开皇三年(583年),漕渠开凿于唐天宝元年(742年)。

❹ 繁华的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的建筑规划有哪些特点

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区东南部,始建于582年。唐代进一步修建完善,并增建了大明宫、兴庆宫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

582年,隋文帝下诏兴建新都,左庶子宇文恺负责规划设计并组织施工,年底,基本完工。隋文帝在北周时曾受封为大兴郡公,故命名新都为大兴城,宫城为大兴宫,宫城正殿为大兴殿,大兴殿正门为大兴门,新设禁苑为大兴苑。

大兴城平面布局规整,整个城市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构成。外郭城形状近方形,东西宽度略大于南北长度,由于城墙过长,修建时间仓促,大兴城初完工时城墙较低矮,以后陆续增筑过多次。

大兴城外郭城南、东、西三面各开三门,到了唐代相承未改。南面中间为明德门,东为启夏门,西为安化门;东面由北至南依次为通化门、春明门、延兴门;西面由北向南依次为开远门、金光门、延平门。

北面两门,都在宫城西侧,西为光化门,东为华林门,唐避武则天的祖讳改为芳林门。

城内靠北墙中央为宫城,其南为皇城,其余部分共有14条东西向街道,11条南北向街道,把外郭城分成排列规整的坊市。以全城南北中轴线朱雀大街为界,两侧相互对称。

全城共有109坊,朱雀街西为55坊,朱雀街东因城东南角曲江池占去一坊地,比街西少一坊。此外,在朱雀街东西两侧,各用两坊地面积,修筑有都会市和利人市。

都会市在朱雀街东侧,唐代称为东市;利人市在朱雀街西,唐代称为西市。坊四面有围墙,通过固定的坊门出入,是相对封闭的居住区。东、西两市是商肆集中的商业区。

宫城即大兴宫,是皇帝寝居和处理朝政的场所。宫城内部分为三大部分,中间部分供皇帝寝居临朝。东面为东宫,是皇太子的寝居之地。西面为掖庭宫,是普通宫女的住所。宫城南面有门连同皇城,北面有门出城入大兴苑。

皇城在宫城的南面,是朝廷各个部门的办公区。除个别一些部门有特殊情况外,几乎全部政府机构,都集中在这里。

此外,祖庙和社稷坛也按照《考工记》“左祖右社”的说法,分别排列在皇城城垣内的东西两侧。

为解决宫廷和城内居民的生活用水以及园林绿化用水,在大兴城中还设计了永安渠、清明渠、龙首渠、和曲江池水几条水渠,流贯外郭城、皇城、宫城和大兴苑。

曲江池本是一处天然水泊,秦汉时即曾修凿,辟为游赏胜地。宇文恺进一步疏凿整治,使其占去整个城内地势最高的东南隅处一坊之地,一方面作为水库,调剂城内供水,一方面也为城市开辟一处风景区,并在这里修建离宫别馆,供帝王权贵游赏。

隋文帝忌讳“曲江池”的“曲”字,便根据曲江池多芙蓉而改名为芙蓉池,同时将曲江池边的园林馆舍命名为芙蓉园。

大兴苑在城北,西起汉长安城故城,东止灞水、浐水岸边,北至渭水,南抵大兴城下。大兴苑的设置,主要是供帝王游玩,但它对保障大兴城特别是宫城的安全,也起到重大作用。

大兴城的宫城北墙,同时也是外郭城的北垣,墙外没有其他依托,而北面的龙首原为制高点,容易对宫城造成威胁。将城垣北面化作苑囿,可以充分利用北面的渭水和东面的灞水、浐水,以及四面的苑墙,拱卫皇宫。

