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县治铁遗址
1. 鲁山西马楼铁矿()
西马楼铁矿区位于鲁山县城西北,在荡泽河西南岸,距县城17公里。该铁矿为混合岩化热液再生富集而形成的矿床,赋存于太华群混合岩、混合片麻岩、含黑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中。分上下两个矿带,矿体长530—650米,平均厚7.7—27.5米,矿体埋深5—400米。矿石类型主要为黑云斜长石型和黑云角闪石型磁铁矿。实验室选矿试验结果,品位TFe16%—21%的原矿经一般磁选后可得到TFe65%—66%的精矿,回收率80%—90%,因矿物组分简单,选矿容易得到合格精矿。该矿需地下开采,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西马楼铁矿附近有铁山岭小型铁矿。铁山岭铁矿1958—1961年间县办新华钢铁厂曾进行开采。1960年,省地质局豫○六队对铁山岭铁矿进行勘探,并对外围进行普查。在外围普查时发现西马楼及其河对岸的李家岭铁矿,当即由物探队配合进行磁法详查。豫○六队开展了李家岭地区槽探揭露,并在西马楼上了钻机。1961年8月结束野外工作,1962年初提交了《鲁山县马楼李家岭矿区铁矿普查评价报告》。报告认为,李家岭和西马楼均属品位低的小型矿床。对西马楼以TFe24%—28%品位初步计算地质储量450万吨。对李家岭以TFe24%—25%品位计算储量180万吨。目前,工业均难以利用。
1970年,在全国又一次掀起一个找铁矿高潮。在此高潮推动下,河南省地质局地质九队于1970年11月—1971年7月又对西马楼铁矿进行了勘探。1971年8月提交勘探报告,探明储量1392万吨,达到中型规模。西马楼铁矿通过这次勘探,工作程度提高了,储量也增加了,但矿石低品位情况没有改变,甚至较普查时有所下降,平均品位仅为TFe20.87%,做为铁矿仍难于利用。本来普查后在对铁矿品位要求没有改变情况下,对该矿床就不应勘探,该地区没有合适铁矿床,由于找铁高潮而盲目勘探的作法实不足取,应引以为训。