唐代定都大兴城后,更名大兴为长安,同时将大兴宫、大兴殿和大兴门,分别更名为太极宫、太极殿和太极门,大兴苑更名为禁苑。从唐太宗时起,长安城陆续发生一些变化。

634年,唐太宗下令在宫城东侧北郭墙外的龙首原上,兴建永安宫,作为太上皇李渊避暑的离宫。635年改名为大明宫。至662年,唐高宗因患风痹病,嫌太极宫低洼湫湿,屋宇雍蔽,大规模扩建大明宫,并改名为蓬莱宫。670年,又改名为含元宫,但不久即复改回为大明宫。

唐高宗扩建后的大明宫,规模与太极宫不相上下,建筑之弘壮则往往过之。唐代除高宗、玄宗以外的历朝皇帝,都是以大明宫为主要宫寝,只是在举行一些特殊的重大典礼时,才依循礼制到太极宫中举行。

随着君主住所的迁徙,太极宫中的一切附属设置也随之转移到大明宫中,如大明宫中的少阳院,即是相当于太极宫东宫的太子寝宫。

由于大明宫在原来的宫城太极宫的东面,这两处宫殿又分别被称作东内和西内。

唐玄宗李隆基原来居住在长安城东垣下的隆庆坊,登基后避讳改为兴庆坊,714年,改建此坊为兴庆宫。至726年,又拓展兴庆宫,占据了北面永嘉坊的一半和西面胜业坊的一部分。753年,又大规模修筑兴庆宫的墙垣。728年以后,唐玄宗基本居住于兴庆宫内,故兴庆宫又被称作南内。

兴庆宫内有引龙首渠水汇注而成的龙池,是长安城内仅次于曲江池的水泊。

随着大明宫和兴庆宫的兴建以及其他实际情况,隋时城市街道坊市形态也陆续发生一些变化。

大明宫的正门丹凤门开在外郭城北垣上,门南面正对翊善坊,坊墙如同影壁遮挡着宫门。为此只好将翊善坊和它南面的永昌坊从中一分为二,辟出通道,连接到皇城东面延喜门与外郭城东侧通化门之间的东西干道上。

兴庆宫扩建后,占去永嘉、胜业两坊的一部分,732年时在兴庆宫西南角修建花萼相辉楼和勤政务本楼,为拓展楼下地面开辟广场,又拆毁其西南面东市的东北角和它南面道政坊的西北角。

城东北角的永福坊,在玄宗时筑入苑地,作为专供皇子王孙居住的宅院,名为十六王宅。这便阻断了沿东城墙和北城墙下伸向城东北角的顺城街。

至唐宣宗时,为方便从曲江池去往新昌坊的青龙寺,又将曲江池与新昌坊之间的升道、广德、立政、敦化四坊一分为二,从中开出一条新路。

此外,唐代在外郭城北面的芳林、广化二门中间,又新开一座景耀门,这是外郭城垣较大的变化。

隋唐长安城内各区域人口居住疏密很不均衡。沿外郭城南垣的四排坊,除城东南角曲江池附近因辟为游览风景胜地而比较繁华以外,其他诸坊都很少有人居住。

长安城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市区的北侧,尤以东、西两市周围地区最为繁华。

长安城外郭北垣诸门都通向禁苑,日常出入使用的是东、西、南三面的九座城门。

这九座城门除南面正中的明德门为五个门道以外,其他各门都是三个门道,中间的一个门道很少使用,可能只供皇帝出行。一般出入分别走两边的门道,“左入右出”。

街道的宽度,根据交通需要,分作几个等级。第一级是连同几座主要城门的街道。除了东西两侧靠南头的延兴、延平两门,由于城南部人口稀少,这两座城门离城外东西方向的大道也较远,行人比较稀少,因此街道宽度一般外,与东、西、南三面其他几座城门相对的街道,宽度都在100米以上。

皇城朱雀门到外郭明德门之间的大道最宽,达150米左右。这条大街向北,一直贯穿到宫城朝廷正殿,设计这样的宽度,不但凸现出朱雀大街的全城中轴线作用,还显示出强化皇权核心地位的用意。

另外,隋唐两代都在明德门外设有天坛,皇帝登坛祭天德的仪仗规模浩大,普通宽度的街道很难容受,也需要这样一条宽阔的道路。

第二级是城中大多数道路,宽度在40至70米不等。第三级是顺四面城墙下的道路,宽度在2.5米以内。

长安城内街道两旁大多挖有水沟,以排除路面积水,但因地面系颗粒细小的黄土,稍遇雨水,即泥泞不堪,排水沟也无济于事,晴天则车马一过尘土飞扬。

为保持路面的干燥清洁,744年以后,在一些主要街道的路面上,铺设从浐河岸边运来的河沙。为防止路沙散出,在道路两旁筑有低矮的土垣,当时人称之为“沙堤”。

隋唐两代是佛、道两教的兴盛时期,长安城中建有100多所寺院道观。这些寺观大多散布在城内各坊当中。此外在宫禁中也有专设的佛堂、道坛;东、西两市专设有供信徒放生的水池,名为“放生池”,池边建有供奉佛像的佛堂;还有一些著名寺院,坐落在城垣外边。

青龙寺是唐代长安城名寺,位于陕西西安铁炉庙村北,寺前身为隋灵感寺,是佛教密宗教派的根本道场,711改名青龙寺。寺址西北部有东西并列的两组院落遗迹。

青龙寺隋代灵感寺部分毁于唐武宗会昌灭佛时;晚期为唐宣宗时重建,沿用至北宋。早期西院有中三门,门内设塔,塔北建佛殿,四周有回廊或院墙。

青龙寺东院中心亦有一殿堂。晚期西院伽蓝废中三门,在早期旧基上重建殿、塔,并修治回廊,新设北门。东院也重建了殿堂。晚期殿、塔规模不如早期宏伟。

青龙寺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有重要地位,天宝以后,日本、新罗等国僧人来中国学习密教,多到青龙寺求法。寺址的发掘,为研究唐代寺院布局提供了重要资料。

长安城中虽然寺观林立,却对城市建筑景观影响不大。当时寺观的建筑形式与平面布局,与富贵人家的住宅没有太大差别,长安城中有许多寺观就是由官宦舍宅改作。

体现寺院特色的建筑物主要是塔。长安城中最有名的佛塔应是城西南角和平、永阳二坊内的大庄严寺塔和大总持寺塔。

这两座塔,形制完全相同,塔身木构,都是由宇文恺规划建造。宇文恺意图用这两座高塔,来弥补城西南角地势较低的缺憾。

保存下来的慈恩寺塔和荐福寺塔,即俗称的大雁塔、小雁塔,也都是当时著名的佛塔。

唐代地官僚勋戚除在城内占有豪华的住宅,许多人还在城外近郊风景秀丽的地方建有别墅。别墅最集中的地方是城南沿樊川一线,其次在城东灞、浐两河附近以及蓝田附近的辋川也比较集中。

唐代长安城的经济和文化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发展得十分迅速。盛唐时期,它已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安史之乱后走向衰落。

763年,唐代长安城被吐蕃占领15天。晚唐时黄巢攻入长安,在黄巢军和唐军的厮杀之中,城市遭到严重破坏。904年,朱全忠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并把宫室拆毁,屋木也一起运走。后来,驻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认为城广人稀,不利于防守,于是对城市进行改筑,缩为“新城”,也就是五代、宋、金、元的长安城。

至此,有着总计306年历史的隋大兴城或唐长安城便宣告废弃。

隋大兴城唐长安城的规划和建筑,不仅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在当时就已为隋唐王朝周边的一些地方政权和域外邻国所仿效。例如渤海国上京城和日本的平城京、平安京等,都受到长安城的深刻影响。

❺ 西安唐延路唐城墙遗址公园作文

西安唐长安城墙遗址公园位于西安高新区唐延路与沣惠南路间的带形绿地内,南北全长3.7公里,东西宽约120米。历史上,这一段唐城墙内有一座城门--延平门,由北向南经过7个里坊,分别是崇化、丰邑、待贤、永和、常安、和平和永阳。城墙遗址地表建筑早已无存,仅有三处残存地下约0.6米-1.4米深的夯土墙基。

❻ 长安的都城遗址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沣河两岸,为西周文王在河西岸所建丰京和后来武王在东岸所建镐京的遗址。遗址范围包括客省庄、马王村、张家坡、新旺村、冯村、洛水村、普渡村、斗门镇及昆明池故址,总面积约70平方公里,建筑基址1000平方米。1933年、1951年以来勘查发掘,发现夯土台基、古水道、墓葬、车马坑、房屋、窖穴,出土大量青铜器物及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
丰邑遗址:遗址区东西宽约2.5公里,南北长约3公里,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区域内分布有沙河村、马王村、韩家庄、韩南村、纪家村等。
镐京遗址:大致呈正方形,边长约3公里,总面积约9平方公里。区域内分布有普渡村、上泉北村、落水村、官庄、牛角村、南村等。在丰邑范围内曾大量发现比较密集的包括房屋、陶窑、窑穴、手工作坊、道路等居址遗址,并于这一带发现了十余座夯土遗址,其中呈“丁”字形的四号基址总面积达1826.96平方米;在马王村村北一所基址内还发现了陶水管道。从1961年起,先后在普渡村之西发现一些西周夯土建筑基址,在落水村发现大量建筑用瓦和白灰面墙皮、红烧土块;在普渡村西发现的“工”字形五号基址总面积达2891平方米;在普渡村之北和上泉北村之东发现有十余座陶窑,在斗门镇之东和白家村之北见有一些西周灰坑。1980年,在下泉北村西边丰河故道河床中发现西周重器多友鼎。河古桥遗址的考古成果同样为通过地理学而找出的丰镐遗址提供了证据。考古显示:“沙层厚达7米……第6层为灰细沙层,因此未发掘,加之往下水位在此层内随四季变化不断升降,厚度不详,沙层纯净,颜色呈灰黑状,内多含有秦汉陶瓦片,不具有后代遗物。”今天,沙河桥址河床标高388米,客省庄、韩南间沙河口标高392米。结合地理变迁数据可推断出,西汉时沙河河床标高在381—385米之间,西周时丰水在客省庄到严家渠一段河床标高约在382—386米之间(今标高385—390米),与推断的丰邑所在地标高389—392米和镐京所在地标高386—392米,有高差4米到6米,足可以使百年一遇的洪水难以犯上河堤。可见西周时,客省庄之北的渭河一级阶地上是完全有建都条件的。 秦咸阳城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窑店乡和正阳乡一带,为战国时期秦国都城。城址东西长6公里,南部因渭河北移而遭破坏,北部咸阳原上有大型宫殿基址十多处。宫殿区附近有手工作坊遗址及居民区、墓葬区。1974-1975年发掘的一号宫殿为高台建筑,宫室用回廊、坡道连接,结构复杂,布局主次分明,墙壁涂朱绘画,出土大量建筑构件。
阿房宫遗址位于今西安市西郊15公里的阿房村一带(三桥镇之南赵家堡和大古村之间),又名阿城。是秦朝皇宫的前殿,它创建于惠文王时,扩建于秦始皇时期。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始皇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阿房宫。由于工程浩大,秦始皇在位时仅建成一座前殿。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宫前立12个铜人。中国有“晚唐小李杜”之称的诗人杜牧作《阿房宫赋》云:“露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地考察后,确认其遗址建筑规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筑中名列第一,属于世界奇迹和著名遗址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宫”。 隋大兴、唐长安城面积高达 84平方公里,是世界古代面积最大的都城,有大明宫遗址、承天门遗址、西市遗址、东市遗址、天坛、明德门遗址、含光门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延平门、开远门、曲江池、兴庆宫等等遗址。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